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劲!

这个穆钧,明显别有用心!

他长成这样,怕不是要学那些话本里面的白面书生一样诱骗她们家姑娘吧?

一瞬间,暗渡陈仓、珠胎暗结、忘恩负义、始乱终弃等等桥段在立夏脑海里一闪而过,立夏气势汹汹地把盛景意护在身后,一脸凶狠地瞪着穆钧。

她才不做话本里那些助纣为虐的蠢丫头呢!

作者有话要说:

立夏:渣男!

穆弟弟:?

第50章

“立夏。”

盛景意叫了声炸毛的小丫头,把叠好的草稿交给她去放好。

立夏听盛景意有活要自己干,不甘不愿地偃旗息鼓,一步三回头地跑去放稿子,生怕自己离远了会给穆钧可乘之机,那模样像极了炸了毛要护主的猫儿。

盛景意目光转到穆钧身上。

穆钧识趣地起身,说道:“我回去看书了。”他说完果真转身往屋里走去,乖巧听话地坐回书架之后拿了本书开始看。

这么个滑不溜秋的家伙,盛景意还真拿他没办法,只能继续专注于底下的选角。

今晚两个最佳选手一个是良籍,一个是已经从良的,盛景意觉得这不太好向教坊交待,便记下几个发挥得不错的官伎,准备回头好好给她们些建议。不管搞什么工作,平衡永远是最重要的!

立夏取了新纸回来,见盛景意专注地往底下看,只能默不作声地占回自己的杌子跟着看热闹。

又过去几个平平无奇的选手,终于又迎来一个发挥得很不错的选手。

这终于是个官伎了,她似乎是个混血儿,皮肤特别白,鼻梁特别高,看起来带着点异族特征。

自从朝廷南迁,有这种相貌的人便越发少了,这姑娘估计是过去哪位武将的女儿,父兄犯了事被罚入教坊,毕竟文人一般不会和异族人生下自己的孩子。

要知道,朝廷可是不允许百姓和异族通婚的!

都说物以稀为贵,美人也是这个理,台上的姑娘哪怕不施脂粉,皮肤也白得发光,眼睛还是瞳色似金的异色瞳,瞧着便与寻常美人大不相同,才登台便叫观众席一干小纨绔看得眼睛发直。

别说金陵城的小纨绔们了,连盛景意也不由得多看了两眼,飞快地在纸上记录她的各项特征。

直至盛景意忙活完了,立夏才憋不住地开口:“姑娘,她好白啊。”

大多数时候人们化妆都往白里化,不管是米粉还是铅粉做的面脂,抹脸上都是想自己的皮肤看起来更白皙一些,顶了天就是再往腮上抹些腮红,营造白里透红的感觉。所以见到这种天然的白皮肤,立夏不由得生出几分羡慕来!

盛景意看了眼报名表。

这姑娘是今年才入教坊的,才十五岁,看起来却比一般十五岁的女孩儿要成熟许多。她的音域很宽,尤其擅长女高音,声音拔高时能唱得人心都跟着发颤。

就是这相貌太有个人特征,要上台怕是还得好好打磨打磨。

除非她拥有传说中的整容式演技,要不然她哪怕上了妆也很难把观众带入戏中!

江乐正几人显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转身之后凑在一起讨论了一番,最终才由江乐正宣布这选手可以入旦门。

至于入门以后她是当主演还是当替补,就得看她自己的努力程度了!

也不知是不是受昨天C位选手的启发,接下来上台的选手们虽然唱腔平平,故事却讲得很好,一个两个全在自我介绍环节超常发挥,有个别选手甚至让盛景意觉得她们可以组团搞个脱口秀!

来了这么些剑走偏锋的选手存在,现场气氛一度比前面还要热烈!

盛景意看了一晚,把明天的海报也构思好了,领着立夏回了房,着手勾画起宣传海报来。

因为是要雕版印刷,所以海报线条越简单越好。在这个前提下尽可能地表现出每位姑娘的特色与人气高低不是简单的事,盛娘她们忙完上楼来时盛景意还在专注地勾画着新海报的轮廓。

合作的事昨天已经谈完了,徐昭明今天没有理由再留下来,刚才已经依依不舍地走了,走的时候还眼巴巴地往楼上看,仿佛很想上楼找盛景意说说话。

盛娘三人深谙如何不动声色地送客,把徐昭明和寇承平等人打包送走才去寻盛景意说话。

立夏悄悄拉住杨二娘,与杨二娘说起自己突然“睡着”的事,她思来想去觉得不太对,总觉得穆钧对盛景意不怀好意。

穆钧长成那样,谁看了能放心啊,她们家姑娘当了那么多年的痴儿,不知人心险恶,怕是没什么防心!

杨二娘很少关注这穆家老二,因为穆钧实在太少出来了,再加上穆家兄弟还是来投靠老张的,她心里对他们还挺信任,自然不会盯着他们平时都在做些什么。

要知道当年她才来到千金楼不久,老张就已经跟过来当杂役,算下来都十几年了,这样的人都不可信,那还可以相信谁?

杨二娘心里还是不太信老张带进来的人会对盛景意心怀不轨,不过男人这种东西大多是不可靠的,尤其是正值血气方刚年纪的少年郎,他们兴头来了什么甜言蜜语都说得出口,心头下去了又会翻脸不认人,还是小心为妙!

杨二娘叮嘱道:“平时你跟紧些,别从小意儿身边离开。”

立夏告完密,认真点点头。

……

金陵府衙。

韩端忙完一天的事务回到后衙,小厮给他递上来自今天收到的私人书信。他神色淡漠地接过,逐封拆开看完,又逐一写了回信。

当今陛下入春之后又犯病了,谁都不见,每日赤脚在殿中走来走去,口里念念有词。

这样一位九五之尊,着实很难叫人心生敬畏,不过算起来,韩端还可以喊他一声表舅,谁都可以瞧不上这位陛下,他却是得恭恭敬敬地敬着的。

因着当今陛下发病,孙国舅一家便越发肆无忌惮,还想把持今年的春闱,好往朝中多塞些自己人。相比起染指春闱这事来,那些争田夺产、卖官鬻爵之事便是小巫见大巫了。

韩端淡淡地笑着,叫人不必阻拦,且避其锋芒,让孙国舅蹦得更高些。

只有让孙国舅一党更加得意忘形,他们才能逮住更多把柄!也只有让孙国舅一党把那些个读书人逼到极致,那些个读书人才能真正闹起来,否则小打小闹的,永远没法让孙家伤筋动骨。

回完与孙家有关的信,韩端才拆开最后一封信,细细地看起来自未婚妻的信,边看边想着要回些什么。

上回他祖母来了一趟,主要是和他敲定婚期。有他祖母出面,请动了太上皇赐婚,再过三个月他便该成亲了,到时正值夏秋交接之际,也不知天气是好是坏。

韩端斟酌着写好回信,把它封好搁到一边,靠在躺椅上用热毛巾敷眼,让看了一天案牍的眼睛稍作休息,顺便听小厮汇报金陵城今天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要说金陵城的新鲜事,那自然免不了要提起《桃花扇》的选角。小厮把打听回来的事活灵活现地说给韩端听,最后还提到那张引起热议的海报:“那海报明明是印出来的,却有两种颜色,大伙都在琢磨是怎么印出来的呢!”

韩端挪开盖在眼上的热毛巾,说道:“还是太平书坊印的?”

小厮点点头:“可惜要开到票的人才能拿海报,我去叫人卖给我,他们都不愿意卖。”

哪怕只是薄薄一张纸,还不用钱就能领,对《桃花扇》的爱好者来说也是无价的。

钱谁没有啊?他们只想拿出去炫耀炫耀,顺便带回家收藏!要是别人出点钱就给卖了,回头大家聊起来人家都有海报你没有,还怎么好意思说自己是同好?反正,他们坚决不卖!

韩端听完笑了起来。

相对众多同僚来说,韩端年纪还太小,走不了威严路线,因此平日里他脸上总带着温和的笑容。

不过在小厮看来,韩端平时的笑和这会儿的笑看起来不大一样。

要问哪里不一样,小厮也说不出来,反正瞧着就很不同。

韩端笑道:“这小姑娘想法倒是挺多。”

这一套一套的活动搞下来,金陵城中这些小年轻又是砸钱又是讨论,又是去看选角又是抢购周边商品,对《桃花扇》的感情足以把对其他书、其他故事的感情甩开几条街。

谁要是说一句《桃花扇》不好,不用盛景意那边发话,自然有一群人一涌而上把对方打得满地找牙!

汲汲经营的无趣人那么多,难得出现个有趣的,瞧着便极为特别。

既然那小姑娘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远远超乎他的预期,韩端也不介意再给她们开个方便之门。

第二日,韩端便让金陵国子监那边批了寇承平递上来的印刷请求。

太平书坊这边想要印的书有点特别,说是一本叫《时尚》的杂志,预计一个月印个一本,只印个千八百本,绝对不含违规内容。

寇承平递上来的文书条理分明,瞧着有点眼熟。

韩端昨天看到时多留意了两眼,发现这份文书与上次盛景意带来的策划书一脉相承,恐怕又是出自盛景意之手。

太平书坊养着那么多雕版工,平时闲着也是闲着,有点事做倒是好的。

许是因为韩端特意把这事挑出来批复了,金陵国子监那边负责这一块的人掏出张海报与韩端分享起来:“昨日我拿到这张双色海报,对它的印法很好奇,今天一早特地绕去太平书坊看了看,总算知晓是怎么印出来的了!”

韩端微微挑眉,接过对方递来的海报一看,发现这海报设计得叫人眼前一亮,分明没用多复杂的线条,整体看来却透出一种难言的美。

相比之下,那点缀其间的红色反倒显得不那么惹眼,瞧上去仿佛已经与那些黑色线条融为一体。

这种双色印刷原理到很简单,不是许多人猜测的一张雕版上两种墨料,而是拆分为两张雕版进行套版印刷。

就是这么一点小心思,让原本就很有设计感的海报让人眼前一亮!

韩端含笑夸赞:“想出这种办法的人,心思真是巧妙。”

“对吧?您也是这么觉得的吧?下回我要再问问这法子是谁想出来的!”金陵国子监派来的人不知晓这是谁想出来的,只觉得韩端夸得对,这想法可不就巧妙至极吗?他询问韩端的意见,“回头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们国子监也试试这种印法,府君您觉得怎么样?”

韩端说道:“可以,你们和太平书坊那边打个招呼就是了。”

这种法子没说破前挺稀奇,说破了也就那会是,谁都可以学了去。不过金陵国子监有专门负责管着出版业的机构,算是金陵城的出版署,他们自己也会印书,印的算是官刻版,这么一个官方衙门,要用别人的法子还是得知会一下本人的。

金陵国子监的人领命而去,很快便叫人把韩端的批条给寇承平送去,顺便按韩端的意思和寇承平吱了一声。

寇承平没想到递上去的印刷文书这么快得到批复,自然喜不自胜。

他对官府要学着用套版印刷法的事毫不在意,叫上徐昭明屁颠屁颠地找盛景意分享这个好消息去!

不想他俩兴冲冲来到千金楼,却被告知盛景意出门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

纨绔小团伙:搞事!搞事!搞事!

第51章

这天一大早,盛景意和盛娘她们报备过后便带着立夏出门。

盛娘不太放心盛景意两个小姑娘单独出门,叫玲珑也跟着一起去,顺便还点了两个杂役随行,免得路上遇到不长眼的人上前骚扰。

盛景意的目的地很近,就是她去过两回的天禧寺。

制香生意早已步入正轨,悲田院那边目前在全力生产线香,弄得市面上做黏合剂用的榆皮面都快被她们买光了。

由于当初虚云做主选的是合作销售,悲田院现在可以说是收益颇丰。要知道除了昂贵的炉瓶三事礼盒之外,线香现在也论盒来卖,每卖出一批香悲田院都可以分到钱。

他们现在手头日渐宽裕,已经可以研究豆腐的花样做法了,寄住在寺院里不能吃肉,吃点豆腐也是香的!

这次盛景意不是去谈制香生意的,她是要去寻老方,和他聊聊口罩的事。

穆钧这人性情有点小扭曲,也不知他再憋下去会干出点什么事来,倒不如给他创造点出去走走的机会,免得他一天到晚闷在房里憋成个小变态。

春末夏初这段时间柳絮杨花乱飞,盛景意一路走来都被它们弄得打了个喷嚏,可想而知,要是有人是过敏体质,这种时节出门一定很难受。

不巧的是,老方今天又带人上山采药认药去了,天没亮上的山,这会儿还没回来。

盛景意也不着急,先去悲田院那边瞧瞧。

尹娘子听说她们过来了,眉开眼笑地迎了出来。

比起第一次见面,尹娘子整个人看起来容光焕发,眉头已经彻底舒展开了,笑着把盛景意迎进屋,说道:“盛姑娘怎么过来了?”

“来找方叔有点事。”盛景意据实以告。她鼻子灵,进屋后便吸了吸鼻子,含笑问道,“尹娘子是做了新香吗?好好闻啊!”

尹娘子说道:“你鼻子可真灵,我刚做出来还没试你都能闻出来。”她说着便去取出新制的线香和盛景意一起试香。

虽说现在《桃花扇》主题店那边的香卖得挺好,尹娘子还是不忘研制新香。

悲田院人多眼杂,她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守口如瓶,线香的做法又不难,迟早会被人学了去,所以她必须不断研发新香,才能保持住现在的好生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盛景意最喜欢这样的合作伙伴,不管尹娘子还是林老板其实都是聪明人,只要把她们领了进门,她们便不必她操心太多,自己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样的人哪怕因婚事受了些磋磨,未来的日子也绝不会过得太差。

两个人泡在悲田院之中把新香都试了大半,立夏便高高兴兴地跑进来说道:“姑娘,方大夫回来了!”

盛景意闻言便起身与尹娘子话别,收下尹娘子取出来让她带回去的新香出门去寻老方说话。

老方刚才已经与玲珑碰了头,见盛景意从悲田院那边出来便邀她和玲珑入施药院说话。

甫一坐定,老方就开口问:“你们找我做什么?”

盛景意把立夏背来的小布包打开,拿出昨天叫人缝出来的口罩。

这东西做起来不难,布料挑好,挂耳绳缝好,一个时辰就能缝个百八十个,成本还不贵。

盛景意简单地给老方讲了一下这口罩的用处,不过略去了穆钧部分,单纯只讲它在防传染和防过敏两方面的用处。

讲完之后,盛景意还拿起一个口罩演示了它的戴法。比起自带仙气的面纱,口罩看起来平平无奇,但盛景意长得好看,哪怕只露出一双眼睛也能看出是个美人。

老方听着盛景意的话,不由陷入沉思。

自古以来都有“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之说,可很多人忽略了鼻子也是时刻要吸气的部位,假如当真有“外邪”漂浮在空气之中,还真有可能出现盛景意所说的传染现象。

君不见很多时候一家人里头有一个生了病,其他人也可能陆续病倒,普通人家也懂得远离病患免得过了病气。

可也有些情况是避免不了要接近病患的,比如亲近的人照料衣食起居,比如大夫诊病施针,这些事都得近身才能完成。要是不能传染的病还好,换了能传染的病,他们就很可能跟着染病!

老方学了这么多年医,虽然经常被杨二娘嘲笑是挑船郎中,一身本事却不是假的,他早年从岭南辗转来到金陵,前前后后碰到过的病患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自然晓得有的病是和盛景意说的那样靠飞沫传播,或者索性有“外邪”藏在空气之中。

接近病患的人以及病患自己要是能用这个叫口罩的东西挡一挡,说不准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至于盛景意说的过敏,老方也是碰上过的,只是大多时候都把它当成急症处理,没有系统地把它归类为过敏症状而已。他听盛景意说得头头是道,忍不住拿出笔把盛景意的话记录下来。

等盛景意讲完了,老方才问:“你是让我帮你们卖这个吗?”对于盛景意层出不穷的赚钱想法,老方是非常佩服的,至少隔壁悲田院搭上盛景意后可以说是财源滚滚,瞧着就叫人羡慕!

盛景意说道:“不是,我们不卖这个,要是你想卖的话倒是可以和尹娘子那边的人合作卖。”

盛景意现在不怎么缺钱了,没必要卖这种人人都能做的东西,她的主要目的是推广,而不是靠这个赚钱。

盛景意娓娓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只是希望方叔你能把它的用处广而告之,最好能让金陵城所有医馆药铺都知道这件事,再由他们告知前来看病的客人。”

老方苦笑道:“你这可就太看得起我了,我要有这样的人脉,还用寄住在天禧寺吗?”

盛景意陷入沉默。

她确实有点想当然了,只想着找自己能接触到的专业人士,没考虑老方是不是能向更多人推广。

“阿弥陀佛。”旁边传来一道清朗的少年嗓音。

老方和盛景意齐齐看向开口的小和尚。

小和尚年纪和盛景意差不多大,长得眉清目秀,上回盛景意过来时也是他带着师弟们跟着老方上山采药。

刚才他是跟着老方一起进屋的,但没有插嘴他们的谈话,直至对话陷入僵局他才开了口:“如果这位小施主说的是真的,我愿意去找主持说一说这事,主持会定时举办讲经会,到时会有很多人来听主持讲经,不妨让主持给来听讲经的信男信女提几句。”

盛景意两眼一亮:“真的吗?你们主持会愿意讲吗?”

小和尚说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只要有用,主持肯定会愿意的。”他清凌凌的目光看向老方,认真询问,“方师叔,您认为这位小施主带来的这种防护之物真的有效吗?”

老方说道:“刚才盛姑娘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对一些容易传染的疫病来说是用处不小,以我这些年的行医经验来看,她说的颇有道理。”老方也没把话说得太满,很快补充了一句,“你要问效果如何,我现在也不知道,还得多试试看才知晓。”

小和尚拧起眉。

老方说道:“要不这样,你把做好的先留在我这,我遇到会传染的病患就让他们拿回去戴着,回头和以前的传染情况做个对比。我自己也戴着,免得别人没事,我反而中招了。”

“那就多谢方叔了,我过来前还挺怕你不信我。”盛景意两眼亮亮的,又看向一旁的小和尚,“也多谢这位小师父了,不知道小师父怎么称呼?”

小和尚被盛景意直直地望过来,耳根不由自主地红了,他刚才还挺镇定的,这会儿倒是有些结巴起来:“我、我叫虚泽。”

“你也是虚字辈啊?”盛景意说道,“听起来你和虚云师父、虚宁师父辈分一样!”

老方代虚泽答道:“他们是师兄弟,虚泽可是主持的关门弟子,算是他们这一辈最小的。主持最喜欢他,要是他去和主持说这事,主持一定会答应帮忙在讲经会上提一嘴。”

盛景意倒没想过这个秀气的小和尚居然还是主持的爱徒。她说道:“那等方叔这边出结果了,就麻烦虚泽小师父了!”

虚泽又念了声“阿弥陀佛”,才应道:“不麻烦,若是能让世间少些疾苦也算是功德一件。”

盛景意从前也去过寺庙,不过后世的寺庙很多都在做香火生意、卖旅游产品,甚至还有许多和尚白天上班晚上回家,乍然见到虚泽这种一脸宝相的小和尚还真有点不适应。

不管怎么说,盛景意跑这一趟的目的算是达成了。她见差不多该到午饭的点,便也不再多留,起身与老方话别。

老方和虚泽一起送她们出门。

盛景意一行人走到施药院门前,迎面便撞上了齐齐找到天禧寺来的徐昭明和寇承平。

徐昭明远远就看见了她们,跑进一看,目光落到了老方旁边那颗锃亮的小光头上。

作为同龄男性,徐昭明忍不住多看了那颗小光头几眼,觉得这小和尚长得也忒好了点,这年头不仅千金楼的杂役们个个俊秀挺拔,连和尚都这么俊俏了吗?

寇承平的感觉也和徐昭明差不多,这个小和尚怎么长得这么俊!盛景意难道是来找这俊俏和尚玩的吗?他开口道明来意:“盛姑娘,我们刚去千金楼寻你,才晓得你跑天禧寺来了。”

盛景意说道:“我们正要回去呢。”

徐昭明注意到盛景意脸上戴着的不是面纱,而是一块把半张脸挡得严严实实的纱棉。他奇道:“你戴的这是什么?感觉没有面纱好看!”

盛景意挥挥手与老方他们道了别,边和徐昭明他们往寺外走边给他们介绍口罩的用处。

徐昭明两人听了盛景意一番科普,说道:“你来是想让那方大夫帮你广而告之?”

盛景意点头,又把虚泽答应让主持帮忙的事告诉徐昭明。

徐昭明说道:“这有何难,我觉得你说的很有道理,根本不必等那什么讲经会,我回去与我祖父说一声,让我祖父吩咐下去就好!”

寇承平也说:“对啊,再不济,我们还能找韩府君说说。”自从上回被韩端找去说话,寇承平对韩端就很有好感,觉得这人会做人又会说话,怪不得人家年纪轻轻就管治一方!

盛景意倒没想过走他们的门路,她也不推拒,笑着说道:“那我回头叫人再做一些,你们带回去试试看。”要是两边能双管齐下,推广效果自然更好。

徐昭明就喜欢盛景意这股子爽快劲,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包在我身上,我一准给你搞定!”

盛景意问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第52章

徐昭明两人是骑马过来的,见盛景意几人没马,他们也把马交给随行小厮,跟盛景意一起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