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意下如何?”李治转过头问她,玉回双膝跪地,“谢皇上。”

“好!好!好!”李治笑了,声音很大,然后他看了看酒杯,对玉回说道:“夫人何不敬朕一杯酒以示谢恩?”

玉回起身,斟了酒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咸池谢皇上恩典,请皇上满饮此杯。” 李治接了酒一饮而进,然后将酒杯又放到玉回手上。

“既如此,礼部便着手办吧。择吉日大婚。”李治的声音变得严肃了。

“臣请旨,夫人大婚按何等品级?”礼部尚书胆战心惊地问道。

“何等品级?”李治玩味似重复了一遍,然后说道:“按公主礼。”

“臣领旨。”那大人忐忑着坐下了。

“好了,该办的都办了,欣赏歌舞吧!将军可不要后悔,这几个女子可都是能歌善舞、天下间难得一见的人物。”李治笑着说道。

“臣绝不后悔。”阿史那朗声说道,然后目光便离不开玉回了。

玉回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她没有多开心,只是一想到不用与李治周旋觉得放松。玉回坐在那眼睛看着歌舞,可是眼神却飘忽不定。

夜深了些,玉回有些撑不住,李治便命散了筵席,亲自送玉回回淑景殿。两人也不乘肩舆,只是一前一后慢慢前行,一群宫女太监不远不近地跟着。

“朕这次终于没有食言,玉儿。”李治叹了口气说道。

“皇上英明。”玉回淡淡地说道。

“与其让玉儿恨朕一辈子,不如让玉儿此生记得朕的好。”李治轻声说道。玉回没有言语。 “此生记得朕的好,下辈子——玉儿许朕下辈子好吗?”声音里带着恳求。

玉回淡淡地看了眼李治,“下辈子?今生已如此,不能改变。来世玉回不想再入轮回。”

李治看着她,一字一句地说道:“朕会生生世世入轮回寻找玉儿、等着玉儿。”然后迈步向前。 玉回轻轻地叹了口气。

到了淑景殿,李治并未进门,吩咐了宫女太监留意伺候便走了。

玉回坐在榻上,亲了亲儿子,然后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自皇帝赐婚之后,宫中便严格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步骤来操办婚礼了。每日来往淑景殿的人也各色各样。玉回嫌吵常躲到湖边去。

不过,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准备,终于到了迎亲这一天。

雁字回时 下嫁

玉回看着雾桐等人捧着的凤冠霞帔,心里有丝恐惧。

妆扮停当,玉回被扶到一面大铜镜面前,玉回竟觉得镜中人有些陌生,这样浓烈的喜庆的色彩,为何她就是高兴不起来?新嫁娘不都是该高高兴兴的吗?

“夫人该高兴些。”武媚帮她正了正裙摆说道。

“高兴?”玉回喃喃地重复道。高兴,她也想高兴一些,可是,阿史那那里不过是自己避难所而已,离开李治,面对阿史那,她实在有些担心。

“夫人不想卷入后宫争斗,如今夫人随了愿也该高兴。否则岂不是违背了皇上待夫人的一片心。”武媚接着说道。

玉回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

然后就被盖上红盖头八抬大轿出了宫城。

李治驾临将军府,主持婚礼的是礼部尚书。玉回被蒙着喜帕,只能看到身边来来往往的鞋子。拜过天地、叩谢过皇恩,玉回被扶到了洞房。丫环们都出去了只留她一个人坐在床边。头上的凤冠极重,玉回只觉得脖颈酸疼。不知道坐了多久,玉回感到门开了,心便提了起来。脚步声沉稳而有力,走到床边停住了。玉回看到一双皂靴和一段红袍。是阿史那,终于要面对了。

眼前突如其来的亮光,令玉回眼睛不适,自然地抬手来遮,手却被轻轻抓住。阿史那轻声说道:“玉儿不想见到我?” 玉回低了头,阿史那替她拿掉凤冠,“玉儿受苦了,顶着这么重的东西脖颈一定不舒服。”阿史那的手抚上她的双肩,玉回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我给你揉揉。”

玉回低着头,轻声问道:“你,没有问题要问我吗?”只是若他问了,她能答吗?

“有。”阿史那说道,玉回的脊背便一僵。

“我想问玉儿有没有吃许多苦,我想问玉儿有没有片刻想起我。”阿史那停了手上的动作,轻轻地将玉回拥进怀里,“玉儿不想答就算了,可是我想玉儿,这几年来,没有一刻不想。”

玉回没有回答,僵着身子被他抱着。阿史那的声音在她头顶说着:“可我知道玉儿会想我,玉儿不会舍得忘了我。”

阿史那放开她,拉着她的手到了桌边,端起两杯酒,“玉儿,喝了这酒,咱们便一生一世不分开了。”喝完了合卺酒,阿史那又拉着她走回床边,动作轻柔的帮她褪了厚重的礼服。玉回的手紧紧握着,心里的恐惧又来了。阿史那扶她躺下,自己在她身边躺下,将她揽入怀中,“玉儿累了,好好睡一觉吧。”然后在玉回的额头轻吻了一下。玉回直直地看着阿史那,然后缩了头,慢慢进入了梦乡。阿史那微微笑了。阿史那整晚便看着玉回恬静的脸,一刻也舍不得移开,也不敢睡,他很怕,怕再一睁开眼睛她便又逃了。

这夜,玉回梦见了洛阳的桃花……

早上醒来,却见阿史那正一瞬不瞬地看着自己,玉回的脸“腾”地便红了。

“你怎么还在?”玉回偏过头不看他。

“因为玉儿拉着我的衣服不让我走啊。”阿史那笑着说道。玉回不止脸,连脖子都红了。

“玉儿是害羞了?”阿史那笑得更开心:“玉儿若总是这样害羞,恐怕要脸红一辈子了。”然后拥着她起来。叫了雾桐等人进来小心伺候着玉回梳洗了。

“你不用上朝吗?”玉回看了眼一直笑着的阿史那。

“玉儿,你见哪个新郎官还要上朝的?还是玉儿不喜欢我在这陪你?”阿史那故意挑着眉毛问道。玉回便不作声了。

阿史那多日足不出府,每日陪着玉回,或者是静静地陪她看雪景,玉回看书,他便在旁边看公文,研究兵法。玉回发呆,他就拥着她一起发呆。这日,阿史那进了内室便见玉回歪在榻上拿着一个小锁片发呆,过去看了,问道:“玉儿在想什么?”玉回抬头看了看他,半晌才说道:“在想我的朗儿。” 阿史那一愣,然后说道:“明日我跟皇上请旨,将他接回来可好?” 玉回低头装作看那锁片,却暗暗在想他的话,接回来?他不介意吗?若这个孩子不是他的,他也可以毫无芥蒂吗?

“你不介意吗?阿史那,不要骗我。”玉回轻声问道。

“当初玉儿离开,我就发誓,只要玉儿能平安回到我身边,要我交出性命也在所不惜。”阿史那也坐在榻上,将玉回抱进怀里,“玉儿的孩子便是我的孩子。难道,玉儿还不知道我的心吗?” 玉回躲在他的怀里无声地笑了,在同僚一片可怜声中迎娶她确实需要勇气。

“那你便求皇上接了朗儿回来吧,我想他。”玉回说道,阿史那说了声“好。”

这一天,阿史那终于上朝去了,玉回吃过早饭,不知道李治会不会将儿子还给她,玉回心里便有些烦乱,书也看不下去,坐卧不宁,想了想,披了斗篷,带了仙儿往后花园走来。

一路上家仆都停下来给她行礼,玉回轻轻颔首过去了。后花园也静得很,玉回不解,便问仙儿:“这府中好像少了许多人?”

“回夫人,府中好多人都被将军遣走了。”仙儿答道:“将军说夫人爱静,人多了吵。所以许多人都被遣走了。我和墨儿因为服侍过夫人所以才被留下来,将军说,等夫人回来我们还要服侍夫人的。”

“这么些日子,怎么不见各位夫人来看我?”玉回纳闷,侧室不是应该每日过来给正室请安的吗?

“夫人,各位夫人也被将军遣出了。”仙儿的口气是高高兴兴的。

“遣出?”玉回停了脚步,难道是李治的命令?“何时遣出的?”

“夫人离府之后不久。”仙儿答道。玉回听了,心跳了一下。

“夫人,您不知道,您走了,将军的日子是怎么过的?就是我们这些下人看了也都替将军难过。”仙儿低了头,“将军每天都到荣华院来,夫人的东西将军都不准动,说是夫人回来要用的。就连夫人的头发,将军都亲自一根根捡起来放进香囊随身携带。每天将军来了都要拿出香囊来看,口中还喃喃自语。在夫人走的头几个月,将军没有上朝,每日派许多人寻找夫人,可是~~时间越长,将军的脾气就越坏,常常喝到烂醉如泥,叫着夫人的名字。”

“夫人,仙儿不该和您说这些的,将军吩咐过不准告诉夫人。”仙儿低了头说道。

“嗯。”玉回淡淡地应了一声。“回去吧,我想绣个香囊。”然后转身往回走,仙儿愣了愣,马上笑着跟上去了。

回到荣华院,阿史那还没回府。玉回让仙儿找了许多绸缎来,挑了一块最中意的,在雾桐的指导下,笨拙地开始做香囊。

忽然听到墨儿跑进来说将军回府了,玉回马上便将那布料都让雾桐藏好才到院门口。阿史那黑着脸大踏步地向荣华院来了,手上并没有抱婴孩,玉回有些失望,看阿史那的脸色,难道是李治不肯?

阿史那到了院门口,看到玉回站在那,便一把拉了她的手往屋里走,命丫鬟们都不准进内。

玉回不吭声,任他拉着自己走。进了屋子,阿史那松了她的手,自己坐到椅子上虎着脸。

“皇上不肯将朗儿还给我吗?”玉回问道。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李治又耍了什么手段?

“皇上说孩子是在寺中诞下的。”阿史那看玉回,硬声说道。玉回点了点头,在哪里诞下又如何?

“剩下的玉儿告诉我如何?”阿史那走到玉回面前,低头问她。

“剩下的?皇上应该会告诉你的。”李治又在误导吗?还不肯放过她让她过几天安稳日子吗?

“不是皇上说的,是武昭仪告诉我的。”阿史那猛地将玉回搂进怀里,头轻轻地放在玉回的肩头,“你知道我是怎样胆战心惊地听完武昭仪的故事的?”

“你是说武媚?”玉回问道,“她封了昭仪?”

“玉儿,不要顾左右而言他。”阿史那冷声说道。

“你既然都知道了,还要我说什么?”玉回说道。既然知道了,就不用她解释了。

“你这个女人……!”阿史那长长叹了口气,“那样的痛你是怎样担着的?”

“他是我儿子,我没有觉得痛。”玉回轻声说道,然后抬起头:“皇上既然对你说了,为什么不还我朗儿?”

“是我们的儿子。”阿史那说道,“武昭仪说会亲自送他回来。”

“可是,我想他。”玉回喃喃说道,一个多月了,不知道儿子还认不认得她这个娘。

“我们的儿子很快就回来了,玉儿不要着急。”阿史那反劝她。玉回轻轻点了点头。

雁字回时 流言

果然过了两日,武媚来了,虽然头发还没有长到可以绾个漂亮发髻的长度,但是那简简单单的样子倒是让她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夫人得尝所愿了?看来夫人很好。”武媚坐下说道。玉回亲自倒了茶端给她,“昭仪不也一样。”

“不一样,夫人有选择,武媚只有一条路。”武媚说完笑了,“不过,因为夫人,武媚入侍陛下倒是少了许多流言蜚语。”

“是吗?”玉回语气淡淡地问道,如今皇宫中的一切她都不想知道。

“所以武媚更要感谢夫人了。”武媚说道,“如今我住在淑景殿,夫人以为如何?” 玉回看了看武媚,“后宫之中,住在哪里都一样。”

“谢夫人提醒,武媚亦知道这一点。”武媚站起身看看屋内,拿起没做完的香囊说道:“夫人现在也有心思做这个了?看来夫人真的是很好。如此,我回去便可向皇上复命了。”

“只需告诉皇上我很好,其余的不必多提。”玉回说道,自己接过香囊。

“夫人怕?”武媚直视玉回。玉回点点头,“怕麻烦。”

“武媚明白了,不过恐怕不能如夫人的愿,皇上定会问的清楚。”武媚的声音里有一丝落寞。“夫人不问问皇上如何吗?”

“他会很好的。”玉回淡淡地说道。他是皇帝,他总会很好。 武媚看了看她,终于没有作声。

送走了武媚,玉回匆忙来到武仪院看儿子,进了屋却见阿史那正与儿子玩得开心,见玉回来了,小家伙便不要阿史那直往玉回怀里扑来,玉回抱起他,皱皱眉,“怎么又胖了许多?” 小家伙高兴地手舞足蹈地叫娘。

“玉儿,谢谢你。”阿史那说道。玉回看看他,“我生下他是因为他是我的骨肉。”

“玉儿就不能说句哄我高兴的话?”阿史那环着玉回说道。

“我讲实话。”玉回两只眼睛只看得到儿子。

“我们的儿子叫什么名字?”阿史那问道。

“朗,皇上取的。”玉回回答道。

“不好,我要另取一个。”阿史那赶紧说道。

“那是圣旨。”玉回提醒他。

“圣旨怎样?儿子可是咱们的。”阿史那说道。玉回便轻轻摇头。真是蛮子。

自从阿史那朗回来,阿史那便每日算计着教儿子兵法、武功。都被玉回拦了,阿史那问为什么,玉回说不想让儿子成为蛮子。阿史那便挑了眉毛问她:你自己不就嫁了蛮子?

冬天很快过去了,转眼快到三月份了。长安的上巳节一向热闹,雾桐等以前未去过,所以便有些期盼。玉回见状便特意准了她们去。阿史那因为要伴驾所以缺席,玉回则是以身体不适推了不去。想想自己在家无聊,便也随了雾桐等人去了。

曲水边早已挤满了人,许多人携家眷携酒踏青,雾桐等人兴奋不已,她们是很少有机会出宫门的。玉回见人多,便牵着儿子的小手在后面慢慢走。也学着人家的样子在水边掬了些水轻轻拍在儿子的脸上。阿史那朗已会说话了,凉凉的水弄得他不舒服,便抗议地转动小脑袋,嘴里说着:“不要,冷。”玉回拍拍他的小脸说:“这样朗儿就不会生病,就会平平安安的。”明知道小孩子听不懂还是说道。

小家伙似懂非懂地看着玉回,然后用小手沾了水往玉回脸上拍。估计是觉得这个游戏好玩,笑得十分开心。

“夫人,又见面了。”身后传来一个男声。玉回起身回头,然后冲着他略微点了点头。长安首富看了看阿史那朗,又看看玉回,“曲水流杯,皇家盛宴,夫人怎么没有参加?” 玉回便皱眉头,“与你何干?” 看来她的声名还不是普通的坏,李治的手段真是立竿见影。

“邹某很佩服夫人。”邹凤炽笑着不以为意。隆宠到如此地步,这女子的手段真是太高。

“你不必拐弯抹角,若是嘲讽我,不必,我听得太多了。”玉回牵起儿子的手,看见雾桐正急忙地跑到跟前,一脸戒备地看着邹凤炽,“夫人?”

“没关系。无聊的人罢了。走吧,到前面看看去。”雾桐抱起阿史那朗,随着玉回往前走去了。邹凤炽扯扯嘴角笑了:“终南淡菊还是移入红尘了。”

“雾桐。”玉回叫道。雾桐忙道:“夫人何事?”

“我问你些话,别瞒我。我的声名不堪到何种地步?”玉回看着雾桐问道。雾桐低了头,眼神闪烁,“夫人,外间对夫人的误会不过是因为他们不了解真相罢了,夫人何必介怀呢?”

“不是介怀,我只是想知道现在将军承受着些什么?”玉回叹道。怕是阿史那的日子不好过吧?

“夫人~~~”雾桐还是犹豫。

“告诉我!”玉回坚持。

“那奴婢说了,夫人不要生气,也不要放在心上。”雾桐接着说道:“以前在宫里,因为皇上的关系,所以她们见到咸池殿的人都会马上躲得远远的。不过有几次,还是听到了一些,说~~说~~说夫人带着~~来历不明~~进宫。”雾桐住了口,看看玉回。

“然后呢?”玉回捏了捏阿史那朗的脸。来历不明?

“然后还有,夫人在淑景殿的时候,说夫人~~不知~~不知对皇上~~使了什么手段~~”雾桐不说了。

“出了宫呢?府里的下人虽不多话,应该也有吧?”玉回从雾桐手里接过儿子。

“说……夫人,您别逼奴婢说了。”雾桐低着头。

“我都不怕听,你还怕说?”玉回淡淡地说道。

“夫人,您~~~她们说,将军是被皇上逼着娶您的。” 雾桐用几乎低不可闻的声音说到。然后马上抬头:“夫人,她们胡说的,您别……”

“原来如此。”玉回面无表情,阿史那的赫赫功名会因为她而蒙羞的吧?抱了儿子慢慢往前走,玉回忽然有向阿史那说明一切的冲动,可是她不能,她的身份是永远不能说出的秘密。

“玉儿……”阿史那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玉回一愣,转过身,看见阿史那正满面微笑的向她走来。

“你怎么来了?”玉回自然地将儿子交到他手上。

“我跟皇上告了假,陪玉儿踏青。”阿史那一手抱着儿子,另一只手自然地牵起玉回的手。玉回稍稍落后了阿史那一步,侧头看阿史那,这个男人已经不再年轻了,由于长期的沙场征战,皮肤有些粗糙,年轻的光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历尽沧桑的成熟。

“玉儿嫌我老了?”阿史那使劲攥了攥玉回的手问到。 玉回摇摇头。阿史那便高兴地笑了。

一家子高高兴兴地玩到中午才回去。

雁字回时 御苑桃花

这天,玉回的香囊终于绣完了。虽然不是特别完美,但是玉回自己看了还是喜欢的。晚上,阿史那更衣的时候,玉回将他那只旧的拿出来,仔细看看,颜色褪了许多,香囊口的细边已磨得跳了丝,轻轻打开,里面用红线系着一绺头发,那头发是齐齐地剪下来的,玉回想起仙儿的话,可这明显不是自己的头发~~玉回一时有些呆住了,拿着那头发不知道要放回原处还是放到新的香囊里。

“玉儿在看什么?”沐浴完了的阿史那凑过头来看。玉回忙将头发放了回去,低声说道:“我只是想给你换个新的香囊。”

“哦?玉儿亲手做的?”阿史那拿起旁边的新香囊问道。玉回点了点头。

“嗯,玉儿的女红可不怎么好啊!”阿史那笑着看玉回。

“不要就还给我,我自己还是很喜欢。”玉回伸手欲拿回香囊。阿史那却连忙放进怀里,“玉儿这点要改,哪有送人的东西还往回要的道理?再说我也喜欢的很哪!”

玉回看了看阿史那,又看看那旧香囊,“这个也收起来吧。”亲自拿了放到他手上,阿史那接了也放进怀里。玉回有些不自然地低下了头,没看到阿史那满脸的笑意。

四月份桃花盛开的时候,李治邀请了阿史那和玉回去翠微宫赏花。玉回虽不欲去,但是圣命难违,只好与阿史那来到翠微宫。翠微宫有了些变化,皇帝不住含风殿,而改住含云殿。进了含云殿,却不见李治。太监恭敬地请两人稍等然后进去回报了。

太监出来,请两人入后殿见驾,玉回看了眼阿史那,心里有些忐忑,阿史那笑着握住了她的手。转过回廊,进入后殿,却见李治陪着一个丰腴女子看新插的桃花。玉回和阿史那行了礼,李治笑着亲自扶了阿史那起来。那案边的女子转过身也扶着腰走过来,原来是武媚,她已有了身孕。见到玉回她马上娇声笑着说道:“夫人可来了,我还和皇上说呢,若再不来,这桃花就落了。”

“谢皇上、娘娘厚爱。”玉回轻轻对武媚也施了一礼。

“夫人可不要折杀媚娘了。”武媚仍旧笑着。

“这是臣妇该有的礼节,娘娘。”玉回淡淡地说道。

“今天的礼节能免则免吧,夫人,先皇在时不是早免了夫人的跪拜之礼。”李治说道,然后回头问顺义:“一切可准备好了?”顺义忙答“是”。

“好,起驾梓云阁。”李治命令道。然后率先向外走去。武媚扶了宫女紧随其后,阿史那和玉回走在最后。

沿途的风景与以前大致无二,玉回也不多看,只顾着低头走路,阿史那仍握着她的手。到了梓云阁,上了楼,却见楼上四面窗户都开着,从哪面望出去满眼见的都是如霞如云的桃花。阁内四角花几上都摆放着刚刚插好的桃花,阁中央摆了一张大的八仙桌,上面摆满了时鲜蔬果,在通往外面栏杆处放了一张古琴,琴案上用小巧的水晶瓶插了一小枝桃花,看去极可爱。

“坐吧!随意些。”李治自己先坐下了。阿史那和玉回谢了恩也坐了。

“梓云阁看得到翠微宫四面的桃花,风吹过便有花香飘进来。”李治自顾自说道。然后看武媚,“媚娘说在这看桃花,心情都会变好。”

“皇上,这里的桃花确实美啊?您说是不是夫人?”武媚问玉回。玉回简单地答了个“是”字。心里却有些不耐烦,这样哪里是赏花,花有灵气恐怕也不愿开了。

“皇上高兴,臣妾为皇上奏一曲如何?既应景儿又添了赏花的情致?”武媚笑着问李治。

“如此就有劳爱妃。”李治对武媚笑着说道:“弹得好朕有赏,不好,朕可要罚。”

武媚扶了宫女走到琴案边坐下,调了调琴,冲着他们几人微微一笑,手下便一动,婉转的歌声瞬时充溢了每个人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