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70

盘儿自诩常年练功, 体力还是不错的,前世也生过两次孩子, 明白女子生产有多疼, 可等第一个孩子生出来时,她还是差点没虚脱。

最后等稳婆往她嘴里灌参汤时, 她已经疼得意识模糊了。

直到第二个生出来, 她再次庆幸宫外的这两个稳婆留的对。

她们不懂得宫里的门道,所以胆子大敢下手, 第一个生下来后,第二个胎位不正, 先出来的是腿, 是这两个稳婆把腿推回去, 又拼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胎位正过来,才安稳把孩子生下来。

至于宫里的那两位接生嬷嬷早就吓傻了,盘儿却笑了。

“主子, 主子,是一位小皇孙, 还有一位小郡主。”

盘儿白着脸道:“孩子都还好吗?”

晴姑姑心疼地眼泪直落,又连连点头:“都好,都好, 小皇孙也好,没事,方才奴婢亲自看过了。虽然比小郡主小了点,但小腿可有力气了, 哭声也洪亮。”

当时把腿推回去,盘儿一直怕伤着孩子,钱稳婆说没事,她手下有衡量,也不是第一回了。不过盘儿还是不放心,孩子还没生下来时,她就嘱咐晴姑姑到时要好好看看。

听到这句话,她总算放心了。

“把孩子抱给太子爷看看,我睡一会儿。”

晴姑姑抹了把眼泪:“你睡,我让香蒲守着你。”

之后收拾产房,把孩子清洗了裹上包被就不细述,等一切都收拾好了,晴姑姑才和钱稳婆两人抱着孩子出去。

太子站在那儿,双手背在身后。

“恭喜殿下……”

“你主子可好?”

这话让晴姑姑制式的道喜话,顿时说不出口了。明明活了一辈子,风风浪浪见识多了,这一刻眼泪却忍不住脱框而出。

她嗵的一声跪了下来:“殿下您要给主子做主,主子这回吃了大苦了。”

这边话音还没落,面前的人影已经消失了。

盘儿迷迷糊糊就觉得面前有个人影,她明明已经困极了,还是睁开了眼皮缝去瞄了一眼。

“琮哥,你怎么进来了,男子不能进产房的。”

“我来看看你。”熬了一夜,太子的脸色也有些憔悴,尤其这几日宫里忙,他跟那些牛鬼蛇神打交道,也是身心疲惫。脸庞本就清隽,此时更显得眼眶下陷了,倒是轮廓立体了不少,还是俊。

盘儿被自己的念头逗笑了。

“我听姑姑说,你在外面坐了一夜,快去歇着吧。孩子看过了吗,我听姑姑说,两个都好呢。”

“看过了,确实都挺好。”太子撒谎撒得面不改色,又把她的被子往上掖了掖:“你也累了,先睡一觉养养精神。”

“嗯,那你也去歇着。”盘儿打了个哈欠说。

“孤等会就去。”

盘儿迷迷糊糊睡着了,大抵真的是累极了,还打着小小的呼噜。

看着她睡沉了,太子才起身,临走时回头看了两眼,把她脸上垂下发丝往一旁拨了拨才出去。

门外晴姑姑和钱稳婆抱着孩子,地上还跪了一群想说贺喜话主子却消失的奴才们,真是起来也不是不起来也不是,只能一直跪着。

直到太子走出来,来到晴姑姑身前撩开包被去看孩子,那格外响亮的贺喜声才接连而出。

太子妃就是这时带着陈嬷嬷走入院门的。

东方刚刚泛起第一抹鱼肚白,天色还略显昏暗,雾蒙蒙的。

两人走进来时,就像两道鬼魂撞了进来,却在一瞬间听到那接连响起的道喜声,似乎连这院子里的雾气都被冲淡了。

太子妃静静地站着,她感觉有些冷。

似乎知道她冷,旁边伸出一只老手握住她的手。

“嬷嬷,我想回去。”她近乎喃喃道。

明明低哑无声,却似乎被身旁的人洞悉,陈嬷嬷摇了摇头,指了指前面的方向:“您要面对。”

面对?

面对的结果就是从此卑躬屈膝舍了自己的傲气,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奶娘送上死路?

太子妃从没有像这一刻那样,觉得自己是个虚伪无比的人。她明明可以说不,明明知道陈嬷嬷为何要拉着她来请罪,什么都知道,可过去了那么漫长的一夜,从始至终她都没有说出一句可以庇护陈嬷嬷的话。

终归究底,她是自私胆小的,她以为自己成了太子妃,就能无所畏惧,静静回头看她那被甩在身后的二十多年,她才发现自己怕的东西太多太多。

不知道站了多久,感觉天空一点点亮了,渐渐有细碎的金光投射下来。太子妃甚至没有去看来来往往总会诧异看她一眼的那些目光,就这么静静地站着。

她以为自己要站到天荒地老,可他最后还是出现了。

就站在她面前,皱眉看着她。

曾何几时,太子妃以为这个男人将会是与她最亲密的人,毕竟他们是夫妻,结发为夫妻。可又是曾何几时,他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她想到他的时候越来越少,而每次想到他,都与一些让她不悦的事有关。

曾经她觉得,不管怎样他还是看重她的,也就意味着两人之间不是不能挽回。可从没有像此时这样让她冷静的意识到,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看似无形,却在他们之间形成了一道又一道不可逾越的天堑。

也许终她一生,都越不过去。

她突然怀疑陈嬷嬷说的法子可能行?

是陈嬷嬷突然跪下的声音,打断了太子妃的思绪。

“千错万错,都是老奴的错,是老奴一时糊涂办下错事,可当时……”

听见这个声音,太子妃突然意识到她还得站着,也必须得站着。

*

毓庆宫

回来后太子依旧没睡,而是去了书房。

从昨晚他回来后,就动了的一切力量,在短短一夜的时间里,将他所有想知道的东西都汇集。

这世上没有所谓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凡是有人去做,必然会有痕迹。是谁曾经说过,当巧合太多就成了一种刻意,陈嬷嬷能想到的事,太子何尝不会想到。

只是要想拿到确切证据也极为难,都明白的道理,自然会不遗余力扫尾抹掉痕迹。

所以东宫的杂役院里死了一个貌不其扬的小太监,这个小太监虽然不起眼,但恰恰和膳房的一个粗使太监是老乡。

东宫这边只查到这么一点,也足够让人浮想联翩了。

而向成安帝建议各个举办宫宴的殿外,都放一个太医有备无患,这话是周贤妃说的。起因是摩罗国的大使,在第一天的宫宴上,因为喝多了酒癫疾犯了,吓到了不少人。

至于太后头风复发,向太后举荐王太医的是高贵妃。

宫里做事从来就是这样,看似平淡无奇,却又若有似无,可等你想去抓证据,却什么也抓不到。

福禄出去了,不多会儿又走了进来,身后跟着王太医。

“虽然没有找到源头,但通过苏奉仪的脉象,她确实是服用了某种不知名的东西,才会突然早产。此物对人体并没有害,只会刺激孕期妇人的宫道,使其剧烈收缩,因而引发早产。

“苏奉仪身子向来康健,两位小主子在肚子里也养的好,这阵子董太医与苏奉仪诊脉,曾与微臣商议过此事,说胎儿越来越大,脉象虽有力但隐隐有胎窘之相,还想着要不要替苏奉仪催产,却又怕办坏了事,这次的事无形之中也算帮了一把,苏奉仪有殿下庇护,自然福星高照。”

太子隐隐有些不耐:“别跟孤说这些场面话,你只说可是伤了身体?”

王太医一愣后,忙道:“那倒没有,就是有些伤了元气,但产褥期适当延长,日后再细心调养一二,并不妨碍什么。”

太子点点头,挥手让王太医退下。

福禄亲自将王太医领了出去,走出门外,才与他低声道:“你也是,殿下心里这会儿正躁着,你说些之乎者也的套路话,不是找着挨排揎。”

对方这略有些亲昵的口气,让王太医一时有点不能习惯,但转瞬他也反应过来,在南巡时他可是对太子表示过投诚之意,之后太子把苏奉仪交给她看顾,显然是颇为信任。

不知不觉晋升为‘心腹’的王太医,自然也就不觉得福禄的态度突兀了,略有些委屈道:“那你说我怎么说,难道说怎么防都没防住别人下手,这不是找着给太子爷添堵,我自然要捡了好的说。”

“还算你聪明!”福禄笑道。

等把人送走了,张来顺忙凑到跟前来:“干爹,您什么时候跟他这么亲热了?”他往王太医的背影撇了撇嘴。

“老子跟谁亲热,还要跟你小子交代?”福禄顺手拍了他一巴掌。

“儿子这不也是好奇吗?”张来顺陪着笑。

“好奇,你好奇的过来吗?没听过一句话,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福禄斜眼去看他,又见他可怜巴巴那样儿,不耐烦地招了招手,“罢了罢了,你过来我跟你说。”

张来顺忙一改可怜,凑了过去。

“我跟你说,得罪谁都不要得罪太医,不然哪天犯到他手里,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就这?”张来顺还等着继续听教诲,谁知就这么完了。

“你以为还有什么?”福禄瞥了他一眼,大步往门里走去。

他自然不会说,奴才除了侍候主子,还要懂得拾遗补漏,主子考虑到的,你得想在前头,主子没考虑到的,你要帮着圆场。那些捧高踩低见着主子一时不耐烦就急不可耐想踩人的,都是落了下层,只要这人主子以后还会用,谁敢说以后谁求不到人头上。

瞧刘元不就是个例子,冷不丁就让这小子立了大功。

福禄觉得自己屁股后面火烧火燎的。

*

直到洗三这日,盘儿才彻底觉得自己睡饱了。

虽然她生下了龙凤胎,其中还有个是东宫期盼已久的小皇孙,可她位份在此,皇宫里的人无亲戚,来参加洗三的不过只有胡良娣等东宫的一众妃嫔,太子妃没有来,她抱病了,却让人送来两个沉甸甸的长命锁。

看着这金灿灿的长命锁,盘儿竟读出了示好的意味,她觉得这是自己的错觉。

坤宁宫也来人了。

自然不是傅皇后,而是傅皇后身边的念秋。

念秋把两个孩子抱在怀里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说要回去好好说给娘娘听,也能让娘娘开心开心。

念秋不光给添了盆,临走时也留下了两个长命锁。等所有人都走后,盘儿看着面前一字排行的长命锁,除了大小重量质地不一样外,都是长命锁。

她突然有种感觉,以后自己收到长命锁的机会会很多,大抵是结下了不解之缘。

方才洗三时,两个孩子都受了惊,尤其是小郡主,哭得可是厉害。嗓门高的能掀房顶,倒是小的那个也就哼唧了两声,一看就是个乖巧的。

奶娘把孩子抱去哄,这会儿哄好了送过来,两个大红色襁褓并排放在盘儿面前,她看着就开心。

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看不够。

晴姑姑她们也是喜笑颜开的,似乎自打孩子生下后,整个小院里的人都碰到了喜事。

可不是喜事吗?

对于主子来说,有了孩子就代表以后有了依靠,而对于奴才们来说,主子有了依靠,她们自然也有了依靠。宫里的女人都靠宠爱来活,而宠爱从来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孩子才是最牢靠的。

用小德子和香蒲私下唠嗑的一句话,哪怕太子爷有天厌了咱们主子,为了两个小主子,也得来看看,这不就是机会,这不就是倚仗,任谁都不敢瞧轻一眼。

就为了这句话,香蒲差点没把小德子打得满头包。

香蒲说,咱们主子才不会失宠!

话题转回来,盘儿自己看了也就算了,还拉着晴姑姑看。

“姑姑,我怎么看他们两个都长得一样?”这话盘儿已经跟晴姑姑说了好几回了。

晴姑姑笑嗔了她一眼:“怎么会一样呢?明明小郡主是杏眼,这是随了您。小公子是随了殿下,是丹凤眼。”

☆、第71章

71

盘儿转头继续研究, 怎么都没看出两个脸还有些肿,以至于眼睛都是眯眯眼的奶娃子脸上, 有任何杏眼和丹凤眼的迹象。

至于她为何会研究如此仔细, 这还与她迫切想从小男娃身上看出有没有前世大儿子宗钺的痕迹。

大抵是重活这种事太玄乎,盘儿总对前世没有发生的事有些不确定, 尤其是那些脱出原本轨迹的事情。打从孕中的时候, 她内心就暗暗害怕,若是她没把钺儿生出来该怎么办。

如今孩子生下来了, 她也是想确定一下,却怎么都想不起前世钺儿刚生下来时的模样, 总觉得又像, 又不像。

“您现在看不出来也正常, 刚出生的孩子轮廓都不明显,身上的红都没褪下去,等再过阵子就好了。”晴姑姑道。

“真的?”

“当然是真的。”晴姑姑说得有点无奈, 因为这话她也跟盘儿说了好几次,但她每次都似乎不放心一样。

“其实吧, 我就是觉得两个孩子长得一样不好。”盘儿有些赧然地道。

这也是她另一个担心的地方,前世女儿没有活下来,这世女儿先出来了, 相反儿子却成了老二。她只要一想起前世大儿子的黑脸,就忍不住把他套在此时软软呼呼的女儿身上,然后一阵不寒而栗。

这要是都长一样了,女儿还能嫁出去?

不得不说, 盘儿是想多了。

正说着,太子从外面走了进去:“在说什么?”

“正好殿下你来了,你快来看看,晴姑姑说咱们女儿是杏眼,这是随了我,说儿子是丹凤眼,是随了你,你快看看到底是不是?我可担心两个孩子长一样了,这是随了哪一边都不好,随了儿子,女儿以后怎么出嫁?可要是随了女儿的长相,会不会显得太阴柔?”

太子刚坐下,就接受到连珠炮似的话,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等听明白了,他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又想她兴趣盎然,难得总算有了点精神,不像前两天那样看起来有气无力的,也就愿意顺着她去看看。

他看了又看,才找出点端倪:“你看,女儿的眼皮宽一些,儿子的眼皮窄了点。”

太子的手修长且有力,骨节分明,一点都不像他面相给人的感觉。手指又白又长,指甲是专门修剪过的,呈现一种健康的透明色,此时隔着距离轻点着,无端就让盘儿看痴了眼。

“怎么?没看出来?”

“有了,有了,有点感觉了,似乎真的是凤眼啊。”盘儿端详了下太子,又去看儿子,钺儿前世就生了一双凤眼,这是他与建平帝最像地方,其他地方到底像谁,反正盘儿觉得不像自己。

“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凤眼好看,我总觉得我的眼轮廓太短,生在女子身上还好,若是男子身上就不太协调了,幸好像你。”

这长吁气的模样,把太子逗笑了。

“你就喜欢胡思乱想。”

说到胡思乱想,太子想起一件事,眉不禁蹙了起来。

盘儿看了他一眼,就当做没看见,低头去逗两个孩子。

大的还好,似乎脾气挺不好的,一逗就皱眉,小的则只顾闭着眼,颇有点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的意味。

这么看看,又有点像钺儿了,钺儿小时候就是这么老成,像个小大人似的。

“对了,孤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什么事?”

“是跟太子妃有关……”看着这双澄净的大眼,太子到嘴边的话,突然有些不知道怎么开口了。

哪知盘儿却是一笑,道:“可是和那日的事有关?”

太子微抿着嘴角,轻点头。

“虽然不知道殿下查的结果如何,但我觉得应该不是太子妃的手笔,是下面人自作主张吧?”

太子一愣,道:“你为何会这么说?”

盘儿自嘲一笑:“觉得没必要吧,太子妃那么聪明,怎么会在这时候干出这种明摆着给自己找事的事,这种事她就算干成了,害得我们母子仨一尸三命,好处其实没有多少,反而会败坏自己的名声,须知太子妃乃未来的一国之母,当是以贤德行于世,坏了名声随时都会面临大臣的弹劾被废,只有自作聪明的奴才,才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这段话既让太子很诧异,也让他听得心惊肉跳。

诧异的是盘儿的聪慧超出他的想象,心惊肉跳的是那句一尸三命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尽胡说,什么话你都敢往外面说。这也就是在孤面前,若是在外头……”

“这不是没在外头嘛。”她眨了眨眼道,一副讨巧卖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