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史先前不过是一个下等的军官,俸禄不多,家里果真不富裕,孩子们都爱吃肉,可是羊却不是总能买得起的,十两金对张家可是了不起的一个大数目,夫人收到了还不知怎么高兴呢。

而长沙王,张长史虽没见过,但他认识长沙王长史,花起钱来像流水一样,恐怕值五百金的玉壁在他眼里也只平常吧。

想通了,张长史就由衷地拜谢,“多谢王妃,下官就收下了。”

“这就对了,”素波就说:“长沙王的贺仪不过是面子情,我们自家人过得好才是更重要的呢。”

张长史到了京城之后,一直觉得所来往的人个个高傲不凡,言谈行事深奥莫测,自己想与大家交好却格格不入,不意间却听到王妃如此简单质朴的话,立即奉为至理名言,诚恳地道:“王妃果然是王妃,见识远比下官强多了。”

素波被表扬了,倒也有些不好意思的,就说:“那你去忙吧,给家里写一封信,再把长沙王成亲的贺仪买了。”

“是!”张长史就道:“我就去领金锭,回来再求功曹帮我写家书,下午就将事情都办好!”

“等等,你不会写字?”

“是,下官不认字,也不会写字。”张长史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不必说是他,就是他们的将军也不认字啊。他们是军户,从小就学武,只有打仗的本事。

王府的长史竟然是个文盲!素波在心里吐嘈胶东王,小美男长得美则美矣,就是做事实在不靠谱,竟然选了个不认字的长史!但事已如此,又能怎么样?

素波只得点点头说:“没什么,我就是随口一问。”

不过转念一想在这个时代,认字的人本就很少,武将不识字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张长史人品还是不错的,不,应该说很是不错,总比郑典膳之流要强得多,因此小美男能选中他也算是瞎猫碰上了死耗子,运气爆棚吧。

第55章 理想生活

砂锅炖鸡很容易做, 素波本着不为了好看更为了好吃的原则,先将鸡肉切成大块, 然后用调料腌制, 再放到砂锅里用小火炖了大半个时辰, 盖子虽然没有揭开, 香气却早溢了出来。

砂锅炖菜有一样好处, 那就是特别隔热, 砂锅鸡端到桌上时里面的鸡汤还在冒着泡泡,胶东王看向锅中,鸡肉、白菜、蘑菇被炖成了棕褐色,热气腾腾的,让刚刚还没有饥饿感的他立即就觉得肚子里空荡荡的。

王妃揭开了盖子, 盛了满满一碗鸡肉,因为那不断升腾的热气眯了眯眼,她的确是个很漂亮的女子,这样不大端庄的动作由她做起来反而显得更加可爱, 再衬着被热气醺得微微有些发红的脸颊,似乎凝了细小水珠的头发和睫毛, 胶东王一时就看呆了。

虽然大家都说自己王妃美若天仙,但是胶东王一直在心里嗤之以鼻的,并不是说王妃长得不美,但是他从来不会在意一个人长得美不美,美又有什么用呢能支持自己活下来的东西才是有用的,比如一个馒头, 在胶东王看来就是很美的,比什么美人都美。可现在他突然觉得原来王妃很美,比鸡腿还要吸引他的目光,要知道鸡腿本来差不多是他心中最美的东西。

然后胶东王就眼睁睁地看着美丽的王妃,将那碗鸡肉端了出去吩咐她的小丫头,“趁热送给张长史,请他尝尝是不是与他家里的一个味道。”

那碗鸡肉是应该是自己的!胶东王真想跳起来喊上一声。就是在他吃掉了两只鸡腿、一只鸡翅和一大块鸡脯肉之后心里也没有平衡,自己的王妃做的好吃的为什么要分给张长史?

素波却在与留福商量,“不能让王爷再吃了,他会撑坏的。”

留福其实也觉得王爷吃得有点太多了,王妃炖的是一只很肥的鸡,除了先前盛了一碗肉之外,其余的差不多都让王爷吃光了,而且看到王爷还在砂锅里翻了几下似乎想找到另一只已经送走的鸡翅时,他也觉得有些过了。但是他能说自己的王爷错了吗?于是就字斟句酌地道:“没关系的,王爷其实有分寸。”

有分寸就能这样?素波只啃到了一块鸡肉,还是一向有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之称的鸡肋,上面只有少少的一点肉。可是,她知道自己永远也不能与问题儿童讲道理,甚至不能与问题儿童的家长留福讲道理,每一个熊孩子身后都有一个熊家长的理论一点也不错啊!

当然了,留福也不过分了一块与自己差不多的鸡肉,这是唯一能安慰素波受伤的心灵的了。她又在心里下了决心,明天让云哥儿再买一个大一些的砂锅,然后再做砂锅鸡时炖两只!

胶东王回了书房后心里还在不平,“王妃为什么给张长史送一碗鸡肉?”

留福就说:“刚刚吃饭时王妃不是说了吗?下午张长史来商量长沙王新婚贺仪时闻到了鸡肉的香味就起了思乡之情,所以才给他送的。”

胶东王当然听到了,但是他对于这个解释并不满意,“什么思乡之情,他就是馋了,用思乡之情骗了鸡肉!”

“那倒是不像,”留福不懂胶东王的别扭,倒还是公正的,“张长史那个人又憨又直,根本不会耍什么心机。”

“虽然看起来又憨又直,但其实也未必。”

“可是当时还是王爷看中了他,在御前指定他做我们府里的长史呢。”

“也许本王看走了眼。”

“那我们想办法把人换了?”张长史的确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王府长史,“他就是个老粗,除了打仗什么也不会,竟然连字也不识!而且办理王爷亲事时被宗正寺和别的长史们联手骗得好惨,王爷这么多年的俸禄还有皇上赏的钱都用光了,最后又让皇后装模作样地显一把贤良给了我们一万缗钱。其实这钱本来就是王爷的!”

虽然这样,但这也是自己能为王府找到的最好的长史了,胶东王心里不知哪里来的邪火,看到王妃给张长史送了鸡肉就生气了。此时他终于清醒的,就反问留福,“那你愿意许衍来当王府的长史,还是等着皇后派一个人过来?”

留福赶紧就改了口,“其实张长史还算不错了,最重要的是就是他没有坏心,又与邓家没有一点瓜葛,就是邓皇后想收买也是要用一些时间的。”

胶东王就是为此才在父皇为王府指定长史时临时挑了这么一个人。当时正值年底,在殿外侯驾的人并不少,在各种各样履历的人中挑出来张长史来虽然只是一霎间的功夫,但是胶东王却经过深思的。自己不能要京城里的官员,这些人不是与邓家关系非浅就是陆家一派的;自己不能要世家出身的,他们太容易与某种利益有牵连;自己还不能要完全寒门出身的,完全没有家世背景也就没有人能够限制;另外不能要太老的,也不能要太年轻的…总之张长史他能选到最好的人了。

这个人虽然到了胶东王府里办错了许多事,但是他能成为胶东王长史就有如天马行空一般却将邓家和皇后他们都迷惑了,一时之间他们忙着查张长史倒底是什么来路,倒不敢轻举妄动,让自己赢得了许多空间和时间。

道理都是明白的,但是胶东王还是用了半晌时间才从纠结中解脱出来,又告诉留福,“你提示提示王妃,小厨房里的东西不要随便送人。”

留福还是不明白,“其实小厨房的吃食分给张长史也没什么不好啊?”王爷一向很大方的,当年他们还在宫里时,有一次饿得不行了,王爷冒险到御膳坊里偷了一个馒头,回来还分了自己一半呢。

是没什么不好,但是自己就是不愿意!不知为什么胶东王一想起来王妃将第一碗鸡肉送给了别人一股邪火就上来了,“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王爷平时也很少发火的,留福怎么也想不明白,只得先应了,“是,我找机会提醒王妃。”

“算了,”胶东王的理智又重新回来了,“你只要想办法帮着王妃看住小厨房,别混进来皇后的人就好。”

留福点着头,老气横秋地说:“王妃什么也不懂,这一次提的云典膳才过十岁,还是个孩子呢,再加上福奉仪和寿奉仪,一伙子人根本想不到王府有多凶险。我看着他们真是担心啊!”

胶东王敲了敲桌子,“尽力保住他们吧,也算是保住我们自己。”

素波一点也没有察觉每天与她在一处住,一处吃饭的胶东王有什么异样,除了有时会惊叹他的饭量很大以外,就是留福对于小厨房的关注也被她当成了馋嘴。

自从小厨房正式开火后,素波就过上了她理想中的生活,早上睡到自然醒,不用工作不用学习,随便看看书、散散步,与大家说说笑笑就好,而且还能守着一个按自己意愿建起来的小厨房,可以随意做些喜欢的好吃的。

胶东王府的生活真是很不错,素波一直是很容易满足的人呢。

跟在素波身边的人也都是一样的感觉,福儿、寿儿、云哥儿觉得每天的日子都很开心,就连张长史每次来回事时都笑哈哈的。渐渐地,府里的人们都知道王爷万事不管,只专心读书,而王妃呢,事情很少,御下又十分宽松,王府里不知不觉地就弥漫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胶东王自然也感受到了这一切。他每天肚子里都是饱饱的,无论看书还是练剑都觉得头脑更清楚,身子更有力量,就是晚上睡觉时都比过去暖和了——当然这是因为王妃睡着了之后滚来滚去地就与他靠在一起,两个人在一起当然要比一个人温暖多了。

先前胶东王还是很嫌弃王妃睡觉不老实,但没多久他就适应了,就连她把胳膊或者腿搭在自己身上都习惯了。每到这个时候,胶东王就想起了小时候曾经养过的一只猫,那只猫就是这样,不管内侍和宫女们把帐子放得多严密,它都会想办法挤到自己的被子里,软软的,热乎乎的身子就这样紧紧地贴在自己的身边,轻轻地打着呼睡着,让自己听了很快就睡着了。只可惜那只猫后来失踪了,胶东王知道它恐怕没有什么好结果,就像他身边所有的人和物一样。

想到了这里,胶东王便轻轻地抚了抚王妃,她摸起来也与那只猫有些相像,头发很顺滑,身上也肉乎乎暖洋洋的,鼻端的气息轻柔而悠长,而且王妃比那只猫还多了一种好闻的气味,香香甜甜的,他现在明白了,这应该叫女子的馨香。

感觉到自己对她的喜爱,胶东王猛然间收回了手。也许在不久之后,王妃就会与那只猫一样突然离开了自己,然后自己又会有很长很长时间自己一个人睡不着了。可那有什么办法呢?胶东王觉得眼睛又酸又胀,但是他并没有一滴眼泪流出来,哭是没有一点用处的,自己最重要的就是强大起来!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了。

父皇未必完全不知道母妃的不幸,他对自己也不是完全没有怜爱,但是自己只是他好几个儿子之一,远远不如太子重要,那可是储君,而其余的才是儿子。

而朝中两大势力,邓家一心想将自己消灭掉,真正抹去母妃的一切痕迹;而本应该帮自己的外祖父看似宽厚,实则无情,当时他为了相位稳固竟选择了无视母妃的求助,到了现在更是为了得到赵家的支持暗地里成了长沙王一党。

怎么能让邓家对自己更加松懈,把陆家更紧地绑定,还要建立起自己的力量呢?

王妃却突然翻了个身,将胳膊伸了出来,顺便把胶东王的被子卷走了半边,依旧睡得沉沉的。

胶东王已经习惯了,淡定地重新将被子拉回来,靠在暖和和的王妃身边睡着了。

第56章 落入圈套

作为胶东王妃, 说起来并没有什么正经事务,不过因为胶东王的特殊情况, 素波就不得不多担起王府的一些事情。

张长史已经习惯了有事来请教王妃, 这一天他急匆匆地跑来, 一张黑脸涨得通红, 脸上的络腮胡子都快立起来了, “王妃, 你看看这绸缎!”平时王府需要钱用,素波一向让大家用黄金换钱,前两日因听人说有耗子,素波就想着其实绸缎不如黄金能放得住,因此就让张长史取了些先用着。

绸缎纹彩焕然, 素波一句“很好的呀。”还没说完,就见张长史将手里的那匹绸缎抖开,露出了里面的料子,竟然全变了, 黯淡无光,甚至还有虫洞!“我把这绸缎给了宗正寺的人, 结果被他们发现了,将我一顿羞辱,真是气死我了!”

这可是皇后娘娘赏下来的,素波也惊呆了,“怎么会这样?”

张长史就咬牙切齿地道:“一定是万仓曹偷换的!平时都是他管着的,前两天他请假时我让他留下钥匙, 他怎么也不肯,当时我就觉得不对,无怪呢,原来心里有鬼!。”

既然府里的仓库只有万仓曹一个人管着,责任自然应该由他来负。素波也这样觉得,“万仓曹呢,他请假做什么去了?”

“他说家里母亲患病,前两日就出府了。”张长史咬牙道:“跑了和尚还能跑得了庙?我回禀了王妃就去他家里将他揪出来!”

胶东王府本来就穷,如今只剩下皇上和皇后娘娘赏赐的这些东西还可以换些钱用,不想绸缎就被万仓曹偷梁换柱了,素波不禁也升起了一股怒火,“你赶紧去!将他找来追回那些好绸缎!”

前世的素波特别憎恨贪污,那些贪官们不劳而获,窃取民脂民膏,现在万仓曹比那些贪污犯还要可恨,因为他偷走的是自己的东西!追回绸缎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张长史大步流星地走了之后,她就在想,把万仓曹找来之后追回绸缎,自己要怎么骂他一顿,再免了他的职,然后让谁来接任仓曹呢?

对了,仓曹的职位虽然不算什么,但可是朝廷的命官,恐怕要换掉他还要经过宗正寺吧。

想到了宗正寺,素波又有些胆怯,宗正寺是专管宗室的,他们每天都会给王府送来各种供应,可以说她是吃着宗正寺的,穿着宗正寺的,住着宗正寺的,出门也坐着宗正寺准备的马匹用着宗正寺为她配的仪仗,原本应该极感激的。但事实上,与宗正寺才接触过没多久的她却极不愿意与他们打交道。

现在素波才知道,王府的俸禄都用光了赵怪不得张长史,宗正寺送的东西虽然大半是免费的,但也有许多是收费的,而那些收费的就是天价。

就比如前几天张长史领的这批绸缎,为就是买花木。

据宗正寺的人说,春天来了,王府里要重新种些花木,宗正寺当然要给王府发放免费的花木,但是却让王府拿些种花木的工钱,理由是宗正寺自外面雇了些花农才能种好这些花木。

其实出些工钱也是应该的,但问题就是宗正寺的工钱太贵了,贵得完全离谱,不是正常的两倍,也不是十倍,而是足有百倍,甚至还要更多。

素波听云哥儿在外面打听了工价之差就要回绝宗正寺,可是宗正寺却没有那么好回绝的,继张长史败下阵来之后她也被宗正寺的内侍官员几句话噎了回来,她其实一向是胆小而没有什么本事的。

这样想着,素波就在心里说:算了,如果万仓曹真心悔改了,那就还让他当着王府的仓曹吧,其实王府库房里也没有多少值钱的东西,按宗正寺敛财的手段,很快就会被他们搜刮干净的。

就在她用精神胜利法想到,钱被宗正寺搜刮了去与被万仓曹贪了去其实差别并不大的时候,就听外面传来一片嘈杂之声,然后就是她没来得及让福儿去看看的时候,一大群人涌了进来,最前面一个老妇人恶狠狠地向她喊道:“胶东王妃害死了我儿子!”她挥着手上前一巴掌打向她!

还好,云哥儿、福儿和寿儿这时候都在,他们一起上前拦住了,“你们做什么,这是胶东王府,你们敢碰王妃一下,就是死罪!”

大约明白过来他们面对是皇子妃,这些人收住了脚步,带头的那个老妇人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的儿呀!就为了几匹绸被胶东王妃害死了!”后面一干人就抬上了一块门板,门板上面蒙着白布,直接放在了地上,然后就有跟着老妇人哭的,有用仇恨的目光看着素波的,如果恨意能杀人的话,素波早就被杀死了。

素波呆住了,她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这群人,他们不会弄错了吧?

自己杀人?

这不是天方夜谈吗?

素波也不禁气愤地道:“我害死了谁?你们说一说!”

老妇人依旧哭嚎着,指着那门板,“我儿子被胶东王妃害死了!”一个在她身后的中年人也指着门板道:“万仓曹被逼自尽了,我是他的二哥。”

什么!万仓曹死了!素波刚刚还很痛恨万仓曹,但这一会儿那点恨意一下子就消散得无影无踪。就算他贪了王府的一百匹绸缎,也罪不该死呀!她不禁想起了万仓曹,他出身一个世代书吏人家,年纪不大,二十几岁,白白瘦瘦的,衣饰从来都整洁异常,时常在鬓边带一枝香花,身上佩着香草,整个人都香喷喷的,一笔字写得中规中矩。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就突然死了。

白布下面的人就是万仓曹?素波有些不相信,但眼前哭嚎愤怒的人们让她不能不相信。她想问一问是什么情况,可是她的嘴唇一直颤抖着,牙齿咬得格格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就连云哥儿、福儿、寿儿等人都被震惊了,虽然还拦在王妃前面,但他们也再说不出斥责的话。

毕竟,人命关天啊!

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张长史冲了进来,“你们有什么事都冲着我来!是我找到万家的!是我逼着万仓曹还绸缎的!是我逼死了万仓曹的!你们有什么事都冲着我来!”

素波眼泪就掉了下来,张长史一定被万家人打过,他脸上淤着青,身上的衣裳被扯得乱七八糟的,他还维护着自己,真是个好人!

其实,是自己让他去找万仓曹的。

所以,自己不能让他来背黑锅,因此素波就勇敢地上前说:“是我让张长史去的,你们冲着我来吧。”只不过她的声音和气势比起张长史就差得远了,在乱哄哄的殿内几乎没有被人注意到。

接下来的情形素波就有些模糊了,她眼看着越来越多的人到来,留福带着胶东王来了,宗正寺来人了,然后朝廷也派了御史过来,她被留福扶着走向花厅,听他在耳边轻声说:“王妃只说什么也不知道就好。”

素波抽答答地说:“可是我知道的。”

“但那样不但救不了张长史,就连王妃也会被牵连进去。”留福很冷静地说:“张长史是万仓曹的上官,就算逼死了他也不会判死罪,最多流放,过几年遇了赦就可以回家了。而王妃若是参与进去,一个暴虐的恶名就跑不了,说不定还会被皇后娘娘下旨降了位份成为侧妃,或者被送到庵里。”

“王妃还是先保住自己吧,若是想帮张长史,等案子结了可以悄悄给他和家里人送些金子,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些。将来,如果能,我们再补偿他。”

留福说的不错,自己还是应该先保住王妃之位,然后还能帮张长史,但是,她却道:“可是,真是万仓曹换了绸缎,张长史秀冤枉的!”

不必说王爷,就是自己也知道是万仓曹换了绸缎,然后借此来冤枉王妃和张长史!但那有什么用?别人已经做好了圈套,这两个人想也没想地就钻了进去。如果万仓曹没死,王爷还可以想些法子把事情弄明白了,但是他却死了,死无对症,不会再有人相信他们的!留福在心里吐嘈,虽然王妃会做许多好吃的,但是其余的她就什么也不会了,一点儿也不懂得争斗,一点儿也不懂得权谋,她嫁过来之后与张长史两个人,依旧被宗正寺压得死死的,然后又落到了邓家的陷阱里了。

尽管王妃这么蠢,但是王爷还是冒着风险让自己过来,他想保住王妃,自己也真心想保住王妃,毕竟她能尝出□□,还会做一手好菜,他们不能失去她。

因此留福就用更严厉的语气说:“难道王妃抓住了万仓曹的把柄,能让大家相信万仓曹没有换绸缎?”看素波摇了摇头,就接着说:“现在谁换的绸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妃要按我说的做,先保住自己。”

第57章 丝丝入扣

胶东王府的花厅被临时改成了一个法庭, 皇上派了御史大夫会同宗正寺官员到现场审讯。

虽然这个案子由御史大夫主审,宗正寺监审, 但是做为胶东王妃, 素波与胶东王还是共同坐在上座, 毕竟她此时的身份依旧是王妃。御史大夫也好, 宗正寺的官员也好, 只能在下首的两侧就坐。

万家的人与张长史则分列两别, 一边是原告,一边是被告。万家哭斥张长史逼死儿子,又一力保证儿子不会偷王府的绸缎,而张长史也不服气地诉说他从万仓曹那里领了绸缎后根本没动,直接送到了宗正寺, 结果在那里发现绸缎只最外一层是好的,里面都换成了破旧的,而且他根本没想逼死万仓曹,只找到万家追问万仓曹, 结果万仓曹说回房去拿钥匙便悬梁自尽了,万家就诬赖他逼死人命动手打人, 在他看来万仓曹一定是因为换了绸缎后没脸见人才自尽的。

双方陈述的过程一直都是极混乱的,万家人多,又有许多妇人,哭哭啼啼;而张长史虽然只一个人,但每当他说话时总有万家的人在哭骂,一样的乱哄哄, 就是御史大夫再三阻止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素波觉得自己的脑子成了一锅浆糊。

原本她理所当然地觉得绸缎一定是万仓曹换的,平时能接触到那些绸缎的人只有他,府里因为人少事少只他一个管着仓库,因此偷换什么的根本就不是问题。而张长史呢,他本来接触不到绸缎,从万仓曹那里取了绸缎也不过一两天时间,怎么能将绸缎换了呢?

更主要的是,张长史不是那样的人啊!素波到了王府里,除了胶东王和留福就与张长史见面的次数最多,她觉得张长史就是一个武人,简单、直率、粗犷,决不能做出偷偷将绸缎换了又贼喊捉贼的事。

可是,万仓曹已经死了。如果他不是被冤枉的,怎么会自尽?以死明志,这样下多么大的决心哪!肯定不是他!

素波晃晃头,努力分析这个案子,到底是谁呢?万仓曹或者张长史?可每一个都不像。突然间,她猛地想到一个人,其实她也有可能!

她就是皇后娘娘!

绸缎是皇后娘娘赏的,也许拿来的绸缎中就一些是这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呢?

素波越想越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答案,而且大家显然都没有想到。毕竟谁会怀疑皇后娘娘呢?

觉得自己的头脑越加清醒的素波又想到了,这样的话不能直接说,那样就是大不敬,而是要巧妙地把这个思路透路给御史大夫和当场的众人,让大家醒悟过来。她回头去找留福,就见他正瞧着自己,立即转过来就到了自己身侧顶替了福儿的位置轻声问:“王妃发现了什么吗?”

素波用袖子遮着嘴悄悄地告诉他,“我想通了,绸缎既不是万仓曹换的,也不是张长史换的,而是皇后娘娘赏下时就这样了。”

“那不可能!”

“我知道你一定不会相信,但你不要受思维定势影响!”素波不敢高声,但她还是加重了语气,自己毕竟是穿越女,福尔摩斯、狄仁杰什么的还是看过的,“这些绸缎从宫里出来,然后再经万仓曹到张长史,既然万仓曹和张长史都是无辜的,那么有问题的只能是宫里的皇后娘娘了。”

留福就看向王爷,他正坐在王妃身旁,因此王妃的话他完全能听到,就轻轻地撇了撇嘴。

那是不可能的!皇后娘娘不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她固然恨不得早日把母妃毒死,但是在平日里对母妃却十分大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玉盘珍羞…从来都比照着皇后的份例来的,是以父皇、外祖、宫中妃嫔,甚至朝臣们都赞美她的贤良,就连母妃也是在很久以后才意识到被下了毒。

眼下的局面一定是个圈套,向着胶东王府而来,目标应该是张长史,因为他不是皇后娘娘的人,有他在胶东王府做长史,皇后娘娘有什么事情都会非常不方便。除掉张长史后,以皇后娘娘的手段,她一定也还会对王妃,对自己继续打击。

留福做为一直跟在胶东王身边的人,他完全明白,只是提醒王妃时他却不能完全说实话,只肯定地道:“皇后娘娘赏的绸缎不可能有问题,千万不能这样说,只要露出一点点,王妃你身为皇后娘娘的儿媳以下犯上,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个时代的人就是太愚忠愚孝了!素波看着留福,真是无力向他解释,皇后娘娘虽然是胶东王的母后,但她根本不是亲妈,而是亲妈的情敌!一个女人对于丈夫与别的女人生的孩子会有多慈爱?素波坚决不相信。可是她要怎么说明白呢?

“就算皇后娘娘本意是好的,但是她身边的人也可能换了绸缎呀!”既然留福这样维护皇后娘娘,素波只得退了一步,“总之,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唯一合理的解释?胶东王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他可以肯定事情出在万仓曹身上,但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确难以判断,于是向留福使了一个眼色。

留福就再一次嘱咐,“王妃千万别开口,一定没事的!”王爷是真心要保住王妃的,就连好不容易才在宫外建立起的一点力量也要拿出来了,自己赶紧出去传个信。

就在这一会儿功夫,御史大夫已经听过原告和被告各自诉说,抬手压下花厅内一直没有间断的各种声音后问道:“万仓曹两日前请假说是母亲病了,可是真的?”

万仓曹的母亲就上前含泪道:“我儿一向孝顺,我前几日偶感风寒,有些不自在,他一定要请假回家侍疾,我原说不必的,吃两副发汗的药就好了,结果他一定要请假。不想,我的病倒是好了,可是他却因为…”说着又哭了起来,的确是丧子之后痛心不已。

御史大夫人便发下签子令差人去到药铺查万仓曹母亲是否请大夫看病抓药。接着又问张长史,两边说的倒基本能对得上,接着又问领绸缎之时的情景、发现绸缎被换时的情景等等,间或询问宗正寺及府中之人,十分细致琐碎。又不断地派出数拨差人查问,不但连先前素波赏出去的几匹绸缎一一查到,就连当初自皇后宫内发出绸缎的内宫处也要派人去查。

素波见御史大夫不急不徐地将案情拆分得丝丝入扣,已经很信服服了,突然听到他竟然连宫里也查,就更生了敬佩之心,前些天回娘家时听叔父与何老先生提过的这位御史大夫原来果真很正直!虽然他看起来平平常常,审起案子也不像狄人杰那样威风,又不如福尔摩斯那样潇洒。

可宗正寺的官员却站起来道:“宫里不必查的,尤其是这批绸缎出自皇娘娘的内宫,定然不会有任何问题。”

素波对宗正寺的人早没有好印象,说起来今天的事还与宗正寺有着莫大的关系呢。若是不是张长史被宗正寺的人嘲笑挖苦了一顿,他哪里会气得要命急忙要去万家算帐,而自己当时也是为此而生气,才支持张长史过去,结果就出了人命。她就想帮御史大夫说上几句话,可怎么说才能刚好帮上他,让大家怀疑宫里有问题呢?

还不待素波想好,御史大夫就平静地道:“只要与案子有关之处,哪怕是皇上面前,也一样要查的。”然后也不理宗正寺官员满脸的气愤,只当说了一句平常的话一般就又继续审起了案情,“张长史,你与万仓曹曾经吵过架?”

这是府里有一个内侍刚刚被问话时说到的,张长史没有否认,“是吵过,刚到王府时他不肯听我的命令就吵过一架,后来也常磕磕绊绊的。”

“张长史还想将万仓曹从王府里赶走,”刚刚反对查问内宫的那位宗正寺官员站起身后悔地说:“早知他能将万仓曹逼死,我当初不如就答应了。”

万仓曹的母亲也上前哭道:“我儿活着的时候也曾说过王府的长史仗势欺负他,还打过他两次,只是我儿老实胆小,不敢与上官做对,就都忍了。”

御史大夫照例又在府内传了许多人询问。结果不必说,素波先前也曾听过的,张长史的确脾气不大好,受了宗正寺的气或者有其余什么不如意之处便常常生气骂人,仓曹确实被他骂过几次,至于打人,虽然张长史不肯承认,但也有人曾经亲眼见过。

这时派出去的差人陆续回来,王府里仓库内所余绸缎,并素波赏出去的,送到徐家的,包括内宫中与这批绸缎同时进贡的皆没有一点问题,特别是内宫,因有详细的记档,每一匹绸都能追查到最下面的织造局,又有众多官员经手,完全无懈可击。

随着御史大夫一点点地问出了更多的细节,比如万家几代人做书吏,家境殷实,家风清正;比如张长史家里人口众多,日子一向紧巴巴的,虽然有王妃赏了十两金,但其实对张家那么多人也不算什么,特别是听说他们一家几十口人都要到京城来…

最后府里的一个门房又提供了一个消息,昨天下午一个有北地口音的人来找张长史,张长史就随着他出门了,然后今天早上张长史带着绸缎出门时那人就在门外等候。虽然张长史再三说那人是昨天才结识的,今天根本没见过,但根本说不出那人姓名住处。

此时就连素波也开始对张长史起了疑心,很显然,张长史很需要钱,而且他极有可能借着那位所谓的同乡帮助将那些好绸缎偷换出去了。

似乎案情已经审明了,素波先前的判断完全没有机会说出来,就是她说了,恐怕也不会有人信的。她瞧着气得暴跳如雷大喊大叫却已经语无伦次的张长史,不知为什么还是相信他,再忍不住站起身向御史大夫说:“我觉得张长史不会偷东西的。”

御史大夫人起身避席行礼,脸上依旧平板得没有一丝波澜,“请王妃稍安勿躁,案子还没有审完。”接着便又重新坐下继续向万家的人问:“你们为何进王府时一口咬定是王妃害死万仓曹的?”

第58章 峰回路转

关于万仓曹的母亲进府就直接指向自己责问, 素波被御史大人提醒了之后才重新想了起来,方觉得有些不对。

在御史大夫一丝不苟地追查下, 万仓曹与张长史间的所有仇怨, 以及最近几日他们的日程都十分清楚了。从现在的证据看, 张长史的确有着很大的嫌疑, 而自己, 做为一个王妃深居内宅, 与万仓曹不过有几面之缘,根本没有一点的矛盾,为什么万家首当其冲地进来找自己呢?

万仓曹的母亲就又哭道:“张长史到我们家来逼我儿子,就说是王妃吩咐他来的,一定要把绸缎追回去, 否则就要我儿子的命,我儿子一定是为此才自尽的。老妇人一时气恼就带着孩子们找上了王府!”

张长史就又跳起来喊道:“我没说是王妃让我来的!是我自己发现绸缎被换了才过来的!”他的嗓子喊得已经有些哑了,特别的粗砺,十分难听, 屋子里大半的人都皱起了眉头,也不知道是不愿意听他的声音, 还是不愿意听他的话语。

素波能听出张长史维护自己之意,而留福也再三叮嘱她要先保住自己,还说只有自己无事,将来才能帮他,这样不只对自己好,就是对张长史也是最好的。那么现在自己应该否认, 或者轻描淡写地将那时的场景解释一下,自己并没有让张长史逼死万仓曹,其实也不算是撒谎,自己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如果早知道了,宁愿不要那些绸缎了。但那样的话,张长史恐怕要被诬陷了。

但是素波还是想说出实情。

她觉得正义总会战胜邪恶的,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总要将事实摆明了,才会找到真正的答案。如果不将实情完全说出,恐怕会影响御史大人的判断。

毕竟眼下的这位御史大人看起来很公正严明,审起案子也很有办法,只凭着直觉素波已经相信他了。

可就在这时候,站在自己身边的福儿却先开口了,“绸缎的事情王妃根本就不知道,更不可能派张长史去万家了,我从早上一直在王妃的身边服侍,根本没看到张长史。”

素波就迟疑了一下,福儿一定听到了刚刚留福的话,所以才出来帮自己的,现在自己说出实情,她可就没面子了。

还不待她想出办法,突然从花厅的一个角落走出来一个小内侍,上前跪倒后惶恐地道:“小的今天在淑宁殿前服侍,却看到张长史带着一匹绸进了淑宁殿,然后怒气冲冲地出府,后来就听万仓曹自尽了。”

虽然素波根本没想瞒着自己一早见过张长史的事情,但是她看着眼前的小内侍心境却十分复杂。这个内侍叫三木,因为与云哥儿交好才调到自己殿前服侍的,他还曾跟着云哥儿一起说要一辈子跟随自己呢。现在他只是为了说明真相,还是为了维护张长史,又或者另有原因?

最受不了此情此景的应该是云哥儿了,他果然忍不住也跳出来说:“三木!你竟敢撒谎!明明福儿说的是真的!”为了维护王妃,也只能说谎了。

眼看着自己身边的人就要吵成一团,素波赶紧喝住他们,“御史大夫面前大家都要说实话,不许有半句谎言,只有让御史大夫知道实情,他才能正确的判断出真相呢。”然后就详细地讲了一遍实情。

“果然是王妃指使张长史来的!”万仓曹的二哥就悲愤地说:“无怪有一次我弟弟喝多了酒对我说王妃与张长史来往甚密,他心里怕得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