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功勋之后,怎会是泛泛之辈,今日见到的倩影,更像是真实的凤九。

沈家莉道:“用三千将士困住晋国二十万大军的女神谋?”她咋了咋舌,这女子也太厉害了,三千将士打赢了二十万大军,这什么概念。

沈宜更正道:“十妹妹,那是诸葛韫之功。”

“江南所有人都说是女神谋的功劳,真的,我亲耳听别人议论了。诸葛韫和女神谋一样厉害,他只布阵,守阵、解阵的都是女神谋,也是她瓦解了晋国的二十万赤胆军。还有夜龙、梁公子、铁狼等将军现在失势,晋帝都不用他们,让他们闲赋在家…”

沈容吃吃笑了起来,“九妹妹几时学会说这些话?”带沈宜去赵都,她是不喜的,可想着沈宜都嫁过一回了,回头配什么人,还不得由着她们姐妹说了谁,到时候随便指个小吏让她去做填房、继室,她还不得乖乖听话。

沈宜垂眸,有些不好意思。

沈容道:“见了她们可千万说不得,这女神谋开罪不得。赵国丞相文筹,刑部尚书章治,全都是她的族人。”

沈家莉道:“女神谋姓诸葛,他们一个文,一个姓章,怎就成族人了。”

沈容正容道:“这里头自有一段故事,数百年前,盛唐盛世,突然一夜之间,盛唐嫡系皇族全都消失。四大功勋名门挑了一位旁系为帝之后,他们也相继隐世。神谋、神笔、神将三族,世代姻亲,发展到后来,但凡出了五服,本族之人也可通婚。看似三族,其实情同一族,护短得很。

女神谋身上拥有三族人的血脉,尊贵非凡,她的父祖母亲乃是三族嫡系。听闻她出生满周岁之时,三族人抢破了头,都想让她随自己一族,最后却是哪族也没抢走,而是三族公认的‘公主’。说来也奇怪,无论她从哪一族嫡系同辈排序,都序九,从此,凤九就成了她的名字。

因她自小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得三族之力培养,是三族中最优秀的弟子。

在赵国,宁可开罪亲王妃公主,也千万开罪不得她。文丞相瞧着年岁比她长,实则比她还矮一辈,见着她,得恭恭敬敬地唤声‘九姑姑’,刑部尚书章治更比她矮了两辈,得唤她‘九姑奶奶’…”

沈家女眷一个个咋舌。

一国大丞相,都是敬着她。

辈份高,可不由着她横着走。

脑海里是一个从一品尚书大人唤一个少女叫“姑奶奶”,毕恭毕敬的画面,怎么想怎么诡异。

她们可听说,赵帝与文丞相君臣相处得如此知己朋友,有时候商议国事,天色晚了,赵帝就留文丞相在自己的寝宫安息,两人同枕而眠,赵帝更是文丞相礼遇有加,但凡有好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有这样的一个侄儿当丞相,她们谁敢开罪。

沈容望着太子府官船,神色凝重地道:“诸葛九得三大功勋后人敬重,绝非因她辈份高,而是她有过人的才华本事。你们若能得她指点迷津,一世受益无穷。”

她说的是自己。

如果不是凤九给她出谋划策,她怎能如何顺遂,风光体面得赵太子主婚嫁给梁宗勤,还从一国皇后成为一品诰命夫人,谁说亡国就得以悲惨收场,她沈容不过是换了一个舞台,从一国皇后改成官宦贵妇。

她,就是个妇人。

可不管那些死规矩,周帝一再伤她的心,她为什么不能再嫁。

她不仅嫁了,还要好好地活下去。

然,皇后的经历,还是打磨了沈容,让她拥有寻常女子没有雍荣华贵,更有上位者的犀厉与自信,这份自信足可以给她本人增彩。

*

八月初九,官船抵达赵都运河码头。

凤九三人依旧只得两口大箱子。

太子府的人已早早恭候在侧,领首的侍卫迎了过来:“属下拜见女神谋大人!”

“女神谋大人…”凤九沉吟着,一路上都是唤”阿九军师”的,这个称呼倒挺特别,她却不知道,现在整个天下都是这样称呼她的。

金轮问:“你是太子府的人?”

“属下是太子府亲兵营副尉蓝篷,奉玉妃之令前来迎女神谋大人与几位夫人。”

凤九淡淡一笑,“我住到丞相府去,他是我侄儿,更是我族人,丞相府是我在赵都的家,不住自家住太子府说不过去。”

蓝篷面有难色,接不到女神谋,玉妃该要训斥他了。

凤九道:“你与玉妃如实禀报,她不会责怪你的。”

蓝篷道:“禀女神谋,丞相大人还在宫中与皇上商议政事,可让属下护送女神谋回都城?”

凤九扫看四下,码头上有不少来接人的,大多是奉令前来,有的还拿着一个旗幡,最醒目的便是“郑国公府”的蓝色旗幡,旗幡周围站着一个中年文士,又有两个管事婆子,周围还有几个打扮干练的小厮,正四下张望。

凤九道:“有劳蓝副尉!”

蓝篷将一辆华丽的车辇指给凤九看,“这是给女神媒备的车辇。”他唤了亲兵营士兵将大箱子抬上马车。

凤九正往前走,只见一个小和尚迎面而至,双手合十念了声“阿弥陀佛”,待她细瞧之时,心下一惊,这小和尚眉清目善,正是她还是沈容时在大周京城认识的清觉和尚。

清觉递过一封信,“姑娘,这是大师送给姑娘的信,约姑娘一见,近日大师暂住赵都城外皇泽寺。”

淳于瑕面露异色。

金轮望着清觉离去的背影:“公主,传说中的和尚啊!”金轮入世,还没见过和尚,就跟有人一辈子没见过猴子的意外、惊喜一般:世人还有不长头发的人?就像有人说:世人居然有猴子这种生物。金轮有些兴奋:“他们头上没头发,是施了什么法术才不长头发的?”

旁边有离得近的姑娘“噗哧“一声笑出来,指着金轮忍俊不住:“这是哪家的姑娘,居然问出此等怪异话,笑死我了…”

这姑娘正要打趣,被旁边的姑娘一扯,低声在她耳边道:“她身边的白裳姑娘乃是女神谋。”

宁可开罪公主,也不能得罪女神谋,实在是她的族人一个比一个强悍。

那姑娘连连赔礼,“请女神谋恕罪,小女…”

第243章 辈份高

凤九淡淡地道:“劳姑娘告诉我侄女关于和尚头发的事。”

金轮急道:“公主,我才不要她告诉我。瑕儿,你肯定知道,你说。”

淳于瑕道:“金姐姐,和尚没头发,是因他们要六根清净,剃去了三千烦恼丝。”

“剃了还能长。”

“长了就再剃,但凡长出来就再剃掉,不是什么法术不长,而是剃掉的。偿”

金轮摸了摸自己的头发,“不长头发的和尚,光着脑袋好难看。”

三人说话间上了车辇撄。

凤九拆开信,里面只有一行字:“八月十二辰时,皇泽寺九号禅房一聚。”信套里除了这个字条,还有白真大师亲笔写的帖子,想来手持这帖子就能进入皇泽寺会面。

她很久没见白真大师。

上次去报国寺,还是她去找悟明问吉凶。

莫非白真大师知晓她的身份?

到底寻他何事?

凤九将信搁好,打起车帘,看着码头上来来往往的人群。

蓝蓬一声令下,车辇启动,车轮轧轧,映入眼帘是一片繁华热闹。

*

赵国都城已是焕然一新,窗明几净,彩幔耀天,漆亮金彩,处处锦绣。街道两侧,店铺林离,街上行人如织,许多店铺前摆着盛开的秋菊,还有的摆上盆栽的芙蓉花,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金轮提高嗓门,问道:“蓝副尉,都城要办喜事?”

蓝篷笑道:“回姑娘,江南水军归顺我朝,皇上大喜,诏令全城欢宴,快到中秋节,各家店铺、百姓们都布置起来。听说前周皇族、朝臣入京,赵国百姓很高兴!”

赵国从大周的附属小国,变成今日天下最大的帝国,先是吞并代国,再是吞食大周,早非当年之赵国。

赵国人也扬眉吐气,人人脸上洋着喜色。

赵国都城在吞并代国后扩建了一次,江南的钱财布帛进入赵国,赵国在拥有江南这个富庶地后,财力也会更晋一步。

走了不多时,马车停下,蓝篷去唤丞相府大门。

开门的是个门丁小厮,见是蓝篷,正要问话,蓝篷却揖手道:“告诉大管家,女神谋回府!”

门丁当即大喊:“快来人!禀告大管家,女神谋归府,赶紧派人拾掇阁楼…”

凤九问淳于瑕:“瑕儿,你是同我们姑侄同住,还是回神医府你父兄那儿?”

淳于瑕有些日子没见父兄,心里想得紧,“公主、金姐姐,我回神医府。”

金轮道:“你的包袱还在我箱子里,赶紧拿出来…”

凤九用手凿了她一下,责怪道:“女儿家的东西不能让旁人瞧了去,把你的包袱取出来,箱子给瑕儿用,回头我让阿筹再给你做一只更好的。”

金轮端茶递水跑得快,可这丫头就缺根筋,入世以来,见着什么都新奇,好些东西她根本就是个白痴。

金轮顺竿爬,“我要纯银打造的大箱子。”

“纯银的,你也不嫌重。”

金轮又道:“要不铁皮银子,镀银的,上面再雕些漂亮的花。”

不过一只破铁皮箱子,至于弄得这么好看。

金轮一边说着,一边开了箱子,将自己的两个大包袱抱了出来,一把塞到凤九的大箱子里头,压了压箱子,也没将箱盖合紧,索性坐了一下,让淳于瑕帮忙,方才扣上了。

丞相府的大管家领着两个婆子,又有一群丫头,风风火火地跑到大门外,站在车辇前,俯身恭迎:“奴婢文福恭迎女神谋!”

凤九挑起车帘,率先跳下马车,“免礼!文福,把我的箱子搬下来。”

几人看着里头出来一个白裳火焰纹裙子的少女,面上蒙着轻纱,几人同时呆怔,这姑娘可长得真好看,虽然蒙着轻纱,也难掩绝世姿容,说话还这般随和,心头好感倍生。

文福召了几个小厮来搬箱子。

蓝篷揖手道:“女神谋大人,属下送淳于姑娘回神医府。”

凤九回礼,“有劳蓝副尉。”

淳于瑕笑道:“公主、金姐姐,明儿我来瞧你们。”

金轮叮嘱了几句保重类的话,各自散去。

管事婆子道:“相爷在宫中与皇上商议国事,有时遇上大事,三五日不回府也是有的。江南水军归顺天朝,江南各地的官员实缺空下来不少,要与皇上商议上任官员名单。女神谋,阁楼正在拾掇,你看是不是去花厅用饭、小憩?”

凤九道:“这个时辰不早不午的,让厨房做两碗鸡汤面,阁楼那边干净就行。金轮,你去瞧瞧,需要什么,列个清单。”

“是,公主。”

金轮跟着抬箱子的小厮往阁楼方向移去。

丞相府不大,只是随常的三进宅子,前院有大厨房、库房、书房、客房,皆未设许院围墙,大厨房带了个厢房,瞧着上大厨房的下人所住;库房有三间正房,东西各有三间厢房,东厢房是绣房,西厢房似杂库房、下人房。书房只得三间,正中是花厅,上面挂着“聚友厅”匾额。东头一间是“书房”,西头则是“笔墨室”,东西各有两间厢房,设成客房,上挂“东客房一、东客房二、西客房一、西客房二”的小木牌,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客栈,所有客栈的客房便有这样的木牌。

后院则有三处院落,正中是一处二进主院——章府,东边是座阁楼,院门前挂着一匾——华藻阁,西边是一座寻常带围墙的院落——华彩院。

凤九用过鸡汤面,在府里转了一圈,大管家与两名管事婆子小心翼翼地紧随其后。

金轮笑微微地,对于华藻阁她很是满意,“公主,文世兄怎的到处挂牌子?”

凤九道:“阿筹、小治在岛上时,生活原就是极有规律的,每日读什么书,吃多少饭,都是按时的。你看看这府里,连路边一张石桌都有名字…”旁边的石桌边沿刻有三个小字——悠然座。

悠然座,是不是还得跟走的路也取名。

凤九汗滴滴的,这些人实在太有个性了。

文筹不是很忙,还有心给楼台亭阁给取名字。

金轮觉得有趣,低声道:“他在家时就这样,是不是种个花、养根草也取名。”

大管家笑道:“这三个字,是相爷那日坐下饮茶,偶然突有灵感,用刀子刻上的。”

凤九哭笑不得,对他的举动颇是无语。

金轮指着二进主院:“公主,为什么那座叫章府,明明一处院落。”

大管家笑道:“那是刑部间大人的院落,他说章家就他一人,不用另开府邸,麻烦,就要了那座院子。”

凤九翘首看着那匾额,“字写得如此丑,他也敢挂出来,小治小时候肯定掏鸟窝去了。”

金轮老老实实地问道:“公主,你怎么知道?”

“那两个字就像两个鸟窝…”

哈哈…

一阵大笑声传来。

几个男子出现在前院与后院间的月洞门处,其间一个约有四十出头的年纪,另两个穿着紫袍,一个正紫色,一个浅紫色,皆着文臣打扮。

大管事、管事婆子连连行礼:“拜见皇上万岁万万岁!见过相爷,见过章大人!”

章治脸上微红。

金轮福身行礼,“金轮拜见皇上,万岁万万岁!”又对文筹行了半礼,“见过文世兄。”

赵帝直视着凤九。

凤九没行礼。

金轮指着章治,“小治,叫我!离开家乡,你就不分长幼么?快叫我!”

章治汗滴滴,谁让他辈份小。官袍一撩,直勾勾地跪下行礼,“章治拜见九姑奶奶!”

凤九微微含笑,“乖!”变戏法一样的取出一只小巧的锦盒,“给你的,拿去吧!”

几人闻到一股淡淡的果香,这是来自仙岛的灵果香味。

金轮瞪大眼睛,“公主,你到底有几个,你有几个?”

凤九淡扫一眼,“本公主有多少,为甚要告诉你?”

“不行,你给小治,也得给我一个。”

凤九轻啐道:“你皮痒了是不是,敢与我叫板?”半是娇嗔,可金轮却吓得立时垂首,她也再吃一个,公主这也太大方,手一伸就赏给章治了。

文筹毕恭毕敬地喊了声:“给九姑姑请安!”

凤九瞪了一眼,“阿筹,你打什么主意,别当我没瞧出来,没了!”

若非看她给了章治一枚“通脉果”,文筹指定不会在这么人面前行礼请安。

章治生怕有人抢,转过身打开盒子掏出一只黑乎乎晶莹剔透的果子就往嘴里塞,赵帝此刻打量着凤九,倒是大管家与两个管事婆子看章治狼吞虎咽的偷食模样,心下觉得好笑。

赵帝昂首阔胸,等着凤九向他行大礼,这毛丫头才多大,居然让他的丞相给她行大礼,他非得替文筹找回面子不可。

凤九抬手抱拳:“见过赵帝陛下!”

半礼!

居然行的是半礼,还是江湖中人的礼节。

赵帝很是不快。

凤九走近章治,拽住他道:“小治,你好歹也读了几十年的书,你快看看你院子上的字,真是太丑了!”

丑吗?赵帝扬头看着上面的字,那字并不丑,是正宗的隶书,一笔一画都公正有力,有板有眼,没什么风格,却也不丑,怎的被这小丫头说得一文不值。

“姑奶奶,皇上在,你好歹给我留点面子。”

凤九道:“你小时候在家乡,光着屁股惹事的时候,可要面子了?”

金轮这会儿来劲了,“公主,公主,你见过小治光屁股的时候?”

“就算没见过,我还没听过?他小时候皮得紧,上树掏鸟窝,下海捉海鱼,有一回,跑到山上的玉阶上玩梭板,坐在竖基斜坡往下滑,玉阶把他屁股的布料磨破,直接露出两轮十五的圆月,那月儿白亮白亮,肉乎乎好可爱…”

她可是见过的,而且当时她就在圣山凉宁里,知道这事的只可数几人,出臭的不止章治,还有两个与他一般大小的男孩,个个都露出两轮十五的月亮。凤九但凡遇见他们,就拿这事来打趣。

曾有一度,章治一直避着她,生怕她笑他们玩耍光屁股的事。

章治很是尴尬,“姑奶奶,多少年的往事,你怎么还提?”

白亮、肉乎乎、好可爱,这些词语一出来,章治难堪得恨不得寻个地缝藏起来。

凤九一转头,“瞧你这么乖,我以后不提此事。阿筹,可得乖乖的,否则…你干的糗事也不少。”最后一句,她提高了嗓门,分明就像在吓唬小孩子。

章治立时眼睛一亮,“文族叔也有糗事?”

凤九得意地道:“不比你的少。”

赵帝根本插不上话,他应该说话的,可这丫头太不懂事,竟不给他说话的机会,他觉得很不满。

文筹笑着道:“皇上今儿去章府还是到华昌院。”

“去华昌院小住,小治,你也一起去。”

小治…

章治瞪眼,金轮唤他小治,凤九也唤小治,皇帝居然学她们,也跟着唤小治,他好歹也从当朝大员,怎的这名字听到耳里,很不是滋味,他的威严全都因为这两个丫头叫得没了。

凤九喊道:“恭送皇上!”

皇帝回头,却见她抱拳一摇,又是半礼,她就不行福身行全礼。

文筹苦笑着道:“皇上,凤九是几族嫡系的姑娘,自小被长辈们宠坏了,她在世外时,见着长辈都不行礼,她能向皇上行半礼,很是敬重皇上了。俗世的规矩,她不懂,微臣向皇上赔礼,你莫与她一个小姑娘计较…”

皇帝听文筹一解释,人家在世外连长辈的面子都不给,给他行半礼,很有规矩了,他还真不能怪罪,否则,不是太不给文筹、章治两人颜面。

凤九与金轮回到阁楼,这是一座二层小木楼。

不过大半个时辰,华藻阁就布置好了,挂上了窗纱窗帘,摆上了桌凳瓷瓶。一楼,四面皆是雕空玲珑木板,或祥云飞鸟,或山水人物,或高雅花卉,名家雕镂。一隔隔或贮有书,或设下鼎,或安置笔砚,或摆瓶放盆景。其隔各式各样,或天圆地方,或梅花树叶,或边环半壁。真是花团锦簇,剔透玲珑。有轻纱糊就的小窗、有彩绫轻覆的幽户,满墙壁皆随各种式样:如琴的槽子摆放琴,如剑的槽子摆放剑,又或是瓶的槽子摆放瓶,虽悬于壁,却都是与壁相平的,端的是设置得极其精致。

一楼用隔断架从地到梁地隔开,却又能看到东西两侧的屋子,东屋是个小厅,西屋则是小憩室,亦都摆上了家具、摆件。

二楼是闺阁,往东是凤九的内室,绣榻上挂着白纱绣蝴蝶的绣帐,榻前的踏脚长凳,榻旁放衣裳的小案等。东墙下,摆了两个六尺高的衣橱,衣橱亦放上下两层,上层可挂衣物,下层则可放绣鞋,另一张衣橱则设置成四层高,可叠好的衣物或被褥等物,一侧摆了梳妆台。闺阁临窗下,有一张小榻,可躺在窗下小憩。

正中房间,东墙摆了一张六尺高的十二层博古架,上面放书,下面可放琴、放棋盘等,与书架相对应的西墙下,临窗下,有一张书案、一张琴台。书案上放了一个笔架,左案放了一叠纸,配了一墨砚等物。右案上方摆了时鲜花卉,上面插着五枝秋菊、三枝芙蓉。

西墙旁则是一张八仙桌,配了四个漂亮的锦杌。墙角摆了两个花架,渐次放着五六尺高的常绿树木,半人高的蔷薇,再是培育精致的松木盆景。

金轮的房间,亦摆了凤九内室一样的东西,但在摆件、床帐上,相较凤九所用又略次一些,比不得凤九物什的精致美丽。

凤九道:“金轮,你与阿筹他们说一声,我闭关了。八月十二,我要去郊外皇泽寺,天明后你站在门外提醒一声。”

金轮应声“是”,又道:“每人要送饭菜?”

“让人送筐子新鲜水果,多些品种。”

金轮下阁楼吩咐了管事婆子预备,凤九将水果搬到闺房,房门一合,开始闭关。

金轮想了一阵,她是不是也闭关,可又觉得这里的声音太吵,弄不好就要走火入魔,而且她感觉自己似乎并没有晋级的预兆。

赵帝在文府一直坐到二更时分,方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望了眼华藻阁。

大管事垂首答道:“女神谋主仆坐船累了,今儿已经歇下了。”

还真是小姑娘,他这个当皇帝还在这里作客,她自己跑回去睡觉,如果是寻常女子便罢,她可是女神谋。

赵帝对凤九很不满,他看文筹是怎么瞧都顺眼,可看凤九那就是处处不是。这一眼的印象,果真很重要。

文筹、章治送走了赵帝,两人来到华藻阁,金轮正抱着一大盘水果吃着:“公主闭关了!这几日莫要吵她。”

章治望向文筹,“闭关修炼,必得极为安静…”

凤九能用正常人的看法来衡量?

文筹问道:“金轮,你会留下护法?”

金轮道:“公主闭关,这院里的婆子、丫头我都遣走了,让人在院子外头搭了个帐篷,每日留两个跑腿的丫头听候差遣就成。”

若有人进文府,看到这帐篷,还不是奇怪。

难怪赵帝走的时候望着这儿,只怕他也里很是疑惑。

凤九闭关,赵国有身份的诰命夫人们、姑娘有陆续上门的拜访,被金轮以“公主闭关研习阵法,概不见客。”赵国皇后还想宣诏凤九入宫,听到消息,也未提此事。

八月十二天明后,金轮在凤九门外说了声“公主,你今儿要去皇泽寺。”里头没人应话,金轮以为她未听见,可半个时辰后,凤九换了身衣袍俏生生的出来,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精神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