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大长公主闲聊了片刻,又查看了一下景铮近来习文练武的进度,夫妻二人才回到房中。

掩上了房门,屋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宁珞这才忧心忡忡地问道:“景大哥,你说,他为什么会这样问我?他就这么有把握吗?你会不会有什么把柄落在他手上?”

景昀的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也不知道是用了什么法子讨了陛下的欢心,不过,要想置我于死地,只怕他要失望了。”

“他的手段狠毒,连他的亲兄弟都下得了手去,你可千万要小心谨慎。”宁珞叮嘱道。

“我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景昀的双手环住了她的腰,低声道,“放心,就算是他荣登大宝,我也有能力护你一世安康。”

许是他的声音坚定,许是他的怀抱有力,宁珞那颗忐忑不安地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是啊,虽然前世她没有亲眼见到景昀最后横扫瑞王府的英姿,可从赵黛云的所作所为、从卫泗的只言片语,她都能想象到景昀最后在和杨彦一战时获胜的场景,这一世,她父母尚在,又早早洞悉了杨彦的野心,景昀必定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那我便静待侯爷的佳音了。”她嫣然一笑,靠进了景昀的怀中。

若是在平常,她若如此主动,景昀必定会热情不已,只是今晚却有些反常,景昀只是抱着她静静地坐在软榻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宁珞有些奇怪,却也不好意思多问,传了当值的绿松和紫晶过来伺候洗漱,等两人躺在床上,睡意朦胧中,只听见景昀在旁边翻来覆去的,显然是心中有事睡不踏实。

宁珞清醒了一些,转过身去,从背后抱住了景昀,将脸贴在了他宽阔的后背上。

“吵到你了?”景昀有些歉然,小心翼翼地往外挪了挪身子,“我离你远一点。”

宁珞的手臂箍紧不肯松手,好一会儿才闷声道:“还是选你。”

景昀的后背一僵,屏息道:“你说什么?”

“就算是重来一百回,就算景大哥最后是身陷囹圄,我也选择和景大哥在一起。”宁珞柔声道。

景昀一下转过身来,两人四目相对,那双黝黑的眸子中仿佛跳动着一簇簇的火苗。

“而且,我相信景大哥,一定不会被那杨彦害到这般境地,你可是我心里最厉害的景大哥,不仅能驰骋沙场所向披靡,更能将所有魑魅魍魉照出原形。”

宁珞的目光炯炯,带着无尽的信任和仰慕,尽收景昀眼底。

“珞儿…”他猝然用力抱住了眼前的佳人。

宁珞挣扎着从他的怀里探出头来,喘息着道:“所以,景大哥,你可以不要烙烧饼了吗?”

“不可以,”景昀正色道,“不过可以换一种方式,不烙烧饼烙你。”

还没等宁珞逃开,景昀的身体便压了上来,那肌肤滚烫,火热的唇带着热情在宁珞身上烙下了一个个印记。

那致命的快感如影随形,迷迷糊糊中,宁珞残存的意识飘散了又凝聚,可能,景昀在她身上烙下的印记,这辈子…甚至连下辈子都已经无法抹去。

早上照例又睡到了日上三竿,宁珞才慢悠悠地起来。

用罢早膳后,她去后面的小校场练了一会儿五禽戏,又去了马厩和追月、逐云嬉戏了片刻。姝儿已经起了,天气暖和得很,她的手脚也不再被襁褓束缚,几乎日日一个新变化。

没过一会儿,便有家仆过来递上了一张拜帖,宁珞接过来一看,落款正是宁萱。

宁珞又惊又喜,那日和杨彦恶言相向之后,想不到杨彦还肯放宁萱过来。

姐妹相见,分外激动。

宁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宁珞比她稍好一些,却也红了眼圈。

“瞧我这模样,我们还能好好地见面,是喜事才对,怎么反倒哭了起来。”宁萱抹了抹眼泪,笑了起来,“快让我瞧瞧我的小外甥女,一定十分可爱。”

一旁的奶娘早就把姝儿抱了上来,姝儿也不怕生,在宁萱怀里“咿咿呀呀”地转着小胖手,抹了宁萱一脸的口水。

“姝儿…叫一声姨娘来听听…”宁萱快活地逗她,“姨娘给你吃好吃的饴糖。”

姝儿哪里会叫人,只是“咿咿”地发着无意义的声音,宁萱却听得高兴:“对,就叫姨姨,姝儿真乖,又可爱又漂亮又聪明,长大以后一定是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宁珞被夸得有些汗颜:“你这都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我就是看出来了,”宁萱在姝儿脸上左亲一口,右亲一口,恨不得把宝贝吞进肚子里,“姝儿乖,姨姨最喜欢你了,你喜欢什么,姨姨都给买给你…”

她抱住了姝儿,贪婪地将脸贴在了姝儿脖颈上,忽然之间,热泪滚滚而下。

姝儿被抱得有些难受了,“嗯嗯”地挣扎了起来,奶娘在一旁尴尬万分,想抱孩子却又缩回了手,看向宁珞:“夫人…这…”

宁珞心中恻然,她知道,宁萱是想到她那个没有出世就已经化为一滩血水的孩子。

“姝儿…你有个姐姐呢…”宁萱颤声道,“可惜…她没福分…没来得及和你见上一面…”

宁珞握住了她的手,一边用帕子替她擦着泪水一边柔声道:“七姐姐,你别难过了,以后姝儿也是你的孩子,也会一样孝敬你的。”

宁萱自知失态,飞快地接过帕子胡乱抹了两下,这才将姝儿交给了奶娘,不好意思地道:“吓到姝儿了。”

宁珞轻叹一声,拉起了宁萱的手,“别想那些伤心事了,来,陪我到园子里走一走,和我好好说说,这两年你过得怎么样。”

花园中暗香浮动,月季、海棠争妍斗艳,一派葳蕤景象,姐妹俩手挽手,漫步在这绮丽的□□中。

“一开始很难熬,我每晚都睡不着,一闭上眼睛就想到我那个孩子,可我却还要和杀她的凶手共处一宅,连为她报仇都做不到,”宁萱的神情漠然,好像在说一件和她不相干的事情,“后来就渐渐地好了一些,做些对赵黛云无伤大雅,却能让她心里膈应的事情。”

“她没为难你吗?”宁珞低声问道。

宁萱扯了扯嘴角:“那样的苦我都受过,还怕她怎么为难我?她为难我我便在王爷面前卖惨,原本一分的哭成十分,再投王爷所好让他心生怜惜,这两年下来,王爷在我房里的日子倒也不少,平日里偶尔也会好言好语哄我两句,日子倒也不算难熬。”

宁珞稍稍放心了些:“那便好,她现在怀了身子,只怕也没心思来折腾你。若是瑞王殿下最终能瞧见你的好,那你受了这么多的苦也是值得的。”

宁萱的脸上神情复杂,好一会儿才挤出一脸古怪的笑容:“你知道我怎么投王爷所好吗?”

宁珞困惑地看着她,摇了摇头。

“九妹…我说了你可别生气…”宁萱满脸愧色。

宁珞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定定地看向宁萱。

“我学着你的喜好,学着你的衣着打扮,弹着你喜欢的曲子,画着你爱画的景色…”宁萱喃喃地道,眼中一片哀凄,“九妹,对不住,我实在是没法子了,我知道王爷爱的是你,可我不甘心,我要在王府里立足,我要看那赵黛云的下场,我只好模仿你,盼着王爷能偶尔将目光落在我这个赝品身上…”

宁珞震惊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一会儿才抓住了宁萱的肩膀用力地晃了晃:“七姐姐!你这是在做什么蠢事!你醒醒啊!你难道要这样过一辈子吗?”

“一辈子…”宁萱静静地看向不知名的远方,怅然道,“我的一辈子,可能已经过完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从前那个宁萱了,我有时候在想,如果王爷他不是王爷,而是一个平头百姓,会不会我们就可以像一对普通的夫妻一样生活?”

宁珞脑中千转百回,却一时想不到如何破解宁萱这个死结。

宁萱见她难过的模样,连忙笑了笑:“九妹,你别担心我了,我现在这样也挺好,现在我唯一的乐趣就是膈应赵黛云,前阵子我还托人替王爷找了个侍妾,很得王爷宠爱,赵黛云找的那两个王爷都不喜欢,她气得都快吐血了,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前几天还被王爷狠狠地训斥了一顿,这两天都关在自己院子里不出来了。”

宁珞说不出话来,她能理解宁萱的怨憎,却不知道,宁萱这样搭上了自己的一生,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

宁萱又说了两句,眼看着身后的婢女都离得挺远,便拉着宁珞到了园子中间的假山飞瀑前坐了下来,小心翼翼地问:“上次告诉你的那个人,我后来一直没有在王府里再见到过,是不是已经…不在了?”

宁珞点了点头:“你在王府我也不便和你传递消息,那件事情多亏了你,他又故伎重演在秦门山偷袭我们,幸好我们早有防备,抓住了那个贼首连带着证供一起送到御前了。”

宁萱长出了一口气:“抓住了就好,怪不得那阵子他脾气很不好,一直也没领什么差事,还常常和赵黛云商量到深夜。”

宁珞心中一动:“那时候他被陛下叱责冷落了吗?”

“应该是吧,府里沉寂了好些日子,后来太子一死,定王犯事那天,他在我那里喝了好些酒,一高兴还说漏了嘴,”宁萱低声道,“说是陛下夸赞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还夸他有手足之爱…”

作者有话要说:盛和帝也被杨彦迷惑了双眼啦~~

感谢土豪霸王票的包养,扑倒么么哒~~

丫丫就是丫丫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6-10-23 21:24:58

第120章

杨彦有手足之爱?

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虽然宁珞没有什么真凭实据,可她知道,杨湛那金丹道士虽然是杨皓伙同赵家的人想办法塞进东宫,可实际上却是杨彦布下的局,那道士出家前的一个私生子被杨彦捏在了手心。而太子死后,也是杨彦故意伪造成了事情败露的迹象,杨皓这才铤而走险,谋反逼宫,最后伏诛而亡。

除非…这次是他提前向盛和帝告密杨皓有谋反之意,以不忍兄长万劫不复的说辞,蒙蔽了盛和帝,在这特殊的时候,重新取得了盛和帝的信任。

宁萱走后,宁珞和景昀二人就着宁萱的话,细细分析了一遍,觉得这个可能性最大。杨彦这善于隐忍蛰伏、务求一击即中的阴狠品性从中可见一斑。

该怎样对付杨彦,摆在景昀的面前的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条路。

如果盛和帝身康体健,景昀有战功和圣宠在这里,不到最后坐上龙椅的那一刻,杨彦不会放下这苦心经营的谦和宽厚的伪装,若是在暗中动点小手脚,景昀自然不会惧之。

小殿下杨霆,身为东宫嫡子,若是是个可塑之才,景昀从小辅佐,说不定日后便可和杨彦一争高下,若是一切顺利,这算是上策,唯一充满变数的是现今陈氏的态度实在堪忧。

或者,景昀暗中谋划,若是避无可避杨彦登位,便全家隐姓埋名,这牵扯到宁、景两家,百年基业折戟沉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

两人四目相对,眼中都有着忧色。

“其实…还有最后一条路…”宁珞迟疑了片刻,困难地挤出一句话来,“若是你…这皇位未必会是…杨彦的…”

景昀沉默了片刻,忽然问:“你想吗?”

想吗?

宁珞在心里问自己。

□□皇后、俞明钰、梅皇贵妃、徐淑妃、甚至那个曾经以妖娆舞姿深受帝宠的肖贵人…这些人的脸在她面前一掠而过。

后宫的宠幸如此之多,变化之快,不是她一个小小的妇人能够看清的,就连睿智如盛和帝都无法做到随心所欲,最后只能和最心爱的女儿擦肩而过。

她不想要景昀有三宫六院,更不想有朝一日色衰爱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景昀宠爱他人。

然而,她此时怎么能用自己的那点私心去苛求景昀?这皇嗣之争何其凶险,若是此时她有半点的犹疑,景昀必会顾忌她的感受,不能全力以赴,到时候一念之差,身首异处的便是景昀了。

“若是…万不得已…那也没有办法…”她垂下眼眸,努力维持着语声中的平静,“景大哥,你做任何决定,我都支持。”

景昀轻哼了一声:“我也不想,那个位置有什么好争的,怎么值得杨彦他舍了兄弟父子的亲情去抢?”他想了想,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俯身温柔地吻了吻她的鬓角,“放心吧,事情还没到这种地步,今日金大夫去瞧过陛下了,说是只不过身子有些燥热阳虚,仔细费心调养一阵就好了。”

宁珞长吁了一口气:“那便好。”

这等不愉快的事情,多说无益,两人心意相通,便将此事暂时抛诸了脑后,聊起了家里的琐事。小姝儿会翻身了,得仔细着别让她翻下床去;小姝儿会分辨颜色了,特别喜欢宁珞头上的一株镶着大红宝石的发簪;大长公主今日居然出了府,抱着小姝儿去别的地方炫耀了…

“嗳,景大哥,”宁珞忽然想了起来,“陛下的寿辰好像要到了呢,送些什么给陛下好呢?”

景昀怔了一下,颇为不自然地道:“我都忘了…往年我们也没送…”

宁珞瞧着他吃吃地笑了起来:“真的不想送了吗?陛下高兴一下,说不定病好得快一些。”

景昀默不作声,好一会儿才说:“你做主吧。”

“那好,”宁珞站了起来,在柜中翻找了一会儿,把一整块石料小心翼翼地放在了景昀的面前,这是一整块田黄石,细洁润、腻温凝,机理隐约可见,隐隐透着光泽,实是石中上品,“旁的奇珍异宝陛下也不稀罕,不如你亲手替陛下刻个印章吧?也算是你的一片心意。”

景昀不置可否,只是将那块田黄石随手放在了小几上:“以后再说吧。”

没过几日,等宁珞再去看那小几时,那块田黄石已经不见了。

她心里明白,景昀虽然看上去冷肃,对骨肉亲情却分外看重。从小俞明钰压抑自己对他刻意冷落;景晟碍于身份,虽然事事照应周全,在情感上却并不细腻。他从一个肆意的少年渐渐蜕变成了一个情感内敛的青年,但对父母亲情的那一份渴求却并未随着时间而消失,反而被埋在心底越堆越高,渐渐有了喷薄而发的**。

男女之间的情爱的确动人,然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更为绵长深厚,谁都无法互相替代。

自从有了姝儿,宁珞更能体会到这一点。

若是景昀和盛和帝之间能互相谅解,这样才能让景昀的感情不再有缺失,人生得以圆满。

更何况,盛和帝的拳拳爱子之心,她相信景昀也感受到了,要不然,自从回京后他也不会挣扎犹豫了。

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景曦的亲事也已经到了要决断的时刻,邹、贺二家都遣了媒人过来提亲,宁珞和大长公主商议了两日,又托人去打听了一些,最终定下了邹家的长房嫡子邹元青。

一来贺家是宁贺氏的娘家,又是靖安王的嫡孙,若是结亲,这关系网便越来越大,只怕平白招人猜忌,邹家毕竟不是王侯,又是两个小辈,相比贺家稍好一些。二来宁珞打听到了,这贺渊虽然家风秉正,但到底是王侯之家,家中已经有了一个自幼伺候的通房。当然,最重要的是,景曦对那邹元青很有好感,说他长得一副呆呆的模样,看上去挺有趣的。

亲事虽然定下,但景曦年龄还小,婚事定在了一年半后的黄道吉日,还能有时间在侯府度过一段美好的待嫁时光。

这事被邹泽林得知了,这个准新郎倌还特意跑到了定云侯府嘲笑了一番,要知道,他可是邹元青的小叔,这辈分一下子就比景昀和宁珞高出了一辈。

这边为了这辈分和亲事热闹有趣,那边盛和帝的寿辰也忙碌起来,太常寺原本上奏要举国同庆,盛和帝却以“战事方歇,需修生养息”而没有准奏,后礼部再次上奏,盛和帝去年的大寿便因战祸并未举行,恳请今年无论如何都要举办寿宴,以祝天子福寿延年。朝臣也纷纷赞同,盛和帝这才勉强允之,寿宴席设紫宸殿,一切从简,只请宗室子弟祝寿并共享天伦之乐即可。

既然是宗室子弟,大长公主这里也自然得到了邀约,宁珞得了旨意,便去了小道观找大长公主商量,只是今日道观的院门紧闭,门前不知何时站着两个内侍模样的人,看上去都很面生,旁边还有两个佩剑的侍卫守卫。

侍卫一见到她,便客气地躬身行礼:“夫人,我家主上在和大长公主叙旧,请先暂时避让一下。”

和大长公主见面还有这排场,还能有谁?

宁珞心中明了,刚要离开,却听见里面大长公主叫了一声:“是珞儿吗?快进来吧。”

道观中光影幽暗,中间的道台上供奉着三圣,下面一排则是景家列祖列宗的牌位,青烟袅袅,幽香阵阵。果不其然,和大长公主迎面而坐的,便是当今天子盛和帝。

两人之间的气氛看上去有些胶着沉闷,宁珞心中暗暗叫苦,只好上前见礼。

“免礼,不必拘泥了,”盛和帝和颜悦色地道,“朕正向大长公主恳请昀儿认祖归宗一事,不知道珞儿你有何见解?”

宁珞的心突突乱跳了几拍,下意识地朝着大长公主看去,却见大长公主神色淡然,看不出什么端倪来。她垂首在两位长辈面前跪了下来:“陛下,臣妇以景大哥之念为先。”

盛和帝苦笑了一声:“看来朕是不得人心,连一个真心支持昀儿认祖归宗的人都没有,罢了,就当是朕福薄吧,哪日驾鹤西去,再去受祖宗责骂就是。”

“陛下!”

“陛下何出此言!”

大长公主和宁珞齐声惊呼道。

盛和帝站了起来,摆了摆手便朝外走去,他的双手负在背后,后背稍稍有些佝偻,那背影萧索,没了从前那意气风发的英挺模样,宁珞看着看着,没来由地一阵心酸,背过了脸去不忍再看。

大长公主的身子晃了晃,闭上了眼睛,一滴泪划下眼睑,宁珞大惊,慌忙起身扶住了她:“祖母…”

拍了拍宁珞的手,大长公主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深吸了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陛下这就放弃了吗?这个孙子,我养了二十多年,你就这样想要要走,就不能让我为难为难陛下吗?”

盛和帝的身子一下子僵住了,良久,他回过身来双目炯炯,颤声道:“皇姑,你此话是何意?”

大长公主定定地看着他,终于长叹了一声道:“陛下,一切都是造化弄人,这些年你也不好过,昀儿的事情,只要他自己愿意,就随陛下心意吧,我也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只盼着大家都能和和美美的…”

盛和帝大喜,抢步上前,扶住了大长公主:“多谢皇姑成全!”

作者有话要说:侯爷家里的阻力解除啦,陛下,这下就看你自己的喽~~

感谢小天使灌溉营养液,扑倒么么哒~~

读者“20914200”,灌溉营养液 +10 2016-10-23 12:10:35

第121章

皇宫诸殿中,紫宸殿素来是招待外国使节和宴请朝臣的地方,尤为巍峨雄伟,殿外是皇宫内最大的演武场,盛和十年时,年方十六的景昀便是在此抢挑北周将军,一战成名。

今年的寿宴只能算是私宴,宴请的是宗室子弟,并不盛大,不过还是随处可见操办者的精心准备。大殿内张灯结彩、鼓乐齐鸣,礼乐坊的琴声悠扬,更有舞者在场内提前助兴,一派喜气洋洋。

盛和帝还未到场,御前两位总管代为迎客,一一将人请入殿内。大长公主因为年长并未到场,而是甚为贴心地让孙儿、孙媳携寿礼代为出席,宗室子弟云集一堂,倒也有个百八十人,济济一堂。

宗室中长者如云,论辈分,景昀和宁珞只能算是小辈,被排在了大殿的左后方。景昀一入大殿,还没坐下呢,便被几个长辈叫了过去,询问他西北战事的详情,宁珞坐在那里有些无趣,看看时辰还早,便缓步走道了殿外。

大殿外的视线很好,最前方的演武场一览无遗,南面有几个人影,还牵着一匹小马驹,小马驹上坐着一个小孩儿不知道在说些什么,宁珞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几乎疑心自己看错了,这不是小殿下杨霆吗?他这是要干什么?

她情不自禁地往旁边走了两步想要看得更清楚些,却见杨霆下了马,仰头和身旁的人说了几句,便和内侍一起步入了侧殿中不见了。

宁珞隐隐有些担忧,不过她也知道,以陈氏对她和景昀的偏见,这种闲事万万不可插手,万一要是惹出点事情来可全怪在她头上了,还是等会告诉景昀,让他从侧边打听一下就好。

她正要往里走,眼角余光一瞥,忽然瞧见了远处廊檐的树丛旁有两个盛装打扮的贵妇正在说话,一个是化了灰也认识的赵黛云,而另一个正是曾经的太子妃陈氏。

宁珞心中一动,四下张望了一下,见没人注意她,便借着柱子的掩护往那树丛走了几步。隐隐的说话声传来,她所在的地方刚好比赵黛云他们高了一层,那廊柱足有两人合抱那么粗,刚好掩住了她的身形。

“黛云,四弟他现在那么受陛下器重,就不能帮我说句话吗?”陈氏的语声哀恳,“霆儿他还小,身旁怎么能没有母亲照料?”

“皇嫂你此言差矣,”赵黛云轻笑了一声道,“王爷他现今日理万机,怎么能为区区小事去劳烦父皇?等皇嫂的身子好些了,父皇自然会让霆儿重新回到你身旁,何必急在一时呢?”

“你…你连这个都不肯帮我?”陈氏气急,一把拉住了赵黛云的衣袖,“当初你一口一个好姐姐的时候,我和太子殿下是怎么照顾你的?”

“皇嫂你真是病糊涂了,”赵黛云的声音冷了下来,“霆儿暂时由二公主照料,是父皇亲口御旨,我们怎么能违逆父皇的心思呢?你如此不孝,怨不得父皇生气。你快些松手,我要进去了,不然我身子有失,只怕你担待不起。”

一旁的云香一见不对,便急急地冲了上来,用力地从陈氏手中扯出了赵黛云的衣袖,随手推了陈氏一把,陈氏身旁的婢女惊呼一声,上前去扶,两人一个踉跄,后背撞在了树干上。

“贱婢!”陈氏气得发抖,“你居然敢对我如此无礼!”

赵黛云掸了掸衣袖,语声轻飘飘的:“皇嫂,不如我们一起去御前评评理,你动手在先,我家婢女护主心切,一时失了手,我打她一下算是向皇嫂赔罪吧。”

她抬起手来在云香脸上轻拍了一下,云香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旋即掩着嘴娇声道:“奴婢知错了,太子妃娘娘请恕罪。”

“你…赵黛云…你…”

陈氏的脸色惨白,喘着粗气气得不出话来,那婢女一个劲儿地按摩着她的胸口,惶急地叫道,“娘娘…娘娘你小心些…别把自己气病了…”

赵黛云倒是被唬了一跳,强自镇定地后退了一步:“我不和你这个病人计较,怪不得父皇不让霆儿在你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