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应是。

赵之昂正要再说话,忽然门外有人匆匆来报,“圣上,郑大人来的急奏。”

“一点事就来烦朕。”赵之昂接了奏疏翻开一看,顿时大怒,将奏疏摔在地上,喝道:“混账东西,反了天了!”

书房里落针可闻,杜公公小心捡起奏疏,瞄了一眼,一看之下顿时大惊失色。

只见奏疏的末尾写到:“太孙做出此等事,朝中诸人已无权定夺分辨是非,还请圣上回京,平定风波。”

半个月而已,赵治庭会做出什么事情让百官慌神,还定不了是非?杜公公心头失跳了几下,想再往上细看可又不敢,颤巍巍的将奏疏摆在桌案上,赵之昂像一头暴躁的兽,来回在房里走动,忽然停了下来,喝道:“摆驾,回京!”

“是!”杜公公忙应是刚要去安排,心里却越想越奇怪,到底是什么事,怎么会这么巧,在圣上离京后就出事了?

难道是五皇子做了什么事,还是两个人内斗,赵治庭输了?

不会啊,皇后和吴忠君在呢,五皇子能做什么事?

杜公公一面想着心事一面出去,在半道上碰见司三葆,他拉着对方低声道:“圣上正在发怒,你稍后再去。”

“何事?”司三葆问道。

杜公公就将事情和他说了一遍,司三葆心头一跳,目光缩了缩,立刻就想到了胡琼月的事

“看来,苏姑姑出手了。”司三葆心道:“以她的性子,这不搅的翻天覆地,怕是不会收手啊。”

228 态度

“可知道是出了什么事?”半道上车马行队停下来,陈淑妃见了空档将杜公公请来,隔着帘子问道:“圣上为何突然回京?”

这种事用不着瞒着,因为回京后陈淑妃就什么都知道了,更何况,他也不过看了一句话,杜公公想了想,低声将他看到的那句话说了,“圣上看完后大怒,便要回京了。”

陈淑妃听着心头大喜,但面上却是半分不显,颔首道:“本宫心里有数了,再和圣上说话时也会稍加注意,多谢杜公公提醒了。”

“不敢担谢,娘娘您歇着,奴婢这去圣前伺候。”杜公公行了礼,便转身走了。

陈淑妃靠在车里的垫子上,眼眸半阖,车队只停了一刻钟又再赶路启程,她这才睁开眼。

赵峻一早就要将胡琼月和赵治庭的事情说出来,可她觉得时机未到,所以一直拦着。

兄弟内斗也好,叔侄争斗也罢,总之赵之昂都不会想要看到,即便最后赵治庭倒台了,赵之昂也不会因此更加喜欢赵峻。

唯有寻得更好的时机,不显山不露水的将这件事爆出来。

“看来我儿是挑得好时机了。”陈淑妃笑了笑,“确实是,现在外忧困扰圣上,朝政动荡人人烦躁不堪,若是将胡琼月所有的肮脏勾当昭告天下,势必会引起渲染大波,到时候,就算有太后和皇后,也护不了他们。”

陈淑妃很高兴,口中不禁哼起了新学的小调,她很多年没有这么高兴了,看不到皇后还前景甚好

“娘娘。”随侍的么么低声提醒道:“这情景,要是让圣上知道您心情不错,怕是要不高兴了。”

陈淑妃冷笑一声端茶喝茶,波澜不惊的道:“最坏的情况,不就是江山一分为二,和从前一样。这天下争来争去这么多年了,有什么可担心的。”

“今儿是赵家的,明儿是苏家的,保不齐过几天又打出个李家来。”陈淑妃道:“咱们只要保持了实力,慢慢打,打的天下百姓怨声载道,苏世元和沈湛就是再有本事,也得瓦解溃散。”

“圣人言,天下是百姓的天下,君王坐君位,靠的亦是百姓啊。”陈淑妃放了茶盅,找了个舒服的姿势躺着,唇角勾着笑,心情越发的轻快。

先将太子之位定了,然后再好好的打苏世元和沈湛。

她才不会让她的儿子拼死拼活给吴氏的孙子打天下,“她脸得有脸盆那么大了!一个刁民,真当自己做了皇后就是凤凰了,也不拿镜子照照自己的德性。”

嬷嬷掩面而笑,低声道:“皇后娘娘这两年,老的已同树皮,哪有什么德性。”

“就是。”陈淑妃轻笑道:“让我儿子为他人做嫁衣。若真是这样,那赵家还是散了的好,我宁愿死,也不想在他吴氏手底下苟且偷生。”

她和吴氏的仇,远大过对后宋的敌视。

车队走的不快,第六天到的燕京,一回宫陈淑妃就悄摸的将儿子找来,关了殿门她迫不及待的问道:“到底怎么回事,你怎么做的,和母妃仔细说说。”

赵峻回道:“母妃,事情不是我做的,我虽准备这几日就出手的,可还不等我动呢,事情就出了。”

“不是你?”陈淑妃脸色微变,随即想到什么,“难道是后宋的苏氏?”

赵峻点头,“十有八九。”他将事情的前后和陈淑妃说了一遍,“圣上将朝政交给治庭,他走后,治庭一开始几天还好好的来宫中料理事物,批阅奏疏,后来恐怕是觉得无聊,就每天带着胡氏来。”

“胡氏这个女人实在是不知天高地厚,居然帮着治庭在御书房一起批改。起初还没什么,后来奏疏拿下去,各位大人一看这批阅的字迹根本不是一个人的,便在早朝上问,治庭支支吾吾的不肯说。”

“这事虽不可圣上不在,郑大人和戈大人几人也就提醒一两句便就过去了。但巧就巧在,吴氏批了一本兵马司上来的奏疏,说南槐书胡同里有一户院子往外扩了四尺,将原本能通马车的巷子逼得只能走两个人。这住在院子里的人,兵马司的人不敢动,但奏疏上去后,吴氏看过就随手让兵马司的人拆了院子。”

“这种小事,折子怎么会递到御书房的?”陈淑妃一脸奇怪。这种事府衙就顺手办了,兵马司也私下也是办了,怎么可能还特意写个折子,请奏圣上。

这要是豆丁大的事都往上头报,那圣上岂不是要累死。

赵峻摇头,“我也不知道,多是夹在一堆里,舍人也没有看见就拿进来了。”又道:“兵马司的就有底气,带着人二话不说就拆了院墙,这一拆谁知道,住在那个院子里的人,原来是从太子府里出去的一个老嬷嬷。”

“太子府的老嬷嬷?”陈淑妃听到了事情重点,“这个老嬷嬷多大年纪?我记得当年太子出事,府中的旧人打杀了吧。”

赵峻就回道:“这个老嬷嬷今年六十多了,五六年前摔断了腿,就在南槐书胡同里买了个宅子,还请了两个婆子服侍荣养了,听说买宅子的钱还是太子拿的。”

“这个嬷嬷去年认了个干儿子,今年干儿子要娶妻,就嫌院子一家人也不报朝廷,就将院子往外挪。兵马司一打听也不敢动,劝了几回没用后,就上奏了。”

“院子一拆,老嬷嬷就怒了一哭二闹的去了太子府。见到了太子妃,求太子妃主持公道。”赵峻道:“一开始还好,太子妃安慰几句给了几个钱老嬷嬷就走了,可没有想到,隔了两天,那老嬷嬷突然又跑去太子府,要求胡氏给她一个公道,要不然出钱给她重新买个三进的宅子,要不然,她就将胡氏的丑事抖出来,大家一拍两散都不要活了。”

陈淑妃愕然,“怕是这两天,有什么人去找他了。”

“胡氏心高气傲,当即让人将老嬷嬷叉出去。这半道就听老嬷嬷吵着,说胡氏在太子喝的药里下的毒。当年太子的熬在小药房,而恰巧那几天太孙也被人打了吃药养伤。胡氏亲自熬药的时候,就在汤药里放了草乌。”

“老婆子我虽不在府里当差,可当年府里的人,哪个不是我调教出来的,哪个有事都会来和我说,有什么为难的事,更是来请我拿主意。”赵峻将老嬷嬷的原话说了一遍,又道:“胡氏当时就变了脸色,让人将老嬷嬷杖毙。”

“太子妃出来了?”陈淑妃道:“她和太子少年夫妻,虽恩爱不在但感情很深,听到这种事不可能不管。”

太子妃敦厚,要是皇后这事就不会再提,夫君没了,自然要护着孙子。

“是,”赵峻道:“不但太子妃,就连路过的戈大人和方大人也听到了。”

陈淑妃掩面咯咯笑了起来,道:“报应。她既做了事,就应该知道有一天会瞒不住,还做皇后的美梦。做春秋大梦去吧。”

“母妃。”赵峻道:“您说父皇会如何处理?”

陈淑妃想了想,摇头道:“说不好,此事不是小事,胡氏的身份也很特殊,不好说。”

“那胡氏的身份,我们要不要现在说出去?”赵峻问道。

陈淑妃笑了笑,“现在他们肯定在见圣上,且看圣上如何处理。到时候我们再添把柴,送他们一程。”

此刻,御书房中,赵之昂看着两人,胡琼月捏着帕子哭着道:“当年的事,圣上您亲自查问过,没有一个下人站出来,指过妾身半句,如今那崔嬷嬷突然跳出来,说是我毒杀的太子殿下,分明就是有意加害。”

“妾身当年不过新来新人,人生地不熟,怎么有胆子去害太子呢。”胡琼月哭着道:“更何况,于情于理,妾身都不可能去害太子啊。”

这话说的其实有道理,按刑律审问来说,胡氏没有杀人动机,赵之昂心头转过,问道:“可那婆子说的精细,当年太子熬药时,治庭确实受伤,也是你亲自熬药,这种种细节过去了两三年了,她却记得清清楚楚,这你如何解释。”

“祖父。”赵治庭辩解道:“她要害人,当然是把前后的事情查清楚想明白了再开口,要不然怎么能害的成,让别人相信呢。”

说一千道一万,赵之昂虽不愿意相信是胡氏做的,但又觉得那崔婆子的话有几分可信,因为她要不是被逼无奈事出有因,否则,她恐怕到死都不会说。

“老杜。”赵之昂盯着胡琼月,吩咐杜公公,“告诉提刑司,让他仔细审问那崔婆子。无论真假,都报来朕听。”

杜公公应是,看了一眼赵治庭出了门去。

提刑司查了两天,崔嬷嬷虽没有用刑,可她年纪大了连日被逼问,就有些颠三倒四,前言不搭后语,柳大人上奏说了这件事,赵之昂便就有些犹豫。

“圣上。”皇后送燕窝来,低声道:“如今外患未除,这种事你就交给治庭去办好了。这崔婆子突然跳出来像疯狗一样,背后必定有人指使,让治庭好好查一查,到底要看看,是什么人狗胆包天,居然敢害太孙。”

赵之昂就问道:“你亦觉得太子的死不是胡氏做的?”

“胡氏有什么理由呢。”皇后想到儿子也红了眼睛,“我儿性子敦厚,对她这个外人也没有苛责过,她为什么要动手害他。更何况,太子府,太子府,有太子才是太子府。她一个侧妃,还不依靠太子府,她不傻不蠢,怎么会做这种事。”

赵之昂靠在椅子上,沉声道:“你不要忘了,胡氏可是萧山的女儿!”

“这”皇后噎住,结结巴巴的道:“胡氏当时也不知道,她也是后来才晓得的啊。”

赵之昂摆手,“事有蹊跷,太子的死,当年朕就心存疑惑,打杀了那么多人居然一无所获,最后不了了之。”顿了顿又道:“若是胡氏做的,就完全有这个可能。”

皇后面色沉了下来,这个胡氏,真是害人不浅,一件件的事都和她有关。

要不是当年她勾引治庭,两人生米做了熟饭生了孩子,治庭的名声也不会变差,也不会失了朝中那么多人心,现在又牵出暗杀太子的事太子已去,她现在最看重的自然是孙子。

她的孙子,决不允许再被胡氏连累。

“那就打杀了。”皇后沉声道:“就她这个身份,把人绑了送去汾州去,让萧山拿命来换。”

赵之昂没说话,摆手道:“朕再想想。你先回去吧。”

皇后应是而去,赵之昂就喊了杜公公来,“朕记得有一回有个妇人去官府告胡氏冒充萧山嫡女,可有此事?”

“有!”杜公公道:“不过当天那个妇人就被马车撞死了。”

赵之昂道:“你去告诉司三葆,让他去查这个妇人的来路。”

“是。”杜公公应是而去。

等到第二日,司三葆带着卷宗进来,呈给赵之昂,道:“圣上,这个妇人是山东登州左家村人氏”他将来历说了一遍,“妇人收了那小厮五十两银子,她家中的儿子可以作证。而给妇人银子的小厮,则庆风杂货铺子的伙计,这个庆风杂货铺,正是胡氏的产业。”

扯了老远一圈,意思就是,妇人是胡琼月找来的。

“好一个狡诈的女子。”赵之昂道:“找人来告自己。然后想让世人知道,她不是萧山的女儿,好让朕不拿她做人质?!”

司三葆没有说话,这消息他早就查到了,今天不过是从柜子拿出来而已。

他是个奴婢,主子吩咐什么他做什么,不吩咐的,他也不会多事。

“让治庭来。”赵之昂道。

胡琼月提着裙子快步去了外院,赵治庭正要出门,她喊道:“殿下,你要去宫里吗。”

“是。”赵治庭停下来等她,道:“你不用怕,祖父让人去查当年的事了,一定会还你清白。”

胡琼月不放心,因为崔婆子的事太蹊跷了,如果是赵峻做的她倒是不怕,可要是苏婉如,她就不得不提防了,“你早去早回,千万不要和圣上顶嘴。”

“你放心吧。”赵治庭笑着道:“怎么和祖父说话,我心里有数的。”

胡琼月送赵治庭出门,眼皮子却是一直跳,一直等到傍晚赵治庭也没有回来,她让人去找,回来的人回禀道:“殿下下午就从宫里出来了,却一个人去了醉春楼里,在里面喝酒呢。”

“醉春楼?”胡琼月眉头紧锁,“你去找,就说我有事,请殿下速速回来。”

赵治庭这一点很好,他鲜少往花街柳巷去,对女人也不是色欲熏心的,今天怎么会好端端的去了醉春楼。

小厮应是而去,胡琼月哄了儿子睡着了,赵治庭才醉醺醺的回来,嘴里哼着调子,一见到她就扯了嘴笑了笑,道:“月儿啊,你怎么还不睡啊,我今儿累了,就睡书房了。”

“殿下。”胡琼月扶着他,让人打热水煮醒酒汤,一番伺候赵治庭躺下来,迷蒙的睁着眼睛看着她,这眼神和平日不太一样,透着审视,胡琼月心头一惊,问道:“殿下为什么突然去醉春楼,是不是在宫里出了什么事?”

“没什么事,你去睡吧,我累了。”赵治庭翻了个身背对着她,“去吧。”

胡琼月愠怒,拉着他的胳膊,道:“殿下,你到底怎么了,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吗。”

赵治庭不理她。

“殿下。”胡琼月语气也不大好,问道:“你把话说清楚,怎么一回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惹你不高兴了。”

“殿下。”胡琼月喊道。

赵治庭一个翻身坐起来,将她猛然一推,怒道:“我困了想睡觉都不行,滚!”

胡琼月半坐在床沿的,被他一推,立刻不稳咚的一声坐在了地上,她目瞪口呆的看着赵治庭。

“我”赵治庭没动过手,心头一跳,忍了忍又躺下来,“过几日,圣上让我陪你出去转转,散散心。”

胡琼月还没从赵治庭动手的震惊中回神,又被这事击的一懵,“去散心,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散心?”

“圣上安排的,你不用管。”赵治庭道。

胡琼月眼睛转了转,站了起来,“你走了,朝中的事交给谁办?五叔?”

“不然呢。”赵治庭道:“都是因为你,要不是因为你我怎么会被祖父骂,现在手里的差事也给五叔了。”

他这是喝了酒,若是清醒的大约也不会说出来。

“你怪我?”胡琼月不可思议,“这是你心里的话,你心里其实一直在怪我?”

赵治庭再次翻身坐起来,怒道:“我难道不该怪你吗,自从你跟我回京后发生了多少事。现在局势弄成这样你”他说着,捶了一下床,道:“行了,你让我冷静一下,要不要出去散心,我还要和祖父再说。”

“散心是准备带着我散去汾州吗?”胡琼月道:“拿我做人质要挟萧山?”

赵治庭没答她的话,而是道:“我会再去游说祖父的。”

“多谢殿下了。”胡琼月恨不得甩袖就走,可她知道不能,当下这种情况,她就更加不能和赵治庭翻脸,便软言细语的道:“殿下心情不好,妾身陪您说说话吧,有什么不满的,我们把说开来,好不好。”

赵治庭看着她,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两人说了半夜的话,天快亮的时候才各自歇下,胡琼月却一直未睡,睁眼看着帐顶,心里飞快的转着

天蒙蒙亮,她索性起身回了房里,赵郁风还在睡,小脸红扑扑的煞是可爱。

她今年请了六位先生给他启蒙,势必要教出一个聪慧机敏的儿子出来所以,她一定不能有事。

苏婉如!

胡琼月冷冷的道:“是你做的对不对,你从来都见不得我过的好!”

“娘娘。”丫头在外面轻声喊了一句,胡琼月应了出来,带着丫头回了宴席室,问道:“一大早的,什么事?”

丫头回道:“娘娘,后宋发了讨伐契文。”

“嗯。”胡琼月不奇怪,这种契文来来回回,说的东西都差不多,“这也值得你大惊小怪的?”

丫头回道:“不是圣上派了司公公来,请您进宫一趟。”

胡琼月手里的茶盅掉在地上,她蹭的一下站起来,“司三葆来请我?”

“是,人就在外院了,让您速速去。”丫头回道。

胡琼月浑身发抖。后宋发了契文,随即赵治庭就让司三葆来请她这其中一定还有她不知道的事。

苏婉如,苏婉如,你这是要必逼死我吗。

“殿下呢。”胡琼月问道:“殿下去哪里了。”

丫头回道:“殿下起来了,在外院等您呢。”

“风儿。”胡琼月道:“将小公子抱起来,我要带着小公子一起进宫。”

晚上七点还有一更。

229 姐妹

胡琼月将赵郁风收拾妥当,穿好衣服,抱着就走。

“娘,我们去宫里做什么?我不洗脸刷牙了吗?”赵郁风打了哈欠,“娘,我肚子好饿啊。”

胡琼月道:“去宫里就有的吃了,曾祖母那边有点心,祖母宫里也有,你不是很喜欢吃御膳房做的点心吗。”

“嗯,我喜欢吃的。”赵郁风拦着胡琼月的脖子打量着她的脸色,“娘,您是不是生气了,是和父亲吵架了吗。”

胡琼月心头一酸,拍了拍儿子,道:“没有,娘没有生气,娘只是怕去迟了圣上会生气。”

“那我们走快点吧。”赵郁风翘着腿,“娘,我自己走吧,我自己能走的。”

胡琼月蹙眉,道:“没事,娘抱着你走的快点。”

“我可以跑啊,您不是说我跑的很快的吗。”赵郁风觉得他娘抱着他累,走的会更慢,他跑起来就快了,“娘,你放我下来吧。”

他说着话,扭来扭去的想要下来。

“别动。”胡琼月眉头一拧,冷声道:“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娘让你不要乱动,你就乖乖不要动就好了,废话这么多。”

赵郁风吓了一跳,眼巴巴的看着她,眼睛里含着泪花。

“…殿下客气了。”外院已经听到司三葆的说话声音,虚情假意的道:“这是奴婢的职责所在,谈不上劳累不劳累。”

赵治庭道:“司公公谦虚了,东厂如今已经成了圣上的左膀右臂,事情做的多也做的妥当。你的功劳有目共睹。”

“不敢担不敢担。”司三葆说着,一抬头看到了胡琼月,就抱了抱拳,“侧妃娘娘。”

胡琼月微微颔首,走到赵治庭跟前来,赵郁风蚊子似的喊了一声,“父亲。”

“你带风儿一起去?”赵治庭凝眉,胡琼月道:“是啊,风儿一醒来就闹着要娘,这边司公公又来了,妾身实在没办法,就只能带着他一起。风儿乖的,不会闹的。”说着又看着赵郁风,“是不是风儿,你会很乖不会闹的对吧。”

赵郁风看看胡琼月点了点头。

“行啊,小公子这么可爱,圣上看着也会高兴的。”司公公道:“殿下,侧妃娘娘,请吧。”

司三葆往旁边一让,胡琼月先将儿子放在车里,自己跟着进去,随即赵治庭也上了马车,帘子一放赵治庭就看着胡琼月道:“你带着风儿做什么,他还小,什么事都不懂,回头吓着他。”

“能有什么事吓着她?”胡琼月看着赵治庭,忍了一口气,笑着道:“没事,一会儿将风儿交给母后便是。”

赵治庭看着她,忽然就想起来昨晚醉春楼的那个女子,娇俏可爱,说话时眉眼弯弯的生动有趣…胡琼月虽也有风情,可总觉得缺了一点韵致。

他胡思乱想的没有再说话,待车马到了宫门,一家三口下来,司三葆已经在宫门口候着。

路过凤梧宫时,里面的刘嬷嬷出来,笑着行了礼,道:“皇后娘娘知道小公子也进宫了,遂让奴婢来接小公子去凤梧宫里歇着,这一大早的,怕累着小公子。”

胡琼月心里发冷,打量了一眼刘嬷嬷,又看着赵治庭,就见他跟吃了哑药一样不说话,她心头一恨,使劲掐了一下赵郁风。

赵郁风不是七八个懵懂小儿,他一疼顿时红了眼睛,哽咽的喊道:“娘…”

“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了,一早起来就黏着我。”胡琼月一边哄着儿子,一边笑着道:“要不,我抱在手里吧,他在我身边不会闹的。”

刘嬷嬷皱了皱眉头,看着赵郁风,这孩子自小胆子小,可要说黏胡琼月也不至于,当时为了讨好皇后娘娘,将赵郁风将宫里一住七八天,母子两人也是半点事没有。

今天倒是怪了,怎么就离不了了。

“行了。”赵治庭道:“就让她抱着吧,我在呢,要是闹了就让人送凤梧宫来。”

赵治庭开了口,刘嬷嬷自然要给面子,便应了是,笑着道:“行,那奴婢这就去回了皇后娘娘。”

刘嬷嬷一走,一行人又往前走,赵郁风小心翼翼的看着胡琼月,低声问道:“娘…我不能去祖母那里吗。”

“嗯。”胡琼月道:“不能。”

赵郁风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御书房内,赵之昂正在和赵峻说话,听到回禀就让杜公公请他们进去,司三葆则立在门口候着。

一家三口行了礼,赵之昂看见赵郁风就沉了脸,愠怒道:“将他抱来做什么。老杜,你带小公子去后殿玩去。”

“是。”杜公公上来抱赵郁风,胡琼月攥着儿子的手不散,赵郁风瘪着嘴,一张就哭了起来,道:“曾祖父,我想和娘在一起。”

赵之昂啪的一声拍了桌案,喝道:“你多大的人了,闹腾什么,夫子教你的知识都教狗肚子里去了吗。”

赵郁风吓的不轻,哇哇哭了起来。

“圣上息怒,圣上息怒。”胡琼月道:“风儿不懂事,我说说他就好了。”

赵之昂没心思和一个孩子较真,杜公公上来就强抱了赵郁风,转身就往后殿去,胡琼月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