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这些,忽然很心酸,她本也不期待,只是遇到这个人,就开始有了期待,可他却叫他把这点期待彻底掐灭。他总以为她天真便世事不通,总道她烂漫便不解浮沉,可是他呢,他也有很多不解她的。

他不知道,当一个人习惯荒芜时,或许连荒芜这个词都是没有意义的,直到万里荒芜中忽有一粒种子落地生根出新绿,便似可期绿树成荫林蔼森森。这时,新绿枯萎,满心水草丰美的期待又重死寂,这时才会知道何为水草丰美,何为荒芜贫瘠。

“我啊,总是想得多,又不知该怎么做怎么说,嘴拙行事也拙。界主若委实不接受,我死缠烂打多了,自会消停,界主不管我便是。”殷流采说这句话时,心里很难过,却是带着笑容说完这番话的。

从此始知那些求而不得时,种种心理的描述,没有一个词是夸张的,每一个字都那样切合,每一个字其实都没描述出心中难以抹平的慌乱与无措。不到泪流满面,不到心碎欲绝,亦不到哀莫大于心死,只是心弦空啘啭,爱他无回响,好似整个世界都空了一般。

“你看,尚未入情,情已伤你,十三,情难容于大道,你如何不明白。”其实,界主离舍心中很是震动,殷流采满嘴跑瞎话时,他不觉得如何,殷流采嬉嬉闹闹时他也不烦,但殷流采刚才那三言两语,却让他轻易便听出她有多难过,她心中的情又如何已入骨。

嬉嬉闹闹,耍娇卖好,便显得她有些跳脱,总是沉静不下来,仿佛没有定心一般,似乎上一刻满心欢喜谁,下一刻就会抛诸云天外。此时方知,不然,大抵不过是笑闹之中自我排除,才能总留着那潭澄湖秋月在心田。

“夜深露重,还是各自安歇吧。”殷流采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她这会觉得她就不该来,就不该听化嗔真君的死缠烂打,就不该怂恿程默藉带她来问元山,归根结底其实是她不该动心。

界主离舍看着殷流采进屋的背影,一片斑驳树影间,扬起的披风如同一段月华曳地而入,然后被雕花大门紧紧闭拢。再抬头,天际明月亦躲进云里去,月华隐去,树影消失,连星曜石上星星点点的光都不复存在。他叹口气,唯能期盼殷流采早早走出这情爱怨怖之中。

进屋后,殷流采没有睡,她睡不着,滚来滚去又爬起来,从乾坤戒中翻吃的。从俗世买来的各种美食尚还有许多存货,做为修士,也不惧什么热量不热量,挑着好吃的就往嘴里扔。待天光入晓,红日侵云时,殷流采磕着瓜子满血复活:“以为这样就能打倒我吗,想都不要想,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撩完就走,比拔x无情更可恨。做为一个负责任的穿越者,有义务去征服每一个撩完就走的汉子。”

嗯,此处特指界主。

果然,世界上没什么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一顿,如果还有,那就吃它一晚上,保管什么都妥妥的。

界主离舍抱着几分忧虑推门而出,侍女道殷狱主已至偏殿用早饭,界主离舍问道:“她看起来可好?”

侍女满头雾水不明就里,只默默在心中犯嘀咕:清早起来已吃下去两盘香辣烤鹿脯的,得算在看起来好里,还是看起来不好里。

“别的不说,殷狱主胃口倒很好。”就着两盘香辣烤鹿脯她还吃下去半锅粥呢。

待界主离舍步入权作餐厅的偏殿,殷流采已在吃第三盘烤鹿脯,她一边吃还一边对烤鹿脯的侍女说:“要辣点,再辣点,越辣越好吃。”

看到界主离舍进来,殷流采没事人一样打招呼,打完招呼热情无比地叫界主赶紧坐下来吃“级美味的烤鹿脯”。

界主离舍此时此刻觉得,昨夜一夜未睡的忧虑是很没有必要的,她何需谁忧虑,给她点好吃的,心上人一天拒绝她八百回,她都依旧该吃吃该喝喝。

心中喟叹一声走过去坐下,侍女端来烤肉脯,界主离舍无心于美食,顺手挟起一筷吃进嘴里,顿时被辣得整个人都清醒过来。

抱着肉脯吃得正欢的殷流采:“咦,界主,你不吃辣的吗?”

口味不同,怎么相爱

每一个天真烂漫都是天然黑

那个口口声声说爱我的下属真爱太多

比起本尊,她更爱烤鹿脯

说,要我还是要烤鹿脯

肉常有,而界主不常有,自然是舍界主而取肉,谁让你不常有

撩完就走还有理了未完待续。

第九十一章 凡俗礼教,市井风议

哪怕殷流采整天还是嘻嘻哈哈,该怎么还怎么,除了有些缠得紧,别的一概和往常一样,界主离舍仍不能放心。情之一字,不论苦与甜,喜与悲,都极损耗人心力,界主离舍不动声色观察殷流采几日后,找来二狱狱主王处原。

王处原日常都在二狱所在山头镇守,难得出来一趟,界主平时也很少召他到问元山。是以,接到界主传讯,王处原来得极快,还没降落就看到殷流采,王处原便明白,今日界主相召,八成与殷流采相关:“十三。”

“大哥。”殷流采迎上前去。

“都结婴了,很是不错。”这些年殷流采一直没回魔界,王处原也就一直没见到殷流采,偶尔其他狱主们会和他说起殷流采,却总不如看到本人来得直观。

坦然接受王处原赞赏的目光,殷流采含笑道:“大哥今日怎么有空来,是特地寻我来的吗?”

“界主有事相召,可是你又给界主添什么烦恼了?”

“你猜。”

看殷流采一脸狡黠,且眉飞色舞间带少少一丝俏生生的得意,王处原笑得极开怀:“除你,还有谁能叫界主恼而不舍处置。”

这一句话落下,殷流采那一丝得意瞬间化作期冀:“真的只有我吗?”

王处原心中费琢磨,嘴中却应承得十分迅:“自然。”

进入殿阁后,王处原心中费的那点琢磨才得到解答,界主离舍见他便直接道明前因后果,王处原这才明白过来,殷流采的得意与期冀其实都不过是自己心中没底,便向他寻求肯定:“如界主所言,十三确不能再如此下去,界主召我来,想必已有破解之法。”

“造梦。”

王处原想也不想,当即摇头否定:“界主,我擅造梦,细细算来,我曾为数十人造梦,三成能脱,七成却是愈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界主如何确定十三是那三成能脱之人,倘若造梦这后,是更加沉迷,便无再可解。”

“因此,非是美梦中得圆满,而是将美梦在造梦中打破。”

“这…”王处原再镇定也不由得瞠目结舌,片刻这后,他轻叹一声,“界主,若十三承受不起,又当如何。将美梦撕裂的造梦,我只尝试过两次,一成一败。”

界主离舍自然清楚,因为成的是化嗔真君,败的坟头已高树参天:“她和姬晙,道心相当,炼意近似,也能成。”

“仍是太险。”

没有万全之策,界主离舍怎么可能提出这个提议,界主离舍的这个万全之策就是他与殷流采同造一个梦,他知是梦中,殷流采不知。由界主离舍主导全程,把败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王处原仔细想了想,化嗔真君单枪匹马能成功,殷流采有界主离舍护持,便是不成功,也不至有损。且,既然是由他来造梦,如何描绘细节,如何安排情境,便全在他掌握中,到底造个什么样的梦,界主说了…可不算!

小姑娘嘛,总要对她好些,界主嘛,磋磨一下不算什么。

商谈毕,王处原出得殿阁门,还未下台阶,又看到殷流采在林下盘腿静思。王处原走过去,殷流采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望他,他便笑着伸手说:“十三许久未去我那里,早年撒下的琉璃蚌,如今已满湖都是,我那里的侍女已吃得听到琉璃蚌都想哭了。”

殷十三喜欢吃琉璃蚌,满魔界中,适宜琉璃蚌生长的水域极少,王处原那里便有一处,因为较近,殷十三当年在那里撒下许多蚌种。殷流采从殷十三记忆中,翻出关于琉璃蚌的记忆来,那鲜美嫩滑的口感,让殷流采什么都不想了,立刻站起来蒲团一收说:“那还等什么,大哥,我们快走。”

果然还是那么喜爱吃吃喝喝,王处原也站起身来收了蒲团,捎上殷流采往何求山去。何求山脚下便是一大片湖泊,殷流采一看十分亲切,有点到了星罗湖的感觉,湖里满满都是好吃的,只不过何求山下的湖,早已成琉璃蚌的天下。

王处原带殷流采去捞了许多,到得殿阁中,便吩咐侍女调汁。吃琉璃蚌的方法多种多样,口味重的可以浇上味汁烤,口味清淡可以蒸,喜爱鲜甜可以浇生吃。侍女将生吃和熟烤的汁调来,王处原便和殷流采对坐开吃。

吃到差不多满足,王处原才开口:“十三,若你不曾修行,愿如何过一世。”

捧着一枚烤蚌正拿勺要舀出肉来吃的殷流采有点不明所以,怎么忽然由吃吃喝喝转变为谈人生的。她虽怔了怔,却又很快进入思考之中,半刻钟后,她吃完手里的烤蚌,将壳扔开,方回话道:“那么短暂的人生,开心就好。”

“如何才能开心。”

认真考虑一番,殷流采摇头说:“凡世礼教对女子太严苛,大约真的很难于开心,困于后宅方寸之地,身不由己,心也不能由己。”

王处原只听这一句话,就知道该怎么造梦中情境了,凡世礼教也不是一开始就对女子格外严苛,相反,高古之时,家族是以女子为主。只是沧海桑田,时移世易,才慢慢到如今这境况:“我还以为,若为凡女,十三会求个白头偕老的良人,育一双儿女,安稳圆满一世。”

“这当然很好,可若为凡女,我更愿这世间礼教能公平约束每一个人。”

“比如。”

“比如妻告夫,徒三年,比如男可以凭一纸书信休妻,女却不能一纸书信休夫,再比如爱慕者众多,市井风议对男女可大不相同。”殷流采能举出一大堆比如来,但她只选了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是她去凡世不多,对凡世礼教其实不是很清楚。

这下细节也大体得以完善,王处原心中已大致有谱,遂点头笑道:“十三倒是很有几分侠气。”

殷十三是修二代,压根不曾有在凡世生活的经历,所以王处原认为,殷流采能为凡世女子抱不平,是满怀侠义之气。

殷流采:不,我只是在了解凡世女子生活后,庆幸了一下自己是修士而已,什么实际的也没干。

“真正的侠气,应该是去帮助她们改变现状吧。”然而现实是,如果身在其中根本无力改变,而身在其外则是修士不得扰乱凡俗秩序。

这时,她根本想不多,就多说这一句话,给她增添许多麻烦。

嘤…我有不翔的预感

未完待续。

第九十二章 梅花摇落,漫天红英

是夜,清风下庭树,皎月出云端。

金亭寺的雪杉气息中,殷流采睡得较往常更早,也更沉,她并未察觉今天这炉香有什么异常。

夜深时,门外侍女悄然探脸看一眼,便脚步蹁跹而去,不消片刻王处原与界主离舍推门而入。进门后,王处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将炉中香熄灭,并将屋内香气一卷而空。

“我先造梦,待造好,界主入她梦中即可。”王处原说完,取出一枚玉牌悬于殷流采眉心,然后便着手造梦。

造梦并不难,造个元婴期修士的梦,对王处原来说更是轻而易举。不过一刻钟时间,王处原便朝界主离舍点头,界主离舍闭眼便被王处原引入殷流采梦中世界。

在界主离舍进入梦中世界之后,王处原取出灵石布阵,很快又坐回殷流采身旁含笑为二人护法,至于为什么要“含笑”护法…

“界主,我大约不曾告诉过你,造梦之中,无人能知此身是在梦中世界。”当然,造梦者可以给入梦者许多便宜。

而此时,殷流采正在梦中幽幽转醒,揉开迷蒙睡眼仍还有些困意,睁开双目便见晨光被雕花窗格琢成一束束柔和的光柱。细小的尘埃在光柱里游移,透过素罗帐幔映入她眼帘:“怎么觉得有点不对呢?”

又讲不出哪里不对,她坐起身唤来使女,使女脆生生喊她“十三娘”,她答应一声把脸投进使女张开的热帕子里,擦完脸才问道:“今天前院动静似乎有些大?”

那使女羞羞一笑,投帕子时双颊飞红:“十三娘莫非忘了,今日是二月初九。”

二月初九怎么了,不年不节的,就是离花朝都还差着几天呢。

“陛下今日便要亲来下聘礼,方才是宣礼官来过,眼下一箱箱聘礼正往前院来,陛下也快到了。”使女答毕,捧出一套梅子青色绣山水纹样的的裙服来,窄袖轻罗,裙盛烟水,除一条鹅黄披帛,竟然都是极素静的颜色,显得十分雅致。

打点衣装罢,殷流采就听到前院传来宣礼的声音愈大起来,于是便知道,当今天子要来了。她虽心有疑惑,却也知道这时该赶紧拾掇得整整齐齐,只怕不消多时天子就会驾临她闺阁。

待坐下来,眼前一切一切她都记得,每一个人想一想也喊得出名字,便是连当今天子,那个要来下聘的人,她也记得,甚至每每记起时,心中都会泛起一丝甜。显见她应该是愿意的,但她还是感觉不上不下,没着没落,似乎一切都没来由的就成了现在这样子。

天子来得极快,见到天子时,天子便冲她笑,她一看心中又什么疑惑都没有了,心中和脑海里都只剩下一个声音——对啊,就是他没错,只要是他,一切都是对的。

“世襄。”

“阿采吃早饭不曾,知你爱赖床,已推迟半个时辰,不料你仍是才起。”说话间,不等吩咐,使女们便极有眼色地布上满满一桌早饭。

苏世襄全不顾自己吃,只管给殷流采盛粥添菜,直把她喂饱,才每样吃几口,殷流采便也笑着给他挟几筷子可口小菜。两人吃完,苏世襄趁拿热帕子擦脸的工夫,告诉她,他刚才已经报备过岳父岳母,带她出去游玩。

“南山的梅花已盛开多时,我总说要去看,爹娘却不许,只说天寒地冻,待暖和一些。你肯陪我去就最好了,我还想要是再不去,梅花怕已落满南山,便去也看不到了。”南山的梅是晚梅,二月中旬才开,饶是如此,天也仍然很寒冷。

准夫妻二人相携出门,殷流采是被苏世襄扶着上车的,她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但周围的仆婢也好,宫中的太监侍卫也好,都瞪圆了眼睛,满是不可置信的神情。殷流采并没放在心上,她正沉浸在与心上人一同出游的兴奋之中。

因天气好,南山上游人不少,待到南山下,已快到中午。他们出来时便带了食盒,食盒下烧着炭和热水,这时只要取出来吃便行。两人慢慢爬上山腰,寻了块梅花下的空地,支好桌椅在梅花下吃午饭。

两人吃完歇了一会,沿着山道继续往上爬,爬到山顶时,山顶的十几座亭子里都坐满人。好在总有人愿意“让出”亭子,不多时,他们便在一处景致最好的小亭中就坐。

“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有些不对。”既然是心上人,殷流采就把自己心里的疑惑说出来。

“我心中亦有些茫然,不知是否因为就要大婚的干系,总觉眼前一切十分不真实。”

殷流采眉开眼笑,为他们心意相通:“是啊是啊,我也一样,方才还戳了一下我使女的脸,看是不是热着的。”

“真傻,饭菜是热的,洗漱的帕子是热的,作甚要戳人脸,便是要戳,也该来戳我的。”苏世襄说罢,一点皇帝架子都没有,把脸凑上去就要给殷流采戳。

被捉着手,殷流采戳也不是,不戳也不是,最后只得轻轻戳一下,满足这不吃醋不能活的皇帝陛下:“我心里,还是有些不安,不知为什么。”

“是不信我?”

“怎会,这世上谁我都可能不信,只你不同,怎么我都信。”这完完全全是心里话,她一觉醒来,身边的人似乎都有些不真实,但一看到苏世襄,就一切都真实起来。

苏世襄被她急急表明信任的话勾起笑脸来,分外璀璨,映得整个梅花林都明亮起来:“总是这样傻,我要是你,信谁不信谁,都不会把话说出来。”

“为什么?”

“不信的何必使其知,信的何必告知使其仗此妄为。”

“你不同,我有什么都想让你知道,所有所有。”

久久无语,苏世襄看着殷流采许久,直到轻风将梅花摇落,漫天红英飞舞时,他才喟叹一声道:“只有我,不许这样对别人。”

“当然只有你,永远都只有你。”

苏世襄伸手,拂开吹落在殷流采肩头的缤纷落英,心中溢出万般温柔,恨不能将眼前人捧在手心,好好珍爱永生永世。

造梦境中,人家情话一百分呢

可惜现实那样残酷(未完待续。)

第九十三章 玉津虽远,新丰却近

帝后大婚在九月,恰逢金秋,一场凉方过,天晴气爽,炎热尽去。即使身披十二重衣,殷流采也丝毫不觉热,除去面上那两层,都极尽轻薄,再加上手里还有一柄冬暖夏凉的玉如意,这花轿坐得十分舒坦。

头上的凤冠看起来极繁复,却是用细细金线织就,除去宝石外,将将二斤重而已。之所以要说将将二斤,还加个而已,是因为殷流采在此之前,见识过历朝历代皇后的凤冠,或是图画描述,或是实物,重的竟然有十几斤,她这个不过二斤出头,真得算轻的。

这种种细节,都让殷流采能深深从中体会到苏世襄的一腔浓情,若不是深爱,谁会处处周到,事事详尽。是以,一路从出门子到中宫殿阁里,她的笑就没下去过。

待揭了盖头,喝了交杯酒,接了凤印宝册,再一夜鸳鸯交颈,殷流采这皇后便**出炉。苏世襄这皇帝做得,竟除她这中宫皇后,并无妃嫔。到上代后妃,太后几年前过世,一干老太妃有儿子的随儿子在王府中开开怀怀做王太妃,没儿子的也管不到中宫皇后头上,因此她这皇后做得,竟十分悠闲。

宫务自有妥帖的女官打理,便有什么需要她直接过问的,也都不过是拿个主意,一句话吩咐下去,什么也都有人办好。

“就这样被圈养了吗,以后一辈子就在这四四方方的宫墙里,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想想都是个令大感悲伤的故事呀。”殷流采闲极无聊,也想过给自己找点事干,女官提议的那些,她就没一样会的。

“殿下不若去逛逛花园,眼下秋菊木樨水仙白兰都开得正好,陛下知殿下素爱赏花,早已备好,只待殿下去赏眼呐。”

殷流采:你怎么不说从这里走到花园要多久,你怎么不说我即使去赏个花也要兴师动众准备小半个时辰,哪怕我不过只想随便看一眼。

快要吃午饭时,苏世襄过来,宫女们摆满一桌美味佳肴,殷流采却吃得不怎么得味:“可是不合胃口,还是哪里不适?”

“没有不适,就是有点闷,这样好的秋日,本该去玉津关寻山赏红红叶,放马饮长河才是。”殷流采有时候对自己时不时能出口成章有点惊诧,不过她出身望族,祖祖辈辈读书作官,正是世代公卿的门楣,她要不出口成章,其实也有点奇怪。

“寻山赏红叶,放马饮长河是应如此,阿采去便是。”苏世襄说得理所当然。

殷流采:“可我到底是中宫皇后,怎好离宫,文武百官,到时若上本参我,虽然我知你会为我全都挡下,但我不想你左右为难。再者说,一次两次还好,若常出宫去游玩,怕就不是参我,要联名上书,请命废后,要拿我下大狱的。”

闻言,苏世襄失笑道:“有我与你父祖外家,你便是日日出门游玩,也没谁能说你一句不是。”

“当真?”

“当真。”

“算了我一人游玩有什么意思,你又不去。”近的地方还好,远的地方,难道还能把皇帝天天带出去玩不行,她可不想当祸国妖后,被史书狠狠记一笔,臭名传千古。

“玉津关不远,不过两三天工夫,我还陪得起。”苏世襄二话不说,就吩咐人去办。

殷流采还是觉得这样不对,连忙阻止,又对着苏世襄撒娇:“你这样,祖父与父亲都要进宫来骂我的,朝堂上他们自然会向着我,可私下里,不骂得我狗血淋头不会罢休的。”

“这话可不能让祖父与岳父听见。”

猛地捂嘴,她这是在骂自家祖父与父亲是狗呀,殷流采伸手捂住苏世襄耳朵,娇声说:“你没听见,什么都没听见。”

苏世襄搂着她,笑得十分开怀,略略收起笑声,苏世襄轻抚她长发道:“好了,你只是出嫁,又不曾出家,哪来那么多教条,在家里自然是怎么自在怎么行事,谁还能管到你头上来。”

“那倘有人要管呢?”

“便来问问朕答不答应。”

“你说的。”

“我说的。”

殷流采立刻把喊宫女把那本传下来的宫规束之高阁,叫上两名宫人,再叫侍卫由明转暗,不许大张旗鼓吓坏行人:“玉津关虽远,新丰楼却近,秋熟新酿正好,陛下可愿同往?”

“自然。”

两人轻车简从,往新丰楼吃甜甜的糯米酒酿,新丰楼的酒酿微带一丝绿意,加姜煮开洒上切得细细的红枣丝和小粒枸杞并一大勺糖,那酸甜爽心的滋味,可令人将秋深的那一丝寒意尽抛开。苏世襄并不很爱吃,但殷流采每喝一口,脸上都不由自主露出的笑容,比酸甜酒酿更能令他爽心,那点不爱,便都化作十分百分的爱。

桌上的点心才端上来,楼下便响起弹唱声,唱的是一支十分清淡的小调,唱声却很动人,唱词也写得很好。殷流采听完,叫宫女下去打赏些碎银,并请那歌女饮一碗酒酿。

不想,端着酒酿的宫女还没走出雅间的门,楼下便传来一阵阵吵嚷声,殷流采本不爱看热闹,但吵嚷间却叫她听到一句“沉塘”,她顿时就坐不住了:“去看看怎么回事。”

宫女很快将事情原委打听回来:“是长安府来拿人,楼下”

说话间,宫女抬头看了一眼苏世襄,又迅速低下头继续回话:“楼下袁国郡公叫郡公夫人给告了,告他贪没边关钱粮,郡公夫人已奉上实证,长安府已经去请了大理寺少卿并刑部侍郎,正要拿袁国郡公去三堂会审。”

袁国郡公说起来,算是苏世襄手下得用的臣子,宫女犹犹豫豫开口,也正是为这个。

苏世襄倒还算镇定,手底下得用的人骨子里是个什么样,就算不全知道,也至少清楚个七八分。袁国郡公能力尽有,贪心也有,贪墨钱粮完全在苏世襄意料之中。只是袁国郡公贪什么,也不该贪墨边关钱粮,本朝历来不论皇子王孙,都在边关当过小兵吃过苦,深知戍边有多不易,再者,贪墨军资素来是重罪。

可以说,袁国郡公夫人这一告,直接就把袁国郡公从云端拉进了深渊里,还是不可能翻身的深渊。

“平白无故的,郡公夫人为何要告?”殷流采一句话戳中关键点。

宫女有些语噎,苏世襄却一笑道:“自是与袁国郡公过不下去了,袁国郡公夫人出身高门,袁国郡公自舍不得一封和离书放她归家。”

所以,把丈夫给告了,再请判和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