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明没说话,只两眼亮晶晶地看着盛景意,盲目觉得盛景意肯定有办法。

盛景意说道:“名宿大儒一般只是负责镇镇场子,这个你们可以拖国子监老师找,”她看向徐昭明,“你和那位赵博士不是交好吗?他既是国子监博士,应该认得不少有名望的读书人才是,可以托他帮忙请几个。”

徐昭明小鸡啄米一样点头。

他们确实不认识,但托人找找还是能找着的。

盛景意接着说道:“至于怎么拉人过来参加这次文会,我有一些想法。”她叫立夏拿来纸笔,身体微微前倾,在纸上边写画边说出自己的构想。

徐昭明等人听得眼都直了,没想到文会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来。

仔细想想,每个环节似乎也都是平常文会经常玩的内容,怎么经她一排列组合,他们这些典型学渣都有点心动、感觉挺想去呢?!

徐昭明拍板定案:“搞,必须搞起来!”

盛景意笑道:“要是你怕保证不了把他们的风头全抢走,可以提前两天开始第一轮,到第三天你们这边肯定比他们那边要热闹许多。”

徐昭明摩拳擦掌:“那我们马上就去准备。”

换做平时,徐昭明对文会什么的肯定兴致缺缺,不过邱文敬仇恨值拉得太满,只要能让邱文敬不高兴的事,徐昭明都乐意搞一搞!

其他人也心服口服,开始自发地分起了任务,各自为这次全新的文会做起了准备,一心要把邱文敬的风头全抢走!

盛景意撺掇完徐昭明等人,自己也没闲下来。

马上就是端午,盛娘她们却说正处于训练关键时期,端午节也不放假。

盛景意只能亲自盯着畅清园那边的筹备进展。她名义上说是要复原唐代衣冠展,实际上却在策划案里掺了不少后世的东西,算是把后世各种时装秀的模式揉吧揉吧搬了过来。

“维多利亚的秘密”那种私密性强的秀往后可以办,目前来说却是要循序渐进地来,所以端午这天晚上她只准备先由她筛选出来的几十位模特进行畅清园首秀,衣服也以端庄大方为主,以后再一步一步地往前迈进。

知道这次受邀是要给金陵城各家女眷演出,还只是到台上展示一下衣服,其实被盛景意选中的模特们都不太确定能不能成。不过她们平日里在秦淮河畔不算出众,赚的钱也不多,畅清园这边给的酬劳很高,她们愿意过来捞点小钱!

当然,既然答应要来,她们还是准备得很认真,甚至做好了会被某家女眷辱骂的冲动。

为了丰厚的酬劳,她们可以拿出唾面自干的忍功!

端午这天盛景意白天先回千金楼蹭了顿粽子,接着便派人去确定选好的模特是不是能按时到场。

傍晚时分,盛景意戴着面纱领着模特们去与畅清园的人完成交接。

她化妆水平不错,稍微动动手便能让自己眉眼突出两种性别的差别,一般人完全认不出她有两个不同的身份。

到夜幕降临,受邀而来的各家女眷便陆续入座。

由于牵头的是徐家和寇家的女眷,所以畅清园这场首秀的观众席是满人的,一个空位都没有。

人都到齐之后,幕布缓缓被拉开,出现在众女眷眼前的是个她们不曾见过的新奇舞台。

第65章

这舞台呈T字型,长长的舞台延伸至观众席中央,可以让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充分展示衣饰之美。

T台两侧都悬着灯,恰到好处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叫人如坠梦中的美感。

今日是端午,白天各家女眷忙忙碌碌地主持家中事务,本是一身疲倦,一根指头都不想动,偏又接受了这来自徐、寇两家的邀请。

对于这两家人对徐昭明他们的纵容,很多人心里都忍不住犯嘀咕:谁家没儿子,怎么她们家就宠成这样?她们是不是对家里的臭小子太严厉了?

犯嘀咕归犯嘀咕,面上没有人说出来。

畅清园可是徐昭明母亲的产业,人家愿意把私产拿出来给小儿子折腾,她们又能有个新鲜去处,何乐而不为?

她们多来支持支持,说不准还能入徐夫人的眼,要知道徐家可是还有好几个少年郎没婚配的。

至于徐夫人的心肝宝贝小儿子徐昭明,还是算了,她们可没忘记这几年有多少小姑娘被徐昭明弄哭。

关键是,徐昭明还不是故意的,他觉得他那些话都是挺真心实意。

谁家女儿不是千娇百宠长大的宝贝疙瘩,谁愿意让她嫁去受委屈?

众女眷各有私心,却都盛装打扮、应邀而来。

金陵城有头有脸的人家就那么多,女眷们相互之间基本是认识的。

她们入座之后发现大半都是熟人,心里便感觉这畅清园还挺靠谱,来的都是值得交游的人家,下回她们可以把家里的女孩儿也带过来相互熟悉熟悉。

反正有一晚上的时间,众女眷也不急着与想交好的对象攀谈,她们先相互夸赞了彼此的衣着打扮,又尝了尝丫鬟奉上的茶点。

这些丫鬟的打扮与素养都不逊于她们府中的那些,送上的茶点虽不至于好吃得叫她们觉得惊为天人,口味却也很不俗,用来招待客人绝不算失礼。

在畅清园首秀还没开始前,主持人走到台上介绍了畅清园的运作模式——

往后畅清园除了初一十五之外都接受预约,可以让她们过来开开赏花宴及笄宴什么的。

畅清园有多个合作方,只要给的钱够多,可以享受包括从茶点到衣饰的一条龙服务,还会根据宴会性质提供特别节目。

她们人手充足,培训到位,每个丫鬟基本都能识文断句,可以保证每位到场的客人都能拥有最贴心的服务。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你选择来畅清园搞聚会,那么你什么都不用考虑,只需要给钱就完事,保证整场宴会办得又风光又妥帖。

金陵城提供这种外包服务的园子不算少,畅清园不算头一个这么搞的,可它的实力却是最雄厚的,没看到徐家和寇家的女眷都亲自出面了吗?

更别提其他合作店铺在金陵城中也都是排得上号的良心店家。

一般园子可没有这么多大靠山,光是凭着这些名号,畅清园就会是她们以后挑选宴会地点的第一选择,只有掏不起钱的人家才会选次一等的园子!

攀比这东西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到场这些有头有脸的人家,她们不少人家里藏着的宝贝说不准比朝廷都要多,她们差的是钱吗?

她们差的是花钱的地方!

这种只要花点钱就能给自家涨脸的事,她们自然是很愿意干的!

主持人介绍完畅清园接下来的营业范围之后,畅清园首秀便正式开始了。

既然是仿照唐时风俗,头一批上台的模特展示的便是唐时服饰,每个到场的女眷手上都拿到了一份节目单,上头写明出场的服饰名称以及赞助商。

唐时的仕女图在座众人都看过不少,真迹仿作先不提,基本的了解还是有的。

眼尖的人在第一个模特走上T台时便认了出来,与旁边的交流道:“这是复原《捣练图》上的服饰?”

旁边的人不管认没认识,闻言也跟着点头:“我也觉得是。”

《捣练图》乃是唐朝一位名叫张萱的画师所画的仕女图,是后世流传的十大唐宫仕女图之一,画中展现的是宫中女子捣练缝衣的场景。

《捣练图》上一共画了十二个人物形象,明面上是展示捣练、缝制、熨烫三道工序,实际上却是在表现女子们的闺怨。

那画上的十二名女子姿态各异,衣饰和妆容更是各不相同,每一个细节都值得反复赏玩!

现在,《捣练图》里的十二位女子慢慢走到所有人视野之中。

这批模特体态比一般女子丰腴,脸型也圆润如满月,可是她们充满自信,那衣裳瞧着有多鲜妍大胆,她们的神态与姿势便有多从容美丽!

在座的女眷有一部分人已经步入中年,她们的体态也渐渐丰腴起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世上大部分人都得经历这个阶段。

她们也时常暗中烦忧自己的体型问题。

到她们这岁数大多儿女双全了,倒不必考虑什么拴不拴得住丈夫的心,只是她们每日揽镜自照,总觉得自己正在老去、容颜渐衰,再不复年轻时的美貌。

这事着实叫人伤心,比丈夫头越来越秃都让她们难受,只能安慰自己“要是我生在唐朝,说不准还是个美人”!

随着十二个唐宫仕女一一来到眼前,不少人心里都有种奇妙的感觉:这样鲜艳的花色,穿到身上竟很不错。

朝廷重文轻武,对衣饰上的偏好也以清淡素雅为主,她们这些当家主母更是事事要以稳重为先,太鲜艳的颜色不碰,太新鲜的款式不碰,每日换来换去都是那几样。

别说丈夫看腻了,连她们自己也渐渐少了用心打扮的兴趣。

“这家店把《捣练图》复原得还真不错。”有人感慨道。

“是啊,都说唐人以丰腴为美,以前我还不信,如今亲眼见了才发现果然如此。”旁边的人应和道。

说话间几乎所有人都无意识地看了几眼节目单上的店铺名字,准备回头叫这家店的裁缝上门定制几套成衣。

能把画上的衣服做得这么好,这家店的裁缝应该很不错!

《捣练图》的十二位模特展示完毕,不少人都已经停下闲聊,隐隐期待起接下来要出场的新模特来。

既然叫时装秀,那推出的服饰自然得是应季服饰,徐昭明狐朋狗友多,这次盛景意狠狠拉了一批赞助商,顺便把自家铺子也暗中塞进去。

接下来几个铺子会按照不同的主题展示自己店里的最新设计,有些展示的是衣裳有些展示的是首饰,根据商品不同,妆容与灯光都会有不同侧重。

这年头虽没有电灯,但人力便宜,完全可以手动控制灯光达到想要的效果。

想要做到后世那种花里胡哨、璀璨夺目的效果,那肯定是没办法的,但稍微控制一下灯光,引导众人把焦点集中在展示重点上还是不难的!

这点小心思,到场的女眷们都没发现,即便发现了她们也不会在意。

她们的目光已经完全被台上的模特吸引住了。

过去她们对这些官伎的印象很不好,觉得她们肯定会靠献媚勾引自己的丈夫儿子,可现在看着她们在台上迤逦地朝自己走来,她们只觉得这些小姑娘真美,而且美得各有千秋。

据说东晋时南康长公主的丈夫桓温纳了新妾,她为人凶悍善妒,提刀要去杀了那姑娘,结果见到人以后发现那姑娘长得着实可人,当场就把刀扔了,抱着对方感慨道:“真是我见犹怜,何况我家那老东西。”从此便对那姑娘格外怜爱。

今天到场的众女眷虽不至于生出南康长公主那样的想法,可美是不分性别的!

想想看,一水的美人站在自己眼前,认认真真地向她们展示各种她们平日里最爱挑挑拣拣的衣裳首饰,仿佛自己的认可对她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谁能觉得她们不好?

换个角度想想,要是这些姑娘经常来给她们做这个时装秀,岂不是没机会去自家丈夫儿子面前露脸了?

了不得,这事儿了不得!

她们每天辛辛苦苦打理内宅,大事小事一把抓,往上要孝敬公婆,往下要照看儿女,好不容易把这些事都做好了,偶尔还要面对丈夫的嫌弃——

她们为什么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娱乐生活——哪怕一个月只有那么一两回?

众女眷嘴里没说什么,心里却都有了主意。

她们含笑欣赏完整场时装秀,在手上的单子上勾选了几家心仪的商品或店铺。

哪怕她们自己不戴这些外面卖的玩意,拿来给后辈穿着玩戴着玩或者送礼都是挺不错的。

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想要畅清园这边继续把这活动办下去,她们肯定得用行动支持一下。

这些东西本来就是要用的,买了又不会亏!

每张节目单最后还有个《时尚》杂志订购选项,底下还有一行小字说明:是否订购杂志不影响平时预定宴会场地,只影响日后参与园方活动的资格。

相比前面勾选的东西,订购《时尚》杂志的钱不算太多,而且每个月都能拿到一本书,算下来不亏。

即使这书有点贵,但还是那句话,她们是缺钱的人吗?

订!

必须订!

……

端午之后,韩端总算有了点空闲,他正要找本闲书放松放松,教坊那边的人却突然找了过来。

韩端客客气气地让人坐下,询问对方过来是有什么事。

教坊的人面色有些为难,他说道:“不知府君有没有听说端午那天畅清园开业的事?”

韩端是金陵城一把手,当然知晓那天晚上的热闹,不过那是女眷之间的交游,他身边没个女人在,所以不好仔细打听。

韩端问道:“有所耳闻,怎么了?”

教坊的人说道:“畅清园那边的人来和我们交涉,说是她们已经发展到接近五百个女客,往后每个月十五都会组织数百人的活动,要来我们这边备个案。”

韩端讶道:“她们女眷聚会,去教坊备案做什么?”

教坊的人擦了擦额头的汗,小心说道:“她们说往后每个月都需要请几十到一百个官伎到场,所以先来知会教坊一声。”

开业当天多请些官伎去助兴他们还可以理解,可往后每个月要这么多官伎作陪他们就想不透了,就是韩端这位府君大人要设宴,也没一口气请这么多官伎过去的吧?

教坊的人过来汇报之前,已经仔细询问过端午那晚去畅清园的官伎是怎么一回事,他给韩端介绍了一下畅清园那边是什么情况。

这次他被派来见韩端,就是想问问韩端畅清园这边的活动要不要定成官方活动?

虽然这活动面向的是女客,但是这种规模的活动,他们官方要是不冠名一下,总感觉不太得劲。

如果不属于官方活动,年底他们写年度考核报告的时候岂不是不能把这事写进去吹一波?最好还是把它算成官方活动!

面对下属官员满含希冀的目光,韩端沉默了一下,说道:“那就把它算进去吧。”

作者有话要说:

注:《捣练图》参考《最美中国画100幅》

第66章

教坊的人跑这一趟,当然有寇承平从中活动的原因来。

寇承平和教坊那边喝了回小酒,狂吹一通畅清园的发展前景,对方便答应去问问韩端的意思,这种事从前没有先例,还是得韩端这个一把手点头才行。

得了教坊那边的准信,寇承平又与徐昭明结伴去寻盛景意告知这个消息。

盛景意最近在聚众读书,她给身边的丫鬟们制定了进修计划,考核成绩高的丫鬟可以赢得跟她出去浪的机会。

当然,这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读书机会难得,小丫鬟们都很珍惜,哪怕盛景意不督促,她们也学得很起劲。

换了别的主家,谁乐意掏钱给自家丫鬟读书练字?

也就她们运气好,才碰上了盛景意这么好脾气的姑娘!

盛景意狠狠地过了把“为人师”的瘾,小小地弥补了一下自己曾经有过的大学梦。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不过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慢慢来就是了。

徐昭明两人寻过来时,听见的便是小院内传出的朗朗读书声。

徐昭明迈步就要往里走,寇承平却拉住了他,说道:“现在和从前不同了,你别冒冒失失往里跑。”

以前盛景意与他们往来得很随意,他也觉得盛景意既然出身秦淮河畔,自然不必守那么多礼数,可如今盛景意可是谢家女儿,人家哥哥还在这,他们可不能在和以前那样随便。

徐昭明没觉得现在有什么不一样,不过寇承平比他懂人情世故,寇承平既然开了口,他也停了下来,叫人先入内通传。

盛景意很快迎了出来,邀他们到园子里的凉亭内说话,口里说道:“教坊那边有准信了?”

寇承平与徐昭明对视一眼,没问“你怎么知道的”,只点头说:“对,韩世兄那边应下了。”他顿了顿,好奇地问盛景意,“韩世兄晓不晓得你现在是谢家女儿?”

盛景意道:“知不知道有什么关系,我与韩府君不过数面之缘,又没什么交集。”

徐昭明道:“你兄长与韩世兄相熟,韩世兄应当是知道的。”

盛景意很清楚许多事不过是做做表面功夫,私底下大伙恐怕都心知肚明,是以她也不怎么担忧此事。

只要大部分人不把她这个“千金楼小当家”和谢家六娘联系起来,她就不会带累谢家。

至于包括韩端在内的这些知情人,知道了应该也只会憋着,毕竟她也没想着祸害他们或他们的家里人,宣扬此事对他们没什么好处。

他们这种出身的人绝不会拼着和谢家交恶的风险去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

三人闲聊几句,寇承平又转了话题,问道:“你让我把牙行那边适龄的女孩儿都签下来,我已经叫人去留意,这批女孩儿有差不多两百人,畅清园用得着这么多人吗?而且那可都是刚在牙行记了名,没好好教过的,年纪又不大,畅清园那边用不上吧?”

现在畅清园的丫鬟都是他们几家人调拨过去的,按着盛景意的要求,挑的全是能识文断字的人。

要培养出这样的丫鬟可不容易,连他们家里也没多少符合条件的,在外头更是压根雇不着。

要是随便雇几个丫鬟顶上去,那他们端午那天岂不是等同于虚假宣传?

盛景意道:“我与唐先生她们商量过了,她们平日里审稿选稿也不忙,可以轮流给这些丫鬟上课,先从《千字文》开始学起,学得快的一年应当能把三千个常用字认完。”她见徐昭明和寇承平面露茫然,补充说道,“这期间她们的月钱和吃用都由我负责,不会动公中的钱,就是得占用畅清园两个院子安置她们和给她们上课。当然,我也不会白白给她们花钱,她们的契书上得写明一年期满后自愿续签三年。”

这些刚到牙行的小丫鬟大多十岁左右,学个一年,干个三年,刚好到快及笄的年纪,不耽误她们回家嫁人。

徐昭明明白了盛景意的意思,这是自己按需培养丫鬟。他说道:“既然畅清园是我们一起搞的,哪有你自己单独掏钱的道理,当然是从公中出。”

寇承平说道:“这些小丫鬟倒是有福气,许多人想请唐先生她们到府上任教可得给不少束脩,等闲人家还请不着!”

盛景意夸道:“还是多亏了寇公子把诸位先生请了来。”

要不是看在寇承平家中长辈的面子,这些人她和徐昭明一个都拉不来。

定国公的面子?

定国公的面子不管用,他是武将出身,虽然给自己拼来了爵位,可许多读书人照样不鸟他。

如今大部分读书人向来都坚定不移地奉行“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能用钱解决就用钱解决”“要面子是不可能要面子的,我们只想世界和平”的基本原则,坚决不给武将北伐的机会,好保有目前的安定平和。

按照主和派的想法,只要不打仗,他们就能安安稳稳地苟着;要是打起仗来,他们还能往哪跑?往岭南去吗?他们可没有东坡先生的豁达,被贬去岭南还说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他们只想苟在繁荣富饶的江南!

三个人商量好畅清园的事,又凑一起敲定国子监文会的各项细节,务必要保证能抢光邱文敬的风头。

盛景意也是昨儿回了趟千金楼,才从柳三娘那得知她家二娘少年时遇到那个说“我虽然要成亲了,但我爱的是你”的渣男,居然就是邱文敬的二叔!

得知这个邱文敬居然是渣男的侄子,盛景意在心里感慨了一番遗传的强大,竟连渣都能代代相传。

感慨完了,盛景意又想了不少加强国子监文会影响的主意,进一步完善前些天给徐昭明的草案,务必要衬得邱文敬那边的文会黯然无光!

怀着这种想法盛景意干劲十足,想法不停地往外蹦,听得徐昭明和寇承平直点头,摩拳擦掌地期待起文会这种和他们压根不沾边的玩意来!

畅清园首秀告捷,许多人都在观望畅清园还会不会有新动作,结果观望了几天,却发现那边没什么动静,只是一口气雇了两百多个小丫鬟,还全是刚被领进城的那种。

畅清园把这些丫鬟全弄走了,是准备用这样的丫鬟糊弄她们吗?

不得不说,很多人心里是失望的,毕竟她们钱花得那么爽快,就是冲着端午那天的良好体验去的,要是下回过去全换成毛毛躁躁的小丫头,想想就觉得不得劲!

好在几天之后,消息灵通的人家都得了消息:畅清园临街的小院里时常传出小姑娘们的朗朗读书声,虽然读得不怎么顺畅,还得先生领着读,但听着也很新鲜。

过去谁曾听过这么多女娃娃齐齐朗声读书。

有人特意去打听了一番,得知畅清园那边统一给买去的丫鬟授课,都觉得畅清园的东家怕不是钱多得烧手,谁家买了丫鬟不是让她们干活而是让她们读书去的?

人家书香门第的丫鬟会读书是雅事,你一个对外营业的园子,雇人时签的全是活契,费心教会丫鬟读书,回头她们干几年跑了,那不是白费劲吗?

还有些丫鬟的家里人从别人口里得知了此事,腆着脸跑来问畅清园要不要男娃子,她们可以把男娃子也送来干活。小姑娘家家的,让她们读书太浪费了,那么好的纸笔,给她们家里的兄弟用多好?

对于这些人,畅清园的管事一律不见,叫人直接打发了,还告诉他们要是再来的话就把他们女儿也撵了,到时可他们女儿没丰厚的月钱可拿了。

一提到到钱,这些人总算消停了,人家不愿意让她们用男娃换女娃也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出钱的?他们再闹下去了,女儿被人退回牙行,怕是找不到这么好的下家了!

畅清园总算清静下来。

经此一事,唐氏等人对这批“女学生”都多了几分怜惜,教起她们来耐心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