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真心不想和他谈论这个话题,脸上越来越红,只得将头埋得更低,小声道:“陛下说什么呢…”

“一转眼你都长大成人了。”太宗颇为感慨地说:“朕还总觉得你是个小孩子呢。”

这种心态真的很矛盾,一方面他早已习惯了把她当做小女孩照顾,一方面又盼望着她早点长大。

等她长大了,却又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徐慧见太宗沉默,久久的不说话,不由担心地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迎上徐慧清澈的目光,太宗在心中暗骂自己,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矫情了?

徐慧长大了,他心情复杂个鬼啊!

有病。

晚上用膳的时候,太宗慈父心发作,吩咐下人准备了一桌子补血之物。

徐慧其实很不喜欢吃,只吃了几口便放下了筷子。

太宗忙问:“可是不合你的胃口?”

陛下这样问,当然要回答不是了,可徐慧不擅长在他面前撒谎,很实诚地点了点头。

太宗有些受打击地说:“那朕让他们撤下去,重做。”

“那多浪费啊。”一桌的御膳才动了几筷子,丢了可惜了。

太宗挺起胸脯,特爷们儿地说:“那朕吃。你想吃什么就跟王德说,别不好意思。”

徐慧点点头,要了一碗热汤面并几样清淡小菜,吃的香甜。

太宗却有点补过了头,晚上热血上头,配上他那一把美髯,活像关公转世。

他撑得头晕目眩才想起来,他傻啊?可以赏几个菜给下人啊!自己瞎逞什么能…

等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迟了。

他想出去溜溜弯,但是徐慧看起来不大方便的样子,太宗不想折腾她。一个人去吧,又略觉心酸。

太宗就在甘露殿里打转儿。

徐慧正在写字消食,有一个高高大大的人影在眼前晃来晃去,她却还是气定神闲。

太宗在那里絮絮叨叨地说他这几天接见了哪国的使臣,犒赏了哪些能臣。徐慧支吾着不搭理他,他的热情也不减分毫。

直到太宗提起姜氏,徐慧方抬起头来,看他一眼。

“陛下方才说什么?”她轻声问。

“朕要封你的母亲为金城县君。”太宗微微笑着,嘴唇微颤,显然正在抑制自己的笑容,“你母亲有了封号,就可以进宫来看望你了。”

“多谢陛下。”看他一脸求表扬的样子,徐慧总要有所表示。

县君是五品的品秩,按制三品或四品的内命妇之母可被封为县君。太宗此举,并不算逾制,是以徐慧坦然接受,并没有推辞。

晚上徐慧想回清宁宫,她身子不方便,不大想留下来。

奈何太宗不肯,怕她路上折腾,硬是要她留下。

看着她那委屈的小样子,太宗摸摸她的头,好言好语地说:“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你就不用当值了,朕再放你两天假。”

一听说还有假期,徐慧蛮开心地看了他一眼,脸上终于有了点笑模样。

“册封你母亲的敕令,今日已然传下,明天下午就可以召你母亲进宫。你是想回清宁宫去,还是在甘露殿见她?”

“回清宁宫。”徐慧不假思索地说。

她身上不方便,还留宿在甘露殿,本来就已经是逾越之举。她母亲姜氏向来是个循规蹈矩的人,若是母女二人在甘露殿相见,姜氏不但不会高兴于徐慧的得宠,反而会埋怨她的不知分寸。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起码徐慧所做的许多决定,都渗透着徐孝德和姜氏夫妇的价值观。

到了歇息的时间,徐慧叫王掌史帮她换了条干净的新带子。可就是这样,她还是不敢上塌,怕有痕迹遗留在龙床上。

太宗洗漱完了过来,奇怪地问她,“站在这里做什么?地上凉,快上来。”

徐慧踟蹰了一下,还是没有动。

太宗顿了一下,了然道:“你放心,朕叫人用暖炉温过被子了,保证暖暖和和的。”

“不是…”徐慧低声说:“让人拿条毯子,铺在我身下吧。”

太宗不假思索地说好,他以为她是怕着凉,可等徐慧小心翼翼地躺了下来,他才明白过来。

太宗怜惜地摸摸她的头顶,柔声道:“怎么和朕还是这么见外呢。”

徐慧闭上眼睛,由着他给自己顺毛,没有回答。

太宗看着她,轻轻地叹了口气。

这个姑娘太机智了,很多时候不说话,反倒比说了更多。

搞得他想生气都气不起来。

一夜好眠。第二天上午太宗去上朝,徐慧舒舒服服地躺在太宗的御辇里,被送回了清宁宫。

她不想这么招摇的,奈何某人留下王德大总管看着她。

在她们这些年轻的姑娘眼中,眉目慈和的王德可可怕了…比陛下还不好得罪呢。

回到清宁宫后准备了一下,从用午膳开始,徐慧就有几分心神不宁,坐不住了。到底还是个小姑娘,离家这么久终于能见到母亲,她情不自禁的有几分兴奋起来。

结果等姜氏被玉蓉引进来,向她行礼的时候,她心里反倒踏实下来。看着十分稳重的样子,让姜氏心中暗暗点头。

等到屏退下人,母女两个终于可以说些体己话的时候,姜氏就拉住她的手说:“在宫外就听说陛下对你十分照顾,只是切记,不可恃宠而骄。陛下是君,我们是臣,要永远记得守住自己的本分。”

徐慧还未开口答应,姜氏就笑道:“其实我说这些话都是多余,你行事向来很有分寸。”

徐慧浅浅一笑,不知该说什么好。她和陛下也相处了有一段日子了,她清楚的知道,陛下是个十分随和的人。他想打破她的疏离,同她亲近起来,徐慧却一直有所抗拒。

恐怕潜意识里,她就是像姜氏说的那样,把陛下当做了君,而不是…夫。

“你进宫前我嘱咐你尽量小心谨慎,避免出风头惹事端,是因为你年纪还小,我和你父亲怕你无法自保。可事情发生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不是你想躲就能躲的开的了。”

姜氏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徐慧得宠是好事。她能随机应变,安安稳稳地走到今日,姜氏非常欣慰,自然不会怪罪徐慧没有听从她当初的叮嘱。

“你父亲让我转告你,宫中生活不易,让你尽量不要委屈了自己。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想做什么就去做,不要顾及我们。”

“娘娘…”徐慧轻声唤道。

姜氏握住她的手,和蔼地说:“我也不想让你委屈自己,可又怕你不小心惹祸上身。我们倒没什么,只是你小小年纪,着实不易。”

徐慧没有做过母亲,可母亲矛盾的心情,她却真切地感受到了。

既有严母,又有慈父,徐慧突然觉得心里很温暖。

“娘娘放心,慧儿会照顾好自己的。”她靠在母亲怀里,温柔地承诺。

第三十六话

第三十六话

姜氏又交待了她一些女人经期该如何保养自己的事宜,徐慧一一记在心中,只恨不得将母亲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里。

毕竟,聚少离多。如今她嫁了人,再也不能像儿时一样日日依偎在母亲身边了。

姜氏怜惜地摸摸她的头发,有几分惆怅地说:“我的慧儿长大了…”

徐慧抬眸看姜氏,神情中有几分迷茫。对于长大这个概念,过去她一直都很模糊。

她不禁轻声问道:“为什么来了葵水之后,大家都说我长大了呢?”

姜氏耐心向她解释,“你来了月事,就是完完全全的女人,可以生孩子了。”

生孩子?!

徐慧一惊,这对她的心理冲击可不小。

她还从未想过,会有一个血脉相连的小宝宝从她肚子里爬出来。

那么遥远的事情,突然近在眼前似的,徐慧突然有些恐慌。

谁知姜氏接下来的话,更加令她心惊胆战。

“估摸着再过不久,陛下就会安排你侍寝。”

姜氏注意到徐慧的脸色不大对,握着她的手安慰道:“你放心,陛下定然会怜惜你的。你年纪小,若是侍候不好,陛下也不会怪你。”

徐慧红着脸说:“您说什么呢…”

陛下对她很好,可是并没有男女之间的□□呀。

她想告诉姜氏,却又不好说出口。

姜氏见她欲语还休,还以为她是害羞,也没在意,含笑道:“你若担心,就请宫里知人事的女官教你。你身边那两个女官,一个精明干练,一个憨厚老实,看起来都还不错。”

提起身边的人,徐慧忽然想到何怜,忙问:“阿娘,何怜怎么样了?”

“人在家里你还不放心?安心吧,她过得很好。”姜氏温柔道:“我安排她伺候你妹妹,颖儿很喜欢她。”

徐慧心里松了口气,“那就好。”

母女两个说了好一会儿的贴心话,时间不知不觉的溜走,转眼间已到傍晚时分。

若留姜氏一同用了哺食再出宫,也不是来不及,只是姜氏不依。

徐慧了解母亲,她行事向来留有余地,从从容容的才放心。故而徐慧不再勉强她留下,只是亲自将姜氏送到了清宁宫门口。

直到姜氏的背影完全消失在视线中,她才恋恋不舍地收回视线。

谁知她刚一转身,就撞上一个结实的胸膛。徐慧吓了一跳,禁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身子向后退了两步。

太宗怕她摔倒,连忙伸出双手揽住她。

他将她浑身上下都扫了一圈儿,像是确认收货一般,见她周身安好,这才道:“朕吓着你了?”

徐慧惊魂未定地点点头,又想起母亲方才的那些话,不禁有几分手足无措起来。

太宗…真的会叫她侍寝吗?

“是朕不好,吓到你了。”他习惯性地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以作安抚。

徐慧挤出一个有些苍白的笑来,“陛下言重了,徐慧没事。”

“你的身体好了没?”他见她脸色发白,有些着急地说:“怎么能站在门口吹冷风呢?”

不及徐慧回答,他便一把将她打横抱了起来,将她抱进了屋。

那紧张的样子,好像她身负重伤似的。

大庭广众之下,徐慧光顾着不好意思了,把头埋在他的怀里。

身后的吴庸等人却是一脸的震惊,徐婕妤不就是来个葵水而已吗,这玩意后宫的女人们人人都来,每个月都来,也没见陛下这么紧张过谁啊?

姜还是老的辣,相比之下王德就镇静许多,抬手在吴庸脑瓜子上一拍,嗤道:“愣着做什么的?还不近身伺候着?”

太宗是从外头来的,沾了一身风雪,进了屋必然要更衣。在别的娘娘宫里,妃嫔自己就动手伺候了。

可徐婕妤不同,太宗从不麻烦她。当着妃嫔主子的面儿呢,又不好让宫女服侍这种近身的活儿。是以吴庸这些宦官们就不得不辛苦一些了。

不过他们也乐意。徐婕妤不看重银钱,每每出手大方。况且就算没这份赏赐,这清宁宫他们也乐意来。

世人习惯了捧高踩低,宠妃的地界那都是沾着灵气的。如今在后宫里,能和清宁宫攀上一丁点交情的,那是面上有光的好事儿。

温暖如春的内殿里,太宗换好衣服,叫人传膳。

等着的这一会儿功夫,他们也没干坐着,太宗问徐慧,“今日见到你母亲,可还开心吗?”

徐慧点头,笑眯眯地说:“嗯!”

太宗又问:“肚子还疼不疼了?”

徐慧摇头,“不疼了。”

太宗接着问:“喝姜糖水了没?”

徐慧小声道:“晨起在甘露殿喝了一碗…”

太宗轻笑一声,带着几分得意,“被朕抓住了吧?说好了一日三碗的。来人…”

“陛下…”

“嗯?”

“现在喝那么一大碗,会没有食欲的。”

太宗一想,她说的很有道理啊。糖水要喝,饭也要吃,这样她才能健康成长,快点长高高。

“那晚饭后再喝吧,朕看着你。”他妥协道。

结果等吃过了晚饭,徐慧又说吃的太饱了,要再等一会儿。

太宗眨眨眼,困惑地说:“朕看你文质彬彬的样子,怎么这么能耍无赖呢?”

徐慧温文尔雅地笑笑,“哪有?不过已经很晚了,晚上吃姜不好,就不要放姜了吧。”

太宗无奈点头,这才反应过来,她是不喜欢姜的味道。

也是,小孩子有几个会喜欢那种辛辣的味道。

倒是那武媚娘…

下午甘露殿的人不知道徐慧不在,按照太宗昨日的吩咐煮了姜糖水来。倒了也是可惜,太宗就顺手赏了武媚娘。

武才人倒是个痛快人,没一句废话就给喝了。

思及此处,太宗对徐慧说:“今日你不在,淑妃安排了武才人来甘露殿当值。”

徐慧轻怔,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喔”了一声,表示知晓。

太宗说完,自己也是一怔。他传召哪个年轻妃嫔到甘露殿伴驾,明明是再也寻常不过的事情。可他方才觉得,他就是应当说与徐慧听。不然她若从旁人口中听说这个消息,只怕要伤心难过。

他怎么舍得她伤心难过呢。

昨日她身体不适却隐忍不发的样子,狠狠地揪住了太宗的心。那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小姑娘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他心口上扎了一个结,线的另一端就捏在她的手心上。

她若悲伤,他也跟着悲伤。她若开心,他也情不自禁地跟着欢喜。

这真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啊。

太宗见她只是轻轻应了一声,也不知她心思,就试探性地补充道:“本来来的是贵妃那边送来的萧才人。萧氏聒噪,朕就让她回去了。”

提起萧才人,徐慧浅浅一笑,仿佛能想象出萧才人在甘露殿缠着太宗,不让他办公的样子。

“萧氏走后,贵妃就不好意思送人来了。淑妃就送了武才人过来。”太宗很客观地评价道:“这武才人倒是颇为懂事,一手飞白也写的漂亮。”

他顿了一顿,看向徐慧,“朕明日还叫她来,你没有意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