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祀身

宽阔殿堂中落针可闻。

上方皇帝眉头纠结, 座上诸人或引颈或倾身,要看他会做出什么举动来。

陈微尘啜一口酒,然后发现气氛过于死寂, 即使自己这一点儿动作都显得不合时宜。

他只好放下杯子,也静静看着。

他想起来, 这位谢大人师出名门,素以忠耿有节著称, 昔日任知谏院之首时, 因为触犯圣颜,连贬数阶,成了朝也上不得的微末小官。

这架势,是要进谏。

——不过此时桃花宴,与朝堂不同。满座衣冠,或文臣武将, 或贵爵富商,此种境况下进谏, 是全然不给皇帝留一点脸面。

刑秋轻轻嗤笑了一声,道,“选在这里,皇帝碍于面子。他倒是可以不必死了。”

陈微尘看着阶下谢大人, 却摇了摇头, 道:“你仔细看,他是要死的。”

刑秋仍有些不信:“哦?”

只见那谢大人对着上方御座,自怀中取出谏章:“臣谢兖, 请削官体,开科举,养精兵,革旧制,变新法。”

眼下众目睽睽,即便是只为了从谏如流的美名,皇帝也不能不接,不能不看。

便有宦官取了,奉给皇帝。

皇帝展卷而读,脸色却是愈来愈差,读至一半,将那谏章往面前一掷:“一派胡言!”

龙颜一怒,众人皆噤若寒蝉。

唯有谢大人一个,昂然抬头,与面色不善的皇帝对视:“今日我朝,至腐至朽,如不变法,再难回天。”

皇帝俯视下方众人,强自按捺下方才看见谏章中“亡国之象”“与昏君何异”这般激烈词句时的怒意,道:“如今正值清平,都中繁华,不输往日,爱卿多虑。”

皇帝大约是知道这类文人的,晓得他们喜欢“死谏”的美名,接下来就要陈情,就要撞柱。

然而谏官愈正直,显得皇帝愈昏庸。撞柱——这是万万不能的,他对身边的宦官使了个眼色,宦官弯下腰迅速离开,传下命令,令侍卫们严阵以待,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立刻用御前失仪的罪名将人制住。

“都中繁华,源于重赋,天下清平,乃是偏安。二十年中,无须外敌入侵,我朝国力殆矣。”

“偏安”二字,实在刺耳,皇帝深吸几口气,将“爱卿多虑”又重复了一遍:“如今我朝外有天险,内有良田,休养生息,来日……”

不等他说完,谢大人重重叩一个头,声音沉闷,额上渗出血珠。

“陛下,”他一字一句:“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险。”

将“无德”二字明晃晃甩在皇帝头上,他全然不顾皇帝已涨成猪肝的脸色,又是叩头,鲜血淋漓。

皇帝胸脯狠狠起伏几下,侍卫长察颜观色,知道是到了自己为陛下分忧的时候,喝一声:“御前失仪,妖言惑众,大胆!”

便带了一众手下向中央去,要把人带下。

——却被骇人一幕镇住。

只见那谢大人缓缓闭目,两行血泪滑下!

“陛下,”他声音悲切,“陛下,听臣一言——”

陈微尘所在桌上,一行世外人却都凝了脸色。

谢琅小声道:“这是……”

侍卫长喝斥手下:“还愣着做什么!”

“大人……”一个手下,伸手,抖抖索索道:“你看那里。”

侍卫长循那手指看去,也是一惊。

那一行血泪滑下的同时,谢大人十指指尖也洇出血来,鲜血滴落玉阶,忽然疯狂蔓延,先是纹路狰狞,继而大片晕染。

不多时,那晶莹的白玉阶已成了血玉阶。

而血色的蔓延仍然没有止歇,以他身体为中心,涟漪般散着。

侍卫们实在不敢接近那诡异的血滩,甚至被逼退了几步。

满座惊骇。

皇帝身体不稳,向后跌去,喘了几口气,看向刑秋的方向:“国师,这、这是……”

刑秋轻轻“咦”了一声,伸出手来,朝那处凌空一抓,手指缓缓合拢。

随着他的动作,鲜血蔓延的势头稍减,众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便又投在了国师的身上——一场进谏,竟成了如此诡谲的场景。

皇帝见国师果然神通广大,心中稍安,喝一声:“谢兖,你竟使邪术!”

话音未落,却见刑秋脸色一变,火烧一般迅速撤回右手。

血迹像是有生命一般扭动起来,猛地挣脱束缚,血海一样掀起波涛。

刑秋皱眉看自己的手,而一旁谢琅冥思苦想。

却是叶九琊沉声道:“天书残卷有载,儒起于巫,以血祭天地,为‘祀身’有夺气运之功。”

陈微尘问他:“此法要如何用?”

“文气聚集之地,至赤至诚之心,佐‘祀身’秘法。”

桃花宴选址大有讲究,眼下座中又有许多文臣,民间书生有才学者亦聚集于此,果真是“文气聚集之地”。

“可他一介凡人,如何得知?”

两人对视一眼,叶九琊道:“是迟前辈。”

陈微尘也想起来之前那句“静观其变”来。他叹一口气:“既然是她出手扰皇朝气运,我们也只好乖乖看着——亏得我们与她要做的事情是同一样,不然谁能算得过这老妖婆?”

皇帝看见以谢大人为中心的翻腾血海,心中大骇,声音颤抖:“国、国师……”

陈微尘手肘碰碰刑秋:“不要去管。”

国师大人抬眼瞧瞧外面明显暗下来的天色:“是了,我反正也没有这样能耐。”

他施施然起身,到皇帝御座前:“陛下,此乃天意。”

皇帝脸色煞白:“天意——如何是好?”

话音刚落,白光闪动,外面轰隆一声雷响,震人心魄。

肃冷的狂风哐当一声刮开窗户,近百个桌岸上写诗用的宣纸呼啦啦掀起,满大殿飘飞纸页,像极了送葬时一把一把撒下的纸钱。

“唯今之计,陛下假意纳谏,变革新法,下罪己诏,臣借机显现天瑞,以示陛下诚心,天意昭彰,正可借机封禅以定民心。”刑秋说得煞有介事。

皇帝如同抓住救命稻草,连连点头:“国师高见。”

下方谢大人霍然张开双眼,看着座上君王。

许是祭天地的古法使他此时耳聪目明,听得见那里的窃窃私语。他眼里的神情由悲愤至悲哀,由悲哀而淡漠,最终趋于无望。

大殿金碧辉煌,繁华到了不堪的地步,侍卫乱成一团,关门的关门,关窗的关窗,书生们伸手去捉自己被风刮走的纸张,大臣们在冷风里各自缩起了脖子。

灰袍的年轻道士抱着拂尘:“这下连小道都能看出,这里气数已尽了。”

陈微尘叹一口气,看着座下大臣,垂头缩尾者为多数,但也不乏有人死死看着谢大人,眼眶通红。他又在书生中找了一圈,看见庄白函身体微微颤着,拳头握紧,任眼前纸页哗啦啦飞走。

宦官搀着皇帝一步步走下高台,站在血滩边缘.皇帝嘴角扯出一个勉强的笑来:“谢爱卿高见,利国利民,爱卿,请起——”

谢大人忽然低低笑了起来,笑声愈来愈大。

“若早知有今日,臣宁可身死战火中!”

他一身尽被鲜血洇湿,声音掷地,如若金石。

“今日残躯一具,愿以身殉天地,廓妖氛,匡正义!”

陈微尘记得当时在魔界时,叶九琊说剑阁古训第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见大殿上空气机翻涌,掀起惊涛骇浪。那谢大人以一介凡人之躯,引动天地真气,山雨欲来中,紫金云霞蒸腾,隐约成龙形。

不知迟钧天用了什么法子与谢大人接触,并让他得知了这样一个上古传下来的祭祀法,然而若非这人当真胸怀大义,能为人间疾苦殉身,是无论如何都成不了的。

可见万法归一的说辞有迹可循,当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只是,只是——

叶九琊望着窗外只有他们能够见到的紫金云气:“天书中有载,洪荒时,只分各国,尚无皇朝,各国每三年以千人为祀,固气运。”

“这样说来,谢大人殉身,可固皇朝气运了?”

叶九琊摇头:“若他心中想着忠于君主,自然能固皇朝气运,若他心中想着黎民百姓,气运……便往有益黎民百姓的地方去。”

是日,桃花宴上,谢兖死谏,血溅白玉阶,引动天地异象。坊间众说纷纭,“南朝气数将近,降下天谴”之说最盛,皇帝大怒,戮数十人。

次日,皇帝下罪己诏,赦天下,加恩科。诏下当日,有瑞紫色巨鸟盘旋皇宫上方,日暮时方去。国师大人进言,陛下一时蒙蔽,政策不当,有失圣明,幸有谢大人死谏。现下已然改正,感动天地,凤鸟出世,乃祥瑞之兆。

皇帝大喜,御命下,择吉日封禅以谢天地。

刑秋肩头栖一只紫色小鸟,飘飘然进了陈府大门。

叶九琊在庭中练剑,见刑秋,略一颔首,当做见礼,继续习剑。

他剑势利落,剑气凛冽,纵然身处春日好景中,也如朔风卷雪,冰河断流,使观者魂悸魄动。刑秋饶有兴趣在旁边看了一会儿,感到叶九琊出剑时,自己竟然有点害怕,便悄悄溜走进了书房。

陈微尘正在读佛经,见他进来,挑了挑眉:“国师大人携凤鸟前来,好兴致。”

刑秋把“凤鸟”放在一旁架子上,坐在陈微尘旁边,一眼看见他手里佛经,嫌恶地皱起眉头:“一股秃驴气,烧了烧了。”

陈微尘无奈地看了一眼他:“来做什么?”

刑秋伸个懒腰,软绵绵就往他肩上靠:“无事可做。”

陈微尘推了推他,并没有推动。想想初见时魔帝陛下还十分气派,未曾想,他像是没骨头一般——有树便靠树,有墙便靠墙。平日里被美姬伺候,倚红偎翠也就罢了,见了自己也要靠着。

“你这是什么毛病?”他问。

刑秋懒懒道:“我活了这么些年,修来修去,没有修出什么所以然来,只觉得一个人待着,很是没意思。”

陈微尘便把佛经往他脸上一扣:“那便找你的和尚去。”

刑秋把佛经拿下来,看了几行,叹一口气:“和尚自去成他的佛,我才不去讨人嫌。”

正玩闹着,有小厮前来,道:“少爷,消息探听到了。”

陈微尘把没正经的魔帝推到一边,道:“讲。”

“我问了谢府的婢女,得知谢大人近些日子总是往城郊落子湖去。”

“落子湖?”

“就在南边,要过两座山。”

“带路。”陈公子看一眼皱眉读佛经的刑秋:“要去找一个人,你跟我们一起去?”

刑秋点点头:“好。”

作者有话要说:考完数学,获得新生,重新做人,好好学习,天天更新。

十四此人,容易惯坏,拖更就打,断更就踹,不要姑息。

第43章 落子

落子湖其名, 源于湖中数十块大大小小色泽或浅或深的圆石,浅为白,深为黑, 恰似盘中棋子。

皇朝鼎盛时棋道盛行,出过不少惊采绝艳的大国手, 可惜如今文脉随气运一并衰落,街头巷尾再见不着当初走子博弈的盛景。

穿过一道山, 粼粼波光呈现在几人眼前, 最为醒目的不是湖中棋子,也不是湖边石屋,而是湖中央圆石上坐着的女人。

她一身旧灰袍,散着白发,山风中纹丝不动,此时怀里还多抱了一只黑猫。

他们要找迟钧天, 原就是为了确认温回与清圆的安危,见到此景都放下了些心来。

谢琅喊了一声“清圆”, 黑猫转头看见他,动了动身子,要挣开迟钧天,却没有得逞, 只好细细弱弱“喵”一声。

迟钧天缓缓睁开眼, 眼神淡漠。

此时,一阵刻意的咳嗽声从石屋中传来。

陈微尘抬眼看去,见老瘸子扒在窗框上, 跟他对上目光后便开始破口大骂:“姓陈的龟儿子!你果然卖了老头子!让老头子被这妖婆捉住!”

陈公子略呆了呆。

眼下境况,是有点儿复杂了。

他便回道:“老瘸,我家阿回在哪里?”

老瘸子扯着嗓子嚷:“把老头子从妖婆手里救出来就告诉你!”

陈公子便往石屋边去。却有人比他更快,一片灰影从湖上掠起,转瞬间来到石室门口。

迟钧天冷冷道一声:“聒噪。”

便传来了老瘸子的惨叫声:“师妹,师妹饶命——”从窗户里看去,似乎被揪着耳朵拎到了一边。

陈公子审时度势,感到这里迟钧天最大,低眉顺眼等在门口,等迟钧天出来,道:“迟前辈,我家温回……”

谢琅比他更加低眉顺眼:“迟前辈,我家妹子……”

迟钧天看了看怀里黑猫:“你的?”

“是,”谢琅忙不迭道:“只是个寻常家猫,没有什么特异之处,于前辈也无用……”

迟钧天一手抱猫,另一只手放在猫背上,冷冰冰道:“暖手。”

——然后径直越过两人走了。

谢琅:“……”

等毫无归还之意的迟钧天抱猫走远,道士几乎要跳脚:“怀璧其罪,怀璧其罪!可怜我清圆生了一身好皮毛!”

被彻底忽视的陈公子十分郁卒:“可我家温回也没怀什么壁……”

他们两个跟上迟钧天,见她问叶九琊:“谢兖已死?”

叶九琊:“已死。”

迟钧天淡淡道:“一人之力行祀身礼,可敬可畏。”

叶九琊问她:“前辈可还有其它布置?”

“我只能做到这里,再来,就要触怒天道,”她道,“余下的,看你们机缘。”

谢琅悄悄道:“可皇朝衰落,不就是又成一个与锦绣灰一样的物件吗?你们已有了。”

陆红颜答他:“不破不立。”

清圆叫一声,转过头来看谢琅。

两厢对望,分外可怜。

陈微尘折回老瘸子窗前,把样貌十分委顿的老瘸子喊起来:“老瘸,你怎么被捉住了?”

老瘸子幽幽看着他:“妖婆要做大事,害怕我从中作梗,干脆捉在身边。”

陈公子摇着扇子,一笑:“这是你们师兄妹两个的事情,她要捉,显然不能怪我卖你。”

老瘸子瞪他一眼,不说话。

陈微尘接着问:“阿回在哪里?”

老瘸子告诉他:“你家的阿回被老妖婆折腾得可惨。”

陈微尘拧起眉来:“她要阿回做什么?”

老瘸子摇摇头道:“按理说,你这小厮命格极好,拿来当气运阵法的阵心十分合适,可也不至于这样折腾,老头子这几年不学无术——看不懂她究竟在做什么。”

陈微尘想了一会儿,接着道:“他在哪?”

老瘸子朝外面的落子湖使了使眼色:“底下。”

陈微尘苦恼地叹一口气。

他接着问一身破烂衣服的老瘸子:“她是迟钧天,喊你师兄,那你是萧九奏?”

老瘸子咧嘴一笑:“老头子虽老,可当年也有风流倜傥名满天下的时候。”

他闭上眼,十分陶醉,可惜姿态实在和街头任何一个叫花子无异,

陈微尘没有问他怎么沦落成现在这副尊容,打算回叶九琊身边。

“陈小子,”老瘸子叫住他,“我老头子的底让妖婆给抖了出来,你是不是也该报一报自己的来头?姓陈的,普天之下我可只能想出一个人来。”

陈微尘笑了笑:“其实,告诉你也无妨,可也无用。”

“不想说,那算了,”老瘸子打了个哈欠:“好心提醒你一句,虽然世人不知,但我与师妹两人几十年前就已被逐出天演师门。可是呢,该会的,一样不少。只要看见你的气运命格,立即知道你来历特殊,小心我那疯魔了的师妹拿你做文章。”

陈微尘脸上笑意淡了些:“这倒不必担心,她若能看出我的来历,就知道若要复活她徒弟来做逆天的棋子,还用得着我。”

老瘸子“哦?”了一声:“我倒是对你越来越好奇了。”

陈微尘转头看了一眼,见叶九琊正向这边来找自己,语速加快了些:“老瘸,你能不能看出,她要用什么法子逆天?”

老瘸子摇头道:“人生而有命,但凡有逆天的念头,就是想要长生,或是境界进无可进。只是师妹现在不可理喻,我也看不出她究竟想着什么。”

陈微尘:“那你呢?你那时说,你与她赌谁能找到长生之法,你又要如何做?”

老瘸子继续摇头:“老头子不是早告诉过你——我是早就灰心了。”

于是,叶九琊走来时,只听见老头子略带失意,愈来愈低的声音:“天要你百年死,再延百年已是大限。人本就生于天地间,这天道又岂能轻逆?”

他知道石屋里的老瘸子非等闲之辈,又性情古怪,即使陈微尘看起来与这人交情颇深,也没有掉以轻心。想着终究要离得近些,才能确保陈微尘的安全,故而走近。不过现在看起来他们倒像是在说一些正事。

叶九琊便保留了一个不至于冒犯的距离:“在谈事情?”

“没谈什么,叙旧。”陈微尘见他过来,眼里泛上一丝笑意,毫不留恋地抛下老瘸子走到他身边。

老瘸子眼不见为净地摆了摆手:“快走,快走,别再来烦我。”

陈微尘便对叶九琊道:“他说阿回被迟前辈藏在湖下,但是迟前辈并不搭理我。”

叶九琊淡淡道:“我去问前辈。”

陈微尘得到靠山,愉快地跟了过去。

迟钧天脸色没有改变半分:“你要,带走就是。”

她袍袖一挥,湖面掀起惊涛骇浪,起落间露出几条铁索,一处石室,右手再作势一抓,就见一道人影被弄了上来,往这边落。

叶九琊御气上跃,身影飘飘缈缈,把人接住,落回地上。

明眼人都能看出温回现在昏迷不醒,状况十分糟糕。

“休养几日自然醒来。”迟钧天不咸不淡回了一句。

陈微尘看着她,脸色无论如何称不上好。

这样轻易把人交还,反倒可疑。

然而自己又没有什么办法,憋屈得很,只好先把脸色苍白,浑身冰凉的温回放上马车。

“前辈这是何意?”叶九琊蹙眉道。

迟钧天似乎是笑了一下,转身拂袖离去,冷冷道:“我毕生行事,何须向人解释。”

陈微尘咽下这口气,息事宁人地拉了拉叶九琊,不知道该是为眼下扑朔迷离的情况烦恼,还是该为这人终于帮自己说了一句话高兴。

而刑秋望着迟钧天背影,眼睛发亮:“猖狂,猖狂啊……方才那话,纵然是本国师都说不出来。”

叶九琊看了看陈微尘:“回城?”

“只好回城。”陈公子到底还是郁闷,整个人都有些恹恹。

“陈兄,叶兄,如无大事——我想去给谢大人上个坟。”刑秋收回看迟钧天的目光,叹了口气道,“虽说他原本就怀了要死的心,但我也算是个帮凶。那天回去以后想了想,十分过意不去,我曾答应过和尚要做善事的。”

——谢大人当日匆匆下葬,离这里不远,顺路便能过去,刑秋这一举动合情合理,没有可拒绝的地方。

他们便从山路过去了。

路上,陈微尘问叶九琊:“你有没有想过为求长生和求进境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