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听身后姜老太君颤巍巍叫了一声。宁纤碧回过头来,深深吸了一口气,看着老太君,郑重的一个字一个字道:“祖母放心,不会有事的。”说完就转身离去。

这里姜老太君整个人都瘫坐在榻上,太后病情加重意味着什么,她再清楚不过,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这样天大的祸事会降临在伯爵府的头上,想到这一家老少的性命,她眼里有些迷茫: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老太太,快当机立断吧,三老太爷显然是不行了。”

元氏在姜老太君身旁哭叫着。只这一会儿工夫,宁世澜宁世源和蒋姨妈蒋经等都得了信儿赶过来,见到姜老太君的面色,众人也觉着心里沉甸甸的,都默然无语。

ps: 咳咳咳,忽然想起,大家不要奇怪为什么太后会被害,好像嫔妃们没有这样的蠢蛋吧。但是想想吧,太后健康长寿而她又支持太子的话,呼呼,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阻力哦。当然,我不会明说,这个倾轧不过是一笔带过,主要笔墨还是要在芍药身上嗷呜

第一百三十四章:迎难

元氏见姜老太君不答自己的话,豁然站起身来,大叫道:“我不管,我是不能在这里等死的,我要”

“你要做什么?”姜老太君终于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却立刻听见儿媳妇这句话,不由得怒火上涌,狠狠一拍桌子,沉声叫道:“事情还没到最后地步,你这样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元氏大叫道:“体统?老太太现在还顾着体统?一家人的性命都要断送了。”话音未落,被宁世源一扯衣襟儿,听他咳了一声,元氏这才讪讪住口。心中犹自愤恨不已,暗道若不是当日老太君不肯把宁德荣驱逐出族,她们何用像今日这般担惊受怕?

“你们…还是想赶你们三叔出族吗?”

姜老太君的目光从儿子媳妇们脸上一一扫过,那些素日恭敬的眼睛里,此时的怨色是那样浓厚,浓厚到连掩饰都没有,让她轻易就看穿了他们恐惧与怨恨的内心。

“母亲别为这个伤神了。”宁世源和宁世澜踏前一步,来到老太君身旁恭敬道:“事已至此,多想无益,咱们还是静静等消息吧。”

姜老太君摇摇头,淡淡道:“我知道你们怨恨我老婆子,太后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只怕皇上迁怒之下,咱们家也就完了。你们怨我之前没听你们的话。只是我虽是个妇人,却也知道这世上无信不立,你们爹爹在世时也常说,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有良心,知廉耻,懂道义,守诚信。只是千古艰难惟一死,你们如今恐惧埋怨。我也不怪你们,如果真的将性命财物看的比礼义廉耻更重要,你们便走吧,离开宁氏家族,讨生活去吧,性命总比什么爵位官职强得多。”

“母亲莫要如此说,儿子们谨记父亲教诲,之前一时糊涂,请母亲原谅,以后再不要提这个话题了。”

宁世澜和宁世源齐齐跪下。忽听元氏不满的咕哝了一声,宁世源回头厉声喝道:“住口,你如果怕牵连。我现在就写了休书,你带上当日嫁妆回娘家去。”

元氏一愣,紧接着一张脸就惨白了,泪珠滚落下来。宁世源和她成亲这么多年,虽然她做不起对方的主。然而夫妻两个在一起时,都是轻怜密爱情意绵绵,她还从未见丈夫对自己这般发火,一时间心中又是委屈又是恐慌,只知道呜呜的哭。

这时候大家心里都不好受,只是元氏的哭声在静寂室内回荡着。让人听了也是心有戚戚,余氏和曲夫人想到妯娌三个争了大半辈子,如今可能几天之后就要上刑场。若是一起上刑场倒还算好的,就怕是被抄家,女眷发卖,到时候便要天各一方,因这会儿心中竟也生出了几分素日里没有的情分。都上前轻声安慰起元氏来。

“你们怎么说也是大人了,还能在这里哭哭啼啼的。就算是害怕恐慌,也能尽情发泄。可六丫头这会儿,怕是已经进宫了,那么点儿的孩子,要面对着病重的太后,承接着本不该她承接的怒火,可她走的时候儿,腰背挺得直直的,那眼神儿一丝不乱。你们想一想,难道你们这些大人?连个孩子也比不上?”

姜老太君说到这里,就看向几个孙女儿和白采芝,叹气道:“我知道你们这些小姐妹素日里是不服六丫头的,只是将心比心想一想,到了这个地步,你们可有六丫头的那份定力和决心?你们心里可还曾想过,要为你们的三爷爷做点什么?”她一边说就一边摇头。

蒋经一直在蒋姨妈身旁不说话,这会儿听见姜老太君说到宁纤碧,他方上前一步道:“老祖宗稍安勿躁,咱们且听皇宫里的信儿。”

因将之前宁纤碧探监,恐怕宁德荣有交代的事说出来,这时候也不能隐瞒自己和四皇子的交情了,总算这样一来,让绝望中的众人又生出一丝希望。只是想到这一丝生机全都系在宁纤碧身上,不由更是担忧起来,不知道宁纤碧这会儿进没进宫,进宫了又能如何?

宁纤碧此时正走在通往慈宁宫的青石板路上,身旁是几个婆子和宫女,她竭力稳住了自己的心跳,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走到台阶前。

抬头看了一眼金碧辉煌的宫殿,她沉稳的踏上台阶。

“宁姑娘,皇上宣您在外室觐见。”

一个太监迎出来,对宁纤碧的态度还算是恭敬。

宁纤碧点点头,微笑道:“多谢公公。”然后转身往偏殿而去。

那太监的眼中闪过一抹异色,暗道这女孩儿真是好定力,难怪连沈阁老和那位外甥祖宗都要替她求情,果然非寻常女孩子可比。

外室是在慈宁宫的偏殿临时开辟出来的,专供皇帝和皇后嫔妃们休息,因为太后的病情与边关战况,皇帝这几夜熬得很厉害,宁纤碧看到他的时候,那两只眼睛已经满布了血丝。

见宁纤碧跪拜行礼后,站起身来便盯着自己看,皇帝不由得冷冷道:“你看着朕做什么?可是要为你那爷爷求情?”

宁纤碧垂下眼帘,淡淡道:“民女固然担忧三爷爷,但民女知道三爷爷不会死。民女只是眼见皇上有些憔悴,两只眼睛也熬红了,所以心中恻然。太后病重,政事如山,这一切都离不开皇上,皇上还当保重龙体才是。”

皇帝面上的冰冷表情缓和了一下,嘴里却哼声道:“你以为这样说,便可以打动朕,替你那三爷爷脱罪吗?”

宁纤碧依然眼皮子也不抬,淡然道:“凡是罪名,岂有能够逃脱的?除非民女的三爷爷是冤枉的。只不过此刻,却也不是探讨这个的时候儿,皇上宣民女进宫,不会只是为了过问这么两句话吧?”

这话却是毫不示弱,在皇帝面前算是有点小小不敬了。实在是因为宁纤碧想到宁德荣受的冤屈,心中就十分不爽,暗道你这个皇帝不能让后宫平和,却让我三爷爷受牵连,天下间还有这么没道理的事吗?

贝壳子倒吸了一口冷气,刚要上前教训宁纤碧两句,却见皇帝摆摆手,他饶有兴趣的在宁纤碧身上打量了几眼,心想难怪千山那小子在朕面前连两三岁时抱大腿哭求的手段都使出来了,就差没在地上撒泼打滚儿。这女孩儿虽然容貌不显,个性却是强硬,偏偏她又不是虚张声势,这身子站的忒稳,就是朕的一二品大员,这个时候儿也未必就能站出她这么个云淡风轻宠辱不惊的气度来。

心中想着,对宁纤碧的好感度更是嗖嗖嗖往上窜。然而就像宁纤碧所说,这时候儿却不是研究这问题的时机,因沉吟了一下,便沉声道:“沈爱卿和千山那小子为了让朕对你们宁家网开一面,可以说是用尽了浑身解数。朕已经答应他们,就算…就算母后…,只问罪你三爷爷一人,不牵连涉及宁府。你…还要进去给太后诊病吗?可知现在是要紧关头,太医们都说母后无力回天,你如果现在离去,朕不怪你,也不会牵连你。可一旦你进去了,给母后诊治,母后还是有个…朕就不可能饶过你了,你”

说到这里,堂堂天子竟然也有些说不下去,他看向宁纤碧的眼中既有几丝希望的目光,又透露着一股恐惧。

宁纤碧抬起眼,看到皇帝的目光,心中也不由得一动,这天下间最尊贵的男人,面对母亲的生死,竟也如此可怜。只这一点,便值得人为他做些什么了,何况他还是皇帝。

“是的皇上,我要去。”

不需要说什么,这一句话斩钉截铁掷地有声,已经足够表明宁纤碧的态度。

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点头道:“好,你去,朕随你去。”

进入了寝室,宁纤碧上前看了看太后的面色,不由得也惊奇不已,当日在狱中和宁德荣说的话并不多,所以她一直疑惑为什么太医们看不出太后是中毒,就算最开始被宁德荣的药压制住,当太后昏迷后多日,也该渐渐显出来了吧?

谁知这会儿亲眼看见了,才知道太后面色平静,只是脸色有些苍白,别说在表面了,就是脉象中,也丝毫查探不出中毒的迹象。

宁纤碧不由得暗暗心惊,心道这个架空时代的物种到底丰富到了什么程度啊?尼玛是毒蜘蛛啊,毒蜘蛛毒人竟然是这么不动声色的吗?肯定是在我那个时代里已经灭绝了或是压根儿就没出现过的东西吧?不然我怎么从不知道有这么一种厉害的毒蜘蛛?

不过转念一想,以毒蜘蛛的毒性,太后竟然能在宁德荣那点药物的帮助下挺过了半个多月,大概就是因为这毒性虽难解,却不十分猛烈。

所谓凡事有利有弊,这毒蜘蛛恐怕也是因为这个毒性才被选中。毕竟急性毒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完全无症状的,就算生前没有,死后也会出现。但是慢性毒药却是缓缓在身体里累及,往往人死后也没有症状,直到变成白骨后,才可能用各种检验方法检出来。

就好像当初她被白采芝下了慢性毒药一般,即便那时候她不怎么懂中医,但对药理药性可是很熟悉的,然而竟没察觉到自己是被下了毒,这固然是因为二十多年来没有刻意去在脑海中复习那些药理学知识,对白采芝又没有防备,然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白采芝选了一味特别合适的慢性毒药,以至于自己一直以为这是内脏的病症,甚至是癌症等古代不知道的疾病,却从未想到是中了慢性毒。

ps: 感谢大家对我的月票支持和打赏,求粉红月票推荐票,嗷呜嗷呜!

第一百三十五章:希望

当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那微弱的脉象中察觉出一点蛛丝马迹。只是她的医学水平太普通了,这点蛛丝马迹实在帮不上什么忙。也别说她,就是那些太医,虽然宁纤碧不耻他们的人品,却也知道他们的医术未必就比宁德荣差,这点蛛丝马迹他们不可能诊断不出来,只是不明所以,因此也不敢说,只好将全部过错都推到宁德荣身上,这样一来,既保住了自己,又杀了嫉恨欲狂的对手,正是一举两得。

这个时候,只剩下按照三爷爷的方子所配的这副药了。

宁纤碧心中叹气,她也知道这件事到此时,就要看自己的运气,然而被逼至此地步,她却不得不来碰这个运气。

“如何?”

走出帐外,就听见皇帝急急问了一句。

皇帝这也是关心则乱,他明知宁纤碧的医术比起宁德荣和太医都要差很多,毕竟只是个十三岁的女孩儿,再厉害又能厉害到哪里去?可人在绝望关头,一棵稻草也要依靠的,皇帝也是人,也不例外。

“皇上,太后十分危急,民女这里有三颗药丸,每三天给太后服下一颗,或可延半月之命,这半个月中,皇上需要找到一个会用飞燕三十六针的大夫,到那时,或许太后还有救,不然的话”宁纤碧没有再说下去,只是轻轻摇了摇头。

皇帝的目光一下子就变得十分复杂,他皱着眉头咬着牙,忽然,视线变得锐利起来,看向宁纤碧沉声问道:“这是宁德荣教你的法子?”

“是。”宁纤碧毫不犹豫,这可不是撒谎的时候,欺君之罪啊。她今天豁出去死就死了,但千刀万剐的滋味儿可不想尝试。

皇帝沉默下来,恨恨道:“就是他害得太后病危,你如今却要朕用他说的药”不等说完,他一拳捶在桌子上,发出一声巨响,仿佛是那份宣泄不出来的愤牛

这不是一个替三爷爷伸冤的好时机,因此宁纤碧只是淡然道:“如今的情况,就如同六年前,用这个药。总还有一线生机。不用的话,就半分生机都没有了。太后病危,还请皇上早做决断。”

“决断?朕还能有什么决断?你都这么说了。”皇帝恶狠狠盯着宁纤碧。忽然凶狠道:“听好了,如果这药服下去,太后…太后…你要拿命来偿。”

宁纤碧微微施礼,一字一字道:“民女明白。”

她说完,就从袖中拿出那个这几天视若性命般的盒子。从这三颗药制出来的那一刻起,她没有近过任何人的身,到了皇宫内更是步步小心,她很肯定这就是自己按照宁德荣的方子制出来的药。

这种复杂到极点的药方一般不是配成成药来用的。都是捡了药材后煎服,然而这一次事出突然,又有看不见的暗流。所以宁德荣无奈之下,才让宁纤碧将这药方配成成药。

虽然非常肯定,但宁纤碧将药丸取出来后。还是忍不住观察了下,又轻轻嗅了嗅。尚未等吩咐宫女拿碗过来,就见一个宫女走来,轻声道:“姑娘可是要将这药丸化水?交给奴婢吧。”

宁纤碧心中猛然一跳,抬头看了那宫女一眼。淡淡道:“不用,给我拿一个碗和一壶热水过来即可。”

那宫女愣了一下。笑道:“姑娘,这是宫里的规矩,给太后服用的东西,是不能让别人乱动的,何况还要经过太医的检查”

不等说完,便见宁纤碧微微一笑道:“这种时候了,还要折腾这些事?”说到这里,想起宁德荣的吩咐,不能打草惊蛇,因吸了一口气道:“你按照我的吩咐做就是,这药化开是要有特殊手法的。”

那宫女笑道:“姑娘有什么手法可以交给奴婢”不等说完,见宁纤碧疑惑地看过来,她心中也不由得一凛,正要再说,就听皇帝猛然吼了一声道:“废什么话?按照宁姑娘说的做,慈宁宫的宫女什么时候竟是这样不懂规矩了?”

虽然对宁纤碧一直很冷淡甚至是凶恶,但这句宁姑娘却泄露了皇帝心中对她的欣赏。

只是宁纤碧这会儿可没有心思去研究这句话里的微妙之意。她只是死死盯着那宫女看了几眼,记住了她的模样。一边笑道:“皇上别生气,这位姐姐想来也是尽忠职守。”

“尽忠职守难道不分时候儿?”皇帝冷哼一声,与此同时,他心中也有了一丝疑惑:宁纤碧来救太后,那是押上了自己的生死。这个宫女呢?无缘无故的,她难道也要押上生死?不如此的话,为什么小小一件事,却要如此坚持?按照吩咐做不就好了?

到底是皇帝,从小儿就是在阴谋诡计中培养出来的,那宫女只是表现出了这样一丝不妥,就被他抓住了,当下盯着对方的背影瞧了两眼,他便扭头对贝壳子悄声说了两句话,贝壳子凑上前听清了,方答应一声,又退到皇帝身后站着。

皇帝的目光又挪到了宁纤碧身上,须臾间宫女送上干净的瓷碗和热水,只见她有条不紊的用热水将瓷碗烫了三遍,然后倒入一点开水,凉了后才将药丸放进去,又用开水将勺子也烫了几遍,这才开始化药,虽然动作有些小花样,但又怎么能瞒得过皇帝的眼睛?这分明没什么特殊的作法,可为什么宁纤碧非要坚持自己来做,莫非…她也知道了什么?

想起之前宁纤碧承认她见过宁德荣,皇帝心里觉着隐隐有了一个猜测,他握紧了拳头,若真是这样,后宫中究竟是谁在找死?绝不可能是位份低的,那几个宠妃里面,太后没了对谁最有好处?

皇帝心中一下子升起巨大的阴影和疑问,不过这会儿他没心情追究这些,眼看宁纤碧端着药碗进到了帐子里,他在外面空等着,只觉冷汗津津,母后的生死,就在这顷刻之间了。

过了约莫有一刻钟,宁纤碧才走出来,她额头上全是汗水,用袖子擦了擦,便微微福身道:“让皇上久等了,太后昏迷,药不太好喂,幸喜太后尚知吞咽。”

皇帝点点头,沉声道:“太医说母后撑不过今天晚上,你今晚就留在宫中,若是母后过了今晚仍可坚持,朕…就信你。”

宁纤碧淡淡道:“是,民女遵命。只是皇上,张榜广寻良医之事,还请您分派下去,即使用这药,也最多延续太后半月性命”不等说完,便被皇帝打断道:“这个朕自然知晓,不须你提醒。”

想了想,他对贝壳子道:“今夜把宁姑娘安排在这慈宁宫中,守卫们多调几个过来,一应出入人等,必须详加查察,至于皇后和嫔妃们”他沉吟了一下,方冷声道:“除了皇后,其他嫔妃们暂时不必过来探望了,一切等明日之后再说。”

“是。”贝壳子躬身答应,这里宁纤碧却是心头一跳,忍不住便看向皇帝,却见到他也正看向自己,那双锐利的眼眸如同能穿透人心,让宁纤碧不自禁就又垂下了眼帘。

莫非,皇上知道了什么?她心里这样想,转念一想:嗯,知道就知道呗。难道三爷爷这种奇冤不该昭雪吗?只是怕也有些难,皇帝错了也不会承认自己是错的,如果是一些大事也就罢了。这样的事情,他怎么可能在天下人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那不是打脸吗?喔!我也不求什么了,能顺利救太后,救回三爷爷就好。

皇帝还有政事要处理,因此在这里和宁纤碧又说了一会儿太后的病情,便离去了,过了一会儿,皇后过来,对宁纤碧的态度也很是和蔼。如此一直等到傍晚,太后病情倒是稳定了些,几个太医把了脉后,也都是十分惊奇,待听说是因为太后服用了宁纤碧带来的药,这些人心头就沉甸甸的。

宁纤碧才不会管这些小人怎么想,医者仁心。像这些在皇宫倾轧中已经失了良心本色的医生,就算医术再高明又如何?她也不想为这些小人烦心,只是终究担心这一夜太后的情况,这可是关键啊。

因此辗转反侧了一夜,一直到天蒙蒙亮才打了个盹儿,刚刚进入梦乡,就听到外面的时辰钟打响,立刻将她惊醒,问了宫女,得知已经五更了,她连忙穿上衣服走出去,正见圣驾匆匆而至。

“皇上。”

宁纤碧正要下跪参见,就被皇帝一把扶住,听他紧张道:“太后如何?”

宁纤碧心想我还想知道呢?正不知该如何回答,就见一个老嬷嬷走出来,喜极而泣道:“回皇上话,太后还昏迷着,只是情况看来稳定,没有像太医们说的,有性命之忧。

对于皇帝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好的好消息了,当下便长长出了一口气,点头道:“好,很好。”他看向宁纤碧,目光也和煦起来,轻声道:“很好,你又救了太后一次。”

宁纤碧退后一步,垂头认真道:“是三爷爷又救了太后一次。”

ps: 敲锣打鼓求粉红月票和推荐票,最后几天了,这个月坚持三更到现在,笨酒伸手要票票,嗷呜!

第一百三十六章:心计

皇帝一窒,他当然明白是宁德荣救了太后,只是宁德荣被他关在死牢里半个月,他怎么好意思拉下脸说这种话?当即听见宁纤碧还特意强调这一点,皇上不由得有些恼羞成怒,心想朕不知道是你三爷爷救的吗?朕不杀他还不行?这种事难道也要让朕认错?那朕成了什么?

不过转念一想,宁纤碧这样不居功不骄傲重情义的性格也值得赞赏,因此便强忍了心中的气,温声道:“好了,看你一夜没睡,去好好儿歇歇吧。喔,你昨儿说朕满眼血丝,今日朕也觉着这有些不舒服了,有什么偏方,也给朕用一用。”

宁纤碧心想你狠狠睡上十个时辰就好了。只是这话当然不敢说,只得笑道:“皇上只是这几天用眼过度太过劳累,若不想吃药,让人拿热毛巾连续热敷一两个时辰便可,顺便也可休息休息。”

皇帝点点头,他还要上朝,因此说了两句话便离去了,接着皇后和嫔妃们过来探望,这些不消多说。

宁纤碧这会儿没事情做,忽然想起太后年老体弱,卧床半个月,也不知道身下是不是有了褥疮,这些宫女们只怕未必敢搬动她。于是连忙指挥众人给太后翻身,幸亏太后常年营养好,身体稍微发福,饶是如此,骨头尖上也有一块破了皮。

宁纤碧连忙用了些草药敷上,这时候可没有什么紫药水百多邦的,然而情况幸亏不严重,只要过一会儿翻个身就好,因和众人细说了原因,宫女嬷嬷们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会照办。

这边刚刚交代完,就有小太监进来禀报。说是睿亲王府的三位少爷过来探望太后。

这一次事情宁纤碧虽然感激沈千山,却也不想见他,终究还是自己的终身幸福比较重要,因便回了房间。

却听外面脚步声响,不一会儿,周鑫的声音就传过来:“六姑娘呢?请她出来相见,关于祖母的情况,我还有些事想要问她呢。”

宁纤碧用手拍了拍额头,最怕遇上这种不按牌理出牌的蛮横家伙。果然,不一会儿。就有个宫女过来相请,无奈之下,宁纤碧只好出去。

不过这一次不是沈千山自己。还有他两个堂哥和周鑫这个表哥,总算对着他,宁纤碧也不觉得十分别扭。彼此见过礼后,沈千越便笑道:“六姑娘,太后的病情如何?”

宁纤碧解释了两句。接着沈千城和周鑫也问了几句。太后的病情就是这样,他们问完了这些常规的,却也没别的可问,气氛一时间沉默下来。

沈千山这时候方微笑道:“姑娘这一次功劳最大,只怕皇上要留你住在这里,一直等到太后康复。只是伯爵府那边还不知是什么情况,我等一下有心过去探望老太君,不知姑娘有没有什么话需要带的?”

周鑫眼睛一亮。笑道:“好,这个主意好,等下我和你一起去,正好也很长时间没看见蒋经了。”

沈千山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四皇兄要去。自然没问题,只是你要先在容妃娘娘那里请了假。能出宫再说吧。”

一句话让周鑫垮了脸,咕哝道:“真是,非要去我娘那里请假做什么?去皇后娘娘那里请假就好了啊,皇后是六宫之主”不等说完,便见沈千山摇头道:“皇后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才不会替你做这个主。”

当然不能做主。宁纤碧知道周鑫的母亲是淳妃一派,所以周鑫后来才和沈千山与太子愈行愈远。只不知这一世里会如何就不知道了。这种情况下,皇后又怎么可能替周鑫做主,这不是惹他母亲嫉恨愤怒吗?

周鑫也知道这个道理,当下便不再说。沈千山将目光挪回宁纤碧身上,眼睛闪闪发亮的看着她。

“多谢三公子了,也没什么话带给祖母,让她好好保重身体,就说一切我心里有数,请家里人不要太担心了。”宁纤碧终究还是福身谢过沈千山,她心里有一丝怅然:毕竟是上一世里倾心爱过的男人啊。这一世里他对自己这样贴心,怎么可能一点儿也不动容?

但却也恰恰因为如此,她对沈千山的恨才是刻骨铭心。虽然对这个男人,表面上可以做到云淡风轻,似乎不爱也不恨,然而宁纤碧心里很清楚,她是恨沈千山的,更不想重蹈覆辙。就算这一世他似乎喜欢了自己又如何?那不过是男人的征服欲望罢了,如果自己真的傻到再爱上他嫁给他,恐怕不出几天,新鲜劲儿过去了,自己这个性刚强的妻子就要再次被弃如敝履。

不,绝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宁纤碧在袖子里握紧了拳头:所以,不会再爱他,更不会再嫁他。若是能因此就让他一世都记住自己,似乎也不错,这是他欠自己的那一世情,就在这一世里一并偿还了吧。

沈千山听宁纤碧语气温柔,一颗心立刻激动起来,只觉着此时能为她做这么一点事,也是无比荣耀和幸福。因此从宫里出来后,他便别过了沈千城和沈千越,打马往伯爵府而来。

周鑫到底也没有请下假,因此在二门外遇见蒋经时,沈千山忍不住还笑话了几句。他现在看蒋经顺眼的多了,对方已经订婚,而宁纤碧并没有阻止,说明这一对表兄妹之间并不像自己之前想的那样有私情。

见了他,蒋经也很高兴,忙陪着他往宁馨院来,一面叫人去请宁世澜和少爷们,一面苦笑道:“从昨儿六妹妹走后,伯爵府里就没有一个人不担心的,连我昨夜几乎都没睡,更不用提老太太和姨妈姨父了,三公子今儿来的真是及时。既然太后挺过了昨夜,想来是妹妹的药有效果,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沈千山点头道:“正是。只是我有些奇怪,你怎么直接去找了我爹?论理你该先找我才是,这种事情,我和父亲两个人总比父亲一个人更有力度些。”

蒋经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沈千山指的是自己在宁纤碧授意下专门去找沈茂,求他在太后危急时提醒皇上宣宁纤碧入宫的事。考虑到这位三公子的性格,他没敢直说,便斟酌道:“我当时也完全是没了头绪,六妹妹将这件事交付给我,我一时间哪里去想那么多?只想着沈大人是阁臣,深受天子信赖,找他准没错。”

沈千山“嗯”了一声,也没怀疑他这番说辞,摇头道:“父亲深受皇上信赖是不错,可这一回,因为有宁老先生的前车之鉴,皇上开始是不肯同意的。幸亏我在旁边豁出脸皮的求,这才给了机会。”他本不是喜欢炫耀功劳的人,不过这关系着自己在宁纤碧心中的形象,所以一定是要高调一把了。

蒋经诧异的看了沈千山一眼,总算这家伙的廉耻心还没全被狗给吃了,微微咳了两声掩饰自己夸自己的心虚和别扭。

好在这会儿已经进了二门。宁彻宣和宁彻守等人正要往外走,看见他们,面上不由的露出狂喜之色,一起奔上来拉着沈千山道:“三公子,你来了可太好了,不知道你能不能进宫,六姐姐(妹妹)到现在还没回来,也没有个信儿,真是急死人了。”

沈千山笑道:“放心放心,我刚刚就是从皇宫里出来的,六姑娘没事儿,让我来和老太君说一声。”话音未落,宁彻宣与宁彻守都是喜出望外,拉着他便往姜老太君的宁馨院去。

此时一大家子人,除了是有实权官职在身的宁世泊不得不去衙门当值之外,其他人都在姜老太君面前守着,众人一夜没睡,唯恐什么时候抄家灭族的旨意就会下来。

往日里热闹非凡的福寿堂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细细呼吸声,忽听外面脚步声响,接着丫头的声音响起道:“三公子来了。”

众人一怔,心想这个时候还会有谁上门来?待到反应过来,发现真是沈千山,就连平日里矜持的女眷们也不由得都齐刷刷站起身来。

沈千山给姜老太君见过礼,坐在她身旁,笑道:“老太太放心,虽然昨日我没在宫里,不知道事情具体经过,但太后原本被太医们下断言说熬不过昨夜,偏六妹妹用了药后,这会儿气息还平稳着,如今看来,倒是要加紧时间寻找名医,我也是领了皇上派给的这件差事,一会儿就要去的,只是因为六妹妹生怕老太太和伯母婶子们担心,所以让我特意过来告诉一声。”

如果宁纤碧在这里,听见沈千山这番话,一定是要跳着脚骂他卑鄙了,明明就是这家伙主动请缨过来的,如今却变成了自己指使他来。

沈千山见姜老太君等人的眼中都现出诧异之色,心中暗暗有些得意,他便是要故意这般说,让宁家的这些长辈们都误以为宁纤碧与自己亲厚。

到那时,只要派人过来提亲,她们不反对,就算宁纤碧不太愿意,也总不好意思当着长辈们的面儿为婚姻之事争持吧?那自己和六姑娘的事自是水到渠成。至于感情,嗯,感情是要慢慢培养的,自己的爹娘婚前还都不认识呢,婚后感情还不是很好?

因又说了几句话,便说身上还有差事,起身离去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飞燕三十六针

接下来的几天里,皇上便命沈千山和沈茂放下一切事物,专门在天下寻找会飞燕三十六针的名医。宁纤碧这从来不信佛的人,这会儿也动不动就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向上苍祈求,希望生活也可以和电视剧一样狗血,哪怕在最后一天的期限,能找来这么个神医也好啊。

她原本以为,皇上既然心里清楚宁德荣是被冤枉的,那肯定就会将他放出来,由他给太后施针。但她发现自己还是小看了皇帝的尊严,丫的放着宁德荣不用,宁可满天下张皇榜。

有时候她也忍不住会暗自猜测:皇帝的面子和他娘的性命到底哪个重要?难道一直到最后,都找不到那个会飞燕三十六针的人,皇帝为了面子,就能忍心看着太后死去吗?

不过事实证明,生活远远不如小说狗血或者富有戏剧性,到了第六天,会飞燕三十六针的人就被找到了。

宁纤碧躲在屏风后,亲眼看着那个温润如玉的青年被内侍引着走了进来,看年纪不会超过二十五岁,竟然会那出了名难学的飞燕三十六针?这…这人不是开了外挂吧?宁纤碧惊讶的下巴都快要掉到地上了。

惊讶的显然不是宁纤碧一个,皇帝周铭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个清秀男人,心底里也有一股想吐血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