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两天,宁珞在一旁冷眼旁观,青娘差不多一早上都会陪着俞明钰,中午俞明钰要小睡,一直快到未时才起,这时间青娘照顾景铮用膳、小憩,督促景铮读书写字,而在先生来时,她便处理府里的内务,到了未时又回到俞明钰那里伺候,一直陪到晚膳时分,一家人用晚膳时,她肯定是陪在景铮身旁。

而这几日景晟几乎没有公务,几次到俞明钰房中都有青娘在,便都是问了两句就走了。

这旁人看了,只怕都得感动,这侍妾病一好就赶着来照顾主母、看护嫡子、管理内务,表面上看起来也从不纠缠侯爷,天底下这么好的侍妾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宁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有心想调和公婆之间的关系,可青娘这样横杠在这里,就算她做上一分,也要被她毁了十分。

这一来一去的,很快便到了大年三十,这是辞旧迎新的一天,府里上下喜气洋洋,到处都是恭喜拜年的声音,大长公主也难得到了前厅,给府里拜年的下人们发大红包,素来严肃的脸上也挂起了笑容。

景铮是家里最小的,一口气拿了六七个红包,高兴得都快打虎跳了,还缠着宁珞非让她给画个几个小布老虎,说是要把这个塞进红包里分给自己的小跟班。

青娘拽着他往饭桌上领:“画的有什么意思,我给你做几个小布老虎,跟活的一样。”

“谁说的,布老虎木呆呆的,嫂嫂画得才活灵活现呢。”景曦撇了撇嘴,慢悠悠地跟了一句。

“是的,嫂嫂画得和真的一样,还可以塞进红——”景铮的声音戛然而止,哎呀一声摸着手臂叫了起来。

景曦一个箭步窜了过去,抓过弟弟的手朝着青娘怒目而视。

青娘慌忙道:“刚才不小心指甲刮到了,铮儿疼不疼?我来帮你揉揉。”

景铮摇了摇头,不解地看着自己的姐姐。

“不用了。”景曦拉着弟弟坐到了席上,生硬地道。

“曦儿怎么和青姨娘说话的?”景晟在上面皱着眉头道。

“侯爷没事,”青娘慌忙道,“曦儿还小,没关系的。”

俞明钰咳嗽了两声,拉过景曦的手,柔声道:“曦儿心疼弟弟是好的,只是不可对长辈无礼,知道吗?”

景曦咬了咬牙,乖巧地点了点头。

大伙儿总算都在席上坐齐了,年夜饭很丰盛,抛开了暗藏的不快和纷争,一家人高高兴兴吃了一顿团圆饭。团圆饭毕,照常理说该是要守岁的,景铮已经迫不及待拉着大哥去放鞭炮了,景曦到底也还是小孩,虽然不敢离得太近,却也掩着耳朵去凑热闹。

大长公主没有离开的意思,倒是看向俞明钰,皱着眉头道:“你身子好些了没?”

“劳母亲牵挂,好多了。”俞明钰轻咳了两声答道。

“别成日里呆在房里,有时候还是要出来走走,开春了,去京郊的别院住上两日,那里空气好,对你的身子也有好处。”大长公主面无表情地道。

俞明钰怔了一下,眼中露出几分惊喜之色:“是,我知道了。”

大长公主又朝着宁珞招了招手,宁珞快步走到她身旁,大长公主身上有股浅浅的檀香,十分好闻,宁珞爱在她身旁甜甜地叫了一声“祖母”。

“你进门也有几个月了,性情淑媛,进退得体,行事聪慧,我都看在眼里,”大长公主看向她的眼神和煦,“平日里多陪陪你母亲,她容易多思多虑,让她放宽点心。”

“祖母放心,珞儿明白的。”宁珞笑道。

景晟在一旁也笑了起来:“我得好好去谢谢臻川兄,多谢他替我养了这么一个好媳妇,你来了,府里热闹了好多。”

景昀带着弟妹回来了,景铮捡起一个放过的炮筒拿给宁珞看,宁珞和他们说起了怪兽“年”的各种传说,两个小家伙围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景昀则替几个长辈斟了茶,简短地对答了两句后,便坐回到宁珞身旁看着她,眼中一片宠溺。

这几个月来,定云侯府难得有这么温馨的时刻,一时之间,室内融融如春,竟然无人先走。

第48章

这个年过得分外祥和,大长公主和俞明钰都快到了亥时才各自回屋,青娘照例殷勤地想要送俞明钰回房伺候,景铮却挂在了她身上,说是晚上太黑了路上要她陪着回去。

青娘被他半拖着出了前厅,临走前还万不情愿地看了一眼景晟。

宁珞不着痕迹地笑了笑,贴心地扶着俞明钰一路说着话,刚出了门槛忽然回头叫了一声:“父亲,能否劳烦将母亲的暖手炉拿一下过来?”

景昀跟在身后,见状正要过去取,被宁珞狠狠地剜了一眼这才恍然大悟。

景晟取了暖手炉几步便到了俞明钰的身旁,高大的身躯立刻便挡住了冬日的寒风。

宁珞并没有去接,随身伺候的两个嬷嬷也让景昀挥手赶到了后边,一家人就这样轻言细语地说着话,朝着俞明钰的院子缓缓前行。

这一晚的守岁让俞明钰很是疲倦,到了院门前,她轻轻挣脱了宁珞的搀扶,倚在了院门上低声道:“好了,别送了,珞儿你们都回去睡吧,明儿一早还要起来拜年。”

她的声音还带着久病初愈后的喑哑,狐皮大氅将那病弱的身子整个都包裹了起来,巴掌大的脸庞在蓬松的狐领中显得愈发娇小苍白,在迷蒙的月色下,就好像一朵绝世独立的幽兰,就连宁珞看着都忍不住心生怜惜。

眼看着她的身影入了院门,而景晟却依然站在门外一动不动,这么好的时机错过了实在可惜,宁珞急中生智道:“父亲,母亲这几日总是睡不踏实,总是爱踢被子,可能是在梦中被惊扰了。”

景晟果然面露忧色:“这…秦嬷嬷她们几个可知道?”

“母亲最是体恤下情,身子好了便让她们都在外边值夜。”

“这…这可怎么行…我进去瞧瞧。”景晟急急地便步入院内追着俞明钰去了。

宁珞吐了吐舌头,转身抓住了景昀便跑:“快,要是父亲知道我诳他,非得骂我一顿不可。”

两人手拉手在小径上一阵奔跑,没一会儿宁珞便跑不动了,双手撑在膝盖上一阵喘息,那吐出的白气凝结成霜,萦绕在她脸庞。

景昀捧起她的脸来,两人四目相对,宁珞羞涩地避开了他的视线,嘟囔道:“这样看着我作甚么?”

“珞儿,我心里很高兴。”景昀哑声道。

“高兴啥?”宁珞明知故问,“以后你要是欺负我,我就告诉父亲和母亲,让他们替我出气。”

景昀拉过她的手,覆在了自己的脸上,轻笑了起来:“你舍得吗?我随你打随你骂便是了。”

宁珞作势抬手在他脸上轻拍了一下,高高举起,却又轻轻落下,指尖犹如羽毛轻轻扫过,景昀心痒难耐,将她整个人抱起来转了一圈,宁珞惊叫了一声,扯住了景昀的衣领。“快放我下来,绿松她们都在后面呢!”

景昀却恍若未闻,只是紧紧地将佳人拥在了怀里,贪婪地汲取着那独有的清香。良久,他才低声道:“珞儿,若是他们俩能抛开心结重新和好,我…此生足矣。”

宁珞明白,景昀那内敛冷肃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执着重情的心,若不是如此,他前世也不会这样默默地爱了她这么多年。父母的感情,只怕是景昀除了她之外最深的牵挂。

公婆之间有什么心结,她不好打听猜测,她只是感觉到,那二人对彼此都未忘情,若是有人在旁边推上一把,说不定就能有转机。

唯一让她忧心的是,景昀前世到底是为了什么才早早地承了爵位?她天性不爱多管闲事,前世又被困在瑞王府,耳不聪目不明,无从得知。

大年初一是给族中长辈拜年见礼的时候,定云侯府也不例外,大长公主的身份高贵,辈分也高,前来拜年的宾客络绎不绝。宁珞和景昀忙了一整天,到了晚上才空闲了下来。

大年初二则是一年中难得一次可以名正言顺回娘家的时候,一大早宁珞和景昀便起了,带着年礼去了宁国公府。

老夫人早就在荣安苑内翘首以盼了,几房小辈都陪在身旁,磕着瓜子吃着点心聊得开心。一见这二人进来了,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都问起话来。

景昀惜字如金,幸好态度还算诚恳,比起在他自己家里的时候算是可亲得很了,宁珞笑靥如花,脸上漾满了新嫁娘的甜蜜和幸福,一一将年礼送上。

到了二夫人那里时,她随口问了一句:“七姐姐呢?她今儿回来吗?”

宁成氏撇了撇嘴:“王府里规矩严着呢,不像普通人家,自然是回不来的。不过,萱儿捎了很厚的年礼过来,还替她表兄在衙门里找了个差事,算是我平日里没白疼她。”

宁珞笑了笑道:“二婶真是好福气。”

宁成氏抿紧了嘴唇,自得的笑意却依然忍不住挂上了嘴角:“还算行吧,也是萱儿争气得王爷宠爱。”

自从宁萱出嫁后,这些日子宁成氏在府里差不多是走路带风,逢人便要夸奖自己的女儿两句,就连原本和她交好的秦湘兰也有些受不了了,一听这话,大伙儿都心照不宣地岔开了话题,无人上前应和,宁成氏说得无趣,也就悻然住了口。

宁珞心里微微喟叹,宁成氏要是知道自己千娇百宠的女儿被人众目睽睽之下打了一个耳光,还不得怎么寝食不安呢。

秦湘兰自是把女儿拉到身旁关切地问东问西,尤其是宁珞将至的十五岁生辰。若是宁珞还是未出阁的女儿,这及笄之礼自是要大加操办,然而宁珞的情况特殊,早早便已嫁为人妇,只能从简行之了。

“请几个亲朋好友见礼便可,”宁珞小声道,“大长公主请了太清观修行的清阳真人为正宾。”

正宾身份愈贵重,笄者便愈荣耀,清阳真人就是先帝之女博阳公主,她既是金枝玉叶,又道法高深的真人,身份和普通人不可同日而语,足见侯府对宁珞的重视和喜爱。

秦湘兰喜出望外:“那感情好,人来得多了反倒杂乱,几个便够了,够了。”

宁珞抿着嘴心里直乐,其实景昀一开始并没有这个打算,他只说要带着宁珞去太清山下的别院过十五岁生辰,至于加笄,大长公主为宁珞插根发簪就是了。

话一出口,被大长公主和景晟好一顿训斥,景昀这才妥协,至于太清别院之行,只怕要等到及笄礼后,到了那边就是晚上了。

这边女眷们聊着些日常的琐事,那边宁臻川和宁臻明却把景昀叫进了书房,一直到了午膳的时候才出来,三个人的脸色看上去都有些凝重,到了席间才稍稍开颜了一些。

宁珞心中纳闷,不过大过年的,也不好多问什么,大伙儿一起高高兴兴吃了一顿团圆饭,又各自到自家房里说了会体己话,一直到了晚膳后才离开宁国公府。

一坐进马车,景昀便握住了她的手,眼中露出担忧之色:“珞儿,有件事我一直想着要不要告诉你。”

宁珞的心一沉:“发生什么事了?”

“余家…”景昀犹豫了片刻终于开口,“余家只怕是出事了。”

余慧瑶的父亲余丰东乃当朝兵部尚书,掌管着大臣兵马调动、将领任命、粮草后勤等重任,为人八面玲珑、老谋深算,他虽然和贺家是表亲,但出身贫寒,并不算是世家贵族,而是在底下摸爬滚打了数十年逐级升任,盛和帝曾对他殷殷以待,盼着他能整治一下兵部和军中拖沓、冗吏等顽疾。

然而此事说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他身在官场,身后又无世家撑腰,各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让他的雄心壮志也渐渐消磨在日复一日的扯皮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年前兵部查出了一桩贪腐案,有人假造名册,将已经死去或退役的兵士依然登录在册领取兵饷,犯事的人求到余丰东这里盼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余丰东自然没准,直接将人送入了大理寺,没想到此人在兵部日久,眼见自己完了,一不做二不休咬出了兵部好些暗中的潜规则来,大理寺得了这些线索不敢怠慢,直接呈到了御前。

盛和帝立刻派了四皇子杨彦到兵部彻查,除了查出了库部主事克扣粮草等事,更有一则两年前上一任兵部侍郎卖官的丑闻,那侍郎是京城一世家贵族的长子嫡孙,余丰东当年查出此事后,那家人托了靖安王送了重礼,余丰东却不过面子,只好让那侍郎退了事主银两、又将那事主和侍郎相继调离了兵部,将此事遮掩了过去。

这下兵部的高层几乎全部涉事,年二十九那日,盛和帝龙颜大怒,将一干人等全部革职投入了大牢。

“那…此事还有什么转圜的余地吗?”宁珞听得胆战心惊。

“方才岳父和大伯正是找我商议此事,他们打算正月初五下朝后面圣,恳求陛下从宽处置,”景昀皱着眉头道,“只是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妥,这等陈年旧事翻了出来…”

“会不会是那杨彦栽赃陷害的?”宁珞抓住了景昀的手急急地问。

景昀摇了摇头:“余丰东已经认了,确有此事,这失察庇护之罪是逃不了了。”

宁珞的心都凉了,“那慧瑶…慧瑶她怎么办?”想起自己的手帕交,她急得快要掉泪了,“她马上要出嫁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土豪们的霸王票和营养液,扑倒么么哒~~

444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30 06:57:15

444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08-30 06:57:34

读者“陆嘉学”,灌溉营养液 +1 2016-08-30 01:06:33

读者“一页小荷”,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9 23:15:15

读者“jojo”,灌溉营养液 +10 2016-08-29 20:11:01

读者“梦幻银水晶”,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8 19:57:13

读者“HE万岁”,灌溉营养液 +10 2016-08-28 19:42:18

读者“HE万岁”,灌溉营养液 +10 2016-08-28 19:36:25

读者“ylx212121”,灌溉营养液 +2 2016-08-28 15:21:41

读者“梦幻银水晶”,灌溉营养液 +1 2016-08-28 12:26:35

第49章

几乎是毫无悬念,余慧瑶定在二月二十八的婚事被退了。男方还特意假惺惺将请道长批过的八字送到了余慧瑶跟前,说是两人命中犯冲,不宜结为夫妻。

余慧瑶将八字撕得粉碎,把聘礼摆在了余府门口全部砸得稀巴烂,放下话来,以后让徐家的人别在她面前出现,见一次打一次。

徐家家大业大,人多嘴杂,哪里是那么好相与的,隔天京城便流言四起,说是余慧瑶八字太硬,克父克母,最后只怕要克夫克子,孤苦一生;更有流言传出,说是余慧瑶不守妇道,和他人私相授受,贬低夫家。那些言语刻薄,居然就是年前那日邹泽林嘲讽徐家的话语。

宁珞心忧如焚,余慧瑶那样傲气一个人,怎么受得了这些,只怕是要气得五内俱焚。她急急地禀明了公婆之后便去余府探望,奈何余府的大门紧闭,只有一个小门房探出头来哭丧着脸说谁都不见,请她见谅。

大过年的摊上这事,任谁心里都不好受,宁珞也不怪余慧瑶,只给她留了一封劝慰的信便告辞了。

刚要踏上马车,她眼角的余光一扫,便瞧见了巷子口站着一个人很是眼熟,仔细一看,正是余慧瑶那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徐冠良。

徐冠良是个白面书生,长得眉清目秀的,只是此时眉眼间略带慌张。他四下看看无人,拎着长衫飞快地跑到了宁珞跟前,急促地道:“宁家妹子,劳烦你一定要带话给慧瑶,我会想办法的,必定不会让这门婚事告吹,让她一定要等我。”

宁珞冷冷地看着他,但凡他要是有点男子的担当,便不会将这亲事弄成这样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慧瑶的事情我不懂,你还是当面和她说吧。”

“我…我真的没有要退亲,是我祖母她们自作主张,我父亲也还在上下打点岳父的事情,”徐冠良有些委屈,“慧瑶的性子也太烈了,何必这样和我家里针锋相对呢?以后见了面多尴尬。还有那些流言蜚语,我自然是不信的,只不过慧瑶也要引以为戒…”

他在那里唠叨不已,宁珞暗自摇头,事到如今这人居然还在这里大放厥词,幻想着会有转机,真是天真。她不欲再和此人多话,径自上了马车。

掀开帘子往外看去,徐冠良在车后追了两步,却不敢大声说话,“哎哎”叫了两声便没了声息。

十几年的情谊,却抵不过一场祸事,尽数化为乌有。

想象着余慧瑶此刻的心情,宁珞心里泛酸,飞快地掩上了帘子。

回到府里,她仔细地梳理了一下这件事情,总觉得其中透着几分蹊跷。前世她被杨彦困在府里,对朝中之事了解不多,却清晰地记得在她成亲前余家并没有这场祸事,余慧瑶还是嫁进了张家。

靖安王…

她的脑中闪过一丝灵光,靖安王是宁贺氏的娘家,而宁珞和景昀的这桩婚事,将宁国公府、定云侯府、太子东宫都连在了一起,而若是因为靖安王的托情和余丰东的徇私,这些人都赶去求情,那盛和帝将清晰地看到这一个刚刚成型的算不上同盟的同盟,兵部也将被划为太子的阵营。

杨彦这次是挑了一个最好的击破口,他身为皇子,秉公行事,让人毫无把柄可抓。

而景昀和宁家若是不救,难免让人看着心寒;若是救了,盛和帝平生大忌便是结党营私,年岁越长猜忌越重,虽然太子是他亲手挑的储君,只怕也要心生猜忌,其余诸人只怕也会被打上一个结党的印记,对他们十分不利。

一想到这里,宁珞心中一阵发寒,疾步往外走去,今日刚刚初四,还来得及让景昀和家人从长计议。

还没出院门呢,迎面便有人差点撞了上来,正是景昀回来了,同来的还有邹泽林。

宁珞连忙让人备了茶,刚将人请至厅内,便见邹泽林脸色凝重地道:“元熹,此事非你不可,你不可袖手旁观。”

见他们要谈正事的模样,宁珞正待回避,邹泽林朝着她深鞠了一躬:“弟妹勿走,余家的事情,你也说句话吧,你和余慧瑶是至交好友,总不能见她们沦落至此。”

宁珞怔了一下,困惑地问:“你怎么也和这事扯上了关系…”

邹泽林沉默了片刻,摇了摇头道:“我和余大人只是点头之交。可现在事情明摆在这里,余大人只是个失察庇护的罪名,更何况两年前他虽然庇护了那人,却也让此人退了银两和官职,按理不该受此重罚,可如今当朝同僚对余家避之犹恐不及,无人肯为他说句公道话,以至于儿女都遭了此等奇耻大辱,被人无辜退婚,实在是可恨!明日散朝后,你我同行,再加上宁国公府的,必定能让陛下开恩,从宽发落。”

“泽林,你错了,”景昀沉声道,“非我们不肯相助,余家这事,我们牵扯进去只怕非但不能让陛下息怒,反倒有火上浇油之忧。明日非但我不能去求情,连我岳父和宁家大伯那里,我都让他们暂且不能轻举妄动。”

宁珞又惊又喜,想不到景昀居然能抽丝剥茧,想到了这一层去,她刚想赞同,便听到“啪”的一声响,邹泽林一掌拍在了桌子上站了起来,怒不可遏地道:“景昀,我没想到,你居然如此凉薄无情!算我看错了你!你们都置身事外,如此甚好,明日我去求陛下开恩,求不了就让陛下把我一起扔进大牢吧。”

他怒气冲冲地甩手要走,宁珞急急地叫道:“邹兄请留步!”

“还有什么好说的?”邹泽林嘲讽地笑了笑,“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我算开了眼了,什么手帕交,也只不过是逢场作戏罢了。”

“邹兄为什么这样轻易下了断言?”宁珞笑道,“流水遇阻,却能蜿蜒而前行;巨石截流,却只能望水而兴叹,邹兄怎么忽然就变笨了?难道是因为关心则乱吗?”

邹泽林停下了脚步,愕然看着这夫妻俩:“你们的意思是…”

景昀无奈地道:“泽林,你这脾气也得改一改,我只说不能轻举妄动,又没说不想法子。”

邹泽林长吁了一口气,露出了几分赧色:“是我太心急了,实在是这世上负心薄幸的人太多,太可气了。”

宁珞试探地问:“你说的可是徐家?”

邹泽林满脸怒意:“可别说这个名字,说出口都嫌脏了嘴,未婚妻家里出了事,居然退婚另娶,男人的脸都让他给丢尽了。那日我在酒楼中只是随口一说,居然被人拿来大做文章,是我对不起余家妹子!”

“他…要另娶了?”宁珞愕然,晌午的时候徐冠良不还说在想法子劝服家人吗?

“在谈亲事了,据说是礼部李侍郎家的女儿。”邹泽林叹了一口气,眼中露出几分忧色,“余家妹子…真是遇人不淑啊,不提了不提了,先想法救出余大人再说。”

此时再提儿女私情的确不合时宜,就算邹泽林对余慧瑶有意,以余丰东戴罪之身,邹家也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三个人商量了好一阵子,也没什么万全的法子,只有一个“拖”字诀,若是杨彦真的是针对他们的,他们忍而不发,必定会打乱他的谋划,等拖无可拖的时候,景昀再择机行事,让此事在盛和帝面前的影响降到最低。

事情的发展果然不出景昀所料,盛和帝虽然震怒,但也没有立即下旨定罪,只是让杨彦继续查实这起兵部贪腐案,杨彦提审了多次,其余涉案人等都认了罪,判的判、杀的杀,唯有余丰东一直坚持自己并未同流合污,案子牵扯甚大,他又是前任兵部尚书,杨彦到底不敢用刑过重,就这样拖了大半个月。

朝中的确有人阴阳怪气地嘲讽宁臻川和景昀,就连太子将景昀召去询问了这桩事情,景昀和宁臻川却都不动声色,只是说陛下明察秋毫,必定能秉公而断。

到了月底,盛和帝好似这才想起这个人来,在景昀面前问了一句,景昀揣摩着此时盛和帝应当从盛怒中冷静了下来,这才恳求,只说这几日宁珞因为余慧瑶夜夜难以安眠,余丰东又看起来实在是被牵连的,还望陛下开恩。

翌日,盛和帝便下旨,余丰东身为兵部尚书,却失察下情,以至于兵部贪腐成风,降为七品县令,即日便赴西北重镇鲁平城下一县城任职。

这比当初预想的要好了很多,虽然西北荒僻、民风彪悍,但官职在身总有东山再起的希望。

这大半个月的忧思劳碌总算有了回报,景昀总算长舒了一口气。

“慧瑶怎么办?”宁珞趴在他身上,忧虑地在他胸膛上画圈。

“可能会跟着一起去赴任吧,可带家眷。”景昀心不在焉地道。

西北黄沙遍地、寒风凛冽,又干旱少雨,这花骨朵一样的姑娘只怕没呆上几个月便要枯萎了,宁珞心里酸涩,恨恨地道:“都怪徐家这势利眼,要是成了亲,慧瑶就可以留在京城了。”

“这样的亲事,还是早看清早了断好,”景昀沉声道,“要是进了门,还指不定怎么受苦呢。”

宁珞一想也是,又琢磨道:“你说邹泽林是不是对余慧瑶有点意思?能不能想法子撮合撮合他们?”

底下那人良久没有出声,宁珞不由得抬起头来一瞧,景昀的眸色幽深,正定定地看着她。

“你这样瞧着我做什么?”宁珞纳闷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