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前没见过宁妃,却见过三公主,那位可是个骄横跋扈的主儿,“谁惹三公主谁倒霉”,这几乎是京城贵女圈里心照不宣的秘密。原以为她那样跋扈,必定是仰仗了母妃的势力,那么其生母宁妃应当也是格外耀眼强势的。谁知道如今一见,这位宁妃竟是如此平淡无奇?

旁边五公主将风筝给小宫女,就势拉着谢到旁边的亭子里休息,见谢璇望着宁妃消失的方向,笑道:“觉得奇怪么?”

“就是觉得娘娘跟三公主的性子不大像。”

“就是不像,三姐姐为人骄横,看谁都不顺眼,宁娘娘却非常慈和,对谁都很好,对我尤其好。”五公主对这些早就习惯了,“宁娘娘也安静得很,管不住三姐姐就不管了,这些年住在秋华殿里,也极少再见父皇。不过她的母家显赫,所以这些年一直居于妃位,也无人敢不敬。”

“宁娘娘确实和蔼可亲,我瞧公主就很喜欢她。”谢璇抿唇微笑。

五公主便道:“是啊,这宫里除了母妃和玉娘娘,她对我是最好的。只可惜玉娘娘现在…”她叹了口气,没再说下去。

玉贵妃自打发疯之后便闭宫锁门,到如今一年的时间过去,仍旧没有半点起色,除了元靖帝有时候能过去瞧她,旁人是一概不见的。婉贵妃母女虽曾与她交好,却也不例外,就连如今后宫里地位最尊贵的皇后,也只能吃闭门羹。

谢璇蓦然想起了晋王,这时节里想起那个人并不合适,便将这念头掐灭。

俩人正坐着,忽见不远处几位侍卫走过,后头跟着两个亦步亦趋的太监,行色匆匆。

五公主眼尖,立时指着其中一人道:“那个人是不是那个叫什么韩…韩什么的。”她没记住韩玠的名字,却记得他身上独特的绣纹——因为两回救驾有功,且极得圣心,韩玠便得了一项恩赐,元靖帝特赐在他的麒麟服上拿明黄的丝线绣了一只仙鹤。

这样的服侍在宫里仅此一套。

这是元靖帝亲赐的殊荣,昭示元靖帝对韩玠的赏识,朝堂上下未必认得韩玠,却都知道这只明黄仙鹤,韩玠有时候穿着这衣裳晃一圈儿,也颇能震慑些朝臣。不过这毕竟也算是个标记,对于偶尔需要掩藏身份的青衣卫来说也是个麻烦,所以韩玠平常极少穿它,谢璇也没见过。

这会儿五公主一指,谢璇目光扫过时就辨认出了那熟悉的身形,低声道:“好像是他。”

“你们认识对吧?”对于外祖家的事情,五公主毕竟还是知道些的,不过她也没太放在心上,倒是有些好奇,“看他走的那条路,还有后头跟着的人,恐怕是往冷宫去的,不知道又是什么事。”

这上头谢璇自然是不能妄加揣测了,也不想让五公主太注意韩玠,便道:“管他去哪里呢,无非公务罢了。公主,那风筝越飞越高了,过去瞧瞧么?”

五公主的注意力挪到蝴蝶风筝上,就将韩玠抛在了脑后,过去拿了风筝自己玩起来。

谢璇瞅着不远处已然空无一人的宫廊,倒是有些心不在焉。

另一侧,韩玠在新的掌印太监薛保带领下,径直往冷宫里走。

因为地处偏远,人人避之不及,这附近便显得格外冷清。年久失修的房屋静默的矗立,周遭的宫墙上雨痕斑驳,底下的乱草已经长得有些高了,只是宫人们顾不上修理,便肆意的生长着。

看管冷宫的太监宫女们几乎也都是失势了没什么盼头的,只首领太监和掌事宫女还稍稍有些地位罢了。

薛保以前是冯英的徒弟,伺候人办事儿的功夫是一流的,后来师徒俩起了龃龉,便被冯英厌弃,寻个由头给打发了,在冷僻的犄角小宫里尴尬度日。之后冯英因晋王之案被处置,与之关系亲近的太监几乎全部受责,倒是薛保因祸得福,避过这场灾难,在一干太监里脱颖而出,到御前伺候了两个月,便正式接了掌印太监之职。

据宫人们私底下嚼舌头,冯英倒霉被追查的时候,薛保似乎是吐了几件陈年往事,往雪上更加一层霜,才惹得皇上注意,有了出头的机会。

这些事情韩玠也是知道的。青衣卫调阅这些卷宗并不太难,宫里宫外的许多大案,他都想办法翻阅过卷宗。

此时他跟着年过四十的薛保来办事,对这个其貌不扬却极能忍耐,又很会把握机会的太监多少也有些钦佩,到宫门口拱了拱手,薛保便道:“人都在这里了,韩大人请吧。莫蓝——”他叫来这里的掌事姑姑,“韩大人要查问些事情,你先跟他说说这里的情形。”

那名叫莫蓝的掌事宫女久处冷宫,虽只四十岁的年纪,看面相却像是五十余岁的人,应命跟着韩玠到了静室之中。待韩玠查问完了,她便安排旁人进去,自己便往薛保那里去。

她以前是皇后跟前伺候的人,薛保早年跟着冯英的时候,也没少跑腿给各宫传递消息,两人又是老乡,一来二去的,便熟悉起来。之后薛保被冯英打压踩低,莫蓝被皇后打发来到冷宫,两人的交情倒是没断过的。

薛保瞧着莫蓝额头上似有细密的汗珠,便笑道:“这么多年处变不惊,难得紧张成这样。”

“这位韩大人气势逼人,”莫蓝坦然笑了笑,已显苍老的脸上略带恍惚,“从青衣卫到慎刑司,我也算是见过世面了,被他环环逼问还是有些招架不住。但愿小荷别被他吓哭。”

薛保原也只是陪韩玠前来,身上没压事情,就有些笑容可掬,“这位韩大人在外头号称玉面修罗,瞧见那仙鹤了吧?皇上特赐的!”索性闲站着无趣,便与故人闲聊起来,“说起来这可是个厉害的主,靖宁侯府的二公子,武功才学样样都是出类拔萃。当初他刚进青衣卫,宫里宫外都觉得意外,谁知道不过两年的功夫,瞧见没,圣眷优渥,前途无量呐!世家公子进青衣卫的也不少,像他这样又有手段又会做事的可不多。”

“你说他…”莫蓝的面色已是微微发白,“是靖宁侯府的?”

薛保察觉不对劲,问道:“怎么?”

“没,没怎么。”莫蓝像是有些站累了,靠在后头的墙壁上,低头喃喃道:“就是觉得世家公子们大多养尊处优,很少像他这样…看着格外狠厉。”

薛保在宫里打滚多年,对莫蓝说不上知根知底,却也是相知甚深,哪里听不出那牵强的语气。

有些诧异的打量了莫蓝两眼,见她已经低下头不说话了,便也没再追问。

皇宫里的管事姑姑们虽也是伺候人的,却比外头一些姑娘还要有体面,尤其是像莫蓝这样在皇后跟前伺候过,当时连有些妃嫔都得避让三分,那些年里也是穿着绫罗戴着金玉,比些低等妃嫔都要光鲜。

薛保还记得当年初见莫蓝时的模样,十七岁的姑娘穿着锦缎宫装,笑着将一把金银锞子放在他手里。那时候他还是冯英跟前的一条狗,从小就穷惯了,被带到御前伺候,就连跑腿传话都觉得是无尚光荣,接过那一捧金银锞子,满心都是感恩戴德。

而今二十多年过去,十七岁的姑娘已在深宫中熬成了婆婆。不过四十余岁的年纪,一丝不苟梳着的发髻里却添了白发,就连眼睛里的光彩也全都失去了,像是枝叶凋尽的枯木。

薛保几经起落,想起过往种种,也有些出神。

韩玠走出静室的时候,就见薛保和莫蓝都立在墙根底下取凉。听见门扇的动静,莫蓝迅速抬起头,面色像是有些苍白,往他脸上看了看,像是有些惊异似的,连忙避开。

这一串反应不过两息之间,韩玠却清晰完整的捕捉到了眼里。

他有些诧异,皱眉看了莫蓝一眼。

第086章

见到韩玠出门,薛保便走了过来,“韩大人都查问完了?”

“还要再查问一人。”韩玠原本都打算走了,在见到莫蓝那反应的时候却临时改了主意,道:“还有些事要问莫蓝姑姑,无妨吧?”

“韩大人只管问,只管问。”薛保笑着回头示意莫蓝,那头莫蓝也迎了上来,将所有的震惊藏在眼底,低头跟韩玠进了静室。

冷宫里的静室也很简陋,除了一副桌椅之外几乎没有旁的东西。窗棂已经旧了,上头的窗纱被晒的年头久了颜色花样都已经淡得辨认不出来,只是毕竟质地好,除了有些破洞之外,竟然也还能勉强撑着。

阳光明晃晃的漏进来,韩玠叫莫蓝坐在对面,随便找个由头挑起话题,又将刚才的问题重新问了一遍。对面的莫蓝像是心神极乱,偶尔抬头瞧他,目光对视的时候竟是迅速逃开,说话也变得语无伦次起来,内容虽与先前的回答相差无几,却显然不如最那样镇定自若。

这完全不是一个久处深宫、曾在皇后跟前伺候的宫女应有的模样!

明明刚才还沉稳不惊,她出了静室之后,做过什么?

韩玠愈发怀疑,索性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的逼问,强令莫蓝抬头对视的时候,那双已然渐渐浑浊的眼睛里分明有慌乱和逃避。怎么回事!这变化太大,韩玠疑窦已起,见查问的内容没有出入,便叫莫蓝先出去,随即将刚才守在外面的小太监召进来,问道:“先前莫蓝出去之后,做过什么?”

小太监一直在外头守着的,想了想,如实回答道:“姑姑出来后就和薛公公说话,没见做别的。”

“和薛公公说话?”

那小太监便道:“我听说他们以前是认识的。刚才一起躲了会儿凉,也没见做什么。”

那么莫蓝的变化就是在跟薛保说话时发生的?

韩玠再度出门的时候,莫蓝正跟小宫女儿们站在一处,薛保则是与先前全无异处,正在门口站着。他笑着说了声“薛公公久候。”薛保的脸上便又堆出笑意,“韩大人说哪里话,我这也是奉旨办事,韩大人还有什么要问的么?”

“没了,麻烦公公来这一趟,韩某谢过。”

——薛保虽是太监,却是掌着印的,虽然未必有冯英先前的胆大妄为,然掌印太监的身份摆在那里,有些低阶的官员在他跟前还要点头哈腰,韩玠虽不必如此,却也挺客气。

薛保便也坦然受了。

两人离了冷宫,两侧道路荒芜冷落,韩玠微微一叹,“韩某以前没来过冷宫,未料竟是如此情形。那位莫蓝姑姑在这里真是可惜了,看她与薛公公闲谈,应当是相识?”

“她与我是老乡。”薛保在御前伺候,最会听音,知道韩玠查问的习惯,既然瞧见了他跟莫蓝在一处的情形,必然会问,便主动撇清,“她在冷宫待久了,难免胆小,出来说大人威仪高贵,叫人不敢直视。我便劝慰她几句,免她不安。”

“这就是过奖了,”韩玠偏头一笑,打趣道:“薛公公没说我坏话吧?”

“大人行事刚正,有什么坏话可讲?”薛保笑答,大抵也察觉出了韩玠刨根问底的意图,反正没说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索性一概坦白,“只说大人出身豪门,做事却如此认真,一丝不苟,叫人钦佩。”

韩玠的目光一直留意着薛保的神情,见他不似说谎,便也没再追问。

回到衙署的时候,韩玠却有些坐立不安。

今儿去冷宫查问的事情其实不太重要,从莫蓝到里头几个宫女,说辞都没什么大问题,不值得深究。叫他奇怪的是莫蓝的反应——最初查问,她言语有序,目光相接的时候也毫不躲闪,可只是隔了那么片刻的功夫,怎么就忽然变了?

唯一的变数就是她跟薛保的谈话。

假若薛保太会演戏,没说实话,她们的谈话内容到底是什么?

假若薛保所言属实,那么,莫蓝为何在得知自己的出身后,举止大变?

许多细碎的线索若隐若现,韩玠沉默着站在案前,双唇紧紧的抿着。

他既然下决心要除去越王、郭舍等人,自进了青衣卫后就格外留意,宫内宫外与他们相关的消息都不放过。青衣卫里有无数的积年卷宗,涉及朝堂大事,也有宫闱秘辛,其中大部分的卷宗韩玠有权查阅。他闲暇的时候也翻过许多卷宗,许多大案之间互相牵连,印象中,宫闱相关的卷宗里,对于莫蓝的描述寥寥可数。

她为何会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举止大变?

一个十多岁就进宫,曾在皇后跟前伺候,在深宫中三十年沉浮的管事姑姑,理应不是那种表现。他进入青衣卫也才两年,而莫蓝十多年前就已经在冷宫了,两人原本没有任何交集。

韩玠百思不得其解,站了将近一炷香的功夫,又往那浩如烟海的卷宗里去了。

这一整宿都在存放卷宗的书室里度过,韩玠翻了上百份卷宗,依旧没找到什么与他有任何关系的蛛丝马迹。直到天亮快要离开的时候,忽然被一份卷宗里的日期吸了目光——

那是关于宫中一起给宫妃投毒的案子,涉事的宫女叫素月,涉案时只有二十岁,原该到了年纪放出宫去,却因为卷入给多年前故去的刘嫔投毒的案子里,被判了杖杀之刑。那是靖十六年腊月初的事情,卷宗里详细记录了当时素月的口供,将腊月前后所作的事情说得格外清楚。

吸引韩玠目光的就在这里。

元靖十六年十一月三十,当时的宁妃还只是个贵人,深夜诞下了三公主,当时素月就在旁边伺候。

那个日子,恰恰就是韩玠的生辰。

有关自己的事上,人总是格外敏感,韩玠将那日期瞧了半天,没想到三公主竟是跟自己同时出生,倒真是巧合。

他随即心血来潮,翻阅了整个卷宗,发现素月十四岁入宫,十六岁被分派到宁妃身边,其后的几年没什么过人之处,也犯过什么大错,就连刘嫔投毒的案子,也似乎是牵强的——根据卷宗的记载,她虽在宁妃跟前伺候,却是旁人的指使,谋害妃嫔。

供词很模糊,对照整个案子,颇显漏洞,然慎刑司向来都视低等宫人的命为草芥,仓促结案,也无人去认真核查。

韩玠随即翻查了那之后的一些卷宗,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有十来件案子,其中被杖毙的宫人不少,而详查那些人的经历,倒有四五个人是曾在宁妃跟前伺候过的。只是卷宗里没再出现过与元靖十六年十一月三十相关的只字片语,只是有一处提到了宁妃,说那宫人是冒犯冲撞了宁妃,被皇后惩罚后打发去做苦役。

短短一年时间,一位妃嫔诞下了孩子,伺候她的宫人却相继出事。按那些卷宗来推测,大约都是宫人们在宁妃生产前后犯错,被罚往别处,然后被牵扯入其他案子,相继杖毙。

这就有些意思了。

韩玠在案前坐了一整晚,将这些卷宗看完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了。

他扶着后颈揉了揉,正在伸懒腰的时候,管着书室的书郎进来,有些诧异,“韩大人又看了一整个通宵?说起来,咱这里那么多大人,就数韩大人做事刻苦。这一晚上累坏了吧?纸坊街的刘老伯回来了,可以去买碗馄饨吃啦!”

纸坊街刘老伯的馄饨在青衣卫里是出了名的,这些汉子们昼夜替换值守,清晨下值的时候也都喜欢去那里吃一碗馄饨。

韩玠闻言道:“那可真是久违了,有差不多三月了吧?”

“嗯,三个月了,大家都想念呢!”那书郎笑了笑,指着案上堆积如山的卷宗,“这些卷宗韩大人还要看么?”

“不看了,归架吧。”韩玠因为时常翻阅卷宗,将各类文书翻得乱七八糟后总有些歉然,每回都会帮着书郎将卷宗归回原位。这会儿天色尚早,除了这位勤快的书郎,书室内也没人过来,俩人一个报卷宗号,一个按照天干地支的分类将卷宗放回原位。

末了,韩玠便道:“最近接了个案子跟一个叫采蓝的宫女有关,烦你有空时将她的卷宗挑出来记着,到时我来翻看。还是老规矩。”

这书室里的书郎虽没有韩玠这般的武功和刑讯本事,却都对自己所掌书室的卷宗排放了如指掌,由他来挑卷宗,比韩玠自己寻找要省事许多。青衣卫中每个人接的案子大多也是保密的,所调阅的卷宗也不会向外透露,这书郎自然晓得老规矩,便忙道:“韩大人放心。”

俩人约定好了,韩玠便先离去。

屋外早已是阳光洒遍,韩玠一宿没睡,又极费神思,这会儿稍稍觉得困倦,深吸两口清新的空气,正巧高诚走进来,便招呼道:“高大人。”

“又是一整宿?”高诚已经习惯了韩玠这样彻夜翻阅卷宗的习惯,道:“今晚有要事,早点过来。”

“知道。”韩玠出了衙署,往纸坊街去买了一碗馄饨,也懒得回府了,就近去青衣卫所住的那一排小屋里补觉。这排屋子位于内城,是专给青衣卫小憩所用,每间屋子一丈见方,里头皆是桌椅齐备,可供留宿。

青衣卫中成千上万人,五品以上的皆可在这儿分一间屋子,像蔡宗、高诚这等地位的,还能有独门小院。虽然比不上外头那些侯门公府的宅邸豪奢气派,然这内城之中寸土寸金,离皇宫又近,一间屋子比外城的几个院落都贵。

韩玠在这儿也有自己的屋子,有时候从衙署出来得晚了来不及回府,就会宿在这里。屋子里头陈设十分简单,除了原有的床褥桌椅之外,另外添了一张书案,案旁一个博古架,上头放着许多有趣的玩意儿。

他走过去,瞧着那上面一溜瓷制的小动物,将一只兔子放在掌中摩挲片刻,喝了杯茶,便躺在榻上歇息。

*

一梦醒来正近晌午,暖热的阳光自敞开的窗户里洒进来,照得满屋子亮亮堂堂。

周围安静得很,依稀能听见国子监里散课的钟声。

韩玠起身后洗漱过了,没多久就见谢澹蹦蹦跳跳的跑了进来——

五月初的时候,谢缜拜访了一趟国子监祭酒,而后将谢澹送过去,按着世家子弟入国子监的规矩考问了一遍。谢澹早年虽性子过于乖巧,到底有谢缜和老太爷满屋子的藏书做底子,底子扎实牢固,这两年读书又进益飞快,轻轻松松的通过了考问,成了监生。

这个年纪当监生的,在京城里也是凤毛麟角,哪怕是当年才冠京华的谢缜,也是十三岁那年才进去了国子监。谢澹之聪慧才学更胜其父,通过考问的那一日,得了谢老太爷狠狠一顿夸奖,从此后便每日早出晚归,来国子监进学。

当日韩玠得知这消息后很是欣慰,因为住得近,专程去看了一趟将来的内弟。谢澹对韩玠素来仰慕,听说韩玠就住在附近,有时候就会来碰碰运气,找韩玠学功夫。

今儿他的运气很不错,正巧韩玠也在,谢澹便飞扑进来,“玉玠哥哥!”

少年容貌与谢璇酷似,只是男孩儿唇红齿白之外,又添了英俊之气,被唐灵钧带着疯玩了几次,渐渐显出寻常少年该有的调皮。然而毕竟是装着心事的,这份调皮又有所收敛,瞧着比同龄的男孩子懂事很多。

韩玠伸手接住十二岁的少年,依稀想起刚回来时十二岁的唐灵钧。那时候的表弟也是这样的调皮,无忧无虑的过日子,调皮捣蛋的名声传遍京城,像是不畏世事的小兽,从没顾虑退缩过。

而如今…想起那一日唐灵钧的茫然来,韩玠摇了摇头。

少女情怀总是春,少年的又何尝不是呢?

只可惜,唐灵钧头一次开了情怀,没找对人。

韩玠随手将旁边已经装好的锦盒递给谢澹,“后晌没课吧?我们去看你姐姐。”

“去庆国公府么?”谢澹有些意外,随即喜上眉梢,“我已经好久没见到姐姐们了!这是什么?”

“上回送你的东西,给璇璇也寻了一个。”

“就是那个舞剑的陶人么?”谢澹将锦盒在手里翻来翻去。

“给璇璇的自然不能是舞剑的。”韩玠带上屋门,两人径直往庆国公府里去。

韩玠的时间算得极好,许少留后晌也正休沐。

按着本朝的规定,五品以上的诰命夫人若是有了头胎,丈夫每五日就可以休沐半天,以陪伴妻子,安抚胎儿,也算是照顾才俊、笼络人心之举。只是数遍朝堂上下,真正能享受这规定的,其实寥寥可数。

大多数人的仕途都是按部就班,除了极少数家世颇高、才学突出的青年外,要做到五品官员,也得将近三十岁,彼时儿子都能跑马射箭了,哪还能有这头胎的休沐?

何况诰命也要由礼部请封,就算你天赋异禀年纪轻轻就官居五品,夫人能不能得封诰命,也是未知之数。

也就许少留这样的,出身清贵,年纪轻轻就居于从四品的官位,本身又是庆国公府的世子,于是谢珺这诰命夫人的头衔就轻易封了下来。如今她怀了头胎,许少留每个月能多休沐几天,实在是羡煞旁人。

而于深闺妇人而言,若是丈夫能享受这特殊的休沐,便是其身份和才能的印证,在府内府外说出来都格外体面。

谢珺将来要执掌庆国公府,这般体面自是越多越好,于是许少留一天不落的享着休沐,哪怕将未处理完的公务带回府里,也是要雷打不动回府的。

韩玠和谢澹来的时候,许少留就在书房中起草一份文书,听说好友和小舅子到访,连忙叫人迎进来。

第087章

庆国公府的后园里阴翳清凉,许少留陪着韩玠、谢澹穿行在荫凉中,好巧不巧的又碰见了谢珺和谢璇。

谢珺的孩子已经渐渐显露出来了,轻薄的夏衫做得宽大了些,别处都空荡荡的随着微风而动,唯独小腹那里撑了起来,能看出怀孕的模样。

见到韩玠的时候,姐妹俩倒没觉得诧异,瞧见后头的谢澹,着实是惊喜。谢珺自出阁后愈发沉稳,哪怕满心欢喜,举止也还是中规中矩,除了目中盈满笑意,几乎看不出太大的反应。谢璇就随意的多了,三步并作两步的过去,问候了声“姐夫”和“玉玠哥哥”,冲谢澹挤挤眼睛。

谢澹便将怀里的锦盒递给谢璇,“姐姐,给!”却没说是谁送的。

三个男儿身高腿长,很快便也会和在一处。

许少留下意识的就站在了娇妻身边,自侍女手中接过遮阴的伞撑着。

谢澹便上前道:“大姐姐!”

姐弟俩已有挺久没见面了,谢澹好奇于谢珺腹中的孩子,谢珺听说谢澹小小年纪就进了国子监后格外高兴,便问他在监中是否习惯等等。姐弟两个说个不休,倒将其余三人晾在旁边。

韩玠和谢璇在旁陪着听了会儿,见那俩一时半刻说不完,许少留的目光又大半落在谢珺身上,韩玠便朝谢璇道:“那边池子里养着鲤鱼吧,咱们过去瞧瞧?”

谢璇跟姐姐和弟弟在一块儿,正听得入神呢,随口便道:“我不去啦。”

说完后觉得有些不对劲,抬起头往后瞧了瞧,果然韩玠正目不转睛的瞧着她。他就倚着重檐歇山亭下的漆柱站着,脸上没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较劲似的瞧着她,像是要将她看出个洞来。

若那目光再带上点温度,恐怕要将谢璇的衣衫都能慢慢烤着了。

谢璇觉得有些不自在,也有些较劲的心思,只冲韩玠笑了笑,复偏过头去。然而背后那股目光像是带着力道似的,哪怕刻意去忽视,也总觉得浑身不适,她强忍着回头瞪韩玠的冲动,目光只微微一偏,就看见了坐在谢珺身侧的许少留。

许少留也正看向她,两人的目光触碰到了一起。

这个姐夫是个儒雅之人,大抵是平时甚少跟姑娘们开玩笑,谢璇住进来这么些天,虽偶尔会看到夫妻俩打情骂俏几句,然对她这个小姨子,许少留始终是有些严肃的。

如今破天荒的,许少留的眼中竟带着揶揄打趣的模样,见谢璇瞧过来,便以目示意,叫她看韩玠。

谢璇随之望过去,就见韩玠还保持着刚才那副模样,目光落在她的身上,不温不火,不熄不灭。

瞬间明白了许少留那笑意的来源,谢璇脸上腾的便红了起来。

随即咬牙切齿的瞪着韩玠,全是无言的控诉。

韩玠则是一脸无辜,那眼神仿佛是在说,瞪我做什么,我在等你呀。

旁边许少留憋笑憋的很辛苦,怕叫谢珺和谢澹发现动静,便将身子微微后仰,嘴角一抽一抽的。好友和小姨子对视,一个又羞又恼,就差握起拳头过去捶一顿,另一个则死皮赖脸,欺负少女上了瘾。

许少留忍不住站起来,“玉玠,我带你过去。”

韩玠站着不动,淡淡看了他一眼,“忽然不想去了。”

这幼稚劲儿与平常让人闻风丧胆的青衣卫南衙指挥佥事截然不同,许少留面上笑意更盛,只好将目光投向谢璇。

谢璇扛不住了,期期艾艾的站起身来,“走吧。”

她一起身,对周遭情况毫无察觉的谢珺和谢澹这才发现,抬头时各自茫然。许少留便依旧坐回原处,解释道:“璇璇带玉玠去看看那边的鲤鱼。”

谢珺虽没察觉,然而跟谢璇住了这么久,妹妹的心事她自然也知道,瞧见谢璇那满脸恼怒羞红之色时大约明白了什么,抿了抿唇,并没多说话。而谢澹被韩玠笼络了一年多,哪里猜不到他的心思,看看姐姐这模样就知道又是被韩玠给逗的,于是默默的转过头去。

离开众人的谢璇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

时人并不禁两情相悦的男女有所来往,只要不做出什么有伤风化的事情,反而会乐见其成。甚至有些开明的人家,在议定婚事后还会叫两家男女以踏青出游等方式多相处几次,若合得来就更好,若是合不来,连退亲也是可以的。

韩玠邀谢璇去池边观鱼,原也不算什么,可这么一闹,许少留、谢珺和谢澹三个人全都明白了韩玠那□□裸毫不掩饰的心思,更可气的是连她的诸般反应也都看得明白。

原本该是私下朦胧处之的事情被这般放到明面,谢璇只觉有种莫名的羞耻感升腾起来,红着脸咬碎了一口银牙,恨不得在韩玠身上戳几个大窟窿。

韩玠继续一脸无辜。

那水池离谢珺等人并不远,两人走到那边,韩玠便开口了,“这么不想过来?”

“姐姐和姐夫还有澹儿都在!”谢璇气哼哼的瞪他,“能不能收敛点。”

韩玠便是一笑,“害羞了?”

谢璇别过头去,“没有!叫我过来什么事?”

“是澹儿送你的那个锦盒。”韩玠言归正传,低声道:“底座里有夹层,回去慢慢看,别让他人知晓。”他说话的时候神色正经严肃,谢璇稍稍警惕,“里面没什么奇怪的东西吧?”

“是你想看的。”韩玠笃定。

谢璇有些好奇,问是什么东西,韩玠却又卖关子不说。谢璇心里猫爪子挠着似的,又气恼他刚才的行径,随便逛了一会儿,噘着嘴气鼓鼓的回去了。

待得韩玠和谢澹、许少留离开,谢璇同谢珺回到阁楼之后,她便命芳洲把锦盒抱到内室里,屏退了旁人后兴冲冲的打开,就见里头是几个陶人,各自吹奏乐器,琵琶胡笳洞箫古琴,各自演奏的神态惟妙惟肖。

谢璇惦记着韩玠的嘱咐,也没心思细赏,将陶人翻个底朝天也没见什么东西,便将那锦盒扒开。去掉底下垫着的几层锦缎,就见一张折叠起来的宣纸齐整的放在那里,取出来展开一瞧,谢璇霎时呆住了。

那是一张山水画。

画面不算稀奇,连绵的山脚下是纵横的农田桑陌,溪水自山中缓缓流出,是许多山水画里常见的取景。然而那笔法…

谢璇怔怔的瞧着,只觉得心里砰砰直跳。

去年她跟着五公主去晋王那里的时候,曾看过不少晋王的画作,几乎全是描绘山水风景。晋王殿下性子温和恬淡,作画时也婉转细腻,谢璇对他的风格记忆极深。

而眼前这一幅画虽未有任何署名题词,那扑面而来的悠闲恬淡,却是熟悉无比。

没有任何标记,经由韩玠的手悄悄送到她手里,除了晋王,还会是谁?

谢璇自打去年晋王出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的面,虽然韩玠一向都说晋王平安无事,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倒也也是挂怀。如今瞧着这幅画,显见得作画者正是心胸豁达畅怀之时,不必言语表述,即可见他应当过得不错。

她看了好半晌,才小心翼翼的收起来。

*

晋王的画如同在平静的湖心投了一粒小小的石子,虽然动静不大,到底是激起了涟漪。

谢璇这些天跟谢珺同处的时候,不时就会走神,从晋王想到韩玠,想到前世今生的不同,再想到将来要走的路。有时候坐在阁楼顶上望远,半个时辰里一句话都不说。

次数多了,谢珺便忍不住打趣,“怎么,我瞧着你跟韩玉玠似乎又不像从前那样别扭了?”

“玉玠哥哥他…”谢璇无意识的回答了半句,猛然回过神来,扭头就看到谢珺眼中促狭的笑意,当即扑过去,“姐姐你又打趣我!那天的事情实在是意外,我也没想到,他居然会在姐夫和澹儿跟前表露得那样明显!”

“我瞧着他对你是真的上心。”谢珺微微一笑,“只是韩夫人既然不喜欢你,他的喜欢便会被抹去不少。你年纪还小,千万要想明白。”

“我知道。”谢璇缓缓踱步,手指绞着衣袖。

往远处瞧过去,就见一堆人簇拥着过来,留神看了看,竟又瞧见了南平长公主。

“姐姐,南平长公主来了。”谢璇这时候格外喜欢长公主的造访,当即陪着谢珺下了阁楼,迎到谢珺的院门口,恰好又是个碰面。

长公主今儿依旧是家常的打扮,在许老夫人的陪伴下进了客厅,笑道:“我又来了,珺儿不嫌弃吧?”

“长公主说哪里话。”谢珺连忙站起身来,笑意发自心底,“长公主大驾光临,实是蓬荜生辉,我只怕招待不周,叫长公主见笑。”她其实也不明白南平长公主为何三番五次的登门,从怀孕至今,也就三个多月的时间罢了,这已经是第四次登门了。

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就是许老夫人有意照拂,愈发愈发感激这位太婆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