忱王却像是有心要插上一脚似的,硬是要贴上来,顾雁歌摇摇头,只好领着人进院里去。五公主早早就上了心,眯着眼睛要跟去,一见是进了谢君瑞的院子,便四处打量,再看到屋里那个顶着大肚子的女人,不由得神色一沉。都已经住到了主子院里,还能是什么人,五公主虽然不说话,但面儿上早已带了怒气。

青砂看着这么多衣裳华贵的人一下子涌进了院子里,挣扎着要起来,却被顾雁歌按住了,忱王诊治了一番,说是吃了活血行气之物。顾雁歌听了眉眼一挑,这些人的手段也太俗套了些。

忱王给开了方子,顾雁歌又安抚了两句才带着公主们离开。出了屋子后,公主们一言不发,五公主忽然回过头了看着顾雁歌,怒气冲冲地问道:“雁姐姐,那个丫头怀的是谁的孩子,不要告诉我是谢君瑞的,雁姐姐尚无喜,一个丫头却敢先揣着个大肚子。”

顾雁歌笑笑,侧头看着江杏雨屋里,不管过程如何,结果至少是她想要的。江杏雨是希望这个孩子生不下来么,她就偏留着膈应膈应人,公主们再是狠厉,也不至于对已成形的孩子下手:“你们几个也知道,我一直身子不大好,宫里禀了太后和皇后娘娘,抬了两个通房丫头,只是没想到这丫头命好福深,竟怀上了。毕竟是条生命,我自也下不了那狠手,小五你们也别回宫说,这要是说了,我在这淮安候府里,还怎么做人媳妇儿?”

六公主皱眉,虽然年纪小,却也明白这事不合规矩:“雁姐姐,你也太好欺负了,怎么可以让一个丫头压到你头上去,淮安府里的人真是没规矩,怎么敢瞒着这样的事,要是皇祖母知道了,非得把淮安候全府上下发配了不可。”

忱王摸了把冷汗,原来就是这么小个事儿,偏偏他还以为顾雁歌要干什么。忱王却不知,小事都是由大事牵出来的,小扣系着大扣,一个一个解着,自然会有全解开的那天。

恰在此时,府外传报,谢候爷和谢老夫人回府了,顾雁歌低头于旁人不见之处垂眉一笑,绫带随风拂过脸颊,和发丝一道飞舞,复又抬起头来道:“这事就到这为止了,小五、小六,就当是雁姐姐拜托你们,今天的事只当是没有看到,好不好?”

五公主压根是个半天亏都吃不得的,不管是自己,还是自己亲近的人。五公主冷哼一声,看着顾雁歌气鼓鼓地道:“到此为止,当没看到,雁姐姐,你把我们当什么人了,你又把自己当什么人了。你是郡主,我们是公主,个个都是他谢家的主子。我是今天才明白,什么叫恶奴欺主,雁姐姐让我不回宫里捅,可以…但是谢家人不能不惩,雁姐姐既然要做好媳妇,这坏人我来做。我要让谢家的一干人看看明白,主子永远是主子,奴才永远是奴才。”

顾雁歌沉默了,忱王也是沉默地摇摇头…谢家人,夜路走多了,总该碰上点啥对是!

第五十一章 候府的堂,公主的戏

 谢候爷和谢老夫人才从津洲候府上回来,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笑意盈盈地回了府里,江杏雨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来了,穿着一身素净的衣裳,“叭”地一下跪在谢候爷和谢老夫人面前。谢老夫人看了气不打一处来,这素里素气的就冲过来,也不怕把喜兴都给赶跑了,冷哼一声就要叫丫头把江杏雨赶走。

江杏雨见状,泪眼涟涟地扑上前去,大声喊着:“候爷,老夫人,奴婢知道,奴婢是无足轻重的,奴婢明白,可今天请听奴婢一言。郡主邀公主们来府里玩,并着忱王爷,下午赏花游园时,发现了青砂有孕,现下正怒在当堂,就等着候爷和老夫人前去了。候爷、老夫人虽然看不上奴婢,奴婢也知道自己微小,但奴婢却依然把自己当成,是这府里的一分子,奴婢知道,只有这淮安候府上上下下都安安全全的,奴婢才能过好日子。请候爷和老夫人今天一定要劝住公主和郡主,这事要是被宫里知晓,郡马在外该是何等的忧心啊!”

谢候爷和谢老夫人一听,愣在当场,半点没把江杏雨的表演放在眼里,两人腿一迈,直接就越过了江杏雨去。江杏雨愣愣地跪在原地,低着头喃喃地道:“为什么,为什么候爷和老夫人看不到我的好,甚至连一个眼神都不给我呢,君瑞,我是想好好跟二老相处的,可是他们看不到我。”

谢候爷和谢老夫人赶到正堂时,五公主坐在主坐儿上,身边是忱王,谢候爷心时咯噔一下,今天堂上坐的人什么分量,他比谁都清楚。一个是整个景朝最尊贵的公主,一个是当今天下兵权至重的阔科旗汗王嫡长子,哪一个都不是小小一个淮安候府能招惹得起的。

顾雁歌原本坐在椅子上喝着茶,一派的悠闲自得,二老进来的时候,正想着要不要继续装上一装,想想算了,还是先坐着,到时候再圆回来也就是了,且狠狠吓这二人一吓。

谢候爷和谢老夫人先给各位公主和忱王请了安,这才颤颤巍巍地站立在堂中央,不时地拿眼瞧一瞧正位上的五公主和忱王。五公主见这二人还有胆量打量过来,不由得拿手狠狠拍了放着茶水的小几,茶杯应声落地摔得粉碎:“你们好大的胆子,父皇在宫里坐着,恪王叔在天上看着,你们就是这样对雁姐姐的。嫡妻无子,而妾先有身子,淮安候府还有没有点规矩了,还把不把宗室放在眼里了。”

谢候爷一听,连忙和谢夫人一道跪在地上,连连称有罪,却又说道:“公主,原是郡主身子不适,抬通房丫头之事,也是禀了宫里的。这孩子,依着臣的意思,原本也是要…只是郡主宽宏,要留这孩子一命,老臣也不敢拂逆,自然只能同意了。还请公主殿下明鉴,臣等有罪。”

忱王本来是想帮忙的,可听了谢候爷这一番话,顿时怒火中生,敢情这二人还觉得他们是半些儿错都没有。这些事,往往都是可大可小的,要往大了说光是教子不严、有辱宗室体面、宠庶欺嫡这三项,就够让这一家子人人头落地了。忱王摇了摇头撇开脸去看顾雁歌,似乎在说:就这一家子人,你也过得下去。

五公主似也是被气着了,看着跪在地上的谢候爷和谢老夫人,吐了半天气,愣没说出一个字来。倒是六公主小小年纪,气势恢宏地站出来道:“本公主要回宫,告诉皇祖母和父皇、母后,你们欺负我雁姐姐。唔…雁姐姐好可怜,我要帮雁姐姐…”

忱王在一旁叹气,原来最会演戏的是顾家的六公主,虽然还是连事都不大清楚的年纪,但这拿腔拿调又掐着分寸的架势,足够把人吓住了。这要再长几年,又是个混世魔女,将来可以考虑嫁到阔科旗去祸害他那些弟弟。

谢候爷和谢老夫人着实被六公主吓着了,连忙又是叩头又是认罪,谢老夫人还不时拿眼瞧顾雁歌,示意顾雁歌来求求情。顾雁歌侧脸冷笑,又挑眉去看五公主,五公主立刻道:“雁姐姐,你别开口,要是求情的话就不用说了。雁姐姐且坐着就是,要是求一句情,我立刻就回宫去禀了皇祖母,让皇祖母亲自来给雁姐姐做主。”

顾雁歌很为难地看着谢老夫人,挣扎着想起来,却被六公主给按住了:“雁姐姐,五姐姐可向来是说到做到的,你可别惹她。”

谢老夫人摇摇头,又低下开始说着请罪的话,横来竖去反正就没有一句话是用来认错的,都是推脱责任的,反正谁都有错儿,丫头有错、郡主有过,而谢家通通都置身事外,个个都占理。

五公主一声冷笑,凑上前来,看着谢候爷道:“都说若是骁勇之人,到了天上必掌人间的惩恶赏善,想必恪王叔此刻正在天上瞧着你们呢。”

五公主这一句话,把谢候爷和谢老夫人吓了个结实,恪王爷虽去了近十年,但每逢战事起,边关就能听到关于恪王爷英魂现世的消息,且屡屡有人回京证实此言非虚。谢候爷听了这话怎么能不出一身冷汗,颤抖着拜倒在地道:“公主殿下,臣有罪,臣愧对恪亲王,愧对皇上隆恩,臣生而无颜见君王,死而无颜见王爷,臣是有罪啊!”

忱王嗤笑一声,五公主回头看了眼,忽然想起还有个忱王在一旁呢,便道:“忱王,阔科旗汗王是和恪亲王一个战壕里共过生死,一个杯里喝过庆功酒的情义,阔科旗汗王若是知道雁姐姐被欺负了,不知道会不会生气呢?”

忱王故作沉思状,用扇子支着脑袋想了想,刻意夸张地道:“父汗不会生气,只会直接拔兵来京,把这府第连同府里上上下下的人,全拆得连个囫囵样儿都没了才会罢手。”

顾雁歌听着这二人越扯越吓人,连忙要出来阻止,这只是吓吓而已,可六公主太质朴了,硬是不让指挥着小姐妹们拉住了顾雁歌,不让顾雁歌过去。

谢候爷一个怔愣,跪在地上连连叩了好几个响头,神色无比悲切地道:“忱王爷,臣之微末身躯,便不必劳动汗王大驾了。臣明日便上殿自行请罪,不劳忱王爷费心了。”

谢候爷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去皇帝那里请罪,也好过让阔科旗汗王上京来,阔科旗汗王那说一不二的性子,就是皇帝去劝也劝不回来,去皇帝那请罪皇帝只会看在津洲候一脉的份上从轻处理,何况顾雁歌还是谢家的媳妇,皇帝至多也就意思意思罚上一番。

当朝最可怕的不是皇帝,皇帝做什么事儿还得考虑个江山社稷,天下影响,阔科旗汗王可不会,一言不和就能带兵踩平了再去论是非。从前可是有过先例的,某个官员和阔科旗汗王争执上来,阔科旗汗王一恼,直接把那官员的宅子拆成了粉末,然后再很有“诚意”地上殿“请罪”,弄得皇帝是哭笑不得,只好是安抚了那官员,又“赦免”了阔科旗汗王的“罪”,打那儿以后谁还敢若阔科旗那一溜的人。

忱王凉凉地在一旁看着五公主放狠话,忽然倒是觉得这个公主可爱起来,能这么尽心尽力地维护顾雁歌,不管是为什么原由,都值得好好赞扬。忱王忽又回头看顾雁歌,却发现顾雁歌跟没事人一样,虽然脸上表露出几分关切,眼神却是淡漠地瞧着,不悲不喜的,倒像是这里的事与她完全无关一般。

公主把谢候爷和谢老夫人吓了个结实之后,丢下一句:“我回宫找皇祖母说去…”说罢还瞧了顾雁歌一眼,顾雁歌很会意地跟上去,也丢下句话:“我去劝劝,爹、娘切莫担忧。”

忱王便领着六公主她们跟了上去,走出了淮安候府,忱王看着笑得眉眼如骄阳一般的顾雁歌,不由得摇头问道:“雁儿,你到底想做什么,仅仅是吓吓他们而已,何必弄这么大阵势,我都不清楚你究竟是想让皇上知道,还是不想让皇上知道?”

顾雁歌见五公主和六公主上了马车,这才看着忱王,淡淡地道:“不是我想不想让皇上知道,而是皇上要不要在这个时候让更多的人知道。”

忱王震惊地看着顾雁歌,皱眉道:“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是…”

顾雁歌朝五公主、六公主挥了挥手,笑容浅浅的回头,看着忱王震惊的面孔,又是一笑道:“你认为咱们身边的事,有多少是皇上不知道的,只是皇上乐意,连此刻咱们谈话的字字句句,可分毫不差地流进皇上的耳朵里,咱们还得当秘密捧着。帝王之谋,不是你我能明白的,菩提哥哥,菩提可以为骨,切不可以为心,你不是菩萨,就算你是,也渡不尽这世间恨与恶。”

忱王看着顾雁歌转身回府,直到街上吹来一阵凉凉的风,这才回过神来喃喃低语地道:“雁儿,你这些年究竟怎么过来的,我的迦蓝染呢?”(注:迦蓝染=金色骄阳)

第五十二章 各怀心思

 忱王来京,住在阔科旗汗王的京邸,往日里,忱王总是分外欣赏这做颇具江南风味的府邸,可最近几日却看哪哪不对劲。反复地挑了几个下人的错,无可奈何地把自己闷闷地关在屋子里。

屋子里的墙上,挂着顾雁歌的画像,忱王看着露出淡淡的笑容,那个小姑娘,曾经说过长大了要嫁给他做王妃,要做阔科旗里最尊贵的女主人。那虽只是儿时的戏言,但是他却倍加珍重地放在了心里。

忱王永远记得,初在草原上见到顾雁歌时,拿大大的眼睛看着他,那时见他见顾雁歌有几分可爱,便随手串了一串菩提手链挂在那小小的手上。小小的姑娘说那是她第一次收到这么真心诚意的礼物,她会戴一辈子,永远也不摘下来。

是啊,如今菩提珠子是没有摘下来,可人…早已经从心里摘除了。忱王嗤笑了自己一声,那一夜,他也不是真的醉了,看着顾雁歌和萧永夜在灿灿溶溶的月色之下,一个是从未有过的温柔,一个是从未有过的爽朗。初时心里咯噔一下,顾雁歌是已嫁之身,可如今细细想来,想必萧永夜早已经知道了,而他已经被排除在外了。

“雁儿,你想要的始终只有他,我总是比他慢上那么几步。”

忱王淡淡的说着,奇异的是心里既不疼,也不觉得苦,只是胸口酸酸涩涩的,眉眼一抬又看着墙上的画像,露出些许迷茫的神色。也许连他自己也不曾理清过,对于顾雁歌是怎么样的一番情愫。

然而此夜不止是忱王,远在行军帐中的萧永夜,也同样心里思绪翻腾。京里的一切,一直都有人递消息来,当知道顾雁歌和五公主她们在候府里闹了这么一出时,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但细细一想想却又露出笑容来。

萧永夜合上信笺,看着桌案上跳跃的烛火,胸口有一些温热的情绪一点点铺陈出来,萧永夜单手支在案上,回想着顾雁歌的一颦一笑,心就如同被泡在了温热而微甜的汁液里,只觉得暖融而浓稠。萧永夜是个惯于杀伐决断之人,很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从顾雁歌和他说明白一切开始,他所要的就仅仅是顾雁歌,既是要遂她心愿的自由,也要遂他心愿的包容与爱。

“雁儿,平平安安地等我回去,不要再生风波了,京里的事情水深火热,你还是没有太明白。”

萧永夜自然会担心,正当萧永夜担心的时候,顾次庄悄声溜了进来,这位小王爷是有“特权”的,可以不用通传,而他所恃的特权有名有姓——那便是顾承忆。顾承忆这时已经睡眼惺忪了,顾次庄拎着顾承忆扔到萧永夜身边的小榻上,复又坐在萧永夜对面:“这孩子真是折腾,萧将军,京里来信儿了,瞧你看得一脸出神!”

顾次庄说话的声音很轻,主要是怕把顾承忆吵醒了,问完话却发现萧永夜并没有注意他,而是眼神温和地看着顾承忆。顾次庄顿时间一个头两个大,萧永夜的心思其实挺好猜,顾次庄总还记得那天,萧永夜抱着顾雁歌时的神色,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那天场面混乱,萧永夜很细微的眼神,本也不引人注目,顾次庄却正好迎头看见了。

顾次庄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萧永夜这才回过神来,看着顾次庄道:“是啊,京里可能要不太平了。”

顾次庄挑挑浓厚的眉毛,笑道:“京里不太平有什么要紧的,京里哪天真正太平过了,只要雁儿没事,萧将军就不必担忧。”

萧永夜抬头看顾次庄一眼,冷冷地一个扫视,让顾次庄差点掉冰窖里了,连忙又侧了侧身子,避开那杀人一般的目光。顾次庄心说,您要是对顾雁歌也这样,我就相信您心里没她,可是您这待旁人一套,待顾雁歌又是独一套,很容易被人发现的,顾次庄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

顾次庄清了清嗓子,以过来人的身份,语重心长地道:“咳咳…萧将军啊,收敛点,你还教别人不要把心思全写在脸上,你自个儿看看,你的心思还写在脸上呢!”

萧永夜又是一扫,顾次庄觉得自己有必要更加抗冻,于是挺了挺身子,凑在萧永夜面前轻声道:“萧将军,以后提起雁妹妹的时候,千万别嘴角往上扬,说起雁妹妹的时候,也不要神色那么温柔,见到了雁妹妹也要学会控制。要知道…雁妹妹现在暂时还是有夫之妇,你这样是要招人闲话的。”

萧永夜惊愕地看着顾次庄,顾次庄更是乐得没边儿了,萧永夜总算是露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表情了,顾次庄觉得自己非常之有成就感。虽然萧记的惊愕非常之短暂,但是顾次庄觉得已经很强悍了。

恢复冷静的萧永夜半点没有尴尬的神色,仍旧是一脸冷冷的坦荡之气,反而还有闲心反过来问顾次庄:“你是怎么知道的?”

“切,您看看您,眉梢眼角藏不住,别人是被您的冷脸一吓就自动退避三舍了,我可是顾次庄,天不怕地不怕,还怕你冷脸…”顾次庄的声音在萧永夜的瞪视下越来越小,最后终于消了声儿。

“我是问你什么时候知道雁儿与谢君瑞之间的事。”

萧永夜的问话一出,顾次庄哪里还敢迟疑,连忙答道:“那日雁妹妹受伤,我虽然没看见谢君瑞有什么动作,可是顾承忆毕竟是孩子,一诈就出来了。所以啊,萧将军,百密也有一疏啊!”

萧永夜沉默了,如果连顾次庄都清楚得看明白,这么多人精,会有多少人是已经知道却装糊涂的?

顾次庄见萧永夜脸色沉得无比难看,连忙又解释:“别瞎想了,那日我去教训了谢君瑞一顿,打那儿以后顾承忆这小子就跟我亲。别说,这孩子还真是个知恩图报的,雁妹妹对他好,他心里还是懂的。”

萧永夜闻言又看了顾次庄一眼,这会儿脸色明显好得多了:“还有事吗?”

顾次庄瞪眼,这么块石头,怎么还会喜欢人呢。顾次庄在心里暗暗替顾雁歌觉得可惜,被这么个男人喜欢上,真是倒霉催的,冷眼一扫过来,啥话都得咽回去。

顾次庄出了大帐后,萧永夜却笑了,眼角眉梢确如顾次庄说的那样,尽是温和。萧永夜一番思量之后,给顾承忆盖了毯子,这才折到后头去睡了。

次日,京城里出了个大事儿,皇帝在朝会后召了宗亲们去书房,宗亲们初时还是一头雾水,可等事儿说完了,宗亲们的雾水变成了汗水。在他们看来,顾雁歌在候府过得好与不好,只在其次,倒是皇帝这怒火很值得玩味一番。

宗亲们亦知道,大公主在津洲候府也过得不甚顺心,可大公主几次回宫来哭诉都被压下了,皇帝却偏偏把淮安候府的事挑出来说,宗亲们不得不个个相互瞅着,暗暗猜皇帝的意思。

皇帝在上头一下一下的敲着桌案,宗亲们心一阵阵乱糟糟地跳动,终于有忍不住地先开了口:“皇上,雁郡主乃恪亲王之嫡女,恪亲王于景朝有大功,雁郡主如今在候府受此等欺辱,恪亲王在天之灵也得安,候府一干人等实不可饶恕。”

不说降罪,也不说有罪,宗亲们个个油头滑脑的,皇帝重重地哼了一声,宗亲们齐齐打了个冷颤。瑞亲王这时也在场,在底下思量了一番,又想起自个儿那不着调的次子说的几句遮遮掩掩的话,胆一横连忙上前,叹着气无比伤怀地道:“皇上,咱们这可怜的侄女儿,自打失了爹娘,咱们就小心翼翼地疼爱着,生怕慢待了。却没想到小小一个淮安候府,竟然敢欺辱雁儿,实在是罪不可赦,臣请皇上降罪,切不可让恪王兄在天之灵无法安宁。恪王兄一生征战,只有这么一个女儿,自小疼爱着,咱们这些做叔伯的,怎么能看着雁儿受这委屈。皇上,谢君瑞有罪,且罪大恶极。”

皇帝眼一扫,明显有几分赞赏之意,宗亲们立时读懂了皇帝的眼色,一个接着一个的痛斥,一个接着一个的怒骂,那是比自家的女儿在婆家被欺负了还要愤怒上千万倍。

末了,皇帝问:“依着众位卿家之意,这谢君瑞该如何问罪。”

皇帝这话一问完,宗亲们心里就透了亮光了,这还不清楚么,皇帝明显是只治谢君瑞的罪,暂时不要波及淮安候府。宗亲们想完皆皆出了一身冷汗,不由得看向瑞亲王,心说不愧是一个妈生的,到底还是更通心思些,却不知道瑞亲王心里也正抽冷子后怕呢!

“臣以为,当革职察办,眼下谢君瑞已不再适合做这掌政督军之职!”

这话一出,众宗亲齐齐应和,皇帝挑了挑眉,脸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许久后才点了点头,宗亲们抹了把汗,越发猜不透皇帝什么心思了!

第五十三章 君心难测

待宗亲们过两日拟好了意思,到皇帝这里又被压下了,说是不宜张扬出去,毕竟是津洲候的亲孙子,这回打仗,津洲候也驻防在津渡七洲,正是要用兵的时候,此时要是罚了,怕津洲候寒心。

宗亲们耷着脑袋,心说皇上那您是什么个意思,不如直说了。

皇帝叹息一声,推开折子,看着宗亲们低下头互相交流着的样子,不由得摇头。做皇帝这椅子,被人揣测上意久了,竟已经不习惯直接开口了:“朕的意思,停职查办便是了,暂不问其罪,另换个人去边关掌政督军。”

瑞亲王站在一侧,宗亲们都拿眼瞧过去,那意思是你们是兄弟,你们好说话。瑞亲王摇摇头,心道也不能老指着他来出主意,老猜对帝王的心思,那是件很不安全的事情。

瑞亲王微微摆了摆手,这动作却正好被皇帝看在了眼里,皇帝敲了敲桌子问道:“六弟啊,你有什么主意就说来听听,咱们如今是处理家事,你也是雁儿的六叔,这个主意你还是能拿的。”

瑞亲王无奈地向前站一步,还能怎么样,这会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皇上,臣以为,既不宜明旨,那就暗诏吧。发了暗诏去给萧将军,军中一应事物萧将军比臣等熟,自有办法把影响降到最小。”

瑞亲王说完看了眼皇帝,似乎没什么太大的反应,眼里微微有点光芒,看样子是猜对了。瑞亲王苦笑,这天家的兄弟,真他娘的难相处,还不如那早早过了的恪王兄清静。

皇帝最后同意了瑞亲王的主意,宗亲们便拟了暗诏,着快马紧急送到行军帐中去。京里也不张扬,只是宗亲们小范围地知道了这件事,至于其他人,暂时还蒙在鼓里。连谢候爷和谢老夫人,都只认为是顾雁歌劝住了五公主,没有告诉皇帝,这几日来待顾雁歌那叫一个殷勤。

顾雁歌自然不点破,让得瑟去,话说得好“伏久必高飞”,高飞久了自然也要防摔成泥渣子。

顾雁歌睡完午觉起来,才刚往院里一坐,想敞敞气儿,扶疏就拿着信儿来了,说是边关来的,是顾承忆单写给她的信。顾雁歌接过来一看,第一张是顾承忆的没错儿,后头那张却是萧永夜的。信上很简洁的说了几句话,末了就是叮嘱她在京城要小心。

看完信,忱王又来了,坐在顾雁歌对面盯着良久,长出一口气道:“雁儿,你不怕自己被卷进去再也抽不得身了吗。”

自那日听戏过后,忱王就再也没有来过淮安候府,与几位公主也没有接触,今天顾雁歌看到忱王倒是有些奇怪。只是忱王站背光站着,似乎有些憔悴:“忱王怎么了,倒像是被辗了似的?”

忱王摇摇头,让扶疏招呼丫头们出去,然后眼神轻轻地掠过顾雁歌身边,竟有些冷:“雁儿,这里头的事,你究竟知道多少。恪亲王之事,我问过了父汗,父汗是从来一字不提,而且你要知道天下兵权三分,是在你父王过世之后。如今细细想来,事事都触目惊心。而且…我也是才知道,前年,父汗已经交回了兵权,可皇上却不对外宣布此事,桩桩件件连起来,我却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顾雁歌还真是不知道,还有这么回事,不由得皱眉,看着忱王,见忱王紧紧地皱眉,似乎是很严重的事情,便问道:“什么事?”

“你父王属下,当年还有一支精锐,名为萤,是你父王的亲卫,据说掌握着一项精锐的火器,有飞沙走石之功,可洞穿山河。但是你父王过世后,萤也消失了,皇上怎么找都不曾找到,就如同这些人从来没出过一样。雁儿,你不知道吧!”忱王说完才抬头看顾雁歌,发现顾雁歌的神色亦是惊讶,且眼神清亮,忱王又一摇头,难道是他猜错了!

顾雁歌很努力地搜罗着有没有相关的记忆,但想了很久,没有任何印象,如果真有这么一支亲卫,为什么不去问萧永夜等一干旧属:“我不知道,为什么皇上不去问我父王的旧属呢,他们难道也不知道吗?”

忱王淡淡一笑,忽然安心了些:“雁儿,既是亲卫,只属于你父王,任何人都不得过问,包括天子!那两千亲卫,据说真要打起来,连几十万人都不是他们的对手,只因为重器在手。”

顾雁歌听了也开始后怕起来,皇帝难道还一直希冀着从她身上找到关于萤的下落吗,她现在开始糊涂了,原本只以为恪亲王的死不单纯,现在想来,皇帝的本来就不简单的种种举措更加诡异了起来!

她其实…只想要一个自由之身,为什么却似乎是困难重重一般。顾雁歌摇头叹气,看着忱王道:“如果萤还在,皇上会预备做什么呢?”

“雁儿,我希望萤永远也不要出现,你也最好如此希望。”忱王说完这句话便不在开口了,心里却是思绪激烈地翻腾着。如果萤找到了,皇帝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津洲候和阔科旗,虽然阔科旗已经还权于君,可阔科旗汗王所属的五万精兵,是景朝初年特例许阔科旗可自属十万兵马。皇帝一直对此耿耿于怀,阔科旗已经减少到了五万,皇帝还是没有放心过。

而顾雁歌…皇帝所有的宠爱,其实都是为了找到萤吧,恪亲王说到底是…到时候,只怕顾雁歌也会活得很艰难。忱王这么一想,觉得有必要赶紧回信去提醒自家老爷子,便向顾雁歌告辞。

顾雁歌莫名其妙地送走忱王,这其间的事,她还是有些不明白,一支两千人的亲卫,景朝号称百万雄师,围到弹尽粮绝也差非难事吧。恪亲王这样的忠君体国,怎么会留下这样一支亲卫不交给皇帝,顾雁歌想了许久无果,只能是放弃。

三日后,皇帝的密诏到了萧永夜的手里,萧永夜揭开一看,京里没有传来这个消息,于是看完的那一刻,萧永夜微微惊了惊,但很快就合上密诏从烛火上一过,不消片刻便成灰烬。萧永夜又着人去叫顾次庄来,如这般的事,反倒是跟顾次庄说安全些。

顾次庄不明所以地进了大帐,嘻嘻笑笑地坐到萧永夜对面,再一看萧永夜的神色便有了些不对劲,连忙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了?刚才京城来的不是什么好消息?别闷着了,赶紧说吧,你想把人急死啊!”

“皇上要军前易将,你说该怎么办?”

萧永夜这话对于顾次庄来说是一个大霹雳,顾次庄指着萧永夜愣愣地你了半晌,回过神来拍了自己胸口一掌道:“皇上要把你给换了,换谁,还有谁有这本事把回屹人送回连山去啃草根树皮,还有谁可以统帅三军,又让皇上放心?”

萧永夜淡淡地扫一眼道:“易副将。”

“呃,那就易呗,谢君瑞算个什么事,让他哪凉快哪待着去不是正好!”顾次庄又一想,不成,他还得在军中好好收拾这小子,让这小子万劫不复呢,连忙又道:“不行,我答应了雁妹妹好好‘照顾’他,不能这么轻省地放他回去。”

萧永夜听顾次庄狠狠地咬着牙着照顾二字,便明白了顾雁歌曾经说过的照顾是什么个意思,便道:“那就拟封密信吧,由你亲自带回京城去,顺便督运下一批粮草。”

顾次庄无语,早知道还不如在京城等信儿,这才刚出来,连边关的风都没吹过,就又把他撵回去,这叫什么个事儿:“我虽然是督粮草,可是也没必要我亲自回去一趟,随便派个人回不就成了。”

“回去关照一下雁儿,有些信别人送不安全,这事交给你比较合适。连谢君瑞和那丫头的事,这么多人知道,你都可以滴水不漏的瞒下来,这信由你去送比较合适。”萧永夜难道地冲顾次庄一笑,差点没把顾次庄笑出三魂六魄来。

顾次庄心说,您就饶了我吧,您还是冷脸我比较舒坦。顾次庄实在不愿意现在就回去,跟萧永夜磨叽了半天,萧记却打定了主意,任凭顾次庄怎么软磨硬泡都没有用,最后顾次庄只能妥协。

出了萧永夜的大帐,顾次庄正好碰上了谢君瑞,气不打一处来,勾了勾手指冲谢君瑞一笑,心说事儿是你挑起的,你又有小辫在我手里,今天不好好折腾折腾一番怎么对得起自己。

片刻之后,谢君瑞苦笑着走进了马群,牵了顾次庄的马去河边洗马。顾次庄那倒霉孩子,还叫来一干亲贵子弟在旁边笑语靥靥地看着:“嘿,没看出来,谢公子洗马还是挺成样的嘛,比我那马倌儿强。”

“呸,去去去,咱们的第一公子,岂是小小马倌儿能比的,你看那动作,看那手势,你那马倌修八辈子也赶不上。”

一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奚落着,这一路上,谢君瑞没少受他们折腾,但谢君瑞只能忍着。他也知道这时候如果出了差错,军功爵位就全是空谈。等有了军功,有了爵位,江杏雨自然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到那会儿自然有得是收拾这群人的时间。

第五十四章 回京密谈

九月初,顾次庄回京,一路风尘仆仆地也不及歇息,先进了宫里面见皇帝,把萧永夜的折子呈给了皇帝。

皇帝打开看完后,脸上没有任何表情。顾次庄小心翼翼地观察了一番,然后垂下头细掐着,到底皇帝什么个意思。直到顾次庄等得心里发凉的时候,皇帝才开口道:“次庄啊,累了吧,一路奔波了,你在京里歇一段日子,粮草之事自有人去办。你去边关把你父王给急的,天天跟朕面前叨叨,说舍不得你这混小子,又提心你在边关不安省,赶紧回府去跟你父王报个平安。”

顾次庄奇怪得很,皇帝竟然一句话没有问,直接就打发他回家。顾次庄想了想转身先回府,带给顾雁歌的信儿,抽个不扎眼的时间去更好。顾次庄回了瑞王府,还没坐热凳子就被瑞王爷给拉到书房里去了。

瑞王爷先是打量了顾次庄一番,见没什么不同,连忙压低声音问道:“死小子,你赶紧给爹说说,你究竟知道些什么。你好像都预料到了京里的事情一样,赶紧把你揣肚子里的话给掏出来,死小子,跟爹竟然还打马虎眼。”

顾次庄生硬地笑了笑,挠着头不知道该怎么说:“父王,您还是别问了,跟您说明了萧将军那儿不好交待,您总不能看着儿子违抗军令吧。而且…有些事,儿子也不是很清楚,等儿子弄明白了,一定丝毫不落地说给您听。”

“去,死小子,跟爹还有秘密了!”瑞王虽然这么说,但却还是没有问了,儿子既然长大了,就该试着去自己扛:“赶紧去洗洗歇着,战事还没起,皇上让你在京里修整些日子,那也是为了你好,以逸待劳总被天天绷着好。”

顾次庄连忙应了,赶紧猫回自己院里,心里琢磨着哪天去谢府瞧瞧。却没想到第二天顾雁歌就来了,顾次庄怔愣地道:“雁儿,你怎么来了,我还正想着过两天去瞧你呢。”

顾雁歌笑了笑,摇头说:“哥哥回来一路辛苦了,怎么还能让你来瞧我,自然是我来拜访了。”

顾次庄急忙拉着顾雁歌要进屋里去,顾雁歌却一把拉住,指着院子外头的忱王道:“哥哥,你这么急着拉我去哪儿,忱王还在后头呢!”

顾次庄忽然看见了跟着顾雁歌一块儿来的忱王,站起来指着笑得跟花儿似的忱王道:“阿乌子,你几时来的?”

忱王挑开藤蔓走进院里,顾次庄连忙让丫头呈来了茶水点心,招呼着坐在院子中央。此时院里的ju花开得正好,高低枝、大小朵,各有各的颜色,各有各的姿态,倒也可以说得上是群芳烂漫了。顾雁歌捱着一丛ju花坐着,浅青的衫子,杏黄裙子,就跟那ju花一般的颜色。

顾次庄喝口茶抬起头来,发现忱王的眼睛直愣愣地看着顾雁歌,眼珠子溜溜转,那眼神…身为“情场老手”的顾次庄哪能不明白。坏笑着咳嗽两声,看着忱王,优哉游哉地道:“阿乌子,我说你小子不厚道,咱们当初说好了有仗一起打,有酒一起喝,这回可好,我们都上战场去了,你一个人在京城享清闲。”

忱王连忙收回视线来,看着顾次庄笑着道:“我倒是想去,你当我愿意留在京里!可眼下京城守备松散,大将都在边关了,要是京中再没个人坐镇,你想想会出什么事。老顾,要不然咱们换换,你留京城我去边关。”

顾次庄一挥手道:“得了吧,哪有这美事。”

顾雁歌见二人叙完了旧,这才慢慢腾腾的开口问道:“哥哥,边关一切都好吧,承忆可还习惯。”

顾次庄看了看忱王,又看顾雁歌,忽然觉得忱王现在出现在京城,是个很值得细细思量一番的事情。一边想着,一边也没忘了要回顾雁歌的话:“哪能不习惯,这小子待遇比我高,一直跟在萧将军身边,有萧将军亲自教他,你可以放心了。”

三人坐一块说着话,顾次庄就不明白了,顾雁歌怎么会叫上忱王一块来,幸好没过多会儿,皇帝派出来的人找上门来了,说要皇帝召忱王进宫,忱王这才起身去了宫里。

忱王走后,顾次庄拉顾雁歌到一边,低声问道:“你今天怎么和忱王一块儿来了。”

顾雁歌回望了眼院门口笑道:“忱王是在跟上遇见的,听说我来拜访你,于是就一道儿来了,怎么哥哥好像防备着他似的。”

“我哪会防备他呀,是萧将军有信儿让我单独带给你,而且要我跟你说,这京里的事,不要陷进去太多,有些事大约你是猜到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是你想都不曾想过的。”顾次庄也问过什么是想都不曾想过的,但是当时萧永夜的脸色很阴沉,他也压根没敢再问下去。

顾雁歌看了信,开始皱眉,皇帝要撤谢君瑞,这究竟是为的哪一出?是演给人看的,还是真要撤,皇帝的心思果然不好猜。顾雁歌摇摇头,也不打算多猜皇帝的心思,合上信扔进了水缸里,墨迹一点点晕开,不多会儿就晕成了一团墨痕沉入不底被鱼争抢着。

“哥哥,你说我现在如果去边关合适不合适?”顾雁歌本来一直是不想去的,可是现在她冥冥觉得,这是一招能打破这京城局面的棋。

顾次庄倒没想这么多,本来就是个肠子直的人,难得的这回动了这么多弯弯心思,顾次庄还只当顾雁歌是想去见萧永夜,于一脸坏笑地道:“雁妹妹,你想去随时去啊,你可不是旁人,你爹的安葬在那儿,再说那有将军王邸,你要去那还不是说句话的事儿。而且,十月底就是祭日了吧,要不你跟我一块去怎么样?”

顾雁歌抬头看了顾次庄一眼,这人忒是没心思,想得也太简单了,这个时候皇帝能不能让她去还两说呢!不过借着恪亲王的祭日,可能也不会太困难:“行,赶明儿我跟皇上说说,最好呀能让太子或哪位皇兄陪我一道去,这时候太子亲自祭拜,想必很能舞士气。”

顾次庄眼睛一亮,一拍桌子道:“是啊,雁妹妹,这想法好,我们怎么没想到。你坐着,我这就进宫跟皇上说去!”

顾雁歌连忙拉住顾次庄,拽着他坐下,嗔怪地道:“哥哥,这事儿不应该你去说,你觉得你在皇上面前有多少分量,能抵得上瑞王叔一半么?”

顾次庄本来还怨顾雁歌拽着他,这样一听又有些不好意思了,这话他去提确实不合适,不是分量的事,而是这类的事他没资格去提,得是宗亲府来说才合规矩:“是我冲动了,我不是也担心着战事嘛。唉,真希望不要打什么仗,边关的百姓多难啊,白天不敢上街,晚上不敢睡屋子要睡地窖。我以前也不是没上过战场,却是头一回遇上这样的场面。想起来我还算好的,萧将军才心思重呢,见天不着睡,操心战事也操心着百姓。”

顾雁歌听了这话叹息一声,却不由得有些疑惑,问道:“萧将军不是常胜将军嘛,百姓们见了他去,应该安心才是啊!”

“谁说不是呢,入城之后百姓们倒是安心了,萧将军就更担子重了,本来战事就压着人喘不过气来,这民心一压下来,就更喘不过气来了。雁妹妹,看来这英雄啊,也不是谁都能当的,像我这样的人还是老老实实的,等着将来封个闲散郡王,也不去做那让人仰慕的英雄,太累了。”以前顾次庄大都是在后方,现在有了机会接近真正的战场,才明白战争是何等的残酷,一声将军要沾多少血才能换得来啊!

顾雁歌忽然想起了纳兰容若词里的那句“夜深千帐灯”,而萧永夜只怕是夜深千帐灯都灭的时候,却还是禀烛独坐夜不敢眠吧。英雄…确实不是什谁都能当的,顾次庄去一趟边关倒是学明白了:“哥哥,我忽然在想,如果是父王,边关会不会更安稳些。记得小时候,街上是熙熙攘攘的,军中也是热闹的,回屹人真是打不死赶不跑的小强啊!”

“小强…”

顾次庄的重复让顾雁歌意识到自己溜出个现代词汇,连忙改口道:“我是说打不死赶不跑的狼。”

顾次庄应了声,笑道:“你这形容还真是贴切,回屹人自打本朝之初,就一直在边关进犯,直到你爹领兵时期,气焰才被压下去。如果是你爹的话,那就是那句‘但闻朱帐中军坐,十里销烟散作尘’。”

当年恪亲王第一回上战场大败回屹人,只是个中军小将,却以少胜多一计定乾坤,自那一仗起恪亲王就被回屹人称做那姓顾的中军小毛孩子,后来渐渐地就被称作了顾中军,就算后来做了将军王,也依旧被惯称作顾中军。

“但闻朱帐中军在,十里销烟散作尘。”顾雁歌念了念这句诗,感慨地仰面长出一口气,心道:顾雁歌,我替你去拜祭这位传奇英雄式的父亲吧,你也许不待见他,但是我却无比感激他。

第五十五章 赴边关

去边关拜祭的事很快就定了下来,皇帝果然派了太子亲自前去,大祭的仪仗由宗正们亲自张罗,从京城出发一路齐整而过。忱王则因为要镇守京城,而无法随行。

出了渭门一路往北,去往嘉临关的路程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因为行仗里有顾雁歌在,行程被大大地耽搁了。好在这一行人本也不着急,渭门以外风光就不再同于南方,视线渐渐开阔,山势也变得险峻起来,秋天的江南还是一派青绿的时候,渭门外早已是黄草遍地,枯叶满天。

顾雁歌倒是喜欢这份苍凉大气之感,只是一场秋雨下来,瞬间就凉了天气,没有准备的顾雁歌实在不习惯古代的秋天,说冷就冷到了骨子里。衣裳也没带足,只好包了几件秋衣在身上,但那些轻薄的料子多是不保暖的。

顾次庄是看了又好笑又好气,只得拿了自己的大氅给顾雁歌穿,顾雁歌人小小的钻在大氅里,连马车的门都不敢掀。顾次庄每次去拿吃食给她,都得狠狠训她一顿:“你说你们这些娇滴滴的姑娘家,就知道爱美,现在知道怕了吧。出了渭门就没有集镇了,连衣服都没地方买去。幸好明后天就可以到了,我提前写信去了了嘉临,让萧将军着人替你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