这章大家该会猜到什么……我看看有谁会猜中→→

60、遗诏

昨儿景睿叫了景正卿过去,细问雀屏山上发生之事。

景正卿一一向父亲表述,犹豫片刻,便又将曾经在司武衙门里头见到那可疑之人的事儿说了一遍。

景睿听完之后,悚然动容,显得十分焦虑。

景正卿不知内情,也不知父亲为何竟是这样不安,若说是因为他受伤而如此,又不太像,看起来倒像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才显得如此心事重重。

景正卿站了半晌,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父亲,不知为何忧虑?此中可有什么不妥?”

景睿听了他问,抬头看他片刻,终于道:“你上前来。”

景正卿走上几步,到了桌边儿上,景睿道:“想必你心中也猜疑,为何我当初要特意派你去接明媚上京?”

景正卿一听此事果然跟明媚有关,心中惊颤,面上却肃然道:“我猜想父亲可能是重视表妹之意……或许还有什么其他用意,后来在路上听闻了姑父有遗物留给表妹,又有那么多神秘人来抢夺,才斗胆猜测跟那个匣子有关……至于其他的,请恕儿子驽钝,猜想不到。”

景睿竟一笑:“亏得你猜不到,你若猜到了,我又何必既又派你去,又不同你说明真相?”

景正卿情知父亲大概要跟自己交底了,心中一阵激动:“父亲,到底真相如何?那些蒙面人为何会知道这样隐秘之事,又为何去抢那匣子,那匣子里有何要紧之物?”

景睿不答,反问:“你只同我说,为何雀屏山上那些人会想要你的性命。”

景正卿沉思片刻,说道:“儿子猜测,也许正也跟此事有关……又或者,是因为在司武衙门的时候,儿子认出那个人来,他们……莫非是心虚想要杀人灭口么?”

景睿听他说的头头是道,猜的头绪也对,便欣慰一笑,又问道:“那么,你可将那些人的身份……猜到一些端倪?”

景正卿道:“那些人行为隐秘,但是行动极有组织性,不然的话,我们那么多人,又早有防备,也不至于那样轻易吃亏。我同三郎暗中猜测过,那些人,倒像是……”

景正卿说到这里,便放低了声音:“不是皇家的,便是宫里的……”

景睿很是震惊,却又忍不住一抹笑意:“不愧是我的儿子。”

景正卿一惊:“父亲这话何意,莫非真的是……”

景睿道:“事到如今,为父也不准备瞒你了,这指不定什么时候,京里就要变天了,让你早一些知道,我也多一个参谋的人,也好多一份准备。”

景正卿肃然正立,景睿道:“你大概不曾听闻,传说之中,先帝在驾崩之前,曾经立下一份遗诏。”

景正卿动容:“遗诏?”

景睿说道:“不错!其实当初,按照正统来说,乃是端王继位,然而当时……当时的诚王,也就是当今天子势大,先帝为了保全幼子,便许诚王继位,但先帝同诚王当着五位顾命大臣跟太后的面儿,立下一份联名诏书,说明诚王退位之后,皇位便仍由端王赵纯佑承继……”

景正卿皱眉:“竟然如此!那么……那盒子里必然就是端王继位的遗诏了?!”

景睿点了点头,竟未曾否认,只是继续说道:“这二十多年来,五位顾命大臣死了三位,还有两位,一人已经退隐,另一位虽还在朝……却已经归附了皇后一族。”

景正卿听到这里,心头冰凉,问道:“皇后?莫非……皇上不愿意把皇位给端王?”

景睿沉声说道:“其中如何,让人难以猜测,但是太子现如今十三岁了,而且太子……”大概对太子也不甚满意,却谨慎地并不说出,只道,“端王却正当盛年,最近又听闻皇上龙体,咳,总之……这一刻的情形,竟有点像是当年先帝驾崩之前的局势。”

也不知是风水轮流转,还是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造化因果便是如此奇妙:先帝驾崩的时候端王还小,故而皇位给了身为王叔的诚王,如今,若是诚王奄奄一息,太子赵琰有些势单力弱,如果真个儿有遗诏抬出来,那么不管是臣民还是百姓必然是拥戴端王的,毕竟,从正统上来说,也应早就该端王继位的。

只不过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后,以及这许多年来他们积累下来的势力,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地将所有的一切拱手相让呢?

――故而在酒楼上,太子赵琰才会那么针对端王。

退一步说,就算是皇帝念着当初,想要把皇位还给端王,那皇后也必然是不答应的,试想若是端王继位,她跟太子将如何自处?

因此追究起来,抢夺那个盒子的人,来头便值得玩味了。

景睿说罢,景正卿说道:“只不过,父亲,我不明白,既然那遗诏是如此重要的东西,为何没有保存在宫里,却反而流落……竟无人知道下落,最后却又为何出现在卫姑父的手中呢?”

景睿道:“你且听我说,当初立下遗诏之后,说明了遗诏是放在太后手中的,谁知道那一年,太后宫中莫名失火,听闻那份遗诏也在里面,竟给火烧了个一干二净。从此之后,这件事就极少有人提了。”

景正卿问:“那父亲又是从何知道端倪……从而让我去接明媚的呢?”

景睿道:“这个……原本我也是丝毫不知,全是因为……”

说到这里,景睿长长地叹了口气,有几分无精打采:“是你卫姑父,在临去之前,发了密信给我。”

景正卿只觉得悚然:“什么?”

景睿转身,在背后书柜上取下一本《策论》,打开来,原来里头夹着一封信。

景睿取了出来,默默看了片刻,便递给景正卿。

景正卿接了过来,垂眸看去,却见上头写着:兄景睿亲启。

字体俊逸挺拔,一笔一画,刚劲有力,令人一见倾心。

景正卿扫了一眼,便打开信封,从里头抽出一张纸来,在眼底缓缓展开,却见上头上只是寥寥写了数行字而已:

“我有《长天净》一曲,唯小女明媚习得,奏之可倾天下,君若有意,遣子而来。”

落款是:弟卫凌

虽然是短短数行,且意思含糊莫名,然而字字力透纸背,内敛之中却似透着无限锐利张力,竟叫人生出一种不敢久久与之凝视,隐隐胆战心惊之感。

景正卿瞧着,似能透过薄薄地一张信纸,看到卫凌的身姿跃然其上,约略可以领略斯人身上那股狂傲不羁的风度。

手微微发抖,景正卿无法再继续看下去,抬头看向父亲景睿。

景睿道:“起初我也不解,后来便想到,如雪在家之时,常弹一首曲子,唤作《长天净》,当初也是跟端王的结缘之曲。我当时虽然隐隐猜到这件事是跟端王有关,也派了你前去,但却无法确认卫凌手中究竟是不是真的拥有遗诏。”

景正卿听到这,便说:“看那些蒙面人蜂拥而去,父亲终究是赌对了,只可惜……遗诏终究落于他人之手,且不知道他们究竟是什么势力。”

景睿说道:“你莫非忘了你在路上遇到过端王?”

景正卿身子一抖:“儿子竟忽略了!当时还觉得奇怪,竟在那里跟端王爷遇见,如今想想,莫非王爷也知道了信儿,故而特特亲自前去?”

景睿道:“这种种皆有可能,现在我们只能猜,这盒子究竟落在了谁的手里,是皇后?还是端王,亦或者是我们不知道的什么人。”

景正卿道:“毫无头绪,要从何想起?”

景睿望着他:“前些日子皇后十分着急地召你姐姐入宫,你没觉出什么来?”

景正卿心头一凛:“儿子……也曾觉得古怪,听闻皇上的身子有恙,且我们跟皇后也并不如何亲近,为何皇后竟这样待见姐姐,难道说,皇后是……”

景睿道:“所以你也该明白为何先前我那样狠地教训你,皇后要把我们景家划到她的党族里头,可是端王……我们更得罪不起呀!”

景正卿忽而心痛:“所以……明媚……”

“故而明媚一定要去端王身旁。”景睿凝视他双眸,说道,“你现在总该彻底明白为父的苦心了吧?”

景正卿闭口,无法言语。

景睿说道:“幸好,虽然那匣子丢了,可是据明媚所说,那匣子没有钥匙是无法开启的,而……”

景睿面上才露出一抹笑意来,却一闪即逝,取而代之的又是一张愁眉苦脸。

景正卿却很了解自己父亲,惊道:“莫非妹妹把钥匙给了父亲?”

景睿唉声叹气,道:“正是,我也不懂她是真的不知,还是……听了卫凌的话所为,卫凌那个人……唉!”

景睿一提起这个名字,仿佛大为头疼。

景正卿好奇问道:“父亲,难道姑父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么?”

景睿面上浮现恼怒之色,道:“若他只是个等闲之辈,怎会把如雪骗了去?连王爷都对他无可奈何?”

景正卿默默无语,知道长辈间必定曾有一番恶斗,过去这么许久了,景如雪的婚姻之事还是景府里头的忌讳。

景睿收敛了几分怒气,又说道:“如果明媚是无心把钥匙给我的,倒也罢了,如果是卫凌临终之前之时的……便值得探究了。”

景正卿听着父亲长吁短叹,忽地想到来的路上,遇险那一刻,明媚手托着那玄铁匣子,镇住蒙面人的那一幕……那个,究竟是她真心所为,还是早就停了卫凌的叮嘱而有意为之呢?

景正卿便问道:“父亲,若姑父有意让妹妹把钥匙给你,此举究竟有何意图?”

景睿苦笑说道:“有何意图?你自管想想,如今我们不知道那匣子究竟在哪一方的手上,但是不管哪一方,恐怕都需要这枚钥匙,而我握着这钥匙,简直像是……若是搭错了人,那可不仅仅是一人之祸了,又或者就算搭对了人,那后果也不一定究竟如何,现在就算想抽身,也无法脱身了。”

景正卿听了父亲的话,心头飕飕发冷:“这……姑父岂不是交了一枚烫手山芋出来?”

此刻,景正卿并没有跟景睿说,在他内心已经暗暗便认定是卫凌曾叮嘱过明媚要她交付钥匙的,绝非是明媚自己所为,若说是她所为,这无心之举引发的巧合后果,也太过可怕了些。

何况在上京路上的时候,景正卿旁敲侧击,说那匣子是给景睿的,明媚已经否认,可见这丫头是知道点儿内情的,就算不知匣子要给谁,却也知道不是给景睿。

然而卫凌明明在信中说了那样模棱两可的话,若说只是叫景睿派了他去接明媚,便有些名不副实,假如卫凌安排匣子用某种法子交给端王,却让明媚把钥匙交给景睿,这倒是有点像是卫凌的行事风格,也跟那封信有些符合了……

而匣子在中途被人抢走,这一切究竟跟卫凌有无关系?匣子又落入谁手?便得需要进一步查探。

景睿道:“他交给我的,何止是烫手山芋,简直是一把嗜血钢刀。”

景正卿细细思量:“此事有利有弊,端看我们自己如何处理,姑父他,莫非是考究咱们的意思?”

景睿听了这句,气得把桌上的东西往下一扫:“那个该死的妖孽,他就算死了,也不留我们安生!恐怕是记恨着当年……”

当着小辈儿的面,到底不好说下去,便咬牙停下,深呼吸几口,才又缓缓落座,望着桌上卫凌的那封信,默默沉思。

景正卿站在桌前,一声不吭,只觉身处一张极大的网中,网中有生门死门,端看他要走往哪个方向,而这一切下网的人,竟俨然是那个名不见经传、死了的卫县令卫凌。

景正卿心道:“想不到我那姑父竟是这样厉害的人物,天下人都想得到的遗诏竟也能被他藏在手中如此多年,不为人知,且死了也能算计我们一道……”

景正卿茫然想着,想到卫凌,想到明媚,忽地从卫凌的算计想到明媚有时候也会古灵精怪,忍不住又嘴角一挑,心想:“总算知道她为何有时候那么难缠了……”

景正卿想到这里,心中一惊,一想到她竟忘了身在何处了,他生恐给景睿看出端倪,忙敛了笑,抬头一看,幸好景睿正也在出神,并没留意他。

景正卿定了定神,心中又想:“但是姑父发那封信要挟父亲去接明媚,按理说应该不至于要害她,应是怕她无依无靠,故而让我去接来京内安置的?可如今她要跟了端王了,还有那匣子……等等,端王,明媚,匣子……莫非说姑父的意思竟然是……”

脑中灵光闪烁,景正卿像是想通了什么,身子发颤,可是又下意识地不肯去信,心底一万个声音大叫:不!不对不对!

景睿沉思之中,察觉有些异样,抬头便望见景正卿脸色煞白,一手撑在桌上,竟像是站不住脚似的。

景睿一惊起身:“卿儿,你怎么了?”

景正卿仓皇抬眸,却又掩饰地笑:“没什么……父亲,我只是……伤有些不舒服。”

景睿道:“几乎忘了你身上有伤,既然如此,我这儿暂时没事了,你便去歇着吧……只是为父同你说的这件事乃是机密,记得万万不可对第三人说起。还有,你以后出入,切记要多留神,免得给那忌惮你之人趁虚而入。”

景正卿答应了,缓缓退出——

作者有话要说:龙猫扔了一个地雷抱抱~~(s3t)

注意啦!伙伴们,我已把前面那章改了,因此以后的剧情,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不要再叫二爷渣了(虽然在某方面仍旧内啥叫也无妨),但二爷已经隐约有金光闪闪之势,速来膜拜~~~~

今天的第三章,看了这章,是不是会震惊呢,这么惊悚的内情给你们知道了,太了不得了,快点来夸奖→→

提示一下啊:已经加了第四章更新啦,页面不显示,大家从这里点下一页就可以进入~~~

61、为难

订过亲后,明媚身子渐无恙了,恰端王府又发请柬,相请卫小姐过府。

此一次明媚再去,自然而然便又见到了端王。

比之上次的射猎戎装,端王着一身浅紫的祥云团纹华服,腰间仍勒着玉带,头罩同色纱冠,越发显得人如皎月,卓然不群。

大概是因见过了他一次,故而这次没上回那样紧张,明媚瞧见桌子上又有点心,就想到上次那害自己出糗的糯米团子,当下于心底打定主意绝不吃一口。

端王坐在上方,望见明媚打量桌上糕点,他便笑了笑,道:“这一次换了个厨子,你尝一尝,这些点心比上次如何?”

真是为难人。明媚万没想到端王竟会提如此要求,正要推辞,王妃也点头微笑:“王爷倒是细心,明媚快尝尝看。”

王妃身边的容儿快手快脚端了过来,笑容可掬地:“姑娘请。”

明媚骑虎难下,只好强笑着,端详了会儿,捡了个没什么糖粉跟渣儿的,小吃了口,只觉得此物入口便酥了,化于舌尖之上,又甜又香,却并不觉得腻,不由惊艳。

端王看着她的神情,便对王妃道:“我说小女孩儿是喜欢这种甜食的,上回那些,竟像是老太太的口味了。”

王妃便也笑:“王爷这是在笑臣妾是老人家的口味么?”

端王低低一笑,并不再行打趣,重又看向明媚:“好吃么?为什么不吃了?”

迎着端王温柔的眼色,明媚只好说:“好吃是好吃的,我也很喜欢……”但总不能当着王爷王妃的面儿就大嚼一顿,又怕吃出事儿来。

明媚便道:“只是在来之前,于府里吃了东西,一时吃不下了。”

端王道:“那也罢了,等你回去的时候,叫人包一些带上便是了。”

明媚见他如许体贴,暗中喜欢,便道:“多谢王爷,可……”

王妃看看两人,笑道:“王爷有心体恤,明媚你就受了吧……是了,王爷,雅儿此刻应也醒了,怕她又找人,臣妾该去看看了,就劳你在此相陪明媚妹妹了。”

她不露痕迹地说完了,端王也泰然自若地点头:“自去吧。”

王妃起身,向着明媚道:“你在此坐会儿,我去去就回来。”

明媚起身相送,瞧着王妃走了,一时局促。

不知要不要再坐回去,抬头看向旁侧的端王,却正巧见他正也打量自己。

目光相碰,明媚忙垂了眸子,无端有些脸红。耳畔听端王道:“自在坐吧,仿佛每每有我在,你便十分不安,莫非我真是如此可怕么?”声音里竟带一抹淡淡笑意。

明媚脸颊发热,忙说道:“王爷说哪里的话。并不曾。”

端王凝视着她,瞧见她轻轻回身半坐,双手搭在膝上,那样娇袅动人的模样,一时无言。

室内竟是一派寂静,明媚半天听不到端王说话,很想抬头再看一眼他,然而心却有些砰砰跳乱,就好像抬抬头也有千钧重。

隔了片刻,端王才道:“明媚……”

明媚一怔,便应了声:“王爷有何吩咐?”

端王缓缓说道:“有些话,如今说仿佛有些晚了,但是……我仍想要问你一问。”

“什么?”明媚好奇,又有些紧张,一时忘了其他,竟抬起头来。

端王看着这双清澈灵动的眼睛,道:“我的年龄,算来能当你的父亲了,你跟了我……会否觉得委屈?”

明媚的脸腾地红了:“王爷……打哪里说这些的?这等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容得了我委屈不委屈的?”

端王道:“我也只是想听你一句心里的话,你自己觉得如何?”

明媚不知道他为何要这样逼问似的,何况说这些,难为情不说,能有何用?

明媚想了想,心头一紧,便看端王:“王爷莫非是不喜明媚,心里生厌,想要……所以才故意这样问的么?”

手捏着帕子,捧在心口,有些紧张。

赵纯佑忙道:“绝无此事,本王……十分喜欢你,疼你还来不及……”说了这句,白净的脸孔上,竟也泛出极淡的绯色。

明媚听了这句,抿嘴一笑,便低了头:“既如此,王爷又何必问些其他,再问下去,明媚只怕是王爷想法儿要厌弃……我呢。”

端王爷看着她的模样,听着细声软语,宛如有什么蛊惑着他似的,眼睛瞧着她,不由地起身。

明媚察觉了,有些惊怕,看他一眼,却不敢动。

端王极慢地走到明媚身边儿,垂眸便看她:她的脸色明净泛红,乌黑的发鬓里头,小巧地耳垂如珠可爱,也泛着诱人地粉红色。

明媚被他看得心惊肉跳,却不敢抬头对上他的眼神:“王爷,可、有什么事么?”

端王看着她放在腿上的双手,十指纤纤,宛如玉琢一般,不安地抓着一块儿帕子。

同她见了数次,她都是素净无华地打扮,此刻也只有右手食指上戴了个白色的玉石戒子,端王自然认得出那不是名贵的料子,却因戴在她的手上,平添了三分灵气似地。

端王怔怔瞧着,心下不由地有些羡慕这紧紧地圈着她手指的小戒子了。

端王看了良久,忍不住探手,轻轻握住明媚的手,只觉得素手如玉,却偏娇软异常,让人有种不能用力,稍微用力便会捏碎的错觉。

端王目光移开,看向明媚面上,见她丹唇柳眉,长睫如两排小扇,不安地扑闪,不由轻声叹道:“你尚豆蔻年华,我却已经是……”

明媚手一颤,想要抽回来,端王却十分不舍那小手握在掌心的感觉,用力握住。

明媚脸红起来,抬眸看了端王一眼:“王爷若真心有我,为何竟不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样的话?反倒说那些……”

话刚出口就后悔了,差点儿咬了自个儿舌头。

明媚从来不曾跟男人说这些情话,纵然是很合此刻情形,也因端王先引起的……但是说完之后,仍旧羞得满脸红霞,心中也似揣了个兔子,砰然乱跳,心想:“我怎么竟说出这样的来……王爷听了,会不会觉得我是个不知廉耻的放浪之人?”

想到后面“放浪”两字,忽然间鬼使神差地便想到曾跟景正卿的那些纠缠,脸上的红顿时一点一点褪了。

更也觉得端王握着自己的手十分异样,大抵是有种相似的男人力道的压迫感,明媚心头颤抖,身不由己地把手往回一抽。

端王正看着她的容色,只觉得那样的羞涩,当真可喜可爱,若不是怕吓坏了她,真想便一把将人抱入怀中……正沉醉之时,对方却猛地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