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大喜过望,“大少爷…”他跪下去,“您的意思,小的应该能揣度出来。您若愿意赏小的继续吃这碗饭,小的自是愿意当牛做马、尽心竭力。”好端端的,高门中有头有脸的人,谁会愿意一朝成为闲人?

“我姑且一听,你到底想做老爷还是我的心腹,还需观望。”程询道,“继续当差去,是否出自真心,一段时日之后,我自会有个评判。”

“是,是!”管家郑重地磕头,随后才起身出门。

过了片刻,程福喜滋滋进门来,把一封请帖双手奉上,“黎王爷派人送来的请帖,此刻送信的人就在门外。”

程询打开请帖来看。黎兆先邀他晚间到黎王府用饭。他多少有些意外,却绝不会婉拒,当即道:“把送信的人请进来,备好打赏的银钱。”

“小的明白。”

黎王府送信的人走后,程询即刻回了内宅,告知母亲自己晚间要出门。

“又不能在家用饭了。”程夫人虽然有些失落,但喜悦更重,“黎王爷主动相邀,便是认可你这个人。到王府可不准失礼啊。”说着就叹息一声,“听闻那位王爷在外的名声也是褒贬不一——好些人说他桀骜、孤傲,你可不要大意。”

程询笑了,“我心里有数。”

“对了,下午我去过南廖了。”程夫人携了儿子的手,走进里间,把经过娓娓道来,末了问道,“在你看来,我没有失礼之处吧?”

“没有。”程询紧紧地握了握母亲的手,“您都做到这地步了,凭谁还能挑礼?”

“这就好。”程夫人笑道,“南廖不同意也没事。大不了,我们日后请两个举足轻重的人帮忙说项。”

程询笑起来,有些心疼的,“不管怎么着,我那个解元的名头,总能管点儿用。况且,我们到底是次辅的妻儿,南廖应该不会反对。”

“但愿如此。”

去黎王府的路上,程询回想起前世廖书颜相关的事。

前世,变故来得猝不及防,在两家都竭力反对的时候,廖书颜回到南廖,住了几日。

她定是全然反对兄嫂的看法,在当时为侄女竭力争取。

可是,全无用处。

应该是廖芝兰或北廖的人把程府那桩罪行对南廖和盘托出之故——南廖定是恐惧得厉害,为此如何都不肯同意怡君嫁他,放到心里、眼中的结亲对象,是世代吃皇粮享俸禄的公侯之家。

一场风雨过后,廖书颜回到婆家。

从那之后,她应该是与南廖断了来往——往后多年,他再不曾听说她与南廖或怡君走动过的消息。

应该的吧。在当时,谁都不肯听她的:古板腐朽的南廖夫妇不会听,一根儿筋的廖碧君不会听,最终知道无望选择缓解姐姐处境的怡君想听而不能。

那时在娘家,廖书颜该是众叛亲离的尴尬处境,任凭有着怎样的胸怀,也受不了。

前世,多年孤独的人,从来不只他一个。

遐思间,他听到随从在马车外低呼:“下雪了。”

他透过小小的车窗望向外面。

真的,下雪了。

鹅毛般洁白的雪花飞舞着,迷离了人的视线,染白了周遭天地。

马车进到黎王府外院,程询下车。

黎兆先亲自迎出来,笑容温煦,“方才还想着,雪后路滑,要带人去路上迎一迎。”

程询亦笑道:“这是今冬第一场雪,瑞雪兆丰年,能在今日前来府上,荣幸之至。”

“你不怪我选了个不宜出行的日子相见就好。”黎兆先笑着上前去,从下人手里接过折伞,递给程询,“你我先去暖阁,贵府的随从自有人服侍着,放心。”

这般诚恳谦和的态度,多多少少让程询有些意外,面上则是不动声色,接过挡雪的折伞,笑着道谢。

两人相形走出一段,身后传来孩童稚嫩又愉悦的唤声:“程叔父、黎叔父!”

两人同时回眸望去。

大红灯笼映照之下的路面,覆上了薄薄一层积雪。

穿着正红色缂丝大氅、容颜美丽绝伦的孩童蹒跚而来,身侧是神色无奈而慈爱的父亲。

竟是修衡和唐栩。

程询不自主地紧走几步。

“程叔父!”见他如此,修衡愈发欢喜,小跑起来。

程询担心孩子摔倒,疾步迎上前去。

“叔父!”修衡扑到他怀里,小脸儿上绽放出如花的笑容。

“淘气。”程询笑着抛下折伞,把修衡抱起来,“走路要慢一些,摔倒了可怎么办?”顿一顿,又问,“你怎么会来的?”

修衡答:“跟爹爹来的。”

“冷不冷?”

修衡把热乎乎的小手贴在他面颊上,认真地道:“不冷的。手暖和,人就不会冷。”

“这一大一小,委实投缘得让人讶异。”此刻,黎兆先与唐栩已分别来到他们跟前,前者按了按眉心,看着修衡,“以往我送你的物件儿也不少吧?你跟我怎么就没这么亲?拍拍你那小良心再告诉我。”

修衡一条小胳膊箍住程询的脖子,“黎叔父送的…好看,不好玩儿。”

黎兆先笑出声来,“这混小子。”

唐栩也笑起来,对程询解释道:“今日午后,黎王爷驾临寒舍,与我商议一些公务。恰好修衡也在,一门心思摆弄你送的九连环。解开之后,黎王爷大为惊奇,问明原委,便说晚间要请你来王府,顺道带上了我和修衡。”

“别怪我失礼才是。”黎兆先道,“我是想着,既然你跟这混小子投缘,应当不会介意。”

“自然不会。”程询把修衡抱得更紧一些,“改日我在家中设宴相请的时候,二位和修衡可不能不赏脸。”

“乐意之至。”黎兆先与唐栩异口同声。

修衡则瞧着黎兆先,小声找补:“混小子…不好听。我才不是呢…”

三个男子闻言开怀而笑,黎兆先把修衡抱到怀里,又用力地亲了亲他的小脸儿,“混小子,我说你是你就是,有本事就快些长大。”

修衡皱紧了小眉头,特别无辜兼无奈地望向唐栩和程询。

唐栩、程询只觉有趣,再度笑起来。

修衡更发愁了,过了一小会儿,抬起小胖手,满脸嫌弃地推了黎兆先一把,慢悠悠地说:“我可以自己走的。”

黎兆先笑不可支,“我凭什么管那些?想抱着你就抱着。”

“…”修衡连鼻子都要皱起来了,认真地指责,“黎叔父,你这是欺负我啊。”

饶是唐栩,都不由大笑出声,何况其余二人。

在暖阁用饭期间,修衡坐在唐栩和程询中间。

吃饭是大事,黎兆先知道修衡与谁更投缘更亲近,当然不会在用饭的时候还让他不痛快,便遂着他的心思安排了座次。

程询问过修衡,再问过唐栩,从布菜的小厮手中接过长长的布菜的筷子,先后把几块八宝豆腐、一块东坡肉、几筷子红烧冬笋放入修衡面前的小碗。

修衡就着鲜美的羹汤、松软的白饭,慢条斯理地吃起来。

修衡曾自嘲过:“大抵是天生慢性子。”真的,离开沙场,他寻常真就是不知道心急为何物的做派,偶尔一次着急起来,便会让旁观者觉得不得了了。

席间,三个男子松散地叙话,程询不难察觉,黎兆先与唐栩有武将之间的随意,却无友人之间的默契。

公务上,两人定是需要经常商议一些事,但交情泛泛,或者,也是不想结交太深之故——黎兆先这种自开国皇帝就重视的勋贵之家,不论文武官员,都不敢与之过从甚密,怕黎兆先被猜忌,而自己成为皇帝的出气筒。

今日这件事,真就是巧合:如果没有修衡这个小小的意外,黎兆先就不会临时起意,邀约他和唐栩过门用饭。

修衡吃饱之后,滑下座椅,走到黎兆先跟前,仰着小脸儿道:“黎叔父,有没有五子棋?”

“怎么着?”黎兆先讶然之后,笑问,“想玩儿五子棋?”

“嗯!”修衡用力点头,又指着程询道,“程叔父昨日赏了我九连环,还有五子棋。我想学五子棋。”

“我的天,你是不是要成精啊?”黎兆先刮了刮他的小鼻子,转向唐栩,“以往他哪里肯说这么多话?你留意过吧?”

唐栩笑道:“怎么着,还不准我儿子开窍啊?”

“没那个意思,就是一时间有点儿吃不消。”黎兆先一双大手捧住修衡的小脸儿,“你都亲自说话了,叔父怎么能不让你如愿。”转而扬声唤下人准备。

这期间,唐栩则对程询端杯,“多谢。”

“误打误撞罢了。”程询笑道,“换个别家,怕要挑剔我不按常理送礼的过错。若不是修衡聪明,我此刻该做的是反思为人处世的不足之处。”五子棋、九连环,哪里是寻常孩童两岁的时候玩儿得了的?

这样的说辞,合情合理,唐栩也就压下了心头的疑问,不曾提及。先前真是怀疑,程询是为着什么缘故,才再登门之际,赏了孩子那两样礼品。

过程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他看得出,程询是打心底的喜爱修衡,修衡亦是打心底的喜欢这位程叔父。对做为父亲的他来说,别的都可忽略不计。

五子棋摆好之后,修衡眉飞色舞地跑到程询跟前,一双小手捧住他的大手,“叔父教我,好吗?”

程询由衷一笑,“好。”随即对在座二人颔首一笑,和修衡去了摆好棋盘的东侧桌案。

黎兆先笑道:“小混帐,好像我就不能教他似的。”

唐栩也笑,“你要是这么想,我这当爹的又该如何?”

“你当我在孩子跟前与人争风吃醋就行了。”黎兆先笑容爽朗,“孩子高兴,比什么都重要。”

.

廖大太太和廖书颜坐在廖大老爷跟前。

“什么事?”廖大老爷温声询问,私心里却担心姑嫂两个立时三刻地有了矛盾,并且各不相让。

廖书颜笑道:“大嫂,午后的事,您照实说吧。”

廖大太太清一清喉咙,把程夫人造访一事的始末原原本本道来。

廖大老爷听完,陷入沉思。

北廖这两日的动向,他一清二楚。今日听闻,廖彦瑞指责今上不能作为百官表率夫妻和睦的折子已经送到内阁,一两日后,皇帝便会看到。

这是作死。

今上那是什么性情啊?他青睐有加的人,跟他跳着脚地折腾都行;他注意不到或漠视的人,提出的意见必须有先见之明或有让他心头一亮的点子。

不然,一切都是白扯。

——他明白,廖彦瑞怎么会不明白?又怎么会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摆明了是打着尽忠实际却是明知犯蠢而义无返顾的行径,说明什么?

综合程询曾隐晦地说起的那些,他只能断定:程家出手了。

不然,北廖不可能做这种落不到好处还反遭其害的事。

出手的是谁呢?

程清远还是程询?

不论是谁,可都够利落狠辣的。

反观之,南廖有与程府抗衡的可能么?

不可能有。

不论门第、权势,还是程家父子与自家父子的差距。

本来就有不知不觉间落入陷阱的感觉,到眼下,廖大老爷只担心陷得更深。

他心惊肉跳起来。

深吸一口气,他看向姑嫂两个,“你们怎么想的?”

“在妾身看来,”廖大太太上前一步,抢着道,“程夫人今日已是纡尊降贵,先前我又见过程解元,全然是谦和有礼的做派。为此,妾身实在是找不出婉拒的理由。”语毕,有些紧张地瞥了廖书颜一眼。

太担心了,怕这样的好亲事平白飞走。

廖书颜从容一笑,“我思量了半晌,也没觉着有什么不妥之处。结亲主要看的,还是那男子如何,而程解元的品行,不需我多说——不是已来过家中了么?大哥心里只有衡量,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归根结底,我就一句话:往后的年月,程家当家做主的人,都是如今的程解元。”

廖大太太不免意外,随即,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悄然落下。

廖大老爷心绪复杂,不知该喜该忧,良久,叹息道:“如此,便不要端着‘抬头嫁女儿’的架子了,来日对程夫人以诚相待。长幼有序,碧君的婚事,你们抓紧张罗,别落得次女出嫁之时,长女还无着落。”他还能说什么?他其实什么都不能左右——决定权握在程家人手中,他再清楚不过。

廖大太太恭声称是,心里雀跃不已:只要怡君与程询定亲的消息传出去,便不愁碧君的身价水涨船高。

如此,事情就这样定下来。

两日后,廖书颜代替娘家回访程夫人,给了准话,次日,便有首辅杨夫人到访南廖,亲自说项,外院更有监察御史作为媒人登门。

消息长了翅膀一样的迅速传开来,廖家姐妹不便再继续到程府上课。

莫名的,怡君对姐姐很有些过意不去。

碧君却笑逐颜开:“我这些年,就从不是好学的人。到了这上下,便是不能学到更多,也能安坐家中精益求精。再者,叶先生不是都说了吗?日后还要每日过来教我们的。”这样说着的时候,她紧紧地搂了搂妹妹,“我特别高兴,真的。”

“姐…”怡君轻轻地拥住姐姐,除了这一声亲昵的呼唤,别的再说不出。

“你能嫁得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碧君回抱住妹妹,轻声道,“我倒在其次,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

“姐!可不准这么说…”怡君想看着姐姐,却被更紧地搂住。

碧君轻声道:“我如今就想着,商陆要是不可靠的话,便再不做梦,由着爹娘的意思定下亲事就好了——在以往从不会这样,总是想,要是定亲的人是我瞧不上的,我定是抵死不从的。”

“别这么想。人这一辈子,不就得山一程水一程的过么?”怡君安抚姐姐,“你跟那个人又没什么,别当回事儿。你该遇到更好的人。”

“…”碧君笑一笑,问,“试探商陆的事情怎样了?我想得个心安…或者,是想求个心死。”

“这事儿啊…”怡君一时有些犯难。

碧君捏一捏她的面颊,“快说。敢瞒着我,往后我可就要伤心得不给你做衣服、点心了。”

“我哪敢啊。”怡君缓缓吸进一口气,下定决心,如实告知,“今日晚间,是杨汀州第三次邀请商陆到状元楼用饭——今晚杨汀州的目的,据他说应该是有些听头,要我们过去听一听——我先前犹豫着,是怕你不高兴,想独自前去呢。”

“…这样啊…”碧君斟酌再三,和妹妹拉开距离,缓缓牵出清浅的笑,“我和你一道前去。”

第33章 好花时

033 好花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