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纤眉笑道:“是啊,六妹妹虽然嘴里话少,心中却是个有主意的。我也没想到,她会将这两匹锦缎都给我。既如此,这回礼我也要好好琢磨琢磨,总不能太浅薄了。”

曲夫人笑道:“她这固然是做姐妹的情意,其中也不无为她母亲筹谋的意思。你三婶虽说是个刚强的人,只可惜你三叔毕竟是庶子,又没有个正经营生,老太太再怎么看重喜欢,也不可能让她管着家里的财务,这日后有了为难的事情,少不得我帮衬一二,不然你二婶那个人,哪里是心胸宽大的?要同她打交道,可不是容易的呢。”

宁纤眉笑道:“无论六妹妹是出于何种意思,这两匹料子总是她的心意没错。所谓投桃报李,三婶那边,母亲能帮衬些就帮衬些。究竟又不费咱们什么事。”

曲夫人点头道:“我还用你教?比起你二婶那个刻薄的,你三婶倒是待我更亲近些。从前只觉着她太懦弱,到底不脱商户人家的小家子气,如今看着,却是越发好了。”

母女两个正说着,就有人进来向曲夫人回事,于是她便起身到前厅去了。这里宁纤眉看了料子良久,方让贴身丫头映波将料子收进柜子里。

转眼间,十天过去了,宁纤眉一大早便坐着马车往皇宫而去,这一去便要五天工夫,经历初选,复选,终选三个步骤,只有到了终选的秀女,才算是有了锦绣前程,无论是进宫,还是被指给皇亲勋贵,都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从这天起,伯爵府上下便都在惴惴不安的等消息,听说宁纤眉入了初选复选,已经进入终选,姜老太君和曲夫人才终于放心,伯爵府的紧张气氛也被一片洋洋喜气取代。

第六十章 消息

到了第六日一早,宫内有消息传来,言说宁纤眉已经被皇上指给了三皇子为良娣。

消息传来,众人不由的合掌称庆,三皇子便是皇后所出的唯一嫡子,也是当今太子,只因为皇后和太子低调小心,不许人以太子相称,表面上说怕有了骄傲之心,其实自然是怕刺激到一些人。皇上也默许了。因此人们仍习惯称他为三皇子。

想到皇后和太子这样小心翼翼,却仍难逃帝王猜忌。宁纤碧心里也不禁有几分沉重,不过很快就抛开了:皇家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和她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何必为其多浪费精神。

宁纤眉是下午到的家,姐妹们少不得又过去庆贺,宁纤碧也被白采芝拉了过来。曲夫人或许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看着这些女孩儿们比平日里更加可爱顺眼,以至于素日都是端着的身段也不自禁放下了几分,和颜悦色的同她们说话。

忽听宁纤眉道:“母亲,我回来的时候,正好马车从前面冬青大街上路过,怎么路边倒多了许多衣衫褴褛的花子?”

曲夫人叹气道:“还不是今年河南连着下了一个月的雨,听说庄稼房屋都淹了,如今已经派人下去赈灾,但是之前有些人就流窜到京城来了。这几天已经有人家在南城那边施粥,老太太也知道了,昨晚还商量着说咱们家也要设粥棚子。是了,你怎么好端端的绕到冬青大街去了?”

宁纤眉道:“看见前门大街那儿有官家的车马在洒水静街,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急着回来,就吩咐车夫从冬青大街那里绕过来,啧啧,那些人着实可怜,还有些妇人和孩子呢。不过看着倒也不是特别多,那大概是水患还不算厉害。不然的话,逃难的人还不成群结队都进了京?”

曲夫人笑道:“逃难的人可不都是想进京呢?那也要能进的来。若是都一股脑涌进京城,这天子脚下,可不是难看了?不过既然赈灾的人已经下去了,想必过些日子大水退了,这些人还是要送返乡里的。”

宁纤眉点点头,女孩儿们对这个话题倒是没什么兴趣,很快就又转了别的话题,兴致勃勃说起来。

独独宁纤碧在一旁上了心,想起宁德荣房里闲暇时无聊做出的那些药物。她心中不由得猛然一动。

因离开晴波院后便来到杏林苑。正好看到宁德荣在搓药丸子,看见她过来,便不由得笑道:“怎么?从你二姐姐那里过来的?如何?想来你二姐姐和侄媳妇都高兴坏了吧?”

宁纤碧笑道:“可不是。这是大喜事,二姐姐和大伯娘哪里能不高兴?不过我这会儿过来,却是有别的事情要和三爷爷商议。”

宁德荣听了,不由得笑道:“是吗?正好儿,爷爷这里也有话同你说。不过还是芍药先说好了,让爷爷听听你有什么建议。”

宁纤碧也顾不上好奇,便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道:“三爷爷不是说?要是遇上府里施粥的时候,想把这些药材什么的也舍出去吗?恰好河南遭了水患,祖母说这两日也要去南城施粥,这会儿恰是夏日炎炎。若是一个措施不当,最容易生疫病的,三爷爷何不将药材也舍出去一些。一是让这些药材也不至于没了用武之地。二来,祖母看到爷爷心慈,就更不会拦着让您开医馆坐堂了。”

宁德荣眼睛一亮,笑道:“果真吗?”见宁纤碧点头,他也欣慰笑道:“既如此。我等下去问问你祖母,看看是谁管这件事情。也加入进去。”

宁纤碧嘻嘻笑道:“这些日子里暑气难消,所以族学放了我们一个月的假,孙女儿在屋里也是无聊,愿意替三爷爷效犬马之劳”不等说完,便听宁德荣哼了一声道:“什么效犬马之劳?以为我不知道你打的什么主意?不过是想跟着出去玩儿罢了。”

宁纤碧摇着老头儿的胳膊笑道:“三爷爷,人家一天天大了,出府越来越难,您就满足我一下嘛,过了这个村,还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店呢。也许百姓中也有病了的,来找您诊治时,孙女儿不是也可以跟着看一看?您也知道,有些东西,不是光看书就有用的。”

宁德荣被她说的意动,他的确是再清楚不过:光看医书是培养不出什么名医的。自己从小就跟着义父在各地行医,正是因为亲眼见过了那么多稀奇古怪的病例,也从小儿就上手,慢慢的由简入繁,才会有今日成就。因一时间便踌躇起来。

宁纤碧在旁边看了,知道老头儿已经意动,于是再接再厉的鼓说,最后宁德荣实在让她缠的没办法,只好无奈道:“不是三爷爷不帮你,你是伯爵府的千金,若是亲自上街抛头露面,这…这像什么话?不成不成,若是让你祖母晓得了,三爷爷也要落埋怨的。”

宁纤碧眼睛转了转,嘻嘻笑道:“这点我来想办法,三爷爷只要不告状就好。更何况我还小呢,怕什么?若是将来因为这个就嫁不出去,我还巴不得,正好可以和医书药材做一辈子的伴儿”

不等说完,宁德荣已经唬得变了面色,沉声道:“芍药,你若是存了这样的心思,那三爷爷从现在起可就不敢教你了,省得将来让你爹你娘埋怨,说都是老头子不懂事,教出了一个更不懂事的女孩儿家。”

宁纤碧吐了吐舌头,知道这番话对古代人的冲击太大,何况本来就是自己忘形之下有些造次了。因连忙小心翼翼的赔不是,见宁德荣面上始终有些阴霾,她便聪明的转了话题道:“是了,三爷爷之前说也有事情和我说,但不知是什么事?”

宁德荣听见这话,方把刚才的担心丢了,脸上现出几分兴奋之色道:“你之前让我和你祖母商量的事情,她已经答应了。恰好因为皇上封了我爵位,要赐给我宅子。所以我昨儿亲自去找沈大人,请他在皇上面前替我求情,看看能不能把那宅子改成医馆,刚刚沈大人打发人来送信说,皇上已经准了。还说皇上本是要我入太医院的,就是顾虑到我是勋贵之子的身份,才封了爵位,谁知我如今却要去给平民百姓看病,还是沈大人替我在皇上面前圆了过去。如今就等着工部吩咐人动工了。”

宁纤碧皱眉道:“等着工部动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儿?再说了,工部的那些工程,能让人放心吗?那些可都是最会捞银子的主儿。”不等说完,宁德荣便摇头笑道:“没想到我们芍药对这些弯弯道道竟然也清楚。我也和沈大人说过,沈大人让我放心,那些人就算捞银子,也捞不到我头上。相反,他们因为建造的都是皇家的活儿,所以这质量上是绝不敢马虎的,沈大人让我只管放宽心就是。只是这时间,因为现下皇家有几个工程都在做,所以恐怕要等到明年去。这也没什么,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三爷爷把压箱底的这点儿本事教给你,从此后也就没什么心思,可以一心做个悬壶济世的好大夫了。”

宁纤碧仔细想了想,的确,这事儿也不能急于求成。因此点头笑道:“好啊好啊,只不过我自家知自家事,就我这点水平,学制药还好,诊脉也算是马马虎虎,推拿按摩什么的学会了也只能给长辈亲人们用,针灸就更是羞于一提了”

不等说完,便听宁德荣吹胡子瞪眼道:“让你这么一说,这些年你跟着我,竟是什么也没学成?”

话音未落,就见宁纤碧将脑袋摇得拨浪鼓也似:“谁说我什么都没学成了?制药我还是学的很好的啊,三爷爷不是也说过,以我在制药方面的本事,不排除我将来也可以配出自己的方子吗?”

宁德荣点点头,想了想,也的确,以宁纤碧的身份,给人看病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倒是制药这方面还更适合她。

更何况,她注定不可能做自己的衣钵弟子,因此老头儿心中那股失落便放了下来,想了想对宁纤碧道:“好了,就这样吧,如今倒是先把药材整理一下,看看都有多少可以捐出去的。”

宁纤碧和宁德荣这一天就都在杏林苑里整理药材,因此丝毫不知几个院子里几乎要炸了锅。

“你说的是真的?三公子要回来了?皇上亲自下令百姓夹道欢迎,且百官要在宫门口迎接,这是真的?”

“这还能有假?”

宁彻宝在姐姐房里洋洋得意地转着圈子:“街上都传遍了,百姓们都是口耳相传,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对了,听说好多女孩子那一天也要出家门迎接三公子凯旋呢。”

宁纤月看着弟弟,激动的脸都有些发红,她咬着嘴唇沉吟了一会儿,忽然站起身来,拉着妹妹宁纤萝道:“七妹妹,咱们找姐妹们去,大家一起到老祖宗面前求情,看看那一天能不能让咱们也过去给沈公子助助阵。”

第六十一章 争取

宁纤萝吓了一跳,连忙摇头道:“五姐姐你疯了?老祖宗才不会答应呢。”说完却见宁纤月白了她一眼,小声道:“你个笨蛋,就是因为不会答应,所以才找姐妹们一起去说情啊,还有白妹妹,素日里提起三公子,她不是也很关心吗?老祖宗最偏疼她的,哼!这一次倒是要逼着她出些力气。不然到时候咱们去街上也不带她。”

“五妹妹,你们毕竟是闺阁女儿,怎么可以随便的抛头露面呢?”宁彻宝眼看着宁纤月起身,就连忙伸手拦住,一边得意道:“迎接三公子凯旋的事情,就交给我们哥几个吧,回来定会好好给你们描述一下盛况。”

“放屁,谁要听你们说,我们这一次偏偏就要亲自去看一看。是你说的,好多女孩子都会去,难道我们就不行?”宁纤月哼了一声,拉着宁纤萝的手道:“七妹妹,咱们走。”

话音刚落,就听外面小丫鬟的声音道:“三姑娘,四姑娘过来了。”接着门帘一挑,宁纤巧和宁纤语一前一后的走进来,看见屋里三人,宁纤巧便笑道:“想来五妹妹和七妹妹也已经得着信儿了,如何?你们心里可有没有想好要怎么和老祖宗求情呢?”

宁纤月笑道:“听这话的意思,四姐姐是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既这么着,咱们便打铁趁热,趁着这会儿老太太正高兴,去求一求她老人家。”

宁纤巧疑惑道:“老太太正高兴?妹妹怎么知道?我早上请安后再没过去,莫不是又有什么好事儿发生?”

宁纤月笑道:“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不过却投了老祖宗胃口罢了。三爷爷听说京城有些逃难的人,所以今日上午特地找老太太说,要捐些药出去,就和咱们家的施粥棚子一起,这是积善行德的好事。老太太自然高兴。”

宁纤语笑道:“这倒的确是对了老太太胃口的好事。”说完却见宁纤月撇撇嘴,她想起元氏那个锱铢必较的性子,微微一笑,也就不说话了。

宁纤月原本也不知道,是从园子里回来时,正听见元氏和杨嬷嬷抱怨,说那些药材就是卖进药铺,正经也是不少银钱呢,三老太爷如今吃她们家喝她们家的,却是一点儿进项没有。既然手里有药材,怎么就不知道去卖了钱给公中?如今心安理得的在府里白吃白喝,却要拿这些药材做好事儿为他博名声。这叫什么事?

宁纤月受母亲熏陶,自然和元氏是一个看法,不过这事儿姜老太君都十分欢喜,她们也只能在暗地里抱怨几句罢了,难道吃饱了撑的跑去老太太面前说这样的话?真敢这么干。只怕元氏身上的差事也未必能保住了。

当下宁纤巧看了看屋里众人,宁彻宝是不耐烦听她们说这些的,见过礼后就跑了。因微微犹豫道:“只有咱们四个,是不是太轻微了些?老太太必定要说,别人都是安安静静的,怎么就你们耐不住寂寞?再把咱们驳回了怎么办?”

宁纤月笑道:“别人?还有谁?姐姐可是说白妹妹?这种事自然不能落下她的。老太太最宠她,如今可不正该是她出头的时候儿嘛。”

宁纤语在一旁笑道:“单单是白妹妹也就罢了,六妹妹那里。却是不该落下她”不等说完,只听宁纤月和宁纤巧异口同声道:“何必要拉上她?她素日里最瞧不上三公子不是么?上次三公子出征,她在旁边并没有一言一语为之担心,这会儿难道还会想着去锦上添花?”

宁纤语看了她们两人一眼,微微一笑。没再说什么。

姐妹几个出去后,元氏从外面进来。正好看着背影,便疑惑问守在屋里的小丫头珊儿道:“五姑娘又去哪里?她们姐妹又要干什么呢?”

珊儿笑道:“听说三公子凯旋回朝,皇上命令百姓在前门大街夹道欢迎,所以五姑娘和七姑娘还有三姑娘四姑娘一起去找老太君求情,想着到时和几位小爷一起出城呢。”

“可是胡闹,老太太怎会答应?”元氏皱了眉头,旋即才醒悟过来,失声道:“什么?三公子还朝?皇上命百姓夹道迎接?我的天,怎生就能有这样天大的荣光?是了,二姑娘昨儿说看到前门大街那里有人在洒水静街,怕就是为了这个事儿呢。”

珊儿笑道:“可不是呢,姑娘们也高兴的紧,四爷说,到时候还不知道有多少大姑娘小媳妇的要去看三公子,所以姑娘们这才也动了心。”

元氏在这里细思了一回,方慢慢坐进椅子中,含笑道:“罢了罢了,让她们去闹吧,若论起来,这京城中除了那些皇亲国戚外,还有谁家能比咱们和睿亲王府的关系更近?就是三公子,待咱们府里几位小爷和这些姑娘们也不同的。”说到这里,想起心中生出的那一丝期盼,不由越发得意起来。

宁馨院里,姜老太君听了几个女孩儿们的央求,原本是不允的。虽然宁纤月和宁纤巧等都盼着白采芝能出面,然而白采芝那是什么样的人物?素日里最谨慎的,她知道自家这位外祖母是个重情重义,却不肯趋炎附势的老太太,哪里还肯出这个头,因此虽也一起来了,但不管姐妹几个怎么暗示,就是假装低头没看见,也不肯说一句话出来。

倒是宁玉兰,看了看在姐妹们身后站着的女儿,想起心里一直的念想,便笑着劝道:“娘顾虑的也太多了,孩子们才多大?这会儿也不到避嫌疑的时候儿,睿亲王府和咱们家因为三叔的关系有交情,这事儿京城谁不知道?如今别人家都派出人去祝贺了,咱们家倒是闭门不出,岂不是让人笑话说咱们假清高?倒显得没人情味儿。孩子们素日里在家中也拘束的厉害,这会儿让她们出去散散心,倒也是好的。”

姜老太君皱眉道:“怎么就没人情味儿了?那兄弟几个不是都会出去吗?过后睿亲王府难道还能不大宴宾客?到时候让你几个哥哥携了重礼过去走一遭也就是了,怎么就叫假清高?倒是女孩儿们,那一天路上人山人海的不说,她们这些闺秀一旦出了点事,哪怕就是被人碰到了,又怎么办?”

宁玉兰笑道:“娘真真是糊涂了,姑娘们都是娇客,哪有和那些贩夫走卒挤在一起的道理?前门大街上多得是酒楼铺子,到时候咱们包下一家,只让姑娘们在二楼上看看,三公子素日也常来府里,和姑娘们也是和气的,姑娘们也把他当做兄弟般看,如今看着他荣耀,岂不跟着欢喜?二来,也是凑凑热闹,也别说姑娘们了,连我都想去看看呢,似这样盛大的场面,十年里也未必有一回,难道别人家的闺秀们都去得,咱们家的孩子倒去不得了?”

姜老太君犹豫了一下,想着女儿说的也有道理,她在这大宅门中呆了一辈子,也是闷了一辈子,偶尔能出个门,无论是进香还是去乡下庄子避暑,都是兴奋的三两宿睡不好,只是如今渐渐老了,这些心思都渐渐歇下去,也不爱走动了,才不觉着怎么样。可孩子们不同,本就是喜欢凑热闹的年纪,何况这些女孩儿又不像她们那些兄弟,可以镇日里出去逛荡玩耍,况且年纪都还小,也不至就惹出嫌话生出什么了不得的心思来…

想到此处,就默不作声,宁玉兰最了解自己的母亲,见此情景,连忙再接再厉的继续劝说,却见姜老太君抬起头苦笑道:“罢了罢了,你也不必多说,唉!老婆子真是怕了你们”

不等说完,忽听外面小丫头的声音道:“六姑娘来了。”

宁纤月等人一听,心中不由得涌上一股怒气,暗道:哼!什么时候过来不好?偏这个时候过来,不用说,这是听到信儿了。一份力不出,装出一幅清高模样,这会儿倒是要来跟着借光。

因越想越不忿,心中便暗自琢磨着待会儿要怎么损一损这位平日里清高的六妹妹,必要圆滑,还要带着笑容,只是说出的话要好好斟酌,最好能一个讽刺的字儿不露,却能让宁纤碧红了脸皮的。

她们在这里暗自开动脑筋,那边宁纤碧一进门,就对上几双齐刷刷阴沉沉盯着自己的眼睛,不由得也愣住了,暗道这是怎么了?怎么都像是要把我生吃了的眼神?好笑,难道我是圈里养的肥猪,过节要开宰了吗?

心里想着,面上却是浑不在意的模样,微笑道:“姐妹们今儿个倒是齐全,怎么这会儿就过来老祖宗这里了,可是有什么事情?咦?怎么不见二姐姐?”

宁纤巧笑道:“二姐姐跟着太子府那边派来的嬷嬷学规矩呢,哪里有空儿过来。倒是六妹妹,不是一直都在杏林苑里吗?这会儿是什么风把你吹过来了?”

第六十二章 沾光

她说完,才看到宁纤碧手上捧着两盒药,眉头一皱,暗道难道我们猜错了?她真是有正经事?抑或是打着送药的幌子,却是要来插一脚我们刚刚商议好的事情?

正想着,就见宁纤碧走到姜老太君面前,给老太君和宁玉兰行了礼,方将两盒药奉上,一边笑道:“祖母,这是三爷爷做出来的开胃药,祖母这几日食欲不振,三爷爷说,吃这药是最便宜的,让您吃两天试试看。”

姜老太君命莺歌将药收起来,一边笑道:“难为他费心想着,我这两天恰是不太喜欢吃饭,倒要吃吃这药,六丫头是专门为这个事情过来的?”

宁纤碧笑道:“一是为了送药,二来也是有事要和祖母商议,明日孙女儿想出门”

不等说完,就听下面一排吸气声,她有些诧异的看了那姐妹几个一眼,疑惑道:“姐妹们怎么了?这…可是有什么不妥当?”

宁纤月笑颜如花,轻轻摇着手里的团扇道:“我还道六妹妹是个最无情的,如今才知道,竟看错了,原来六妹妹也是十分关心三公子,知道他不过这两日就凯旋还朝,所以也要去夹道迎接么?”

宁纤碧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情,闻言不由得一愣,随即便淡淡道:“是么?原来三公子要凯旋还朝了,想来前门大街的那些措施便是为了百姓夹道欢迎做准备吧?皇上对这个侄子,倒还真是看重。”

说到这里,她才恍然大悟,不由得失笑道:“姐妹们以为我出门是为了迎接他?这真真是可笑,我和他又不熟,去凑这个热闹做什么?”说完转向姜老太君道:“祖母,孙女儿是想和三爷爷一起出去。为那些逃难的百姓们施粥施药,这也算是大功德,祖母的寿辰就要到了,孙女儿也没什么孝敬的,就做点善事,为祖母祈福吧。”

姜老太君看着面前这个相貌并不算出众的孙女儿,一时间心中不由得百感交集。因此本该是断然拒绝的话,这会儿就没说出来。

宁纤碧本是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一见祖母竟然没有说话,她心中不由猛地雀跃起来。暗道有门儿。

因此忙坐到姜老太君面前,摇着她的手撒娇道:“祖母,就答应了孙女儿吧。若是怕孙女儿抛头露面不好看,孙女儿那天就戴着面纱斗笠,我保证,只在三爷爷身后帮忙整理药材或者熬药,绝不到人前。祖母,看在孙女儿一片孝心和医者仁心的份儿上,您就答应了我吧,若说做这件事,也只有这两年,日后大了。就是祖母不说,我也绝不会再提这样不懂事的要求。”

姜老太君想到这几年这个孙女儿的孝顺,每次自己不舒服。她便过来替自己推拿按摩,素日里这又是个老实本分的好孩子,这会儿想要出门,虽然大概也是有一些想出去散心的原因,但大部分怕还是因为真心想帮那些逃难的人。

再看看地下几个眼巴巴的孙女儿。想到她们要去看着沈千山凯旋还朝,又何尝不是在人前抛头露面?因想了想。便叹着气点了点头,沉声道:“罢了,你若是能做到这一点,就随着你三爷爷一起吧。只是三公子得胜还朝,百姓夹道欢迎,这个热闹”

宁纤碧心想是看热闹重要还是人命重要?不过当着宁纤月等人的面儿,自不会这样说,因微笑道:“三公子那里,祖母若是怕淡了两府情分,不是有兄弟们和几位姐妹吗?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也不少,何况睿亲王府这一次有了这样的光荣,定是要宴客的,到那时,祖母让三爷爷和伯伯们携份重礼登门恭贺也就是了。”

这番话恰恰是对了姜老太君的心思,不由得在心中暗自叹气道:如今看来,最懂事儿的,竟是只有二丫头和六丫头。也罢了,这便是富贵门中的人和事,怎么说,我还有这么两个懂事的孙女儿和几个孙子,也就该知足了。

于是这事儿便定下来,只是因为宁纤碧这一打岔,宁纤巧宁纤月等人先前的兴奋就减了不少。好像只有这个六妹妹有孝心,自己等人都是为了看热闹而不管祖母的不孝孙女似得。

所以几人心里都有些气不忿,从宁馨院里出来后,宁纤月便皮笑肉不笑道:“我就说六妹妹和我们往来实在太少了,素日对我们也是淡淡的应付,就拿这次的事来说,怎么事先也不同我们商量商量?早知道,我们也当一起去给祖母祈福才是。”

宁纤碧看了她们一眼,微笑道:“既如此,姐姐怎么不早说?那我们现在就回去求祖母,让你们跟着我和三爷爷一起去就是了。”说完就作势要往回走。

宁纤月气得半死,宁纤巧忙一把拉住了,笑道:“六妹妹别听五妹妹浑说,这事儿都已经定下来了,怎么好再改?祖母也不十分耐烦咱们聒噪的,五妹妹的意思,只是想着六妹妹该先和我们说一声。”

宁纤碧笑道:“那真是对不住了,我只想着姐姐们不懂这些,便是去了也没有用,倒没想其他的。说起来,这次的事情,还多亏了姐姐们,若不是你们,祖母也不可能这样顺利的就答应了妹妹的请求。真是多谢姐姐们了。”

一席话说的宁纤月等人哑口无言,心里像是吞了一块黄莲似得。宁纤碧也不理会,径自转身离去。

这里宁纤月看着她的背影,只气得咬牙切齿,跺脚道:“我…我就是看不惯她这个样子,就算说谢谢,也透着那么股子虚伪。”

白采芝笑道:“五姐姐,六姐姐就是这样淡然的人,倒不是真的故意气我们。何况她的确不是去欢迎三公子,五姐姐何必误会她?”

“她不是故意气我们?”宁纤月狠狠瞪了白采芝一眼,嘟囔道:“是,她是好人,是善人,你怎么不跟着她?倒跟着我们做什么?你也去帮她施粥赠药啊。”

白采芝小声道:“妹妹倒真是想去的,只是这身子不争气,这样天气,若真是去了那些地方,只怕回来要受病,到时候又闹得老太太和母亲还有姐姐们不安生,六姐姐常说,人贵自知,妹妹可是有自知之明呢。”

宁纤月哼了一声,想一想白采芝说的也没错,不管如何,宁纤碧不跟着她们一起去欢迎沈千山,这就足够了。

且说宁纤碧回到屋中,余氏听说她要跟着宁德荣去施粥赠药,心中就有些不愿意。恰好宁世泊回来,听了这件事,倒是十分赞许。对余氏道:“老太太难道不比你考量的多?既然都答应了,你这里又跟着操什么闲心?芍药从小到大,何曾用你替她费过心思?何况她如今还小,待到大了,哪里还能出的去?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儿,不也是各个铺子里的跑?”

一席话倒说得余氏哑口无言,,摇头苦笑道:“罢了罢了,有爷这么个疼女儿的,我再啰嗦,越发显得不近人情了。”因就让兰姨娘替宁纤碧准备一些吃食等物,却见宁彻宣在旁边道:“姐姐要去施粥赠药?我也要跟着去。”

“宣哥儿添什么乱?你才多大?那地方哪里有照顾你的清闲去处。”

余氏连忙把他抱起来,想了想道:“你若就是想出去玩儿,明日跟你哥哥们去前门大街上吧,那才是真正好玩好看呢。”说到这里,见左右没人,便忍不住咕哝道:“我肚子里出来的,如今却实在是不知道她都在想什么了?姑娘们都挤破脑袋要去前门大街,她倒好,三公子最另眼相看的,却偏偏不肯过去,一次二次也就罢了,三次四次都这样,倒是生生把唯一一点念想都给推没了。”

宁彻宣根本听不懂嫡母这一番唠叨。恰好蒋姨妈和蒋经过来,余氏就同蒋姨妈抱怨了两句,蒋经在旁边听了,不由得笑道:“既是姨妈担心,不如明日我陪六妹妹走一遭吧。”

余氏想到丈夫素日里说这个外甥沉稳,再看看蒋经小大人似得严肃认真模样,又是粉雕玉琢的,因心中便更透了些喜爱,更添了另一点想法,便转头对蒋姨妈道:“我看正经好,有了经哥儿照拂着,我也能放心些。”

蒋姨妈笑道:“既如此,就让经哥儿过去吧,不然每天他也不在府里。”她心里同样存了想法,素日就喜欢宁纤碧温柔和平,丝毫没有其他几位姑娘的张扬活泼,看她和蒋经也很亲近,这又是至亲,对方的身份配儿子也算高贵。因两姐妹对视了一眼,会心一笑,便各自有数了。

到傍晚的时候,传来消息,说是沈千山带着五万军兵要在明日巳时入城。

几位姑娘自然是要费心准备的,只不过这信儿却是和宁纤碧无关,听蒋经说他明日也要陪自己去施粥赠药,宁纤碧不由得笑了,斜睨着俊俏表哥道:“我那几个兄弟可都是要去迎接三公子的,怎么?表哥不想去凑这个热闹?说起来,你要是能和三公子扯上一丝半缕的关系,日后做起生意来,也算是有了个靠山。”

第六十三章 不见

蒋经依然是一贯的温柔,摇头笑道:“姨夫再过半个多月就要下场了,若是榜上有名,将来我就靠着姨夫做靠山便可,再怎么富贵的人,也比不过自己的至亲可靠。”

宁纤碧笑着点头道:“表哥能有这番风骨,实在让妹妹佩服。你还小呢,也不用就急着做生意,先积攒些知识和想法,将来厚积薄发,方能事半功倍。妹妹心里也有个主意,将来少不得要表哥帮衬着。”

蒋经摸了摸她头上的抓髻,摇头笑道:“听听你这教导的口气,哪里是妹妹?正经倒是和姐姐差不多。”

宁纤碧扭回头,心想乖乖隆的咚,表哥真是越长大越漂亮啊,难怪上一世里父亲总是说他长得好。只可惜,本身就是个花样男子,偏偏还是一副温柔性子,这就有点太中性了。

不过转念一想,这个时代男子并不以英武为美,大家喜欢的还是温润如玉的男人,大势所趋,蒋经这样的也不过是随大流罢了。

所以像沈千山那样俊美中不失英气,帅到惨绝人寰的男人,就尤其显得珍贵,也难怪能被人称为京城第一美男子。

想到这里,宁纤碧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脸,心想你个没出息的,怎么又想到那家伙的身上去了?管他帅不帅,与你何干?

忽听脚步声响,抬起头,只见玉儿走过来,笑道:“姑娘,三老太爷请姑娘过去,说是药材太多,要姑娘帮着好好分一分呢。”

宁纤碧起身道:“好,我知道了。”说完别过蒋经,自往杏林苑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宁纤碧就起来了,换上昨日从蒋经那里讨来的男孩衣服。做了个小童打扮。因为和宁德荣约的时间早,所以昨天晚上就和姜老太君以及余氏说好,今天早上不去请安了。

山茶也扮作一个男孩儿模样随行,海棠看着主仆两个的打扮,不由得摇头笑道:“别说,这扮成童子模样,正经儿倒添了几分俊俏。”一边说着,替她们装好了食盒,亲自把两人送到杏林苑方回去。

宁德荣也已经准备好了,看到宁纤碧的童子模样。不由得啧啧称奇,接着便将大包小包的药材与用具都搬到一辆马车上,又使人去问过了前院专门负责施粥的管事。听说装粮的马车已经到角门了,他们这里也便赶着马车缓缓来到角门,接着几辆马车就浩浩荡荡的驶了出去。

出乎宁纤碧的意料,南城冬青大街这里,竟然聚集了不少逃难的难民。之前宁纤眉所说的,只是冰山一角,这会儿天才刚刚大亮,就有许多难民在几个粥棚前排起了长队。

“真没想到,情况竟然这样严重。”

山茶也吃惊了,却听宁纤碧喃喃道:“当今皇上也是明君了。还能容得下这些难民,容得下民间施粥,若是别的皇帝。未必会容忍这些影响市容的可怜百姓呢。”

山茶正想问什么叫影响市容,便听马车外一个声音道:“六姑娘,咱们家的粥棚到了。”

宁德荣和宁纤碧都下了马车,蒋经已命人在宁家的粥锅前另支了一口锅,锅前竖了块牌子。上面写着“免费诊治,赠药”的字样。接着锅旁放了张桌子。桌前桌后各放了一张椅子,作为大夫宁德荣和病人的座位。

宁纤碧清点着药材,不由的有些心虚,小声道:“三爷爷,这口气是不是有些大了?免费诊治,赠药,可咱们这里的药材有限,万一遇上咱们这儿没有对症药材的病人怎么办?”

宁德荣拍了拍脑门,点头道:“没错没错,是我疏忽了,只想着这署日里容易患上的病无非那几样,却忘了别的病”

不等说完,就听蒋经在一旁温声笑道:“表妹和老太爷不用担心,临行之前,家母特地给我备了些银子,刚刚来路上我也看过,隔着不远就是一家药房,到时候有咱们没有的药材,就去那家药房买些便是。”

宁德荣还有些不好意思,宁纤碧却是笑道:“既如此,就多谢表哥了。”竟是半点也不见外。

宁德荣也便郑重道了谢,看了看蒋经,再看看宁纤碧,心中也觉着这两个孩子的品貌实在般配,不过现下还小,再过几年,等他们都大了,若是双方有意,自己少不得要做一个媒人。

正想着,却是已经有人看见了这边诊治赠药的牌子,不到须臾间,就有口信传开,登时这桌子前就围满了人,也不单单是那些逃难的百姓,还有一些家贫看不起病的穷人,都立刻回家将患病的亲人拉了来,不能行动的,背着抬着也都想办法送了过来。

只不过是片刻功夫,在这免费诊治赠药的牌子前,就排开了比其他几家粥棚加起来还要可怕的长队。别说宁德荣始料未及,就是宁纤碧和蒋经,看到这个场面,不由得也惊呆了。

宁纤碧便碰了碰表哥的胳膊,小声道:“表…表哥,姨妈给了你多少银子?你看着…可…可是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