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送他到出发厅门口,轮流给了他一个拥抱。

“清宁,祝你一切都好。”

梁清宁回抱住两人。随后他放开手,目光深深地看着姐妹俩,最后他说“谢谢”,然后挥挥手,和姐妹俩告别。

目送他的背影离开,姐妹俩乘坐地铁返回学校。和几天前不同,今天她俩没有刻意穿得一样,得到的注目礼少了很多。

“我觉得他最后想说一点什么。”肖萌道。

“可能准备说LoraineWang的事情,但他最后决定,还是不提了。”

肖萌看向姐姐:“姐姐,你的心情好了一些?”

肖薇释然一笑:“虽然还是有点不开心,也想通了一些事情。”

“我知道你能想通。”肖萌说。

所谓知姐莫若妹,在姐妹俩这里,这句话是真理。

“其实,想到青梅竹马的朋友被其他女生抢走,我也不是很开心,”肖萌叹了口气,“但转念一想,我们也一样,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我们在大学里也认识了异性朋友。”

“比如你的那位路师兄。”肖薇说。

“……”肖萌被姐姐的话噎住了,她敏锐地反驳回去,“你也是啊,不是也认识了易思北师兄?”

姐妹俩用力瞪着对方,也不眨眼,一分钟后,两人最后“噗嗤”一声笑起来,笑得乐不可支,引发车厢里众人的围观——姐妹俩又赶紧同时捂住自己的嘴,几天来阴霾伴随着清脆笑声,从两人眼前慢慢散去。

肖萌一回到学校就去实验室找路之航。今天是周三,是她和路之航约定答疑的日子,因为送梁清宁去机场的缘故,她到实验室的时间比平时迟了三分钟,几乎是一路小跑到达会议室。

肖萌知道路之航不喜欢别人迟到,气喘吁吁地解释了自己迟到的原因。

路之航没太在意,点头又问:“梁清宁还回京吗?”

“不回了,他回美国的时候不从首都转机。”

“可惜了。”

“师兄,怎么?”

“我原计划想找他再拉几首曲子。”

“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了。”

路之航脸上写着遗憾,肖萌问:“是吗?师兄,你遇到了什么困难?”

路之航说:“我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他的演奏,试图以他的演奏数据为基础来建立评价系统的数学模型。”

肖萌好奇询问:“是什么数学模型?可以给我看看吗?”

路之航拖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给肖萌展示了一下他目前的成果——四个复杂的微分方程看得人头皮发麻。

“每个方程代表一根琴弦的震动模型,从上到下分别是一弦到四弦,”路之航点了点屏幕,顿时,海量的数据和图表从肖萌面前滚过,“这是根据方程模拟出的数值,和他实际的演奏数值吻合得还不够好。方程还不够完善,我还需要更多数值。”

“师兄……”肖萌到抽一口凉气,喃喃自语,“你这样的人……你真的是大二的学生吗?”

“……嗯?”路之航把目光从屏幕转移到她脸上,“什么意思?”

肖萌这才发现自己居然把心里话说了出来,既然已经说出来,也没有吞回去的可能性。

“我是说,你的数学水准远远超过数学系本科学生的知识水准了吧?”

路之航摇了摇头,解释道:“数学发展到如今,诞生了许多分支,比如集合论、抽象代数、拓扑学、微分几何、复分析等。数学系本科学生的课程囊括了这所有的分支,学习范围很广泛;我只深入学习了和声乐有关部分数学课程,主要集中在微分方程、微分几何上,对其他数学分支没有过多涉及。”

肖萌想了想,问:“你是说,数学系的学生是在挖修房子的地基;你只在挖一口井?”

对她的比喻,路之航点头:“你可以这么理解。”

“就算只挖一口井,能达到你这样的深度也很厉害!”肖萌呼出一口气。

路之航并没有被她恭维到——实际上他一直都是这样的,他审视地瞧着那些方程,语气很平淡:“不,我的数学知识还远远不够。即便方程复杂到这个程度,打了一个又一个补丁,还是无法达到小提琴家的演奏水平。”

“人毕竟是最高级的生物,人工智能想要超过人类哪有这么简单?”

“你觉得,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区别在哪里?”

“嗯……这个问题……”

肖萌思考了一会。因为兴趣原因,她看过不少和人工智能有关的科普书,进入大学后在人工智能研究会待了几个月,这方面的理论知识不缺。但如果和路之航谈论这个问题显然是班门弄斧,他对此的了解一定肯定比自己深刻得多。

“从小到大,我对‘智能’这个概念比较着迷,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但很有趣。”肖萌开始解释,“师兄,你知道我和姐姐是双胞胎,我和姐姐有同样的DNA,同样的生活环境,照理说我们应该成长为两个很相似的人。实际上,我们的兴趣和喜好都不太一样。当我姐姐上台表演舞蹈的时候,我身边的人都会问我‘你怎么不学舞蹈’,我回答说‘不喜欢’,他们又会问‘为什么不喜欢’?”

路之航的人生头一次有了“躺着也中枪”的感觉,他想起自己前几天也问了她同样的话,不由得端起水喝了一口。

“别人问这种问题问多了,我也忍不住开始想,为什么呢?我不喜欢上舞台被大家围观,姐姐却很自然的接受别人的参观,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这种性格差异?”肖萌说到兴起,眼睛闪闪发亮,“我后来看了一本说人工智能的科普书,很有意思,书里提出了一种猜想,认为我们的大脑类似某种计算机,是复杂的神经网络构成的系统,按照‘收集信息、反馈、激励强化’这种机制让人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性格。书中列举了一些有趣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解释我和姐姐的差异性从何而来。”

“那之后我就开始喜欢计算机,喜欢编程。一串代码可以赋予机器智能,这大概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地球上发生的事情里最神奇的。所以说,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区别在哪里,我觉得是通过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让人类更了解自己从哪里来,去往哪里,怎么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肖萌结束了自己的长篇大论,很期待的看着路之航,希望得到他的反馈。

路之航看着她的脸,也不说话,就那么看着她,偶尔眼睫一闪。

一直以来,肖萌自认为对路之航的颜值有很好的抗体,她绝对不可能像张雨晴那样对他发出土拔鼠尖叫——实际上,世界上哪有什么人的美貌可以让人一眼荡魂的?很多明星不化妆时还不是泯然众人。

现在她意识到,自己的想法可能是错的。她觉得自己对路之航的抗体良好,是因为此前路之航从来没有这么长久地用他栗色的眼眸、用那种可以称得上温柔的目光注视她。肖萌莫名想起几天前两人鼻尖的那次触碰,觉得自己的心跳速度超过150了,偏偏会议室又过于安静,所谓“安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见”,她疑心大神听到了她那过分急促的心跳。

——不是听说阿斯伯格不喜欢和别人对视吗?为什么他要看着我这么长时间?

正文卷 第38章

肖萌无法忍受这种即将让她心跳过速地好像要死去的气氛,她定了定神,连忙用提问题打断他的注视。

“那个……师兄?这就是我的看法了。你呢?你对此是怎么看的呢?”

路之航似乎被惊醒一般,他轻轻咳了一声,就像大猫被踩了尾巴那样,转开了目光,片刻后开了口。

“从小开始,我就不喜欢社交,和别人闲聊对我来说是个难题,但偶尔也会有例外。十几年前的某一天,我上网时无意点开了一个聊天页面,就和软件对面的人聊了起来。我和他聊了很久,起初非常愉快,我认为他是少数能理解我的谈话的人。一段时间之后,我渐渐发现不对,才知道原来我的聊天对象只是个专门的自动应答机器,它是谷歌公司的一个开源项目,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和他聊天,我以为的朋友只是一传代码。”

肖萌起初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发觉不对,眼见得路之航目光下垂,从惯常的面无表情变得寂寞起来,哪怕不了解他的人也可以从他此刻的表情里读出那份浓浓的遗憾。

“这是第一个能和我聊得这么久、这么愉快的朋友。”

“……师兄,你当时几岁?”肖萌轻声问。

“六岁。”路之航说。

“那后来呢?”

“我那时候才知道,自己有别于其他人。从那之后,我就想做出真正能理解人类的强人工智能,除了生理构造不一样,他们就是真正的人类,和每一个人都可以交流。”

“原来,这就是你学计算机专业的原因了……”肖萌轻声说。

“是的。”

“你从六岁开始就学写计算机代码?

“对,恰好我也很擅长这件事。对我来说,理解人类太难,理解代码却很简单。”

肖萌已经可以想象到,小小的路之航坐在显示器板着脸,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敲击键盘的样子。有那么一个瞬间,她觉得鼻子发酸,她真的很想给这位师兄一个拥抱,他学习计算机的动机,居然是这么孤独的原因。

人是群居动物,合群心理是儿童的本能,所以小朋友天生就喜欢热热闹闹的环境,喜欢和小伙伴结伴成群,可路之航呢?放眼望去,身边没有人能听懂他的话,只能与键盘和代码为友,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孤独?

路之航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接着刚刚的话题说下去:“……目前来看,实现强人工智能任重而道远,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实现这个梦想。”

肖萌定了定神,竭力让自己的情绪回复到平时的状态里:“我看的那本书里说,二三十年后,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相当于人类大脑的几十亿倍,到那时候,强人工智能就可以实现……师兄,你看,二三十年,恰好是我们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梦想。”

路之航抬起眼看她,眼睛里有一团小小的火星在闪耀:“是这样。我想,你也能明白。”

肖萌的心情好了起来,她绽开一个笑颜:“师兄,你觉得我们是不是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

“我和你,对计算机、编程产生兴趣的原因完全不同,甚至可以说截然相反——但我们最后的目标是一样的。”

路之航很缓地、就像电影慢镜头播放时眨了眨眼,嘴角轻轻上扬:“你说的没错。”

肖萌感觉心跳又开始加速,她意识到自己完全无法抵抗他现在的笑容,连忙从自己的书包里扒拉出笔记本,开始请教大神问题,正式开启了今天的答疑。

半小时的答疑时间结束后,肖萌还没走,她抱着书包问路之航:“师兄,马上就是圣诞节了。你在国外时会过圣诞节吗?”

“会的。”

“会收到礼物吗?”

“礼物装在袜子里。”

肖萌很惊奇:“我小时候看过文章说,外国的家长把礼物装在床头的袜子里送给孩子,我以为有些夸张,实际上并不是。”

路之航点头:“是真的。”

肖萌又问:“本周周五,恰好是圣诞节,你有什么安排吗?”

“我妈妈带我去外面吃饭。”

到底是本地人啊,一家人可以随时出去聚餐——肖萌没头没脑的想着,拿过自己的书包,取出一个包装得特别漂亮的笔记本和配套的笔放到路之航面前,“这是我送你的圣诞礼物!圣诞快乐!”

路之航看着笔记本,又拿起了那支笔看了看,又看她,问:“你为什么总喜欢送我笔记本?”

肖萌一愣:“因为我很喜欢收藏各种笔记本,觉得挺好看,又特别的实用。师兄,你不喜欢吗?”

“不是,很有用。”路之航拿过笔记本和笔,“谢谢。”

鉴于肖萌现在拥有一个小金库(稿费带来的),因此买的笔记本比较贵,装帧很好,即便以路之航的目光来看,也堪称漂亮大气。

“如果你还有其他喜欢的东西,可以告诉我,我会在能力范围内送你。”

“你不用送礼物给我,我什么都不缺。”

“……嗯,我知道。”

路之航的说法让肖萌有点轻微的沮丧,但立刻振作起来,路之航不善交流,他说出口的话有点伤人,但这并非出自他的本意。

“师兄,是这样的,”她一边解释一边仔细看路之航的神色,“我知道你什么都不缺,但这是我表达感谢的办法。这段时间,我每周都来麻烦你,向你请教问题。人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对你来说尤其是,我拿这些很低级的问题来占据你的时间,如果我不占据你的时间,你也许可以看更多的论文、写更多的代码……不论做什么吧,可能都比我和在一起更有价值。我能力有限,能表达感谢的方法不多,恰好圣诞节来了,正好可以送你一些不贵的礼物,或者请你吃饭。但你刚刚说圣诞节晚上要和妈妈一起出去吃饭,我就只能送你礼物了。”

路之航抬起手揉了揉额头。

肖萌稀奇地看着他。路之航的肢体语言和他的面部表情一样,非常少,没什么小动作的,肖萌第一次看到他做出这么人性化的、被困惑住的小动作。

“如果圣诞节那天我和妈妈不出去吃饭,你就请我吃饭?”

“对啊。”

“那你还送笔记本给我吗?”

“当然啦。”肖萌说,“看你什么有空,我再你请吃饭。”

肖萌只是试探性的问一问,她心里有数,要撼动路之航的时间表比较困难。和路之航认识了这段时间,肖萌知道他有比较严格的时间表,他每天几乎都按照这个时间表行动——早上七点半到校,上他认为必须要去上的课,中午在食堂吃饭,吃完后回宿舍睡午觉,除此外的时间都呆这间智能研究实验室,然后在实验室忙到晚上十点,再骑车回家。

路之航起初没作声,拿出手机翻了翻,然后说:“27号晚上。”

肖萌抓准时机,立刻道:“好的,我请你吃饭!”

路之航指了指笔记本:“我请你,当回礼。”

“啊?这样不好吧?”肖萌一怔,“说了我请你。”

路之航的态度很坚持:“不,我请你,否则就不去了。”

“啊?”肖萌连忙摆出尔康手,“好好,师兄,你说了算,我听你的。”

路之航这才点头。

……

请客吃饭和被请客吃饭都是非常考验人际交往能力的办法。肖萌对此的经验不太足,于是在平安夜的晚上打电话和肖薇商量。姐妹俩的人生基本上同步,除了和梁清宁,她们没有单独和异性吃饭的经历了,但好在她们是两个人,凡事可以商量。

肖薇清澈的嗓音从听筒里传来,盖过了噪杂的背景音。

“所以说,他为什么要请你吃饭?”

“根据他的说法,是回礼。”

“你送的笔记本和笔多少钱?”

“差不多一百五。”

“才一百五?这不值得请回礼啊。难道他打算请你吃麦当劳和肯德基?”

“这倒不是。”

“那他请你去哪里吃饭?”

今天白天时,路之航发了个吃饭的地址给她,说27号晚上六点在这家店见面,肖萌打开地图一搜,才发现这里并不陌生——就是他们曾经聚餐的小肥羊火锅店旁边的日料店。

“那家日料店?看起来很贵的那家?”

是不便宜。肖萌在网上搜了搜,发现本店人均消费超过两百,她觉得过于奢侈,因为不想让路之航破费,于是提出了“会不会太贵不然换一家”,路之航用一句“这家店比较好吃”,把肖萌的质疑堵了回去。

“考虑到他对你的帮助,我觉得你请他吃饭差不多。”

“我也是这么想的。”

肖薇问:“所以,他喜欢你吗?”

肖萌实事求是道:“如果你看到他和我说话的样子,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好吧,也许他就是很有绅士风度,不让女生掏钱请吃饭呢。不论怎么说,去赴约好了,记得穿漂亮一点。”

“我知道了。”

“我到时候带化妆品过来。”

“啊……这没必要了吧?”

然而肖薇已经挂上了电话,肖萌对着手机无语凝噎。

正文卷 第39章

和路之航约定见面的日料店名叫“和歌”,距离华大不到两公里,肖萌不想迟到,提前了十分钟到达了店里。

这家日料店的环境清幽雅致,厅堂很深,清一色木质装修,店内灯光不算亮,一盏盏灯笼似的光悬挂在每张桌椅的上方;店内已经有不少人,肖萌轻轻推开滑门,踮着脚尖朝里看了半晌,没瞧见路之航。

一旁的女服务生亲切地问她:“您找人吗?还是有预定?”

“嗯——”

肖萌觉得头大。路之航什么信息都没有告诉她,也没有告诉她是否有预定——她说:“应该有预定,可能是我朋友预定的。”

“对方姓什么?”

“路。道路的‘路’。”

“嗯,”服务生低头在手机上查了一下,“有位叫路一纯的女士预定了两人的座位,是吗?”

“路一纯?不是的。”肖萌抱歉的对服务生摇了摇头,“我去外面等一等,他应该快到了。”

她退出日料店,在门口站着等了一会——她今天的穿着不是保暖那类的,上身还好,是较长的羽绒服,遮到了大腿,但一双腿就单薄多了,小腿上只有一双加厚的毛衫长筒袜。这双袜子足以抵抗榕城的冬天,但却无法应对首都的寒风,不自觉地,她把目光转向隔壁的小肥羊火锅,今天是星期天,隔壁的小肥羊火锅人流量很大,看起来热气腾腾——虽然火锅的味道不够正宗,但可以让身体很快地暖和起来。

在外吹了几分钟的寒风之后,她看到路之航骑车前来,还是平时的打扮,背着书包,戴着耳机,看来是从学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