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未来,想想就叫人期待。

柳三娘在给姑娘们上课时,也小小地透露了千金楼的转型计划。如果转型成功,她们往后就不会干那些迎来送往的事情了,顶多只是在官方活动上登台演出。

要是她们愿意下苦功夫学习和练习,说不准在首次选角活动结束后还能荣升为第一批入选姑娘的老师!当然,要是她们更想上台演出,也可以报名参加选角活动。

这个消息让小姑娘们都欢喜雀跃起来,感觉未来多了许多选择,眼前的一切倏然变得亮堂极了。

在这种氛围之下,十二位小姑娘自然都马力全开,倾尽所有精力去完成老师们布置的任务不说,私底下还自己加练!

小姑娘们那股子折腾自己的狠劲,连盛景意这个曾经吃过不少苦头的演技派都自叹弗如,赶紧给她们做第二轮思想工作,让她们不必把自己逼得太紧。

可连含玉这个主演兼老师都从不松懈,小姑娘们又怎么愿意落后,她们嘴里答应得很爽快,回头该疯狂加练还是疯狂加练。

就在盛景意发愁“我们家小姑娘太用功了怎么办”的时候,一张来自韩府君的帖子送到了千金楼。

作者有话要说:

小意儿:只要你多看一眼,我就把你安排上!

韩府君:?

注:

①节目创意,参考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好声音》

②昆曲介绍,还是参考纪录片《昆曲六百年》

第29章

有徐昭明和寇承平提过醒,盛景意收到帖子时并不意外。从那位韩府君的履历来看,只要打个照面,估计徐昭明和寇承平两个小纨绔什么底都给人抄了,卖掉她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因为心里清楚很可能是要谈《桃花扇》的事,盛景意也没特意盛装打扮,挑了身寻常衣物,往脑袋上插上两只自己最喜欢的小玉兔便带着立夏出门了。

相比盛景意的从从容容,盛娘她们心情没那么轻松。

女儿大了,总是要让她学会独当一面的,给她挑了立夏当丫鬟就是为这个做准备。可这一天也来得太快了,她们都还没做好心理准备,怎么那位韩府君就派人来下帖子了?

她们在秦淮河畔待了那么久,什么人没见过,像韩府君这种出身名门、少年得意的年轻人最招女孩子喜欢了,要是女儿一不小心陷进去了该如何是好?

诗经里都说“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对于她们这种出身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有时候很多姑娘明知道不可能,还是想飞蛾扑火,如意楼的孙当家不就是一个例子?

不是盛娘她们觉得自己女儿不好,相反,她们觉得自家孩子哪儿都好,配天底下最好的儿郎都行。可自己的想法是一回事,现实又是另一回事,做人总要清醒些不是吗?

杨二娘见盛娘与柳三娘都满面愁容,开口劝慰道:“你们也别瞎操心,听说那位韩府君为人清正,早已与他老师的孙女有婚约,只是因为女方要给父亲守孝才耽搁了婚期。他哪怕是为了保持尊师重道的好名声,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闹出什么流言蜚语来。”

这些东西自然是包打听老张给打听回来的。

她们这些在秦淮河畔混的,其他事都可以不管,首先得摸清官府的动向,去年她们被官府下通牒,不就是因为有人在官府那边捣鬼吗?因此新的父母官一到,老张就出去打听了对方的出身和作风了。

另一边,盛景意乘着轿子来到府衙,从后衙侧门被人领了进去。

自古以来都有“官不修衙”的说法,一来是为了显示自己为官清廉,不好奢靡;二来是到地方上当官往往三年就会挪位置,掏钱修自己只住三年的后衙不太划算。

不过每任主人不同,这后衙看起来还是不大一样的,盛景意从花木扶疏的后园往里走,不一会便被引到一处临水小谢前。

江南一带的人大多爱风雅,修园之风盛行,比之当年处处都是达官贵人园子的洛阳有过之而无不及,连这金陵府衙的后衙也是有山有水。

盛景意进门时已有人入内通传,这会儿韩端已候在临水小谢之中。

这临水小谢虽不算特别大,却四面开阔,过往的仆从只消远远看上一眼,便能对里头的情况一目了然,这样的安排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误会。

盛景意也从老张那边了解了关于这位韩府君的情况,瞧见韩端的安排立刻明白对方的意思。

韩端纯粹就是邀她来谈事情的,对她这样的小姑娘没什么想法,也不希望她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盛景意心中稍定。

这时代家里养些姬妾很正常,但凡有点家底的人都可以纳妾,没名没分的舞姬歌姬就更不用说了,有时候达官贵人之间甚至还会相互赠送,送完还传为佳话。

只是别人怎么样是别人的事,当初她在娱乐圈见过不少片场夫妻、见过不少“应酬”与潜规则,对这些事情非常反感。

虽说谈什么一生一世一双人很俗气,但如果她将来真要和什么人结为夫妻,她不希望对方身边还有别的女人。

相识之前的事也就算了,谈恋爱分分合合很正常,可要是两个人同床共寝之后对方还去和别的女人寻欢作乐,她完全无法接受。就算是吃的东西,她也不乐意别人吃过的,更何况要容忍丈夫亲完又来亲自己,甚至要和别的女人排好日子轮流等着和丈夫上床。

在这个时代订了婚基本和成亲没什么区别,韩端在她眼里已经不是单身人士了!既然她无意和别人分享丈夫,自然也不会对别人的丈夫有什么想法。

盛景意上前向韩端见礼。

上回她只是在廊下远远见了韩端一面,没看得太仔细,这次韩端单独相邀,她好奇地多看了两眼,发现韩端果然不愧是让秦淮河畔无数姑娘津津乐道的美男子,那姿仪、那风度都是没得说的。

见她被人引进来,韩端虽没亲自相迎,却也含笑起身叫她不必多礼,客客气气地邀她坐下。在他身上竟看不出半分上位者的倨傲与盛气凌人,对待她一个官伎之女也像对待正经邀请来的客人一样。

盛景意心中暗惊,面上却没表露出来,规规矩矩地喊了声“韩府君”,才在韩端对面落座。

韩端今日休沐,穿着一身便服,有点类似道袍,细看是上等的白底青纹料子做成,款式虽常见,做工和衣料却都是一等一的好,搁在后世那就是权贵富豪专享的高定款。

他双目清明,气质和雅,丝毫没有许多男人身上那股子叫人想要避而远之的油浊感。

见小姑娘端端正正地落座,一双星眸忽闪忽闪,似乎在想着该起什么话头,韩端先叫人给她上了茶,接着便开门见山地说道:“这次我邀盛姑娘过来,是因为徐小公子说《桃花扇》是由你来编排的。”

盛景意一听,明白了,确实是徐昭明卖了她没错。徐昭明的道行在这位韩府君面前却是不够看,估计他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套了话,心里头还把这位韩府君当知己和同好来看待。

既然韩端确实是冲着《桃花扇》来的,盛景意也不藏着掖着。她转头喊了立夏一声,示意立夏把她们带来的策划案拿进来。

立夏正和韩家的丫鬟远远守在水榭前,听到盛景意喊自己,她不由一阵紧张。

刚才她偷偷看了韩府君一眼,对韩府君的长相惊为天人,但正因为韩府君长得俊,她才免不了想起临行前杨二娘对她的嘱托:一定不能让她们小当家栽在这位韩府君身上!

可韩府君可是金陵城的一把手,他真要想做点什么,她该不该动手?哪怕是来巡街的衙役,对她们来说都是得笑脸相迎的人,更何况是这位身居高位、出身高贵的韩府君!

立夏紧张兮兮地把策划案拿进水榭。

韩端见这位看起来明显会点身手的丫鬟这种表现,余光不由又落到盛景意身上。

从一开始,这个小姑娘就表现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乖巧懂事这种事装得出来,紧张不紧张、从容不从容却不是能伪装的,人要是处于紧张害怕状态,哪怕她努力克制,表情和动作也会带出端倪。

很明显,那小丫鬟的种种表现才是寻常小姑娘应有的。

不过对于官伎来说,最重要的功课便是送往迎来,这个小姑娘既然是官伎之女,从出生起便入了伎籍,她的母亲会教她如果应对这些场面也很正常。要是连这种场面都应对不了,上台表演肯定也演不出多高的水平。

韩端正想着,盛景意已将带来的策划案呈到他面前。

韩端疑惑地问道:“这是?”

盛景意说道:“这是民女拟定的《桃花扇》全本戏排演方案,内容比较复杂,很难讲清楚,不如韩府君先看一看。”

既然想让韩端把选角活动列为官方活动,盛景意自然不会错过这么好的机会。

以前她想向幕后转型,跟着圈中前辈拉过投资、选过演员,不管是想让金主投钱还是想拉大咖参演,需要谨记两个原则:第一,你得不要脸,很多事就是张张嘴的事,你不大胆地开口,怎么知道谈不成?开个口又不会掉块肉!第二,你得随时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你不知道机会什么时候会降临!

所以在听说韩端对《桃花扇》有兴趣时,盛景意便着手写正经的策划案,随时准备忽悠,哦不,游说韩端站出来给《桃花扇》撑个腰。

韩端接过盛景意递到她面前的策划案,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娟秀漂亮的字迹。

兴许是因为年纪还小,这字缺了些力道,不过隐隐已经有了自己的风格,看似秀气,实则暗藏筋骨。都说字如其人,从这字看来,眼前这个看起来有些柔弱的小姑娘,内里怕也不会太软弱。

等韩端仔细往下看,目光渐渐变得专注起来。

前些天看完《桃花扇》之后,韩端就在思考如何扩大《桃花扇》的影响力,几日下来他心里已经有了不少想法,所以今天他下帖子邀盛景意过府一叙。

盛景意这份策划案里面有不少思路与他的构想不谋而合,若非他从未和旁人说起过,他都怀疑是不是有人向盛景意泄露了自己的思路。

等把这份清晰明了的策划案看完,韩端知道这不是盛景意想办法偷了他的想法,而是盛景意的打算和他不谋而合。他看向盛景意的目光多了几分欣赏,说道:“这是你自己写的?”

盛景意说道:“这是我与徐公子、寇公子商量出来的,我娘她们也给了不少意见,我只是把她们的想法整合起来而已。”

她说话不疾不徐,语气从容不迫,言语间也并不居功,反倒给韩端一种奇异的感觉:这份策划案应该就是出自这小姑娘之手。

若非初生牛犊不怕虎,普通人绝不敢有这种大胆的想法:寻常官伎能收到这类活动的帖子就该欢天喜地了,谁敢跳出来说要自己牵头搞一个?

韩端剑眉微挑,启唇笑问:“盛姑娘只要我派教坊的人主持选角?”

教坊的人来主持,就是意味着这活动是官方认可的。

盛景意可不是瞻前顾后的人,既然起了头,那当然是撸起袖子干到底。她一点都没害臊,麻溜地顺着杆子往上爬:“若是韩府君可以出面和教坊那边说一声,那自然再好不过。”

第30章

韩端从小就是同辈之中最出色的,后来到了外面便连不少年纪比他年长的人也与他平辈论交,同龄人还在和同窗打马球、踢蹴鞠的时候,他便已与他们的父辈同朝为官。

在外为官时,韩端也吃过年纪小被人看轻的亏,不过等他在地方上施展开后就没人敢在轻视他,碰上的人要么与他诚心相交要么对他俯首帖耳。

至于那些执意要和他对着干的,自然全都无声无息地被他打压下去。

文人报仇,讲究的就是不动声色置你于死地。

眼前这个小姑娘却与韩端遇到过的人都不一样,这小姑娘胆大心细,很懂得拿捏分寸、把握机会。

才十三四岁的年纪,竟然已经有这样的心性,着实叫人意外。

韩端不反感有野心的人,正相反,他喜欢和有野心的人合作,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把事情办好,那些整日清谈、满口仁义的人,事到临头说不准跑得最快。

既然两人目标一致,韩端也没有故意吊着盛景意,爽快应下盛景意的请求。

盛景意目的达成,立刻得寸进尺地问道:“等姑娘们出师汇演,韩府君会去看吗?”

要是韩端能亲自到场,效果比什么都强,毕竟他现在可是金陵城的一把手,还是无数姑娘的热议对象。她偷偷瞧了韩端一眼,觉得韩端露把脸出卖一下色相,说不准汇演当日还能吸引不少女观众!

光是做男人生意怎么够,经济学家经常说,女人和孩子才是消费主力!

韩端看了眼盛景意发间缀着的那两只小小的玉兔,觉得这小姑娘就是只小兔子,只要没有危险她就蹦得很欢。

就是不知道遇到危险时她会不会像小兔子一样瑟瑟发抖。

面对盛景意伸出来试探的小爪子,韩端淡淡笑道:“这个的话,到时再说吧。”他主持一府事务,不是什么邀约都会应的,倘若盛景意几人真的能把选角活动办得有声有色,他到时当然会去捧个场。可现在谈这些还太早了,连花朝节都没过,《桃花扇》也没开始往外卖,不确定因素太多了。

盛景意也没指着动动嘴皮子就请动韩端。她来这一趟的主要目的已经达成,看韩端这态度,估计只要汇演能办起来他肯定会出席,到时候她们再正式下帖子邀请就好。

事情谈完了,茶也喝过了,盛景意搁下手里的茶杯,起身向韩端告辞。

韩端也搁下茶,起身叫人引盛景意出园。他看着盛景意带着丫鬟走过不远处的小桥、穿过岸边的假山往侧门走去,忽地轻轻地笑了起来。

过去来拜访他的男男女女,只要他没给逐客的暗示基本都不会提出要走,这小姑娘倒是现实得很,把自己想谈的事谈完就毫不留恋地告辞。

韩端在水榭中小坐片刻,叫人取来笔墨,提笔写了封书信封好。

他老师乃是当世大儒,曾开设书院、广收门徒,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桃李满天下,在士林之中影响力很大不说,拜了这么个老师,他在朝在野都有不少“同门”。有这样一重关系在,他对未婚妻自也要多加关怀,一封书信写得情真意切。

未婚夫妻互通书信,不可太露骨,也不可太疏淡,韩端早已写得驾轻就熟,转眼便一挥而就。

他看着纸上那被许多人夸赞过的字,眼底的笑意慢慢淡去。

本质上来说,他与刚才那位小姑娘应当是同一类人。

韩端叫人把书信送去老师家,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这时有人来报说当今陛下与太上皇又起争执,吵得去当和事佬的昭康长公主又一次犯了头疾,他半垂着眼,神色淡淡地问道:“这次又是因为什么事?”

“还是立太子之事。”来报信的人小声说道,“这两年各地到处都在传,瑞庆郡王有痴病,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

能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自然不是单纯一句“傻子”那么简单,大抵就是有人编了不少跟“何不食肉糜”之类的故事在民间流传。这些故事是先在外面流传开的,而后才慢慢传到临京,等众人发现时已经传得人尽皆知。

这些流言当然不是真的,真实情况比这些流言更糟糕,不仅这位瑞庆郡王有痴病,当今陛下还有疯病,时不时会突然失控。

也不知是不是赵氏的血脉有问题,此前就出过三两个有这种疯病的皇帝,轮到当今陛下以后大伙虽然还是心力交瘁,但都已经接受现实。相对之下,立一个有痴病的太子算不得什么,痴病安安静静的,事情都由宰辅来办,他只需要乖乖坐在龙椅上便好。

按照韩端的计划,等他年纪再大些、羽翼再丰满些,便说服祖母让太上皇同意立瑞庆郡王为太子,将来再寻机让当今陛下退位,占个拥立之功,朝中便是他的天下。

现在瑞庆郡王的痴病被传得人尽皆知,已经有不少人认为立瑞庆郡王为太子必然会导致天下倾覆。

若是放任这种风向蔓延开去,将来必然会影响到瑞庆郡王继位。

韩端轻轻敲着扶手:“这种事,你们等传到临京才发现?”

来汇报的人忙跪地请罪:“属下无能。”

韩端说道:“算了,这是有人以有心算无心,和你们没关系。”

瑞庆郡王的情况一般人不可能知情,能传出去的人必然不是简单人物。

帝后成婚多年,仅育有两子,长子早早夭折,如今只剩下瑞庆郡王这个次子。

孙皇后为人强悍善妒,成婚之后便驱散当今陛下的姬妾,后来入主中宫更是肆无忌惮,当今陛下但凡多看谁一眼,她便找由头把人杀了。

许多人都认为当今陛下的疯病兴许与这个脱不了关系:任谁看到自己想宠幸的美人总在第二天变成尸体摆到自己面前,都会有巨大的心理阴影!

这种情况下,当今陛下自然没生出别的儿子来。

要说宗室之中有没有别的人选,当初也是有的。

当年太上皇极为喜爱长子所出的长孙宣义郡王,一度带到宫中亲自教养,后来这位宣义郡王到地方任职之后表现也极为出色,在当地极有人望。

许是因为太上皇对宣义郡王的偏爱助长了当初那位皇长子的野心,皇长子不服太子由弟弟来当,竟私造兵器意图谋逆。

那会儿朝中不少人都被牵连,连带刚成婚不久的宣义郡王也被平叛大军杀死,太上皇伤心之下不再理事,渐渐淡出朝堂,后来更是禅位给太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

现在孙家想早些立瑞庆郡王为太子,太上皇不同意,当今陛下也左右摇摆,一直没拖着没遂孙家的意。

倒不是当今陛下想立别人为太子,他只有一个儿子,他也想自己的儿子继承大统,可孙家在朝野的势力在急剧膨胀,要是立了太子,估计孙家会更加无法无天。

当今陛下虽然有疯病,继位后时不时犯个病,但他不犯病时还是有脑子的,看得出孙家人的狼子野心。

只要孙家还得意一日,太子之位便不会定下来。这次当今陛下会动立太子的心思,估计是因为知道了外面的传言,怕现在不立太子,自己儿子将来就没法当太子。

这些事情在韩端脑海里过了一遍,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

现在立太子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这意味着他将要对付的是更加难缠的孙家。好在太上皇坚持不答应,朝中也有不少反对的声音,这次立太子之争应该会和以前一样不了了之。

所以现在需要先查清楚的是那些流言到底是谁散布的。

韩端朝仍跪在地上的人吩咐道:“起来吧,派人查清楚流言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可能无缘无故就传遍各路。”

那人喏然领命,这才起身离开。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纵然事情出现了偏差,韩端也没有太忧心。反正不管将来由谁坐那个位置都不可能喜欢孙家这种只手遮天的外戚,想对付与孙家为伍的一系列主和派将来有的是机会。

……

另一边,盛景意心情很好地回了千金楼,并不知道自己离朝中波诡云谲的局势曾那么接近。她下了软轿,领着立夏上楼去见她三个娘。

盛娘几人见她回来得挺早,脸上还满是笑意,顿时放下了心头大石,腾出位置让她上榻。

盛景意凑到亲娘身边坐下,和盛娘说起与韩端见面的情况,她略过心里那些还没影的猜测不提,兴致勃勃地与盛娘说起韩端答应牵头举办选角活动的事,夸下海口说要是办得好韩府君肯定会来看汇演。

盛娘几人对视一眼,都觉得有点不真实。

她们不是没和达官贵人打过交道,但都是达官贵人说什么是什么,她们只有当陪客的份。就像孙当家接手如意楼,从来都只有东家吩咐她做事的份,哪有她反过来要求东家配合她行事的道理?

等把盛景意支开去忙别的事,盛娘单独留下立夏询问当时的情况。

立夏全程跟韩家的丫鬟一起候在水榭外,里头的对话还真没听到多少,她说的基本和盛景意没差,只是忍不住表达了一下对盛景意的钦佩——

哪怕她跟着杨二娘练了几年武艺,面对韩府君时还是有些腿抖。那可是知府啊,金陵城最大的官,她们小当家却敢坐下和韩府君商量事情,叫她怎么能不佩服!

盛娘听了,又是骄傲又是心酸。

也不知她们小意儿曾去过的那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来那肯定是个很不一样的时代,否则怎么能养出这样的小意儿?

作者有话要说:

韩府君:用完就扔,看来我们是同一种人

小意儿:?

第31章

金陵城很大,可金陵府衙这么重要的地方,自然是每天都有人关注的。

今天盛景意的轿子刚停在府衙后门处,已经有人悄悄上前给轿夫送了把钱,问他进去的是谁、又是为什么来的。

轿夫们每天赚点辛苦钱,艰难地养家糊口,有人送钱他们自然乐意胡侃几句。

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能够收到韩府君的帖子对伎人来说能极大地提高自己身价的,她们一般巴不得能让更多人知道!

于是抬轿的轿夫们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把盛景意受邀而来的事传了出去。

很快的,秦淮河畔的各大花楼基本知道了这个消息。

听说盛景意这位千金楼的小当家入了韩府君的眼,很多人心情都挺复杂。

当初盛景意她娘在花神夜游会上来了个三连冠,不知多少人恨她恨得咬牙切齿,结果第四年,她的肚子突然大了起来,自己也不再参加花神夜游会,而是成了千金楼的当家。

原以为她们总算有机会了吧,谁知道她又陆续培养出杨二娘和柳三娘这两个“接班人”,把接下来两年的花神之位给占掉了。许是老天见不得她们千金楼太得意,盛娘逐渐发现自己独自生下的女儿居然是个傻子!

自那以后,盛、杨、柳三人都不再争夺花神之位,改为培养新人维持千金楼的运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调教姑娘以及教养那个“痴儿”上。

对于盛娘一个人生下女儿这件事,不少人都觉得她傻,以她的才貌和名气,当年完全等到年纪差不多了便挑个好夫婿从良。现在可好,生了这么个累赘,哪还有人愿意娶她?

这么多年来,很多人私底下都拿这件事笑话她。

没想到去年年底,盛景意这个傻了十几年的“累赘”忽然不傻了。

千金楼三个当家本就是曾经接棒霸占花神之位的厉害存在,碰上这样的喜事,她们马上又活跃起来——这不,今年的元宵灯会千金楼又一鸣惊人了!

没想到三个当亲娘当干娘的本领过硬,小的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连一次台都没上过,竟已经能被那位韩府君单独下帖子邀请!

对于韩府君邀请盛景意的原因,众人也各有猜测,有的是觉得上回赏雪宴时韩府君注意到她了,也有的是觉得他们莫不是在别的地方见过。

比起别人一个劲地瞎猜,如意楼的孙当家更直接,她又一次去了千金楼,直接打听起事情原委来。

杨二娘还是怎么看孙当家怎么不顺眼,不过提到盛景意去府衙这事,杨二娘还是很乐意在孙当家面前炫耀一下的,她得意地扬起眉:“当然是我们家小意儿聪明可爱,韩府君也想见她一面,这才下帖子请她过府。怎么?你们如意楼从我们这挖了两个花神回去,今年连张像样的帖子都没收到?”

孙当家被杨二娘噎得不轻。

去年如意楼刚挖到那么对双生姐妹花,自然是帖子不断,每天都快挑花眼了。可今年元宵灯会后,她们如意楼收到的帖子大大减少,反而是她亲手送给千金楼的含玉收到的帖子越来越多!

更气人的是,含玉还说要专心排戏,所有邀约都给婉拒了。

人嘛,就是越得不到越惦记着,含玉不答应那些邀约,名气反而又上升了一大截。花朝节都还没到,已经有不少人天天跑去抢购那一百套折扇,准备到时拿着折扇到场支援含玉!

这可真是气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