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连素日最能说会道的三姑婆,都觉得吴氏这话有些不好接。

青娘抬头瞧了瞧张家众人,低头下去:“姑姑,都是原先的事了,这以后怎样,再说罢。”青娘这一句,解了灵棚中的尴尬,三姑婆和张家人都松了一口气,端着杯子喝起茶来。

三姑婆又问吴氏几句吴大哥丧事要如何办,听吴氏说了之后,三姑婆点头:“这倒难为你们,只是银子…”

“银子的事,在这时候,倒是小事了。”吴氏说了这么一句,面上又现出思索之色,有个张家的婶子已经问了:“这银子既然是小事,那就没什么大事了。”

吴氏叹一口气,瞧向青娘不说话,三姑婆可比这些人多吃了好几年的饭,眼睛一转就晓得吴氏担心的是什么事。

这件事要在原先,三姑婆还巴不得青娘倒霉一些,可经过了朱老爷这件事,三姑婆又觉得青娘也有些可怜,好端端在家里坐着,就被大伯子卖去做妾,就算逃过了这一劫,以后指不定还有些什么别的事呢。

三姑婆的神色变化,吴氏和青娘都看在眼里,青娘的眉又微微一皱,这两日吴氏和青娘说了个法儿,但不知道,能不能打动三姑婆?

外面传来说话声,青娘也就走出去瞧是什么事,张家的几个人,也跟出去瞧瞧可有能帮忙的。灵棚内只剩得青娘和三姑婆两人。

三姑婆这才开口:“青娘怎么说也是我们张家的媳妇,若能…”

“三姑,也不是我下你的脸,就你们家这些人,能容得下我侄女清清白白地守?”吴氏的话让三姑婆面上一阵尴尬,接着三姑婆就道:“那也是她亲大伯,我们…”

“三姑,这话你骗别人罢了,别在我跟前说。”吴氏的话让三姑婆更加尴尬,说不出话来。

吴氏见状才叹一口:“孤孀难守,我也晓得的,我侄女生的俊俏,有些人怕她招蜂引蝶也是有的。只是别人可以这样说,可以这样做,三姑,你实不该啊!”

三姑婆满面通红:“我晓得有些事我做的不对,不过也不是我说你侄女,她的性子,着实太辣了些。”

“性子要不是这样辣,这一年,就你们族里那些人,还有她那个亲大伯,只怕早把我侄女欺负死了。”吴氏的直言不讳让三姑婆又说不出话来,低头想喝茶,可茶杯里已经空了,吴氏把茶杯接过来给三姑婆倒着茶:“三姑,这会儿你也瞧见了,我侄女不但是把她亲大伯得罪狠了,还把朱老爷也得罪了,这会儿…”

吴氏指一指这灵位,眼里的泪就扑簌簌往下落:“瞧瞧,这会儿,我侄儿也不在了,等丧事完了,还不晓得你们族内,要怎么磋磨她呢!”

三姑婆往吴大哥的灵位瞧一眼,眼泪也不自禁落下,安慰吴氏:“还有我呢,我虽说不大喜欢青娘吧,可是有些事要做的过分的,我也会出来说说。”

吴氏用手擦掉泪,对三姑婆冷笑:“三姑,到时我就怕…”

灵棚里的声音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青娘听了一会儿,晓得只怕自己姑姑已经把三姑婆给劝住了,青娘不由轻叹一声。

“我说婶子,你也不要太担心了,秀才这回可是丢大脸了,他难道还有脸做别的不成?”听到青娘的叹气,有人以为青娘是担心张秀才那边,想了想忙出言安慰。

青娘收起思绪,对说话的人道:“多谢嫂子了。只是我…”

“婶子,你就别和我们客气了,说起来,原先叔叔还在的时候,也是常来往的,叔叔没了这一年,也不常见你的人影,后来就听得…”

有个快嘴的顺口就说了这么些,早有人拍她一下:“别混说了,我这会儿想想,只怕也是因没有了男人,有想过来欺负的,婶子才会这样做。”

这一句难免又让人提起张秀才所为,在那纷纷咒骂起张秀才不该这样做,这样做,把青娘当什么了?

众人议论着,有眼尖的已经瞧见宁榴推着车走过,高声打招呼:“宁小哥,你这是从镇上回来了?”

宁榴瞧见青娘和一群女子坐在灵棚外面说话,宁榴还有些惊讶,毕竟这种情形,在宁榴想来是不会出现在青娘身上的。只是宁榴不好过去,这会儿听到有人叫自己,宁榴推着车走过来,把车放在一边,对那群女子挨个叫过,才道:“想来各位嫂嫂都是来帮忙的?”

“是三姑婆来约的,说起来呢,出这样大事,我们合该来帮忙的。”有人笑吟吟地说了,宁榴哦了一声才对青娘道:“还想问嫂嫂一声,明日席上的猪肉,可定好了,若没定好,我到时送半片猪过来。”

青娘乍见宁榴,就想起那日宁榴说的话,还有吴氏这两日和自己商量的,青娘一时理不清对宁榴是什么心情,此刻听到宁榴问自己话。

青娘定定心神,提醒自己千万不能在众人面前露出马脚来,声音努力和平常一样:“宁小哥来的巧,那就请送半片猪过来。”

宁榴应是,眼并不敢看向青娘,担心自己一看向青娘,就会泄露所有的秘密,到那时若有人猜出蛛丝马迹,对青娘会更不好。

宁榴应是后也就推了车回去,已经有人啧啧赞叹:“这宁小哥,又讲礼,人又生的俊,还会做生意,就是不晓得谁嫁了他,才叫有福气呢。”

有人噗嗤一声笑出来:“得,谁不晓得你还有个妹妹没出阁,在这寻婆家呢。”众人都大笑起来,青娘也和众人一起笑。

笑声传进灵棚里,三姑婆听到了就探头往外瞧瞧:“瞧,这会儿多好。青娘自个非要…”三姑婆瞧见吴氏的眼神,又把这话给收回去,接着小声问吴氏:“有件事,我想打听打听呢,青娘也是从二侄孙过世之后才变这样的,难道说…”

吴氏拍一下三姑婆的大腿:“这话,青娘一直不好意思说,毕竟还要过日子,又顾忌着大家的脸面,谁晓得越欺越上。”

这样的话是三姑婆最爱听的,眼不由发亮,瞧着吴氏等吴氏下面的话,吴氏遮遮掩掩把张秀才的行为说了,三姑婆面色变了:“秀才怎么能这样做,就算为了产业,他过继个儿子过来就是。”

“三姑,你想青娘会答应吗?”吴氏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点,三姑婆的嘴张了张,叹口气没说话。

吴氏也顺势叹气:“你瞧,我这颗心,怎么放得下呢?说来说去,就怪我们家没人了,只能任由别人欺负。上一回青娘寻了短见,幸有人救了,等下一回呢,三姑,我的心事,也只有说给你听。”

三姑婆安慰吴氏:“你也别说这样的话,我见侄儿还好,到时…”

吴氏推一下三姑婆:“别说这话,青娘只告诉了我,我偷偷告诉你。”吴氏说着附耳在三姑婆耳边说了几句。三姑婆面色大惊:“这样的事,当真?”

“不然呢?谁不晓得女人家清白要紧,难道青娘还拿这件事开玩笑?”

、第28章理由

三姑婆沉吟着看向吴氏,吴氏用帕子擦一擦眼角的泪:“三姑,你想一想,我一想起这些事,就如万箭穿心一样,偏生我拿侄女,你也是晓得的,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咬了牙不肯说出来,这回若不是遇到这样大事,我再三再四地问了,她才露出那么一点口风,那日她对我哭了许久,还说说出这些也就够了,还要…”

吴氏眼里的泪又往下落,三姑婆叹气:“原来如此,只是青娘她之前为何不说呢?”

“说了又有什么用?三姑,我说句你不爱听的话,你们族内,那些人的嘴脸我也看得出的。”这一句让三姑婆尴尬起来,强辩道:“其实,我还是疼她的。”

这一句是吴氏等着的,吴氏抬头瞧着三姑婆:“三姑,你说疼我侄女,怎么疼?”

这话问的好,三姑婆仔细想起来,可也想不出什么话来。吴氏又长声叹息:“罢了,我也晓得三姑你,不过说说罢了。我们女人,本就命苦,偏我侄女又是个倔强的,偏要和人不一样,若她也样样顺着,这会儿,只怕也是吃香喝辣了!”

说着吴氏就站起身,要往外面叫人,三姑婆伸手拉住吴氏的胳膊:“我既说了要疼她,就会疼她。我们再想个法子。”

吴氏还要往外走,三姑婆又对她道:“难道你不疼她?”吴氏这才顺势坐下,和三姑婆又在那窃窃私语起来。

青娘侧耳听了听,再听不到灵棚里的声音,想来姑姑已经劝说好了三姑婆了,青娘想着,不由轻叹一声,旁边有人听到青娘的叹息,想到朱老爷这件事,不由也叹气道:“要是你哥哥还在,”

只说了半句,就有人推那人一下,要她别说下去。青娘怎听不出这人话里的未尽之言,只抬头道:“不管怎么说,日子,总要过下去。”

青娘的话让众人又沉默了,过了会儿,有人笑着打岔:“也不晓得三姑婆和你姑姑在那说什么呢?都好一会儿了,还没出来。”

话音刚落,吴氏和三姑婆就从灵棚里走出来,青娘仔细往吴氏面上瞧去,见她眼睛红红的,三姑婆也像哭过的样子,说动三姑婆,吴氏的想法就能实现一大半。

青娘还在想着这些,吴氏已经对那些来帮忙的张家人道:“多谢了,明儿是出殡的正日子,还请各位明日来早一些。”说着吴氏就把怀里抱着的一些白布,挨个发给张家的人。

张家人接了,总也要说一句节哀的话,瞧着时候也差不多了,张家人也就在三姑婆的带领下,告辞离开。

青娘瞧着张家人离去的背影,抬头看向吴氏,吴氏已经轻轻地拍一下青娘的肩:“尽人事听天命罢。青娘,那宁小哥…”

“他是个好人!”青娘语气平静,吴氏点一点头,青娘又道:“正因为他是好人,姑姑,我们才不能把他拖进来。”

“我晓得,青娘,可是这是他自愿的。青娘,我晓得你不愿意,可是很多时候,事情不是你想象的这样。”吴氏的话让青娘什么都说不出来。青娘闭一闭眼,仿佛又看到了宁榴的笑。吴氏搂住青娘的肩,看着夕阳西下,两人都没说话。

有林老爷出钱帮衬,还有一群吴大哥生前的朋友过来送葬,再加上张家人在送葬时候也出现帮忙,吴大哥虽没有孝子摔盆这些,办的也还热闹。

青娘和吴氏不能送去坟地上,吴氏的儿子和几个吴大哥的朋友把灵柩一路送到坟地上。吴氏和青娘在那痛痛快快哭了一场,也就回到搭灵棚的地方,请下的厨子已经把酒席做好,摆出来招待了各位帮忙的。

宁榴也过来帮忙,青娘虽没见到他,却时时能听到他说话,这让正在收拾灵棚里的东西,好让人把这灵棚拆掉的青娘感到有些安心。

外面人很多,声声喧哗,青娘拿起几件没烧完的吴大哥的衣服,觉得心里沉甸甸的。从此之后,就再也见不着哥哥了。

外面突然传来吵嚷声,打断了青娘的哀痛,也在收拾东西的吴氏和几个女人也奇怪地往外瞧。一个声音急促地响起,一时也分不清是谁的:“嫂子,秀才来了,说要和你说说以后的事情。”

果真办过了丧事,他就等不得了?青娘心里想着,把手里的衣衫放下,吴氏过来握住青娘的手,青娘明白吴氏的意思,对吴氏摇头,拢一拢鬓边的发就走出去。

来的不止是张秀才,还有张二叔,张二叔正在那和人解释:“这件事呢,也不是我能做主的,我不过是来做个证人罢了。”

“做个什么样的证人?”青娘的声音打断了张二叔的话,张二叔回头,看见青娘站在那里。还在吴大哥的孝期,青娘穿了一身重孝。发上别了白花,这模样,比前几日又好看一些。

张二叔忍不住悄悄咽口口水,才对张秀才道:“阿侄,你小婶子出来了,你和她说罢。”张秀才对张二叔点一点头,瞧着青娘道:“论理,这件事不该我来说,只是那日从公堂出去之后,我仔细想了想,你在公堂时候,既没有说嫁,也没说守,这件事,有些两难呢。”

“怎么两难?”青娘淡然说了这么一句,就坐在一条板凳上,也不瞧张秀才,只望着空旷处。

“侄媳妇你也是晓得的,若是你要嫁,也就带了你嫁妆,回家去,任由你自己做主也好,你家长辈做主也好,以后都和张家没什么关系了。”张二叔见青娘不理张秀才,也就坐在青娘面前,摆出一副好人模样劝说。

“我从不晓得,连三年都不容我守了!”青娘还是这么一句话,张秀才已经听的冷笑一声:“弟妹,你别说我欺你一个孀妇。都说礼不下庶人。我们这样人家,都能让孀妇再嫁了,还提这什么守不守的?”

青娘这才转头看向张秀才冷笑一声:“大哥也是饱读诗书的,原来读出的就是这样的道理?”青娘面若冰霜,张秀才的眉皱的更紧。

张二叔已经呵呵一笑:“因此呢,侄媳妇,你要是守呢,这是美事,我们自然是准的,我和你大哥也商量好了。你要守,就要从族里择一个嗣子给你。”

“到时你带着嗣子自个过日子,谁也不能说一句不是!”张秀才补了这么一句,他们两人面上的得意并没逃过青娘的眼。

青娘再次冷笑:“想来你们来此,已经想好要给我择个什么样的嗣子了。”青娘的话让张二叔笑了:“这种事,自然是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想的。择嗣子,自然是择一个最近的。你大哥家有两个儿子,就把小儿子送给你做嗣子。”

张秀才和张二叔相视一笑,张秀才叹气:“为了我弟弟的后代,我也说不得忍心把儿子送出来,给他做儿子了。”

青娘听了这无耻之极的话,真是气的要笑了。张二叔也点头:“侄媳妇,这是你大伯的一番美意,你千万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收的。”

张秀才眼里的得意更掩饰不住,就要等着青娘发怒,到时就好就此把青娘赶走。她不肯收嗣子,那就是不想守,既不想守,那就要嫁。自然再做不得张家妇了。

张秀才望一眼灵棚,真是死的好死的妙,死的呱呱叫,要消息再传早一点,自己这会儿,就和朱老爷攀上亲戚了。

“我想问问二叔,这嗣子过来,是不是我儿子?”张秀才还在得意洋洋盘算,青娘冷不防这样问了一句。

张秀才收敛心神:“这是自然。”说着张秀才皱眉摇头:“不然我也不愿意把儿子送出去,毕竟从此以后,就再不能叫我爹爹,只能叫伯父了。”

“那么,是我的儿子,是不是就任我打来任我骂?”青娘这问话,不管是张二叔还是张秀才都觉得古怪,但张二叔还是答道:“按理说是这样。”

青娘问这些,就是要找破绽,听到张二叔这话就冷笑:“按理说是这样?那要是不按理呢?若我管教这个儿子,大嫂子想着这是她生的,现在给了我,已经不满了,我还要管教打骂,只怕大嫂子头一个就拦住不肯让我管教。这是一,其二呢,二侄儿也有些懂事了,过来我这边,虽唤我为娘,但毕竟嗣母嗣母,不是亲生的。亲生的管教打骂,还会说这是应当为他。

、第29章主意

青娘一口气说完,张二叔和张秀才几次想打断青娘的话都没如意,青娘一停下来,张秀才的脸都黑了:“弟妹,你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把我这好心当做驴肝肺了。二叔,我们走!”

“阿侄,你也别那么生气,侄媳妇的顾虑也是有的,不过侄媳妇,你要晓得,别的事我不敢担保,这件事我还是敢担保的,孩子送到你身边,就是你的,你怎样对待,谁也不会说个不字。”

张二叔装出一幅好人模样,青娘早已冷笑:“二叔是惯会做好人的,这几句说的滴水不漏。只是这别的事罢了,这人心,是最容易变的了。二叔,我也不说别人,就说大伯他,在我男人生前是什么样,这会儿又是什么样。二叔,你摸着你的良心想想,难道你也说的出好听的?这会儿,反倒恬着脸要继续摆出这做大伯的架子,只怕我一不肯应下,你们就要收田收屋,把我赶出家门呢!”

青娘的话说的张二叔那么厚的脸皮也不由一红,接着张二叔不由自主地道:“你要好好地守,这份家业,自然是在你手上。”

“二叔说的,可当真?”青娘到了这会儿,才抬起一双眼,张二叔见青娘相貌好似又标致了几分,忍不住又咽一口口水。

张秀才的眉皱的更紧,叫一声二叔。这算把张二叔的魂给叫回来了。

张二叔咳嗽一声:“侄媳妇啊,你那大伯,之前的做法自然是不对的,可是呢,他也是…”青娘的冷笑声又起:“哦,为了你们张家好?为了张家好,他就忍心把他弟弟的血脉给断了?那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青娘斩钉截铁,张秀才已经忍不住了:“你既不肯收嗣子,以后说不定要嫁,难道不是断我弟弟的血脉?”

“你弟弟是我的夫主,他的血脉,自然是从我肚子里生出来的,才叫是他的血脉!”青娘的话说的张二叔和张秀才都不禁愣住,接着张秀才笑了:“无知妇人,无知妇人,难道你还想说什么怪力乱神的蠢话?”

“你们都别吵了!”张二叔刚到的时候,吴氏就悄悄地让人把三姑婆寻了来,三姑婆在那听了好一会儿,见他们又要吵起来,三姑婆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

张二叔瞧见三姑婆,那眉不由皱一下,三姑婆是对张秀才做了这么一件事是很不满的,这会儿三姑婆又来,难道说要帮着青娘?

张秀才不料三姑婆来了,也在那里沉吟,接着张秀才自己笑了,怕什么?三姑婆虽然在族内也能说得上话,终究是个女人,这个世上,还是男人说话顶用。

因此张秀才对三姑婆恭敬地道:“三姑婆怎么也来了,想是听到什么不中听的话。三姑婆,说起来呢,这是为族内延嗣的大事,您…”

三姑婆在张家,也算是走到哪里大家都客客气气的人了,因此之前才会特别看不顺眼青娘,此刻听到张秀才这话,三姑婆一口吐沫吐到张秀才脸上:“秀才,平日瞧着你也是个好人,这会儿说的什么屁话?没有女人生孩子,你到哪里去延嗣?”

这一口吐沫让张秀才面色顿时通红,张秀才的眉皱的更紧:“三姑婆,你要晓得,自古以来,圣人有云…”

三姑婆已经手一摆,对张秀才道:“别和我扯书上什么云来云去的,你是晓得我大字不识一个的,我只晓得这做人,要紧的是讲良心。口里面说的那样好听,背地里做出的事,我呸,你好意思去和你爹娘说一声?你好意思去你弟弟面前说一声?”

张秀才被质问的面红耳赤,张二叔急忙道:“三姑,三姑,你消消气,要晓得,秀才这样做,也是为了我们张家,攀上了朱家,我们家里,以后就算是春耕时候,耕种的水也要顺溜些。”

三姑婆被这两人的话气的更厉害,卷了袖子就用头去顶张二叔:“你好意思说这个,这哪一年的春耕,这要水的事,不是家里的年青人去争回来的,这会儿,倒要想出这个主意,你也难见先人。”

三姑婆真要撞上来,张二叔就要躲,这一躲,三姑婆使空了力气,差点跌在地上,青娘忙拉了三姑婆一把。

三姑婆一站直了,就对张二叔气哼哼地道:“好,好,我这把老骨头,今儿就和你拼个死活。”

张秀才见三姑婆这样纠缠起来,晓得今日不能按了他们的想法做了,对张二叔使个眼色就要走,横竖青娘这会儿也没人做后台了,也不怕她了。

吴氏也从灵棚里走出来,见状就上前扶了三姑婆:“三姑,您先坐下慢慢说,哎呀早晓得这是这么一户人家,原来哥哥嫂嫂就不该把我侄女嫁过来。”

吴氏这话一说出口,张二叔又不好走了,张秀才倒十二万分欢喜:“难道说你家要断亲?”这亲一断,自己弟弟的那份产业,就是自己的了,青娘不过白忙活。

想着张秀才更为喜悦,巴不得吴氏说出这断亲的话呢。

吴氏哎呀一声,瞧着青娘:“我说侄女,原先听说你家大伯是识文断字的,这会儿才晓得,他就是这样识文断字的?一口一个断亲,真不如我们这些不识字的女人了。”

吴氏话里满满的嘲讽,张秀才火气也上来了:“里外里的话都让你家给说了,既不断亲,又不立嗣子?你当这天下,规矩都是你家定的,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张二叔也道:“这话说的是,要嫁呢,守过三年再回娘家嫁也是有的,只是我们这样人家,墙矮院浅的,这侄媳妇也是年轻少妇,生的又好,若做了什么有辱家门…”

吴氏已经往地上连连吐了几口吐沫:“有你这样说话的吗?还有辱家门,我侄女是这样人骂?”

“这世上坏人多了,就算…”张秀才急忙帮腔,青娘已经冷笑一声:“坏人,眼前不就有两个吗?”

这指的自然是张二叔和张秀才,张二叔和张秀才的神色又变了。

三姑婆坐下后喘了口气,又喝了一杯茶,这会儿见他们又要争起来,三姑婆咳嗽一声:“都听我说,这事,我已经有主张了。青娘年纪还轻,也不能叫她守,只是秀才,你弟弟临去之前的话,你也听见了。他是叮嘱过青娘,要她守好这份家业的。”

“若不是我弟弟说过这话,三姑婆,你也晓得的…”张秀才又要继续表白,三姑婆手一挥,对张二叔道:“其实呢,除了这嫁或者守,还有一个法子呢。”

什么法子?张二叔和张秀才瞧向三姑婆,三姑婆沉吟一下就道:“你们都忘了,还有转房婚呢,青娘再嫁给张家的人,等生下头一个儿子,就给前头男人做了嗣子,二一个,才是这个的儿。这种事,秀才你又要说读书人不许做的了。我们张家,本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能过日子就过日子,别的不说,前几年唐家的寡妇还这样做了呢,都已经生了两个儿子了,谁不说这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张秀才张张嘴想反对,张二叔没想到三姑婆会说出这么一个主意来。这种事情,乡下地方常见的,大家伙不过过日子的做法,说出来也没人笑话。

想了半天,张二叔才挤出这么一句:“这个,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族内,可没有这么合适的人。”

吴氏听到三姑婆终于把这个商量过的法子说出来,心里松了一口气,也不说话,只拉着青娘的手。

“族内没合适的人,这还有一个法子,让人入赘就可以。”那日吴氏半遮半掩地说了这个主意,三姑婆回家想了想,这还真是个好主意,因此听到吴氏来叫,三姑婆就急忙来了,一心想要促成这桩婚事。

“三姑,你说的好听,可是呢,一来要本人愿意,二来也要侄媳妇愿意。”张二叔瞧向青娘,虽不甘愿也要说这么一句。

“这不眼前就有一个合适的人?”三姑婆微笑着对张秀才说:“你家老屋住着的那个宁小哥,今年也二十二了,生的还俊秀,他和青娘也见过面的。等我去问问他。”

“好男子谁愿意抛家别舍的,到别人家来入赘?”张秀才是一百个不情愿,当然要反对了又反对,三姑婆没听出他这话里的意思,一个劲地说:“临到没饭吃的时候,什么主意不都得想?别说别人,秀才,你还想要把你弟妹嫁给朱家做妾呢,你可不是没饭吃的人。”

张秀才见话又转到自己身上,跺了跺脚:“我不同意!”三姑婆也不理他,只瞧着张二叔:“阿侄,你可愿意?”

张二叔没想到原来这么简单的事,又变的有些复杂了,不管应下还是不应下,可都要得罪人。三姑婆鼻子里面哼出一声:“就晓得你们都不是真心。”

、第30章般配

说着三姑婆也不等张二叔他们说话,就对青娘道:“这件事,我想来想去,也只有这样做才是最合适的,一来呢,全了你男人临死前的心愿,二来呢,你男人也有后了。既然他们不肯说话,那我问问本人,你愿不愿意?”

青娘此刻心已经完全安定,低头装羞涩不语。

吴氏已经笑着对三姑婆道:“三姑这主意好,是十全的,我侄女既不肯说话,想来就是应了。”三姑婆瞧一眼青娘,也拍一下手:“既如此,也不用择日子了,我这就去问问宁小哥。”

说着三姑婆起身要走,想了想又停下:“算来你侄儿还没过百日,既如此,等过了六七,就让他们成亲,也好安慰安慰你侄儿的在天之灵。”

“孝都没满呢!”张秀才听到三姑婆自说自话,就把这事定下,从牙缝里挤出这么一句。三姑婆倒笑了:“这话说的奇了,你那日要逼你弟妹去给朱家做妾时候,不也一样孝没满吗?再说这乡下女人要转身,谁不是赶着百日热孝时候转身的,肯守过周年的,都算是个好人了。”

三姑婆这话说的张秀才脸又红了,张秀才瞧一瞧张二叔,对张二叔道:“二叔,你也是个长辈,这样的事,难道就由着他们自说自话地做了?”

这事情变化太快,张二叔在那沉吟到底要听哪边的,此刻听到张秀才的暗示,又见张秀才往那树林里望去,张二叔怎么还不明白?只是乡下女人,正正经经要转身,也是常见的,若用这个理由,只怕张家的人也不会听。

“他是长辈,难道我不是长辈了?”张二叔在那磨磨蹭蹭,三姑婆就有些不满,鼻子里面哼出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