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杏长叹一声,“那一府的人啊…”

说着又随手敲她一下,“那一府的人,可是比武家的老太太太太还惹人厌,你将来若是敢让她们欺负了,你别说是我妹子”

李薇忙点头,向春杏打保票,“四姐,你放心。她们害了佟婶婶,我心里恼她们恼得很呢,若是敢欺负我,我就要她们好看”

春杏撇了撇嘴,似是在怀疑她这话的可信度。

何氏到前厅,先安排菊香兰香跟着给跟春杏赶车的小厮去三个女儿家报信儿,又去了正房,李海歆在窗前塌上歪着,双眼大睁,并无半点睡意。

屋中炭火不旺,他也没盖个被子,何氏上前推他,“这是干啥呢?”

李海歆坐起身子,“没干啥。别不过来劲儿呗。”

何氏捂嘴儿笑笑,“我也有些别不过来。不过,再往深里想,这也没啥。年哥儿入过咱们家家谱,可早七八年都出得干干净净的了。若他是那种不念旧不念情的孩子,早把咱们忘到天边儿去了——这七八年还能时不时的见着?”

李海歆插话道,“若真是这样,反倒自在些”

何氏拍他一下,“你快起来吧。只顾着心头自在了,也不想想女儿将来的日子年哥儿差不多是我一手养大的,梨花嫁给他我放心得很…我叫人送信儿春桃春兰春柳三个了,三人肯定高兴着呢。你别板着脸,让几个闺女心头嘀咕,又惹梨花往旁处想…”

李海歆应了一声,下塌穿鞋,穿到一半儿又愣住了神。

第一卷 145章 谁算计谁

贺府。

“夫人,”石夫人的大丫头秋月掌了灯,轻轻叫了一声,“夫人,晚饭…”

石夫人以手支头从头,另一手不耐烦摆了下,“大少爷呢。”

“大少爷午饭后出去了,说是妙音楼里来个新…”秋月没再说下去。

石夫人深深叹了口气,“去让东子带他回来”

秋月应了一声,轻手轻脚的出去。屋内灯光通亮,石夫人扫过案上那封薄信,良久,嘴角扯出一抹冷笑,“到是会见缝插针呐…”

另一名大丫头春月上前递了杯新茶,轻声道,“夫人,是不是有人把您要给二少爷订亲的事透到京里了,所以他才…”

石夫人眼半闭了闭,好一会儿才说,“你去查查。看看是不是冬生这小子。”

春月轻应了一声,又劝道,“夫人,该用晚饭了。这件事儿只有等老爷回来了,再做计较。”

石夫人讽刺一笑,轻轻吐出两个字儿,“老爷…”

春月怔了下,不敢再搭话。

石夫人顿了下,“去青莲的人还没回来?”

“是,”春月忙躬身回话,“许是看今儿下大雪,舅老爷留他们了。”春月口中的舅老爷是石夫人的内弟,在青莲县是个不入品的典史,官虽无品,却有点小实权,主管缉捕和监狱。他有一女,现年十五岁,石夫人原先便打着将这个内侄女配给贺永年的主意,所以这两年倒也没怎么正经的给他说亲事。

贺萧有时提及,她倒以贺永年不愿的话,将这事推一推。没成想,竟然成全了他的好事他平素里装得什么事儿都没有,一点端倪瞧不出来,竟然一出手便直接订了亲。

想着,想着,突然冷笑一声,以很轻很轻的声音道,“平妻也是妻”

她声音太轻,春月没听清楚,正欲再问,石夫人已站起身子,“摆饭”

春月忙向外面说了一声,游廊里立时有了响动,她将披风给石夫人披上,拎着灯笼出了正厅。

※※※※※※※※※※※※※※※

得了何氏派人送去的信儿,春桃春兰春柳大吃一惊,三人几乎在得了信儿的同时,便叫了马车,往李家赶。

春兰的大着肚子,已快生产,吴旭不放心,便跟着过来,路上与春兰提及原来在李家村时,年哥儿与梨花老去鱼塘给他送饭,并两人一起游玩儿的情境,春兰失笑,“那个时候都小着呢,哪里会想许多?不过,年哥儿自小格外偏疼梨花倒是真的”

吴旭也说不出哪里有不同,反正觉得不象单纯的小孩子玩乐。

到了李家后,李薇被四个姐姐围着打趣儿,还好春杏嘴巴很严实,虽然几次看她都想说出实情,却最终还是闭了嘴巴。

因为没有春杏透实底儿,李薇只需装作一副羞怯模样,以不变应万变,对付姐姐们的打趣儿,突然鼻子一痒,她不由自由的打了几个喷嚏,“啊啾…啊啾…”

何氏前院过来,隔窗听见,“梨花是不是受了凉?”

李薇忙摇头,“不是呢,娘”

屋里炭火烧得旺,暖融融得,她浑身包得也象粽子一样,怎么可能会受凉?咕哝一句,“肯定有人说我坏话呢。”

春柳笑嘻嘻的道,“莫不是年哥儿和小舅舅在说梨花?”

李薇撇了三姐一眼,皱皱鼻子不作声。她现在的兴奋劲儿已经消下去了,剩下的担忧倒是多些。毕竟这事儿是小舅舅乍然促成的,贺府那位大夫人应该是不高兴的——虽然她不知道她为什么不高兴。或许是因为她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或许是不喜欢她,或许是单纯的不想让他过得好…都有可能。

“梨花想什么呢?”春桃看她脸上的笑意敛了,轻推她一下,认真的盯着她的脸看了看,神色忽然正重起来,“你,是不是不愿意?”

李薇在春杏嗤笑出声之前,赶快否认,“没有啊,大姐。挺好的”

“挺好,什么挺好?”春兰也过来逗她。

何氏看天色已晚了,便催几人去吃饭,吃完饭各回各家,春桃春柳都说不回去了,自家小妹的亲事就这么定了,一定要在一起好好说说话儿。

春兰也说不回去,却被何氏驳回,“你大着肚子,谁照看你?回去让你婆婆照看吧”

吴旭娘与何氏因春柳的亲事在一起处得久了,两人有时会开些玩笑,说话随便得多。

春兰笑笑,抚了抚肚子道,“好,你姥娘不欢迎咱,咱回家找你嬷嬷。”

夜里春柳和春桃在李薇的西厢房睡下,李薇把床让给姐姐们,两人一边逗着四喜和五福,一边与李薇说着闲话儿。

说着说着便转到贺府去了。

春桃叹息,“年哥儿是个好的。可是将来你到那府上,可是有说不完的麻烦事儿。”

春柳不以为然的道,“有什么麻烦的?人家敬咱一尺,咱回敬一丈呗。梨花,反正咱娘与那边可没什么交情,你也不用顾很多,旁人欺负你,你就加倍欺负回去。可别学大姐”

李薇笑着点头。

春桃看小妹轻软头发披在肩头,一副娇小女儿世事不知的憨态,拍了春柳一下,失笑,“那是多久以后的事儿了,现在说它干啥?”

春柳逗着五福,一笑,“早说早知道呗。你当成了亲还跟在家时一般,有爹娘疼着,姐姐护着?”

“是啊,梨花就是太焉了一些。”春杏推门进来,身后跟着菊香兰香抱着她的被褥。

李薇忙往一边挪了挪,一边向春杏道,“四姐,我知道了。”

嫁人自然与做闺女不同,这个不同,也可以看作是儿时与长大的不同吧。她知道日后的路会比过去的十四年难走的得多。

春杏一笑,拉她躺下,让菊香兰香两个出去,“不用守夜了,都去东厢房好好睡。”

两人和青苗三人掩好门出去了。

柳氏得知这个消息是在两天后,雪已停止,天空放晴,白皑皑的雪开始融化,天气愈加的冷。

佟府管家从街上回来,带来贺永年与李家小女儿定亲的消息,惊得柳氏将桌上的茶水打翻,“你说什么?”

佟富只好又重复了一遍。

柳氏立时觉得气血上涌,“老爷知道么?”

佟富摇头,“还未向老爷禀报呢。”

柳氏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去,跟老爷说说吧。他现在大了,有了依靠,不把这个舅舅放在眼里了,这样大的事儿,也不写封信来说说。”

佟富出了厅,往书房去,依秋依冬挥退了其它人,一人给柳氏顺气儿,一人给倒茶。

待柳氏喝了两口茶,依秋才细声细气的劝,“夫人,您消消气儿。”

“这气我如何消得了?”柳氏气愤的将杯子往桌上一顿,“以你们老爷出海回来挣的家当,在州府落得了脚,在京城也落得了脚,再不济,回老家也是个落叶归根,衣锦还乡,偏偏在这里落了脚,不就是为了他?他现在倒好,那一家子发达了,可着劲儿往上贴靠”

依秋依冬不敢说旁的,只是一味的劝柳氏消消气儿。

佟蕊儿从自己的闺房之中出来,刚转过院门儿,瞧见几个丫头婆子聚在一起,靠着院墙说什么说得起劲儿,向身后两个丫头摆摆手,悄悄的凑过去,一个在柳氏房外侍候的婆子正说着,“…表少爷与李家那个五个小姐定了亲,夫人不高兴呢,当差都小心些…”

“什么?”佟蕊儿暴喝一声,把那几个说闲话的下人吓得浑身一抖,赶快过来给佟蕊儿磕头认错儿,哀求,“大小姐我们不敢了,您千万别告诉夫人…”

“你说,刚才谁和谁订亲了?”佟蕊儿对这几人的哀求置若罔闻,厉声喝道。

那婆子自然知道柳氏私下里提过想要把大小姐配给表少爷的话,看佟蕊儿暴怒,愈发不敢说了,只是不停的磕头求饶。

“她不说,你说”佟蕊儿气极,一脚踹在磕头那婆子身子,指着另外一个年约十三四岁的丫头喝道。

那小丫头早被吓得面无人色,哆嗦着将方才听到的闲话说了,“是贺府的表少爷与李家那个梨花小姐,说是在京城由什么大人物牵线,亲事已做下了…”

“蕊儿”柳氏得了佟蕊儿身边丫头的抱信儿,匆匆赶到,极严厉的喝了一声,“快给我过来”

小丫头的话如冬日惊雷,在佟蕊儿心头炸开,惊惶向柳氏求证,“娘,这,这不是真的吧?”

柳氏将佟蕊儿的小手合在手掌心暖着,拉她往厅里走,一边淡淡的道,“什么真的假的?”

佟蕊儿因柳氏这语气,心中又升起希望,声音中带着欢喜急切,“娘,这事不是真的,对不对?表哥他没定亲,对不对?”

柳氏不置可否应了一声。

第一卷 146章 武睿春杏

转眼便是新年,贺永年因贺萧的病情,不能回来过新年。

李家自接到何文轩送来的“小炸弹”后,忙乱了几日后,便也安静下来。李海歆从初始不怎么表态,到后来,私下与何氏说起这事儿时,语气神色都松动了许多,象是解了心结。

春桃那里帮着石头娘准备小玉的嫁妆,又加上年节,格外忙一些,有时春杏会把她的两个丫头遣过去帮忙,其实是担心小玉在嫁前又给春桃找气受,春桃自已个儿闷在心里不说。

还好菊香兰香去了五六天,回来都说小玉这些日子很安份,整日窝在屋里绣衣,除了吃饭基本不出门儿,嫁妆也让石头娘看着办,没有多要求什么,又说方碧莹找过她一回,两人在厅中说了半个时辰不到的闲话,便散了。

春杏问,“她没说过五小姐的事儿?”

菊香与兰香都笑,“我们没听到。若是有话说,也不会当着我们的面儿说吧。”

春杏便让她们两个再去时,没事和小玉的丫头套套话儿,听听方碧莹与小玉都闲话了些什么。

李薇笑嘻嘻的道,“四姐,你现在可算是草木皆兵了”

春杏没好气的敲她的头,“我这是为谁?”

李薇自然知道是为了自己。这信送到宜阳,现在也有十日了,贺府方府佟府均没有人上李家来问个究竟,这种安静本身就有些不正常。

方碧莹若说没资格上门儿问,佟府佟维安是他亲舅舅,总该来问一问的吧?

二十八日这天下午,菊香兰香回来,说石头娘不让这二人再去了,东西都收起来,也该过年了。

又说,“大小姐的婆奶奶和弟弟一家三口都来了。”

何氏早知道石头娘打算在春桃这里过新年,这回把近亲接过来,怕是将来小玉送嫁,也是从春桃石头的这宅子里送走。

春杏有些不高兴,“这不是把大姐的宅子当他们自家的么?”

“行了,天天就数你会挑刺”何氏瞪她一眼,出了春杏的房间,私下也忧心石头娘不会想把这宅子变成自己的吧?

春杏还撅着嘴在屋中生气,李薇只好东拉西扯和她闲话儿,被春杏三言两语又拐到春桃婆奶奶和弟弟弟媳一家子过来的事儿上。

李薇看春杏气不消,想了想便说,“四姐,你还没嫁呢,自然说得轻巧,现在大姐婆婆又没明说,只不过来大儿子家里过个新年,这也不许,那她可就真拿住大姐的把柄了。要说在这里把小玉嫁出去,好象旁人家也有例子,再说这儿离镇上近,新娘子路上不受罪呗。这事儿只是猜测,又没说透…反正当老大就是吃亏呗”

春杏也没再说什么,只是仍然一脸愤愤不平。

正月初三新姑爷上门儿,武睿在二柱和另一个下人的陪同下,在近午时到了李家。赵昱森家中忙碌,何氏便叫了吴旭与周濂来做陪。

好几年没见二柱,他如今有些发福,听说娶了一个模样不错的乡里闺女,生有一男二女,日子过得也很不错。

他先与李海歆何氏见过礼,见过春杏后,又过来向李薇道喜。李薇对他倒有儿时的亲切在,也客套了两句。

二柱进了厅中,与李海歆感叹,“梨花一眨眼都这么大了,我也老喽。”

李海歆笑,“你在我面前说老,可不是笑话我?”一面又给另外一人让座儿。

李薇在厅外听见李海歆的感叹,偏头去看何氏,虽然日子渐好,那些为一口白面而操劳的日子早已远去,可何氏的鬓角还有染了一抹霜白。不觉眼圈一红,竟然呆住。

何氏也正因李海歆的话感叹,回头见她红了眼圈,走过来拉她,“这有啥好哭的,爹娘不老,你们能长大?”

春杏也跟着进了偏厅,拍虎子一下,“你也快点长大吧”

虎子不满意的瞄了一眼春杏,“四姐,我往前就六岁了。长很大了”

春杏又点点他的头,“以后你给我懂点事儿你五姐三岁的时候就会帮家里挣钱了”

虎子一向最怕春杏,小脸儿一垮,偏头去不作声。李薇忙去哄他,又教他来年去学堂乖乖读书,考个秀才状元,就比五姐厉害了等等。虎子闷闷应了一声,跑出偏厅去找两个姐夫玩。

春杏叹了口气,“过了年再买两个丫头来,给娘使唤。庄子里你也劝着爹,再找两个年轻力壮的管事儿吧,别什么事儿都自己去操心。”

李薇点头应了一声。不知道春杏是不是想起刚刚过去的除夕之夜,一向热闹的家里突然只剩下她们三个承欢膝下。——再往前的新年,春杏也会不在。只有她与虎子,也许再再往前,只有虎子一人陪着爹娘了。

她想了想,便和春杏说,“四姐,等年过去后,庄子里事儿,我代爹管着吧。”这些年,她只管着出点子,庄子里的大小事儿,还是李海歆在管着在操心。

春杏斜眼儿笑笑,“你能行?”

李薇撇嘴,好象无所事事太久,连春杏也小瞧她了。——不过,她确实不知道自己行不行,可种地又没什么难的,从理论上来说,她比李海歆的经验更丰富呢。

重重点头,很豪气的说,“我行”

春杏笑了笑,“好呀。那回头爹娘不许,我给你帮帮腔。——你也再买两个丫来,青苗太小了…”

青苗端了汤水过来,先让姐妹二人垫肚子,刚走到门口,听见这话,很委屈的叫道,“四小姐,我往前就十三岁了…”

春杏瞪眼,“十三岁顶个什么用?就这么说定了,来年再买两个精干的丫头,帮你管些庄子里的事儿。青苗还近身侍候你”

青苗对春杏按排还算满意,松了口气,脸儿上带笑,手脚轻快的盛汤给两人。

李薇也笑,自古谁掌财权谁说话作数。春杏这一通安排,不用爹娘出钱儿,连个商量也不用了。

与春杏说起这个来,便又想到原先她打探过的荒地。请几个姐夫帮她打听,最终还是武睿在临泉镇与宜阳县之间的路上,来回走动时,发现有一片大荒地,确定的是一大片沙地,至于沙到何种程度,她还没去看过,听武睿形容,上面只有干枯的杂草,至于附近有没有水源等等,现在不知道。

另外,吴旭娘倒说她们村子以北,也有一大块荒草地,因为实在荒得太狠,这么些年也没人开它,偶有谁家垒院子,需要用泥土,便过去拉过两车。撅得沟沟坎坎的,也不太平整。

这两块地,等开了春便去瞧瞧,正好,她从李海歆手时接过这掌管庄子的活儿,也有利于她及时做决定和安排各项事宜。

※※※※※※※※※※※※※※※

午饭过后,武睿不出意料的又醉了,春杏不满的各呛了吴旭和周濂几句,扶着他去客房歇息。

吴旭和周濂也不恼,都笑春杏,“听咱爹说,新婿上门儿,可没有不醉的”

武睿脸色通红,几欲滴出血来,闻言向两人呵呵一笑,用春杏的话说,便是有说不出的傻气

客房安置在前院东厢房,武睿走到通往后院的小月门处,脚步一偏,便拐了进去,春杏扶不住他,踉跄了两步,便跟着进了小月门,瞪他,“不好好歇着,去哪里?”

武睿偏头过去,朦朦胧胧中,有缕缕香气钻入鼻腔,春杏瓷白的脸儿上,弯弯的柳叶眉、乌黑的杏仁眼,秀气的鼻梁,虽然语气不善,可脸上却没有多少怒容,唇角微翘着,挂着一抹忧心。

不觉伸掌覆盖在扶在胳膊上的纤纤玉手之上,“…春杏…”

春杏抬头,正对他酒后不甚清明的眸子,透着毫不掩饰的热烈,脸上一红,扶着往面儿走,嘴里嘟哝,“你就现不完的眼。”

同时又不甘示弱的在武睿胳膊上拧了一下,武睿吃痛,粗粗的眉毛皱在一起,覆在春杏手上的大掌却没移开,春杏气馁的道,“我也疯了,跟个喝醉的人一般见识。”

扶他到进了自己房中,菊香兰香在前院瞧见姑爷往月门儿处拐,便知他是想去四小姐的闺房。赶忙将醒酒汤端着从穿堂进了后院。

何氏看着两人消失在月门处的身影,嘴张了张,最终没说话。

吴旭与周濂对视轻咳,找了个借口回厅中。

李薇悄悄吐了吐舌头,溜回后院去。

春杏喂武睿喝了醒酒汤,推他,“去我屋里躺会儿吧。”

武睿不动,春杏过去扶他,并威胁,“你再不去躺着,就去客房吧”

武睿这才晃晃悠悠的站起来,让春杏扶着进了里间儿。

春杏素来喜欢摆弄那些胭脂水粉,闺房之中香气幽幽,武睿不自觉的吸了吸鼻子,春杏好笑的瞪他一眼,将他扶坐在床边儿,自己去铺被子。

铺她被子,看武睿的眼睛仍直勾勾的盯着自己,春杏上前拍他一巴掌,“躺下好好睡”

武睿低头看自己的鞋子,春杏叹了一口气,端下身子嘟哝,“你还真会享受啊。”

帮他脱了鞋子,解了外衣,武睿脸上带笑,躺了下来。

春杏转身欲去提茶水,却被武睿一把拉住,“春杏,那个,我嬷嬷和娘…”

“行了,睡你的吧,我心里有数。”春杏抽出手,低声回了一句,将茶水从外间儿提来,见武睿脸上带着笑意,瞪他一眼,提高音量道,“日后有什么想说的,只管说,用得着借个醉酒的名儿么?”

武睿在枕上轻轻点头,伸手拉她,“你坐下,我们说说话儿。”

春杏叹了口气,将小泥炉摆好,依言溜着床沿坐下,“嗯,你想说什么话?”

武睿想要说的无非是让春杏别记恨武老太太原先应了给宅子,后来又改口的事儿。原先是看春杏在气头上,又觉得这事是自家做得不对,不好说。可成亲的日子愈来愈近,他总是担心以春杏的脾气,成了亲后因为这事儿而对武老太太武太太存有心结…所以才由着春杏的性子在宜阳买了宅子,只是…

可真要说时,却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

春杏等了半晌,不见他开口,撇眼见他却是这副愣怔模样,叹了口气儿,“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脾气虽然大些,也不是很能吃亏。可,大道理我懂的,不会让你夹在中间为难的这下放心了?”

武睿眼半闭着,春杏以为他困了,便起身抽手,却被武睿攥得死死的,“放手,我再不出去,娘又该乱想了”

武睿仍闭着眼,春杏还要再抽手,他手上用力往回一拽,春杏重心不稳,扑倒在床上,腰上一紧,武睿另一胳膊已将她紧紧环住。

春杏脸上一红,大力拍他一下,压低声音,威胁道,“还不快放手”

武睿睁开眼睛,一张如花娇颜近在咫尺,呼吸相接,喉头有些发紧,却不敢造次,将头一偏,咕哝,“别动,我抱一会儿。”

春杏虽然言辞大胆,可实则因何氏这么些的教导,私下也从未有过什么愈规之举,武睿因她脾气大,自然也不敢有什么愈规的举动。

一时春杏的脸红如血,伸手拧他,“放手”

武睿疼的直咧嘴,脾气突然上来,把胳膊又紧了紧,“就不放,有本事你拧死我”

虽然他们即将成亲,可何氏还是不放心,故意指挥两个丫头在院中走来走去,春杏不敢大声说话,又拧了两下,武睿仍是不放。

还愈来愈理直气壮,“我们都快成亲了”

春杏脸瞪他,“哼,聘礼还没送呢,哪里快了?”

她这粉面含威,似嗔还羞的模样,让武睿脑中一热,根本来不及想,极快的在她小嘴上轻啄一下。

春杏愣了一下,大力挣脱,对着躺在床上的武睿,粉拳如雨点般落下,武睿一时没忍住,哼叫一声。

早了何氏指示的菊香兰香,听到这声音,齐齐往东厢房跑,刚跑到门口,春杏已整了衣衬从屋里出来,瞪了两个丫头一眼,赶她们走,“让他好好睡一觉,晚饭别送了”最后一句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第一卷 147章 又是平妻

李家几个女儿女婿都走了亲戚后,李海歆与何氏才开始走动自家的亲戚。这又少不了再回李家村去。

李薇原本不想回去。那些老亲远亲她一概不熟悉,还得强陪坐着,没话找话的说着,一天又一天,真有些烦。

可是。一则李海歆不许她不回去,这一点上,李海歆无比固执,出嫁的闺女不准丢下婆家的人跟着回去,而未出嫁的闺女,则不准找任何理由不回老家去。

二来,李薇也想着趁机去看看吴家庄的那个荒地。

正好吴旭一家也要回去走老亲,大年初六两家人结伴离开宜阳,回老家去。

一连几天走老亲,见些她年年见,年年忘的人实在头痛,李薇和春杏便趁着去姥娘家里的时机,在姥娘家多住了两天。一直到大年十二,李海歆何氏走完亲戚,两人才回家,一家人去吴家庄走一趟,看看那块儿荒地。

不过何氏却嘀咕,“这离县城这么远,即使是个差不多的,怎么耕种还是个事儿。”

李薇原先也有诸如此类的想法,可是往深里想,这些想法纯属是小农思想在作怪,那些良田千亩万亩的,也没见人家都自己耕种,而且也没见过那些人家的田地都在自家周边的。

春杏无所谓的道,“去就去呗,反正二姐家多少年了也没去过呢。”

于是一家人正月十三这日一大早,备了些礼,赶着马车去了吴家庄。吴家庄村子北侧的那片地,吴旭娘说荒芜,可真没说错,不但荒而且沙,并非粗沙,而是属于质地细腻的黄土细沙,这样的地基本没什么肥力,更重要的是不平整,李薇有些失望。

李海歆也说这样的地不成,拾掇起来太废劲儿。

本就是趁着过年回老家,顺带看看,也不算费了多大的功夫。李薇在这样的自我安慰中回到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