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纤碧笑道:“是啊,等到明年春天,芍药开花了,我帮三爷爷摘下来,晒成药材好不好?”

童言无忌,逗得宁德荣哈哈大笑,摇头道:“芍药虽能入药,却不是花儿入药,而是它的根茎”

一边说着,宁纤碧已经迈着小短腿来到那些晒着的药材前,轻声道:“喔,既然根茎能入药,那我就去把芍药根都挖出来,送给三爷爷做药材。”

“哎哟,可不敢那么干,那么干的话,老钟头非追杀到三爷爷的院子里来不可。”

宁德荣连忙张着双手连连摇摆,似乎真怕宁纤碧一个冲动,跑到园子里把那些芍药根都挖出来,要知道,那里可是有不少名品芍药的,要真是这小女娃儿为了给自己挖药材就断了人家的根儿,老钟头怕是要气死吧。

老钟头就是这伯爵府里资格最老的花匠,因为宁德荣这些日子没事儿,满园子的转悠着找药材,因此两个老头便熟悉了,平日里也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偶尔下几盘棋。一开始老钟头还对这三老太爷有一些敬畏,然而几盘棋耍赖下来,两个老头都急眼了,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那份尊卑的距离就这样被悄悄打破。

此时,廖嬷嬷和海棠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个月来不怎么说话更不怎么笑的六姑娘就在这位三老太爷面前,绽开了无比阳光灿烂的笑容,手里举起一根又一根药材,一个劲儿缠着三老太爷问他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都是做什么用的?只把这一老一小震惊的冷汗都下来了,暗道我的小姑奶奶,你…你这是怎么了?府里和你相熟的人,你见了就像是欠了你钱似得,如今你对着这么个老头子,却笑得这样欢畅,这…这让老奴(奴婢)的脸往哪儿放啊?我们算是白白伺候你四年了。

她们在心里嚎叫的同时,宁纤碧也在心里使劲儿的翻白眼,心想我算是理解柯南当初的心情了,这扮小孩子真是受不了啊。当我不知道那个是车前草吗?我多少年前还经常去野外挖它啊啊啊啊;还有那个蒲公英,不就是婆婆丁?三爷爷你要不要给我讲的这样详细?连它开黄花都说了,我不知道它开黄花吗?这货是最着急的一个,一到春天,桃花杏花还没开,野外就都是星星点点的黄花了,再没有比它更勇敢的了,刚抽出两根叶子就敢开花的除了它还会有谁?

当宁德荣举起一棵苦丁菜开始讲解的时候,宁纤碧已经崩溃的连嘴角都抽抽了。但是为了自己的新生活,为了那财源滚滚的锦绣未来,她还是要忍下去。

总算太阳一点点向西移,很快便移到了山边,宁德荣毕竟是初来贵地,又只在园子里和后院一些废弃的墙角旮旯一带活动,找到的药材还是很少的,即便如此,宁纤碧也觉得自己已经变成忍者神龟了。

一旁的宁嬷嬷和海棠眼见这些药材都讲解完了,心中也是松了一大口气,心想这位老太爷真是太不同凡响了,就我们伯爵府这点儿地方,便能找到这么多药材。说起来,他不是滥竽充数吧?像是婆婆丁那种野菜,我们都是喂猪喂鸡的,怎么到他这里就变成药材了呢?

但她们两个是奴仆,自然不会去让三老太爷下不来台,因此便只好上前笑道:“姑娘,太阳都到山边儿了,咱们可该回去了,不然太太定要担心的,老爷也快要回来了。”

宁纤碧站起身,有些恋恋不舍得看着那些药材,仰头对三老太爷道:“三爷爷,明天我还能不能过来?我喜欢听你讲这些事情。”

“好好好,芍药想来,随时都可以来。”宁德荣完全没想到自己竟在这府里还能遇到一个对这些医药知识感兴趣的孩子,虽然是个女娃儿,但以他现在的处境来说,能有这么个小知己就不错了,哪里还会在乎是男娃女娃。

廖嬷嬷就觉着那颗老心脏“咯噔”一跳,只是在主子面前,终究不敢说什么。

等到一出了杏林苑,她便对宁纤碧道:“六姑娘,明儿咱们可别再来了,您是女孩儿,女孩儿就要尊贵些,针织女红才是咱们该做的,再大一些,学学写字看书,琴棋书画也都是好的,但这些药材什么的,您学来可没有用,难道还要走街串巷行医卖药不成?”

嗷呜!感谢大家的支持,已经冲到新书榜第二了,继续求点击推荐票和收藏,爱乃们!!!嘤嘤嘤嘤,谢谢这两天总打赏的倾陈妹妹,真…真是让我太惭愧鸟,我…我都木有加更的说,捂脸

第十章:训斥

宁纤碧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暗自冷笑:心想读书写字,针织女红,琴棋书画,那又如何?上一世的我难道不精通这些?可我换来了什么?这一世里,休想让我还按照你们给我规划的人生活着。

不过这种话自然不能同廖嬷嬷和海棠说。一路回到三房的“白芍院”,就见几个丫头都迎上来道:“这是去了哪里?太太急得没法,派人找了三五回,连老太太都惊动了,廖嬷嬷也不使海棠回来说一声儿,看看现如今什么时候了?”

廖嬷嬷也知道自己是疏忽了。满脸羞惭的进了屋,正要给余氏请罪,就听宁纤碧咯咯笑道:“娘亲别训斥嬷嬷,是我在杏林苑呆的高兴,三爷爷知道的可多了,那些药材可有趣了,连廖嬷嬷和海棠都听得入了迷,所以我们就都忘了时间。”

廖嬷嬷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位笑得开怀的小主子,心想我…我没有啊,我是看姑娘你喜欢那些药材才会呆掉啊,我不是听三老太爷讲解些药物知识入了迷啊,姑娘你可不能冤枉老奴啊。

余氏正和兰姨娘说话,桌子上放了几块布料,见她们进来,便站起身走过去,眉头微微皱着,明显可以看出不悦:也是,闺女半下午就出去了,如今却是夕阳西下才回来,自己派出好几拨人去找,连老太太都惊动了,落在大房二房眼里,自己丢人也就罢了,关键是让人说了女儿的闲言碎语,那就不好了。

谁知还不等说话,宁纤碧倒先叽叽咯咯地笑着说起来。这一个多月,余氏就没看见女儿有这样快活的时候儿,也别说这一个月,从她生出来,也没见笑得这样灿烂啊,因心下不由得都糊涂了,看了眼廖嬷嬷道:“什么什么?杏林苑?那不是三老太爷的院子么?姑娘怎么跑去那里了?”

廖嬷嬷心里也纳闷呢,嘴上却不得不帮着宁纤碧遮掩,笑道:“六姑娘纯孝,老奴带她往园子走的时候,恰好看见东北角那杏林苑,所以就要去给三老太爷请安,老奴也不好阻拦着,怎么说也是姑娘的一片孝心。”

兰姨娘笑道:“这杏林苑是在二门外,园子却要往西北去,怎么就让姑娘看见了?”

一句话让廖嬷嬷也说不出话来,不由得老脸都有些发红,却听宁纤碧咯咯笑道:“是我看见了房角,府里的地方都转遍了,所以想去杏林苑看看,我喜欢那里的几棵老杏树。”

余氏点头笑道:“怪不得,我就说你怎么跑到那里去了。只是这也太过分,看看如今什么时辰了?往后若还这么没分寸,当心我告诉你爹打你”

不等说完,便见宁纤碧凑过来抱住她的大腿,嘻嘻笑道:“我知道母亲才不会告密,爹爹也从不会因为这件事儿打我的。”

话音落,被余氏拧了一下脸蛋儿,听她冷哼一声道:“不用你恃宠而骄,有你爹爹收拾你的时候儿。”说完便抬头吩咐自己的丫鬟道:“樱桃,你去老太太屋里告诉一声,就说六姑娘去了三老太爷那里,让老太太别替她担心了。”

樱桃答应一声,余氏这里低头对宁纤碧道:“听见了吗?连老太太都惊动了,你今儿也忒不像话。”说完又看向廖嬷嬷道:“你们是姑娘身边的人,素日里也该警醒着,这一次也就罢了,下一次闹出这样的事情来,我纵然是脸软的,也没有饶过你们的道理。听清楚了吗?”

廖嬷嬷和海棠都齐声答应,心中十分庆幸,知道这就是余氏,若是那两房太太,断没有饶过自己的道理。就连宁纤碧,也直在心里吐舌头,暗道看来今天是有些过格了,日后要注意些才行。

这里樱桃已经走到门口了,忽听门边小丫头道:“清歌姑娘来了。”樱桃忙上前打起帘子,笑道:“太太刚打发我去老太太院里报信儿呢,想不到姐姐就来了。”

余氏和兰姨娘也都迎上来两步,清歌看到宁纤碧,脸上露出几分欢喜笑容,对余氏道:“老太太一直念呢,这不是六姑娘先前就病了一场吗?所以格外不放心,如今回来就好,但不知去了哪里,怎么就耽误到这个功夫?”

余氏忙笑道:“这孩子去了杏林苑,和她三爷爷说了一下午的话,听三老太爷讲那些采集的药材,一时间听呆了,这还是她身边的人反应过来,不然这会儿还不知能不能回来呢。我已经罚了她身边的丫头和嬷嬷,倒叫老太太挂心。”

清歌笑道:“这没什么,六姑娘平安就好。既如此,我便回去回老太太,也好让老太太放心。”说完转身去了。

这里余氏少不得又教训了宁纤碧几句,忽听院里一阵笑声传来,接着丫头们都笑着道:“老爷回来了。”

余氏和兰姨娘脸上都露出欢喜神情,连忙迎出去,只见宁世泊满面红光的走进来,余氏便笑道:“爷这是喝酒了?什么事儿这样高兴?”

宁世泊笑道:“中午遇到了几个知己,一时高兴,喝得就有点多,这会儿已经好了,下午在年世兄那里歇了会儿,倒把酒醒了醒。”一边说着,便走到椅子中坐下,呵呵笑道:“知道今日中午遇到谁了吗?”

余氏笑道:“妾身又没长千里眼顺风耳,哪里能知道?”说完就听宁世泊哈哈笑道:“齐仲之先生,当世大儒啊,若不是年世兄,今日我也难见他老人家的面儿,学问真真是好的,我们几个素日里自诩才学就是不错了,谁知今日听了人家的见解,才知道我等实在是井底之蛙。”

余氏笑道:“当世大儒什么的,我和妹妹是不知道的,爷也不必在我们面前显摆了。倒是既然回来,赶紧管管你女儿才是,真无法无天了,今儿在外面逛荡了一下午呢。”

宁世泊瞪大眼睛,看见宁纤碧和宣哥儿在一起玩,便站起身走到两个小孩儿面前,先把女儿抱过来看看,见宁纤碧脸上满是笑容,嘻嘻笑道:“女儿下午去三爷爷那里了,他院子里十几种药材呢,真好玩儿。”

求点击求推荐票求收藏嗷嗷嗷!!!!!

第十一章:支持

宁世泊“哈”的一声笑,起身对余氏道:“怎么还让我管教女儿?这多长时间了?芍药都绷着个小脸儿,好容易今天开了脸,嘿!宝贝女儿,你喜欢什么就干什么,有爹爹呢。只要不是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就好,明白吗?”

宁纤碧咧开嘴笑得无比灿烂,比起那些古板的父亲,宁世泊更像是现代那些好爸爸,他或许不算是个成功的男人,在家族中也没有什么地位,然而他却是世上最好的父亲,虽然有妻有妾,但以古代这个环境来说,也勉强能算是一个绝世好男人了。

于是便抱着宁世泊的脖子撒着娇谢过父亲。这里余氏便对兰姨娘道:“我还指望着他管教女儿呢,瞧瞧瞧瞧,这比咱们还宠孩子,真是愁死人了,人都说严父慈母,难道在咱们这三房,倒要颠倒个个儿不成?严母慈父?这说出去也不像话啊。”

兰姨娘笑道:“太太还说老爷呢,您自己又哪里做得了严母?说到底,老爷和太太还有婢妾都是一路人,咱们也不求别的,孩子们平平安安就好,何必拘得太紧?”

余氏笑道:“好,有老爷宠着还不够,你也在旁边帮腔”不等说完,忽听外面小丫头们又道:“春杏姐姐来了。”

余氏诧异道:“这又是因为什么事儿?今儿老太太屋里的姑娘们倒是排着队过来了。”

一边说着,也往外迎了两步,只见姜老太君屋里的二等丫鬟春杏走进来,先见过了宁世泊和余氏,方抿嘴儿笑道:“老太太听说六姑娘去三老太爷那里玩了一下午,十分高兴,只说三老太爷晚景寂寞,若是投缘,让六姑娘多去几趟还好,也让三老太爷有些慰藉。”

余氏听说老太君高兴,心中也欢喜起来,连忙答应了,这里春杏便离开了。宁世泊在一旁笑道:“看看,又来了一个帮腔的,芍药听见了吗?从此后有老太太给你撑腰呢,就是你娘,也不敢训斥你。”

余氏气得咬牙道:“爷还纵着她,更要无法无天了。”一边说着,便对宁纤碧道:“好了,还要赖在你爹身上多长时间?快下来,把衣服换了,天眼瞅着就要黑,咱们也该去宁馨院请安了。”

宁纤碧笑着从宁世泊身上下来,回屋换了身衣裳,跟着余氏往宁馨院而去。”

还没传晚饭,三个媳妇带着各自儿女都在姜老太君面前伺候着,几个男孩子凑在一起不知悄声说着什么,女孩儿们也都在姜老太君面前叽叽喳喳说笑。

宁纤碧站在姐妹们身后,忽见姜老太君慈爱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温声道:“六丫头到我这里来坐。”

宁纤月宁纤萝宁纤巧等都有些疑惑地回过头去,素日里她们在老太君面承欢,什么时候还能轮到这个小妹妹?因此便都觉着有些惊奇。

宁纤碧微微垂头来到姜老太君面前,老太太就携了她的手到自己面前儿坐,一边笑道:“听说你去杏林苑了?怎么?你喜欢听三爷爷说话?”

“嗯,三爷爷很厉害,那些药材都是从咱们园子里找到的呢,芍药喜欢和三爷爷说话。”宁纤碧抬起头,十分乖巧地说道。

“好好好”姜老太君面上笑容更和蔼了,拉着宁纤碧的小手感叹道:“你三爷爷是个苦命人,六丫头要是喜欢过去,就多过去几趟,陪他说说话。”

宁纤碧答应下来,心中十分雀跃,忽见姜老太君又把目光投向余氏,沉吟道:“宣哥儿如今走路顺当吗?”听见余氏回答说已经满地乱走了,她便笑道:“既如此,明儿早上让他娘领来给我看看。”

余氏先是一愣,接着便十分欣喜,福身替兰姨娘谢过了老太君。

这里元氏的脸上就有些不好看:这府里的男孩儿一般都是两岁后才领来老太太面前,像宣哥儿这般,不过一岁多的年纪,就可以和他庶母来立规矩,这还是头一份儿呢。

曲夫人依然是面上淡淡的表情,三房妯娌中,她是唯一有诰封在身的,便觉着有一种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也并不将二房元氏的争权放在眼里,自觉若是连这也计较的话,自己便失了身份。反正她手中把着府里的人事,丝毫不比元氏手中把着的采买等权力小,何况她丈夫素日里得钱的渠道也多,夫妻两个很有些私房钱,便更不怎么把二房三房放在眼中。

余氏自是欣喜的,因服侍着姜老太君和女孩儿们用完晚膳,她正要带着宁纤碧回去,就听姜老太君对曲夫人道:“姑娘们慢慢也大了,身边人太少也不好,明儿你打发人再挑那好的小丫头买几个回来,给她们几个女孩儿分两个过去。”

曲夫人答应了,不由得也看了宁纤碧一眼,众人方散了。

回屋后,余氏便和兰姨娘说了明日要她带宣哥儿去姜老太君面前立规矩的事,只把兰姨娘欢喜的差点儿哭了。似她这般由通房封了姨娘的,说到底不过是个贱妾罢了,一般来说,余氏带着宣哥儿去立规矩才是正理,如今老太太还捎带上她,这可真是天大之喜。

因又在余氏面前再三谢过,余氏便笑道:“看你欢喜的那样儿,谢我做什么?这也是你平日里本分老实,方对了老太太的眼。那两房里的几个,外面看着好,其实哪有一个省事的?不是大太太二太太厉害,还不知闹到什么样儿。老太太这是特意抬举你,给那几个上眼药呢,你谢我做什么?”

兰姨娘带着眼泪儿笑道:“虽这样说,也是太太仁厚慈善,待婢妾好,婢妾才有今日。太太待婢妾的好,婢妾心里都记着,只是身份卑贱,处处都要太太照拂,竟不能报答一二,唯有求宣哥儿长大了能懂事儿,好好服侍太太,不枉太太待婢妾和哥儿的情分。”

两人正说着,宁世泊在椅子中便笑道:“这是做什么?还怕大哥二哥看我很顺眼是不是?若让他们知道了我这房里妻妾融洽,不知要怎么咬牙呢,求两位夫人也好歹替为夫想一想吧。”

咳咳,点击推荐票收藏神马的,大家不用俺说的太明白吧?砸过来吧砸过来吧嗷呜嗷呜!!!

第十二章:光阴

一句话说的余氏和兰姨娘都忍不住笑了,这时丫鬟摆上饭来,夫妻两个对坐吃饭,兰姨娘则在地上摆了桌子,捡了几样菜,让她坐在小杌子上吃。丫鬟们则在旁边伺候着。

吃完饭又说了回闲话,一家人方各自安歇,不提。

第二天,宁纤碧一早起来,和余氏一起去给姜老太君请了安,接着禀告了余氏后,便往三老太爷这边来。这一回却是不和他学药材了,实在是因为就那十几样儿,昨儿已经讲了个通透。恰好宁德荣正在看医书,因见宁纤碧聪明伶俐,便笑道:“来来来,今儿爷爷教你认字儿,唔,咱们是从三字经还是千字文开始呢?”

宁纤碧身子一晃,眼泪差点儿就滚出眼眶,看着宁德荣回身在书架上找三字经,她在心里以头撞墙,大声嚎叫着“让我死了吧”。

春去秋来,转眼间,三年光阴便是匆匆而过。

这三年来,宁纤碧几乎每天都往杏林苑去,跟着宁德荣认字读书,在园子里采那些很常见的药材,认一些穴道,学习一点医术。日子过得别提多充实了。

原本宁德荣想着在这里住几个月,应付了长嫂的关爱之情,就仍然出门四处行医去,却不料有了宁纤碧这么个小丫头,让老人家喜欢的无可无不可,自然也就把那份出去行医之心淡了许多。

宁纤碧每日跟着宁德荣的事情,姜老太君也是欢喜的,这样倒是拉近了苦命的三弟和伯爵府的距离。

看着老太君喜欢,原本其他几个男孩儿和女孩儿也过去了几趟,但她们并非是真心想和这位三爷爷亲近,又哪里能听得进去那些医药知识?宁德荣心里也清楚得很,只面上不显出来,笑呵呵应对着,和她们说些长针短针的作用,说些药材的药性,那些孩子们哪耐烦听这个?不到几天,便再也不来了。

如此这一老一小倒是得了清净。眼看着过了年就要开春,宁纤碧也已经七岁了,宁德荣看着她实在是在医药方面有天分,便欢欢喜喜道:“等到开春了,万物复苏,三爷爷带着芍药去野外大山上采药,看看你能采几种回来?到时候咱们比赛,如何?”

宁纤碧一听说可以出去菜药,不由得一蹦老高,还没等落下来,就看见廖嬷嬷那张拉的比驴还长的老脸,这才发现自己实在是得意之下忘形了,不由得连忙吐了吐舌头,宁德荣也冲她做了个鬼脸,爷孙两个都同时嘿嘿笑了起来。

这一日从杏林苑回去,廖嬷嬷便到了余氏身边,尽忠报告道:“太太,可不是老奴背地里说三老太爷的不是,这…这如今六姑娘渐渐大了,论理便该少往杏林苑去,也该学着针织女红了,可三老太爷竟说,要开春了带六姑娘去外面采药呢。”

余氏皱了皱眉头,沉声问道:“那姑娘怎么说的?’

廖嬷嬷笑道:”姑娘还能怎么说?都乐得蹦起高儿来了。只是老奴觉着这实在是有些不妥,所以不得不来和太太说一声。”

余氏叹气道:“你和我说有什么用?你看看我能不能做下芍药的主?这边爷宠着,那边老太太惯着,我如今就算不让她去,也得她听话啊。”

廖嬷嬷也知道这情况,只是这样大的事情,她是绝不敢任由三老太爷和六姑娘枉为的,如今既告诉了余氏,即便自己不能阻止,倒也没干系了。

虽这样想着,只是一想到姑娘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于名声有损,因又心中不安起来,便小声道:“虽说太太说话姑娘未必听,但老太太还是个明白人,太太把这件事禀报上去,且看老太太如何定夺,太太不就心安了?‘

余氏想了想,不由得点头笑道:“是这么个理儿,老太太最明事理的,虽然喜欢芍药亲近三老太爷,但这外出之事可不是那么轻易就能答应的,我明日便和她说。”

因计议已定,第二日,便携了宁纤碧早早来到福寿堂,恰逢莺歌从屋里面出来,一看见她们,便笑道:“哟,今儿三太太和六姑娘来得倒早。”一边回头吩咐小丫头打帘子。

姜老太君也是刚刚梳洗完了,听说儿媳妇和孙女过来,不由得有些奇怪,和身旁的赵嬷嬷笑道:“这定然是有事儿了,不然没有来这么早的。”说完春杏和夏莲忙搀着她出了内室,在外屋罗汉床上坐下,接着就见余氏和宁纤碧从屏风后转出来,恭恭敬敬行礼请安。

姜老太君笑道:“俗语说,无利不起早,你们两个来的这么早,险些就把我老婆子堵了被窝,倒是为了什么事情啊?”

一句话说的余氏面上通红,看了一眼身旁女儿,好半晌,才小声道:“儿媳妇是有一件事想来请示老太太,如今芍药跟着老太爷习字读书,儿媳心中甚是感激,不过…听说开春后老太爷要带着芍药一起去外面采药,这个…儿媳不敢自专,因此特地来请示老太太。”

姜老太君皱了皱眉头,轻声道:“是么?他要带芍药去采药?唉!到底是从小儿没在府里呆过,又上了年纪,这决定实在糊涂”不等说完,便见宁纤碧上前蹲下身子,轻声道:“老祖宗不让芍药跟三爷爷学习玩耍了吗?可是芍药喜欢和三爷爷一起学那些知识。”

姜老太君见她一双大眼睛里泪光盈盈,想到三弟一生孤苦,如今好容易有了这么个小女孩儿和他亲近,岂不就像是孙女一样?他不比自己,孙男娣女都在身旁,他身边就只有一个宁纤碧承欢膝下,若是连这也不许,不但孙女儿心里难受,三弟那个老头子心中岂不孤单?

因想到这里,便叹了口气,看着宁纤碧道:“你和三爷爷在一起也有三年了吧?都学了些什么?说来给祖母听听。”

宁纤碧知道这是自己唯一的机会,一直以来,她最害怕的就是家里人以她大了为借口,不许她再去杏林苑学那些东西,那自己的一切计划都要付之流水了。

咳咳,芍药又长大了一点儿,继续努力不懈的求点击求推荐票求收藏嗷呜嗷呜!!!!

第十三章:打动

因此时见姜老太君已被打动,宁纤碧便连忙道:“孙女儿跟着三爷爷,已经认了上千个字,三字经,千字文都会背了,就连一些医书,也将将都能读下来。”

姜老太君摇头笑道:“女孩子家学医书有什么用?倒是女训女诫德容言功才正经是你们该学的东西。”

宁纤碧连忙道:“是,之前因为孙女儿还小,所以还没学到,等将来有机会,孙女儿自然是要学习的。”一边说着,心里却在冷笑,暗道学习自然是要学习的,便是面上给你们看看也好,不过左眼进右眼出罢了,难道我还没吃够这个亏?

姜老太君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便怔怔出神。宁纤碧心里忐忑,却又不敢打扰她。余氏在旁边站着,心中亦是半喜半忧,喜的是女儿如今比小时候多了几分伶俐讨喜。忧的是老太太若真的被她说动,就把她交给三老太爷,由他领着往外面采药,那可像什么话?

因屋里一时间就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儿,只听院中响起说笑声,却是曲夫人和元氏带着儿女丫鬟们到了。

外面小丫头争相打起帘子,众人走进来,见余氏和宁纤碧已经在屋里,不由得就是一愣,旋即便敛去狐疑神色,元氏走过来笑道:“哟,你们母女两个今儿来得倒早,怎么这样有孝心?”

姜老太君呵呵笑道:“她们没什么事儿,就早来了一会儿。因又看向宁纤碧道:“你将来还要学针织女红,这些你三爷爷可不能教你。”

宁纤碧心中一沉,知道老太太到底还是犹豫了,在她心目中,女孩儿怎么能抛头露面呢?更别提是去采药。

因这时候也顾不上许多,便拉着姜老太君的手臂央求道:“老祖宗,好祖宗,您就答应了孙女儿吧,我又不指望做三爷爷那样的大夫,只是想着学些按摩推拿认认穴位,将来老祖宗身上乏了,孙女儿也能帮您松快松快,老祖宗,您就看在孙女儿的一片孝心份儿上,答应了孙女儿吧。”

姜老太君忍不住就笑开来,点着她的额头道:“哼!说得好听,谁不知道你就是想缠着我答应让你跟着三爷爷出去?不然你学推拿按摩,倒跟采药有什么关系?”

宁纤碧嘻嘻笑道:“老祖宗,药乃医之根本,也许将来孙女儿真在这方面有天分,给老祖宗做出延年益寿的药丸来吃,岂不好?老祖宗”

虽然知道这是孙女儿变着法儿的求自己放她出去,但不能否认,这几句话说得老太君心里真是熨帖,忽听元氏在一旁笑道:“哎哟,今儿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我竟不知道六姑娘什么时候这样伶俐缠人了,素日里都是不怎么爱说话的。”

话音落,便听宁纤月捂着嘴巴笑道:“自然,六妹妹看见我们,哪里爱说话?只如今是在老祖宗面前,既要求好处,嘴巴不甜一些怎么行?”

姜老太君看了二儿媳妇一眼,再看看她身旁两个女孩儿,看着宁纤碧的面色都是有一丝淡淡的嘲讽。

她心中便觉不喜,因此看向宁纤碧的目光便更加和善,只觉着这个孙女儿着实是个厚道善良的孝顺孩子,只可惜因为父母在府里的地位低一些,倒让姐妹们都看轻了她,在自己面前尚且如此,何况是在别处?

想到这里,便抬手摸摸宁纤碧的头发,温声道:“既这样,反正你现在还小着呢,跟着你三爷爷出去走两躺倒也好。只是有一条,等你大了,可就不许这样淘气了。”

宁纤碧绽开笑容,拼命点头道:“好,老祖宗您真好,孙女儿一定要好好钻研,到时候给您做延年益寿返老还童的药。”

姜老太君笑道:“别胡说,真要有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的,那哪里还是药,倒是仙丹了。你也不用在这些地方用心,倒是要在女儿家该学的那些本事上用心才好。”

宁纤碧这会儿自然是说什么都答应,她要的也就是这几年时间,只要有了基础,慢慢的,将自己那些在制药方面的才华显现出来,应该也就没有人会起疑心了。

正想着,忽听元氏笑道:“哟,六姑娘这是要跟三老太爷去哪里呢?瞧这高兴的。”

宁纤萝宁纤眉等也都笑道:“就是,老祖宗不能偏心,六妹妹要去什么好地方,我们也跟着一起去见识见识。”

姜老太君看了她们一眼,淡淡道:“若是好去处,小六儿还用磨着我吗?若你们也都想跟着三爷爷去采药,就一起去吧。”

“采药?”

元氏惊叫了一声,目中鄙夷之色一闪而过,旋即又堆了笑容道:“原来是要去采药,那不得爬山涉水么?”

话音落,听见宁纤月嚷着道:“我也要去我也要去”她便咳了一声,轻轻瞪了女儿一眼,然后又堆着笑容道:“老太太别听她们瞎起哄,若说六姑娘去,看见那些药材,都认识。这些孩子们去了倒能干什么?别说药材了,就是韭菜和麦苗,她们还分不清呢。”

姜老太君点点头,沉吟了一会儿道:“除了宣哥儿,其他几个小子都进了学堂启蒙。如今女孩儿们我看也大了,二丫头都十二了呢,小七儿也有七岁了,倒不如好好请两个先生,教她们好好读读书,针织女红都学一学,还有琴棋书画,虽然不用她们怎么精通,也要略懂才好。”

曲夫人在一旁道:“是,儿媳这几天也就在琢磨着这件事,后年便是选秀之期了,也该让眉儿学学规矩了呢,她的针织女红有儿媳教导着,目前看来虽不出奇,倒还好。”

姜老太君点点头,像宁纤眉这样的身份,再过两年若是模样儿俊秀,说不定便会被选到宫中,即便不能选中,也能指一门不错的婚事,只是若配给了皇子们,恐怕未必有正室身份,但就算做个侧室,也比嫁一个富贵纨绔子弟要强得多。

咳咳咳,继续孜孜不倦地…那个,大家都明白吧?啥米?不明白?嗷嗷嗷!还有啥不明白的,当然是点击推荐票收藏了啊呼呼呼

第十四章:差事

因想到此处,便对曲夫人道:“这事儿你上点心,务必好好找两个可靠人选。”说完又对宁纤碧道:“你可听到了?到那时候,你也得和姐妹们一起上学,你三爷爷那边的事,倒是放一放还好,就放不下,趁着闲暇时间,陪着他乐一乐,就算是哄他老人家开心也就是了。”

宁纤碧连忙答应下来。心中暗自感激,不过也有些疑惑,暗道这次重生后,怎么一些事情都和从前不同了呢?上一世里,老太太对我可不是这样好啊,难道说,只因为我经常往三爷爷那里走动,感动了老太太?唔,这也不是没可能的。

一念及此,心中不由得便有些雀跃,暗道果然事在人为吗?看来这一次重生,上天也不是想让我重蹈上一世的悲惨命运,连老太太都变得宠爱我了,三爷爷也教我医药知识了,将来只要我按照计划走,便再也不用嫁到王府去了吧?

正想着,又听姜老太君对元氏道:“眼看开春了,丫鬟们这一季的衣服还没量么?”

元氏一愣,忙垂下头,眼中慌乱愤恨神色一闪而过,轻声笑道:“是,儿媳这两日正准备让裁缝们过来,只因为前些日子刚刚给爷们儿姑娘们都量过了,裁缝铺子怕是忙不过来,因此丫鬟们的便略耽搁了两日。”

姜老太君点点头,垂着眼沉吟了半晌,方慢慢道:“咱们自家又不是没有针线房,有些活儿,打发针线上的人做也就是了,何必都要跑到裁缝铺子里去?你如今管着这个家的琐事,虽说人事上有你嫂子担着,然而繁杂事情太多,一时半会儿虑不到也是有的。就把针线房上的事情交给老三媳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