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只木桶里面各放了半桶豆腐,许兴昌就拿起靠在墙角的自家扁担走过来挑。

这要是搁在以前叶细妹肯定不舍得让他挑,会自己挑,但是现在她想让屋里的这些妇人都看看她家秀才是如何疼爱她,对她好的,所以就由着许兴昌挑,自己只在后面跟着。

许兴昌还想着这屋里好些都是一个村的人,迟疑着要不要跟她们打一声招呼,但已经被叶细妹伸手往外推了。

一边推他出门,她还一边故意大声的冲屋里的人说:“我男人来接我回家了,我得跟他回去,没工夫跟你们闲话了。反正啊,我这日子过的好着呢。自家男人疼我,一双儿女心里也都有我,每天争着抢着的要帮我干活,我怕得什么前无路,退无人?我也用不着求任何人。”

说着,昂首挺胸的跟在许兴昌身后,扬长而出。

不过走出一段路之后她就心疼许兴昌,一边伸手去扶他肩上的扁担,一边说道:“你放着,我来挑。”

语气里面满是担忧,听得许兴昌忍不住的笑起来。

“你是怕我挑不动?”

许兴昌脚下不停,转过头来看她,笑道,“我便再是个文弱书生,但到底是个男子汉大丈夫,还能挑不动这一担豆腐,让自己的妻子来挑?你只管放心的跟在我身后走,不用你挑。”

叶细妹怕他多心,忙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我......”

但是我了好一会儿她也我不出个所以然来,哪里还有刚刚在打豆腐的屋里时舌战一众妇女时的半点豪气。

但这是没法子的事,外人哪里能跟自家人比?面对着自家人的时候叶细妹其实还是个很细腻的人。

好在许兴昌明白她,就笑道:“我明白你这是心疼我。不过你放心,纵然我生的瘦弱些,可这一担豆腐我还是能挑得动的。”

叶细妹以前在家里做惯了事,也习惯什么事都自己来做,她的那个前夫是压根不会帮一点忙的。这也是第一次有人一定要帮她挑担子,还是自己的男人。

就觉得心里暖和和的。也没有再推辞,声音清脆的哎了一声,跟在许兴昌身后走。

路上有遇到相识的人跟她打招呼,她也笑容满面的跟人说话。有不认得许兴昌的,望过来的目光充满询问,她就大声的告诉那些人:“这是我男人。”

面上和言语中满是自豪。

许兴昌原本是个脸皮薄,嘴笨的人,可是现在见妻子这样高兴,少不得的也笑着跟那些人点头寒暄两句。

两个人挑着豆腐担子一路到家,就见许攸宁和叶蓁蓁两个人正坐在院子里一边晒暖儿一边闲话。

看到他们回来,叶蓁蓁忙起身迎了过来。

一边叫许兴昌将豆腐挑到卧房窗前放好,叶细妹一边挽袖子进厨房准备烧午饭。

虽然说上午她也喝了一碗豆腐脑,但那玩意儿水多,这会儿早就觉得饿了。

麻利的打米淘米倒进锅里,叶蓁蓁也很有眼色的坐到灶膛口烧火。

许兴昌刚刚挑着担子走了一路回来,叶细妹更加不用说,忙碌了一上午,这会儿肯定要让他们两个歇一歇,所以烧火这样的事就让她来负责好了。

不过叶细妹没让她烧火,打发她到院子的菜地去:“去拔两颗青菜来。中午咱们就吃点简单的,煎个豆腐,炒个青菜。再拔几颗蒜苗来,炒个腊肠。”

菜地在自家院子里的好处就是,想吃啥就能立刻去地里拔,菜绝对的新鲜。

叶蓁蓁应了一声,拿了菜刀在手上,提着一只柳条篮子就往厨房外面走。

出门就看到许攸宁还在院子里面晒暖儿。不过他手上拿了刻刀和一块桃木在雕什么东西。看样子应该是一只小兔子什么的。

叶蓁蓁就想起来许攸宁那会儿跟她说过的话,等她学会了写毛笔字,他就会雕一对儿小兔子形状的笔架送给她。想必现在他在雕的就是那个。

心里立刻就很欢喜,也很期待起来。叫了一声哥,走过去要凑在他身边看他雕。

不过许攸宁见她走过来,竟然用袖子挡住不给她看。把叶蓁蓁给气的,哼了一声,站在原地气鼓鼓的看他。

只是她给人的感觉原就很可爱很娇憨,即便这会儿生了气,看着也只觉得越发的娇憨可爱,叫人忍不住的就心生怜爱。

许攸宁就没忍住,笑出了声来。不过就算这样他也丝毫没有要将手里在雕的小兔子笔架给她看的意思,只笑着催她:“娘还在等你的青菜和蒜苗下锅呢,你快去菜地里拔。”

叶蓁蓁闻言,瞪了他一眼,然后转过身往长青菜的那畦地走了。

待找到大小合适的青菜,手起刀落,砍了两颗青菜下来。然后又去拔了蒜苗,提着篮子回厨房找叶细妹。

锅里的饭已经烧的差不多了,叶蓁蓁走进去的时候都能听到锅底有轻微的锅巴炸响的声音。

叶细妹已经将豆腐和腊肠都用清水冲洗了一遍,见叶蓁蓁回来,就接过她手里的菜篮子将菜刀拿出来洗干净,再将蒜苗掐去根,青菜叶子一瓣瓣的掰开放在水里洗。

待做好这些之后,就叫叶蓁蓁将另一个灶膛里面也烧上火,她这里倒油下锅,切豆腐。

待油热了,就将豆腐放到锅里煎。等煎到两面金黄色,放一两勺盐,拿两根洗干净的蒜苗过来快速切成小段撒下去,立刻就能装盘起锅了。

随后锅里放油再开始炒青菜。因为青菜不用不停的翻炒,趁着这功夫就可以切腊肠。

等将两根腊肠切好,青菜也能装盘起锅了。

再就是锅里放油,待油热就能将腊肠放下去翻炒。

这腊肠可是自家喂养的猪杀了,用五花肉灌的,纯正的土猪肉,既香且肥。切的又薄,下锅之后翻炒不了几下就熟了。

闻着肉香味儿也出来了,边缘还有些翻卷起来,叶细妹就将已经切成段的蒜苗撒了下去混在一块儿接着翻炒。

蒜苗沾上腊肠淅出来的油,不一会儿也熟了。

叶细妹动作麻利的将这一道蒜苗炒腊肠装盘起锅,然后就叫叶蓁蓁端到堂屋去。

刚刚她炒这道菜的时候叶蓁蓁坐在灶膛口就已经闻着香味了,这会儿双手捧在手里,看着盘子里面绿色的蒜苗,红色的腊肠,闻着腊肠和蒜苗混合在一起独有的香味,她只觉得自己的口水都快要流下来了。

待会儿我一定要吃两碗饭。

心里一边这样想着,她一边捧着这盘子菜,脚步轻快的往堂屋走。

作者有话要说:没有对山东男人有歧视的意思,就随便说了个省份而已哈。而且我也是经常在网上看到有这样的帖子或者说辞的,我自己其实没有去过山东,也不晓得那边的习俗。如果有知道的小天使们请告诉我一声,谢谢。

互夸

次日是腊月二十四,也就是小年。

等许兴昌许攸宁祭过了灶神爷, 叶细妹就领着一家子将屋里屋外都打扫干净, 随后烧了几大锅热水, 一家子都洗了澡,洗了头发。

所幸今儿天气还算好, 日头虽然微弱,但没什么风。于是等洗过澡洗过头发之后叶蓁蓁就散着头发走到院子里面去晒干。

不然这样冷的天,头发湿着很容易着凉的。

等叶蓁蓁走出门的时候就看到许攸宁已经散着头发在院子里面了。

过来许家这么长时间,叶蓁蓁每次看到许攸宁,后者都是发髻梳的好好儿的,这还是头一次看到他披散着头发。

许攸宁头发也挺好的。虽然长度没有及腰, 但也到他肩背下面了。发色还挺黑, 泼墨染就的一般。

许攸宁是那种眉眼生的很秀气, 五官都生的很清隽的人。平常束着头发的时候怎么看都是一个清雅如玉的公子哥儿, 而这会儿他披散着头发在肩背上,还有几缕垂到脸颊旁, 看着只让人觉得越发的惊艳。

叶蓁蓁好一会儿都没有抬脚往前走,只站在门口望着他。

美男出浴图她肯定没那个胆子去看,但这样看着美男散着头发,双目凝望远方的画面也挺美的。

不过许攸宁眼角余光已经看到她了,就笑着叫她:“你站在那里做什么?过来。”

叶蓁蓁答应了一声,左右望了一望,寻了一张小竹椅拎在手里走到他旁边准备坐下。

哪晓得被许攸宁给开口制止了:“你头发都没有擦干,还在湿漉漉的往下面滴水, 衣裳都湿了。去拿块干的布巾过来擦一擦。”

叶蓁蓁哦了一声,依言转身回屋拿了一块干布巾过来坐到小竹椅里面。

她原本打算自己用干布巾擦自己头发上的水的,可才刚抬手,手里的干布巾就已经被许攸宁倾身弯腰拿了过去。

还叫她搬着小竹椅坐到他跟前去。随后许攸宁一边抬手轻柔的用干布巾擦她头上的水,一边还温声的说她:“你也不小了,过完年就九岁了,怎么还不晓得照顾自己?今日虽然没风,但到底是腊月天,你顶着一头湿漉漉的头发走出来不冷?若是着凉了怎么办?”

叶蓁蓁原本的生辰到底是哪一日叶细妹也不知道,不过捡到她的时候正好是桃花盛开的三月。且是十五那日。往后便将三月十五这日当做是她的生辰了。

叶蓁蓁跟许攸宁已经很熟了,心里也确实将他当成自己的亲哥哥来看待,所以在人前她看着是个很乖巧的小姑娘,可是在许攸宁这里她有时候也是敢顶嘴的。

当下就不服气的说道:“哥哥,我记得你平常在别人面前不是话挺少的么,怎么现在比娘还要絮叨?”

不就是洗完头头发没有擦干就跑出来了嘛,多大的事?仗着比她大几岁,就这样啰里啰嗦的说她。

许攸宁擦着她头发的手一顿,好像不相信叶蓁蓁竟然敢开口顶撞他一样。

随后他又接着擦起叶蓁蓁的头发来,心里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你也晓得那些是别人,你是别人?我看到别人,若非必要我一句话都懒得跟他们说。但你是我妹妹,我家人,我在你面前絮叨几句又怎么了,你还敢跟我犟嘴,嫌我啰嗦?”

手上的动作重了一些,许攸宁又说道:“你还说我比娘絮叨,言下之意不就是说娘也絮叨?看我待会儿不告诉娘,看娘到时怎么说你。”

他一张俊脸明明故意的板了起来,但可惜叶蓁蓁现在背对着他,压根就没有看到。只听得他声音里面带了笑意,所以一点儿都不怕。

也很不以为意,晓得他肯定不会将这话告诉叶细妹的。

而且就算真告诉了,她也不怕。

现在一家子都宠着她呢。叶细妹和许兴昌但凡说起来,都说她在家里年纪最小,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先让着她。许攸宁也是个好兄长,从来没有凶过她一句,还会给她做各种小玩意儿玩,对于她的要求也都会尽量满足。

叶蓁蓁上辈子其实是个挺没有安全感,也有些儿自卑的一个人。因为祖父母和父母都因为她是个女孩子不喜欢她。弟弟虽然比她小个几岁,但知道家里的大人都宠着自己,不喜欢姐姐,所以也敢抢她的东西。

反正要是她敢反抗,弟弟肯定会在大人面前哭闹。而大人肯定不管到底谁对谁错,首先打骂的都会是她,觉得都是她的错。

但是现在,被全家人宠着,爱着,叶蓁蓁整个人心里慢慢的觉得安稳起来,也不再自卑了,脸上的笑容和话也一天天的多起来。

所以就算被许攸宁用这样的话语‘威胁’,叶蓁蓁也一点儿都不怕。甚至还敢回过头,微扬着下巴,挑衅般的对他说道:“那你去告诉娘好了。”

她这样忽然一回头,许攸宁没有防备,手上的干布巾就擦到了她眼睛上。

这干布巾是乡下自己织的老布。虽然是纯棉的,但其实挺粗糙的,更何况已经用过好些时候了。小姑娘皮肤又嫩,所以叶蓁蓁就觉得自己眼皮连带着眼睛那块儿都有些刺痛起来。

她哎哟了一声,抬手就要去揉眼睛。却被许攸宁眼疾手快的握住她的手,说道:“别揉。你手上没个轻重,眼睛只会被你越揉越难受。闭上眼。”

见叶蓁蓁听话的闭上双眼,许攸宁就伸出手,用自己的手掌心轻柔的揉搓着她的眼皮。

叶蓁蓁就觉得覆盖在自己眼皮上的手掌心温热干燥,指尖仿似还带着笔墨书本的清香,闻着便如月夜寒梅一般。

许攸宁的力道拿捏的很好,叶蓁蓁觉得很舒服,整个人都放松下来。甚至还微仰起了头,好方便许攸宁揉。

许攸宁见她那表情就好像被人用手指勾撸下巴的小猫咪儿一般,舒服的眼角眉梢都懒散了下来,眼中忍不住的浮上笑意。

揉搓了一会,估摸着应该不难受了,他就收回手,叫叶蓁蓁:“睁眼。”

叶蓁蓁其实挺不想睁眼的,也很想许攸宁再揉一会儿她的眼睛,但她不好意思说啊。只得闷闷的哦了一声,睁开双眼来。

一眼就看到许攸宁眸中带着细碎温和的笑意正在望着她。

许攸宁其实生了一双形状很优美的眼睛,内勾外翘不说,眼尾还挺长。所以笑起来的时候弯如月牙儿一般,十分的勾人。但生起气来的时候估计会很威严吓人。

叶蓁蓁对于什么丹凤眼,桃花眼,杏眼之类的眼型一直都分辨不清楚,她只知道谁的眼睛好看,谁的眼睛不好看。

许攸宁的这双眼睛她就觉得很好看。毫不夸张的说,算得上是她上下两辈子加起来看过的所有人里面眼睛最好看的人了。

两个人很熟了,她在许攸宁面前说话也就没有什么顾忌,心里想到什么嘴上就会说出来。

就盯着他的双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赞叹着:“哥哥,你这双眼睛生的真好看。”

许攸宁一听,微微一怔。

其实男子更喜欢被人夸赞自己的学识,品德,甚或是夸赞力气大之类的都好,但是被人夸赞长的好看这样的话,那多半心里不会特别的高兴。

没想到叶蓁蓁竟然会夸他眼睛生的好看。

下一刻许攸宁也不晓得怎么,竟然鬼使神差般的抬起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仿似想要印证一下叶蓁蓁刚刚说的话。甚至他心里还觉得有几分高兴。

待反应过来之后他就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他也知道叶蓁蓁是个没什么城府的人,说这样的话其实是真的在夸赞他,所以许攸宁心里一点儿都不恼。甚至还细细的看了看叶蓁蓁的一双眼睛,然后柔声的笑道:“蓁蓁的眼睛生的也好看。”

叶蓁蓁生的是一双很标准的杏眼。眼型圆圆的,一双眸子秋水无尘般,不沾半点世俗气,看着便觉得她是个清纯娇憨的人。

家里只有一面铜镜,也不晓得有多长时间没有打磨过了,镜面看着一点儿都不清晰,有些发昏。所以她其实也不晓得自己的相貌到底生的如何。就算偶尔在水边倒影里面瞧见过,但到底也不是特别清晰。

现在听到许攸宁夸她眼睛生的好看,她心里也挺高兴的。

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又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和下巴,干脆笑着问许攸宁:“哥哥,我长的好看吗?”

也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意思,就是真的挺想知道自己的相貌长的到底好不好看。

女孩儿家,谁不爱美啊。就算世人明知道外貌只是皮囊,但谁不想要一个好看的皮囊?叶蓁蓁自然也不能免俗。

许攸宁听问,眼中的笑意就越发的浓起来。不过还真的目光细细的看着叶蓁蓁。就好像在用目光描绘她的五官一般。

叶蓁蓁生的是个鹅蛋脸,整体线条流畅柔和。杏眼琼鼻,一双纤眉如柳叶,笑起来的时候颊边还有一个小小的梨涡。

虽然她现在年纪尚小,但看得出来五官生的很清丽,往后等长大了相貌肯定差不了。

许攸宁就笑道:“嗯,蓁蓁长的好看。”

顿了顿,还加了一句:“很好看。”

要是外人这样说叶蓁蓁肯定会脸红,但是许攸宁在她心里不一样,是很亲密的家人,所以她才能很随便的问他自己长的好不好看。而现在听到许攸宁的回答,她也没有一点儿害羞脸红的意思,整个人都喜滋滋的,还嘿嘿的傻笑起来。

笑过之后就说道:“哥哥,我们两个人这是在互相吹捧吗?”

互相吹捧对方长的好看。

许攸宁想了想,确实是这么一回事。于是不由的愉快的笑出声来。

发怒

龙塘村识字的人原本就不多, 会写字的人就更少, 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人那是基本没有。于是这时候就显出许兴昌和许攸宁的重要了。

因为过年得贴对联贴福字啊, 不然一点儿都不喜庆。这就得请许家父子帮忙了?

许兴昌是个老好人,以前但凡龙塘村里有人过来请他写对联他肯定都会写的, 从来没有推拒过。但是今年有叶细妹在,就给前来要写对联的人定了个规矩。

规矩就是, 想要让许兴昌和许攸宁写对联可以,笔咱家有, 但墨和红纸你们得自家备着?横不能咱家的人既受累, 笔墨纸张还得倒贴?

因为普通农人家里很少有备墨在家的, 以前多数都是买两张红纸送到许家来,许兴昌还得贴墨。遇到个别脸皮厚的,说家里穷啊, 一张红纸都买不起。但这过年家里大门口总得贴副对联, 门上总得贴两福字?就可怜兮兮的过来说上几句,许兴昌又是个心软的人,最后干脆连红纸也给他倒贴了。

所以今年但凡有上门请许家父子写对联的人, 一律叶细妹过去接待。

只带纸没带墨的,那回去买了墨再来。镇上找人代写代念书信还得给钱呢, 我这都没找你要钱,白给你写,只要你带墨来,还没理了?觉得没理那你找别人写去,我家不伺候。

至于说连红纸都没带, 上门哭穷的,叶细妹态度更强硬。你家穷也不是我们家造成的呀。再说咱们两家既不是亲也不是戚,平常你也从不来我家走动,怎么临到这时候就想到我家了?红纸不得要钱买呀?甭说咱家也没钱,就是有钱,我也不乐意给你买。

至于如小虎奶奶,叶桂枝这样的人,就算她们有脸过来求对联,叶细妹连门都不会给她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