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厉是隋末旺族,韩家的子孙,是你娘的义兄,只是后来昏君当道,家道中落,在流放前,被你娘连同三公主救下后,不告而别,几年之后,他便改名换姓,做了安王府的谋士。”

大致将韩厉此人讲过,房乔目中一寒,咬牙道:“当年安王曾经对你娘下手,逼得我冷落她,安王让我代为照看芸娘,全是他出的主意,我安排你们出府后,在京郊也是被他的人拦了下来!”

遗玉不知当年那事情的具体经过,卢智却是清清楚楚,他一直都在疑惑那群突然出现的灰衣刀客是哪路人马,原来这个韩厉派来的!

卢智心中仍有疑问,但他先前说过,只问房乔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都得到了答素,已经是出乎他意料,便没有再开口追问。

遗玉的目光一直停在卢智的脸上,见他目露疑惑,心思一转,便扭头对房乔道:

“你说的这括,好没道理,那个韩厉既然是我娘的义兄,又受我娘的恩惠,为何要帮着安王筹谋,去害我娘?”

房乔脸上一阵犹豫,终是侧过头去,涩声答道:“他、他对你娘有不轨之心。”

遗玉和卢智顿时双目一瞪,相视之后,都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荒唐之色。

房乔原本是想着能单独同卢氏把这事猜说清楚,可眼下看来,不与两个孩子说明白,他想再同卢氏说话,都没有可能,这会儿既然已经将韩厉的事讲了出来当下便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态。

“韩厉此人,心思狡诈,处事狠练,依着你娘和三公主赠的那笔银钱,在西北商道上招揽了大批的匪盗,行那猖撅之事,羽翼丰满后,他便投靠了安王,因他既有钱财又有人马,深得安王重视,韩厉对你娘,心思太过极端。”

“他处心积虑,为了能从我身边将你娘夺去,便故意在安王跟前煽风点火,我才在安王的几次警告下,故意对你娘冷淡起来,那时我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存在……安王那次秘密回京住在我的别院,因为听了他说起我院中有名叫芸娘的美貌姬妾,那时我便怀疑安王身边有人在算计我……”

“还有我同丽娘,我同她原本并无——也是因为他的设计,才会酒后……就是那次之后,我才知道韩厉此人的存在,就是他,将芸娘和丽娘的事情派人揭到你娘那里去的。”

一番长篇累叙下来,遗玉和卢智眼中的荒唐之色更甚,房乔这是什么意思,合着绕了一百圈,母子三人当年沦落天涯,竟是因为一个今日他们才听说名字的人!

遗玉担忧地扭头去看床上的卢氏,若房乔所言是真,她娘听到之后,会是怎样的打击,一个负心的夫君还不够,又要加上一个恩将仇报的义兄。

这事绝对不能让卢氏知道!

遗玉和卢智脑中同时冒出这个念头,卢智率先开口:“我已问完了三件事,你走吧。”

房乔神色一变,从刚才的愤怒中回过神来,垂头望着地面,静静站在那里不动。

这时,门外传来了刘香香同阿虎的争执声,遗玉心道大夫来了,看着一动不动,没有离意的房乔,道:

“该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你怎么还不走,非要我娘醒来见到你,再被气晕一次不行?”

房乔身形一僵,缓缓侧头去看着床上的卢氏,在卢智和遗玉就要动手撵人的时候,默默地转过身去,走到门边时候,从腰上取下一块玉佩放在门口的高几上,两步跨过了门槛。

“你们若是遇到难处,只管拿了这玉佩到府上去找我。”

卢氏醒来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吃饭的点儿,睁开眼睛,便见靠在床头望着她的遗玉,下意识地一笑。

一直守在床边的遗玉,见她醒来,忙出声唤了屋外的卢智。

卢氏头脑一醒,便强撑着身子要坐起来,“他走了?”

“嗯,”遗玉不想让她多想房乔的事,伸手在她背后垫了只靠枕,“娘饿吗?厨房温着饭。”

卢氏目光在屋里一扫,落到从门外走近的卢智身上,见一对儿女神色并无异常,出奇地没有再问。

“娘不饿,你吃了吗?”卢氏就着遗玉的手喝下半杯温水后,问道。

遗玉从刘香香那里听得,卢氏早上就没有吃饭,这都半天功夫不饿才怪,恐她是心中郁结,才不想吃东西,便笑着往她身边凑了凑。

“娘不饿,我可饿了,大哥说了,娘不醒来吃东西,也不让我吃午饭,您听,我肚子现在还叫唤呢。”

卢智挑眉,他哪里说过这种话?

卢氏只当遗玉是讲真的,先是拍拍遗玉的手,道:“那你去盛些饭来,陪着娘吃。”

而后她又瞪了一眼卢智,“你就会欺负她。”

卢智摸摸鼻子,见卢氏神态放松,心中暗松一口气,抢在遗玉起身之前,道:“行了,我欺负她,向她赔不是,你们坐着,我去给你们盛饭。”

第二一三章与你分担

用过午饭,卢氏靠在床头同遗玉聊了一会儿学里的事情,说了一刻钟不到的话,卢氏便又觉得困顿,重新躺回去,没过多大会儿就睡着。遗玉给她掖好被子,才到客厅去,卢智正捧着茶杯坐在客厅里沉思.见她过来,轻声问道:

“娘睡了?”

“嗯。”遗玉在他身旁坐下,也倒了杯热茶捧着,“大哥,我真弄不懂这房乔,你说他今日这么一番折腾,到底有什么意义。”

卢智放低声音,“这不明摆着么,你看他从一开始就说他错了,可你见他有过几句悔过之言,先是强迫我们听他说话,我给他机会说了,他却句句都是在替自己辩解,后来竟还将责任全推到那韩厉的身上。”

遗玉点头,“我这是第二次见他,头次在绸缎庄子,便觉这人行事有些不清不楚的,看起来是明白的很,但仔细想了,却又猜不透,他到底想要干嘛,之前他讲了那么多,不就是为了让我们原谅他,可他却提都不提让我们原谅他的话。”

她盯着茶杯中孤零零的一片茶叶,继续道:“我并不信他就是那么简单地为了让我们了解当年的实情,不过他就这么走了,我总觉得不大对劲,心里有些不安,你说他回去之后,会不会把我们的存在揭出来?”

卢智双眼一眯,“他揭了,咱们不认便罢,但若是想要正名,那咱们还必须得找他去了。”

“嗯?”遗玉轻疑了一声,随即便在卢智的目光中,想到了答案。可不是么,一旦身份被揭开,就必须要证明卢智的青白,而能证明他当年并不是害那小妾落水的凶手,只有一封书信还有一个亲眼所见的眼线可以证明,听房乔口气,这两样,都是韩厉曾经给他见过的。

关于韩厉,他们压根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安王叛变失败后,手下势力被李世民收地收,杀地杀。流放地流放,且韩厉还是改名换姓过的,要找这么一个人,不通过房乔,无异于大海捞针。

遗玉有些迟疑道:“他、他会这么对咱们呜?”

故意揭穿卢氏他们的身份,然后再逼得卢智不得不上门找他要证据,借机要挟?遗玉希望自己只是多想了。

卢智轻磕了一下杯盖,道:“他会,今日他这么大费周章地同咱们解释,就是为了以后认回咱们铺路,若咱们没有顺着那路走——他便会。”

遗玉小脸一皱,“那该怎么办?”

看来那房大人还真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原本她还以为,卢智能找到证明自己青白的征据,眼下这证据是找到了,就是不在他们手上。

卢智见她苦恼的模样,唇角一勾,道:“揭就揭了,我不是说了,咱们不认便罢,他有证明我清白的证据,但是却没有证明我们身份的证据啊。”

遗玉见卢智丝毫不为此烦心,似是半点也没有想过认祖归宗那回事儿,想到京中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顿时心中有些发闷,那人恐怕还不知道,对卢智来说,证明自己身份,根本就不是他在意的。

“不过,”卢智语调一变,“就算是空穴来风的事情,一旦为人所知,多少是要闹开,到时恐怕你要烦上好一阵子了,只能等风头过去.人言冷却。”

卢智和遗玉两人,现下在国子监已经够有名的,虽然一个是正面的,一个是负面的,一旦两人是房家长子嫡女的事情被暴露出来,绝对会有人借机泄出当年卢智“弑弟”的消息,可想而知,就算他们不承认.也要承受不小的风波。

遗玉道:“可房乔会让我们这么简单地糊弄过去?我还好,你和二哥就难说了,房家到现在都没有子嗣,如今知道你们的存在,怎么会轻易放过你们。”

且还不知房乔会用何种形式将他们的事情揭出来,实话实说?说他当年因为要无间安王,所以才会舍妻弃子,因为被情敌陷害,所以才会害的妻子论落他乡?

这么一说出来,当年皇上派他去做卧底的事情,不就全露了.依着房乔的忠心程度,肯定不可能用这种方式。

最有可能的,便是借了先前的谎话,他们一家被安王余党掳去,随便编排个可信度高的经过,然后时隔十三年,意外相遇?

但这也要他们一家四口配合才行,要他们配合,便少不了用洗清卢智来要挟,一旦配合了,那他们便不得不回房家。

想要制止房玄龄揭了他们的事出来,也不是没有办法,已经熟知当年两党相争真相的卢家人,手里是拿捏着他的把柄的,但要用这把柄去威胁房乔,绝对是嫌命太长,那把柄牵连的,可是立在全天下的人头顶上的那个。

卢智看着遗玉望着手中的杯子,一会儿挤眉一会儿瞪眼的,心情一松,笑道:“你不用想这么多,天塌下来,也有大哥帮你顶着,那房乔要来招惹载们,我亦不会让他好过。”

卢智没说出口的话是,就算房乔不来招惹他们,他也未必会放过他。

闻卢智说笑要帮她顶天,遗玉便收了作怪的表情,正色对他道:“大哥,我正想与你说,有些事情,你以后不要瞒我可好,我以前从不过问你的事情,是因为怕自己影响到你,可自出了那件事后,我才明白,有些事情我不能不知道。”

她所指那件事情,便是在秘宅九月三十日夜发生的血杀事件。见到卢智眼神中那抹突然出现的内疚,遗玉忙道:

“大哥不要误会,我提起那回事,不是埋怨你,而是想告诉你,好多事你若与我明白了,咱们许是能想出更好的法子,大哥是聪明,但凡是人,必有百密一疏的时候,咱们是亲兄妹,这世上还有谁比咱们一家子的关系更亲的,有些事情,我相信,你是难能和别人讲的,不如就告诉了我,好歹能帮你出出主意。”

遗玉向来对卢智实行的便是不干涉政策,可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却越来越让她明白,不干涉对他们眼下的情况来说,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卢智一个人承担了太多的事情,反倒是她,虽小麻烦不断,可比起他来,着实是自在又轻松,说白了,不过是上上课念念书,防防小人卢智听了她的话,脸上露出奇怪的笑容,好半天后,才道:“你还从没与我说过这些,我只当你是不受听那些烦心的事情,又想着少让你操心,这才处处避着你,没想到,你是怕影响到我,才常做出漠不关心的态度。”

闹了半天,两兄妹一个不讲,一个不问,竟然都是为了对方着想,由此可见,沟通不利,是会引起多大的误会。

遗玉右手一捂额头,哭笑不得地短叹一声,道:“大哥,看来咱们有时是该好好谈谈了,亏我还在心里编排了你那么久,偶尔还会怪你什么都不告诉我。”

卢智扬唇一笑,“编排?”

“呃,”遗玉这才发现自己说漏嘴,话锋一转,“大哥,娘还病着,咱们回学里去吗,若不回去,王爷那里怎么办?”

她这时是不愿离开卢氏身边的,她娘虽没表现出什么难过的情绪,但今日这事情,受冲击最大的便是她,她又喜欢钻牛角尖,若是他们这些儿女不留下一人在她身边,难免她会胡思乱想,把身体拖垮。

卢智显然早想过这事,被她提出来,便说:“我想过了,娘现在住在这里不大方便,我准备先将她接到京城去住一阵子,等新宅建好再说。”

龙泉镇这小院子已经被房乔摸到,难保哪日他不一时兴起,跑过来“骚扰”卢氏,介时他们兄妹不在,还不知会发生什么事。

“到长安去住?那住哪里?”遗玉已经开始想着国子监附近,环境比较好的酒店和客栈。

“归义坊。”

“住那干嘛,离学里远的很。”国子监的城东北方向,归义坊则在西南方向,这距离也太远了,多不方便。

卢智一乐,“离学里是远,可离秘宅近。”

“啊?”至今为止,还摸不清楚魏王府秘宅究竟在什么地方的遗玉,听到卢智这样说,顿时在脑袋里回想起来从国子监到秘宅的路线,思路西扭左拐了一圈,扣掉那些疑似逛圈子的路线,别说,似乎还真是朝着归头坊的方向去的。

“你现在就同小满去给娘收给收给行囊,等娘喝了药,咱们就走。”

“好,”遗玉放下茶杯,准备去厨房喊正在熬药的小满,随口问了他一句,“咱们住哪家酒楼?”

卢智道:“不住酒楼,我在那里有宅子。”

遗玉把他的话在脑袋里反复念了两遍,才失声道:“你在长安城有宅子.我怎么不知道!”

“小声点,别把娘吵醒,快去收给东西,你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日后只要你愿意听,大哥都会讲给你。”

遗玉虽这会儿就想问他,在长安从哪里弄了间宅子出来,但听了他的保证,又想到刚才两人已经将事情说开,便觉不急一时,现将卢氏安顿好,找个清闲的时间,就算不将卢智问个底朝天,也要从他肚子里倒出一半料来。

第二一四章晚归

长安城归义坊

一辆马车“轱辘辘”地驶入坊北的一条小街之中,缓缓停靠在一间宅门外,门口栽有一棵两丈来高的桐树,树梢上悬着小半的叶子,风一吹来,便有几片被一起卷落,飘在门前的路面上。

卢智和遗玉下了车,将裹着厚披风的卢氏搀扶下来,小满抱着几只行囊跟在他们身后,左右打量着这行人稀少的街道。

“就是这儿了?”卢氏看着路边紧闭的宅门,问道。

卢智“嗯”了一声后,便松开搀扶她的手,上前去在门上敲了一阵,过了好半天,就在遗玉以为他认错门的时候,才见有人来应。

开门的是名年过半百的老头子,面上褶子不少,腰板却挺得直,立在半道门缝里,一见到卢智,便将门打开,笑着点点头,又将目光在卢氏等人身上飘过,一边引众人进来,一边问候道:

“公子回来啦,您这是?”

“东伯,这是我娘亲和妹妹,要在这里住上一阵子。”

“原来是夫人和小姐。”

东伯向卢氏和遗玉一一问好,在他们都进到院子后,将大门重新阖上,落好门栓,才小跑着跟上他们。

这宅子不大,前后加起来,也就五间屋,前院一间小穿堂,后院靠西北角的是间小厨房和下人房,东边已排是两间屋夹着一间书房,院中栽着三五棵树,看上去都有八九年份。

但就是这么不大的一间宅子,在京城中,也得花费不少银子。

进到后院,便有一名下人和粗仆丫鬟从西边的小屋里小跑出来,在东伯的介绍下,问候了卢氏他们。

卢智领着卢氏她们直接进到东边一间屋,将门推开后,便见屋里简单又有些冷清的摆设,好在没有什么潮气,不显阴冷。

小满去整理行囊,卢氏他们在卧房外的小厅中坐下,刚说了几句话,便有下人端着火盆进来,放在几人中间,先前那个粗仆丫鬟也捧着托盘进来奉茶。

“都下去吧。”卢智让下人将火盆往卢氏脚边挪了挪后,开口道。

遗玉知他有话要说,对着从卧房里出来的小满使了个颜色,小姑娘便会意地走到门外守着。

先前在家中,卢智已经将自己在京中有间小宅的事情对她讲了,又说是怕有人再找到龙泉镇上门寻事,先接她到京城住上一阵子,卢氏惊讶后,问过他是哪里来的钱买房子,被卢智推说是卢中植秘赠的,她便跟着来了。

屋里只剩下一家三口,卢智开口道:“娘您就先放心在这里住下,小玉课业忙,需得住在学里,以后我每晚回来陪您,等新宅建好了,咱们再回去。

“你念书重要,每日回来多麻烦,娘一人在这儿便可,不是还有下人和小满么。”卢氏知兄妹今日是请了假回家的,已经觉得耽误了他们。

“不麻烦。”卢智态度坚决,上午刘香香请来的大夫给卢氏诊脉后,曾说她是肝火过旺,才会一再晕倒,需得调整情志,稳定情绪。

若不是遗玉每晚必回秘宅帮李泰上药,他们两兄妹这段时间肯定是会都陪在卢氏的身边。

卢氏知他担心什么,叹了口气,从中午醒来就没有再提那人的事,这会儿终是开口讲道:

“你们俩别太挂心娘,上午我不过是突然见着那人,又被他连番激怒,一时难忍,情绪才会有些激动,娘并非是想不开的人,这睡了一觉,便觉大好。”

三个孩子跟着她吃了多年的苦,卢氏一口气闷在胸中十几年,见到卢中植这老父的时候怨不起来,却在见到房乔时候,一股脑地发作出来,本就是大病初愈,身子骨弱,肝火一动才会晕倒,醒来之后,不论身体怎样,精神竟是前所未有的轻松。

卢氏主动提起房乔,遗玉和卢智反而不知道怎样接话,看她面色是好的,可就怕她心里还有疙瘩。

卢氏见到两人欲言又止的样子,继续道:“娘现下就担心,那人既然寻着咱们,日后恐多有事端,你同俊儿还在他家族谱上。娘、娘更是——”

卢智温言插话,道:“您只需好好养身子,别的不用多想,儿子和小玉会处理好的,再说,不是还有外公在么。”

卢氏知道对这事她也出不上什么主意,听卢智提及卢中植,神色一松,“对,还有你们外公,这事你需找个时侯与他说了,有什么难处,切记得同他商量。”

卢智点头应了,母子三人又聊了一阵,卢氏便连连打起哈久来,遗玉扶她回房躺下,坐在床头陪她说了几句话,见她闭上眼晴,呼吸渐稳,才出来,喊了小满进屋候着。

两兄妹要谈事情,便转到隔壁书房去。

这间书房比边上的居室更要简陋,除了书桌和一立书架外,只有两张椅子,遗玉走到书架下面翻了翻,都是些她不感兴趣的策论之类。

“大哥,从这里到秘宅有多远?”

“来帮我研墨。”卢智在书桌后坐下,从旁边一摞书纸上翻出些信笺拆开来看。

“哦。”

墨研好,卢智便开始写信,遗玉随手去翻书帛上的东西,卢智也没有拦着,反倒空出一只手,将左侧的一叠信笺推给她。

“将封面印有红章的看看。”

遗玉不明所以地拿起最上面那封信,见到信封上面,印有铜钱大小古怪章子,她掏出信来,抖开看过,上面十分简洁地写着四句话:

“孟州长史刘东禾,俸百余两,宅六座店铺七间,奴百余。”

再拆一封:

“登州司马朴有亮,俸不足二百,宅五座店铺九间,奴百余。”

一连七封信下来,皆是四句,官职姓名,俸禄和私产,遗玉却看的心惊,这些人都是关外官员,品级最高不过六品,吃的是皇粮,身家却是百倍!

“大哥,这是?”卢智是从哪里查的这些信息的,他查这些是为了做什么!

卢智没有停笔,笑声道:“你不是说要与我分担么,大哥现在就是在做这个。”

“我不明白。”遗玉皱眉,卢智现在无官在身,怎么反倒去查探这些官员的私产,这不是御史台的事情么。

“再看这些。”卢智没有回答,又推了另外一叠给她。

遗玉疑惑地又拆了几封信来看,却不再是简单统计私产,而是一些地方官员相互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眉心一跳,她心中隐约升起一种猜测,想要再开口问卢智,却见他停下笔,抬头望她:

“大哥现在尚且根基不牢,因此,你知道的太多其实并不好,但咱们既然己经说好,我便不会瞒你,只是现下不能同你解释,再过时日,可好?”

遗玉很想现在就问他个清楚,却也知道其中厉害关系,若是卢智真要走那条路,她已经拦不住了。

“好了,去厨房吩咐他们早些做晚饭,我将你送到国子监附近,你一人回秘宅去,”他犹豫一下后,终是叮嘱,“李泰这人,绝非你想象那般简单,小玉,你还是不要与他过于亲近的好,免得到时……”

遗玉脑中闪过一道沉静的身影,心中一丝异样划过,但还是听话地对卢智道:“我知道了。”

长安城秘宅

天色暗下,书房中置了一张矮案,上面摆放的膳食尚且冒着热气,李泰坐在案后,翻着书,并没有动筷。

银霄扒在书房门框边上,眼巴巴地探着脑袋,瞧着花厅邓边,不时发出阵阵“咕哝”声。

李泰翻过一页书,察觉到主子心情不对,阿生身体有些僵硬地立在边上,小声道:“主子,用膳吧。”

银霄听到阿生的声音,快速扭头看了一眼垂头看书的李泰,一只爪子悄悄抬起,划过门槛,将要落在门外的地面上时,就听一句淡谈的声音响起:

“站好。”

那只爪子便“嗖”地一下又缩了回来,快地仿佛它刚才压根没有伸出去一般,银霄继续盯着花厅门口处,金黄色的利喙来回磨蹭着门框,随着折磨人耳朵的“嚓嚓”声,门框上飘下一层层木屑来。

“咳。”阿生清了清嗓子,“主子,卢公子和卢小姐许是有事耽搁,才回来晚了,要不我出去迎迎?”

李泰终于把目光从书上转移到阿生身上,一眼就把他看的毛毛的,伴着银霄制造出那难听的摩擦声,阿生偷偷咽下一口口水。

“去看看。”李泰自己倒了一杯酒,低声道。

阿生得了命,连忙快步走出书房,那模样就好像有鬼在屁股后面追赶一般,银霄见他身影从身边跑过,连忙停了嘴,一爪子迈过去,也要跟着,它两只爪子刚刚碰到门外的地面,后脑便是一麻,有些吃痛它,红了眼晴扭头去看,正见到李泰堪堪收回沾了水酒的两根指头。

“哟!”银霄终是不满地叫了一声,扭回脑袋,两只翅膀朝前一抱,有些赌气地在门口蹲下来。

—本章完—

第二一五章关于自称

遗玉在卢智的再三催促下,才松开楼着卢氏的胳膊,再次叮嘱了小满一番后,才同他一起坐上门外的马车。

“娘,您赶紧进屋去。”遗玉上了车,便掀开车窗小帘,对卢氏挥手。

“知道了,你回学里后早些休息,等沐休后,便让你大哥去将陈曲接来。”

上次离家,遗玉好不容易说服卢氏不带陈曲一起走,但眼下卢智说晚上要回这宅子,卢氏是怎么也不放心遗玉一个人晚上在学里呆着的。

“嗯,那我明儿再来看您,对了,您晚上休息时候,可别喝茶了。”遗玉先应下,反正介时再找借口便可,她眼下还要在私宅住一阵子,怎么可能带着陈曲。

娘俩从出门到遗玉上车,足足花了一刻钟的时间道别,卢智寻了两人话落的空当儿,敲了敲车壁,车夫立刻扬起马鞭,轻巧地抖了个花儿,甩在马屁股上,马车便轱辘地朝前跑去。

“小满睡前别忘了把火盆熄灭!”车一跑,遗玉便趴着窗子探出半边脑袋喊道,马车在街头转了个弯,她缩回头.对卢智抱怨道:

“我这没说完呢。”

卢智瞥她一眼,“都什么时辰了,你再说下去,干脆住就到这里好

遗玉小声嘀咕:“我倒是想住下…”她向来黏糊卢氏,可若今晚不回秘宅,李泰那里又交待不过去。

马车驶到学宿馆附近的街上时候,已经比平常晚上将近一个时辰,秘宅的车夫正有些焦急地在车边打转,就见到一辆马车停在旁边,卢智和遗玉从车上下来。

车夫没有多问,只是赶紧将车帘掀开,不过只有遗玉一个人坐了上去,卢智交待了车夫几句,看着秘宅的马车跑远。

阿生牵了马匹出来刚刚跨上,就见夜色中,一辆马车隐约从路口驶来,他神色一松,翻身下马,等马车在身边停下,遗玉下车后,才迎了上去。

遗玉见到阿生牵着马在门外站着,一愣之后,问道:“阿生哥,你这是要出门吗?”

“您可算回来了,我正准备去寻你,您是路上耽搁了?卢公子怎么又没回来?”阿生问着遗玉,却拿眼神瞄了一眼她身后的车夫,见他轻轻摇头。

“家中出了些事,白日便回了趟龙泉镇,这才晚了,我大哥最近很忙,怕都不能回来住。”

“哦。”阿生便没再详细追问,伸乎招来看门的下人,将马缰递给他,就同遗玉边说话,边朝宅子里走。

一进到小楼院中,就听到一声欢快的鸣叫,遗玉顺着声音看去,见到立在书房门外的银霄,不由一笑,朝着它走去。

仍旧坐在矮案后翻书的李泰,听见外面动静,动作一顿之后,便将书收了起来,见着遗玉走到门边弯腰逗养了两下银霄,才躬身朝他一礼:

“殿下。”遗玉将刚才在门口对阿生说的话,又同李泰解释了一遍。

“用过饭了吗?”

“已经用过了。”遗玉是同卢氏吃了饭,才出门的。

阿生瞄了一眼屋里案上饭菜半点没动的痕迹,刚要张口,就听李泰道:

“陪我用膳。”这话说的倒是直接,半点不带含糊的。

遗玉也看到案上的饭菜,刚要点头,想起卢智先前的交待,道:

“殿下,我还是——”

她婉拒的话没有说完,就被阿生适时打断,“那小姐先回屋去收给下,这么一路奔波过来的,”又对李泰道,“主子,饭菜都凉了,我让人拿去热一热。”

“嗯。”李泰又看了一眼半张着嘴一副“话没有说完”模样的遗玉,便垂头继续看书。

遗玉这时也不好再拒绝,只能先回屋去,银霄动作敏捷地跟在她身后。

一进西屋,早就等的有些焦急的平彤和丅平卉忙上前接过她的书袋,一阵服侍,让她净了手,换了件衣裳。

依着遗玉这会儿的心思,其实是想自己单独待会儿,毕竟上午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她还没有时间静下来好好地理一理思路。

芸娘和丽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那个韩厉现今又跑到哪里去了,总觉得有些古怪在里面,却一时寻不到头绪。

上午房乔讲了那么多事情出来,她是不可能全信的,看似有理有据,个中疑点却甚多,挨个糊涂人来,想不明白,怕是要被他牵着鼻子走。

遗玉再走到书房门口时候,才堪堪收了思绪,正对上那双青碧色的眼瞳,有些烦乱的心,竟然出奇地静下。

她在他对面坐下后,阿生从屋外将门帘放下.领着心不甘情不愿的银霄去吃送来的晚饭。

李泰自然注意到遗玉进屋时候脸色不对,双目微闪之后,问道:“你要参加五院艺比?”

“人选还没定下,说不准,小女先提前准备了,免得到时出佯相。”因卢智先前叮嘱,遗玉措辞了一番,才回答,说到佯相二字,眼中难免有些愁色。

李泰听到她又用回谦称,眉头微不可察地轻抖了一下,并没有忽略心头淡淡的不快,直接道:

“同以往一样,称“我”便好。”

遗玉正起身为他斟酒,听到他的话,动作一滞,同以往一样?她以往是用“我”自称的吗?

从九月三十日的血杀之夜后,遗玉对李泰说话时候,便不自觉地没再使用谦称,这会儿是因为卢智的话起了作用,才又“规矩”起来,没想到李泰竟会在意这种小事,被他提起,遗玉才猛地发现,李泰不知何时,在同自己说话的时候,竟然也没有用“本王”自称!

“殿下,这于礼不合。”其实遗玉也不是多习惯用谦称,但若是称“我”,难免太过亲切了一些,只能借了“礼”宇来推诿。

“不差这么点规矩。”李泰伸手接过她手中酒杯,指尖相碰,察觉到她小手的冰凉,刚要说什么,她便有些局促地将手缩了回去。

“是。”因着指头上沾染的温度,遗玉脸上一热,稀里糊涂就答应了。

李泰看着她半垂下微微泛红的小脸,异色的眼瞳掠过浅浅的波光,“学里有搏士提前知会过你,让你准备的吗?”

“没有。”

李泰饮了口酒,淡淡地开口,“卢智没有告诉过你,只有学里惯常出彩的学生,才会被选参比。

他也是因她突然开始练箭,且听阿生说了几次在屋中下棋,才联想到艺比上,住在秘宅期间,来往多是些朝堂或是党派的消息,遗玉这阵子在学里的处境,他并不清楚,言下之意,算是在告诉遗玉,她许不会被选去参比,大可不必担忧。

遗玉犹豫了一下,才解释,“初二那天,查博士在太学院赞了我。”所以她现在也算是出彩的学生,不过这彩暂时不大名正言顺罢了。

“哦?”李泰刚刚拿起银箸,听她这么说,想起先前对那人的交待,他心中一疑,道:“那也未必会被选中。”

查继文虽然名望很高,却也不是从来不称赞学生的,被他称赞是好事,但不等于就能参加五院艺比。

遗玉知他意思,想到查继文博士夸奖自己的场合还有说过的话,虽感激他的赏识,心中却有些牢骚,想到长孙夕同李泰的传闻,又见眼静这人一副“看不起”自己的模样,眉头轻皱之后.便直言道:

“查博士拿我同长孙小姐比较,说国子监眼下女学生的资质中,元人能及我。”说完这话,她便暗骂自己嘴快,想要改口已经来不及。

“嗯?长孙娴?查继文拿你同她比什么。”很显然,李泰尚且不知长孙夕已经到了国乎监念书。

遗玉小声道:“不是长孙大小姐,是三小姐。”说完抬头看了一眼李泰表情,见他听到长孙夕的名字,向来平静的脸色竟然有些波动,忍不住抿直了唇线,暗自猜测那些传言,果然是有些真切的。

李泰不知她心中所想,只因听闻她被查继文一下子抬高到那种地步,熟知京城风气的他,自然知道遗玉会面对什么,有些不悦那人的自作主张,脸色便难看了一瞬。

遗玉半垂着头,没再去看他表情,而是取了银箸,帮他布菜。

李泰随便吃了几口,突然开口问道:“九艺之中,你都擅长什么?”

“呃…”遗玉想了想,倒是大方地回答:“礼艺、书艺。”

九项之中只有两项擅长的,也亏得她面不改色地说出口了,不过,她毕竟才到国子监学了一个多月,还因事故请了许多假,同那些自小便受熏陶的公子小姐自然不同。

李泰见她认真思索后,一本正经地答出这么两项.眼中细微的笑意轻闪,面上仍是无甚表情,“不擅长什么。”

这不擅长,问的便是有可能垫底的项目了,不好不坏的,暂且不需讨论。

正处在临时抱佛脚状态的遗玉,只当他能帮自己出些主意,便老实地伸出五根白嫩的手指,一一扳过,“琴、棋、射、御、算。”

好么,九艺之中,她擅长两项,不擅长的,竟然就有五项之多。

第二一六章有我教你

遗玉盘着腿,坐在李泰对面,将自己不擅长的艺比项目细数了一遍,五根指头竟全都用上。

李泰看请她在案后的小动作,待她数完,才闲闲地开口,“五院艺比中,五项都被评为最差的学生,国子监自办学以来,似还没有过。”

遗玉暗自撇嘴,他这话怎么听着那么不顺当,就好像她要成为第一个五项垫底的学生一般。

琴、御、射,这些艺能在长安城中,只要是稍微富裕点的家庭,孩子们都是自小学起的,可他们兄妹却没那种机会。

小的时候,卢智只知道看书,为了日后能参加科举,终日手不离书,卢俊则是要跑上几里路到镇上武馆去打杂顺便学拳,多少嫌得几个小钱儿,卢氏和遗玉闲余的时候几乎都是在针线中度过的,绣活做多了,拿去卖钱,日子才会好过一些。

后来到了龙泉镇,卢智进到国子监念书,开始有机会接触射御之类,知道只会念书是远远不够的,他便努力地吸收新的知识。那段日子,她和卢氏则是起早贪黑地做糖葫芦卖,后来日子变好,没多久,她也进到国子监中。

因此,提及自己并不擅长的艺比项目,遗玉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反倒生出些坦荡来。

“我会尽量不做那垫底之人。”遗玉正色道,不管是用什么法子,她都不能垫底,被人小瞧和嘲笑还是次要,她是卢智的妹妹,若是丢人,那丢的不只是她一个人的。

李泰看着她突然变得坚定的眼神,放下银箸,道:“御艺和琴艺,你就弃了吧。”

七弦琴和骑马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对于遗玉这个新手来说,与其去博那微乎其微不做垫底的可能,还不如压根就不比。

“我正有此意。”若不是弃的太多同样难看,她这不擅长的五项,都想弃掉。

“书艺一项,你倒是有可能拿块木刻。”虽然不知道到时侯书艺题目究竟是何,但凭着自创的书体,这国子监里,便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同遗玉相较。

遗玉对书法亦是有着极强的自信,不光是因为她在境界上比起多数学生都上一筹,且她是真正醉心于书法的人。

记得儿时最开始写字,都是在沙土上练习,家中没有余钱买纸供她挥霍,她便在笔划学的像样一些时候,才用卢智正面使过的纸张,在背面练字。

她开始琢磨颖体的时候,更是风雨无阻地每日都要研究一会儿,哪怕是早上天还没亮便到长安去卖冰糖葫芦,夜深才同卢氏制好明日要卖的,她也会抽出时间来练字,直到新字体小有所成。

李泰看着正侧脸思索的遗玉,异色的眸子滴流婉转,“射艺和棋艺,你不会是最差。”

这完全是一句肯定句,遗玉听出他话里淡淡的自信,心中很是奇怪,虽说照着五院艺比的时间安排,射艺和棋艺都比较靠后,还有时间临阵磨枪一番,但绕是她现在能够拉开六斗力的弓,下棋不再荒腔走板,也没得这种自信,说她一定不会垫底。

李泰看出她眼中的不信,端起酒杯,饮上一口,泛着水润光泽的薄唇中,轻描淡写地吐出一句括来:

“有我教你。”

心头一跳,遗玉盯着手边酒壶的目光,微微滞留,这四个字听起来简单,实则同他先前的话是因果关系,因为“有我教你”,所以便有“你不会是最差”。

但关键却不是在这四个字上——

“为、为何?”遗玉抬头,带着三分疑惑,看向对面那人冷淡的面色,不是问他为何有这般自信,而是问他为何要帮她。

被她突然问到,李泰双眼迷茫了一瞬,被她直直地盯着,青眸一转,避开她的视线,越过她的肩膀,望向书房门口挂着的三色嵌边帘子。

“今晚你迟归,没有练箭,等下补上。”说完,他便不再开口,径自用起晚膳。

矮案的遮挡下,遗玉放于裙面上的两手,轻轻扯着衣料,李泰的避而不答,反而今她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