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哦”了一声,便不再问了。

夏衿叫她爹出远门,就是为了去找一种药。想来就是拿回来这种了。

这段时间夏衿冷眼瞧着,菖蒲很是忠心稳重,并没有因她这个主子在家里的地位变得举足轻重而轻狂得意;便是她的爹娘,也是极老实本份的人。这一家子都可以培养成她的左膀右臂。开店这种事,也当让她们一家知晓。这也算是一种考验吧。

她倾耳听听,见屋外没什么动静,便道:“菖蒲,我准备在外面跟罗公子合开一个食肆。”

“啊?”菖蒲轻叫了一声,立刻用手掌捂住了嘴。

夏衿抬起眼眸,瞥了她一眼,又低下头去绣花,继续道:“就准备卖你爹寻回来的这种仙草。不过,我不打算让我爹我娘知道。”

菖蒲眨了眨眼,似乎想不通。她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呢,姑娘,为什么不让老爷太太知道?”

菖蒲在这一点上,最讨夏衿喜欢。

她不喜欢那种说话遮遮掩掩、忸忸怩怩的性子。明明想知道,却不问出来;即便是问,也要转弯抹角,没有痛快的时候。

菖蒲却不。她想什么,就会说出来;不懂,就直接问。这种性格就很对夏衿的心思。

“老太太和大老爷那边,如果知道我们家有了赚钱的买卖,你说他们还能消停么?还不定会闹出什么花样来呢。而我爹我娘那性子…”夏衿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我们手上有了钱,那边又不停地叫穷叫苦,我怕不给钱他们心里会过意不去。”

“嗯。”菖蒲跟了夏衿一阵子,已完全被洗脑了,因此很能理解夏衿的这些做法,“姑娘放心,这件事奴婢不会跟第二个人说。便是我爹我娘那里,奴婢也会嘱咐他们,说这种药是姑娘的秘方,不能让人知道的,便是老爷那里也不要说,怕人多嘴杂会传出去。”

夏衿很满意。

顿了顿,她又道:“菖蒲,你是我的心腹,往后家里的事,你就多照应些。过两日我领个人回来,你帮我看着点。因为她扮男人扮得好,我想以后出门带着她。但她家里又不肯让她签卖身契。你呢…”

她招招手,让菖蒲过去,附在她耳边嘀咕了一阵。

菖蒲嫣然一笑,圆圆的脸上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姑娘放心,这件事,奴婢保准给姑娘办好。”

董方的事,夏衿跟舒氏说的时候,并没有避着她。菖蒲也知道因为这阵子家里忙乱,姑娘才没有把董方带回来。

为了此事,她心里不是没有忧虑的。她现在是姑娘面前第一得用之人,月钱赏钱这些且不必说,单是得到姑娘的认可,这于她而言就十分的重要。

但以后来了个董方,出出进进跟着姑娘,姑娘的任何事她都能知晓。这可不是第一心腹了么?她菖蒲在姑娘心里的地位,怕是得退位到第二位去了。

但刚才夏衿的一番话,打消了菖蒲这种担忧,让她觉得自己在姑娘心目中,是不可或缺的,便是董方也取代不了。

无形中,菖蒲对夏衿更为忠心了。

第八十八章 接人(120粉红+)

没多久,菖蒲的娘鲁婶便拎了一个提盒进来,笑道:“姑娘,东西做好了。”

她打开提盒,露出来的是一碗糖水。把糖水拿开,第二层,才是烧仙草。

夏衿接过勺子,把凝结而块的烧仙草舀了一勺放进嘴里,抿着嘴品尝了一下,点了点头:“正是这个。”

鲁婶看着这黑乎乎地东西,疑惑地问:“这东西能好吃么?”

夏衿还没说话,菖蒲就抢先道:“娘,这是药,治病救人的东西,哪里说得上好吃不好吃?”

鲁婶笑了起来:“可不是,我糊涂了。”

夏衿放下勺子,问道:“这东西鲁大叔带回多少?”

“依着姑娘的吩咐,他雇了马车,拉了满满一车呢。如今卸在城北租来的一处小院里。”鲁婶道。

鲁良离开临江城之前,夏衿给了他一些钱,告诉他如果买了仙草回来,就到城北或城西租一处小院,把东西卸在那里。如今鲁良照着她的吩咐,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

夏衿再一次感到满意。

看来让鲁良多锻炼几次,能力应该也不比于管家差。

“甚好。”夏衿从怀里掏出一锭碎银,递给鲁婶,“鲁大叔辛苦了,这是给他的辛苦钱。”

“这、这…”鲁婶看到这锭碎银足有一两之多,哆嗦着都不敢伸手去接。

“拿着吧。以后有这样的事,我还找你们办。”夏衿直接将银子塞到她手上。

鲁婶感激地行了一礼:“多谢姑娘厚赏。”

待鲁婶出去之后,菖蒲这才上前来给夏衿道谢:“多谢姑娘厚赏我爹。”

夏衿没有接这话题。而是问道:“菖蒲,你知道我问你舅舅家的事,是为什么吗?”

菖蒲点点头:“姑娘能猜出一些。”

“你说。”

菖蒲抬起亮晶晶的眸子,望着夏衿,试探着问道:“姑娘是不是不放心那边府上,想要时时打听到那边府上的消息?”

夏衿的嘴角勾了一勾,露出一个赞许的笑容。

菖蒲也回应一笑。她想了想。道:“我舅舅那人,别的都好。就是喜欢喝酒耍钱;我舅母则想要攒钱给我表哥娶媳妇。两人整日为钱吵架。我表哥喜欢大太太院里的喜容姑娘,我表姐总羡慕别人有漂亮衣服。从他们嘴里打探些消息,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夏衿对菖蒲越发满意。这丫头,懂得她心里想的是什么。

“很好。”她点点头。掏出一锭银子,递给菖蒲,“你外祖母年纪大了,你们也该常回去看看她老人家。这点钱,就拿去买礼物吧。”

菖蒲看到夏衿给的是一两银子,摆手道:“姑娘,百十文钱就差不多了。开头给得太多,往后怕是要拿乔起来,以为自己奇货可居呢。”

夏衿“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咱们菖蒲也是个有学问的人了。懂得的词倒不少。”

这话说得菖蒲的脸一下红了起来。

“你且先拿着,多了当我赏你的。”夏衿敛起笑容道。见菖蒲犹豫,她又正色道:“菖蒲你记住。你家姑娘是有本事的人,往后赚的钱只多不少。只要你们忠心为我办事,我必不会亏待了你们。”

菖蒲这才接了银子,恭恭敬敬地对夏衿行了一礼:“多谢姑娘。”

夏衿站了起来:“你去叫守门的婆子雇一辆马车,一会儿我和少爷出去一趟,把那董方接回来。你也一起去。”

“是。”菖蒲应了一声。赶紧出去安排。

夏衿则去了夏祁院子。看夏祁在认真温书,她道:“哥。我物色了一个小姑娘,扮小子扮得很像。我想把她带回府来,以后就跟着我。天冬毕竟是男的,跟着我不方便。”

这件事,一直是夏祁极担忧的。天冬是他的小厮,什么性子什么能力他最清楚,完全是忠心有余,机灵不足——以他从前在夏府的地位,好小厮自然也轮不到他挑。

现在听到夏衿自己物色到一个合适的人,他自然十分高兴,道:“那赶紧把她带回来呀。”

“她哥哥有病,我治好了他…”夏衿把董岩的事说了一遍,除了董岩已卖身给她这一点,“我在他们面前是男人模样,她哥哥自然不放心把她交给我。现在咱们俩一起去,只说让董方做我的丫头,想来他不会拒绝。”

“行,那走吧。”夏祁放下书,跟着夏衿出了门。

舒氏知道兄妹俩是去找董方,自然没有意见。两人带着菖蒲,坐了马车便去了城南。

夏祁看到董家兄妹住的地方,大大吃了一惊,对董岩的遭遇越发同情。他将夏衿拉到一边,小声道:“妹妹,这董岩看样子似乎也不错,干脆咱们把他也带回去吧。”

夏衿带夏祁来,除了让董岩放心把董方交给她外,还存了考验教导夏祁的意思。

此时见他并没有爱心泛滥,当着董岩的面许诺说带他回去,而是知道私下里跟她商量,她对这个哥哥越发满意。

她低声道:“哥,你忘了昨日娘还说卖下人的事了?咱们带过来的下人本就多了,每日嚼用都是一大笔开销呢。咱们现在宅子是租的,医馆还没开业,一文钱收入都没有,你再带个下人回去,娘嘴里不说,心里不知怎么为难呢。”

这话一说,夏祁顿时羞愧了:“是我考虑不周全。”

夏衿拍拍他的胳膊:“帮人,也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烂好心是要不得的,害人害已。”

夏祁重重地点点头。

“夏公子,夏姑娘,喝水。”董岩端了两碗开水进来,放到夏衿和夏祁面前。他看看菖蒲,歉意道:“不好意思,家里就两个碗。”

“没关系没关系。”菖蒲连连摆手。

她是个机灵的。刚才见董方眼睛红红的,借口烧水躲了出去,而董岩不放心也跟了出去,她便留在这破旧小屋里没有动弹。此时董岩进来,而董方仍留在外面,她便弯腰出了门,去找董方谈心去了。

夏祁听了董岩这话,再看到放在他面前的两个碗破了几个缺口,明显是别人不要扔掉的碗,却洗得干干净净,似乎还拿开水烫过,心里越发难过。

董岩的遭遇,总让他联想到自己。他跟夏衿同样是兄妹俩个。如果夏正谦和舒氏有什么事,他会不会带着妹妹也沦落到这个地步?

不过想想妹妹的本事,他心里稍安,越发想要考中秀才,好让自身强大起来,给妹妹和父母一个依靠。

他有心想问问董方以后有什么打算,但生怕言多必失,让董家兄妹俩看出他不是原来那个“夏祁”,只得闭嘴不谈,端起那破碗来,喝了一口水,便站起来道:“家里有事,我就不坐了。董姑娘那边不知收拾好没有?”

家徒四壁,便连吃饭的碗都是捡的,董方哪里有什么东西可收拾的?董岩虽舍不得跟妹妹分开,却也知道董方跟在夏衿身边,比跟着他要方便许多。

他转头对外面喊道:“方儿,夏公子要回去了。”

董方应了一声,跟菖蒲手挽手地走了进来。虽眼睛红红的明显哭过,但情绪似乎好了许多。

菖蒲对董岩笑道:“董公子放心,你也看到了,我家姑娘是个极和善的人,对我们下人从来没有一句重话。而且我家少爷交待了,方姑娘没签卖身契,在夏家只是客人,家里上上下下绝不会有人给方姑娘委曲受的。”

董岩见了夏衿,自然放心不少。他不愿意让妹妹给人做小妾,自然不愿意让董方跟着“夏祁”,担着“某少爷的丫鬟”这种名头。如今跟着夏家姑娘,他就没什么顾虑了。

“到了夏姑娘那里,要勤做事,听夏姑娘的话,莫要淘气。哥有空了就去看你。”他叮嘱董方道。

他这话一说,董方眼眶又红了起来,拉着董岩的袖子,怎么也舍不得放开。

她也是富家小姐,家遭横祸之后沦落到这个地步,好歹也是跟着亲人在一起。如今却要跟哥哥分开,去寄人篱下,虽说日子会比现在好,至少有吃有穿,但她心里,委实不舒坦。

夏衿最看不得这种哭哭啼啼、粘粘乎乎的模样。她眉头微蹙,对董岩道:“如果令妹实在舍不得,那就让她在家多住几日吧。等她什么时候愿意去我家,你再送去好了。”

“不不,不用。”董岩赶紧道。

他是签了卖身契的人,这几日吃用的银钱也是“夏公子”出的,只是他不放心董方,才一直耽搁着没去帮“夏公子”办事。现在人家“夏公子”煞费苦心地帮他把妹妹安排到“夏姑娘”身边,还管吃管穿,他要是再不做事,那就太没良心了。

董方也知道这个道理。而且对于“夏公子”治好哥哥的病,又给了她这么好个去处,她是满心感激的。虽还不舍,却赶紧抹干了眼泪,快步走到夏衿身边,福身道:“夏姑娘,不好意思,我是从未跟我哥哥分开过,才会这么失态,以后不会了。”她仰着小脸,冲夏衿笑了一笑,“往后姑娘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我在姑娘家里,不能白吃白住,自要尽力做事的。”

第八十九章 请柬到(150粉红+)

董方这态度,令夏衿脸色稍缓。

她点点头,温声道:“我哥哥还有事,如果你这里收拾好了,那咱们就走吧。”

“是。”董方没有再扑回去抱住哥哥哭,只回头看了他一眼,便跟着夏衿出了门。

夏祁走在最后,掏出一块碎银递给董岩,并交待了夏衿让他说的一句话:“给你三天时间,你去查查当初到你家铺子买布那人家里的消息。你父若是被冤枉,那买布的人就很可疑。同时,你也想想当初会有谁想害你父性命。”

董岩愕然,继而心里一震,接过银子,倒头便跪在地上给夏祁磕了三个响头:“多谢公子。如果能查得真相,报得父仇,董岩这条命便是公子的。”

跟着夏衿走到外面的董方听得这话,也回转身来,跑到董岩身边也跪了下去。

被比自己还大几岁的同龄人感恩戴德,夏祁一时之间激情澎湃,气质都高华了不少。

他伸手虚扶一把,淡淡道:“起来吧。城里这边,我也会派人去帮你查的。”

“多谢公子。”董岩再磕了一个头,拉着妹妹站了起来。

夏祁不再多话,弯腰出了那低矮的屋门。

上了马车,夏祁沉默许久,这才低低对夏衿道:“妹妹,以后有什么事,你也叫我一起做。”

夏衿冲他一笑,点了点头。

她知道。她这个双胞胎哥哥,终于慢慢成长起来了。

马车到了城东夏宅门前停了下来。夏祁先下了马车,转身正要伸手去扶夏衿。便见守门的婆子满脸激动地跑了过来,对他道:“少爷、姑娘,宣平候府送来帖子,邀请你们去赴宴呢。”

“啊?”夏祁一愣,转头看了夏衿一眼。

夏衿脸上的表情却丝毫未变,扶着夏祁的手下了马车,淡淡道:“进去再说。”

“哦。”夏祁看到妹妹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淡定模样。再想想刚才自己的表现,脸色顿时一红。敛起震惊的表情,面无表情地昂首阔步朝家里走去。

夏衿带着淡淡的笑意,跟在他身后。

而随后下马车的董方却满心的震惊。

她家之前开绸锻铺子,人来人往。消息也是极灵通的。宣平候府,她自然知道。宣平候老将军,那可是骁勇奋战的勇士,是由一名普通士兵升至将军,最后封候的传奇,是临江城人的骄傲。临江城里乃至整个浙省,没有谁不想攀上宣平候老将军这个老乡,从而进入皇帝视眼的。却不想,这小小的夏家竟然能接到宣平候府的帖子。能参加他们的宴会。

她站在夏宅那朱红的大门前面,不由得重新审视这一家人。

夏衿进了院子,便与夏祁分开了。带董方去见了舒氏,便吩咐菖蒲领她去安顿,并对董方道:“有什么事,尽管来找我;缺什么吃的穿的,找你菖蒲姐姐要就可以了。”

“是。”董方行了一礼,跟着菖蒲下去了。

舒氏见了。不解地问夏衿:“怎么不签卖身契?不签卖身契可不放心用,别招个祸害回来。”

“娘。您放心,我心里有数。”夏衿笑道。

舒氏慈爱地看她一眼,便不再过问此事。这段时间经历了大大小小的事情,她也知道自家女儿能干得很,不需她太过操心。

她另有更加关心的事:“一会儿咱们出门,去做两套衣衫。咱们虽是小门小户,去宣平候府时也不能让人小瞧了去。”

“嗯。”夏衿点点头。

这世道就是只看衣衫不看人,置一身行头赴宴是有必要的。

不过她转念一想,想起守门婆子的话,又感觉不对:“娘,请柬呢?拿给我看看。”

舒氏将请柬拿出来,递给夏衿。

夏衿看了,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奇怪,怎么请的是我们兄妹两人?”

舒氏脑子还没转过来呢,喜滋滋地道:“这宣平候老夫人做事还真地道。想来打听到你还有个哥哥,便邀着一起去。要知道,能去宣平候府赴宴的,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人。你哥哥能去见见世面,多认识几个人,往后参加科举也有好处。你二伯老去参加什么诗会,不也是这样么…”

话说到这里,她大概想到了什么,欢喜兴奋的脸忽然僵住了。

“是吧?娘您也想到了吧?我给那王翰林夫人治病时,扮的可是我哥哥的样子。这会子邀请我们兄妹俩同时赴宴,我是着男装还是着女装呢?如果我穿男装,到时候有人当场请哥哥看病可怎么办?”

舒氏的脸色一下子跨了下去:“那怎么办?难得有这样一个机会,你哥哥不能去,那就太可惜了。”

夏衿也蹙起了眉头。

或许是双胞胎血脉相连的原因,她对夏祁这个哥哥的感情,比对夏正谦和舒氏的感情深厚得多。而且夏祁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在她的培养下慢慢成长起来的。她真心希望夏祁能变得越来越好,有一个远大的前程。

所以这一个宴会,她也很希望夏祁能参加。

“那去赴宴时我着女装。”她道,“到时候让哥哥机灵一点,有人叫他看病时,找借口推掉好了。”

舒氏这一下子可拿不定主意,起身道:“我叫你爹和你哥过来一起商量商量。”

待夏正谦和夏祁进来,舒氏把事情跟他们一说,夏正谦也犹豫起来。他虽不重男轻女,但儿子是继承家业、顶门立户的人,他当然希望儿子能去赴宴,见见世面,认识一些能对他有帮助的人。

“祁哥儿,如果到时候有人让你治病,你能不能应付?”他问道。

夏祁沉吟着,没有马上说话。

“哥,不怕。就算这次你不去,以后也要遇到这种情况的。你总不能永远躲在家里不出去见人吧?既然回避不能解决问题,那还不如大大方方地站在人前。”夏衿鼓励道。

“嗯。”夏祁用力地点点头,对夏正谦和舒氏道,“爹娘你们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好。”夏正谦很欣慰。这段时间,儿子天天被关在家里看书,女儿却四处乱蹦,还做出了让人瞠目的成绩,他这心里不是没有担忧的。就怕儿子被养成了女儿,女儿却被养成了儿子。

现在儿子能勇敢地去面对挑战,他自然十分欣慰。

决定好两人都去赴宴,接下来舒氏便带着兄妹两人,去城东最大的绸缎铺子,一人做了两身衣服,又去银楼给夏衿买了一些首饰。幸亏宣平候老夫人给夏衿的那几十两诊金,做几身衣服还不至于太为难,否则她还真不知怎么办好。

宣平候府的宴会是在三天后,而杏霖堂,在第二日重新开业了。

夏衿依然扮成夏祁的样子,去帮了一天的忙。不过,她并没有出手给人看病,只是帮忙抓了一阵子药,看看病人不是很多,夏正谦和刑庆生忙得过来,便回了后院,招呼鲁良,去了他在城西租的那个小院。

看到堆在屋子里跟半人高的仙草,夏衿打发鲁良回去,自己找了个牙婆,买了两个下人。

“你们把这些药材煮成汁水,让它冻成块,装在桶里。以后每天会有人到这里来将它们运走。”她道。

那两个下人,都是四、五十岁孤苦无依的妇人,听了她的话,连连应声。

吩咐她们每天做的事后,夏衿便去了城南那个小院,吩咐那几个下人把豆子、糖块都准备好,这才回了家。

夏衿一个人四处忙,而董方此时则百无聊赖地坐在院子里发呆。

这几天,她住在夏家,倒也舒心。没人给她脸色看,吃的穿的都不用愁,甚至没人叫人去干活。整天吃饱了饭,就坐在院子里看风景。

虽说,这样的日子挺好的,但董方总感觉心里不踏实。来之前,她哥哥可嘱咐过她,到了夏家要勤快做事,别再把自己当成小姐,等着别人伺候。

她看到薄荷提了衣服从外面回来,连忙迎了上去,笑道:“薄荷姐姐,你洗衣回来了?我帮你晾吧。”

“不用了。”薄荷道。

她虽嘴笨胆小,但自打做了夏衿身边的大丫鬟,受夏衿的影响,又被菖蒲带着,平添了许多自信,嘴巴也变得利索起来。

她把木桶提到另一边,笑道:“你是客人,怎好麻烦你做事?被少爷和姑娘知道了,非得把我骂死不可。董姑娘你歇着吧,我自己晾就好了。”

说着,她再不理董方,麻利地将衣服一一晾到竹竿上。董方上前要帮忙,也被她阻挡回来,又道:“这是姑娘的衣服,洗晾都有讲究。弄皱了或弄破了,太太非责罚我不可。董姑娘不会看着我被责罚吧?”

董方家里就是做绸缎生意的,夏衿这衣裙的料子,她怎么看都是普通绸缎,洗好摊开晾平就行了,哪里有什么讲究?

只是薄荷的话说到这份上,她自然不好再插手,只得无聊地坐回到凳子上,看薄荷忙碌。

薄荷把夏衿的衣服晾完,又把董方的衣服也一一晾上,提着木桶便准备离开。

眼看着又剩了她一人,董方忍不住了,叫道:“薄荷姐姐,你可有针线要做?我以前在家里常帮我娘做针线,手艺还不错。你要有针线活计,我帮你做呀。”

第九十章 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