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瑶却睡不着,不知怎么回事儿,白天怀济的身影从眼前那么一晃之后,就怎么也丢不开了,这会儿躺下眼前还都是怀济的身影。

若瑶闭了闭眼开口:“怀清你们家就剩下你们兄妹俩了吗?还有没有旁支的亲戚?”

怀清困的都张不开眼了,迷迷糊糊的应了一声:“没了…”

过了会儿,若瑶又道:“听说你家老宅跟坟地还在桑园村,正赶上你在邓州,要不过两天我陪你回去瞧瞧可好?”

若瑶等了一会儿不见怀清应自己,翻过身去一看,怀清早闭上眼睡得死死,估摸自己问的什么都没听见。

若瑶不禁叹了口气,侧过身看了眼窗外,春夜的月色透窗而入,倾泻了一地,如一匹亮闪闪的白缎,她不禁想,若是这缎子是红的,就像新人牵在手里的红绸,像新娘身上的嫁衣,拿在手里,穿在身上,该是何等欢喜,只自己这些心思又能跟谁说,若不说,自己又怎么才能如愿呢。

想着不禁愁了上来,过了两日,若瑶跟怀清道:“如今清明,便怀济大哥不能回来,你也该去你家祖坟上烧些纸钱,磕个头才是。”

怀清想想也是,转天一早预备下香烛上坟等物,要去桑园村,本怀清想自己去,不想若瑶说她一个人不放心,也跟了来。

桑园村是因村头的桑园得名,这里的人虽不养蚕,这片桑树却也长得极好,甘草说到了秋天满满一树桑葚甜极了,怀清倒没什么印象。

张家的祖坟就在桑园村东头,到了地儿,忽听叶儿道:“怀清姑娘还说你们张家没人了,您瞧这不早有人祭拜过了吗。”

怀清走过去,果见她爷爷的坟前摆着几样供品还有烧的香,若瑶道:“是不是你记差了?或许你张家还有旁支儿的亲戚也不一定。”

怀清看向甘草,甘草忙摇头道:“姑娘可别看奴婢,奴婢真不知道。”

怀清想想也是,自己穿过来的时候,还没这丫头呢,自己都不知道的事儿,她哪能知道啊,管他呢,即便有亲戚,估摸也是早就不往来的远亲,有跟没有差不多,尽到自己的一份心也就是了。

说着,让甘草摆上东西,磕了三个头,一回头却见若瑶也跟着磕头,怀清一愣,忙扶她起来道:“若瑶姐姐可是叶府大小姐,我张家的祖宗可当不起你磕头。”

若瑶脸有些红:“不说好了,我们当是亲姐妹一般吗,你爷爷也跟我的爷爷一样,磕几个头也应该。”

怀清挠挠头,心说能这么算吗,怎么想怎么有点儿不对劲儿呢:“姑娘落雨了。”婆子们急忙撑着伞。

怀清道:“春天的雨下不长一会儿就过去,要不咱们先去我家的祖宅避避雨,等雨停了再走。”

若瑶点点头跟着怀清回了桑园村,刚到张家祖宅门口,看见一个脊背痀偻的老人站在大门前,甘草道:“姑娘您瞧那莫不是咱家的亲戚来串门子来了。”

怀清喝道:“胡说什么?”想了想还是走过去道:“这位老丈敢是扫听路吗?”

老人回过头来,甘草跟叶儿同时呀了一声,怀清也是脸有惊色,这老人虽脸上蒙着的布一直遮到了眼睛之下,可露出的额头跟眼睛,依然非常可怖,是重度烧伤,想来能保住眼睛,已是奇迹了。若瑶有些怕悄悄捏住了怀清的手,怀清示意她不用怕。

老人的目光扫过几人落在怀清脸上:“你是张树南的什么人?”

怀清一愣:“老丈识得家祖?”

老人定定看了她良久道:“你是张树南的孙女?”

怀清点点头,心里暗道,这人看上去怎么这么诡异呢,莫非是寻仇的,不对啊,听她哥说,张家世代行医,积善好施,哪会积下什么仇。

老人道:“旧年间,你祖父曾给我瞧过腿疾,如今旧疾复发,便寻了来,想请他再给我瞧瞧,到了桑园村才知令祖父已去世多年,便买了些香烛去坟上祭奠了,也算没白来一趟,回来路过这里,看见你家老宅,记得当年曾住过几日,故此前来瞧瞧。”

怀清心道,既在家里住过,想来不是一般病患,略打量他几眼,见他重量都放在左边腿上,想来是病在右腿,便道:“若老丈不介意,在下略通医术,或看给老丈瞧瞧。”

老人仿似笑了一声,只不过因喉咙沙哑,听着有些怪异:“那就有劳了。”

因怀济雇了邻居定期进来打扫,倒也还算干净,只不过房子有些老旧,院里的一侧山墙也倒了一半,好在屋里也没什么东西,不会招了贼。

若瑶四下打量着,怀清却扶着老人坐到椅子上,搬了个凳子放在前头,抬起老人的腿,缓缓把裤腿慢慢屯了上去,随着裤腿儿屯上去,怀清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第43章

怀清盯着那腿看了一会儿,缓缓站起来微躬身道:“请恕在下医术浅薄,难治老丈的腿疾,还请老丈另寻名医诊治,甘草送老丈出去吧。”

甘草愣了一下,目光落在那老人的腿上,忍不住打了个激灵,老人从膝盖往下都是漆黑漆黑的,瞧着甚为怕人,也不知是什么怪病,听见怀清吩咐,不敢耽搁,忙上前扶着老人站了起来。

老人看了怀清半晌儿,并没再说什么,被甘草扶出去了,若瑶才问:“这到底是什么怪病啊,我瞧都没瞧过,而且怎么连你都治不了。”

怀清道:“这不是病是毒。”

毒?若瑶一愣:“你说着老人中了毒,不像啊,虽脸烧的可怖,身子骨看上去还算硬朗。”

怀清道:“不是这会儿中的毒,想来年头不短了,而且,非是我不治,而是我自认不会比老丈的医术更高明。”

若瑶道:“你越说我越糊涂了,照你这么说,这老人是个大夫?”

怀清叹道:“岂止大夫,能用如此逼毒的法子保住一条命的堪称国手。”说着,抬头望了望外头:“雨停了,我们赶紧回去吧,晚了恐老太君要担心了。”

若瑶也怕出来的太久点点头,上了马车若瑶还撩开窗帘瞧了张家大门一眼道:“真该修修这祖宅跟你家的坟茔地了,到底这是你张家的根儿。”

怀清道:“如今我哥在南阳还顾不来呢,等哪天我哥娶了嫂子再说吧。”

若瑶目光闪了闪,状似无意的道:“听说怀济大哥曾经定过一门亲事,你想要嫂子还不容易啊。”

一提这事儿,怀清皱了皱眉道:“虽是自小定亲,可那家嫌我哥官小,逼着退了亲事。”

若瑶道:“什么人家这么嫌贫爱富的,再说,这婚姻之事既定下了还能反悔不成。”虽这般说,听着倒不像是生气的样儿,反而有些高兴的意思。

怀清这会儿仿佛回过些味儿来了,侧头看了若瑶半晌,慢条斯理的道:“若瑶姐姐若不嫌贫爱富,不如赶明儿当我嫂子得了,这样,咱们也不用再做姐妹,直接成了姑嫂岂不更亲近。”

一句正戳中若瑶的心事儿,若瑶脸嗖一下就红了,推她道:“胡说什么,这嫂子也是随便认的不成。”

她 这反应怀清再不明白就真是傻子了,怀清真有些意外,之前从来就没往这上头想过,只因叶家的门第太高,便怀清自己不重门第,可不代表叶家不看重,以叶之春的 地位,若瑶这个叶府大小姐匹配的夫婿,便不是皇子也是京城勋贵,自己哥哥一个寒门子弟,又是小小的七品知县,哪敢奢求娶巡抚千金,想想都是笑话。

不过这姻缘之事也难说,说不准若瑶跟他哥有缘,就真成了自己的嫂子,至于叶府,时移事易,谁也不能说,他哥就当一辈子七品官儿吧。

叶家虽如今鼎盛,细究起来却也并非世族之家,若自己哥哥有出息,自己在老太君跟前有意无意说两句哥哥的好话儿,更重要的是若瑶愿意,这事儿弄不好有戏。只不过,此事不能急,需当缓缓图之。

想到若瑶有可能当自己嫂子,怀清便觉世上没有比这桩姻缘再好的了,若瑶见她不再提及此事,方放下心来,总归是女孩儿,即便心里中意怀济,这种事儿提起来也免不了害臊。

马车到了叶府,怀清刚下车就看到陈皮立在哪儿,一脸急色,怀清心里咯噔一下,暗道莫非哥哥出事了?

陈皮上来都顾不上行礼,便开口道:“姑娘您可算回来了,大爷病了。”

若瑶一听,急忙道:“我们出南阳的时候,怀济大哥不还好好的,这才几天儿怎么就病了?什么病?可瞧了郎中不曾?你倒是说啊,可不要急死人吗。”

怀清拉住若瑶,问陈皮:“如今怎么着了?”

陈 皮忙道:“前儿大爷从外头回来就闹浑身疼,当是没在意,谁知过了一宿就起不来炕了,浑身烫的跟火烧着了似的,我就说来叫姑娘回去,大爷只是不依,说姑娘好 容易回邓州松散几日,死活拦着不让奴才来,奴才也就依着大爷了,不想昨儿更烧的厉害,人都迷糊了,一个劲儿的说胡话,奴才唬得不轻,正巧庆福堂的少东家昨 儿来了南阳,听说大爷病着,过来瞧了,开了两剂药吃下去不见好,就让奴才来请姑娘回去,奴才这才连夜跑了来。”

怀清道:“你在这 儿等我,待我进去辞了老太君便走。”说着快步往老太君院子来了,刚进了院门就见老太君已然走了出来,见了她道:“你这丫头,你哥哥病的那样,我还能在乎这 点儿虚礼儿不成,快着回去吧,记着到了南阳让人捎个信儿来,也叫我放心。”怀清蹲身一福道:“那怀清去了。”转身疾步而去。

老太君望着人没影儿了,才叹了口气道:“这可真是,好端端的怎么就病了呢?”

张 婆子怕老太君担心,忙劝道:“人吃五谷杂粮,有个病啊灾儿的也寻常,怀清姑娘前儿不还跟老太君说,偶尔病病反而对身体好,增强那个叫什么来着?”旁边的丫 头道:“免疫力。”“对,免疫力,再说,怀清姑娘的医术您老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一准药到病除。”老太君方点点头。

若瑶望着马车没影儿了,还立在原地不动,叶儿小声道:“这才四月呢,又刚落了雨,小姐还是回去吧,怀清姑娘这一回南阳,张大人的病就好了,您这么在外头站着,回头小姐再病了,可要劳着怀清姑娘两边儿跑了。”若瑶这才回去。

不说这里,叶府众人如何担忧,且说怀清一路急奔,落晚终进了南阳城,到后衙还没进屋呢就见慕容昰立在院子里,怀清楞了一下,心说他怎么来了,惦记着哥哥的病,却也没工夫跟他说什么,略一点头迈步就进了里头。

余隽正在屋里给怀济号脉,怀济闭着眼躺在床上,高烧以至满脸潮红,嘴里嘟嘟囔囔说着胡话,底细听都是南阳的公务,余隽见她来了就让了出来,怀清上前一边号脉一边儿问余隽:“可用了什么方子?”

余隽道:“我瞧张大人的脉象,乃是风寒之邪入体,闭住了汗,故此引发高热的症状,该用发表之剂,故此用了麻黄汤,若汗出则此症可解,不想麻黄汤吃了两剂,却仍不见表出汗来,在下着实惭愧的紧。”

怀清道:“多谢少东家费心了,少东家用麻黄汤很是对症,只不过我哥这症发的急只用麻黄汤恐不成。”

余隽道:“那该用何方?”

怀清唤过甘草道:“取糯米半合,生姜五片,水两碗,用砂锅煮一两个滚,次入带须葱白五到七个,煮至米熟,再加半小碗米醋,快去。”

甘草应一声忙下去,大约半个时辰熬好了,端上来,趁热给怀济灌了进去,把被子掖好,帐子放下来,怀清吩咐陈皮在这儿守着,不许人进来搅扰,这才出去待客。

客厅里甘草上了茶来,怀清道:“劳少东家跟木公子前来,怀清实不敢当,我张家的茶自然比不得憩闲阁的极品龙井,两位权当解解渴吧。”

慕容昰端起盖碗看了一眼,见是菊花枸杞,却菊花清白,枸杞润红,搭在一起,格外好看,吃一口,有股子淡淡的菊花香,也有些许回甘之味,虽比不得龙井倒也入得口。

余隽笑道:“你这茶倒让我想起我家祖母了,说还是当年昭慧皇后遗下的法子,一年四季都喝药茶,除了心疾,身子骨倒也健朗,想来跟这药茶分不开。”

怀清道:“这般方是养生之道,老太太必能寿比南山。”

余隽道:“但愿如怀清姑娘所说,只在下尚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怀清姑娘能答应。”

怀清道:“莫非想让我去给老太太瞧病吗?”

余隽点点头:“实不瞒怀清姑娘,以往祖母不过一两年发一次病,今年这才四月,却发了两次,前几日发了一次,若不是怀清姑娘的救心丹,恐这会儿…”说着脸色暗了暗。

怀清略沉吟方道:“不是我要推辞,是这心疾最是难医,故此我的救心丹只可救急却难除根儿。”

余隽还要说什么,却听慕容昰道:“姑娘此去,不管能否医好老太太的心疾,在下保证不被外人所知,如此,姑娘可否答应?”

怀清目光闪了闪,心说,这人倒聪明 ,竟猜到了自己顾虑,他这般说,自己倒不好再推辞,只不过,这事儿可不是什么好事儿,自己恐治好治坏都免不了麻烦,既然无法推辞,就得把能要到的好处都要到了才成。

想到此,怀清话音一转道:“亏了少东家相助,伏牛山的药是种上了,可这往后产的药多了,庆福堂有冀州府的千倾药田,恐也不能全数收用,剩下的药若囤积起来可是一文不值。”

余隽道:“怀清姑娘的意思是?”

怀 清道:“无人不知冀州府有大燕最大的药材市,冀州府地域偏北,南边的药材商人从南往北的这么折腾一趟,人吃马喂成本增加了不说,恐去晚了还要空车而回,岂 不白跑了一趟,若南阳也建个药材市,一是避免药材积压,二一个也可跟冀州府的药市南北呼应,既繁荣了药行,也能给余家再添一份收益,不知少东家意下如 何?”

余隽道:“不瞒怀清姑娘,此事我也曾想过,只不过身为庆福堂的少东家,恐不能常年留在南阳。”

怀清道:“这个容易,若少东家同意,可跟周员外合作,具体如何再商议。”

余隽道:“其实,这件事周员外自己便可一力为之。”

怀 清道:“少东家莫非忘了许可善,我哥如今虽任南阳知县,却不可能一辈子在南阳当这个父母官,即便我哥留在南阳,谁能保证没有下一个许可善,若再有这么一个 贪官,我哥费劲心力帮老百姓做的这点儿事儿,恐怕就付之流水了,南阳的老百姓仍要过回衣食无着的苦日子,若真如此,如今这番折腾岂不都白费了,周员外虽是 汝州首富,可在权势面前,银子又算得什么,更何况,一个利在当头,那些贪官什么干不出来,若有余家合作,就不一样了。”

余隽笑了一声道:“你索性直说,想借我余家的势就得了。”

怀清也不回避:“仗势欺人本是最要不得,可有时候,若没有势却连一件正经事也做不成,这也是无奈之举”

余隽道:“你这么一说,便为了南阳的百姓,我也得应下了。”

怀清大喜,站起来一福道:“怀清替哥哥替南阳的百姓谢少东家了。”

余隽道:“若真要谢,我可听说你家厨娘做的那个炸酱面极美味,不知我跟表兄今儿可有造化尝尝?”

怀清愣了一下,不禁笑了起来:“不过家常吃的东西罢了,若木公子跟少东家不嫌弃,我这就吩咐人做去,两位请稍后。”说着往后头灶房去了。

她刚一出去,余隽就跟慕容昰眨眨眼道:“怎么样,跟着我还能混上一顿炸酱面,若表兄自己来,估摸这丫头连口水都不想给表兄喝呢。”

说着,叹口气道:“这丫头太精了,简直就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儿,让她给老太太瞧回病,还得答应在南阳开个药市才成。”

慕容昰站起来走到门边儿,往外看了看,若不是知道这是南阳的县衙,还真以为是哪家药房的后院,满院子都是晾晒的药材,却不知她的闺房是不是也如此溢满药香…

余隽走过来道:“不过,我真想不明白,若她把老太太的心疾治好了,传出去谁还不知她张怀清的大名,怎倒瞒着?”

慕 容昰道:“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不说庆福堂名医云集,便凭老太太的地位,你师父不也常去请平安脉吗,这么多人都没治好的病,若给她一个小丫头治好了,让太 医院那些太医怎么下的来台,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咽不下这口气,纵她不怕,她可还有哥哥呢,她哥又身在官场,有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余隽嗤一声笑了:“表兄倒成了她的肚子里虫子,怎就知道她想的什么?”

慕容昰嘴角略扬了扬:“她哥是个一心为民的好官儿,她呢,心里装着的恐怕只是她兄妹俩的小日子,想来若不是张怀济,她倒更乐意做个悬壶济世的大夫,只不过她这样的人,若只做大夫倒真可惜了。”

余隽笑道:“不做大夫,莫非你还想娶她当你的王妃不成?”

慕容昰低声道:“她来了。”

余隽觉着,自从遇上张怀清,自己这个一向不动如山的表兄,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只不过这两人的身份可不般配,不说王妃,便是侧妃,怀清也不够格啊。

更何况,皇后娘娘一直属意从自己那几个堂妹之中给表兄选妃,这也是父亲的意思,目的自然是为了余家,其实,余隽觉得没必要如此,昭慧皇后当年之所以立下不许余家人当官的家规,就是想让余家站在一个超然的位置上,只有这样,余家方能独善其身。

可父亲跟皇后娘娘都想让余家跟皇家的关系更紧密些,故此联姻成了最佳选择,只不过,表兄的性子,若没有张怀清或许能答应,如今却难了。

若退一步让张怀清当侧妃,不说他表兄,就是他都知道,绝无可能,张怀清跟他们见过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具体哪不一样儿,余隽也说不清,真要说的话,他倒觉得,张怀清有些像当年的昭慧皇后。

当年隆福帝从娶了昭慧皇后那日至仙去的数十年间,后宫可只有一位皇后,可着大燕开国两百多年,也只这么一位,而且,京里还有位六皇子呢,自己之所以知道这炸酱面,就是因六皇子府里那位从张家带走的厨娘,六皇子可是在张家住了小一个月呢。

余隽看向端着托盘进来怀清,不禁想,这个女子到底是从何处而来,将来又会是谁,着实让人难猜啊。

怀清亲自端了两碗面过来放到桌子上:“粗茶淡饭,两位贵客莫嫌弃。”

余隽好奇的看过去,见韭菜叶宽的面条上盖着红红一层肉酱,旁边儿是切得细细的白菜丝儿,码放的异常整齐,红亮的炸酱,嫩黄的白菜丝儿,配上劲道的面条,就这么一看,就让人食欲大增。

余隽吃了一口,就决定,以后他只要吃面就吃这个炸酱面,怎么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碗炸酱面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味道来。

余隽吃了一碗觉得有些意犹未尽,若是再要一碗,又觉得不合适,正纠结呢,就听他表哥道:“再给我一碗。”

余隽心说,他表哥堂堂皇子都能舍的下脸,自己怕什么,也把碗送了过去:“那个,也给我再来一碗。”

银翘端着空碗迈出去,忍不住噗嗤笑了出来,心说这两位贵公子可够能吃的。

两人足吃了两大碗面,喝下半碗面汤才放下筷子,仍没说要走,怀清也不能撵,只得又让上茶,心说这俩人屁股也太黏糊了,吃饱喝足了还不走,莫非还想住这儿啊…

第44章

余隽却想起刚怀清那个方子,不禁问道:“怀清姑娘刚给张大人喝下去的那粥可不像药,如何对症?”

怀清道:“万物皆可入药,粥如何不能,况且刚我以糯米为君,姜葱发散为臣,一补一发,相得益彰,又以酸醋敛之,又岂是寻常发散之剂可比,故此正对症,想来我哥今儿晚上睡一宿,发出汗来,明儿一早就能好了。”

余隽愣了愣,遂拍手道:“若如此说,此方当真妙极。”

末了,这两人也没走,怀清叫人收拾了客居留两人住下,方回了自己小院,洗了澡,一边儿看书,一边儿晾着还有些潮的头发。

因为古代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之,故此,洗头发就成了大工程,这里又没有吹风机,只能擦的半干,然后再晾,麻烦非常。

怀清刚看了一页,就听窗外隐约传来笛声,笛声清越,穿房越脊而入,闭上眼仿佛能看见晨雾依稀中的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副绮丽的江南春景,跃然而出。

一曲毕,让怀清有种依依不舍之感,怀清睁开眼,推开窗子,月光倾泻而入,伴着杳然的笛音,怀清竟有一种游离于梦境之感,而那个吹奏笛子的人…

怀清想起慕容昰,顿时所有梦境瞬间破灭,站起来道:“甘草把窗子关了,睡觉。”

余隽走了过来:“这曲姑苏行吹得轻灵飘逸,令人有置身江南之感,真是好久没听你吹笛了,不想今儿倒造化,不禁饱了口福还有耳福,说起来,这时节的江南春景可是最美的。”

慕容昰道:“可惜江南的春景再美,有些人恐也无心欣赏。”

余隽道:“两淮的盐税不都追回来了吗?”

慕 容昰冷哼一声道:“六百零七万两银子,那可是两淮啊,我大燕最富庶的地方,盐税更是我大燕的重中之重,前年是七百零八万两,大前年是八百零九万两,这些人 当皇上好糊弄的不成,一年就少一百多万两,两淮这两年可是风调雨顺,无灾无厄,盐税却逐年递减,这些江南的官恐都忘了,自己当的是大燕的官儿,他们头上那 顶乌纱帽,皇上能给他们戴上,也能拿下来,却为了一个利字,连身家性命都不顾了,实在可恨。”

余隽道:“江南如何,想必皇上早就知道,不然,也不会拿许可善开刀,无非就是想用许克善震慑江南那些人,可以适当收敛。”

收敛?慕容昰脸色一沉:“若知道收敛,许克善又怎会在牢里服毒自尽。”

余隽倒抽了口气:“服毒?谁有这么大的胆子,又是谁给这些人撑腰,这不是找着抄家杀头吗。”

慕容昰哼一声:“杀头抄家太便宜他们了,该灭他们的九族。”

余 隽一激灵,真有些替那些人担心,惹他这位表哥如此动怒,真落到四皇子手里,那是一个都甭想好,看来皇上下一步要肃清的就是江南官场,故此才从盐税入手,只 不过江南官场经营十数年之久,早已是铁板一块,一个利字把江南从上到下的官都串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拿掉一两个根本就没用,若都拿掉,上百个官 儿呢,岂不乱了,皇上是一国之君,自然要从全盘考虑,故此江南的事麻烦着呢。

忽听慕容昰道:“皇上有意让夏士英出任江南道的巡盐御史。”

夏士英?余隽道:“此人倒算谨慎,就只怕谨慎太过。”

慕容昰道:“江苏按察司出缺,父皇招叶之春下月进京,想来会询叶之春的意思,我正在想叶之春会推荐谁?会不会是汝州知府陈延更,听说近些日子,陈延更常去叶府走动。”余隽道:“若是他还好,论城府心机,陈延更都是上上之选。”

陈延更跟着叶安往书房走,过了腰子门,叶安道:“陈大人仔细脚下,这儿有台阶呢,昨儿刚下了雨有些滑,您别摔着。”

陈延更忙道:“多谢大管家提醒了,不知大人唤在下来是…”

叶安笑了一声道:“这个老奴可就不知道了,不过,下个月我们老爷奉诏进京,略听闻皇上这些日子正为江南的事儿愁呢。”

陈延更一甩手把腕子上的金丝菩提手串屯下来:“这是前儿在庙里得的小玩意,大管家给瞧瞧。”说着顺手塞到叶安手里。

叶安看了看道:“果真是好东西。”手一抖便袖了起来,低声道:“老奴听见说江苏臬台出缺。”

一句话陈延更眼睛都亮了,自己这个知府可都当了两任,再当下去,真就老死在汝州府了,若是能谋这个江苏臬台…

进了书房,见了礼,叶之春道:“陈大人可知道许克善在大牢里服毒自尽了?”

陈 延更一惊,暗道,许克善自尽自己倒是听说了,却不知是服毒,心里不禁咯噔一下,若是服毒,这里头的事儿不言而喻,谁都知道,若上头没人顶着,借许克善八个 胆儿也敢劫持朝廷的盐税,而两淮的盐税历来是重中之重,这两年却三催四请,才勉强上缴,还一年比一年少,这里头江南的大小官员都脱不开干系,自己光顾着升 官了,却忘了这个出缺的江苏臬台可不是这么好当的。

想着,不禁有些犹豫,忽想起了张怀济,又觉惭愧非常,有生之年若能当个那样坦荡的官,也不枉此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