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去对寿王说罢,若是寿王真看上了这丫头,今儿就可以带走。我这里把牙白叫过来,主仆一场,也算是道个别罢。”

丹青在一边伺候着,听得目瞪口呆,待牙白被叫了过来,一见她那身衣裳,丹青就气白了脸——无庸置疑,牙白这分明是刻意打扮好了去的那边!

顾嫣然一摆手止住丹青,淡淡向牙白道:“看来,你是自己寻了一条出路了?寿王殿下方才派人来请侯爷,想要你去王府伺候。”

牙白一颗惴惴不安的心,到了这会儿才猛地落到了实处,低下头去弱声道:“奴婢并不敢做什么,只是在那边偶然遇到寿王殿下,奴婢是怕失了礼数惹恼殿下,才虚言应付几句。若夫人不喜,奴婢就…”

顾嫣然不耐烦听她多说:“你既有好前程,我有何不喜的?去收拾收拾吧,你的东西都能带走,我再给你两百两银子,主仆一场,好聚好散,去吧。”

牙白扑通一声跪下:“夫人,奴婢并不是要背主,奴婢情愿伺候夫人——”

“你若再说,我就叫人去对侯爷说,不要答应寿王殿下了。”顾嫣然一句话就把牙白后头的长篇大论堵了回去,示意丹青拿两张银票给她。牙白跪在那里满脸无措地呆了片刻,到底还是给顾嫣然磕了个头,接过丹青递过去的银票,爬起来退出去了。

丹青冲着门口啐了一口:“都另攀高枝儿了,还在这里表什么忠心!”

“不必动气。”顾嫣然倒是很平静,“这样也好,送她走了,既全了主仆之义,家里也能安生些。”至于去了寿王府是不是就能过上牙白想要的日子,那就不是平南侯府该关切的了。

周润刚刚跟母亲哭诉完沈碧莹有孕的事,就听丫鬟说寿王开口讨要了顾嫣然的陪嫁丫鬟,顿时打翻了手中的茶盅:“他,他竟然——”今日是她回门的日子,夫君却公然向长房讨要丫鬟,这简直是明晃晃地在打她的脸!

“莫急!”沈青芸也是怒气蹿心,但随即又按捺了下去,“一个贱婢而已,不值什么。如今最要紧的,是不能让碧莹把孩子生下来。”

“母亲,长房安的是什么心!”周润只觉自己简直是腹背受敌。

“长房那里,娘一定不会让他们好过的!”沈青芸只得安抚着女儿,“你莫为这些闲气分心,先管那最要紧的。碧莹虽说怀上了,但要生下来还得七八个月。若是这段时日里你能怀上最好,若实在怀不上,那就留子去母!”沈青芸目光一冷,“你是皇上下旨赐婚的王妃,谁也越不过你去,牙白那样的贱婢无须急着对付,等王爷对她没了兴趣,还不是随你怎么处置?倒是碧莹那里,是上了玉牒的侧妃,你定要小心,万不可鲁莽行事,倒落了把柄在她手中。”

春夏之时,往往是京城喜事扎堆儿来的季节。

五月里,韩家连办了两场喜事,还有一场丧事。

先是宜春侯世子迎娶了大姑娘韩绮,在大姑奶奶回门那日,郑家娶走了二姑娘韩绢。之所以亲事办得这样急促,甚至将回门与出嫁合在同一日办,是因为二姑娘回门之后的第三日,韩老夫人便过世了——以她中风之症,能硬生生拖到这一日,已然是极不容易了。

因为身怀有孕,顾嫣然既不宜去参加喜事,更不宜去参加丧事,只能听林氏向她描述韩家这几桩红白之事的场面。

“宜春侯世子也是相貌堂堂,送来的聘礼是二十四抬,虽说是迎继室,倒也算十分堂皇的了,只是年纪有三十岁了,略大了些儿。”自从顾家全家去了福州,林氏便做了娘家人,时常来看望顾嫣然,“郑家那小公子才十七,倒是俊秀规矩,看起来待绢姐儿也不错。”

想起韩绮回门那日的神态,林氏微微有几分讥讽地笑了笑:“求仁得仁,这两桩亲事,看起来倒也都合了人意,你姨母也就没什么心事了。老夫人临终有话,叫磊哥儿扶柩回乡,正好明年在家乡参加秋闱。且老夫人口述了一封信,请族里要好的妯娌替磊哥儿说一门稳妥的亲事,但要等晋哥儿定亲之后才好成亲。”

“那姨父和姨母,难道不回乡吗?”却把韩磊的亲事托给韩氏族里的人?

林氏淡淡一笑:“也还是要回乡的,不过老夫人的安排总归妥当些。”韩老夫人是怕孟素兰不肯好好给庶子挑一门亲事,依林氏对孟素兰的了解,这顾虑并不为过。

“如此说来,表哥要独自留在京城了?”

“怎么是独自,”林氏微笑,“绮姐儿不是也要留在京城了么。”宜春侯府从前一直极为低调,今后怕是不尽然了,“倒是郑家小公子准备跟着祖父回乡去,也要再攻一年书好参加明年秋闱。过几日舅母要在家里宴请你表姐表妹们,你也过来凑凑热闹罢。”

“好呀,我还没有给表姐表妹道喜呢。”顾嫣然有几分怅然,“也不能去送老夫人一程。”

“你有这个心意,老夫人定然知晓的。”林氏握了握她的手,“如今你是双身子的人,自是不宜去的。若有什么不自在的,只管打发人去找舅母,切莫自己省事。这是头一胎,你们年纪轻轻的没有经验,不可大意了。”

顾嫣然乖乖应了,送了林氏出去,才转回来,就见小桃扶着谢宛娘过来了,不由得微愕:“你怎么出来了?”

谢宛娘这些日子苍白了些,看着倒是怯怯的更多了几分弱柳扶风的味道,福身行了个礼:“妾身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就想着过来给夫人请安。”

顾嫣然屏退了丫鬟们,笑了笑,“是担忧大哥儿罢?你放心,大哥儿如今好得很。”方才林氏过来,也对她讲了大哥儿。毕竟是小孩子,谢宛娘又不大照顾他,如今已经不记得亲娘了,跟新换的乳娘和嬷嬷十分亲热。大哥儿已快一岁,已经能用两条小腿摇摇晃晃走几步了,且他十分爱走,每日都要乳娘和丫鬟们扶着走来走去,偶尔摔倒了,也并不哭。林氏悄悄去庄子上看过两回,十分喜欢他。

小孩子长得快,再过几个月便又会变个模样,到时纵然将人摆在眼前也未必认得出便是当初的大哥儿,那时便安全了。

谢宛娘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她今日过来,实在没有想过来问大哥儿的事,当下从小桃手里拿过个小包袱,取出一套婴儿的小襁褓来:“这是妾给未出世的小哥儿做的,针线简陋了些,夫人别嫌弃…”

襁褓是大红色缎面的,上头绣了两只小老虎。谢宛娘的针线自是比不得针线房的绣娘们,但看那针脚十分细密,显然是用了心思的。那两只小老虎却是民间虎头鞋虎头帽所用的花样,绣在襁褓上头倒也别有几分朴拙可爱,看得顾嫣然笑了笑:“你有伤在身,怎么又做这些费眼力的东西。”

“这是妾的本分。”谢宛娘忙道,“从前因有大哥儿在,妾不能过来伺候夫人。如今因着这事儿,损了夫人的名声,妾心里实在是不安,若是不做点什么,妾只觉得无立足之地了。”她一边说,一边没有什么把握地悄悄看了一眼小桃。这些话都是小桃想出来的,只不知说了究竟管不管用,能不能让她在夫人身边多呆些时候。

顾嫣然没有注意谢宛娘的动作,将襁褓交给丹青收起来,含笑道:“你也不必这样多心,此后不要再提这话了,免得被人听见反而不好。你既有伤,先养好了伤是正经,外头那些流言蜚语过些日子自然散了,不值一听的。”

谢宛娘见顾嫣然有端茶送客的意思,心里有些发慌,随口便道:“不知良子哥现在如何了?”

因要调查吕家村之事,吕良便跟着顾运则去了福州。此事隐密,顾运则也不能随意写信回来,只偶尔隐晦地提上几句,故而顾嫣然也只知道顾运则正在暗中查探,并不知已查到了什么:“表哥在我爹爹手下做事,听说是十分能干的。”吕良虽说不上十分聪明,却是肯吃苦,肯下力气做事,如今在福州驻军里据说混得还不错。

谢宛娘怔了怔:“表哥?”

“哦——”顾嫣然想起来此事尚未告诉她,“侯爷的舅舅认了他做义子,我们也要呼一声表哥了。”

谢宛娘顿时怔住了:“这,这是几时的事?”怎么没人告诉她?侯爷的舅舅,不就是那位从羯奴那边逃了回来,还立下功劳的齐大爷么?良子哥若做了他的义子,那,那前途岂不是…

“这事儿舅舅不愿张扬,故而只是悄悄办了。”顾嫣然想了想,“大约就是那回子表哥曾问过你…”

“可,可我并不知晓,良子哥也不曾告诉我…”谢宛娘慌了手脚。若是当时就告诉她,吕良已经成了齐大爷的义子,那她——她说不定就会…

“那会儿尚未正式拜过,只是舅舅提了提。”顾嫣然不在意地道,“也是后来才请了自家人做个见证。好了,我瞧你脸色还不是太好,别急着做这些针线什么的,先将身子养好了是正经。”

谢宛娘有些茫然地告退了出来,一直走回珂轩,她还是昏昏的——良子哥…已经成了齐家的义子…

第117章

林氏请客那日,天气极好,顾嫣然一早便起身,坐了马车慢悠悠地往孟家去。

今日恰逢周鸿休沐,这也是林氏特地选的日子,为的是连姑奶奶带姑爷们都请过去,彼此相见了,好生热闹一日。

因怕动了顾嫣然的胎气,马车务求平稳,走得不能再慢。周鸿也不骑马,就在车厢里陪着妻子说话解闷,只是三说两说,少不得便扯到如今的局势:“皇上到现在还没让陆镇回西北。陆镇已经辞过两次,说西北如今还不稳定,皇上只说他的腿不好,叫他在京城多养几日,并不放人。”

“皇上的意思,莫不是…”已经开始疑心陆镇了?

周鸿微微一笑:“或许当初陆镇自揭杀民冒功一事,其实是画蛇添足了。”当初他用假证人狠狠摆了孟节一道,可如今,当那只核舟出现之时,皇帝便疑心起来了。

皇帝的疑心对臣子而言,才是最可怕的。多少忠臣都死在这上头,何况陆镇本身并非无懈可击呢。

“但皇上前些日子不还夸赞他在西北处置有功么?且这些日子,听说德妃仍旧得宠,前些日子有位婕妤冲撞了德妃,还被贬为了末等采女呢。”

周鸿笑了笑:“圣心不可测…”这事儿他曾经跟齐大爷细细地讨论过,对于皇帝的意思,谁也无法猜得透彻。当初做太子时候的沉默寡言被视为平庸,如今在龙椅上坐了十数年,已然被磨练成了城府深沉。

“若是我父亲在福州查不出什么,怎么办?”顾嫣然一直有些担心,毕竟吕家村血案已过了八年,即使能证明是被官军屠村,只怕也无实证指向陆镇。

周鸿想了一想:“陛下若要治罪,未必只有杀民冒功一个罪名。一件事或许找不到证据,但若几件事全都指向陆镇,即使无有实证,陛下也有别的借口将他治罪。”说到底,还不是皇帝一句话么?当初李檀下狱,也只是皇帝一句话,便定了他沽名钓誉、妄议立储的罪名。

顾嫣然叹了口气,周鸿便笑道:“其实还有一件事,倒是摸到了些边儿——茂乡侯的次子陆敦,私下里做了几年军粮生意,以次充好是常事了。”

“如此说来,陆镇是替侄子…”

“差不多。”周鸿神色微微一冷,“许将军还在查,倘若能查到那批军粮去了西北,便又近了一步。”

夫妻两个絮絮说着这不大令人愉快的话题,便到了孟家。

林氏在二门处迎着,见了他们便笑:“马车可颠着了没有?这时候还早,很不必这么着急的。如今你双身子,又是来自己舅舅家,不必讲那许多礼数的。”

顾嫣然也笑道:“并没有很急的,一路上马车赶得不晓得有多慢。表姐她们都来了不曾?瑾表姐回来了吗?”

林氏笑得更深:“已经到了,正跟你外祖母说话呢。郑家姑爷已经陪着绢姐儿到了,如今在前头书房跟你舅舅和表哥说秋闱的事儿;绮姐儿怕还要晚些。”

孟老夫人今日精神极好,顾嫣然和周鸿进去的时候,她正拉着孟瑾说话,孟玫偎在另一边,韩绢则坐在下头的椅子上含笑听着。见顾嫣然进来,孟老夫人顿时眼睛一亮,不等两人行下礼去就叫:“快扶着!嫣姐儿仔细你那肚子。”

韩绢过去扶她,瞧着顾嫣然衣摆下已然显形的肚子,羡慕道:“表姐真是好福气。”

顾嫣然笑着拍拍她的手:“你急什么,福气马上就到。”

韩绢脸上微微一红,低声嗔道:“我才不急呢…”她成了亲,从前眉眼间那总是隐隐带着的讥讽不平的神色倒没了,今儿穿了一件珍珠色衫子,下头配了条明艳的石榴裙,神色间带上了小妇人的温柔甜美,看来成亲之后过得颇为顺心。

周鸿在女眷们中间呆着不方便,给孟老夫人行了礼便要到前头书房里去,临走低声吩咐丹青:“好生照看夫人,若有什么不自在就说,外祖母这里不是别人。”

韩绢在旁边听见了,抿着嘴直笑:“舅母说了,今日酒宴在一处开,表姐夫也不过一会儿就又见着表姐了,不必这样恋恋不舍的。”

周鸿脸上一红,众人都笑起来,顾嫣然佯怒地瞪了韩绢一眼,转头对周鸿道:“一会儿酒宴上,侯爷倒不妨多灌郑公子几杯。”

屋里众人笑得更厉害了,韩绢忍不住顿着脚小声叫道:“表姐!他,他不会喝酒。”

“哟——”顾嫣然故意道,“他是谁呀?咱们家哪位姑爷名叫‘他’?”

周鸿笑着走了,孟老夫人笑得眼泪都要出来,拿帕子擦了擦眼角,叹道:“瞧你们这样儿,我就放心了。”她与韩老夫人相交多年,又结为亲家,韩老夫人中风去了,她心里也难受得紧,看见韩绢这样子,想起她的亲事是韩老夫人特意挑的,不由有些感慨。

顾嫣然见孟老夫人神色怅然便猜到她在想什么,忙岔开话题向孟瑾道:“表姐怎么没带钊哥儿一起来?”

孟瑾自生了孩儿,比从前养得圆润了些,举动也越见端庄,拿着柄纨扇轻轻摇着,闻言笑道:“天气太热,王妃舍不得他出来。待天气凉了,再带他过来看曾外祖母。”

孟老夫人和林氏眼神就微微黯了黯。晋王妃如今已经将钊哥儿接到自己院子里养着了,说到曾外祖母,那也只是许家那边,与孟家无关了。今日孟瑾本来也想带钊哥儿出来的,可晋王妃没有同意,这其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白,只怕今后,钊哥儿也没有再来孟家的机会了。

顾嫣然发觉自己这话题寻得不妥,连忙转头问丹青:“马车上那两坛酒拿进来了不曾?”又向孟老夫人道,“去年秋天无事,酿了几坛子桂花酒,今日带了两坛来,只不知口味如何。”

孟老夫人最爱这种花果酿出的甜酒,闻言便有了兴致:“那倒要尝尝,若是酿得不好,只罚你都喝了便罢。”说得众人都笑起来。

“外祖母——”顾嫣然噘起嘴来,“我好心带酒来孝敬外祖母,怎么倒要罚我?”

“表妹怎么了,却要被罚?”门外传来带笑的声音,帘子一掀,韩绮走了进来。

韩绮这一进来,众人都觉得有些晃眼。韩绮穿着真红色软缎绣二色金祥云纹的衫裙,头上梳着繁复的牡丹头,当顶一枝赤金镶红宝石的累丝回鸾钗明晃晃地招眼,两耳下坠着指顶大的珍珠坠子,手腕上一副白玉镯子并一副碧绿的翡翠镯子,给孟老夫人和林氏见礼的时候,便听见镯子相击时轻微的脆声。

“姑爷怎么没过来?”林氏看看后头并没有宜春侯世子,便问了一句。

韩绮笑道:“世子爷今儿去领了个差事,怕是要过一会儿才能过来给外祖母和舅母请安了。”她说得十分矜持,就等着众人问宜春侯世子领了个什么差事。

韩绢却笑道:“姐姐今儿这一身真是鲜亮,瞧着跟一团火似的。这钗子上的宝石也大,成色又好,瞧着跟嫣表姐及笄礼上那顶钗冠上镶的几颗差不多大呢。”

孟玫低下头去喝茶,遮掩住嘴角一丝笑意。她如今也大了,韩家两个表姐之间的暗流,她比从前更能体会。韩绮分明是炫耀宜春侯世子有了差事,而韩绢却硬是把话岔开,不让众人去问韩绮,偏偏连捧她几句也心有不忿,话到后来,又成了去赞顾嫣然的钗冠了。须知韩绮这钗上的宝石的确不小,可只用了这么一颗,而顾嫣然的钗冠上却镶了三四颗差不多大小的,如此一来,孰高孰低立见分晓。

韩绮脸色微沉。只可惜韩绢已经出嫁,不再是从前那个庶女可以任她教训了,也只得淡淡道:“妹妹向来看这些东西是最仔细的,你既这样说,那必然是差不多大了。不过如今嫁做人妇,就不好再这样了,合该量入为出,稳稳当当过日子,多打算柴米油盐的事儿,总看别人的首饰算什么呢,叫妹夫知道了,怕是心里也要不快了。”郑家日子清淡,韩绢眯着眼睛笑道:“姐姐教训起人来一套一套的,果然是出嫁了的人呢。不过我比不得姐姐,进门就要主持中馈,家里柴米油盐的事儿都轮不着我操心,有大嫂在呢。”

韩绮的眼神又冷了些。她是世子夫人不假,可刚进门,也根本轮不到她来中持中馈。尤其她是用那种法子进的宜春侯府,宜春侯夫人对她不冷不热,看起来也并没有将家务交与她的意思。

林氏不愿再听这姐妹两个斗嘴,含笑道:“不用中持中馈也是福气,你们哪,都没管过家,哪里知道管家的辛苦,还不趁着这会子好好享享福呢。走走走,园子里茶果都摆上了,我们先去,等着世子爷来了便开宴。”

韩绢笑笑,亲热地过去搂着林氏一边手臂:“好久都没有吃舅母家的那个玉兰糕了,不知道今儿有没有?”

“有有有。”林氏顺手刮了一下她的鼻子,“管够。”

孟家在园中小巧的水榭上摆了一席酒宴,男左女右,中间镂花短屏风隔开,既避了嫌,又不妨碍语笑声相闻,隔着屏风也能说话。

水榭下临荷花池,此时荷花已开,粉白色的花朵被青绿色的圆叶簇拥着,亭亭玉立,虽不是什么名品,却也别有风致。顾嫣然和孟瑾挽着手陪孟老夫人在池边坐了,小声说起话来。

过了片刻,便见孟老太爷和孟节带着四个人从前头过来了。其中两个是周鸿和孟珩,另外两个面貌陌生,顾嫣然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年纪小的那个想必是郑小公子,生得白净斯文,神色里还带几分大姑娘似的腼腆,还没走到跟前呢,看见韩绢在这里坐着,脸上就有点发红,惹得旁边伺候的丫鬟都偷偷地笑。

年纪最长的那个就是宜春侯世子了,他年纪已有三十岁,身材高大,五官虽是平平,但身上自有几分贵气。看起来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极少说话。

丫鬟们展开屏风,众人便分别入了席。两边笑语相闻,倒也热闹。韩绢说起不几日就要跟着郑家返乡,韩绮便在旁边笑了笑:“这么说,怕是有好些日子要见不着妹妹了?也不知要多久咱们姐妹才能重聚。”

郑小公子倘若中闱中式,自然会来京城参加春闱,孟玫便笑道:“说不准后年春上,咱们又能一块儿饮酒赏梅花了呢。”

韩绮轻笑了一声:“若能如表妹吉言,那自然是好。只是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也不知到时候究竟见不见得上。”

林氏不由微微皱了皱眉。韩绮韩绢姐妹两个不和由来已久,嫡庶之别,本也属正常,但如今都各自出嫁了,眼看分别在即,韩绮却这样,未免也太难看了。再想想今日只有宜春侯世子不是陪着妻子来的,心里便有了几分猜测,正要开口打个圆场,却听韩绢笑道:“姐姐说的是。说起来,姐姐知道今儿一别不知几时才能再见,怎么也不把女儿带来见见?”

这下轮到韩绮变了脸色了。宜春侯世子原配留下一个女儿,今年已经六岁了。这么大小的孩子,说懂事还不是很懂事,说不懂事却会些精致的淘气。因没了娘,宜春侯夫人十分疼爱,又不免娇宠了几分。

韩绮成亲那日,洞房花烛夜夫妻两个才歇下,就有丫鬟跑来敲门,说姑娘头疼得直哭。宜春侯世子尚未圆房就爬起来去看女儿,到了天亮也没回来。第二日,宜春侯夫人倒是知道此事,并没叫嬷嬷来取元帕,但韩绮去敬茶的时候,就觉得几个妯娌看着自己的眼神都是幸灾乐祸的模样。

宜春侯世子直到众人全都到齐,才抱着女儿姗姗来迟。那小姑娘脸色有点苍白,穿着银红色的小袄子,瞧着眉目十分精致,看韩绮却总是不抬起眼皮。韩绮敬过茶后,还得给前头宜春侯世子夫人的牌位行礼,那时候小姑娘就在旁边瞧着,眼神里有些与年龄不符的轻蔑。等到她给韩绮行礼的时候,她却又叫起头疼来,到底也没给韩绮磕头叫声母亲。

今日韩绮不是没想过带她来,虽说平白多了个女儿她很是不喜,但若能将她带在身边,至少也能在外头博一个爱护继女的名声。只可惜小姑娘压根不配合,韩绮才说要带她去外祖父家,她便叫起来要去自己亲外祖父家里找表哥玩。最后闹了一通,险些就要拉着宜春侯世子送她去原配的娘家,若不是宜春侯世子今日去领差事,说不定就被她缠着去了。

一想起那小鬼头,韩绮就气不打一处来,哪还禁得起韩绢这样当面戳伤疤?可宜春侯世子就在屏风那头,韩绮也只能压着气道:“她去她亲外祖父家了。孩子还小,怕生,等她再大几岁,我再带她过来见外祖母和舅母。”

“哦——”韩绢拖长了声音笑了一下,看孟老夫人和林氏神色都略微有几分不悦,便见好就收,扭头去跟孟玫说话了。

酒吃得差不多,宜春侯世子就先告辞了。郑小公子有一点不胜酒力,又坐了一会儿便脸上发红,说话也不大清楚了,韩绢无奈地笑,叫人拧了条热帕子给他擦了脸,又喝了一碗醒酒汤,也告辞了。

林氏送走了这两姐妹,拉了顾嫣然等人,先伺候了孟老夫人去休息,才叹道:“这姐儿两个,怎么还是这样不知分寸,早知道就不请这席酒了。”

孟瑾笑了一笑:“绮表妹是做姐姐的,原该大方些才是。”可是今儿几次,都反是她先挑事儿。

“日后姐妹两个还不知几时能见面,到时候她们就知道,做姐妹也是要缘分的。”林氏没好气道,“就是有气,也不能往自己姐妹头上撒。”

孟玫眨着眼睛道:“娘,绮表姐是不是过得不好?”

林氏不由得又笑起来:“你也能看得出来过得好不好?”

孟玫指了顾嫣然道:“嫣表姐过得就好。我看,绮表姐越是穿得那样鲜亮,打扮得那样郑重,越是显得心虚。嫣表姐就从来没有这样。”

林氏笑着摸摸她的脸道:“不得了,我玫儿也大了,眼力竟这样好了。”

孟玫有点儿不好意思,扭股糖儿似地在林氏身上打滚。孟瑾含笑瞧着,眼神里闪过一丝怅然,看看时辰便道:“娘,我得回去了,晚了不好。”

林氏有些伤感,知道女儿做妾的不自由,也并不多做虚言挽留。顾嫣然看时辰差不多,忙道:“既这样,我送表姐出去,我也该走了。”

孟瑾叹道:“你若自在,多留一会儿也没什么。前几日寿王妃到我们王府做客,我隐约听见她跟我们王妃说,大哥儿死得蹊跷之类的话。这话她能在我们王府上说,自然也能在别人家里说。”

大哥儿的事,孟瑾是不知道的,孟家也只有孟老太爷和孟节夫妇知道。顾嫣然便淡淡一笑:“二房跟我们如今也是水火不容,她若有机会,少不了说我坏话,表姐不必管她。”

孟瑾轻轻叹了口气:“别的也就罢了,这种事对你总是名声不好。别人不怕,只怕你日后进宫,有人要借着这个话难为你。”

“多谢表姐提醒。”顾嫣然微微一笑,“我心里都明白的。横竖我无事也不进宫,宫里那些贵人再怎么得意,见不着我也难为不了。”

孟家聚会之后没几日,郑家就动身回了故乡。倒是宜春侯世子领了个五城兵马司的实职,韩绮在京城贵妇们的圈子里又活跃了起来,与新出炉的寿王妃一样,都颇为显眼。

顾嫣然的肚子已经五个多月,便不再出门了。虽则外头不停地有人说起平南侯府庶长子死得奇怪,但鉴于事主本人不出门,这些话嚼来嚼去的也没趣儿,到底是渐渐地平息了下去。

转眼间又进了八月,这一日顾嫣然抱着肚子在屋里跟谢宛娘说话,外头就送了张帖子过来:“是寿王府开桂花会。”

“桂花会?”顾嫣然皱皱眉头,很不想去。这会儿她肚子已经有七个月,就连七月里自己的生辰都没好生过,哪愿意去参加什么劳什子桂花会?

“听说是两位公主也要去…”石绿拿着帖子有些为难,“寿王妃专门让人送来的,点名请夫人去呢。”

顾嫣然再皱皱眉,忽然明白了。宁泰景泰两位公主,如今年纪都已经差不多,要开始物色驸马了。这个桂花会,虽是以寿王妃的名义开的,其实却是请了人去替两位公主相看呢。只是她一个孕妇,寿王妃点名让她去,就是有意难为了。

“不去!”丹青气得要命,“她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夫人挺着个大肚子呢!”

顾嫣然笑了笑:“她是知道,可她仍旧送了帖子来,就是非叫我跑这一趟不可了。”到底如今周润是亲王妃,王妃抬爱,她就是不想去也得去了。

“可是夫人身子这么笨重,万一…”丹青想说又不敢说,生怕说了不吉利的话,急得直跺脚。

“我早就知道她们不能让我安安生生怀这胎。”顾嫣然淡淡冷笑了一声。沈青芸在二房留下的这些人手里,也不乏那不安生的,只是周鸿的法子好,外头新买进来的下人们,以及那无心为恶只想当好差事的,为怕那连坐得罪,都睁大眼睛瞧着呢,这些日子,已经处置了两三个人。沈青芸眼瞧着长房这里伸不进手来,可不就得另打主意了么?

“那夫人更不能去了!”

“去罢。”顾嫣然叹了口气,“王妃相召,我怎敢不去?否则岂不是平白一个不敬的把柄教人攥在手里?她们既想我出事,我也不妨出件事给她们瞧瞧,到时候都知道我赴寿王妃的宴会出了事,下次她们再想叫我去,可就不必再给她们什么面子了 。”

第118章

寿王府的桂花会别出心裁,开在城郊的别庄上,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又种了一片桂花林,金桂银桂丹桂皆有,京中几家香粉铺子和点心铺子,到秋季都是去寿王别庄上购买桂花的,现在用来开桂花会,真是再合适也没有了。

不过这就辛苦了顾嫣然,带着个大肚子一早就坐马车往城郊去,幸而天气已经凉快,否则就这么折腾一通,她就觉得自己要中了暑。

“夫人先歇一会儿,等快到了奴婢再替您梳头就是了。”丹青拿个大迎枕给顾嫣然靠着,一肚子的气,“城外这破道儿!”虽说是通往寿王的庄子上,比之普通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宽敞平坦得多,但与城内的石板路或是外头的官道自然无从相比,任由车夫将车赶得再小心,也不能不颠簸。

顾嫣然靠着迎枕闭上眼,懒懒点了点头。她今日妆容务求简便,丹青手巧,一会儿挽个单螺髻也就是了。她又不是来给周润撑场面的,无须太累着自己。

寿王别庄的院子里,已经停了不少马车,顾嫣然从马车上下来,便有穿着天青色比甲的婆子引了竹轿过来,将她一直抬到后头垂花门处。

周润正在那里迎接客人。她今日穿着深紫色五彩绣花的长褙子,头上梳着精致的凌云髻,插一枝羊脂白玉簪子,簪头处包着一块金黄色玉皮子,雕成一枝金黄的桂花,正合今日的场景,乍看上去倒有三四分沈青芸的风采作派,只是年纪还轻,清雅有余,却缺了沈青芸长年累月万事在握颐养出来的那一分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