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生你家风水招桃花上一章:第 15 章
  • 先生你家风水招桃花下一章:第 17 章

施理说:“师兄说段兰平已经借了,但是他目前的资金全都投入在欢乐城上,流动资金不多,只拿得出一千万,余下的还得师兄自己去借。哎,师兄真可怜,压力肯定特别大。”

张堪知道,王杨的情况,银行肯定已经对他们关上大门了,只能靠朋友帮忙了,他想了想,然后安慰施理说:“别担心,你师兄是个挺好的人,朋友肯定也多,应该不难度过这个难关的。”

“我也希望如此吧,真替师兄着急,我一点忙也帮不上。”

张堪心想,如果是我有困难,你会不会也像担心王杨一样担心我呢。安慰了施理几句,然后挂断电话,想了想,下了楼,敲开了爷爷的房门:“爷爷,我有话想跟您说。”

王杨在苗圃住了一晚,又回去了,他现在事情多得很,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在苗圃住一晚,简直就是奢侈了。

尽管得知苗圃是要卖的,但就不能因此荒废了事情,该做的还是得继续做,蘑菇依旧每天需要采收。蘑菇采下来,施理犯了愁,要怎么才能送到客户手里?以前开车这事是王杨和张堪干的,但是张堪如今也不来了,打电话说有事在忙,不知道在忙什么,他的皮卡车还在苗圃,却没有人能开得动。施理再次感觉到会开车的重要性,只是现在哪里有心思去学车。然而蘑菇还是要送的,施理没法,只得去附近的村子叫了一辆电动三轮车,拉着进了城。

这个十一国庆节过得相当不平顺,张堪直到假期结束的前一天,才将王杨的摩托车送了回来,顺便开车帮施理送了一回蘑菇。临回去的时候,张堪问他:“施理,你想一直在苗圃里做下去吗?”

施理苦笑一下:“我倒是想,但是如果苗圃的下任老板不好相处的话,我看还是算了吧,我去找份稳定的事做,也许将来我自己有钱了,再去开个小苗圃好了。”

张堪摸摸他的头,安慰他:“嗯,别担心,会遇到好老板的。”

施理没把这话放在心上,心想,还会有比师兄更好说话的老板吗?

很快,二潮菇就收完了,施理开始为第三潮菇的出菇做准备工作,秋天是适宜蘑菇生长的季节,所以在上一茬菇收完半个月左右,便会出下一潮菇。他将蘑菇的残茬取干净,长得畸形的蘑菇也都收集起来,准备晒干自己吃。控制好湿度和温度,又补充了些糖分,等待新的菇蕾生长。忙碌的生活几乎让他忘记了苗圃将要转手给他人的事实。

这天王杨开车回到苗圃,将正在忙碌的几个人召集起来:“我已经将苗圃转手了,新的老板很快就会来接手,不过大家都放心好了,新老板也答应了,你们继续留下来,不用做变动任何。”王杨的嘴上是带着笑的,显然对这个结果还算是满意的。

大家都吃了一惊,这些天除了来买花草的客人,也没有看起来像是要买园子的人来过啊,怎么说卖就卖了。本来大家都还抱着侥幸心理,现在卖园子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了,不由得纷纷叹息。

施理憋不住了,问:“师兄,你把园子卖给谁了?”老板都换了,这人事怎么可能不变动,以前是师兄的苗圃,自己在这里算是给他帮忙,新老板来了,自己就成了打工仔了,处处受人管制,还得看人脸色,干不干都是两回事呢。

王杨笑道:“放心,我没有乱卖,是个很可靠的人。明天他应该就会过来,到时候引见给你们。新老板不会裁人的,只怕是还要招人,我经营这个苗圃,一直都是玩票性质的,不怎么注重赚钱,新老板应该会改变一下经营方式,到时候大家会比较辛苦一点,你们可以要求加薪啊。”

施理心里狐疑,按说师兄应该很难过才对,但是为什么言笑晏晏,一点都不难过的样子?“师兄,你的兰花呢?”

“我会带几株走,余下的还是留在这里吧,一并卖给对方了,以后还得有劳你多多照看,有空我会回来看她们的。”说到兰花,王杨才黯然起来,毕竟最初就是为了养兰花,才弄了这个苗圃的,这几年,东拼西凑的,总算是弄了上百种兰花了,才有点小气候,就得放弃,确实有些不甘心啊。不过段兰平说了,他那的兰花都归自己了,随便自己去挑,但这个节骨眼上,哪里还有心思去怡花弄草呢,先度过难关再说吧。

施理心想,谁知道我还在不在这里做呢,只怕要有负师兄所托了。不过看师兄的样子,并不担心自己会走一样,不由好了奇,这个新老板,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第二天一早,施理起来,看见满园的薄雾,篱笆墙上的野菊花开得热热闹闹的,散发出淡淡的苦香,让人感觉到金秋的明媚,心情不由得有些轻松起来。已经过了寒露节气了,正是金秋时节,早晚感觉有些微冷,但是空气沁凉湿润,吸入肺腑,从内到外像被洗过一样,格外清爽。满园的花草都在凋零,又有一种萧索的意味,但是菊花和金桔都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呢,又将那淡淡的愁意拂开了。

施理深吸了几口含露的空气,想到以后这样的美景可能不再属于自己,便有一股淡淡的惆怅。王杨披着朝露,裹挟着一股清晨的寒意过来了:“小理,早啊。”他的手里,提着一个小桶,拿着一把小花锄。

施理突然间生出一种错觉,仿佛师兄卖园子的事是假的,他不是还像以前一样在院子里忙碌吗?前一阵子发生的事都是自己的幻觉吧。

王杨走到他跟前,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怎么了,小理?生师兄的气吗?”

施理回过神来:

“啊?没有。只是突然在想,师兄昨天跟我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师兄你没卖园子吧?”

王杨收了笑脸,有些局促地说:“小理,对不起,师兄真是没有办法了,所以才卖了园子,等以后师兄有钱了,可能还会买回来的。”这句话不过是安慰,王杨不确定自己还会不会有钱,家里已经成那样了,他爸的判决还没下来,但是律师说了,这样的情况至少要判三五年,自己未必又有让公司起死回生的能力,以后,大抵就只能做个园艺设计师了,也好,起码能养活自己。又想到段兰平,这个人倒是存了一门心思追求自己,但是这热情又能持续多久呢,两个男人,到头来还不得是各自结婚生子去。想到这里,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

施理看着师兄的脸由微笑变成尴尬,又变成苦笑,知道自己说话有些欠考虑了,师兄要卖园子,定然是迫不得已的,自己为什么非要说出来呢。他连忙说:“师兄,我就开个玩笑,你别介意啊。对了,叔叔的事情什么时候定下来?”

王杨去水龙头边洗了把脸:“还不知道呢,现在还在看守所里,等着宣判。”

施理觉得自己又说错话了,哪壶不开提哪壶呢,只好换了个话题:“阿姨还好吗?”

“我妈还好吧,我把家里的房子卖了一套,就留着她现在住的那套,车子也都卖了,她自己存了些钱,顾着自己应该没什么问题。”王杨想,他觉得他妈对这件事反而最淡定,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他爸没出事的时候,一个月能着两次家都不错了,现在出事了,起码知道他的下落在哪了。以后要是判了刑,坐完牢出来,恐怕也没那能力再折腾了,应该不会想着再去英国看小老婆和儿子了,毕竟出事之后,那边连回来看看的说法都没有,还能指望什么呢。想起这事儿,王杨就觉得解恨,让你肉包子打狗,让你养小三养白眼狼,你落魄了,看人家理不理你!

施理想到自己家里,爸爸虽然没什么大出息,但是对妻儿是一心一意的,经济大权都掌握在妈妈手里,小事妈妈说了算,大事爸妈商量着来,小康之家,有小小的幸福,也挺不错的。起码比起师兄家里的情况,算是幸福多了。

“师兄,别担心,以后慢慢会好起来的。”施理安慰王杨。

王杨笑一笑:“没什么,我唯一的损失就是苗圃而已。以后,我恐怕会去做园林设计,这也算是有经验了,养活自己完全不是问题。”

施理想了一下,还是问了:“师兄,段兰平呢?”

王杨仰头笑了一下:“他呀,他说他家的兰花都归我了,雇我帮他养兰花去,我呸,他想得美!我稀罕他的兰花?”

施理看着王杨的笑容,也欣慰地笑了,起码师兄还有个养兰花的去处,师兄好像提起段兰平的时候,不再咬牙切齿了,大概是因为在危难之中帮了师兄一把吧,遂觉得段兰平其实也不是个很坏的人。心思婉转了千百回,突然想起来一件事:“师兄,上次张堪的爷爷跟我说,西山石泉观的观主也是个兰痴,特别爱养兰花,好像还养了不少,你想去看看吗?”

王杨眨了下眼睛:“是吗?石泉观是吧,以后有空了我去看看。”

第41章

施理还像往常一样做了早饭,几个人吃了饭,便各自去苗圃忙,虽然说苗圃易主了,但是花草是继续要养的,至于后事如何,还得等人来了再说。

王杨在屋子里收拾自己的东西,看样子今天就会搬走。施理本来想去帮忙的,但是看着又徒生伤感,只好去院子里查看花草。这个季节多数花草已经凋零,收了花叶准备过冬了,施理在园子边上发现两个大洞,洞边堆着新鲜的湿土,看样子是新打的老鼠洞。冬天快来了,老鼠也要储备粮食过冬了,园子里虽然没什么粮食,但是花木多,有些会结籽,还有些有肥美的块根,都有可能是老鼠的目标。施理想,是不是抓只猫来养着,威慑一下老鼠,也可以作伴,就像张堪家的咪坨一样。

但是转念又想,管它那么多呢,也许等新老板来了,自己也要卷包袱走人了呢,毕业实验看样子要回学校去做了,也好,早点和导师通气,看能不能留校。

他听见园门口有汽车开进来的声音,想着大概是新老板来了,万般不情愿地放下手里的活,慢吞吞地回到房子前,发现居然是段兰平的奥迪。他心里一动,难道买苗圃的是段兰平?不会,段兰平不是已经借过钱给师兄了,如果还有钱的话,肯定不会买他的苗圃,而是直接借钱给他了。

施理进了屋,看见段兰平正提着王杨的箱子出来。段兰平今天穿得很有亲和力,一件普通的格子衬衫,一条蓝色牛仔裤,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白领青年。他的下巴上留着一层短短的青色胡茬,让他充满了男人味,看到施理,笑露出白牙来打招呼。

施理看师兄并没有跟着出来,小声地问段兰平:“我师兄要搬你那去吗?”

段兰平愣了一下,旋即笑起来:“没有,他回去同他妈妈一起住。”他倒是想过让王杨搬他家去住,无奈他们的关系还只停留在二垒的地步,还没进入本垒呢,他家就出事了,这下又要推迟进展了。不过段兰平觉得,这倒是个契机,也许可以趁此机会从心里将王杨一举拿下。

施理哦了一声:“我师兄他家公司怎么样了?”

段兰平将箱子放到车后备箱里,拍拍手:“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施理点点头:“请你多帮点师兄,他其实是个很单纯善良的人,很多方面都很迷糊的。”施理说完这话,怎么就觉得自己这是在托孤一样呢,不由得面上一热,闭上嘴不说话了。

段兰平有些意外地看着施理,虽然跟施理接触不多,在他的印象中,这孩子绝对是个单细胞生物,与王杨也是半斤八两的,否则两人怎么会投缘。没想到他还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倒是不枉费王杨这么对他。他笑一笑:“那是当然,我会照顾他的,你放心。”

施理有些赧颜,面对段兰平气场那么强的人,他还是有些不自在的,连忙找了个借口:“我去帮师兄收拾东西去了。”匆匆跑进屋去了。

施理其实也帮不了王杨什么忙,只是跟在王杨身后,看他收拾,偶尔帮忙递一下东西。王杨也并没有所有的物件都收拾走,只是捡一些比较紧要的东西,施理看着他一件一件收拣,突然生出一种错觉,好像师兄只是离开一阵,并非是搬家一样。这时候听见又有车子开进来了,段兰平的声音响了起来:“小杨,施理,新老板来了!”

施理心头一跳,果然该来的还是来了吗?他看了一眼师兄,王杨正直起腰来,手里拿着一本书,拍了一下,放回桌上,微微一笑:“走吧,去认识一下。”

施理磨磨蹭蹭跟在王杨身后,有些儿蔫。院子里除了段兰平的奥迪,还有张堪的辉腾,张爷爷居然也跟着来了,张堪正在给爷爷搬椅子。看见施理出来了,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施理有些意外,难道张堪也知道师兄卖了园子?张堪今天剪了个毛寸发型,打了发油,头发一根根竖立起来,身上穿了一件烟灰色的新衬衫,脚上是铮亮的新皮鞋,显得很十分精神帅气。施理暗暗翻了个白眼,穿这么帅,相亲啊!不理会他的笑脸,只跟张爷爷打招呼:“张爷爷,您也过来了啊?”

张爷爷微笑点头:“嗯,过来看看。”

老郑他们也过来了,等着认识新老板。施理看了一圈:“不是说新老板来了吗?人呢?”

王杨和段兰平都低了头偷笑,张堪红了脸,咳了一声,但是不说话。王杨只好站出来说:“小理,新老板到了,就是张堪张大老板。”

这一回不仅施理,老郑、小陈和方晓几个人全都要满地找下巴了。施理的头像探戈里的摆头动作一样迅速晃动,看看师兄,又看看张堪:“你们开玩笑吧?!”

张堪捂住嘴咳了一下:“那个,其实是我爷爷买下的。”张堪求助似的看向爷爷。

老爷子撑着拐杖,吹胡子瞪眼:“我可没买,钱是我借给你的,要记得还!”

施理噗嗤一声笑出声来,走过去给了张堪一拳,不重,正好擂在前胸上:“行啊,张老板,没看出来你,还有这魄力。”施理确实惊着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买苗圃的人会是张堪,他以为会是段兰平的朋友什么的,毕竟他的朋友有钱人多吧,买个苗圃不便宜,三四百万呢,这个张堪还真舍得,而且他自己完全不懂园艺啊,他怎么有那么多钱的。

张堪连连摆手,有点不好意思地笑:“我跟爷爷商量了一下,觉得苗圃好好经营的话,应该还是能赚钱的。我挺喜欢这儿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施理,他想让施理有个安心种花养草养蘑菇的地方,还能够借此机会亲近他。

张堪盯着施理:“这事其实还得麻烦你,我想请你来帮忙管理苗圃,你知道的,我其实并不怎么懂园艺。”

施理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先不说自己喜欢这儿,喜欢这份工作,光说他帮了师兄的大忙,这个事他就不能不管,他笑道:“那还用说吗?我肯定赖这儿不走了!”

张堪心里踌躇了一下:“要不咱们还是签个合同吧?”他担心以后施理知道自己的目的之后会跑人。

施理汗了一把:“不用了吧,我保证不会撂挑子走人的。”

张堪越发心虚了,他就怕施理撂挑子走人啊。段兰平在一旁解围:“还是签个合同吧,比较正式一点。施理,劳动合同其实是对员工的保障,而且老板要是不签合同,也属于违法的,签吧,有什么要求现在只管提。”段兰平觉得,张堪的目的虽然是在追求施理,但是的确也是帮了王杨的忙,自己能帮他一点就帮一点吧。这个施理,比王杨还懵懂,关键是张堪也是个温吞性子,他们要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哟。看看站在自己身边的王杨,不由得露出了笑脸,反正自己最关键的那步已经跨出去了。

“那我们也签吗?”小陈在一旁说。

张堪咬咬牙:“签,都签。”

方晓弱弱地问:“张大哥,那我呢?”

张堪看看方晓,扫了一下头发:“你要是愿意在苗圃里干,也签了吧。”以后施理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方晓是个懂财会的,就由他来管账好了,让施理做出纳,只管收钱即可。

方晓有些羞涩地笑着道谢,但是脸明显地红了,显然是很兴奋的。

张爷爷老神在在地看着孙子撒网,但笑不语,这网撒得可真够大的,看你能不能将鱼捞上来。

张堪买这个苗圃,说是一时兴起,但也并非很莽撞,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银行工作,对利率这些可谓是如数家珍,算得那是一清二楚。王杨的苗圃,基础建设已经完善了,也有了一批固定的客户,又加上蘑菇大棚,每年的盈利至少也在二三十万,这还是王杨不怎么经营的结果,如果好好经营的话,那就会更好,还是很有前途的。

他工作这几年,银行的待遇也不错,每年十几万的年薪还是有的,加上这些年他搞副业赚的钱,总共攒了百十来万,但买苗圃还是不够。王杨因为急用钱,只开了三百八十万的价,当初修建园子的时候,花了近四百万,还有后来添置的这些花木,就算有些折旧费,开这个价也并不高。所以张堪也没跟王杨砍价,一口答应了。钱不够,只好去找爷爷帮忙。爷爷这种级别的风水师,如果愿意去忙,一年赚个百来万是很正常的,不过爷爷年纪大了,风水看得少了,收入也就没那么可观,但还是有不少慕名而来的人,非要请爷爷看风水不可,所以钱也没少挣。张堪估摸着爷爷应该攒了不少钱。

其实爷爷并没有张堪想象的那么有钱,他赚得多,花得也不少,先不说家里那台价值百来万的辉腾,单说爷爷出资修建的希望小学,还有些杂七杂八的开销,开销其实很不少。爷爷听说他打算买苗圃,虽然是支持的,但也不可能倾囊相助,只答应借他两百万,余下的让他自己想办法。张堪拿出存折计算了一下,还差着六十万的缺口呢,怎么办,想到自己在银行工作,那就去贷款呗。

他直接去找的李行长,说明了自己要贷款。行长因为上次受了张堪的风水调节,家里的状况果然有很大改善,对他感激不尽,他来贷款,又是走的正规渠道,还有房产做抵押,岂有不答应的道理,很快便批下来了。张堪忙了几天,终于将苗圃过户到了自己头上,这才来苗圃看施理。事先他叮嘱大家,都先别告诉施理他们,到时候给大家一个惊喜。对施理来说,这个惊喜可是真够大的。

第42章

施理自从知道张堪是苗圃的新主人之后,头脑一直都是浆糊状的,脚上也如踩了棉花一样软绵绵的,这简直就是重磅炸弹啊,说什么惊喜,实在是太惊吓了。过了一会儿,又高兴起来,苗圃的主人现在是张堪,是自己很熟悉的人,就不用担心和新老板相处不来了,自己依然可以种花、养蘑菇。转念一想,又不高兴了,凭什么啊,自己一下子就比张堪矮了一截,现在他都是老板了,自己成了他的打工仔,他肯定会对自己颐指气使的,哼,那个小心眼的家伙。

张堪显然是有备而来,合同早就准备好了,拿出来给大家签。

施理签完合同,才拿到手里仔细看:“怎么是五年?合同不应该是一年一签吗?”

张堪嘿嘿一笑:“现在的正规合同一般都是三年一签或者五年一签。我懒得麻烦,就签了五年,还没有试用期,以后每年都会加工资的,你放心。再说我的苗圃起码要五年以上才能回本,你若是不帮忙,那我的钱估计都要打水漂了,所以你会留下来帮我的吧,施理?”说完眨巴着眼看他。

施理隐约觉得有些不合理之处,但是又说不上来,只好暂时按下不提。

施理对张堪买苗圃的事存着一肚子的疑问,老郑几个也很疑惑,但是想到老板只是换了个熟人,对以后的事并无大影响,便放心地去忙活了。施理想抓住张堪问个清楚,但是大家都忙着帮王杨搬家,虽然王杨的很多东西留下不要了,但他在这里住了几年,杂七杂八的东西哪里会少,光书和衣服鞋袜都装了几箱子。

王杨的车子和段兰平的车子都装满了,东西都收拾好了,施理看着王杨的房间里如台风过境一般凌乱,想到师兄以后就不会在园子里出现了,心里突生伤感:“师兄,你有空要常回来看看啊。”

王杨捏了一下他的胳膊:“放心,等家里的事忙完了,有空了我会经常来的,这里还有我种的好多兰花呢,你可要替我照顾好。”王杨岂有不知道张堪对施理的心思,但是张堪这个时候帮他,于他算是有恩情的,要自己怎么去阻拦他跟施理呢,况且这事全要看施理本人吧,是好是坏谁又说得清楚。“小理,你自己好好照顾自己啊。”这个小师弟,其实也是个很天真的人,很多时候都不太拘小节,也不大懂得照顾自己,不过有张堪在,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施理的鼻子一下子就酸了:“我会的,师兄,你自己也一样。”

张堪在门外听着他们师兄弟话别,敲了一下门:“爷爷说今天中午请大家吃个饭,你们赏脸吗?”

施理看着王杨,

他自己去不去都无所谓,王杨这个原主人卸任,是一件伤感的事,而张堪这个新老板上任,却又是件高兴的事,这到底是送别宴呢还是开张酒?

王杨满口答应:“那当然要去的,谢谢张爷爷。走,小理,去洗个脸,换身衣服吃饭去。”刚才施理帮着搬东西,弄得满头满脸的灰尘。

既然是张爷爷请大家喝开张酒,那所有人自然都得去了,老郑想着园子里没人,怕有客人来了吃闭门羹,便提出要留下来看园子,张堪大手一挥:“郑叔,走,一起去,能耽误什么生意,不做那几笔生意了。今天算是我请大家吃劳师饭呢,以后还请大家多多费心了。”

大家兴致都上来了,纷纷上了车。施理钻进王杨的车里,张堪看了一眼,笑着摇了下头,坐吧,以后怕也没什么机会了,自去搀扶了爷爷上车。

老爷子请客,并没有讲究排场,但是却极其讲究档次,去的是廖家私房菜馆。这私房菜馆的老板姓廖,是老爷子老朋友的儿子。当年廖老爷子和张老爷子同被关在牛棚改造,廖老爷子是个教授,年纪更大一些,而且眼睛深度近视,被卫兵们砸碎了眼镜,又没地去配,白天摸索着去劳动,晚上摸黑回宿舍睡觉,因为看不见,常常磕得鼻青脸肿的。张老爷子去得晚些,与他住一个屋,发现他的情况便常常暗地里帮他,并替他想办法弄来了一副近视眼镜,虽然度数不是刚刚好,但也凑合着能用,免去了许多磕碰之苦。廖老爷子感其仗义,便认定了这个朋友,平反后两人来往还很频繁,廖家的孩子还认了张老爷子为叔叔。

廖老爷子早些年去了,他的小儿子廖丁山现如今也有五十多岁了,早些年下海,开饭馆赚了不少钱,后来饭馆交给儿子打理,自己开了个私房菜馆。廖家私房菜馆在星城的食客圈内是相当有名的,廖丁山是星城有名的特级厨师,说是私房菜馆,其实就是在自家的院子里招待客人,每天只有一桌,还得提前预定才有,往往都排到一个月之后了。一般人不知道,但是段兰平是知道的,他曾经去廖家私房菜馆吃过一次,还是朋友请客的,提前一个月预定的。张家祖孙倒是有特例,他们一般是随去随吃,不用预定,反正就祖孙两个,随便弄点什么就对付过去了。廖大厨的随便弄点,那都是张堪难以企及的水平。

张老爷子的面子大,临时起意,头天跟廖丁山说要在他家请客吃饭,这个侄儿非常给面子,便答应第二天中午就可以去吃。于是一行人便浩浩荡荡开过去了。

特级厨师的水平就是不同凡响。这是施理第一次吃到如此精细美味的食物,让他想起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老话来。那桌子上的一道道菜,哪里是吃食,完全就是一道道艺术品。汤是龙井竹荪,菜是松鼠桂鱼、鸡丝银耳、红烧赤贝、杏仁豆腐、葱爆牛柳、三杯鸭、芫爆乳鸽、沙锅鳝鱼、清炖甲鱼、鲜蘑菜心,还有一道田鸡粥,十几个汤菜,摆了满满一桌子。施理没见识,这些菜其实多半都是满汉全席中的菜品。桌上的除了他们一行人,还有廖老板两口子,张堪称他们为叔婶,一起庆祝张堪的苗圃开张。

施理吃得舌头都打了结,有些忙不过来,张堪的手艺是不错,但是比起廖老板来,顶多只能算个入门级别的,而他自己那点手艺,根本就不能看了。施理一边吃一边偷偷地同张堪说:“你叔这么会做菜,你怎么不学着点?”

张堪笑道:“我叔这一辈子都把功夫下在做饭上了,我怎么能比啊?其实我做饭的手艺,也是经过我叔指点的。”

施理掩嘴笑:“那你还真是块木头,师傅这么厉害,你连皮毛都没学会。”

张堪真想将这人的那张利嘴咬下来:“谁说我没学到皮毛了?我的本事你还没见着呢。”

施理笑眯眯的:“我很期待呢。”

一顿饭宾主尽欢,席上段兰平还允诺张堪,以后他们公司项目的绿化植被,会尽可能和他们苗圃合作,张堪自然感激不尽。吃完饭,施理目送王杨和段兰平的汽车消失在视野中,张堪告别廖氏夫妇,开车拉着余人回苗圃。亏得车体够大,四个人在后座挤一挤也就坐下了。

张堪一面开车一面说:“施理我教你开车吧,你去考个驾照,以后我的皮卡就放在苗圃了,你有什么事也可以自己开车去,就方便多了。”

施理揉了一把脸:“好,我也一直想学呢。不过上次我的摩托车还没学会呢。”王杨那摩托车太重了,跟张堪的摩托车不太一样,他还真有点不敢开。

“摩托车你不想开就别开了,太危险了。还是学开车吧,这个以后无论在哪里都用得着,挺方便的。小陈和小方也都可以学学,将来开车会是一门基本技能。”张堪说。

张爷爷也附和说:“张堪说的没错,以后汽车都是代步工具了,年轻人是应该都学着点。要不是我这个年纪不能开车了,我也想去学学。”

施理笑嘻嘻地说:“爷爷您不用学,等张堪教会了我们,以后我们就都是您的司机。”

张爷爷满意地从车后视镜里看了一眼施理,这还差不多,这才是乖巧的孙媳妇嘛,乐得嘴都合不拢:“那敢情好,以后我老头子就指着你们了啊。”

>回到苗圃,施理将张堪拉到自己房里,关上房门:“张——老板,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张堪本来挺高兴的,被他一声“老板”喊得高兴劲儿砰的一声全都化作了烟雾:“施理,你还是叫我名字吧,咱不用那么生分的,还像以前一样行不?”

施理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了一圈,脑袋左右摇摆:“那多不好啊,你以后就是我的老板了,叫名字不尊敬。”

张堪郁闷了,小声地嘀咕:“要是早知道是这样的结果,我就不买这苗圃了,还欠了银行和我爷爷一屁股债。”

施理竖起了耳朵:“你借钱买的?”

张堪白了他一眼:“不然我哪来的钱?你以为我是印钞机啊,你师兄这苗圃,三四百万呢。”

施理不明白了,斜睨他:“那你为什么买?”这不是打肿脸充胖子么。

“为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你师兄遇到难处,想帮他一把呗。”张堪有些结巴了。

施理在某方面是非常灵敏聪慧的,但是在感情方面,却迟钝得要死。张堪既想抓住他说开来,又害怕把人吓跑,虽然签了合同,那又怎么样,又不是卖身给自己了。

施理用脚在地上画圈:“那我替师兄谢谢你了啊。但是,张堪,你真的觉得买了苗圃合算吗?”他很高兴张堪能够帮师兄一把,也知道苗圃长期经营的话,是能够赚钱的,但是张堪却是贷款买的,作为朋友,他不得不替他捏一把汗,几百万的投入啊,要好几年才能回本呢。

张堪总算从施理的言语中听出一点关切来了,他在施理身边坐下来:“我觉得好好经营的话,肯定是不会亏的,只是投资回收的时间有点长罢了,但我觉得也是划算的。”赚钱多少先不说,关键是要赚老婆啊。“施理,我的老婆本都投进来了,你可要好好帮我啊。”说完眨巴着眼睛看着他。

施理哈哈笑:“那你什么时候才能赚得回老婆本啊?我看你最好是用苗圃做聘礼,这样就不用担心打光棍了。”

张堪头点得如捣米:“我也正有此打算。”他嘿嘿偷乐,这算不算是心有灵犀呢?

施理翻个白眼:“想得美吧你,现在姑娘家们爱的都是小粉红、豪宅、名车和钻戒,谁会要你的满园子花草啊?又不能吃又不能穿的。”

张堪但笑不语,如果是你的话肯定不会拒绝的。

沉默了一会儿,施理又说:“谢谢你,张堪。”

张堪挑眉:“谢我什么?”

“谢谢你买下了园子,我以为我很快会离开这里了呢,以后没地方种蘑菇了,没想到你又帮我延续了这个梦想。”施理看着张堪,真诚地说。

张堪笑起来,伸手摸摸他的脑袋:“谢什么,咱俩谁跟谁啊?”自己要的,不就是这个吗?

第43章

张堪接手苗圃,同施理筹划了一下,明年要增加经济花木的栽培。施理说,玫瑰、薰衣草、百合全都铲掉,改种经济花木。这本来也是他打算跟师兄提议的,这些看起来好看的花草,占了不少面积,但真没多少实用价值。

张堪说,玫瑰留着吧,挺好看的,薰衣草不种了,百合都移植到花盆里去,到时候卖到花鸟市场上去,我看那里也有不少盆装的百合,应该有不少人会买的。

施理吐了一下舌头,看来张堪买园子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还是做过一些功课的,他点头附和,行,我们现在就将百合的球茎都挖出来,把地空出来,我们再看看这块地种点什么好。

张堪把园子全都交给施理去管理,市场还得他自己有空的时候去跑。毕竟他也算是个做业务的,虽然不是同类业务,但是与人交际的能力要比施理强多了,而且他人脉也广,要建立一个新的市场关系也不算完全没有头路。

这边施理带着三个人,将百合地里的球根都挖了出来。百合开花之后,一般会剪去残叶,挖出球根来放在沙土里埋着,到来年再种。来年就不用种地里了,直接种花盆里。忙完百合地,又将薰衣草的地收拾了一下,薰衣草本来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只要种下一次,它便能每年都发芽再长。薰衣草的气味清香,能够镇静安神、驱逐蚊虫叮咬。每年夏天,园子里都弥漫着薰衣草的香味,虽然种满了花草,但是蚊虫都不见踪影,睡眠也会变得格外好。施理其实挺喜欢薰衣草的,决定明年在房子周围还种一圈,以驱蚊虫、安睡眠。

百合和薰衣草园都处理掉后,施理看着一大片空地,琢磨着该种点什么好,冬天最好卖的花草是什么?施理想了一圈,有了,这个季节最好种的不是水仙么,到冬天便可以卖了,而且水仙喜沙土,正好可以种在原来的百合地里。打电话同张堪商量了一下,张堪自然是同意的。他本有心去培育苗木的,转了一圈回来,发现哪个苗木的规模都在上百亩的面积,自己这个小苗圃,实在是成不了气候,还是打消了念头,种花吧。

施理一边忙着苗圃的事,一边开始着手自己的毕业实验。苗圃易主,给施理的生活并没有带来多大影响,这一点,他是对张堪非常感激的。

王杨打了电话过来,说债务基本上已经有了解决办法了。他爸已经开庭审判了,因为行贿罪被判了三年,这还是段兰平帮忙活动的结果。他爸不在,王杨自己也没法管理好公司,征得他爸的同意,准备将竣杨地产转手。其实照王杨自己的想法,直接关门大吉算了,但是他得替公司的员工着想,几百号人,要是一宣布破产,大家就都失业了。段兰平便提出建议,由他们来并购竣杨地产,为其保留一部分股份。

这个并购案,是段兰平全公司上上下下讨论了快两个月才确定下来的,这么一来,段氏便是星城乃至全省最大的地产公司了。段兰平收购竣杨地产,是一个契机,也是一种冒险,按照他家老爷子的说法,是不太赞同他扩张如此之快的,担心树大招风,走太快摔跤。但是他掺杂了私心,因为这么一来,便能解了王杨的危机,以后王杨也会因为感激之情而安心呆在他身边。并且他保证自己绝不会重蹈王杨老爹的覆辙。

以前张堪每到休息日,只要没有人请他看风水,他便会到苗圃来,来得算是相当勤快了,现在几乎是一有机会就过来了。他甚至还想过动员爷爷也搬到苗圃来住,这样他每天下班只用回苗圃便可以了。但是他说不出口,除非老爷子自己提出来搬到苗圃去,他知道爷爷更喜欢自己的老房子,他舍不得左邻右舍的老邻居,舍不得门前看了一辈子的那条河,还有那响着汽笛声来来往往的轮船、在烟波里荡漾的渔舟。

张堪觉得自己要加快节奏,将施理尽快搞定,然后就能够夫妻双双把家还,每天接着施理回家去陪爷爷。

他听施理说起苗圃有老鼠,便从李奶奶家要了一只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猫,那猫算起来还是咪坨的外孙呢,带到苗圃来。

施理捧着不到一尺长的黄色小猫,稀罕得很,小猫细细地叫,很惹人怜爱。天气已经是初冬,很冷了:“张堪,去给小猫铺个窝,放到我屋里去。”

张堪满脸黑线:“不用了吧,就让它住厨房或者客厅好了,这就是一只土猫,你是要它来抓老鼠的,又不是宠物猫。别养得太娇惯了,以后都不知道抓老鼠。”

施理摸着小猫的小脑袋:“可是小猫还这么小呢,让它住客厅会不会冻着啊。”

“不会,给他弄个暖和点窝就行了。”张堪找了个纸箱,在里面放了点旧衣服,“行了,就这样了。”

施理看着,总觉得不够暖和,这小家伙那么小,离开了妈妈,一个人住,没人给它取暖,能熬得过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