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娘听了继父的打趣,微微一晒,小声道:“爹爹又拿我取笑。”

说完,她便起身出了门,自留下褚慎和胡氏说话。

胡氏看女儿害羞地走出去,便也笑着道:“她还小,你说这个干嘛?”

褚慎坐在床沿,笑着道:“这可并非玩笑,她过完年现在已经十三,按理说该是给她相看婆家,我做父亲的不好起头,总要你得想着张罗。这好人家得早早相看着,若是中意了便要订下来。待十五笄礼后,便要嫁人了,就算你舍不得,过了十六也留不住了。”

笑娘并没有走太远,她跟褚慎来时一般,也刚绕过窗,走在小径之上,倒是继父的话,影影绰绰听到了个大概。

看!这就是古代思维与现代思维的不同之处。

十五岁的年纪,搁在现代,是家长防火防水防早恋的年纪。她当年但凡接个异性同学的电话,她爸爸都恨不得顺着电话揪出那同学审个明白。

可在古代,却已经是整装待发,准备要出嫁了。

可惜笑娘心内历经沧桑,压根就没有恨嫁之心!

身在现代,她在感情方面都是经营得一塌糊涂。如今到了对女性极度不友好的古代,还能指望包办婚姻能有多么幸福美满吗?

可惜古代没有不婚族这一说,久不嫁人,似乎都是要送到庙庵里剪了头发,调养身心的。

就算她舍了头发,却舍不得顿顿青菜不沾肉腥子。所以好不容易熬成古代纯玩旅游团的吴笑笑并不打算走苦逼的不婚路线。

至于抗婚离家出走,更不要想了。

好汉不提当年勇,她在现代的生存技能在古代全无用处。若是负气离家出走,分分钟的社会版头条。

标题都是现成的——“妙龄少女忤逆出走,现世报被人牙拐卖”!

既耸动有卖点,又能警醒世人不可违抗父母之命。

既然如此,她便要提起精神,在早包办婚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能提提自己的意见,争取有限的民主,以供褚慎和胡氏参考。

最起码得找个得了她的眼缘,忠厚老实,成熟可靠的。

若是个正人君子,且无暴力倾向,脾气温和纯良的,她觉得自己倒是能够凑合,只当了个事业伙伴,互相秉承契约精神,一起经营下这古代生活的后半生。

当然,吴笑笑的唯一条件就是——比她小的毛崽子们,都玩蛋去吧!

心里这么想着,路过院中的一棵榕树时,树上便掉下了一颗鸟蛋。若不是笑娘躲得及时,便要摔破在她的肩膀上了。

笑娘惊魂未定,举头一看,只见随风小少爷正在那掏鸟蛋呢!

长大成人后大杀四方的霸气男主,在原文里 ,童年时唯一的爱好似乎就是爬树,然后延伸出抓知了,掏鸟蛋等不同的玩法。

当然这种无聊的爱好深得原文中第一女主莫迎婷小姐的喜爱。

谨守礼节的富家千金莫小姐,以前可是从来没有机会结识什么野孩子呢!

而原本该寄养在莫家的随风少爷,更是时不时掏鸟蛋,烤鸟蛋,用这种小食讨得美人姐姐的欢心,最后二人便水到渠成,青梅弄竹马了。

可惜如今剧情歪了歪,随风少爷无法跟那白莲般温柔解意的莫迎婷共同成长,骤然失了知音,空怀绝技却付之流水,无人欣赏。

所以,当小脸儿脏兮兮的随风从树上爬下来,得意地举着自己的头巾向她炫耀满兜儿的鸟蛋时,笑娘的坏心骤起,突然指着他身后道:“孙夫子来了!”

随风小少爷,天不怕地不怕,但就是怕那一板一眼的夫子。毕竟学霸的人设立起来后,便有了王冠不能掉的重荷。

于是笑娘话音未落,那脏兮兮的熊孩子便捧着头巾子一路飞跑了起来,奔跑之间,手里的鸟蛋噼里啪啦地往外掉。

那狼狈的样子倒是让笑娘笑得直不起腰儿。

就在这时,一旁路过的褚二小姐倒是看得明白,哪里有什么夫子?分明是笑娘在戏耍随风。

这般的胆大,让乔伊对这位继姐顿生钦佩之心。

不过乔伊对随风小魔王心有余悸,倒是不忘提醒正笑的姐姐:“你可得小心点,他打狗子且狠着呢,脑浆都迸到我的鞋面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咩~~与女配的美好童年

☆、第22章 第 22 章

笑娘的笑声渐收, 她倒是忘了,这位不光打狗狠, 将来杀起人来,更是手起刀落呢!

最起码, 砍她的脑袋时,角度精准, 连刀刃都没有卷呢……

这么一想,嫁人也挺好。最起码, 依着褚慎的性情, 绝不会亏待了她,倒是能给一笔丰足的嫁妆。

那时, 她便可以堂而皇之远离索命小阎王, 避免剧本再回归的厄运。

以后就算夫家有什么不堪,按着当世的礼法,她也可以带着嫁妆和孩子求离, 若是胡氏肯帮衬她,也可以自立女户不用改嫁, 自己将孩儿养大……

这么一想, 若是经营得宜,古代也没有她想的那般不堪。

于是第二日一大早, 笑娘振作起了精神, 只唤了乔伊出门, 一起去书堂温书去了。

不过今日书堂里离得老远, 便听到孙夫子的笑声。

待得两位小姐走到书堂门前, 便看见孙夫子正跟一个看上去十五六岁的少年说话呢。

那少年个子纤长,身着月白色的儒衫,头上顶着淡纱方巾,看上去温文尔雅,回答夫子的提问,也是侃侃而谈,看上去诗文造诣不浅。

孙夫子看两位小姐拎着书袋立在书堂门口,便温言道:“你们的父亲跟我提了,你们渐大,不必跟男子一般苦读求功名,也分神修习琴艺女红,所以他又给你们找了个女夫子,以后你们每天上午来书堂旁听半个时辰,练练字帖便可以。”

说着,他指了指门旁相隔的一道屏风:“以后你们便坐在这里便是。”

乔伊心下好奇,看了那少年几眼,不过先生并未给她们介绍,她们也不好问。

不一会,那随风也来上课,跟那个少年相邻而坐。

这时先生倒是给随风介绍了一番。

原来这少年姓盛,名唤盛轩,是孙先生故交之子。他的父亲乃是临县通州西仓的书吏。

因为父亲为粮吏,家中也算殷实。他自小才思敏捷,倒是个能读书的。是以眼看这考学在即,他父亲便求到了孙先生处,希望先生能点拨些许,以便初考。

不过孙先生如今在褚家的私塾,少不得要询问褚慎的意思。

当褚慎听闻这位少年才学甚佳后,当下点头同意。只因为孙先生同他讲过,随风虽则天资过人,可若仅凭仗天资,不求勤勉,难免会小时了了。

倒不如给他在学堂上设个伴读,让他明白山外有山的道理,才可加倍攻读,不辜负了天生的聪慧。

褚慎一听,的确是这个道理,便问孙先生可有人选。于是孙先生顺势便推荐了这位姓盛的少年。

只是这样一来,有了外男,两个女孩子倒是不好长久陪读了。于是褚慎同先生商量,立了屏风,缩减了两位小姐读书的时间,过几天寻了合适的女夫子,便可以让两个女孩跟从女夫子自学去了。

乔伊在一旁听得还好。当笑娘听到了“盛轩”二字时,顿时眼睛有些发直了。

她原先看那少年便不俗,却没想到他竟然就是原书中的首席男配,玉树临风,才高八斗的盛大人。

此人乃是男主日后平定漠北祸乱的左膀右臂,更是位温柔解语的美男子。

只是蓝颜命薄,一遭不慎被乔装隐名的笑娘利用,玩弄了身和心,差点害死了男主后,便勘破了男女之爱。

从此,盛轩化小爱为大爱,一心辅佐男主弥补自己的过错,更是对女配恨之入骨,与男主一起齐心挫骨扬灰了女配。

俊男之间的火花总是玄妙而危险的。

据说原著粉儿里有专门站男主与男配的cp党,经常在文下与各大网站高呼:盛轩小主才是男主的本命,请放弃那如流水的女主们,与本命在一起吧!

只是原本男主跟第一男配本应该在十七岁后相逢,上演一段不打不相识的热闹戏码。没想到歪了剧情后,两个人倒是早早在这相遇了。

笑娘想到这,抽出巾帕拭了拭额角的冷汗,暗道:“躲不开的宿命啊!”

想到自己在剧情里还有一段色.诱盛公子的桥段,她忍不住偷偷将头探出屏风,再打量一番那盛轩的姿色。

恰好盛轩抬头,与笑娘四目相对,只见那位小姐的大眼灵动,睫毛扑扇个不停……

不过谦谦公子哪里会失礼?少年赶紧收了目光低下头来,耳朵尖微微透起了粉红色。

笑娘身旁的乔伊也伸着脖子看,然后小声跟继姐说道:“长得太瘦,可是家里穷,吃不起饭?”

目前褚家二小姐的审美,停留在原始社会肉多肉少的阶段。是以在她眼里,长得纤瘦的都是不称头的。

笑娘没有说话,只是以职业经纪人的眼光看,盛少爷当真是位流量担当,盛世美男呢!

而随风少爷显然陷入了与男配相爱相杀的戏码中去,在几次提问答得不如盛轩顺畅以后,那小脸绷得跟上了浆子一般,眉梢都微微吊起来了。

不过因为有了外男而缩减了读书的时光总是好的。看几页书,写几篇毛笔字,半个时辰便熬度过去了。

两位小姐功成身退,只留随风少爷与本命在书堂上相爱相杀。

褚二小姐如同挣脱了牢笼的雀儿般,拉着笑娘的手去胡氏的屋子里吃点心去了。

不过这般快乐也并不长久。褚慎怕两个孩子总往胡氏的屋子里跑,扰得她不得休息。很快便从附近的女学那里请了两个名额,逢每月的一三五,将两个女儿送去修习立身、学礼、学作、事父母、事舅姑等一应女德。

这位罗婆婆先前在京城的王府里做过管事。只是后来儿子渐大,赚得了家业,便将老母亲接回来奉养。

只是罗嬷嬷是个闲不住的,便在这小乡里开了家女学,她在王府里先后侍奉过两位王妃。侯门的规矩礼节熟记于心,足以让小乡的富绅女儿长见识,开眼界的了。

只是束脩高昂,非一般人家的女儿不能入。

褚慎对儿女是舍得钱银的,尤其是自己亲女乔伊,一直在乡下养着,若是不好好教,总是脱离不得乡野之气。而且在女学里,跟当地小吏官绅家的小姐们结识也是好的,总比在家跟男孩子随风玩耍要强。

其实女学说白了,便是古代的礼仪常识课。将来女孩子若能高嫁,多学些,也免得在婆家出丑。

因为罗嬷嬷从京城里出来的,见识不俗,这学堂里熏香插花,意境高雅,引得一群小姐们也是对自己有了别样的期待,一个个学起来倒是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乔伊虽然在乡下长大,但有了孙夫子的手板子垫底儿,也收了坐不住的毛躁,跟一众小姐们坐在一处倒也没有太露怯。

罗嬷嬷也是熟谙张弛文武之道的,并没有一味给她们灌输女戒。

她在深宅大院里呆久了,知道若是女戒学得太痴,不懂得变通之道,将来女孩子们嫁入夫家是要吃大亏的。

这些能如女学的,都算得上是小姐,将来嫁得不错,那夫婿也必定是要有通房侍妾的,身为当家的主母,其中的手段岂是几页相夫教子的训诫能道清楚的?

所以课业之后,她还请了当地有名的梳头娘子,教导小姐们穿衣打扮,上粉点红妆的技艺。

笑娘在这些插花装扮一类的课程上,倒是有着天然的优势。

一则,她在现代也参加了许多类似的课程来调剂疲惫的身心。二来,一个品味高雅的现代女性在妆容调色手法上,可比古时的□□扑面来得立体。

一来二去,小姑娘们都觉得褚家的大小姐上粉描眉真是与众不同,显得脸儿更小,眼睛更大呢。

于是笑娘在孙夫子课堂上摔得细碎的自信,在女学课上倒是渐渐恢复了,又结交下几个手帕之交,女学生涯还算收获颇丰。

待得夏日过了尾巴,胡氏也终于有了发动的迹象。

那日一家子刚食了晚饭,胡氏便觉得肚子一缩一缩的,愈来愈明显。

她是生过孩子的,知道这是要发动了,连忙唤褚慎去请稳婆。

褚慎也是怕胡氏生产时,有意外,一早便请了熟手的稳婆,请她在府宅里候着。是以不多时,稳婆便领着董婆子还有寒烟开始烧水烫布,将剪子也放入灶坑里明火燎烧过了。

褚慎虽然并非第一次当爹,可是心里却更加忐忑,总觉得自己的娇妻纤弱,怕是腹内的孩子太折腾,让她熬受不住。

笑娘也有些担心娘亲,毕竟这是古代,医疗设备有限,若是胎位不正,或者脐带缠脖儿,可如何是好?

于是当乔伊犯困睡觉了的时候,她依然跟褚慎守在产房外。

褚慎让她回去睡觉,她却说:“爹,您还是让我守在这儿吧,一会若要使唤人,我好歹也能帮衬一把。”

随风也没走,听笑娘说话,他便道:“我也守在这,帮胡娘子的忙。”

不过他说话的光景,那产房里正传来胡氏的痛叫声。随风的脸蛋有些发白,小拳头也握得紧紧的。

笑娘倒是知道他为何如此。按照原书剧情,随风的母亲便是在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

是以漠北王才万分怜惜自己这唯一的爱子。

而此情此景,恐怕勾起了小儿的丧母之痛。笑娘虽然放心不下胡氏,但觉得随风小儿不适合在这继续扩大心理阴影面积。

于是,她想了想,强拉着随风出了院子。原本要带他回他的屋舍,可是小孩就是别扭着不肯。

没有办法,笑娘便领着他回到了自己的房中。

☆、第23章 第 23 章

随风有些发蔫, 萎靡倒在了她的床上,脸儿在被子上蹭了蹭, 突然开口道:“笑娘你莫怕,若是胡婶子不在了, 我会养你。”

笑娘有些好笑,略过他类似诅咒的童言不提, 只将帕子用热水烫过后,一边按着他, 一边给他擦脸:“我养你还差不多, 需得你养?怎么?到时候帮我去大街抢别人的包子吃?”

随风歪着头,许是没有精神, 倒是透着些童真气道:“你怎么还提这事?亏得我是个不记仇的, 不然你总提,我岂不是也记得你扯了我的胳膊?”

笑娘一听,有道理!态度立刻又和蔼了几分, 替他擦过手脸后问要不要吃东西?

随风摇了摇头,然后脱了褂子转入到了笑娘的被窝里——笑娘的被子上也不知用了什么香, 随风很爱闻。

娘亲那边还没有动静, 笑娘也睡不下,便半躺在靠窗的藤椅上看书, 可不一会随风的脑袋又从被子里转出来, 小声叫小娘陪他。

笑娘秉承着人道主义精神, 另外也弥补下方才的失语, 怕小崽子记仇, 便拿着书过来靠坐在床边。

随风将脸儿半埋进被子里,眨巴着眼儿,又问笑娘,得了空子时能不能教给他擒拿功夫。

笑娘心知这位说不记仇,可是心里依然惦记着挨了她的剪刀脚呢。那些擒拿术原本也不是什么武林绝学,倒也不用藏着掖着,便胡乱点头应下了。

那随风小儿便伸手拉着她的胳膊,满意地吧嗒吧嗒嘴儿,终于睡着了。

这么过了大半夜,产房那边终于传来了喜讯。胡氏生了个七斤的胖小子。

第二天一早,几个孩子都围在了胡氏的床前。

刚生下的小儿,被羊水泡得有些发肿,但手脚都是细细小小,看得乔伊都不眨眼睛,小心地伸手摸弟弟的脸蛋,觉得软糯糯的,便嘻嘻地笑,只说弟弟好玩。

笑娘伸着脖子看了看,也看不出弟弟长得像谁,只肉嘟嘟的脸蛋,小嘴一张一张的似乎在找奶吃。

胡氏睡了半宿,倒是恢复了精神,用白布裹头,靠坐在床沿笑着催孩子们快去食早饭。

褚慎也哄撵着孩子们莫围着了,一会吃完了饭,再来看弟弟也不迟。

就在褚慎领着几个孩子围坐在圆桌子上吃早饭的光景,姚氏领着褚全和褚满上门了。

她倒是来得巧了。只因为先前便问过胡氏生产的日子,估算着应该是这几天,是以特意捡了一篮子红皮鸡蛋,还有一只老母鸡来看看情况。

这一进门便听胡氏昨夜里生了,还是个男孩,姚氏顿时乐开怀,只夸说弟妹一看便是个能生养的。

再然后满院子都是姚氏的大嗓门,只嚷着要董婆子将她带来的那只母鸡杀了,熬成汤给弟妹进补。

不过当她提起自己要给胡氏伺候月子时,褚慎便开口道:“不敢劳烦嫂子,我已经请了奶妈子,今日下午便到了。兄长独自一人在家,也无人照管,嫂子就不用费心我这边了。”

姚氏此番前来,娘仨儿的衣服都带了几大包,她一心想让儿子褚全留下来挤进私塾,岂会因为褚慎的三言两语就回去了。

于是她笑着道:“知道小叔你如今不缺钱银,只管往家里使人,可是这照顾生产完的妇人,本就是个精细凭良心的活计。那些外人岂会真正疼惜弟妹?”

姚氏一个劲儿要留下来,又是一番热忱,褚慎也不好哄撵,便委婉客气道“嫂子来一趟也不容易,住几天再走吧。”

那言下之意便是不劳烦嫂子,你吃喝几天就走吧。

姚氏却假装听不出褚慎的画外音,只当褚慎同意了,便又提了提她既然留在了这里,两个小的也不好立刻回去。可全儿的功课要紧,怕落下,不如叫他也入了家里的私塾,跟着一起读几天书也是好的。

褚慎向来是有样的,侄儿寄住在家里几日,借着读一读书,原也不是什么大事。姚氏都开口了,他自然也就应下了。

一时间,姚氏觉得事情进行得无比顺利,脸上的笑意更盛,得了空儿,就抓住笑娘的手,直夸她模样生得好,性子也像极了母亲胡氏,柔和文静。

笑娘跟着赔笑,心里倒是听出了姚氏的潜台词,便是觉得她像胡氏一般随和好拿捏就是了。

不过姚氏若是跟褚慎或者乔伊殷勤些倒还有情可原。可这位伯母绕开乔伊,跟自己这个拖油瓶黏腻异常,是为哪般?

笑娘觉得姚氏这是有什么事儿,便是暗自留了心眼,且看看她再说。

一时间,姚氏留下,褚家的屋宅俨然来个管家婆,便是屋舍里的器具摆设,都要任着她指挥重新挪一挪,免得妨碍了屋宅风水,对生产的妇人不利。

幸好胡氏是真随和,看人总不会往坏里想,见姚氏主动留下,便也是发自内心地感谢妯娌。

当姚氏挑拣着奶妈子的毛病,又处处指点着董婆子,卖弄着自己能干,搞得下人们鸡飞狗跳时,也没有太往心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