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附近也有坊。

每个坊内,都有各种生意铺子。虽然不及东市、西市繁华,却也能满足平常的需求。

“你去看看,有没有马车租赁的。”景氏果断对车夫道。

景氏这次出门,没有带凌青菀的丫鬟,只带着自己房里的大丫鬟玉钩,坐在前头。

车夫道是。

马车坏了轴,往一边倾斜。一个不慎,马车都要翻落,凌青菀想下车。

她请示母亲。

景氏也蜷曲得难受。况且,这是街尾,不时有马车过路,挡了人家的道路。

不如下车,等会儿若有人急事非要过去,可以把这车推到一旁。

于是,她们母女下车等了。

大雪初霁,盛京的街头颇为寒冷。凌青菀穿着新做的樱紫折枝海棠纹风氅,把风氅的兜帽戴在头上。

这条街,比较冷清。

盛京的人口集中在北边,靠近皇城的地方。南边人口稀薄,街道人迹罕至。

黄土夯实的道路,并不宽阔,两边种满了槐树。

落叶蹁跹,虬枝荒芜,这条街道就显得更加冷清,越发寒冷。

她们刚刚下车,前面就来了一队车马。

很巧。

大约有五六辆马车,都是四匹马拉着的朱缨华顶马车,往这边而来。

街道窄狭,对面的马车又都是宽敞的。

恰好被凌家的马车挡住了路。

对面的车队缓缓停了。

须臾,一个穿着藏蓝色长袄的中年男人,从后面的马车里下来,笑着上前问道:“这是谁家的马车,怎么停在道中间?”

景氏的大丫鬟玉钩上前,跟那个中年男人答话:“这是晋国公府的马车。我们家奶奶和姑娘出门,车轴断了,车夫去雇车了…”

那个中年男人往马车那边看了看。

凌青菀和她母亲,站在马车的左侧。

“…我们奶奶说了,若是你们着急赶路,帮我们把马车抬到角落,过去就是了。”玉钩又道。

中年男人是个管家,不是主人。

他点点头,冲景氏施了一礼,表达谢意,然后折回去,询问自己的主子。

车队里面的第二辆马车,一双纤长削瘦的手指,撩起了车帘。

是男人的手。

手指修长,骨节分明,又白皙纤瘦,看得出是坐着位年轻公子。

管家和自家公子商量着。

那位公子只是掀起车帘,并没有下车。他低声交代着什么,然后又放下了帘子,悄无声息。

比女子还要矜持。

管家重新走向了景氏她们。

景氏让玉钩退下,自己上前和那位管家见礼。

“这位太太,着实不敬,要把您的马车挪开。”管家对景氏道。他四十来岁,个子比较高,不胖不瘦,眼睛炯炯有神。

景氏道:“不妨事,原就是我们挡了路。”

说妥之后,景氏带着凌青菀,退到了马路旁边的树下。那个管事,吩咐几名随从,把凌家的马车挪开。

挪开之后,管家又来给景氏道谢,然后一行人开路,让前方而去。

第二辆马车路过凌青菀她们时,凌青菀瞧见车帘半卷。

半卷的车帘后面,一双精亮的眸子,打量了凌青菀和景氏一眼。

凌青菀也在看他。

两人目光一撞,他立马扭过头,唇线微抿。

凌青菀没看清。

马车快速而过,凌青菀只瞧见了那位贵公子的侧颜。他鼻梁高挺,肌肤雪白,比女子的侧脸还要精致。

长得好看,凌青菀心想。

“是谁啊?”凌青菀不由嘀咕,问景氏,“娘,这是往昭池坊去吧?”

这条路,直接通往昭池坊。

昭池坊在南门比较偏的街道,马车不怎么通行,去其他地方不会绕道这里。

若是走这条路,多半是去昭池坊的。

“的确是往昭池坊去。”景氏肯定了凌青菀的话,“瞧这排场,也不像是住在昭池坊的人。”

昭池坊背靠排水沟,一到阴天下雨就有异味,可偏偏占了贵胄之地,房子价位高。

能买得起的,不愿意住;愿意住的,又买不起。

所以昭池坊空闲的宅子都卖不出去。

晋国公府正隔壁的那家,早几年就搬了,现在宅子还空着,都空了好几年。

瞧着方才那队马车,足见对方豪阔,怎么住昭池坊?

她们说着话,车夫已经回来了,租赁好了马车。

景氏解释了下为何马车会被挪到路边,就带着凌青菀和丫鬟玉钩,乘坐了租赁的马车,去了程家。

“大舅母和表姑娘来了!”程家的六姑奶奶,特意在门口等着景氏母女。

她非常热情。

程家的姑奶奶,心眼并不坏,知道好歹。

凌青菀救了太夫人,其他人另说,几个姑奶奶和太夫人是非常感激的,心里把她当恩人。

景氏就被六姑奶奶和几个丫鬟仆妇簇拥着,去了太夫人的院子。

尚未开席,太夫人那边有不少的老夫人,凌青菀的祖母和两位婶母、姑姑也在。

程太夫人对凌青菀赞不绝口。

“表姑娘温柔贞淑,是不必多夸的,人人知晓。”太夫人笑呵呵对诸位夫人、奶奶们道,“可是她学了一身好医术,却是叫人拍案。”

她把凌青菀治好她病的事情,跟众人说了一遍。

程太夫人当时被太医诊断为要置板,亲戚朋友多少都听闻了。

可是她被凌青菀救活,却是难以令人置信。

“表姑娘真是了不得。”

“都是凌老夫人和大奶奶教导有方…”

“表姑娘天资聪颖。”

大家礼貌的敷衍了几句。

凌青菀的祖母脸上没什么笑容,端着茶喝了几口。她的不悦,根本没有掩饰。

程家太夫人却还在狠夸凌青菀,视若无睹。

片刻后,丫鬟进来说开席了。

众人起身去前头花厅坐席。

“…娘,表姐和表妹没见到,是被禁足了吗?”凌青菀悄悄问母亲,“二姑母也不在。”

怪不得她祖母冷着一张脸。

景氏倏然微笑。

她的笑容,璀璨明媚,悄悄盛绽。

“自然是了。”景氏笑着说。

没有由来的,景氏心情很好。

第013章药商

第013章药商

凌青菀和她母亲所料不差,程氏姊妹的确被禁足了。

连二姑母,太夫人也让她称病回避。

程氏是通贵门第,程轩从五品的官,地位不高不低。所以,程家的朋友,多半是门当户对。

不上不下的门第,没什么底蕴,一点小事也喜欢嚼半天。

程氏姊妹被禁足,谁都明白。

今天过后,这些人肯定要议论。

这样,对程氏姊妹声誉不好。

既然到了被长辈禁足的地步,自然是顽劣不堪。谁家娶媳妇,要个顽劣不堪的女子?

程大和程二还都没有说亲呢。

“程家这位太夫人,不知道该说她心狠,还是该说她拎不清。”景氏在心里想。

今天不准程氏姊妹和凌世茹出来,无疑景氏和凌青菀挺解气的,但是对自己孙女清誉有损。

程太夫人若不是心太狠,也是个大事糊涂的人。

景氏默默想着。

凌青菀却道:“娘,程太夫人对我们不错…”

景氏笑了笑,心底有点无奈。

程太夫人对景氏母亲的好,有点无缘无故。不是看着凌青菀的姨母家,就是看着她的舅舅家。

反正晋国公府不值得太夫人如此器重。

程太夫人若是把晋国公府放在眼里,也不会如此对自己的儿媳妇。太夫人瞧不起自己的儿媳妇,虽然遮掩,大家都看得出来。

“…总是有所图的吧?”凌青菀轻轻笑道,“咱们娘俩也没啥可图的。难道是图其他的?”

景氏微讶,扭头看了眼自己的女儿。

这么浅显的道理,看出来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可是凌青菀素来对人情世故比较冷漠。她也不是不懂,只是懒得理会。她总是说:真心假意,与我何干?

一口跟尘世无关的调子。

如今这番话,虽然没什么高明的,却是把世故拿捏得很准。

景氏既惊讶,也惊喜。

“人心难测。”景氏笑道,“咱们自己警惕些,别落了口风给她就成了。”

凌青菀嗯了声,冲母亲露出一个甜甜的笑容。

景氏心情很好,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

大家去坐席之后,程太夫人让五姑奶奶和七姑奶奶去照料客人,自己留下了六姑奶奶说话。

六姑奶奶主见足,能给太夫人出谋划策。

“那匣子首饰,赏给表姑娘。”太夫人对六姑奶奶道,“她救了我一命,别叫人以为咱们薄情,不晓得感恩。”

太夫人准备了一盒子首饰,里头卷草纹金镯一对,羊脂玉梳子一对,凤尾金步摇一对,翡翠戒指一对,金丝红玛瑙耳坠一对。

给这么年轻的女孩子,算是贵重的。

“娘办事周密。”六姑奶奶笑道,“若是其他大族,这些东西也不放在眼里。晋国公府的话,倒是能顶个人情。”

她觉得晋国公府穷,这些首饰足以打发。

“会不会太少了?”太夫人问。

“不少了,娘!”六姑奶奶立马道,“表姑娘是时运好,不知怎么的用药,治好了您。倘若没有治好,真是不堪设想,我至今想起来就是心惊胆战。”

六姑奶奶觉得凌青菀是瞎蒙的。

她并不认为凌青菀有医术。

但是蒙对了,救了太夫人的命,这份恩情六姑奶奶还是记的。只是不肯定凌青菀的本事罢了。

太夫人听了六姑奶奶的话,也是眼眸一沉。

“我病得那样,儿媳妇让个娃娃给我瞧病,岂不是要借刀杀人?”太夫人心想。

她们感激凌青菀,却怪凌世茹让自己的侄女出手。

这是两回事。

太夫人想起来就心冷,对那个儿媳妇和两个孙女失望透顶。

“你大嫂和侄女,都嫌我这个老太婆碍眼了。”太夫人叹了口气,对女儿道,“从前不知道她们这么狠,一点亲情也不念。这次,算是把她们试探出来了。”

六姑奶奶轻轻安慰母亲。

她知道太夫人很失望,也很难过。

“…等过了年,这个家就交给你大嫂吧。她是怨念已久,生了谋害我的念头。假如还不给她当家,以后真是防不胜防。”太夫人道。

语气很冷。

六姑奶奶忙道:“娘,这不可!若是大嫂当家,以后还不知怎么调治您呢!”

“我个老婆子,半截身子入土了,还怕她调治吗?讨口饭吃,在世上碍人眼罢了。”太夫人道。

六姑奶奶狠劝她。

她们说着话儿,程家老爷程轩进来了。

今天家里宴请,内院请女眷,外院请男人,程轩一直在外头忙碌。如今开席了,他才抽空进来瞧瞧母亲。

母亲和六妹脸上都有几分痛色,程轩一惊,连忙问:“这是怎么了?娘,您哪里不舒服?”

想到母亲前段时间被太医着置板,程轩也是心惊肉跳。

假如他没有到家,母亲就去了,他的后半生都要自责、内疚。

太夫人不想在儿子跟前说媳妇的不是,挑拨得他们夫妻不和,就笑着说:“好得很。今日有点忙碌,累了…”

程轩追问,太夫人只说是自己累了,没有其他,程轩也只得作罢。

当年宴席散了,凌青菀走的时候,太夫人果然送了她一个精致的红木匣子。

一匣子首饰。

凌青菀推却了几句,太夫人执意送她,她就收下了。

她还笑着对她母亲说:“娘,您看,这是我的诊金。”她说这话的时候,秀眉飞扬,神采奕奕。

惹得她母亲大笑不止。

母亲的笑声,清脆响亮。凌青菀很久没听到母亲这样开怀大笑了。她也跟着笑起来。

那天,程家太夫人不让凌世茹和她的女儿们出来待客,后来的确有了不少的流言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