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娘笑道:“睡得好是好事。”她站起身给盛景意盛了碗粥,送到她面前看她吃,那目光含着几分不舍,偏又满是欢喜。

盛景意若有所察,乖乖把粥喝完,才看向盯着自己吃东西的三个娘。

盛娘三人对视一眼,没再犹豫,齐齐劝起盛景意来。

若是谢家不好,她们就是拼上自己的性命也要护着盛景意,可谢家事事都依着她们,连盛景意想继续留在金陵都答应了。

人家不仅没禁止盛景意与她们三个娘见面,还给了她一大笔产业让她即便不嫁人都有安身立命之本。

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她们要是处在谢家的位置能做到这种程度吗?她们觉得自己不一定做得到。

所以,她们才要劝盛景意搬出千金楼。

盛景意安静地听着三个娘你一句我一句地给她分析。她要是搬出去住,往后说不准就要和谢谨行朝夕相处,对于这个选项,盛景意的内心是拒绝的,可面对盛娘三人认真的注视,她说不出半个不字。

她们能在秦淮河畔坚持这么多年,从未改变过半分,明显个个都是心里有杆秤的人。

盛娘轻抚盛景意的发顶,缓声说道:“等千金楼这边没那么忙了,我们可以轮流去陪你小住。”

盛景意昨儿回来时算了算路程,别庄到千金楼这边算上水路满打满算也不过大半小时的路途,往来还算方便,便也没拒绝到底。

选角活动马上要进入尾声了,畅清园那边马上要安排起来,到时她住到畅清园附近行事也更方便。

盛景意点了头,正要再赖在盛娘身边再说说话,就听立夏在外头通传道:“姑娘,徐公子来了!”

说起徐昭明,这几天他还是兢兢业业地当评委,只是越来越趋近他那忘年交沈先生,两个人联手开喷,喷哭的参选者不计其数。

寇承平都发现不对,私底下问徐昭明这几天怎么了,突然变得这么凶,难道真的不想娶媳妇了?

徐昭明没吭声,只每天结束选角活动后问千金楼的人盛景意好了没,得到“还得再养养”的答复后也不纠缠,默不作声地回家去了。

盛景意昨天回来后与盛娘她们交待了许多事,却是没想起派人去知会徐昭明一声,现在听立夏说徐昭明一大早过来了,不由抬眼看了看盛娘她们。

盛娘说道:“下去见见徐公子吧,他天天都问你好点了没有。”

对这个一心关心盛景意的徐小公子,盛娘几人观感都挺复杂。

一方面她们觉得他对盛景意挺真心实意,两个人交朋友没什么不好;一方面她们又觉得徐昭明出身在定国公府那样的家庭,两个小的要没什么还好,真要来个日久生情,往后怕是都得伤心痛苦!

盛景意犹豫着说道:“我想和他说实话。”

对于真心关心自己的人,她并不想一直欺骗他们。

比如这次这样装病,徐昭明的频频追问就让她愧疚得很,她着实不想总对他们编谎话。

盛娘与杨二娘她们对视一眼,最终点点头说道:“你做决定就好。”

盛景意带着立夏下楼去见徐昭明。

徐昭明昨天晚上例行问了一声,得知今天盛景意能下楼的消息后一大早便跑了过来,想看看盛景意是不是真的好了。

瞧见盛景意红润的脸色,徐昭明心放下了大半,赶紧邀盛景意坐下,口里忙不迭地说道:“这几天都没见到你,可担心死我了,我听大夫说风疹这玩意严重起来也是能要命的,幸亏你没事。”

他最开始只是喜欢盛景意的嗓儿,现在两个人相处久了,他早真心实意把盛景意当朋友看待。

盛景意见徐昭明张口就是关心的话,一时不知该怎么开口,只能等徐昭明讲完再说道:“我有事要和你说。”

徐昭明见她眉眼间难得多了几分郑重,不由得坐直了身体,问道:“什么事?很要紧吗?要我帮什么忙,你只管和我说!”

盛景意说道:“不是要你帮忙。”她斟酌着把自己与谢谨行相认的事与徐昭明说了,其中便包括这几天她对外宣称生病、实际上只是去临京见谢家人的事儿。她注视着徐昭明说道,“我不想继续骗你。”

徐昭明从盛景意说了开头,表情就一直维持在震惊状态,等盛景意把整件事交待完,他才终于缓过劲来,说道:“这么说来,你是谨行哥的妹妹!”

盛景意说道:“是这样没错。”

徐昭明很是惊喜。

他最初介绍谢谨行给盛景意认识,就藏了点小心思:谨行哥弹起琴来和含玉姑娘各有千秋,要是由谨行哥来弹琴,盛姑娘来唱,是不是会有另一种味道?

只不过盛景意不常开口,谢谨行又是是个男人,他不好提出让他们来一曲的过分要求。可他们要是兄妹,往后他岂不是有机会私底下听他们弹唱?

徐昭明眼睛都亮了起来:“真没想到啊。”他起身绕着盛景意打了个转,才又说道,“仔细一看,你与谨行哥是有点像!”

盛景意说道:“你不怪我瞒着你就好。”

“你的事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徐昭明只是单纯,又不是傻,自然知晓盛景意要保持两重身份有多不容易。他积极地给盛景意出谋划策,“要不这样,你以后穿个男装跟我们玩,对外只说是谨行哥的远亲,借住在谨行哥家。这样往后你要回千金楼也可以光明正大跟我们一起过来,不用偷偷摸摸走后门!”

一堆纨绔逛花楼不是很正常吗?谁会闲着没事仔细辨认里头的每一个纨绔?

再说了,认出来也没差,谁还能把她和谢家六姑娘联系起来不成?

盛景意觉得这倒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不过她这个岁数的少男少女性别特征已经开始变得鲜明起来,自从癸水来了以后盛景意长起来的可不止是个头,满打满算她顶多也就能再装个一两年。

两个人凑一起嘀嘀咕咕半天,盛景意上楼寻了套男装换上,再对着镜子给自己化了个英气的妆,一个唇红齿白的少年郎便出现在镜中。她对自己捣鼓出来的成果十分满意,跑下楼给徐昭明看看自己的新形象。

徐昭明看了却感觉不太妥当,盛景意长得太好看了,哪怕是穿着男装辨识度也很高,就这样往外跑难免会被有心人认出来。

徐昭明认真琢磨半晌,灵机一动:“有了!我祖父已经让人把口罩的用处广而告之,现在城中已经有不少人带上口罩,你还是把口罩戴上好了,以后只在我们面前摘下来!”

盛景意离开金陵几天,倒不知道口罩的宣传成效,听徐昭明这么说便放心了。

不管目前的简易口罩可以起多少作用,能推广出去总是好的,至少能保护一下这个时代十分珍贵的医学人才。

盛景意说道:“也行,回头我出门时把口罩戴上。”

她弄这个口罩本意是想让穆钧多出去走走,免得在房里闷得心理扭曲,没想到穆钧还没用上,她自己倒是先要用到它!

第63章

寇承平等人很快被召集过来,他们先是被迫接受了“纨绔队伍+1”的设定,接着又被盛景意的男装打击了一下。

人世间最残酷的事情就是:人长得好,穿什么都好看;人长得一般,穿什么都一般;人长得丑……算了,不说了,简直闻者伤心见者流泪。

盛景意知道他们一个两个都有钱有闲,宰起人来一点都不含糊,直接叫他们先体验一下以后畅清园要开的形象设计服务。

审美这东西是从小耳濡目染培养起来的,一时半会很难拔高,手里闲钱多的人也没必要去拔高,比如她哥审美未老先衰,不还是被身边的人拾掇得整整齐齐?可以说一般公子小姐身边,都养着几个专业的造型设计师(大丫鬟)!

来了一波小纨绔,盛景意抓紧机会把他们逮去当工具人,给学徒们展开教学。

形象设计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得多学多练,练到看一眼就知道对方的脸型要怎么修饰、要突出哪一方面的特色,才算是出师了。

这几天盛景意不在,有些单子学徒们都是商量着做的,碰到棘手的案例时甚至还要去请教盛娘她们。

本来有学徒都觉得自己已经可以出师了,没了盛景意坐镇她们又开始心慌起来,这会儿见盛景意又要搞现场教学,自然都欢喜不已,齐齐围拢过来看着盛景意讲解每个人的脸部特色和身材特征。

寇承平这群小纨绔从小天不怕地不怕,过去更是在丫鬟堆里长大的,现在被一群小丫鬟围观他们也不慌。

没轮到自己时他们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加入围观行列,跟着盛景意的点评重新观察坐在正中的那位狐朋狗友,仿佛头一次认识对方一样!

到从造型沙龙出来,除了徐昭明和寇承平之外的小纨绔都不留下了,兴冲冲地结伴出了千金楼,要去找个最热闹的酒楼摆显一下自己的新造型。

换了新形象不出去臭屁,和没换有什么区别?!

徐昭明他们不走,原因也很简单,千金楼的饭菜好吃!

今天千金楼吃鱼,鱼是新鲜的江鱼,刚从江中捞出来的那种。

都说桃花流水鳜鱼肥,春暮下初鳜鱼、鲥鱼都好吃,只是鲥鱼多刺,吃起来比较麻烦。

徐昭明和寇承平都不嫌麻烦,对着满桌江鲜大快朵颐,本来说要打包点回去的,后来又改了口说“这些菜打包回去就会有腥气,还是不糟蹋它们了”,齐心协力地把所有菜一扫而空,吃得肚子圆圆,新造型都挽救不了他们的形象。

没办法!

清蒸的鱼,软嫩鲜香,谁能不多吃点!

红烧的鱼,味香汁浓,谁能不多吃点!

再瞧瞧那鱼头汤,奶白奶白的,闻着就馋人,不喝光是人吗?

这都是筷子和嘴巴自己动的,和他们没关系!

徐昭明边喝茶消食边感慨道:“没想到普普通通的江鱼,也能做得这么好吃。”

盛景意笑道:“时鲜不管怎么做都好吃。”

寇承平反驳:“才不是,别处的就没这味道。”要不是知道不能随便打听别人家的菜谱,他都想抄一份回去叫府里的厨子学着做了。

盛景意倒不在意这些家常小菜的做法,见他们一脸的意犹未尽,便叫立夏取了笔墨过来,亲自写了几份菜谱给徐昭明。至于寇承平,叫他自己抄就是了,盛景意可不想亲自抄第二遍。

盛景意给得大方,一点都不肉痛,徐昭明和寇承平也就爽快收下了,屁颠屁颠回家献宝去了。

徐昭明两人怎么回家哄长辈且不说,盛景意这边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当天就和楼里其他人说明自己要搬出去住的事。

自从盛景意和徐昭明等人越走越近,许多人心里都知晓盛景意总有一天会离开千金楼,她们谈不上嫉妒,只是担心盛景意一走,怕是不会再和从前一样指点她们。

其中盛景意手把手教出来的助理学徒们是最担忧的。

听说盛景意还是会和以前一样经常过来给她们教学,她们都放下心来,表示自己会好好干活好好学。

千金楼这边安排妥当,盛景意正式搬入城里的宅院之中。

谢谨行意思意思地邀了徐昭明他们过来给新宅子添点人气,又以宴客的名义请了千金楼的人来“助兴”,实际上大门一关,就是熟人凑在一起吃吃喝喝,连千金楼的大厨都应邀而来,带着帮厨们煮了好几桌菜招待客人。

不是来了几桌人,而是来的人大多能吃,光做一桌谁都吃不饱!

亲自接触过谢谨行之后,盛娘几人也放心了。

谢谨行这人虽然有着与年纪不太相称的心思,但这不是什么坏事,只要他那些谋算不放到盛景意身上,有这样的兄长对盛景意来说反而是好事。

换成那些真正的谦谦君子,他们会愿意像谢谨行这样接纳她们吗?

盛娘等人被护送着离开时,拉着盛景意的手殷殷嘱咐,让她在家多听兄长的话,事情可以搞,但不要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中。

盛景意没有不耐烦,把盛娘几人的叮嘱一一听完,目送她们趁着夜色出了门。

待人都散了,立夏跟着盛景意回屋,看着宽敞明亮的屋子感叹起来:“姑娘,我感觉像是在做梦一样。”

千金楼对于她们这些农户出身的小孩来说也算是大房子了,可那是要对外营业的,与这宅院完全不一样,即使在里头住再久也没有家的感觉。

这宅院却完全属于盛景意的私产,满屋子的仆妇丫鬟、管事杂役可都得听盛景意调遣,她这个从一开始就跟着盛景意的小丫鬟,现在也荣升大丫鬟了!

听管事说,她的月银能翻好几番呢,往后她再买新出的话本根本不用心疼了!

立夏信誓旦旦地对盛景意说道:“姑娘你放心,我绝不叫那些居心叵测的穷书生有机会接近你!底下的人我也会帮你好好管着,绝对不让她们有背主的机会!”

盛景意莞尔:“那就交给你了。”

两人一夜好眠。

接下来选角活动进入正式收尾,生旦净末丑五门都选出了不少人才,盛娘几人都没管她们是来自哪个花楼的,全部一视同仁地开始基础培训。

热闹了大半个月的千金楼再一次闭门谢客,只剩那造型沙龙还对外营业。

千金楼开始进行《桃花扇》特训,盛景意跑过去都没人理她,徐昭明等人更是被拒之门外,寂寞的小纨绔们只好催促盛景意赶紧把新活动搞起来。

以前没玩过选角活动还不觉得平时的日子有多无趣,现在经历了为时半个月的热闹,他们着实受不了这种委屈。

可惜盛景意无情地打破了他们的期望。

畅清园那边的计划不是面向她们的,畅清园那边主要面向女客,他们只能出人出钱,别的没得掺和。

有他们这群小纨绔在,女客哪里敢来?

要是他们想退出也不妨事,现在盛景意名下也有几间铺子,正好可以搞进去!

小纨绔们大呼上当,却又死活不肯退出,垂头丧气地上学去了。

没错,他们这群每天晚上生龙活虎出来搞事的小纨绔,白天还是可怜巴巴的高中生,再过几年要么辍学回家啃老要么直接参加全国公务员考试的那种。

盛景意一个被古代教育体系拒之门外的小可怜,现在每天也就写写策划逛逛铺子数数钱,除了经常被亲娘撵出门不让打扰之外没有什么大问题。

为了更方便办事,盛景意挑了几个小秘书,哦不,识字的一等丫鬟到身边,平时帮她完成一些抄录工作,这样就不必她自己天天写到手软了。

畅清园的各项事务那边还在筹备中,盛景意也不急。

以前她是缺启动资金,一项项计划安排得很紧密,这边还没忙完那边又起了头。现在她背靠大树,已经不那么缺钱了,安排活动要讲究张弛有度。

后世的综艺节目办个一两季就容易让人觉得乏味,原因就在于人的兴奋阈值会不断提高,同样的手段用一次大家觉得新鲜,两次三次大家也觉得有趣,再多的话大伙就逐渐失去兴趣了!

所以如非必要,盛景意不会再接连不断地把活动策划往外扔,连畅清园那边都准备延后一些再开搞。

经历过市场考验又适合移植到这个时代的综艺可不多,还是省着点用好!

盛景意每天带着一群小姑娘读书充电,小日子过得挺悠闲。

时间不知不觉进入五月,寇承平那边把畅清园编辑部建起来了,他第一时间去问盛景意要不要去编辑部看看。

盛景意自然是要去的,她含笑带上两个最近考试成绩最出色的小丫鬟出了门,气得沉迷话本的立夏直跺脚,发誓要好好学习,坚决不让其他丫鬟赶超自己!

盛景意随着寇承平去了畅清园,被寇承平介绍说是畅清园的东家之一。

那群女编辑是寇承平托家中长辈请来的,都是经常出没在豪富人家的女夫子之流,大多都阅人无数,一看便知道寇承平带来的这个“少年”是个女孩儿。

她们常年出来谋生,眼界与内宅女子不一样,既然答应来畅清园坐镇,自然不会多事去戳破盛景意的乔装。

既然是东家,她们也不拘束,纷纷谈起自己对《时尚》这本杂志的看法。

她们都教过不少学生,自有一张关系网,稿件来源完全不成问题,只是她们不确定这杂志是不是真的能办起来。

要知道天下读书人那么多,也没几个人能把自己的文章印成书,都是自己搞几本文集去送人!

盛景意说道:“只要内容有趣,言之有物,肯定能办下去。过几天就是端午了,到时还得你们多费心。”

盛景意与编辑部这边聊完,才与寇承平一同离开。

护送盛景意回府的路上,寇承平还额外给盛景意介绍了一番:“刚才那位最年轻的唐先生是赵博士的妻子,赵博士曾暗中托昭明帮忙关照一二的。”

盛景意刚才也没特别注意,听寇承平这么一说,到时想起了刚才座中那位不过三十来岁的唐氏。

一般像她这个年纪的女子大多在家相夫教子,鲜少有出来做事的,即便她自己想出来,婆家怕也不会同意。

盛景意说道:“赵博士果真开明。”

寇承平又把唐氏前一段姻缘给盛景意讲了讲,觉得他们夫妻俩都不容易,好不容易成就了这么段姻缘却始终没孩子。这不,为了不让婆婆催生,赵博士都跑金陵教书来了!

盛景意也觉得不容易,正要说些什么,却见徐昭明领着几个小纨绔齐齐跑了过来,口里喊道:“你们可算回来了!”

第64章

徐昭明面色不太好,平日里他脸色总和和气气的,这会儿唇都绷了起来,显见是在外头遇上了什么事。

盛景意领着徐昭明一行人进屋,到待客的临水小轩之中与他们坐下说话。

徐昭明是藏不住事的人,甫一坐定,立刻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话往外倒。

今日国子监休沐,徐昭明一行人和同窗结伴出去游玩,结果撞上个冤家对头,邱家的邱文敬。

徐昭明是金陵城纨绔头头,满金陵的纨绔都爱跟在他屁股后面跑。

这邱文敬和徐昭明恰恰相反。

邱文敬的祖父曾在朝为相,父亲也是主管江南北路的朝中大员,家中虽没有世袭的爵位,在朝中的影响力却不下于定国公,算得上是金陵城第二显赫的人家!

邱文敬出身这样的官宦世家,学问与相貌样样出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邱文敬和韩端他们一个脾气也就罢了,徐昭明也不会妒忌他,都不是一条道的人,他妒忌邱文敬做什么?

偏邱文敬可恶至极,前两年勾搭了徐昭明家里一个庶出堂妹,勾搭完又翻脸不认人,要不是那庶出堂妹的姨娘把人劝下了,怕不是要闹出人命来!

自那以后,徐昭明就对邱文敬深恶痛绝。

徐文昭与那庶出堂妹不太亲近,可到底是自家姐妹,任谁知道自家姐妹被人祸害了都不会太高兴。再想想众人都对邱文敬赞不绝口,平日里老要他们学着点,徐昭明就更不喜欢他了!

徐昭明交朋友,对方可以没他家世好,可以没他有钱,可以才干普通天赋平平,但绝不能心术不正、品行不端。

像寇承平小小年纪流连花丛,那也是和对方你情我愿的事,要是寇承平来个强抢民女、逼良为娼什么的,他绝对会和寇承平翻脸,这是徐昭明的一点小洁癖。

邱文敬不在金陵国子监读书,他早年拜了名儒黄元微为师,后来黄元微在金陵东郊开设书院,他便追随老师去了那边。

今天他们之所以起冲突,是因为两边人碰上了,邱文敬假惺惺地向徐昭明一行人发出邀请,说是他们书院月底要办个文会,到时满城略有文名的人都会过来,末了还邀请他们过去谈诗论经。

徐昭明可被邱文敬恶心坏了,一下子没了游玩的心思,气冲冲地回来找盛景意和寇承平说话。

朋友是用来做什么的?真朋友就是要在遇到讨厌的人时一起同仇敌忾地痛骂那人!

在这点上,盛景意和寇承平都很称职,二话不说跟着徐昭明唾骂起邱文敬来,只差没骂邱文敬坏得流脓!

旁听的小纨绔们本来觉得挺生气的,听盛景意和寇承平你一句我一句地应和徐昭明,莫名又生出一种“不至于,真不至于”的感觉来。

好在聪明人永远知道有些话得藏在心里,所有人都默契地等徐昭明三人骂够了再说。

盛景意等徐昭明气消得差不多了,才抬眼看着徐昭明说道:“你只想骂骂他吗?”

徐昭明一顿,对上盛景意亮亮的眼睛。

眼前的人分明作少年打扮,一双星眸仍是有着常人难以比拟的明亮澄澈。

徐昭明的心不知不觉快跳了几拍。他眼睛也亮了起来,期待地问道:“你有办法把他们那破文会搞砸?那不太好吧?我听说韩世兄都会去的!”

他们不是没搞过破坏,相反,他们这群小纨绔的破坏力是很惊人的,一般人被他们搞了还得赔笑脸,因为他们可以仗势欺人,被他们欺负的人不可以!

可作为合格的小纨绔,他们也能分清楚什么场合能搞破坏什么时候不能。

要是他们光明正大地跑去那种汇聚了大半金陵名流的文会砸场子,估计回家后他们的腿就别要了!

盛景意挑挑眉,说道:“谁说我们要去搞破坏了?傻子才会直接掀饭桌。”

徐昭明虚心请教:“那你说要怎么做?”

寇承平等人也齐齐看向盛景意。

或许是因为徐昭明对盛景意言听计从,又或许是因为前面盛景意出的主意基本都实现了,现在他们隐隐有把盛景意当第二个老大来看待,而且这个“第二”还在不断往徐昭明这个纨绔老大靠近。

盛景意要的就是这种变化。

团结一切能团结的力量,才能把基本盘搞大!

盛景意说道:“简单得很,他们书院开文会,你们在国子监也搞一个。”她给徐昭明分析,“你们国子监可是朝廷开办的,即便韩府君不来,也得派个得力的人过来,在这方面你们不会输多少。现在离月底还有大半个月时间,你去打听一下他们具体哪一天开文会,接下来全力宣传国子监文会的事,日期就按着他们文会那天来宣传。”

徐昭明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听起来不错!”

寇承平比较理智:“可是我们不认识多少有名望的名宿大儒,文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人参与,哪里比得过邱文敬那边?到时我们宣传得声势浩大,却没几个人过来,岂不是丢大脸了?”

寇承平对自己这群狐朋狗友的水平非常了解,他们这水平说是不学无术一点都不冤枉,也就在人情世故上比别人多混了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