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影之中,视线之内,来人一袭墨绿官袍,两袖自然下垂,显得身形愈加单薄——颀长的肩,伶仃的手脚,苍白得不见一丝血色的脸,极瘦,显露出两个高高的颧骨。唯一特别的,便是浅淡的眉毛下长着一颗大黑痣,又黑又浓,像是随时都能淌下来的墨汁。

居然一点都没变!

十年了…离在央河小筑见到这个宦官已有十年。而这个叫白术的禁咒师,居然一点都没有改变的迹象,依然是十年前那副苍白瘦弱的痨鬼模样。

吕芳素情不自禁摩挲着自己的手背,那里的肌肤,若是几日得不到妥善保养,便会出现皲裂的迹象。岁月琢磨,她已然变成皱颜衰弱的老妪,而眼前这个人…

“你将自己关在明湖塔楼十年,哀家还以为,你这辈子都不见人了。”

瘦骨嶙峋的宦官躬身下拜,嘴没动,须臾,有嘶哑的声音从胸腹间传出来,“微臣知道太后并不愿意见到我。”

没人愿意去回想有罪恶感的日子,哪怕是一点。吕芳素盯着屏风后那抹人影,往昔种种便似鲜活了一般,霎时将好不容易堆积起来的优越和尊贵打碎。那些卑微的、屈辱的、怨恨的情结,如影随形,挥之不散。

“你确实很有自知之明,”吕芳素目光阴鸷,冷冷地看着他,“那你可知道,哀家这次召你来,所为何事?”

“太后可是遇到难以言状的顽疾…”

吕芳素陡然抬眸,“你知道?”

屏风后的人微微一抿唇,将腰弯得更深,“微臣久居塔楼,不问世事多年。”

吕芳素这才收回凌厉的目光,沉静半晌,道:“自从中秋节后,哀家一直心绪不宁,寝食难安,以致怀疑这明光宫里,是否有妖邪作祟。”

白术道:“请恕微臣不敬之罪。”

说罢,躬身上前。

屏风阻隔,只留出一枚玉石手搭的间隙。尊贵的老妇徐徐伸出胳膊,一双手搭在明黄绸帛上,指骨舒展,愈发显得十根手指干瘦如柴。

绿袍宦官捻起手指,搭脉。

“哀家的病象,初现踪迹,却已显奇诡之状。”吕芳素僵着脸,目光平静得有些可怕。

秃发似乎只是一个征兆,让她难以确定,是否这便预示着她的身体正朝着衰败一步步趋近。正如十年前在央河小筑,他曾对她说过的,若蒙逆转,即有大凶…

“太后想到了什么?”

“中秋节,朝霞宫。”

天空忽然阴翳下来,连殿内的光线也被收回,暗影蒙昧。

许久不曾提及的殿名,此刻从两片略显干枯的唇里吐出,带着说不出的森寒。吕芳素的眸色在逐渐暗淡下来的光线中,也愈加变冷,“哀家记得你说过,星辰陨落,极易产生一损俱损的命数。哀家刚刚筹办过中秋节的宫筵,短短几日后便生出莫名病患,莫非是…”

第七章 锁珠帘(23)

“看来对于微臣的话,太后一直耿耿于怀。”

吕芳素盯着他,“若非哀家身边件件事都如你所言,你认为禁咒师神鬼之说的伎俩,能哄骗得了哀家么?”

“所以,太后是担心中秋节的操办,冲撞了阴魂…”

“果真是她阴魂未散?”

吕芳素深深地蹙眉,眼睛不自觉地眯起。

独孤氏生前是个威胁,死后也一直是。所以,选在她卒年的每个中秋节在宫闱举办盛筵,不仅是对闺阀的讽刺,更是要向整个后宫宣告明光宫的地位。孤独氏的忌日又如何?她照样要红毯铺地,大肆庆祝。

“太后既然心怀余悸,何必如此不留余地,毕竟有损阴德。”

“这么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谶语,确实存在?”

吕芳素紧握着玉石手搭,隔着屏风,视线仿佛能够穿透鲛绡薄纱,直直定在瘦削宦官的脸上。

“微臣的确说过太后跟皇后的星辰属相,有契合的可能,”白术的声音压得很低,略一停顿,又徐徐地道,“然而微臣也说过,命数一旦说出,便意味着改变。昔日的一损俱损,已成为今日的一损一荣。明光宫的屹立,太后铁腕肃清,不已经在眼前了吗?”

吕芳素的心为之一动,“可哀家显现出来的病症…”

“太后,请恕微臣直言,您也曾是这深宫血水浸泡出来的,难道奇诡之状,就一定非有鬼魅作怪?”

宫闱之事,往往发端于微末小事。

让人防不胜防。

经历得久了,自然会知道,这最意想不到的,才是最有可能的诱因。白术捋着没有胡须的下巴,没有再往下说,只是脸上露出一抹高深莫测的表情。

“你的意思是…”

“微臣之见,太后该提防身边人。”

此刻,殿内并无旁人。

尹红萸和哀萃芳同时守在殿外,回廊里一应等候的医官和医女也早已被打发回去。尹红萸跷着脚,隔着朦胧的窗纱,对殿内的医官十分好奇,看不到面目,只得状似无意地道:“哀掌事请来的医官瞧着很面生啊!我看着,倒是不像医署里的哪位。”

“尹尚宫倒是很仔细…”

尹红萸笑笑,“能得太后如此青睐,定是比赵御医和李御医资历还老。”

哀萃芳低下头,轻笑道:“对于这个人,尹尚宫还是不要知道的好。太后她老人家最不喜欢有人乱打听、乱猜忌,尤其,是对明光宫的事。”

尹红萸没想到会被顶回来,面色一冷,摇首道:“哀掌事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呢?以后大家都是要在太后跟前伺候的,本宫也不过是在问分内的事。更何况,太后身体一向康健,此次亦不过是小病。”

依她看来,连掉几根头发,都要如此兴师动众,仅是想彰显矜贵和尊崇而已。

小病?

哀萃芳挽起手,有些轻视地看向她,“尹尚宫的意思,是觉得太后小题大做?”

未等尹红萸反驳,哀萃芳摆手,道:“尹尚宫会这么想,大概是不知道前朝王皇后的旧例。正是你口中所谓的‘小病’,才导制王皇后怪病频发,最终诊治无效而辞世。有前车之鉴,太后乃万金之躯,岂能马虎儿戏,不慎之又慎呢!”

“前朝的皇后,也是因为夜秃,才…?”尹红萸一怔,有些莫名又有些惊讶,“可民间这样的事情很多,怎会…”

哀萃芳闻言,忽然眯起眼。既然知道这种症状在民间存在,还敢跟太后提起“妖邪作祟”的由头,其心可诛啊!

第七章 锁珠帘(24)

“我看尹尚宫与其费心别处,还是为自己多考虑吧…毕竟,这一个月来,太后的头发,都是尹尚宫在打理呢!”

尹红萸猛然抬头。

哀萃芳朝她一挑眉,“光凭着逢迎讨好,就想后来居上,入主蘅锦殿?尹尚宫真是太小瞧跟随太后在后宫打拼的老人了。看在大家共事一场的分上,我劝你,还是悠着点儿吧,小心别最后引火烧身…”

太后的病,经几位御医的诊症,还是得靠着调理和保养慢慢恢复,并无他法。然而诱发病症的原因,宫闱内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独孤皇后的阴魂作祟,原本在忌日大肆庆祝便是对逝者不敬,很容易招致邪物,譬如夜半被剃头…也有人说是毒,否则明光宫的膳食和用度,怎样也不会导致太后生此变故。

痒。

很痒。

吕芳素坐在奢华的妆奁前,搔首一扯,几缕乌丝飘落在地。

已经连续三日了,喝了御医开的药方,也熏了白术特制的香草,秃发的地方,红肿倒是渐消,可毛孔丝毫没有任何生长的迹象。而终日在脑部缠着厚重绸布的结果,就是头顶不见阳光,原本乌黑的发丝也开始黯淡。

本就是急不得的事情。

“太后,药熬好了。”

婢子奉上新熬制的汤药,红漆托盘,配以酸甜的蜜枣,也不能让裹在锦缎中的老妇展颜。一把推开面前的药碗,吕芳素将目光投向尹红萸,“哀家想起来了,前几日,哀家可都是用你拿来的刨花油擦头发!”

尹红萸脸色刷地变了,“太后,您该不会是怀疑奴婢吧?奴婢冤枉啊!”

吕芳素不耐地蹙眉,下意识地伸手挠着发际,却不小心触碰了头皮上的疙瘩,又疼又痒的,“你先起来!哀家没说是你,只是问你用的刨花油是不是有问题!”

她还没到对尹红萸全盘信赖的地步。

然而也没傻到去怀疑她——尹红萸每日进殿伺候梳妆的心思,她岂能不知。曲意逢迎尚且不够,怎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能跻身尚宫局,说明还是有些本事和手段,只是还欠着太多火候,到底是不够资格在身旁辅佐。

“奴婢采的都是上好的桂花和山茶花瓣,晾干足足七日,才浸在青油里。给太后梳头前,奴婢亲自在自己头发上试过了,又亮又光,奴婢真的是冤枉…”

尹红萸泫然欲泣,跪在地上,像背书一般背出刨花油的制法。

吕芳素一下就听出了端倪,不由眯起眼,“是谁教你用的这法子?”

事到如此,尹红萸怎还敢有所隐瞒,支支吾吾地道:“太后容禀,奴婢原就对梳妆方面上心,那刨花油的制法,却是…从司衣房的掌事女官处学来的…”

刨花油的制法和用法,的确是钟漪兰教给尹红萸的,然而也曾一再叮嘱,刨花油只能抹在发梢,不能触及头皮,否则会使头发过油。可即便沾到头皮,像花瓣和蜜膏这样的滋养品,断不会导致秃发这么严重。

未时,尚宫局的奴婢命司衣房的人进殿。

自然,一同被召进明光宫的,还有尚服局的领首崔佩和另三房掌事言锦心、白璧和余西子。韶光和青梅作为低一级女官,站在殿外等候。没有太多侍婢,两人凑在一处,稍作叙旧。

殿里,气氛压抑。

太后的脸一直是阴沉的,隔着屏风,只能看清里面一抹明黄烫金的影子,因包裹着绸缎的缘故,整个头都显得格外突兀。

跪在地毯上的诸位女官,大气也不敢喘。

第七章 锁珠帘(25)

“发生了这种事情,哀家本不该亲自过问。然而这段时间,哀家怎么听说,宫闱局里又开始有人兴风作浪!”

崔佩眼皮一抖,扑通跪在地上:“都是老奴教导无方,请太后息怒。”

“崔尚服,哀家是知道你的。”

屏风内,侍女奉上新茶,吕芳素接过来抿了一下,慢条斯理地开口,“你平素端蔼和顺,心思都扑在了宫人教习和手艺上,这点哀家看到你局内新制的图籍和样章就能知道。可你毕竟是领首,总不好做甩手掌柜,叫手底下的一帮人给欺负了去!”

崔佩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言锦心和白璧闻言,不禁互相对视一眼。钟漪兰就跪在右侧,蜷缩着肩,余光中,可见另一侧跪着的尹红萸,愤恨得咬牙切齿。

“太后,老奴管教不当,致使手下人跟尹尚宫私交过密。然而老奴以官职担保,钟司衣对太后并无谋害之心…”

崔佩说得声情并茂,站在一旁的哀萃芳挽着手臂,凉凉地道:“崔尚服也别忙着撇清。若果真是钟司衣教唆尹尚宫对太后投毒,那么整个尚服局的人都脱不了干系,你现在就言之凿凿,有些过早了。”

“哀掌事,你说教唆谁投毒?”

尹红萸眼睛瞪得滚圆,几日未梳妆,发丝凌乱,眉黛是弯的,却暴露出一双深陷的眼睛,疲倦而显老。听哀萃芳这么说,一个激灵后就竖起眉毛。

哀萃芳没有理会她,敛身道:“太后,奴婢认为此事既已涉及宫闱局,必要彻查,才能堵住后宫悠悠之口。”

吕芳素垂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然而微翘的嘴角却显出,似乎刚看到兴头上,此刻听哀萃芳这么说,不由转眸看向跪在地上的钟漪兰,道:“哀家听闻,最近你好像跟东宫的那个高妃,过从甚密。”

包括崔佩在内的几位女官,闻言皆是面面相觑,不知太后为何忽然提到了东宫侧妃的事情上。钟漪兰肩膀一哆嗦,嗫嚅道:“奴…奴婢新制了宫裙,承蒙高妃娘娘的青睐,奴婢…”

啪的一声,桌案上的玉盏被扫落在地。

吓得底下众人皆是一震。

“真是个胆大包天的贱婢,”吕芳素的脸上还保持着笑,声音厉厉,“区区一个司衣房,竟敢上跟东宫侧妃、下至尚宫局的掌事都有牵扯,你当哀家坐在这明光宫里是瞎的么!”

“太后恕罪…”钟漪兰惶恐地叩头,“奴婢实在是跟高妃娘娘投缘,正如司宝房的余掌事,她跟成妃同样交好…”

慌不择路,便开始乱咬。

余西子像是早料到她会这么说,挽着裙裾,不慌不忙地上前,“启禀太后,成妃原是出自奴婢的司宝房,娘娘深念旧情,故此格外体恤奴婢等。”

成海棠的事,原就是余西子和崔佩亲自到明光宫请旨的。

——吕芳素岂会不知?

此刻点点头,算是作罢。

“宫里本无事,正是因为你们这些不省油的灯,才将好好的宫闱局搅得鸡犬不宁,”太后似是累了,抚着额,脸上露出一丝倦容,“被你们这一闹,哀家的头都疼了。崔佩,你尚服局的事,就交给你自己去处理,只是哀家希望,此事你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

哀萃芳赶忙吩咐婢子将摇扇撤了,奉上一双缎面软枕。

“老…老奴定不负太后懿旨。”

崔佩躬身深深下拜,领着众人退出大殿,才擦掉额上汗珠。

至此,尹红萸算是在明光宫里彻底失宠——幸得职位尚存,然而入主蘅锦殿的野心落空,一并牵连了尚宫局,再无翻身之力,只能靠仰人鼻息度日。万幸是有惊无险——正是之前的妖邪之说,让太后想到了别处,表面上召见尚服局,其实根本也没想严查深究。否则盛怒之下,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让她们过关呢?

第七章 锁珠帘(26)

而尚服局的几个女官则被吓得不轻,尤其是钟漪兰,别说是浣春殿的高灵芝,就算是琼花殿里的蔡容华,都暂不敢再去招惹。

而自始至终,尹红萸也没想明白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到底有没有人害她?若说没有,为何自己刚刚取得太后的青睐,这么快就失宠了呢?可如果有,又是谁——

哀萃芳?还是钟漪兰,抑或崔佩…

尚未使出全力,就与企图着的位置失之交臂,尹红萸不恨别的,只恨便宜了一个哀萃芳。按兵不动就手到擒来,当真是幸运得让人怨恨。

蘅锦殿外,吩咐宫婢将伺候的事宜做好,哀萃芳才亲自将尚服局的几个人送出殿外,临跨出门槛,脸上完胜的笑意才浮上面颊,连面对崔佩的态度亦是截然不同。

“多谢哀掌事帮衬,我铭记于心。”

哀萃芳拉住崔佩的手,笑得满目和顺,“崔尚服这是哪儿的话,大家同侍中宫,还不互相体恤着点儿。倘若有一日我出了事,崔尚服不也得帮着我。”

“那自不必说,哀掌事的事情,便是我尚服局的事。”

崔佩说罢,和哀萃芳相视一笑。

跟在身后的诸位女官此刻全都成了看客,面面相觑,几分懂几分糊涂。一直没做声的白璧杵了言锦心一下,压低声音问:“我们尚服跟哀掌事唱的这是哪出戏?”

言锦心瞥了她一眼。

在太后跟前求情,还不如一刀杀了干脆。谁不知道,太后的疑心素来最重。所以越是落井下石,太后便越不会责怪,否则崔佩岂是那么容易踏出那殿门的。“要说了解,还得是身边儿人。哀掌事对太后的喜怒,可是掌握得分毫不差啊!”

言锦心哂笑着摇头道。

“别的我不知,只是照这架势,等回到局内,一定有钟漪兰好看的了!”白璧闻言,似笑非笑地看过去一眼,其他人也流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然而,结果还是出乎了众人意料。崔佩回到尚服局后,不仅严重处罚了钟漪兰——罚俸、禁足,而且同样的责罚也连带了余西子。余西子竟然也默默承受了。这下,连一贯自诩聪明的言锦心都有些看不明白。

隔日,韶光送新制宝器给崔佩监察。

敞院中,暖风轻柔。

临近九月的天气,依然处处燥热,然而诸般热闹的花草都已到季,只剩下桂花、槐花等夹道开得凄凄烈烈,仿佛不甘心被即将气焰冲天的菊花所代替,做着最后的挣扎。

拂开满目的藤萝,花间小桌,三方小椅,中央端坐一个品茶人。

“和风送暖,崔尚服真是好兴致。”

茶具碰撞,似有泉水叮咚,等水煮沸了,冒出腾腾热气。

香气微醺。

里面的人手执闻香杯,在鼻息间一嗅,陶醉的神情,哪里像平素那个严谨刻板的尚服局掌事。“自从在浣衣局的一面,一直无缘跟你多见多叙。坐!”

崔佩说罢,也不抬头,只摆开一方檀木椅,伸手做了个“请”的动作。

韶光并没带其他宫人,捧着的托盘上还放着几盏精致的玉器,都是要进献给东宫的。此刻随意找个地方搁下,也不推辞,便落座在崔佩身侧。

“奴婢该恭贺崔尚服心想事成之喜。”

“你要离开尚服局了?”

崔佩将一枚粉底瓷杯摆在韶光跟前,亲自沏上新茶,香茗袅袅,一缕缕的烟气惹人津液。韶光看着她一系列的动作,也没有一丝拘谨,坦然接过,“现在还不是时候。”

说完,继而打趣道:“莫非,是崔尚服嫌弃奴婢了,这么快便想赶奴婢走?”

第七章 锁珠帘(27)

崔佩笑笑,端起茶盏在嘴边稍作一抿,“你该知道,我是希望你留在局里的。可同样的,我也知道你终究要离开。”

“奴婢多留一日,便意味着留着您的把柄。您难道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