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待嫁

鞭炮声声贺新春。

府里的欢喜自不必说,过了初三,京城里素日交情好的人都前来拜年,莫说茗雅园,便连庆安堂都围满了人。

白璎芸过了年就要出嫁了,这是她在靖安侯府过的最后一个年,再加上她本就性子跳脱,每逢有来往拜年的小姐,她都会长袖善舞的带着她们到云水阁去说话笑闹,一时间,唯有白璎珞的兰心阁安静下来。

白璎珞生性喜静,自从去岁年满十四岁后,一到府里人多,她就会安静的呆在屋里看书习字。若是往日,她还会陪在祖父祖母身边,可自从被询问过几次亲事的事,又被那些人没头没脑口若莲花的赞过几次后,庆安堂再有来客,白璎珞都早早儿的躲了出来。

初四,北宁伯和北宁伯夫人前来,身畔却没见有林之予的身影。

“之予呢?从前每年都来给我磕头的,今年是怎么了?”

未在北宁伯身后看见林之予出现,白老太爷有些狐疑的问道。

笑了笑,北宁伯夫人软语道歉道:“老太爷莫怪,本来前日就说好了今儿一准来的,可营里那位韩老副将身子不爽,您也知晓的,林之予在军营里还多亏了韩老的照顾和提携,昨儿晚上听说韩府有动静,之予天还未亮就赶过去了。等改日,让他亲自来给您拜年。”

白老太爷笑呵呵的点了点头,一旁,白老太太嗔怨的打着茬道:“你们啊,别听他的,他这是下棋的瘾又犯了。从前,还有杜轩和薛柘陪着他下棋,这不,开了春就要会考了,那俩孩子都在头悬梁锥刺股的埋头苦读,他这心痒难耐的,浑身不舒畅起来了。要我看啊,之予今儿有事没来,才是好事呢,要不然那些交情好的老人们来了,他躲在书房下棋,这算什么事儿啊?”

说笑了几句,北宁伯和北宁伯夫人便起身出去了。

一路往茗雅园而去,北宁伯夫人悄声说道:“我就说吧,那位小姐最是个心思聪慧的,知晓咱们要来,是怎么也不会在这儿出现的,你还不信。”

北宁伯点了点头,低声叹道:“既然她亲事都定下了,之予也该死心了。从前那些话,可再莫在人前提起了,免得污了人家姑娘家的清誉。”

“我晓得的。”

北宁伯夫人柔声应道。

兰心阁里,白璎珞穿着一身家常的衣裙,懒洋洋的躺在软榻上看书,墙角的铜盆里,火苗早已熄了,只隐约能看到灰白的炭火下,有暗红色的火星在,可是没一会儿,炭盆里散发出了淡淡的香甜气。

“秀娘快来…”

扬声唤着,白璎珞放下了手里的书本,穿着鞋走到了炭盆前,拿起铜钳拨拉起来。

“我的好小姐,您快松手…”

流苏进屋,忙放下了手里的果盘,疾步过来接过了铜钳,“大过年的,夫人小姐们都在待客,您倒好,躲在屋里烤地瓜吃。这要是冷不丁的进来个人,还指不定传出什么话来呢。”

白璎珞嗅了嗅鼻子,惬意的长舒了口气,拍了拍手笑道:“大伯母身边有大嫂,再不济还有二伯母和四伯母,哪里就轮得到我去见客了?至于祖母那儿,前几日那几位老太太,我不是都出去请过安了嘛。昨儿我就和祖母打过招呼了的,所以,这几日祖母是绝不会唤我出去见客人的,你呀,就把心放在肚里,不会有人来的。就是来了,也准保被五姐姐半道截去她屋里了,她也就这一个月的悠闲日子了,还不好好和那些小姐说道说道京城里那些大小趣事?等到出嫁了,要在婆婆跟前立规矩,可就没眼下这么悠哉的日子咯…”

说着话,白璎珞已经有些忍俊不禁的笑出了口。

流苏无奈的摇了摇头,将白璎珞拨开的炭火,重新又盖了回去,待到再起身,颇有些惋惜的说道:“小姐,除了六公主和孙小姐,这京城里,小姐连个交好的手帕姐妹都没有,五小姐可气是一说,可那些小姐连香的臭的都分不出吗?”

说着话,流苏的脸上还露出了一抹懊恼,似是在怨怪那些人,又有些心疼白璎珞。

“外人面前,五姐姐可是端的一副好性情呢,能说会道不说,还活泼大方,她们自然和五姐姐好啊。”

解释给流苏听,白璎珞不以为然的摆了摆手,“至于知交好友,人生一世,有一二足矣,那些泛泛之交嘛,面子上过得去就行,不必挂怀。”

一副老气横秋的口气。

流苏本就是为白璎珞打抱不平,此刻见她心里不在意,便释然的笑了笑,再未多言。

过了好一会儿,屋里的香味愈发浓郁,白秀和流莺才掀开帘子进来。

拨开炭火,五六个手掌大小的小地瓜露出了黑乎乎的模样,左右手轮换的掂着,白璎珞被烫的只咂舌,即便如此,都不舍得扔掉。

过了好一会儿,不那么烫手了,掰开来,顿时露出了橙色的果肉,吃一口,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白璎珞连叫好吃,惹得白秀在一旁看的抿嘴直笑。

过了初七,朝堂和各处的衙门都恢复正常,便连书院,因为即将到来的会试,也比往年提前了八日开课。

男人们上朝的上朝,上学的上学,京城里各处都井然有序的运作起来,唯有年节的热闹,还余韵绵长。

离会试的日期越近,白璎珞的心里,便越紧张。

前世时,杜轩的功名,便止步于举人,娶了珞娘之后,他便安安心心的在白家庄教授孩子,期冀能将更多的孩子送入洞天书院,继而考取功名。

闲暇时,杜轩便会去大户人家单独教授小少爷,为他们启蒙,得了束脩,给一家人改善生活,日子平淡而和乐。

那时,珞娘和白家二老也曾劝杜轩赴京赶考,兴许会为自己博出个前程,可杜轩总是一笑了之,只说这样的生活便十分满足了。

乡下人,没有多么宏伟的目标,日子和乐已是最大的成就,是故,说了一两次,见杜轩意志坚定,珞娘几人便都再未提起过了。

尽管对杜轩的学问有信心,可会试不是仅仅靠真才实学便可以榜上有名的,白璎珞不止一次的听祖父和大伯父说起,京城里如今有不少人暗里兜售考题,还有人大老远的从地方上送礼入京给考官,只为了家里的学子能被点中,而那些学子,毫无疑问都是腹中无物的酒囊饭袋。

是故,如今杜轩要参加会试,白璎珞便格外紧张。

“小姐,您放心吧,杜公子才华出众,年前联考还是书院头名,被圣上都夸赞过的,所以,这次的会试,杜公子定然会不负众望的。”

见白璎珞面显担忧,沉香过来给她换了一杯热茶,柔声安抚道。

关心则乱,倒忘了杜轩被圣上赞赏过这件事。

白璎珞自嘲的笑了笑,将此事抛在了脑后。

云水阁里,白璎芸听了喜鹊的回话,起身走到梳妆台前,从妆奁盒子里取出了那张一百两的银票。

“我去二哥那儿一趟,你留在屋里吧,不用跟着我。”

嘱咐完喜鹊和喜雁,白璎芸径直出了门朝西厢而去。

白进举正和白进啸商量着什么,听闻小厮通传说五小姐来了,二人脸上露出了一丝喜色。

待到白璎芸来,白进举热络的招呼道:“五妹妹,你来的正是时候,我原本打算过一会儿去找你呢。”

白璎芸笑了笑问道:“二哥,考题可出来了?”

白进举摇了摇头,走过来坐在白璎芸身边,一脸稳妥的说道:“不过,路子我都已经找好了,约好了过完十五就把银子送去,二月初五,大概就能拿到考题了。五妹妹,你放心,你对愚兄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的,这一百两银子,将来我必定还你,而且,将来妹妹若是有什么事需要愚兄帮忙,只管开口便是,赴汤蹈火,我在所不辞。”

白璎芸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取出银票递给了白进举。

打开来看了一眼,白进举顿时眉开眼笑的欢喜起来,还拜倒冲白璎芸作了个揖,刚直起身,便听见白璎芸的话语声在耳边响起。

“不过,我有个条件,还得两位兄长同意。”

白璎芸环顾着看了白进举和白进啸一眼。

“五妹妹有话直说,便如二哥所说,妹妹的事,我们两人在所不辞。”

白进啸仗义的拍了拍胸口表示道。

“你们买到的考题,要抄录一份给我。”

白璎芸的唇角边,泛起了一抹神秘莫测的笑容。

狐疑的相视一眼,白进举有些不解的问道:“五妹妹,你是替谁讨要的?要知道,这份考题,我们可是花了八百两银子购得的,若不是银两不够,是绝不会跟妹妹开口的,若是有人也要讨要这份考题,那可就不是一百两这个价格了。”

白璎芸没好气的斜了白进举一眼,正欲开口斥责,可想了想,又把原本的话收了回去。

见白进举和白进啸都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白璎珞不答反问,“祖父不是一直夸那个穷酸书生和薛家表哥的学问好,觉得两位兄长没有用心吗?若是这次那个穷酸书生落了榜,反倒是两位兄长榜上有名,你说,祖父还会对他另眼相看吗?”

微一怔忡,白进啸顿时明白了白璎芸的意思。

而白进举则面色轻变,“十年寒窗苦读,才有今日一搏,这…”

“真是没用…二哥哥若是想后半辈子还被祖父和父亲这样念叨,那大可不必,就当妹妹从来没说过吧。

一脸看不起的瞪了白进举一眼,白璎芸站起身欲朝外走,刚走了两步,身后,传来了白进举和白进啸异口同声的阻拦声,“五妹妹留步。”

白璎芸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第177章 手脚

正月十六,是白璎芸十五岁的生辰。

年前各地的掌柜的回来报账,从三房那里得来的那些产业,让二房平白得了将近三万两银子,腊月开始,二老爷和二夫人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褪过。

是故,白璎芸的及笄礼,二房也张罗的很是周全。

白璎珞老早就准备了一对羊脂玉镯子,十六日一大早,送去了云水阁。

白璎芸看到,心里只欢喜了那么一瞬,背过人去,脸却一下子耷了下来。

一直都听母亲说,白璎珞如今有了至少五万两的体己银子,将来出嫁时祖母和大伯母还会添上一笔,白璎芸始终都不信,可眼下,证物就摆在眼前,白璎芸却由不得不信。

一对羊脂玉镯子,还是这样纯粹的好玉打磨而成,市面上怎么也要几十两银子一对,可白璎珞就这么大大方方的送给了自己,可见,在她那儿,这对羊脂玉镯子并不是什么稀罕的物件。

一想到此,白璎芸的心里就酸酸的。

办完了白璎芸的及笄礼,二房顿时忙乱起来。

二夫人忙着将给白璎芸置办好的嫁妆清点了一遍又一遍,不妥当的地方,再厚厚的添上一份,等到一应准备妥当,已过了二月二。

而白璎芸,则是彻底的清闲了下来。

二夫人早已派了婆子和丫鬟过来,每日费着心思做补汤给白璎芸喝,要么便是让手巧心细的丫鬟给白璎芸敷面,只等着到了大喜的日子,出现在婆家人面前的白璎芸水灵灵的,让苏文远挪不开眼。

不让做绣活,怕熬坏了眼睛。又不让在屋子外头逗留太久,怕晒黑了皮肤。

几日下来,白璎芸只觉得自己快闷出病来了。

“今年的会试,可还是二月初九?”

喝药一般的灌完了一碗汤,白璎芸不耐的蹙了蹙眉,擦干净嘴角,白璎芸回头问着喜鹊道。

喜鹊心里觉得有些奇怪,面上却没表示出来,只老实的答了话,“是呢,这几日,二少爷和三少爷都挑灯苦读呢。”

“那我去瞧瞧二哥吧,预祝他金榜题名。”

转了转眼珠,白璎芸起身朝外去了。

三年一次的会试,前往京城参考的人,总有几千人之多,可是能金榜题名被取中的人,最多也就三五百人而已,落榜之人又要回去再苦读三载,等待三年后再次来考。

是故,会试过后,皇城墙根前贴皇榜的位置,总能看到有人喜极而泣,有人捶胸顿足,还有些已经考了许多次仍旧榜上无名的,还会想不开去护城河边寻短见。

尤其是那种小户人家,但凡家中有学子参加会试,整个二月,一家人都会跟着提心吊胆,到了会试前的那些日子,便连下人的脚步声都轻巧了几分,似是怕惊扰到了少爷读书似的。

白璎芸进屋的时候,白进举正翘着二郎腿,手里举着本书看着。

“五妹妹,你怎么来了?”

放下手里的书,白进举笑道。

“怎么,帮完了忙,二哥便打算把我丢到一边去了?”

打趣的说着,白璎芸的目光在白进举的书案上一扫而过,踱着步子走到书桌前,她压低了声音问道:“那考题,二哥可拿到了?”

提起考题,白进举顿时喜上眉梢,“初五夜里就能拿到了。”

“那么晚?”

白璎芸有些意外的蹙了蹙眉。

“不晚了…”

得意的说着,白进举掰着手指数到:“初九才考试,初五夜里拿到题,还有三日的功夫够我们做准备,准保万无一失。”

见白璎芸面露不解,白进举卖弄的解释道:“这种事情,可是夜长梦多的,卖家要保证买家拿到的考题不会被泄露出去,自然要这般防范。你是不知道,那年初二放了考题,结果被人泄露了,传到了圣上耳朵里,那可是雷霆震怒啊,结果,临阵变了考题,打了众人一个措手不及,所以,那之后,都是提前一两日才给考题。如今能有三日,我们合该偷笑了。”

“可是,三日的话,咱们还来得及应对吗?”

想到之前商量好要做的事,白璎芸有些拿不准了。

露出了一副“山人自有妙计”的表情,白进举说的愈发得意,“我和三弟早就商量妥当了。过几日请祖父给咱们押题,抑或是将书院里夫子们押的题目做好了文章拿去请祖父给点评一二,到时候,那穷酸自然也会前来,哼哼…”

白进举冲白璎芸眨了一下眼,言下之意:你懂的。

白璎芸满意的笑了笑。

一连几日,白璎芸得空就要去白进举那儿走一遭,二夫人虽不喜欢那几个庶子,可如今到底是要紧的日子,白进举若是考出了功名,她这嫡母脸上也有光,白璎芸便是嫁了人也有个依靠,二夫人便默许了,一边还吩咐了厨房炖些补脑的汤送去了白进举屋里。

二月初六,不止白进举和白进啸,便连杜轩和薛柘,都差了人从书院叫了来,四人聚在了白老太爷的书房里。

“进举,此次,你们夫子可押题了?”

见四人正襟危坐,白老太爷面上的表情也肃穆了几分。

白进举被点名,忙站起身,一本正经的答了话。

说罢,他将放在手肘边的一本书册递给了白老太爷,“祖父,这是孙儿依着夫子押的题目所做的文章,还请祖父给看看。不足之处,孙儿即刻回去改正,便是临时抱佛脚,也是好的。”

白老太爷接过书册看了起来。

一时间,书房内愈发静谧,只余众人的呼吸声。

每逢会试,京城几大书院的夫子们,都会押些题目出来给学子们,虽知押中的可能性极小,可能做一番准备也是好的,兴许所做文章里的某些句子就能用得上呢。

如今这么多年下来,早已成了书院的一项传承,据说,还有大户人家专门请了学问好的老夫子来为孩子押题,增加考中的几率。

而靖安侯府里,白老太爷便是这样的人。

多做一手准备总是好的,虽说有些取巧,可也不算是作弊,白老太爷乐得为之。

“文章还不错,不过,花团锦簇的句子多了些,倒不如实在些的好。我就不帮你修正了,你自己回去再揣摩揣摩。”

白老太爷这样说,便是认可了自己这篇文章,当即,白进举的面上,就浮起了些许喜色。

紧接着,白进啸、杜轩和薛柘三人也都送上了自己所做的文章,白老太爷静心读完,各自给了几句意见。

待到尽数品评完,白老太爷语重心长的叮嘱道:“会试考的不止是你们的学问,还有你们的心态,和毅力。有多少学子,每年没等九日的会试结束,就自己放弃了?所以,这期间有可能发生的任何突发状况,都是你们要应变的,所以,遇事时千万莫要心慌意乱的,失了沉稳。”

见四人点头应诺,白老太爷叹了口气,“今儿已经初六了,三日后的此刻,你们便正在考棚里,这些年的所学,便都要体现出来了。乡下人常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话粗理不粗。这几日,一边好好休养,一边多看些文章,莫要懈怠了。”

说罢,白老太爷起身走到书桌后,取出四本书册来,放在了众人面前。

“这是我押的题目,一式四份,都是一模一样的。当然,肯定不会是考题,但是,看了也不会有坏处,这两日你们得空的话可以看看。”

此刻的白老太爷,不像是位居上位的尊者,倒更像是平常人家一位疼爱孙儿的老者,满眼满心,尽是对孩子们的疼爱。

“是,谢祖父关怀。”

白进举起身,连同其余三人一同拜倒叩谢。

抬手将一摞书册都拿在手里,白进举彬彬有礼的冲杜轩和薛柘道:“杜学兄,薛表哥,到我屋里坐一会儿吧,我有两个题目要请你们帮我分析一下,必定不会耽误二位太久的。”

见他们这般和睦,白老太爷很是欣慰,挥了挥手,看他们鱼贯着退出了书房。

回到屋里,白进举和白进啸难得谦逊的问了好些问题,杜轩和薛柘也都做出了解答,待到从靖安侯府出来,天边已染上了一层绚丽的晚霞。

看着二人的背影渐行渐远,白进啸犹疑的问道:“二哥,你说,那穷酸会看吗?”

被篡改过的考题,写在一个小纸条上夹在了给杜轩的书册里,生怕纸条从书册里掉了,又生怕杜轩没看,白进啸颇有些忐忑。

白进举却全然不担心,信心满满的笑道:“是祖父带他入京,又举荐了他进青松书院,所以,他不信别人,对祖父,却定然是相信的。再说了,没听他一口一个‘恩师’的叫着嘛,他就是看见那纸条,也定然会以为是祖父对他的偏爱,由不得他不信。”

听白进举这般分析着,白进啸也觉得多了几分信服,得意的点着头道:“那傻小子定然会抱着那考题欣喜若狂,二哥,你说他悉心准备了三日,上了考场却发现那考题与卷子上的完全不一样,会不会彻底傻眼了?”

怔了一下,白进举笑的开怀,“等出了考场,不就知道了?”

第178章 及笄

得知杜轩来了的时候,白璎珞正在庆安堂陪白老太太说话,本有几句勉励他的话想要跟他说,可想着如今正是紧要关头,莫说书院的夫子,便是白老太爷也会多加叮嘱,白璎珞便歇了心思。

待到再从庆安堂出来,才知杜轩又跟着白进举去他书房里说话了。

心内有些不妙的感觉,可再得知薛柘也是一同去的,白璎珞才稍稍有些安心。

回到兰心阁坐了会儿,便听闻薛氏来了,白璎珞忙起身迎了出去。

“嫁衣可绣好了?”

环顾了一眼屋内的布置,薛氏柔声问道。

白璎珞羞涩的点了点头,薛氏笑的愈发柔和,“今儿都已经初六了,后日便是你的及笄礼,老太爷和老太太虽说不大办,可我和你伯父商量了一下,权当是让两位老人家也跟着热闹一番,所以,我请了戏班子,后日在家设宴听戏,你有什么交好的小姐要请来的,今儿便写好帖子,明儿一早都送出去,可记住了?”

白璎芸的及笄礼,府里也只是简单操办了一下,到了自己这儿,竟要大办,白璎珞心里虽拿不准是为什么,可能让祖父祖母跟着欢喜一场,她自然是高兴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你自小虽是在二房长大,可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心里,将对你爹娘的好,都加在你身上了,这你是知道的。及笄过后,你就要出嫁了,以后便是还有小一辈的孩子放在二老身边,可到底没有了从前的精气神儿,所以,你便是他们带过的最后一个孩子了。便是为着他们的心意,此番的及笄礼,也马虎不得,你也莫要多想。”

从白璎珞面上打了个转,薛氏就知晓她心里在想什么,忙解惑一般的告诉了她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