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珍最重要的任务是将沈氏伺候好,老爷当然也重要,可是她们都是沈氏的贴身丫鬟。怎么能表现出跃跃欲试的要去伺候老爷?

年轻貌美的丫鬟,偏偏又想在老爷面前献殷勤,这怎能不让沈氏窝火?

锦绣心里不免生出些许幸灾乐祸的心思,心想最好巧珍不要会意过来继续这样下去才好。日后也不用对付巧珍了,沈氏自然会渐渐疏远了巧珍的。

锦绣笑眯眯的领命去了厨房,忙碌了一个多时辰,端了几样拿手好菜出来,又特地从酒窖里拿了一小壶好酒来。

陆文伦偏好晚上小酌几杯,今日心情如此之好,喝酒自然免不了的。

待饭桌摆好之后,锦绣才去禀报了沈氏一声。

沈氏听到锦绣说酒菜都上桌了,不由得笑了,锦绣这个鬼灵精,简直就像是她肚子里的蛔虫。不需吩咐就能将事情办的妥妥当当,叫她怎能不喜欢?

沈氏吩咐素琪去请了老爷过来吃晚饭。

素琪领命去了,片刻之后便回来了,笑着说道:“夫人,老爷说将手里拿张请帖写好就来。”

陆文伦进了饭厅,素秋立刻端了温水给陆文伦洗手,锦莲则将拧好的毛巾递了过去。

巧珍笑吟吟的跟在陆文伦的后面到了饭桌边,极其自然的伺候起了陆文伦。布菜斟酒,熟稔之极。

殷勤周到的巧珍压根不知道她做的事情已经大大犯了沈氏的忌讳。

第四百九十章手段

锦绣不动声色的看着巧珍殷勤的伺候陆文伦,再悄悄的留意沈氏眼底的不悦,心里不由得偷笑。

没有哪个女人是真正大方贤惠的,所谓的贤惠宽容都是做做样子给别人看的。从心底来说,女人都是小气自私的,巴不得将丈夫捆在身边,不容任何人觊觎。

对于陆文伦身边的一干小妾,沈氏无可奈何之余,索性熟视无睹。

可沈氏绝容不下在她的眼皮子底下,出现丫鬟痴心妄想意图媚惑主子的事情。

如玉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时刻把握分寸,最终熬到安然出嫁。如梦不清楚这一点,所以才会在陆云霄的事情上栽了跟头。

而挽袖,则是没有把握好分寸,最终落得被卖出府的凄惨下场。

其实,挽袖究竟有没有对陆文伦献媚,锦绣也不得而知。说不定挽袖也不过是态度热情了一些,便招来了沈氏的不快了。借着发落挽袖一事,顺便给身边的丫鬟都敲了个警钟罢了。

果然,沈氏的方法是极其有效的。

这几年来,沈氏身边的丫鬟都警惕着当日挽袖的教训,无人敢在沈氏的眼皮子底下整出这些动静,后院安宁了不少。

陆文伦并不算好色,几房小妾足够他“忙碌”,倒是没听说过他招惹哪个丫鬟的事情。比起那些动辄沾惹美貌丫鬟的,陆文伦的品性堪称一流了。

即使如此,锦绣还是随时警惕自己,每当陆文伦到院子里来过夜,锦绣尽量保持距离。就算万不得已要近身伺候,也绝对认真严肃的做了改做的事情。

她自知容貌出众,极易惹来主子们的侧目,因此更是保持了一万分的小心。对着陆文伦的时候,尽量笑不露齿,连个灿烂的笑容都不会有。

事实证明,锦绣做的还算成功。陆文伦对她颇为欣赏,可是绝不会涉及到男女之私。

没曾想,巧珍一来,便在无意中犯了沈氏最为忌讳之事。

说来,也不能完全怪巧珍。

巧珍在京城一直伺候老夫人,压根没有近身伺候过男主子。在她看来,陆文伦是陆府最高的主子,就该好好的伺候才是。本意是想讨好陆文伦和沈氏,以便更快更好更安稳的立足,哪里能想的这些弯弯绕绕?

归根结底,都是因为不了解沈氏的脾气之故。

锦绣当然不会去提醒她,她径自低头伺候沈氏,看也不看对面笑容满面楚楚动人的巧珍一眼。

陆文伦兴致极高,居然将那一壶酒都喝完了。

沈氏自然不会将那些许不快放在脸上,笑着说道:“老爷,吃完饭早些梳洗休息吧那些没写完的名帖就明日再写好了。”

陆文伦稍一思忖,便摇了摇头:“明天再写只怕就迟了,还是今天晚上写完吧”

沈氏笑着说道:“那好,妾身今晚就陪着老爷一起,正好妾身也要看看这两个月府里的账目呢”

夫妻两个难得的坐在一起,一个低头写请帖,另一个认真看账本,别有一番静谧和安详。

锦绣泡了陆文伦惯爱喝的碧螺春,正待端过去,就见巧珍笑吟吟的走了过来:“锦绣,给我来吧”

锦绣微笑着将茶盘递了过去,然后眼睁睁的看着巧珍轻巧的走到陆文伦的身边,温软的唤了声:“老爷,请用茶”

那声音极其娇媚温柔,陆文伦抬头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接过了茶杯,啜饮了几口,才复又动手写了起来。

沈氏看似不动声色,其实早把这一切都扫进了眼底,微不可见的拧了眉头。然后迅速的恢复了平静,继续将注意力放到了账本上。

待陆文伦忙完了请帖的事情,已过了子时。

锦绣和巧珍两个分别伺候了主子漱洗更衣。

巧珍竭力想表现,本想留下来值夜。却听到沈氏点名留了锦绣值夜,微微一愣之后,有些不甘心的瞄了锦绣一眼,才回了屋子去休息。

一等丫鬟的屋子离主子们的屋子是最近的,巧珍住了当年如梦留下来的空房间,倒也不用多收拾,稍微打扫一些就能住人了。

锦绣多日未曾值夜,今日晚上分外的小心留意。一夜只睡了两三个时辰。

到了第二天早上,巧珍早早的来接替,锦绣索性吃了早饭便回了屋子补眠了一会儿。反正沈氏身边不缺人伺候,她就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巧珍好了。

朱嬷嬷一五一十的将这两个月来府里的琐事汇报给沈氏知晓:“…姨娘们每个月的用度比前些个时候多了一些,尤其是五姨娘,光是新衣就制了五套,还是喊了最出名的绣庄上门定制的…”

沈氏一不在,姨娘们的手脚又大了起来,反正又没人敢真正拦着。朱嬷嬷也只能将这些事情都记了下来,待沈氏回来再来狠狠告上一状。

接下来,就是四姨娘借着给三少爷的名头买了不少的东西。还有,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等等等等。

沈氏听的头痛,摆摆手说道:“若是银钱上面的事情,日后慢慢再说。”总之,用都用了,还能让各人再还回来不成?

朱嬷嬷点了点头,不再多说,转而又汇报起了府里丫鬟婆子家丁们的表现情况。

中间,却是提到了方婆子的名字。

沈氏留意听了起来:“…自打被夫人罚了过后,她倒是老实的多了。每日里采买的东西都是亲自过目,还一一过秤。账目再没有混乱过…”

沈氏边听边点头。

人无完人,能知错就改就好。最最可恼的就是那些犯了错又不肯承认外加死不悔改的。

锦绣听了,不由得暗暗赞了一声。方婆子果然是个机灵聪明的,一点就透。这个时候好好的表现,让沈氏对她改观,日后说不定还能继续重用她。最妙的就是说动了朱嬷嬷替她说情,不知方婆子背地里在朱嬷嬷那里下了多少“功夫”…

想起方婆子曾送给自己的荷包,锦绣的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为人处事来来往往不过都是那么一套,不用多说大家都懂的。

沈氏听了朱嬷嬷一席话之后,来了兴致,便吩咐锦莲去跑腿喊了方婆子过来。

方婆子丰腴的身子似乎消瘦了不少,走路都快了许多,极为利索的来给沈氏行了礼。

沈氏问了几句采买的事情,对方婆子的表现也颇为满意,先是敲打了几句,便决定将酒宴要购买食材事情全数交给了方婆子来办理。

待菜单拟定好之后,采买的单子才能罗列出来,估摸着怎么也都到下午才能忙完。

方婆子没料到会接手这么一个重要的差事,激动的声音都颤抖了,连连点头应了。在沈氏面前拍着胸脯保证绝不会出差错云云。

宴席采买和平日里的采买又不同。

方婆子平日里负责的不过是日常厨房采买,一个月府里的定额是有限制的,不可能毫无节制的在上面捞油水。这宴席采买就不同了。

这个时候讲究上等宴席必备鲍鱼熊掌燕窝这类菜肴,因此这食材购买上要花的银子比平日要多出了好多倍。

钱财上的数目一大,捞油水的空间也就大了许多。只要隐蔽些不太过分,沈氏也不会过分的盯着。尺度拿捏好就成了。

再者,这也代表了沈氏的态度。算是器重方婆子的一个体现,方婆子哪有不激动的。

方婆子心里一连串的盘算着此事带来的好处,甚至把要打点给朱嬷嬷等人的都算上了,脑子转个不停。

沈氏意味深长的叮嘱了一句:“这样的事情交给了你,你可千万不要出了岔子。再出了像上次那般的事情,可就不是罚半年月钱就能过去的。”

方婆子心里一凛,脸上立刻堆出了笑容来:“老奴晓得厉害,绝不敢怠慢。”

沈氏嘴角扯出一丝笑容,对方婆子心里拨的小算盘心知肚明,却也不道破。

掌管后院多年,沈氏比别人想象中的更精明。她明知道管事婆子们背地里捞油水捞好处这些猫腻,却从不吱声,只在合适的机会敲打几句,让各人收敛一些。只要不过分,沈氏乐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不多说。

在沈氏看来,钱财数目不过分大,都可以容忍。

这便是所谓的驭下之道了。

人清无友,水清无鱼。这句话乃古今通用的真理。

若是连这点好处也不肯让她们捞,谁又肯真心为你做事?

千万别认为光靠着严苛治下就能笼络住人心,更不要以为一味的斥责就能管教好所有的下人。奖惩并用恩威并施才是上上之策啊

别的不说,就看沈氏对待身边丫鬟的态度就能看出沈氏做人的准则来了。

该惩罚的时候绝不手软,触怒了沈氏,犯了沈氏的忌讳,下场绝好不到哪儿去。

至于忠心耿耿做事伶俐的,沈氏重赏起来从不心疼。锦绣也真心的觉得,沈氏其实是个很不错的主子。

沈氏能将院子里丫鬟婆子的心牢牢的笼络住,绝非等闲之辈啊

方婆子又是欢喜又是忐忑的走了,沈氏又招了岳婆子来问话。

第四百九十一章决定

沈氏喊了岳婆子过来,却是另有要事交待。

宴席当日的人员安排,都得由岳婆子负责。

岳婆子深知此事繁琐难做,一个不好,就会闹出岔子来。偏偏来往的都是重要的贵客,万万不能出差错。到时候,丢的可是陆府的颜面沈氏的颜面。

岳婆子郑重的应了,和沈氏商议起具体事宜来。

朱嬷嬷也时不时的提些建议,初步将伺候酒宴的人员定了下来。

在这样的重要事情上,锦绣没有随意插嘴,只是默默的凝神听着。见沈氏说的口干舌燥,忙给沈氏泡了壶去火明目的菊花茶。顺便给朱嬷嬷岳嬷嬷分别倒了两杯。

巧珍跃跃欲试,倒是想提些建议。只可惜沈氏没给她说话的机会。

巧珍到底没胆子擅自出声,嘴唇张了张,又老实的合上了。

坐在夫人对面的岳婆子将巧珍脸上的神情看了个一清二楚,心里暗暗诧异着巧珍的身份。

这陆府上上下下丫鬟婆子小厮外加管事加起来至少也有近两百,岳婆子不敢说个个都能叫上名号来,可至少每个人的面孔都是熟悉的。

可这站在沈氏身后的陌生脸孔却眼生的很,偏偏又站在沈氏的身后,让人不由得起了好奇之心。

正事告一段落,岳婆子便笑着提起了这个话茬:“夫人,您身后站着这个丫鬟可眼生的很。”

沈氏笑了笑,说道:“这个叫做巧珍,是老夫人身边的得力丫鬟,老夫人特地赏了给我,日后帮着我管理院子里的事务什么的。”

巧珍乖巧的给岳婆子见了礼:“巧珍见过岳嬷嬷,朱嬷嬷。”

巧珍确实伶俐,这么会儿功夫,已经分清楚眼前这两个婆子的姓氏,并且看出了两人都是沈氏的心腹,因此态度极为恭敬。

岳婆子笑着点头,和蔼的赞了巧珍几句:“不必如此多礼,你长的真是标致,我们院子里可找不到第二个这般出挑的丫头了。”

这摆明了是敷衍的夸赞之词,相貌更标致的锦绣就站在旁边呢,难为岳婆子眼睛都不眨的就说了出来。

朱嬷嬷笑着附和了两句:“谁说不是呢,老夫人调教出来的丫鬟就是不一般,别的不说,单从说话做事来看,也是极为懂得规矩的。”

两个婆子满口赞美之词,巧珍落落大方的谢过两人的称赞,态度还算得体。

若是眼皮子浅的或是骨头轻的,禁不住两句夸赞便飘飘然,倒让人小瞧了去。巧珍经历过不少场面,表现的确实可圈可点。

沈氏冷眼旁观,也觉得不错。心底因巧珍生的那些不快散去了不少,想着日后好好调教就是了。老夫人赏的丫鬟,又点名送给自己做大丫鬟的,自己总不好过分慢待。就算有不如意的地方,也只得慢慢调教了。

岳婆子已然将此事问出了口:“夫人,既然如此,老奴回去便将巧珍的名字登记在册子上。不过…”

该登记成一等丫鬟,还是二等丫鬟呢?

岳婆子没有直接问出口,眼神里明明白白的就是这个意思。

巧珍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紧张的看向沈氏。这些天过来,巧珍总算领教了锦绣是如何的受宠。本以为借着老夫人的威风能够一举将锦绣的风头压过,不过,现在的巧珍已经明白过来了,这在短期之内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不管怎么说,她根基尚浅,很多情况还不了解不熟悉,远不如锦绣做事妥帖。她也只能期盼着日后能够多多了解沈氏的脾气,早日的把握到沈氏的性格,以期不久的将来压过锦绣一头。

可是,这起点万万不能低了。

若是一开始便做了二等丫鬟,在锦绣之下,那日后想翻身都不容易。

最理想的,莫过于和锦绣一样同是一等丫鬟,齐头并进谁也压不过谁去…

锦绣也在心里不停的琢磨了起来。照着沈氏的行事个性来推断,估计会把巧珍抬做一等丫鬟才是。哪怕沈氏并没有信任器重巧珍到这等地步,也得做出这个姿态来给陆文伦和老夫人看。

锦绣早有心里准备,这些日子又常给自己做心里建树,因此并没有太过沮丧灰心。心想就算同是一等丫鬟,也总有亲疏之别。她万万不会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巧珍的。

沈氏稍微一犹豫,便说道:“巧珍是老夫人的身边人,怎么着也不能委屈了她。便升做一等丫鬟吧月钱和锦绣一样就是。”

巧珍的眼睛陡然一亮,欣喜的谢恩。

锦绣嘴角扯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听沈氏的话音就能猜出沈氏的心思来。看来,沈氏做出这个决定大多是看在老夫人的面子上,其实多半是不太情愿的。

如此一来,巧珍看似风光,其实接下来的处境会非常的尴尬。

沈氏若是不真心的器重她,便不会交待许多实在的事情给她做。偏偏她又担着一等丫鬟的身份,岂不是难堪之极?

再者,从巧珍这几日的表现来看,她绝不是个甘于平淡甘于人下的主儿。说不准就会做出些急躁冒进的事情来。

锦绣几乎可以预料到未来的日子绝不会平淡无聊了。

有这样一个对手在,锦绣非但没有失落灰心,反而昂扬起了斗志。久违的激情和亢奋又在血液中来回的滚动。巧珍,我绝不会输给了你。尽管放马过来吧

沈氏笑着吩咐巧珍起身,极为亲切的叮嘱了巧珍几句,不外乎是“好好做事我绝不会亏待了你”之类的。

岳婆子听着话音,心里也飞速的盘算了起来。

沈氏刚才那一番话的言外之意,不仅是锦绣听了出来,这个老于世故的婆子也领悟了几分。

沈氏对巧珍的另眼相看并不是因为如何的喜欢巧珍,而是顾忌老夫人的缘故。这和对锦绣的另眼相看可是两码子事…

朱嬷嬷也不多说,只是和岳婆子交换了个眼色,彼此都明白了心中所想:夫人的身边可要热闹了。

当日如玉和如梦一起做了一等丫鬟之后,就为了谁是沈氏头一份的位置争的不亦乐乎。大到管理院子里事务,小到近身伺候,样样都争抢。表面上的融洽掩盖不了两人水火不容的事实。

到了后来,若不是因为如梦出了那档子事情,如玉也不一定能够如此早的独挡一面呢

沈氏身边有锦绣在,下面的丫鬟早已管的服服帖帖,没人敢不服气。现在,偏偏多了个半路杀出来的巧珍,这日后又该听谁的才是?

沈氏的态度又很暧昧含糊,真让人费疑猜啊

沈氏何等精明,眼睛一扫,便知道人人都在盘算着些什么,她表面如常,喝了口茶水继续和两个婆子商议起了琐事,心里却在悄悄的盘算起了心事。

沈氏也有沈氏的难处。

以她的心意,本不想将巧珍抬到这个位置。奈何老夫人赏赐巧珍的时候就有言在先,点名了要将巧珍给了她做大丫鬟的。她若是不照办,岂不是忤逆了婆婆的意思?日后和老夫人碰面,就没法子交代了。

斟酌了一番之后,沈氏也只得做出了这个决定来。

锦绣如此聪慧伶俐,又对上下关系极为熟悉,巧珍一时半会根本撼动不了锦绣分毫。也罢,就让巧珍担个虚名好了…

沈氏心里飞快的掠过这些心思,脸上却丝毫不露。

巧珍重新站到了沈氏的身后,再也掩盖不住那份欣喜。论起掩饰心事不动声色的镇静功夫,巧珍比起锦绣差的远了。

锦绣笑盈盈的低声说道:“恭喜巧珍姐,一来便做了一等丫鬟。这份殊荣,我们院子里的丫鬟可从未有过呢”

巧珍竭力掩饰那份喜悦和得意,努力摆出谦虚的嘴脸来:“日后还请锦绣妹妹多多提点。”

两人不便多说,客套了两句便自然的停了。

待到了晚上,这消息便传的满院子都知道了。

素秋和素琪两人合计着要送份小小的贺礼。这在丫鬟中早已形成风气,但凡遇到有丫鬟升迁的喜事,都要送份贺礼的。至于这贺礼送的轻重,也是有一定的习惯的。

总体来说,交情一般的,送个荷包,里面放些银钱。银钱从一百文到三四百文不等,端看彼此关系如何。

若是交情特别好的,大多是送些礼物。这礼物价格可就不好估量了,小到一把梳子一个亲手绣的香囊,大到一支金钗一个金镯子,中间的差别可不小呢

当日锦绣升做一等丫鬟的时候,各人都送了份厚礼。

现在嘛,巧珍算是半路杀出来直接做了一等丫鬟。送的少了,拿不出手。送的多了,又没那份交情肉痛的很。

因此,素秋和素琪两个便有些为难了起来。

正好巧珍值夜去了,锦绣和锦莲两人便去了素秋的屋子里一起商议此事。

锦莲好奇的问道:“素秋姐,你和素琪姐商量了半天,究竟要送些什么做贺礼?”

素秋叹了口气,为难的说道:“我还没想好呢这不正在为难么?”

在之前,尚未有过这样的例子,没有好参照的,难怪素秋觉得为难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争夺

素秋的顾虑也正是锦绣在考虑的问题。送贺礼是一定的,关键就是送多少的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既不能显得小气,又不愿意出血太多。

素琪嘟哝了一句:“依我说,还是送个荷包好了。”里面放个两百文钱就行,也不用再去准备别的礼物了。

素秋瞄了素琪一眼,没有做声。

当日锦绣升做一等丫鬟的时候,各人都送了一份厚厚的礼物。这两厢一比较,未免有点太那个了…

“素琪姐,只怕这样不太妥当。巧珍在老夫人身边待的时候不短,送的少了只怕入不了她的眼。”锦莲考虑的很周到。

锦绣在这样的场合最难表态,她和巧珍的关系最微妙,说什么都不合适。她索性不吱声,就听她们三个商量此事。

最后,还是素秋拍了板:“这么着吧,我们还是各自送个荷包,不过,两百文似乎少了点,翻个倍,送四百文好了。”

素琪和锦莲纷纷点头附和,然后一起向锦绣看来。

锦绣笑着说道:“就按素秋姐说的,我们四个都送一样的。”四人都送一样的贺礼,巧珍定然没话可说。

到了第二天,四人各自找了空闲给巧珍送了贺礼。

这空闲着实难找,巧珍时时刻刻在沈氏身边待着,居然连个偷懒打盹的时间都没有。好不容易寻了个空闲,锦绣将巧珍拉到了一边,笑着将荷包塞了过去,说了几句客套话。

巧珍稍微一掂量荷包,便掂量出了荷包的分量,心里自有盘算,面上却极为亲热的道了谢。

丫鬟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巧珍也是个中老手,一见人人都送了她相同的贺礼,连里面的数额都一模一样,便知道这是锦绣几人在背地里商量好的结果。

这贺礼不算重,也不算轻,算是说的过去。

巧珍想起在京城时,因为受老夫人的器重宠爱,她常收到丫鬟们的小礼物。对比起眼下的光景,由不得巧珍不叹气。

人情冷暖莫过于此,这种贺礼既比不上簪子镯子之类的首饰来的贵重,也不如亲手做的衣裳鞋袜来的亲热。从这贺礼上足可以看出,她在院子里的地位还不够啊

不过,巧珍唏嘘的时间也就这么一会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