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该不会是来害自己的吧!皇上终于知道了胶东王是傻子,也知道了自己说谎,然后派他们再来盘问自己?然后把自己也像月姐儿一般地拖走?

跟着绿衣人后面进来的还有一个陆府管事,便上前躬身笑着向素波道:“徐先生在哪里?有圣旨!”

圣旨?叔父怎么能与圣旨有了关系!

但是素波已经不怕了, 因为她明显感觉到不只是陆府的管事,就是那两个绿衣人也一改过去见过的威风八面,反而在自己面前满是卑躬屈膝。

可素波想不出叔父有什么可值得他们卑躬屈膝的地方,难道叔父的才能被皇上赏识了, 招他前去问策?

就在素波懵懂之间,陈秋海倒是清醒了, 他本就是官家子弟,在相府多次见过传旨,因此就推开福儿寿儿上前道:“徐先生去了文澜阁,我替你们去请他回来吧。”他刚刚在徐家门外站了许久,亲眼看着徐先生往文澜阁去了才敢进来找素波的,此时答应了便飞跑去了文澜阁, 没一会儿便又跟在徐先生身后回来了。

自从见过徐小姐一面,陈秋海就似入魔了一般,这两三年的时间,他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能将素波娶回来,现在甚至做了私奔的打算。如今见徐家有事,一心想帮忙,希冀在徐先生面前留下好印象,也许将来就能许了自己娶徐小姐呢。他一向知道徐先生是讨厌自己的,因此有了这个机会更用心表现,在一旁打着转儿,又是帮着设香案又是拿香烛的。

徐宁虽然第一次接旨,但是他毕竟世家出身,饱读诗书,因此还是知道规矩的,依礼跪拜,就听上面的绿衣人高声道:“皇帝诏曰:江阴徐家之女素波出身名门,品性贤淑,姿容出众,封为胶东王妃。钦此。”言毕,将明黄的圣旨放在徐宁的手中,拱手笑道:“恭喜恭喜呀!”

素波很久没有回过神来,她只记得绿衣人的笑脸、徐叔父的震惊、陈秋海的尴尬,然后福儿和寿儿扶着她回了房,“小姐太高兴了。”

待她真正清醒过来后,亦不能否认自己是高兴的,毕竟她身边又围了许许多多的人,有薛姐姐、何老太太、陈征事夫人…如果说不满意皇上的旨意,岂不等于找死?但她怎么也不能像徐叔父那样激动得涕泪交加,再三称赞,“天恩浩荡,徐家感激涕零!”因为她果真没有那么感激的。

素波那日在月湖里向胶东王走去,不过是求个生路,虽然也想到有可能因此到胶东王身边,甚至能得了侧妃之位,可胶东王正妃却根本不是她能肖想的。就像何老太太曾经说过的,徐家早已经没落了,就是能成为皇子侧妃都很难,所以皇上下旨封她为胶东王妃,她最大的反应就是吃惊。

到胶东王身边,不过是无奈之举而已。所以对她来说,当了胶东王正妃与侧妃,甚至侍妾并没有多少不同,不过在张慎行威逼之下不得已而已,又是逃开陆辰的唯一办法。吃惊过后,她不喜也不悲,垂下头不言不语,这一招她已经用得很熟了,而且很合用。

此时大家果真都以为她不好意思才低头不语的,何老太太就笑着拉了素波的手说:“虽然害羞,可是丞相夫人那里要先过去的,然后再进宫叩谢天恩。来,我帮你重新梳梳头,再换件衣裳。”

素波这些日子病刚好,只在家里,衣着发式都极简单的,现在何老太太便亲手给她梳了个凌云髻,上面点缀了几样珠花,换了一套浅绿色的曲裾,续衽钩边,在身上围绕了三圈,端丽大方,再用宽大的深绿色丝带系在腰间,笑着端祥道:“皇上果然圣明,我们素波丽质天成,明珠一般的人物,正堪配选为皇子妃。”说着将一件大毛披风替她披在身上,“请陈征事夫人引你去见陆家老夫人吧。”

陈征事夫人一直在一旁打着下手,又笑着将素波夸成了一朵花儿,此时卑躬屈膝地道:“我护着王妃过去,老太太只管放心就是了。”

素波却拉住了何老太太的手,“我要老太太陪着。”

为了自己,老太太得罪了毕老夫人,素波听叔父说这些日子陈征事一直在为难何老先生,就像先前他曾为难叔父一般。每想起此事,素波都是又伤心又无奈,现在突然成了胶东王妃,她才不要陈征事夫人凑上来得了好处呢!

陈征事夫人的笑就僵住了,低声说:“我可是朝廷命妇呢。”

素波就冷哼一声,“我不管什么命妇不命妇的,我就是要何老太太陪着。”

何老太太就笑了,她这么大年纪其实早将许多事都看开了,之所以与毕老夫人生气是实在看不过眼,明明素波在相府里出的事,相府竟能借着权势不负一点责任。还不是看在徐宁因为侄女的名声不好闹出来吗?

陈征事排挤自家老先生,她们老俩口也早商量好了,只待今年年底就搬出去,在外面赁一处房舍摆个字摊谋生。现在感觉到素波对自己的维护,心里就暖暖的,她早知道这个孩子心肠好,因此就笑了,“老太太就陪你去一次。”正好看看毕老夫人听了圣旨之后的嘴脸。

当初相府不将事情瞒下去,直接禀报皇上再封赏下来多体面,徐家也能领相府的情。可现在呢,徐家已经灰了心,而皇家呢,简直就是一记耳光甩向相府的感觉,丝毫颜面都不给。

此时素波心里也乱糟糟地想了许多。成为胶东王妃,还真出乎她的意料,但是叔父把这当成徐家的荣耀,自己一辈子都会荣华富贵的保障,他是那样的高兴,脸上放出兴奋的光芒,比起他回忆起徐家的旧事时还要开心,只是为此素波便觉得值得了。

再想下去,正妃可比侧妃、侍妾的地位高多了,胶东王什么也不懂,将来整个胶东王府岂不都由自己做主?那样,自己就可以想办法谋算着让胶东王早日就藩,然后带着叔父到一个远离京城的地方过着幸福的生活。如果能这样,可要比与叔父一直寄居陆府要好得多呢。

素波的嘴角不知不觉就露出了淡淡的笑意。在何老太太的引导下进了陆家内宅。到相府几年了,她还第一次来这里呢,放眼一看,画栋雕梁、湖光山石、花草树木远远又比精舍不知好了多少,就边脚下这条用石子铺的甬道也宽阔得多。

半晌到了一处高大的殿堂前,早有丫头们笑着打开帘子,何老太太在后面轻轻地推了推她,素波便走了进去,就见胶东王木然地坐在一位发如银丝一般的老太太身边,周围环绕着几位夫人小姐。

很显然,这就是毕老夫人了。素波就要上前行礼,银发老太太早已经自座位上起身,反向她作势躬身道:“参见王妃。”

对了,接了圣旨自己就是胶东王妃了,论理身份已经比毕老夫人高贵。素波一时倒为难起来,自己应该怎么办呢?叔父教她的礼仪都是如何给地位高的人行礼,至少也是地位相同的,当然他从来没想到自己突然间就飞上梧桐变凤凰了。

何老太太一向把素波当成孙女看待的,因此她不会为了与毕老夫人的不快借着素波来出气,便笑着劝道:“论起来素波已经被封为王妃了,可毕竟也是夫人的外孙媳妇呀,所以呀,就别讲什么礼节了,大家都坐下说话吧。”如此一来,两方的体面都有了,也更容易相处。

毕老夫人其实根本就没打算真地行下礼去,此时就势拉着素波和蔼地笑了,上下打量一番,“果然是个美人胚子!”又向大家道:“我早听你说徐家的女孩儿好,几次想着要见一面,将他们的亲事张罗起来,可偏有这事那事错过了。好在皇上皇后圣明,明发了旨意,成全了这一对儿。”

素波听着毕老夫人轻巧巧地一句,就将所有的事情都揭了过去,便在心里冷冷一笑,当时自己病得要死要活,叔父为了自己的未来担心的时候,你可没有一点点的表示啊!

可是素波虽然识破了毕老夫人的虚伪,但她才不会傻乎乎地说出来呢!还由着毕老夫人将她带到了身边坐下,正好与胶东王一左一右围着她,又静静地听着许多人的赞美,强忍着没有撇嘴。自己虽然涉世不深,但也分明看出来陆相夫人一张脸笑得皱了起来,但眼睛里却冷冰冰的,她其实一点也不喜欢自己。还有陆家的夫人、少夫人和小姐们,刚刚自己进来时她们甚至连装做要行礼的样子都懒得装,应该都知道胶东王的情形,如今个个却做出自己有多好命的样子恭喜自己,还真是虚伪!

也就是自己这个穿越女根本没把落水失态、与许衍退亲等事情放在心上,对于名声也不大看重,若真是个世家小姐,说不定经了湖水一冻再伤心难过便活不下来了呢。

只是毕老夫人她们一定不愿意自己成为胶东王王妃的,只是没有办法,相府并没有真正将消息压住,皇上还是知道了,而且还下了圣旨赐婚。

不过呢,就算自己真与胶东王一起落了水,皇上为什么就要封自己为胶东王妃呢?其实以徐家现在的身份,给个侧妃之位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不论是叔父还是自己,都没想到会封王妃,甚至如今看来毕老夫人她们也没有想到,那么就是陆相也不知情了。难不成上次的事情皇上记住了自己?

那当然不可能,素波自己便否认了。

对了,刚刚毕老夫人还提到了皇后!可见圣旨虽是皇上下的,但皇后却也参与了,那么封自己为胶东王妃是皇后的意思了?

皇后又为了什么呢?素波也不相信她对自己会有好感。

如果是许衍,他也许会分析出来,但是素波真是完全没有头绪。索性她也不再多想,不管怎么样她才了接圣旨,毕老夫人在自己面前已经作势要行礼了,由此可见这门亲事带给她的不只是坏处。

素波想着,同时也在打量着屋子里的人,毕竟在相府里住了三年多,也听了许多传言,如今一一对证,毕老夫人果然很有权威,几个儿媳妇孙媳妇都低眉顺眼,唯唯喏喏;陆家的大小姐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的,一看性子就很柔和;陆二小姐虽也老老实实地坐在大小姐身边,但一双眼睛却左顾又盼,显然是强忍着的,想来她惹了这么大的祸事应该被教训了。

素波对于大家嫉妒的目光早已经习惯了,自己长得的确好看,陆家的小姐和少夫人们没有一个比得上的。不过,这屋子里还有一个相貌出众的人,那就是胶东王,甚至比素波还要胜上一筹呢。想到这里,她就将目光向胶东王投去,却发现他正盯着自己,两只黑黝黝的眼睛十分锐利,让她心里一惊,眨眼之间再细看,他还是盯着自己,只是目光却完全涣散了。素波吁了一口气,胶东王总是给她带来惊吓。再想到先前见过他的几次,不由得想到这个问题儿童恐怕很难管呀!

第31章 阴谋诡计

素波在毕老夫人跟前坐了一会儿, 听着大家说些虚假的话,觉得十分不自在。而且经历了这场风波后, 她对相府已经没有多少好感了。

初进相府时, 每每想到邓十九, 便觉得陆相是那样的公正和善, 对相府里满心地感激;然后遇到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才明白自己太过天真了;直到亲身经历落水, 素波终于懂了世态炎凉。

虽然看透了,可素波还是不会与大家一样满怀着心事却能笑着应酬,要学会口蜜腹剑、两面三刀也是很难的!因此她坐了一会儿,便十分不自在,又不好就走, 只频频看向何老太太。

何老太太只当她第一次到了这样的场面不适应,觑了个机会站起来陪笑道:“这孩子上次落水后就病了一场,如今还没有全好,身子还很弱, 不如我先带她回去。”

毕老夫人就微笑着点头,“也好, 徐家既然没有长辈女眷,你便多帮着张罗张罗。”又道:“我已经替徐小姐递了谢恩的帖子,待宫里发下话来,我便亲自陪着徐小姐见驾。”

徐家没有人了,素波又寄居在相府,因此毕老夫人只得担起了陪她进宫谢恩的责任, 何老太太便轻轻地在素波身后推了一下,示意她说话。

素波其实并不是完全不懂人情世故的,到了相府后,她管着徐家所有的人情往来,与文澜阁西边邻居和厨房等各处都相处和睦,早学会了些应酬,甚至在最难的时候,还曾低三下四地给陈征事送过礼。眼下,她明白自己应该向毕老夫人致谢,但素波就是不想说。

如果世上有公道,此时自己应该安安稳稳地在徐家小院里准备年货,而不是被封为什么胶东王妃。论起感谢,应该是毕老夫人谢自己顶替了陆家二小姐嫁给胶东王,而不是自己谢她。因此素波便将嘴闭得与蚌壳一样严,坚决什么也不肯说。

何老太太只得笑吟吟地开了口,“幸亏有老夫人想着,我们都只顾高兴,倒把谢恩这样的正经事儿忘记了。何况就是想到了,也没法子向宫里递牌子呀!”

毕老夫人就矜持地一笑,“胶东王妃既然出在我们府里,我自然会把一切都打点好。”

众人又是一番吹捧,毕老夫人听习惯了,摆摆手道:“把送王妃的东西拿出来吧!”便有人捧出几个蒙着锦缎的盘子,其余几位夫人也各有馈赠,素波扫了一眼就知道自己发了一笔小财,略做推让就都收下了。

不过她一点也不领情,毕竟自己替了陆二小姐,她们给的就是卖身钱,都是自己应该得的!

至于要进宫谢恩,她也不再害怕了,又不是没有见过驾,有什么可怕的?

回到家里,素波便先进了书房见叔父,说了几句陆家内宅的所见所闻,当然,素波只拣叔父喜欢听的说了,当初自己选择了瞒住叔父,那么现在也只有一直走下去,而且她也不确定,如果叔父知道了实情能不能受得住。

就在素波见毕老夫人时,徐宁也被许多人围着恭喜说话,如今才送走了一波又一客人,再听素波说起毕老夫人待她很亲切,笑意便压不下去,“先前我还错怪了相府呢,只当他们想将事情压住,原来竟是如此。”

叔父还当自己被封为胶东王妃是陆丞相帮忙的呢。素波从没想将陈秋海的话说出来,只笑着点了点头。

叔父仔细打量着侄女,越发地满意,“平日里看不出,素波果然有王妃的气度。今日接了圣旨时,叔父喜不自胜,着了痕迹,恐怕被人笑话了。倒是我们素波,一直那样稳重大方,真不愧是江阴徐家的女子呀!”

其实只是自己根本没有那么高兴而已,素波就说:“还不是叔父教得好。”

叔侄两人相视而笑,徐宁就说:“素波赶紧回房里歇一歇吧,你如今的身子可不能劳碌了,家里这许多客人,也只请何老太太和薛小姐帮你应酬一番就是了。”他也看不上陈征事,更觉得陈征事夫人俗得很。

素波大病初愈,突经此事,惊吓讶异之余果然觉得精神有些不大够用,此时已经很累,因此便依叔父所言回房歇着了。

福儿和寿儿便迎了她进来,服侍着她换下衣裳,好奇地打听,“我们还从没进过内院呢,听说里面到处是金山银山一般的,可是那样?”

其实毕老夫人起居的屋里并无一丝金堆玉砌的痕迹,反而是极雅致的,毕竟陆相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哪里会俗气至此呢?素波先前也与福儿和寿儿一样曾经好奇过的,但这一次亲眼看了,却没有一点欣赏文物的心思,此时便懒懒地挥了挥手,“并不是的,将来有机会带你们去瞧吧。现在我累得很了,让我先睡一觉。”

福儿寿儿在相府里原本也不过二等的丫头,连正经内院都没进去的,被拨来跟着徐小姐,不想日子过得却十分自在舒服。再想不到如今徐小姐竟成了高贵的胶东王妃,方才被精舍里一干女眷们众星捧月般地送去内宅,她们竟一点也插不上手去,心里十分忐忑。如今小姐回来了,也不似平日一般与她们说话,只得赶紧退了下去,到了门口却又徘徊着回头,小心翼翼地问:“小姐走了后我们俩小心地看着火,把羊肉炖好了,可要尝尝吗?”

素波早将羊肉的事情忘记了,闻言不禁笑道:“你们可真是我的好丫环,竟还没有忘记羊肉,算起时间来现在应该正好,我自然要尝的。”说着重新坐了起来。羊肉煮了许久,又软又嫩,羊汤里又加了红枣和枸杞,香中有甜,正合素波的胃口且又滋补,她热乎乎地吃了一碗,将所有的不自在都忘记了,躺在床上一觉睡了过去。

就在素波沉沉入睡的时候,陆相自朝中回来,招了许衍到了书房道:“今日我正在衙中,闻皇上传诏,问的就是胶东王落水一事。”

许衍在相府里已经知道了结果,躬身道:“费了这么多力气,胶东王落水一事终还是传了出去。可见暗察了许久,相府里依旧有疏漏之处,皆下官之误。”

“你也不必自责,府里人多杂乱,邓太尉安插的人哪里容易一下子都清除掉?且那天事情闹得有些大,想瞒住并不容易,”说到了这里陆相看看神情黯然的许衍就道:“你心里其实还是怪慎行不应该让徐小姐顶替静怡吧,他当时并不知道那位就是你定下的未婚妻,急切之间才出了如此下策。”

当日许衍知道素波是被张慎行推到水里之后曾发了火,眼下过了这么多时日他早平静下来,摇头道:“这事我早已经想通了,只是没想到走到了这一步。”当初在月湖旁他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能让陆二小姐嫁给胶东王,就是素波一定要退亲时他亦认定自己没做错,但当听到皇上封素波为胶东王妃的旨意时他心里却真正难过起来。明白自己终于彻底地失去了素波,才意识到她对自己竟然十分重要。

“天下好女子多得很,且你现在已经不再是白身,再订一门更好的亲事岂不更好?”陆相哪里看不出许衍的心思,年青人还是重感情,过些时日想开了就好,便道:“本相听说陈征事有一个女儿与你年纪相仿,且你们同是相府的属官,正门当户对。”

表面看陈家的确要比徐家强许多,陈征事为朝廷命官,且他生性八面玲珑很得丞相的看重,而徐宁不过是一个迂腐的书生罢了。但是许衍见过陈征事的女儿,陈家也在他成为相府的主薄后有意招他为婿,可自己还真没看上陈家的女儿。许衍便轻轻地带过,“如今我倒是没心思去想自己的事情,只是二小姐与长沙王的亲事总要先定下来,丞相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陆相便笑了起来,“邓家与皇后一直以为本相将所有的宝都押在胶东王身上,因此打探了消息硬是将徐家小姐许给胶东王做正妃,让他得不到妻族的助力,可是却不知本相与长沙王已经结为同盟,现在既知道胶东王痴傻,更是只用他来遮掩与长沙王和赵家的关系!皇上今日问本相为何瞒住胶东王与徐小姐落水之事,本相便道早有心将孙女许给胶东王,不想出了此事,便只好待徐小姐身子好转后向皇上一同回禀,请封徐小姐为正妃,静怡为侧。皇上听了踌躇了一下,便许了长沙王与静怡的亲事,虽没有明旨,但金口玉言,自然就已经定了下来,正与我们谋算的一样。”

陆二小姐之所以不能嫁给胶东王,除了毕老夫人妇人之见舍不得将孙女许给傻子之外,也是因为陆相从来没有如外面人所想像的,只用心于亲外孙胶东王。就算胶东王不傻,他也不会,那样太危险了。

新朝建立后,表面看丞相的权势并不比太尉差,但其实邓太尉的实力却是完全碾压所有朝臣的,甚至能与皇权抗衡。在这种局面下,陆丞相之所以能坐稳相位,与他的高超啊手腕是分不开的,他最长于团结除了邓太尉之外的所有人。

皇上除了皇后所出三子及胶东王之外,还有一子为长沙王,而长沙王的母妃赵美人和赵家因对邓家的仇恨早投向了陆相,这一条暗钱陆相一直颇为看重,特别是知道胶东王的实情后,陆相更是差不多完全转向长沙王了。只是既然是暗线,就还要隐藏着,表面上陆相照顾的还是亲外孙胶东王。

是以陆静怡一定要嫁给长沙王,成为实实在在的姻亲,这正是许衍献给丞相的计谋。眼下成功了,他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甚至有时还恍惚地想,如果陆二小姐嫁给了胶东王,其实也没什么,再想法子将长沙王拢络过来也并非不可。可是当时自己就是一门心思将陆二小姐带走,结果最终倒霉的是素波,当然还有自己。

事已至此,许衍知道就是再后悔也没有用了,因此就勉强笑道:“还要恭喜丞相,邓家以为他们又赢了一局,其实我们正好借此机会与长沙王联姻,真正结成了对付邓家的同盟,而随着天下初定,整个朝中对我们的也越来越有利,邓家不会长远了!”

陆丞相点点头,平日素来谦和的他难得地露出几乎恨意,“当初邓家靠着兵权将当年最早跟着皇上一同起事的故旧们全部打压;皇上登基之后邓家手下的武将更是占了朝廷的半壁江山;本相的女儿被迫成了侧室,邓家的女儿却成了皇后母仪天下;还有邓家的外孙竟然成了储君,现在终于到了他们开始偿还的时候了!”

不过,几乎立即,他已经又平静下来,“其实本相并不只为了我一个人的恩怨,更多的是为了天下的苍生,邓家暴虐凶残,到处天怒人怨,早应该得到报应了。”

“当初就是邓家手握重兵,却不肯援救青州,我们许家一门才全部为夷人所灭!”许衍对邓太尉的恨是从小就刻在骨子里,是以成为陆相最坚定的支持者,“邓家一直鲜花着锦般地得意到了现在,已经是上天对他们格外开恩了!”

陆相却又叹道:“本相虽然顺利地完成了暗中的布局,但终是没想到皇上能被皇后唆使着封了徐家小姐做胶东王正妃。到了成亲后,胶东王的实情怎么能瞒得住?”

静妃一直将胶东王的痴傻瞒了下来,甚至连父母也没有告诉。陆相若是知情,怎么也不会将胶东王接到相府读书的,但人既然接了来,总不能由相府主动向皇上坦白,那样弄不好所有的错就都落在自己身上了。好在胶东王虽傻,但他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因此邓家几次想揭开实情都没有成功,特别是在陆相生辰那日,大大地丢了一回脸,甚至让陆相有时竟觉得为胶东王所做的一切都十分值得。

但是,不论胶东王如何能将皇上骗了过去,他的情况是怎么也骗不了枕边人的。先前被胶东王打伤的侍妾早已经带着那些秘密在庵堂里过世,陆相也绝了想给胶东王留下后代的想法,已经在陆家旁枝选了一个老实懂事的孩子教养起来,预备将来做胶东王妃,为的自然是要将胶东王的秘密永久地瞒住。

“丞相不必担心素波,”许衍便急忙道:“她其实是知道的。”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谢谢大家的支持!

《戏凰》发文之后金波先是遇到了些事情,然后生了病,有一个月的时间没写文了,也常隔上几天才上一次网,全靠存稿箱支持发文,原本打算入V后加更的也不能了。好在攒了一些章节,每天一更还不是问题,再过些时间看情况能不能好些。

总之,谢谢大家!

第32章 今非昔比

朝中所有的人都认为陆丞相雅量高致, 知人会士,特别是他的宽厚大度广为传颂, 就是一直与丞相不合的邓大尉也很难挑出他的错误, 但其实许衍却知道陆相是能狠下心的。

看胶东王的情形, 便能想到静妃最后的时候在宫里的日子有多惨, 但那时正是邓家当权的时候, 陆相却能一直隐忍未发, 直到静妃过世,胶东王病重,才借着皇上对皇后颇有不满之时将胶东王接回相府。

发现胶东王竟然是个傻子之后,陆相便立即决定为胶东王纳妾生子,然后放弃胶东王抚养皇孙以图后事。

现在素波成为胶东王妃, 如果陆相对她有所不满,许衍能猜到她的结果。毕竟素波之所以落到如此的境地,完全是被自己害的,如果那天自己不邀她到月湖, 如果自己不去救陆二小姐,如果自己及时带着她跑回精舍, 她还会一直守在徐家的小院里,过着简单又快乐的日子,空闲时还会弄些小吃,根本不必想这些她所谓的“阴谋诡计”。

许衍知道自己欠了素波的,且他又怜惜素波,因此便冒着大不韪向陆相坦白道:“那一次薛大儒受伤, 我去徐家,胶东王不知怎么悄悄跟在我身后也过去了,所以徐小姐早就知道胶东王不大懂事儿。”

“其实用竹简刻字的法子也是素波在玩的时候想出来的,她告诉了我,胶东王正好在场,然后就一直握着竹简不松手,让薛大儒以为是胶东王想出来的主意,后来我们也只能替胶东王扬名。”

用竹简刻字为胶东王大造声势其实本非陆相的本意,但是在薛大儒等人的坚持下他没法子反对,而胶东王的名声传出去后他其实反倒被架在尴尬的地位上,只能用更多的力量保胶东王,已经让支持长沙王的赵家多有不满,是以一定要把二孙女许给长沙王,免得长沙王与陆家分崩离析了。

如今才得知了真情的陆相不满地向许衍皱了皱眉,“原来徐小姐有这么深的心思,那一次曲家告发,她在圣驾前就敢撒谎,胆子可真不小,而且竟十分精明老练,本相竟也没能看出来。”

“她倒是有几分机灵,不过多半用在日常吃穿上,至于家国大事半点也不懂,也不肯用一点心思。而且她也不是精明老练的人,正好相反,素波特别的单纯好骗。”许衍苦笑着说:“她很听我的话,当时我再三告诫她不要对任何人说,她果然在她的叔父面前也没提过一句。那天皇后遣人将素波传来,我一点也没担心,为了我为了她的叔父,她决不会改口的。”

徐小姐原本要嫁给许衍,他完全能将她控制在手心里,是以才一直瞒着。识人无数的陆相也明白,在那样危急的时候,能骗过在场的所有人,不是特别狡猾精明便是心思极为简单,所谓的大智若愚,最聪明的人和最傻的人很多时候十分相似。但是他心智见识又远比许衍要高深得多,沉吟了一下便道:“其实胶东王与静怡一起落水的事情我一直觉得有些不对,特别是那个高声喊胶东王与二小姐一起落水的人总没有找到,会不会是这个徐小姐暗中做了什么手脚?毕竟自曲家出首之后,我们府里已经又查了好几遍,再没有一点可疑之人,而徐家叔侄是后到相府的,又搬到了精舍。”

许衍虽然年轻,但他在丞相身边的时间却不短了,且他一向擅长揣摩人心,早知道陆相十分多疑,此时便不急不徐地解释道:“胶东王与二小姐落水的前前后后下官都细细查询过了,原本大小姐要到月湖看鱼,二小姐听了也要同行,又因为知道张公子和三少爷也要过去,所以都没有带下人,偏偏到了月湖旁大小姐绊了一下弄脏了裙子,只得回去,二小姐便去告诉张公子和三少爷。而胶东王之所以跑出来了,是因为留福有事一时没有盯住,便碰巧了。”

“那个喊话的人虽然没有找到,但应该是哪个下人看到二小姐和胶东王一前一后去了月湖便叫了出来,后来自知不对,便不敢承认了。”许衍摇头道:“至于素波,当时还是我邀了她去月湖旁的,否则她平日连院门都不大出的。还有徐先生,丞相亲自见过,他那样的至诚君子,岂是能想出这样计策的人?”

“丞相应该记得寿辰那日,素波曾在皇上皇后面前曾经亲口否认过,她如果改口,首先就有了欺君大罪。且她已经与我定了亲,从无二心,更不可能去算计胶东王。”许衍说到此处便有些黯然,“还请丞相放心,我会去提醒她,让她一直与相府一心一意。”

陆相想了想却道:“你遣人将徐宁请来,我再与他聊聊。”

许衍便出去吩咐了,一会儿便有人通报徐先生过来了。

陆相便向许衍道:“你先退到屏风后面,听我与他说话。”然后才笑着将人迎了进来,和善地恭喜了徐宁,又与他谈天说地述了半晌。将人送走后对自屏风后出来的许衍说:“你说的竟不错,这样的人不会有太多的心思,估计他教养长大的侄女也是一样的。”但他却又道:“落水的事你还是不要放松,我总觉得虽然一切都正常,但却太巧了,巧得不可思议。”

许衍躬身答应着,“是,丞相。”退了出去。

差不多的时候素波睡醒了,伸个懒腰将眼睛睁开一道缝,就见屋子里已经掌了灯,便问:“什么时辰了?”

守在一旁的福儿和寿儿赶紧答道:“快酉时了。”又上前殷勤地问:“小姐可要起身?”

素波就欠身问:“叔父呢?”

“小姐才睡了,徐先生就出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噢,这样啊。”素波便重新躺了回去,决定在床上多懒一会儿,“等叔父回来我再起来一道用晚饭。”

福儿就将茶水送了上来,“小姐润润喉。”

刚刚睡醒,口中的确有点干,素波便借着福儿的手喝了几口茶润唇。

寿儿也赶紧端来一个托盘,上面放着各色的果脯、许多精致的小点心,“方才厨房送的,小姐尝尝。”

虽然精舍这边的供应比起过去自然不同,一日三餐又洁净又美味,菜样又多又好,但这些精致的点心却不在供应之列。素波有钱后也时常买了解馋,可是她放果子的小匣子里从没有过这么多的花样,且摆得又这样漂亮,心里眼里都喜欢起来,连困意也全散了。

寿儿便用牙签扎了一个乌梅子递来,素波张嘴含住了,酸酸甜甜的味儿正合她的心意,便笑了,“你们今天怎么了,我不是早说过喝茶吃水果这些小事我自己来就行了。”

“可是,小姐,你已经是胶东王妃了!”自宫里来人宣了旨意,小姐身边就被围得密不透风,福儿和寿儿想上前服侍都抢不上去,眼睁睁地看着小姐被一群人簇拥着去了相府的内宅。再想到将来小姐成了王妃,哪里还有她们两个立足的地方呢?

福儿和寿儿年纪虽然不大,但也是有些微见识的。当初所有被相府买来的仆役,最好的先挑进了陆家内宅,次一等的分到了精舍,她们才到了徐家。眼下见相府和各处流水般地往徐家送好东西,便想到了很快就会送来更好的丫头顶替了自己。毕竟她们果真比起那些模样俏丽、会看眼色、嘴甜手巧的上等丫头果真差着许多呢。

“小姐,你嫁到王府也带着我们吧,可别不要我们了。”

原来是这样,素波一向觉得福儿和寿儿不错,对自己很是体贴照顾,此时就一口答应,又大包大揽地说:“放心吧,你们就一直跟着我!”

“多谢小姐了!我们以后就是胶东王妃身边的丫环了,多神气呀!”福儿和寿儿开心地笑了起来,“我们家里人要是知道了,一定觉得是无尚的荣耀呢。”

能帮帮别人,素波便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善事,可再想起胶东王的情形,如果有一日胶东王的真相被揭出来,自己会怎么样?福儿和寿儿会怎么样呢?有心想反悔,不让福儿和寿儿跟着自己,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那样的话,福儿和寿儿不只是失望,恐怕在陆府也难立足了吧,一时间却踌躇起来。

正好叔父回来了,素波听了传话赶紧起身换了衣裳去外院,看着叔父喜气洋洋的面容,方才不安的思绪重新涌上心头,如果他知道了胶东王的真实情况,又会怎么样呢?

叔父倒没发现素波的心思,笑着告诉她,“方才这一会儿便有许多事,皇后娘娘遣了内官传话,明日招你入宫晋见;内官刚走丞相招了我过去说话,一聊就聊了半晌;才出了丞相的书房陈征事就找上门来,说要与我们交换宅院,把他住的大宅子让给我们…”

不过两三个时辰,自已被封为胶东王妃后情形竟变了这么多,皇权社会,只要靠上了皇家人就是不一样啊!

叔父其实并不是倾慕富贵的人,但他竟如此兴高采烈,带得素波也开心了。谁不喜欢被人看重,谁不喜欢更好的生活?越发觉得成了胶东王妃不错,既使得她其实不必面对十几岁就嫁人的处境,又能带来更好的衣食住行,唯一的问题就是胶东王。

但是,难不成自己还对付不了一个问题儿童?

素波摇了摇头,下定了决心,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成了皇子妃享受到了荣华富贵,也有相应的付出也是应该的。

再说,没有自己的时候,胶东王尚且能传出天才的美名,有了自己,更会帮忙他掩盖种种问题,争取做到一辈子不被皇上皇后发现!

应该没有多难的吧。

自己毕竟是穿越女呢,而且经历了这么多事,才智早今非昔比了。

第33章 更衣风波

先前毕老夫人曾说要陪着素波递牌子进宫谢恩, 素波虽得封胶东王妃,但毕竟还未成亲, 她的身份便没能落到实处, 徐家又早已经没落, 非但寄居相府, 甚至连个像样的长辈女眷都没有, 唯有身为诰命夫人的她出面陪同。

因此当时她的语气里便透着一种责无旁贷, 在众人的恭维下得意非凡,仿佛素波能成为胶东王妃,都是她的功劳一样。

但圣旨下后,皇后随即便遣人招素波进宫,提也没提毕老夫人, 因此倒将她弄得有些尴尬,大家也都心知肚明,没有人再说请她陪同胶东王妃入宫之事了。

但是素波入宫的事,还是要相府来张罗, 谁让徐家住在相府呢?

沐浴熏香是少不了的,素波才要换上昨日见毕老夫人的衣裳, 毕竟那是她最好的一套,可何老太太却按住了,“相府针线上的人昨日一夜没睡给你赶衣裳,应该就送来了。”

说着话,新衣果然到了。嫩黄绣百花百蝶的料子颜色十分娇艳,正配她如雪般的肌肤, 衣裳的样式正是日常的襦裙,腰间的带子足有三四寸阔,上面镶了许多珍珠宝石,素波穿上后觉得自己就如枝头上的迎春花一般鲜嫩,便觉得十分喜欢。再打开相府女眷们昨日送的首饰,从里面拣了两朵珠花,一对明珠耳坠,向何老太太笑道:“老夫人,帮我梳飞仙髻吧,应该很相配吧。”

何老太太就迟疑地道:“素波,要么你还是换了昨日的衣裳吧。”

素波便不解地问了一声,“怎么了?”相府特别送了新衣裳过来,如果自己不穿,岂不是得罪了毕老夫人?何老太太一向什么都看得透,怎么会这样说?

何老太太便低声道:“你如今是胶东王妃,又不是侧室,穿成这样不大合适呢?毕竟是要拜见未来的婆婆。”

素波便醍醐灌顶般地想通了,在这里,侧室不过以色事人,因此有美貌就够用了,而正室可与丈夫相齐,代表着家族,美貌便不算什么了,重要的是有德有才,端庄能干。

那么毕老夫人送的衣裳其实是在害自己?

素波便用新的目光打量昨天相府女眷们送的首饰,果然都是新奇精巧之物,虽然好看好玩,但与这衣裳一样,未免会让人觉得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以色事人的美女而已。

这些人还真坏!一套衣装再次刷新了素波对相府的认识,她立即将新衣脱了下来,却没舍得扔在地上,毕竟这衣裳真很漂亮,不必说陈敏,就是昨日陆家几位小姐穿的也没有这样精美,她完全可以留着以后再穿。

不想何老太太却拿起一朵珠花,用镶着珠子的那处在前襟上划了一道,百分百天然蚕丝的料子特别娇嫩,手上的皮肤稍稍粗了些都能刮起一片毛刺,那些固定珠子的银爪便立即将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儿拨起了丝,花儿皱了起来,就连落在花上的那只五彩蝴蝶也有些扭曲,姿态不如先前优雅了。

素波“咝”了一声,心疼极了,“何老太太,这是做什么!”

“嘘!小声些。”何老太太说:“要是没有这个原因,你怎么能不穿毕夫人送的衣裳呢?”

正是这个道理!素波秒懂,“老太太好聪明啊!”然后她就真正将声音放大了,“哎呀!衣裳刮坏了,这可怎么办?都是我不小心。”

何老太太其实是毕老夫人的亲戚,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她竟帮着自己,素波怎么也不能把划坏衣裳的责任让她担着了,因此才叫了起来。

针线局的人送了衣裳后并没有走,她们本来要帮着素波换好衣裳,然后再看看哪里还需要改一改,不想素波一向不喜欢别人看她更衣,因此才只留了何老太太一个人。眼下侯在外面的人听了便急忙冲了进来,拿起衣裳一看,一个个都呆住了!

弄成了这样,而且还是最显眼的地方,根本没法子补救了!

为首的管事娘子就道:“这可怎么办!”

何老太太本是冒着极大风险来帮素波的,这孩子真是可怜,秋天时落到湖水里显些没送了命,总算因祸得福被封了胶东王妃却被相府不待见,毕老夫人明着暗着给她下了太多的绊子,她都看不下去了才出手的。

素波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心性特别纯善,只怕自己担了责任立即将事情揽到了她身上,心里不住地嘉许,站出来道:“为今之计,入宫是断不能耽搁的,不如穿昨日那件衣裳吧,也还不错的。”虽然料子差一些,又不是新的,但毕竟是曲裾,样式庄重正式。

针线处的管事娘子真不明白未来的胶东王妃怎么会将不小心将衣裳毁了,可又不敢责怪她,亦怕毕老夫人知道了生气,这件衣裳可是老夫人昨天亲自选的料子定的样式,二十几个绣娘一夜没睡做出来的,根本没有第二件可替换!但她亦不敢让素波穿了旧衣裳进宫,那样相府的面子往哪里放?老夫人要是知道了更不得了!因此便咬牙道:“我去二小姐那里借一件衣裳。”

相府里的小姐们每季到来前都要做几套新衣裳,根本穿不过来,找一件新的倒不难,但二小姐很难说话,管事娘子亦十分发怵。不过好说话的大小姐比素波高了许多也胖了许多,她的衣裳素波不能穿,唯有二小姐倒与素波身量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