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李泰继续道“你说带着卢智投火的那个女人,我已派人去查。”

“昨晚与我同行的人,他怎样了?”

“受了点伤,死不了。”李泰轻描淡写地答完,见她神色间的担忧,心念一转,问道:“你很担心他?”

“他是我大哥的朋友,”她强扯出一抹苦笑,“当日若不是他在城门外及时将我救下,我就会和我娘一样被掳走,前有相救之恩,我却又因私心把他害成这样的,他并不知道我让他带着我夜闯大牢,其实是为了去劫牢,到头来却功亏一簧,我欠他良多,可到头来却连他的名字都不知。”

李泰目光闪烁,缓步走到床前,伸手撩起她肩上的一缕长发,引得她回望,才低声道:“那我呢。”

“你?”遗玉愣了一下,才恍然记起前不久才发生的事情,才记起她游荡在崩溃边缘时,是抓住了什么才没有疯掉。

“我对你,已不是欠了。”

“怎么说?”

她没有避开他那双眼睛,并未答话,而是迟疑地伸手扯住了他的衣袖,心中喟叹,只是这么简单的触碰便让她空荡荡的心里生出一股踏实感来。

依赖是日积月累起来的,它一直都存在,只需要一个引子将它牵出。接连发生了这么多事,她不想再做优柔寡断的人,付出太多代价,赔上太多东西,已经够了,不管他们日后变成件么样子,算她卑鄙也好,她需要一个人弥补她心里的空白,支撑着她,活下去,不管那是情爱还是怜悯,亦或是什么别的东西。

李泰低头看了一眼衣袖上的小手,没有再追问,却面无表情地伸出另外一只手来将它拿下,五指收拢,轻松地将她冰凉的小手包裹进自己温热的掌心里。

在这非常的时期,在这一刻,两人之间,分不清倒是谁先伸手抓住了谁。

不知过了多久,还是遗玉最先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转了下手腕便被他松开,缩回手,低头道:“我要回国公府一趟。”卢智以这种方法死掉,卢荣远他们肯定是会急着找她。

“我会让人带信给他们,你待在王府。”

“这、这不妥,”遗玉想了想便拒绝。

“有何不妥,”李泰背过手,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不愠不火道:“怀国公一个月丧期将过,我会入宫求旨,你将是我未过门的妃子,国公府已分家,卢智亡,你不待在我这里,又要去哪。”

他并非刻意提醒她“无家可归”的现状,但是这是事实。

“不。”遗玉皱起眉头,有些为难道:“可是能推后一些?眼下实在不宜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李泰微眯了眼睛,食指轻轻叩着扶手,若是他没听差,她是想要隐瞒他们的关系。

许是因为近了一层,遗玉很快便能从那张无甚表情的脸上察觉到不悦,怕他多心,便有些苦涩地解释道:“说到底,我大哥还是因为长孙涣之死得罪了长孙家,他现在又是这般死法,若是你在这个节骨眼上同我有什么干系,难免会被迁怒.无故结怨。”

她知道自己做了一个多么自私的选择,他是有心皇位的皇子,又被长孙家的嫡女爱慕,若是同长孙家联姻,必会得一大助,可是有她在,这桩美事许会成了水中捞月,她不得不承认,眼下的她对李泰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若是可能,她希望尽量减少他的麻烦。

李泰脸色不变,问道:“那依你之见?”

“不妨等上一些时日,等他们冷静下来再作打算,这样你也不会难做,好吗?”遗玉恳求道。

闻言,李泰站起身来,在遗玉的诧异中,径直朝门外走去,几步之后,突然顿足.回头淡淡地开口道:“你究竟知不知道,我是谁。”

他是魏王,是李泰,是这长安城里唯一一个连皇上的脸色也不会看的男人。

一愣之后,便听出他话里的意思,遗玉目光怔仲,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地发现,刚才她竟然在同这样一个男人讲那样的道理。

“是,不过我还是觉得,为了我们两个都好,那求旨一事,还是缓缓吧。”

李泰淡密的眉心拢了下,道了一声“如你所愿”,便转身离开了卧房。

新唐遗玉第404章处境

在床上躺了一个上午,中午在魏王府用罢饭,李泰不知去了哪里,遗玉和阿生打了招呼,说要去国公府,事先得了知会的阿生并没阻拦,而是叫上了一名眼生的车夫送人。

国公府那边,卢荣远、卢荣和兄弟俩早朝时候都得知了刑部大牢失火一事,到了中午都没见遗玉回来,刚派人到龙泉镇去找人,她便上了门。

两家夫妻都在,四个人围着她先是劝慰了一番,提及死去的卢智,四位长辈都是当场落泪,卢荣远一口一个有负卢老爷子的嘱托,窦氏拿帕子捂着嘴,哭声最大。

卢智因是犯的死刑,尸首交由刑部掩埋,一家人便商量拿了卢智生前衣物,在寺庙找位高僧做回超度,此后再论立衣冠冢之事。

讲到最后,才由卢荣和提出,要让遗玉搬回来住,赵氏和窦氏都开口留人,一个说家里有卢书晴在,她们姐妹两个也好作伴,一个则说自己无儿无女,自此便会将她当做亲生的养待。

这提议却都被遗玉婉拒了,本来他们都还不依,说她一个小姑娘家的自己怎么过活,可却被她一个恰如其分的理由正中红心。

“伯父,伯母,玉儿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怜我现在孤身一人,可是你们想想,长孙家眼下是当死去的大哥作杀人凶手,保不齐是还没解了怨气,前阵子闹的,这京里人多知道我们母子是‘外来的’,并非正宗,因此多不会为难咱们卢家,可若我跟你们任谁一家过,都会被牵连。”

窦氏和赵氏本是因为那笔卢智带走的家产,才坚持接回遗玉同住,听她这么一说,得失之间一径衡量,当场便歇了火,也不说什么姐妹作伴、无儿无女了。

而卢荣远则要思虑的远些,他眼下顶着怀国公的爵位,不得不替卢家的未来谋出路,眼下卢智已死,抛开杳无音讯的卢俊不谈,竟是又成了后继无人之状,再被长孙家打击一番,说不定他们这一脉就要断送。

因此,到了最后便只剩下卢荣和一人还在劝说遗玉,“小玉,你说的这些二伯都明白,可是你也替你自己想想,你一个姑娘家的,眼着着就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这没有个娘家撑着,你该如何是好?”

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在这朝代,身为女子,嫁人婚娶前后,靠的最多不是声、名、才、学,而是娘家,看长孙娴便知,就算她前阵子在五院艺比时闹了一场,名声大跌,又被人质疑礼教,可是因为人家是长孙家的大小姐,想要上门求亲的人仍旧能从朱雀门排到明德门去。

来前遗玉已经想到会被问及,便又拿同李泰说过的话,向卢荣和道:“我的意思是,眼下不急,长孙家正是怒气当头,等日后他们气消了,我再回来住,也不迟,大伯二伯不必担忧,龙泉镇的住处,大哥已经安排妥当,下人管家都齐全,你们知道,我亦是个懂事的。”

好说歹说,四人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总算是不再要求她回府住,这事说完,已经傍晚,遗玉借说天色巳晚,拒绝了留饭,道是要回龙泉镇拿卢智的衣物,便离开了。

此时国公府外头,少不了有长孙家的眼线,遗玉便没让他们送,独自出了前厅朝大门走去。在门前的一条甬道上,却被一个意外的人从旁叫住。

卢书晴打量着一身素色,发簪上只别了一根木簪固定的遗玉,走到她近身,才将头撇向一旁,道:

“你们两兄妹要害死我了,你大哥杀人的事,整个国子监已是人尽皆知,你不来学里,我就代你受过,几乎每天都有长孙家的狗腿来找我麻烦,我还只能忍气吞声。”

遗玉轻提一口气,抬头看着她的侧脸,轻声却认真道:“对不住,连累你,了也谢谢你的提醒。可是请你记住,我大哥他没杀人,他没有,所以你不需要忍气吞声。”

说完她便冲她一点头,转身朝着门外走去,卢智没有杀人,所以她对受到牵连的卢家感到歉意,却从不觉得,他们有什么对不起长孙家的。

来了一趟卢家,却让她的心情更沉重了一些,赵氏和窦氏想要让她同住的意思,她很清楚,若是她骨头再硬点,大可以把那笔本不属于她的家产还回去,可是她不是意气用事的小姑娘,虽然尚没从失去最亲之人的打击中走出来,可是她的理智又回来,她需要那些钱,不管是为了现在,还是以后。

走到对面街角,撩起帘子准备上车,却被车里多出的人吓了一跳。

“殿下?”

惊讶了一下,她便赶紧上了车,将帘子放下掩好,在宽敞的车厢内冲他躬了下身才落座。

“怎么说的。”

“他们都同意我单独过,我打算回龙泉镇住着,”她老实交待,又犹豫地问道:“我大哥的尸身…”

没办法大操大办,她打算就在龙泉镇的新宅附近,弄一块风水好的地界买下来,然后精修一番,把他安葬了。

“无须多虑,已经办妥。”李泰见她虽梳洗的干净,但脸上却没半点血色,便道:“若是无事,便回府去。”

“我今晚要回龙泉镇去一趟,整理下我大哥的衣物,”遗玉见他眉头微皱,也不知是怎么想的,便脱口问道,“您要不要同去?”

说完便想打嘴,他和她可不一样.天不亮就要出门上朝去,跟着她是乱跑什么。

却不想李泰竟然点头,道了一声“好”,便叫车夫直接出城驱车前往龙泉镇去。

马车绕道,自然又经过了国公府门前,冬日多风,吹得鼓鼓的,一阵刮来,便将车窗帘子掀起,只这么片刻的功夫,却恰被站在门内的卢书晴窥见坐在里侧的人影。

“那是……魏王?”

夜幕降临,长安城内的灯火一片片地亮起,但总有它阴暗的一角,就在东都会一家多年经营的丝绸铺子里,掌柜的关上门后,便进到后院中,打开置物的地窖,跳了进去。下面漆黑不见五指,却有两三人正在低低交谈,若是胆子小的在这里头,指不定会被吓坏。

“参见鹿使。”

“情况如何?”

“回禀鹿使,她似乎很小心,又有人在旁看护,我们一直找不到适当的时机下手。”

“哼,不过是一个黄毛丫头都抓不住,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主上留你们何用。”

“鹿使赎罪!”

“罢了,将她的动向与本使详说,我会亲自出手,在腊月十五之前将人带回。”

龙泉镇卢府

在离开长安半个时辰后,遗玉带着李泰回了卢家,卢府的下人们多已经睡下,守门的见着她回来,慌忙就要进去喊人出来迎人,却被遗玉拦下,毕竟一旁跟着李泰,太过声张不妥。

于是两人朝正房走去,身边竟没得半个下人跟随。李泰看着四周的环境和修建,遗玉走在他一旁,轻声道:“这是九月的时候才建的新宅,大哥请了京里的工匠来造的,后头还有一口汤泉,您不妨去泡泡,时候不早,这小镇上的人都睡得早,您若是不介意,我下厨烧几个菜,就不叫厨子了。”

人多口杂,李泰又是这么显眼的一个。

“汤泉?”李泰知道这稀罕东西,当然也没少用过,听说这“小宅”里头有,不免好奇。

“嗯。”

一盏茶后,遗玉将他领到了主院后头的汤泉竹屋,着着热气蒸腾的温泉水面,见李泰解了披风搭在挂屏上,这才尴尬地想起,他是就这么两手空空地跟着来了,连个换洗的衣物都没,泡什么汤还。

“是我思虑不周。”

“无妨。”李泰却没放弃沐浴的打算,低头便要宽衣。

遗玉想着将卢俊的衣物借他,却是不妥,好在她念头一转,记起前不久没出事前,她为远在他乡的卢俊准备了一套新衣物,便道:“是我思虑不周,前些日子,我缝制了身衣裳,本是跟我二哥穿的,您若是不介意,可先将就一下?”

李泰目光微晃,扭头答了一个好,也不避讳她在一旁,便继续宽衣。等遗玉回过神来,他已是将锦缎长袍脱下,露出里面洁白的中衣,害她面色一红,赶紧低着头快步走了出去。

出了这竹屋,冷风一吹,她便又想起了卢智,想到如今这可以的处境,压下心头的苦涩,便去准备晚饭了。

各院都有小厨房,因她昨晚还在这里用饭,食材都是现成的,江南的产业现在是在她名下,前不久才送来的蔬菜很是新鲜,她虽无心烹饪,可也不想李泰吃的马虎,便提了精神,认认真真地烹了几样素食,又烧一盘肉丝的杂炒出来,在暖阁空置的西屋添炭烧了火炉,把饭菜在案头摆上,把酒温着,约莫时间大概差不多,才丢屋里取了那套新衣。

抱着衣裳站在竹屋前头,又犯了难,只恨不得拍一拍自己一心几用,有些愚钝的脑子,怎地进来越不知事,正要转身去叫个男仆进去送东西,便听里面一声低音道:“进来。”

新唐遗玉第405章你是故意的

“进来。”

遗玉本是打算去叫男仆来,听见这声音,想到两人眼下的那层关系,她再扭捏只是矫情,于是犹豫了一下,便伸手将门推开。

飞快地抬头看了一眼浴室内,她本是想瞅准了屏风走过去,可一眼便见着了水池中一道人影,这汤池深过三尺,在地内沿边修有玉石台座,李泰这会儿便是坐在地中,背对着她,披散着湿漉漉的黑色长发在池边蜿蜒,恰如其分地遮挡住了裸出的肩背。

这山间流出的温泉很是高温,虽有冷水注入,可还是在竹屋内腾起一层白茫茫的雾气,竹屋里的吊灯虽熄着,可是头顶一片镂空的屋顶,却让月光从中泻入,在他回头望来时,薄薄地笼罩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还有那黑发滑落后露出的一片肩臂,肤色散发着莹润的光泽,肌理紧绷而健硕,整个人就像是这月色下沐浴凡间的神明。

“过来,擦背。”

“……殿下,我——”可不可以不擦,她抱着干净衣裳,向门边小退了半步。

李泰眼尖地看见她的小动作,还有快要垂到胸前的脑袋,手臂一抬托在脑侧,望着她淡淡地问道:

“为何生怯?我以为你已清楚,你早晚会为我之妇,不过坦诚相见耳,快过来,我已饿了。”

他话说的坦然,却句句在理,遗玉心里清楚,便也顾不上些许抗拒,将干净衣裳和中衣搭在屏风上,便挽了袖子,拿起布巾和乘着澡豆的银盘走到他地边,在他背后蹲下来。

李泰见她听话,眼中露出掠过一抹满意,便扭头坐正,道:“无需太用力,澡豆就不必用了,我不喜欢那个味道。”

得,这还要求上了。

遗玉绷着泛红的小脸把布巾在手上缠结实,又沾了点水,伸手去将他湿漉漉的头发拨开,刚才在远处看还不怎么觉得,可离近了才诧异地发现,这人身上竟是结实的很,半点不像外头看着的瘦长,尤其

是手臂上的肌肉,生的并不夸张,可是该有的却一块不少,该称健硕恰当。

好在他个头高,坐在水中的台座上,挺直了身子便能露出大半腰背,她小心翼翼地从他肩头开始擦拭起来。

两辈子加起来头一次给男人擦澡,还是在出了这么大的丧事之后,虽知不该,遗玉心里是既羞又恼,还有些委屈,因此手隔着布巾按在他背上,便故意用了最大的力气去擦。

“嗯?”李泰轻哼一声,低声道:“你这擦背的法子是哪里学的,倒是不错。”

好不容易把这大高个儿的大半块背擦完,遗玉冒了一层薄汗的脸已经红的可以去煮蛋,最后在他背上狠狠地蹭了一下,她方才小喘着气儿缩回手,有气无力道:

“好了。”

还没等她话音落定,便听“哗啦”一声,眼前刚刚还静坐的人便从水中站了起来。

“啊!”惊叫一声,遗玉想也没想便下意识地伸手去捂着眼睛,两腿一蹬便站直了身子,想要后退,可蹲了半天发酸的腿踩在湿滑的石扳上,脚下一滑,她便失重地挥起手臂,直直栽向汤地。

李泰蹙眉看羞她惊慌失措地模样,见她倒过来,本想伸手去接,可心念一转,却是侧身闪了过去。

“噗通!”这是落水声。

“咕咚、咕咚……咳咳咳……噗、噗!”这是连咽了两口水后被李泰从水里拎着衣领捞起来,咳嗽了一阵便开始吐水的遗玉。

遗玉吐完了嘴里的水,伸手抹了一把脸土的水珠,待能睁开眼睛,仰头便使劲儿瞪了一眼头顶面无表情的李泰,忍不住低喝道:

“你是故意的!”

故意突然起来吓了她一跳,又故意不扶她,害她喝了好几口“洗澡水”!

李泰不置可否地扬了下眉毛,看了一眼她重新有了生气的眼睛,又低头看着她湿透的衣裳,道:

“我洗好了,你要洗吗?”

遗玉注意到他的视线,总算是发现两人眼下一个裸体一个湿透,耳根发烫地飞快伸手环抱在胸前,努力抬着脑袋看着他脖子以上的位置,暗暗咬牙道:

“不用了,你不是饿了吗,若是洗完了就去吃饭吧。”

李泰没再挑战她神经的极限,点点头,见她站稳,便松开了她的后衣领,转身踩着阶梯出了浴池。

遗玉就在他身后,愕然地从背后看着他下身,赫然是一条白色丝绸长裤,虽然因为湿透紧贴着肌肤,可也是该遮的都遮住了。

狗屁的坦诚相见!哪个人洗澡还穿着裤子的!真是见鬼了!

黎明时分,天还未亮,李泰听见屋外细碎的人语声,揉了揉额头,便从床上坐起,头发里还带着药汁的味道,那是梦靥的解药,他随身带着,依稀记得,昨晚睡前还有一双柔软的小手在脑子上轻轻地按压着,助他入眠,果然,时别多日,他又一次无梦而眠。

不习惯外人近身的王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没有侍从在旁时,什么事自己都做得来,包括穿衣裳。

他昨晚睡在主院的偏房,虽枕头太软他不习惯。可那顿口味特别的晚餐,却让他的好心情可以容忍这点毛病。

“小姐您真是的,既然回来了怎么不早些把咱们叫醒,还亲自下厨做饭,是要折煞奴婢们么,好了您快放下盘子,奴婢来拿!”

“无妨,许久没有下厨,怕是手生了,本来吃了早饭我就打算走,没想动静大了会把你吵醒。”

“瞧您说的……咦,这粥好香,里头红红的小粒,不是咱们宅前林子里的赤爪么,这还能熬粥啊?”

“对,这东西用处多了,回头我再教给你们,厨房里还有些粥,好了,东西摆着就行,你们自已去盛着吃吧。”

“这哪行,奴婢们还是在旁侍候着主子们早点。”

“我说行便行,去吧。”

“小姐一一”

“吱呀”一声,内室的门被推开,李泰绕过屏风走了出来,瞥了一眼愣愣地望过来的平彤平卉两姐妹,便自顾在摆了小菜和粥品的餐桌前坐下。

“参、参见王爷。”

“退下。”习惯了发号施令的王爷,在哪里都像是在自家府上。

遗玉看着刚才还坚持要留下来侍候的两名侍女,一躬身后,便缩着脖子快步走出了屋子,有些可笑地暗自摇头,便站在他身边,乘了一碗热粥在他手边放下,又像是以前和卢智吃饭时候一样,给他碟子里每样小菜都夹了一些,再给自己也乘了一碗,在他对面坐了下来,舀一勺,吹了吹,喝下去,抬头却发现他正盯着自己看。

习惯了一家人一起吃早饭,一跑神便自觉地坐下了.她有些尴尬地站起身,道:

“失礼了。”

“坐。”李泰见她虽坐下,可却没了刚才那股子自然,便拿汤匙撇着碗里的粥,道:“不必拘泥,就像方才便好。”

隐隐约约的,他似乎抓到了一丝丝他想要的东西,从她身上。

“哦。”遗玉继续坐下喝粥,因为心里惦记着卢智的事,很快便又开始跑神,漫不经心地夹着菜,见到对面的碟子空了,便拿一旁干净的银头小箸添上一些,见他只会自己夹那一盘肉丝,嘴里不自觉地啰嗦道:

“早晨还是食素好,肉食油大,伤脾胃,还有那粥,多喝些无妨,这粥有个俗名,叫红白黑,红的是赤爪,白的银耳,黑的黑枣,多喝些,一上午不用进点心也不会饿。”

说着她便贪生去将那盘肉丝从他眼前拿开,对换了自己眼前的冬笋过去,李泰一箸夹空,也不气恼,便顺势落在冬笋上头,倒真是多吃了些素食,不再去夹那盘子肉,一顿饭下来,粥也喝了两碗,可惜阿生不在这里,不然见他吃的比以住多,定是会把这些菜谱抄录回去,给王府天天吊着脑袋过日子的大厨们。

两人吃了早点,遗玉又拿李泰随身携带的药汁给他梳洗了头发,因他还要上朝去,便在东方鱼肚渐露时,离开了龙泉小镇。

这一路住回赶,起初都是沉默寡言,一个人本身没几句废话,一个是心情问题。可在行了一半之后,李泰却率先出声,道:

“我进宫早朝,你直接回卢家去送卢智的衣物,待找僧人超度之后,就去天霄阁等我。”

说着他便从袖中掏出一块掌心大小的浅色木牌给她,“拿这块牌子给掌柜的便可。”

遗玉接过,看了这半圆的木牌上头精致的雕纹,一面刻着“天蔼阁”三字,一面则刻着“天山云水人间路”七个小字,不知何解,但她还是仔细地收好。

“卢智的尸身,暂时不便来回运送,我会先代你保管,等墓址都选好再说。”李泰这么说,却是隐瞒,其实他昨晚便从刑部弄到了那具尸体,可是却不愿她看到那惨不忍睹的样子伤心,才这般打算。

“嗯,有劳了。”遗玉点点头,摸了摸身边装着卢智生前衣袖的囊带,眼晴涩然,便扭头撩开帘子,看着渐远的青山,车外冰凉的风刚吹在眼晴里,还未吹去泪意,便从旁伸出一只大手将帘子拨了下去挡住冷风。

“若是想哭,无妨。”

“……是。”遗玉低下头,抓紧了囊带,被他一手轻抚在头顶,眼泪便潸然落下。

新唐遗玉第406章我会变强

尽管李泰拖延了三日,但腊月初十,遗玉在龙泉镇为卢智买好现成的墓地,又修整之后,还是把存放了几日的尸首送到了小镇上。

龙泉镇卢府的下人尚不知情,在一个大早起后,被遗玉迟迟告知了这一噩耗,不管是虚情假意,还是真情流露,总之这大宅中是哭声一片。

在一个清朗的早晨,镇南山下,包括程家和京城的卢家人在内,亲友仆从数十人,身形憔悴的遗玉素衣白鞋,一路扶棺,将外人以为里头装了衣冠,实则是卢智尸身的棺木葬进了墓中,总算是让死者入土为安。

李泰虽不便现身,可还是找了京中礼部的大儒私下给这丧礼主事,另从不亚于实际寺的天贺寺中,请了两名得道大禅师前来诵咏。

等到一切都处理妥当,已经到了傍晚,李泰没有住在镇上,而是独自一人回了京城,临走前,遗玉提出要见前几日陪她夜闯天牢后负伤的面具男子,却被告知那人在前天就已经自行离开,不知所踪。

这就让遗玉犯了愁,一来,她是想当面像他道歉再致谢,二来,对方曾经在那晚逃出大牢后答应,要告诉他卢智到底是被谁所害,那晚她在牢中所见抱着卢智投入火海的人又是谁。

让她耿耿于怀的,便是卢智到死也背了个杀人凶手的不白罪名,连下葬都不能光明正大,尤其是在今天见了那具面目全非的恐怖尸首后,更让她下定了决心——翻案。

在镇上的府里摆了简单的酒席,招待了参加卢智丧葬的客人,程小凤喝的醉醺醺的,临走前还拉着她低声哭着,虽那份少女的纯真情怀,终是再没机会说出口,可遗玉清楚,这份感情,曾经清楚地传达给了她大哥。

送走了客人,平彤在前院看顾下人打扫,平卉则跟着遗玉回了北院,侍候她简单的梳洗,便上床去休息了。

按着她的习惯,将一盏烛台放在了床边,检查了门窗,平卉看着她盖好被子睡下,才退出屋子。

在她走后没多久,遗玉便从床上坐了起来,披上衣裳,拿了防贼的药粉在屋里门窗边撒上,才去推开床底下一块石砖,拿出了藏在那里的东西——姚不治的盒子。

之后便是一夜未眠地背诵,她以前一直不敢看这白绢上的毒术,生怕自己走了弯路,可是眼下,肩上的责任愈重,她就要考虑地更远。

她想了三日,从得知卢智生还无望之时,便开始思考,卢智为什么会被陷害致死,卢氏为什么会被一夕掳走,高阳、长孙娴为什么会对她屡次刁难不屑一顾,再住前追忆,当年靠山小村,王氏母女为什么敢陷害她们,为什么他们一家四口走到哪里,都不得安宁。

是因为卢智不够聪明?是因为卢氏被人错爱?是因为她行事不当惹人记恨?卢氏被人错爱?是因为她行事不当惹人记恨?

“不……”窗外渐渐天明,遗玉仔细地将已经背诵完毕的白绢折叠好,放进了扁盒中,又把里面剩下的六种毒药种子,一样挑选了两粒,挪进了另一只木盒中。

“咋哒”一声,将漆黑扁盒重新盖好,拿在手上看着。新盖好,拿在手上看着。

卢智足够聪明,卢氏的爱情和亲情也无错,她自己也从没想过要招惹那些人。这是权谋和武力当道的朝代,被动,就只有挨打的份。

一直意来,都只有卢智一人在快速地成长,但是一旦卢智倒下或是他不在,那就会出岔。现在想象,卢俊为什么要远走他乡去游历,搞得杳无音信,在经历了这么多的变故后,她突然看的清楚了,卢智在成长卢俊又何尝不是在为自己寻找一个出路,有朝一日能够弥补卢智的空缺。

人只有在需要的时侯,才会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她便是这样。琴棋书画可以陶冶情操,可以让她在这长安城里落脚,但真正能够保命和救人的,却是另有他物。现自己的能力不足,她便是这样。

姚不治武功蹩脚,却能够带着姚子期从李泰和红庄的追捕中逃脱,那是因为他医毒双全;韩厉能够在乱世之时,落脚在西北商路,又能在受制红庄多年后,谋得自由身,且拐走他心爱的女子,那是因为他能文能武,谋略过人;卢中植能够在离京多年之后往返,且声威犹存,那是因为他悉知权术,进退有度;三公主能够以一介女流之身,跻身开国功勋之列,巾帼不让须眉,那是因为她能征善战,地位高贵。

那她呢?她的路又在哪,没有卢智的足智多谋,没有卢中植的权术之心,没有三公主的高贵出身,她要如何走下去?

握紧了手中的木盒,直到它发出“吱吱”的响声后,遗玉才将它松开,从椅子上起身,走到软榻处,拿起了这几日伴她入眠的卢智生前的衣物,捧在手上,轻声道:

“大哥,你放心,娘和二哥,我都会找回来的,我会变强,强到足够帮你洗刷冤屈,强到足够勇敢地活下去,强到不要受人的欺辱,强到可以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代替你认真地活下去……大哥,兄妹多年,我知道你不会就这样甘心地离开,那你就看着吧,你在天上看着我,好吗…这是我最后一次在你面前哭,以后,我再也不会轻易地落泪,我会做到的,请你看着我…看着我吧……大哥……”

埋首在手中的衣物上,遗玉毫不掩饰地发出了破碎的哭泣声,那哭声中,委屈、伤痛、孤独,似乎就要在这一刻爆发殆尽,将它们透支一空。

不知过了多久,半开的窗子中,透进了一丝金黄,东方起明。

长安城,大小事,初一来,十五去。

这是孩子们的童谣,来源也是大人们,指的是这长安城里的新鲜事太多,初一还算惊人的消息,到了十五的时候,若又了更新鲜的,便被过足了嘴瘾的人们淡忘于脑后。

腊月十四,离长孙涣之死才过去半个月,离卢智被定罪才过去十天。

早晨的国子监门前,总是很热闹,一排排的马车停靠在路边,又有三五成群穿着各色衣裳的学生结伴走进那红头高门当中。

马车就停靠在街角,遗玉掀起车帘,看了看不远处的学府,低头整理了下身上墨灰色的常服,跳下车来。

“小姐,王爷说,中午领会派人来接您,小的就不来了。”驾车的马夫,是魏王府的人,遗玉只见过两次,一次是前天跟着李泰到龙泉镇去,一次是今天大清早便从京里跑去镇上接她。

这几日,她都住在龙泉镇上,将近年关,李泰的公务变多,从卢智下葬之后,两人只见过三回面.吃了三顿饭。

“嗯,我知道了,多谢你。”礼多人不怪,遗玉对他道了声谢,对方脸上立刻露出了些受宠若惊的样子,愣是站在路边,看着她进了大门儿,才驾着马车离开。

从腊月初一起,时隔半个月,遗玉又回来上课,本以为这学里的人会大惊小怪,可直到她走到书学院门口,也没见几个人对她指点,但是这种情况,止于丙辰教舍门前。

她一进门,刚才还乱乱的教舍,便“嗖”地安静了下来,片刻后不到,在座的学生都交头接耳起来,望向她的眼神,是鄙夷中,带着那么点的厌恶,尤其是后排的长孙娴,一双水眸直寒地结了冰。

遗玉只当没看见,瞄了一眼杜荷空着的座位,便走向自己的座位,只是还隔着半丈远,她便看清楚自己以前豪华,现在狼藉的红木书案。

闲置的书本、练好字的纸张,被撕成了雪花状洒在桌面上,墨汁一层层地被泼在上头,甚至有一些溅到了一旁的墙面,墨迹虽干,却看的清楚,还有那日她未来得及带走的坐垫,卢氏亲手缝制的,也被人用利器剪开,里头的丝绵都被掏了出来。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遗玉走到书案前头,伸手拨开了一片桌面上的纸屑,便见到她原本平滑的书案上,被人不知拿什么刀子,刻了一行行核桃大小,字迹各不相同的字,诸如——

“兄乃杀人凶手、妹能善其身乎,,“有此孽行之人,孰敢同其一室”

遗玉面色冷然地把这些碎纸推在一处,待看清楚桌面正当中一行大字时,眼中厉色一闪一一杀人偿命,天有眼,火焚其身,快载!

“我书案上的字,是谁刻的。”认出些宇迹后,遗玉转过身,看着满教室十四五岁的少年少女.面色如常地问道。”

窃窃私语,众人打量着她,却没人应声承认,遗玉没再问第二遍,一甩书袋将案头堆成小山一样雪花状的碎纸挥飞,霎时这屋里一半就像是下起了黑白交加的大雪一样。

在众人面面相觑的时候,端起了后排赵瑶案上的墨盒,举步走向教舍后排,看着对面那张挂着冷傲和鄙夷的脸庞,抬手便将手中的墨汁泼在了那张脸上。

“啊!”长孙娴惊叫一声,捂住了脸,长孙夕一脸愕然,教舍里的学生回了神,又愣住。

就在长孙娴惊慌地抹掉眼周的墨汁,怒视向眼前时,却被一只纤细的手指险险地指点在鼻尖上。

“我只说一次,别再惹我。”

(想着排个版,结果JJ软件瘫痪,3000大点排成了5000多字,晚了,今天会再补两更的)

新唐遗玉第407章多给她些时日

“我只说一次,别再惹我。”

“卢遗玉!”就是不算被泼了一头脸的墨汁,这十六个年头里,长孙娴还是头一次被人指着鼻子威胁,一时气急,浑身发抖,嗓音尖锐地大叫一声,只要一遇上遗玉的事,她就很难保持冷静。

“卢小姐,你、你怎么能这样?”长孙夕边拿着帕子踮脚去擦长孙娴脸上的墨汁,边扭头对遗玉不满道。

遗玉瞥了她一眼,在长孙娴挥手拍来之前,迅速地收回了手指,就听门口一声低喝:

“你们怎么在做什么?!”

众人回头,就见每早都会在院内巡视的院长晋启德皱着眉头走了进来。

“博士。”学生们讷讷地起身问了好,晋启德环顾了一圈纸屑满地的教舍,冷着脸冲最后一排显然是事故中心的遗玉三人,问道:

“清晨不读书,弄成这个样子,你们是想要做什么!”

“博士,”一脸黑白交加的长孙娴指着遗玉,忍怒道:“不知卢小姐是发了什么疯疲,不但把教舍里弄得一团乱,好端端地还泼墨于我,此行甚劣,学生以为该当重罚,如若不信,您可以问在座之人。”

晋启德扫过下面学生们的脸,见他们纷纷点头,便又去问遗玉:“卢小姐,是吗?”

遗玉并没否认,一语不发地点了点头,长孙娴趁这当口,突然冷哼了一声,便听这教舍内此起彼伏地响起了一阵人语声:

“博士,我等不愿于她同室而习。”

“是啊,博士,卢小姐性格顽劣,她兄长是杀人凶手,我等恶之。”

一个、两个、三个……这教舍里头有一半人都发出了这样的声音,晋启德唇上的胡子翘起,待他们快要乱成一片时候,才冷哼一声,道:

“说完了么,说完就去读书、去练字,有功夫挑三拣四,却不思进取——卢小姐,你随我过来,今天上午的课,你就不用上了。”

“是。”

长孙娴一口气憋在胸口,看见遗玉被晋启德领走,却没有得到舒缓,咬紧牙,一脚踢在了桌腿上,发出“嘭”地一声响,引得室内众人侧目,长孙夕看着遗玉的背影随晋启德消失在门口,眨了眨眼睛,扭头一脸担忧地对长孙娴轻声道:

“大姐,你没事吧,我还是陪你先去把墨汁洗掉,都溅到眼睛里了,不知是不是会伤到眼?”

“若是真伤了我的眼,我就抠下她的来赔。”

长孙娴咬牙低声道。

晋启德把遗玉叫走,并没有如同丙辰教舍里的学生所想,对她训话等等,而是带着她到了后院憩房,泡了一壶热茶给她,丢下一句话,便拿着书本打算离开。

“老夫还有一堂四门学院的课要讲,你就在这里待着吧,等钟鸣后再离开,西边书架上的书你可以随便翻阅。”

“博士,我刚才太冲动了,您都没话要对我说吗?”

晋启德摇摇头,和蔼地冲她一笑,“你自己不是很清楚,还用老夫多说吗?你是个好孩子,不要让老夫失望便可。”

“学生省得。”

人总是在落魄的时候才能看出真假,五院艺比之后,她一时间光无二,可短短两个月过去,人皆变了嘴脸,落井下石谁都会,可雪中送炭终是少。

晋启德走后,遗玉喝了杯热茶,让自己从被刻字一事中冷静下来,便去书架上选了一本书拿下来翻阅。

大概过了小半个时辰,屋门“吱呀”一声响,另她从书本中抽神,扭头一瞧,两双眼睛对在一起,都是露出意外之色,还是遗玉先站了起来,行礼道:

“杜先生。”

这两天冷,身形高挑的杜若谨在淡绿色的常服外头,又披了一件及腰的锦裘,白色的绒毛映得他的清俊的五官更显苍白,但温煦的气质却不减。

“怎么跑这里来了,不用上课吗?”杜若谨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她的神情,走进屋内,打定了主意对卢智的事闭口不提。

“出了点事,晋博士让我在这里看书,您怎么这会儿才来。”遗玉话里带着生疏并非刻意,而是在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后,一种本能地自我保护,杜若谨是她欣赏的学者,她潜意识不希望这样的人会因长孙涣一案,生了变化。

杜若谨注意到她的态度的客气,走到她所在的书桌边,道:“哦,我前些日子病了一场,明日准备开课,这是来拿书回去,你看的什么?”

说着,他便伸过手去,想要把遗玉平摊在桌上的书本拿起来,却不想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引得她微微后退了一步,碰到了身后的椅子,发出一声磕响。

暗暗皱眉,心中隐隐察觉到不妥,杜若谨背在背后的手握成拳,看着她,却不知该开口说什么。

遗玉心存尴尬,道:“是从书架上拿的《公柳记》。”

“你…”

“什么?”

“没事,你继续看吧,我拿下东西便走。”

于是杜若瑾便去书架上抽了几本书出来,又去柜子里拿了两只画卷,对遗玉打了个招呼,便离开他一人夹着东西走在铺了青石的小道上,待离憩房远了,才连忙握拳抵住下唇,轻声咳嗽起来,好不容易平复下来,又听他微不可闻的自语声:

“……还是再等等,多给她些时日…”

国子监钟鸣之后,遗玉又在憩房里多坐了一盏茶的时间,才拿上东西离开,一路到正门口也没见几个人。

国子监外面停的马车有几辆,遗玉左右搜寻了一圈,便瞅准了街对面一辆不甚起眼的马车,走了过去。

车夫见她走到跟前,躬身之后,才将帘子掀起,遗玉侧头住里面看了一眼,见着里面坐着的李泰,才抬脚蹬上车子。

“晚了一刻。”李泰道。

“我多看了会儿书,”遗玉没讲早上在教舍发生的争执,怕他细问,便转移话题道:“中午在哪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