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沈大将军失望了一回也就罢了。沈云安不爱习武,能习文亦可,将来走正经的科举出身,比做武将还更安全些。故而沈大将军也在西北那边尽力寻了有学问的先生来教导,盼着沈云安成才之心,与对他这个嫡长子,并无什么两样。

然而习武固然辛苦,读书也同样有“寒窗苦读”的说法,可见要做好一件事,大抵总是要吃苦的。偏偏沈云安就是吃不得苦,不过是仗着那几分小聪明取巧。且文武毕竟有别,他既习了文,沈大将军对他也就难以再指导什么,不过是从营里回府的时候问问他的功课罢了。

可是这一切看在沈夫人眼里,就觉得是沈大将军疏忽了沈云安,一心只放在了长子身上。尤其沈云安那里才考出一个童生来,他这里已经立了几次军功,升到了正五品的守备。虽说武职不如文职高,但以他的年纪,也已然算得上身居高位了。

大约就是从这个时候起,沈夫人对他的态度变了。从前敬而远之,如今则是如骨在喉,如刺入肉了。以至于在他的亲事上,终于忍不住要动动手脚。只不过她运气可能着实不好,给他娶进门的并不是个懦弱无能的庶女,而是敢于杀倭的——究竟该用个什么词儿来形容呢?

手上被人碰了碰,沈云殊收回思绪,就见许碧睁大眼睛看着他:“这么说,那两个丫头不是你的心腹人啊?”亏她看紫电那副模样,仿佛这个院子都在她掌握之中,很有主人范儿呢。不过想想也是,如果真是心腹,他装受伤又何必在军营里躺着,回家里来装不是更方便?

沈云殊自觉闻到了一丝酸味儿,心里奇异地舒服了一些,微微一笑:“自然不是。我方才说了,我常年在军营之中,一月里也难得回来一次。”说句实话,就连紫电青霜的相貌,他也是这几日才熟悉起来的,以前不过是记得一个稳重些,另一个就有些轻佻罢了。

“若是这样——”许碧立刻琢磨起来,“你后头可还有计划?是回军营还是——”

“暂不回去。”沈云殊摸了摸脸,“我伤势尚未痊愈便遭行刺,虽则侥幸未伤,到底是有些牵扯伤口。且如今气怒攻心,总要再休养几日才好。”

许碧一边听他说一边把嘴撇得像个菱角:“那你还得再擦些秘制易容膏了。”若不然满面红光的,哪里像还需要休养的模样?

沈云殊失笑:“那是自然。只辛苦了王御医。”打着开伤药的借口,整日里光忙着研究各种颜色的易容膏了。

许碧倒想起来了:“王御医不是要走么?”早几天前王御医就装模作样地说要回京城了,忽然出了这么件事,他岂不是又走不了了?

说起来这个王御医也是怪有意思的。长着一张娃娃脸,却是整天板着,仿佛沈家上下都欠他钱似的。许碧很怀疑他是演技也不精湛,没奈何只能装个面瘫,好叫外头人看不出深浅来。

沈云殊一摆手:“他不着急。还没进袁家的门呢。”王御医名义上是来治伤的,其实也有打探消息的作用。确切点说,是他带来的那个药童,其实是宫卫里的探子。

自王御医来了,袁家也试图通过他打听沈家的消息,已经拐弯抹角请过他几回了。王御医摆出一副被太医院推出来挡枪的倒霉模样,只想应付完差事就回京去,不肯答应袁家的邀请。

“欲擒故纵。”许碧恍然大悟,“难怪你今天病势反复,明天急怒攻心,就为了把王御医名正言顺留在杭州?”

沈云殊嘿嘿一笑。袁家防沈家更甚于防海匪倭寇,沈家又人生地不熟,实在找不出能进袁家打探的人。这回王御医来了,不借着这个机会进一进袁家的门,下次恐怕就再没机会了。虽说进去了未必就一定能得到什么消息,但也总要试一试。

只是这里头还有些琐碎细节,他就不一一讲给许碧听了,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没说呢:“等人清理过一趟,你就搬到正房去住罢。”

许碧刚嫁进来那几日是因他伤势太重不好搬动,当然,也是因为她这个大少奶奶有些——咳咳,但现在既然是要她做这院子的主,那自然要先搬回正房去住,名正才能言顺嘛。

他说完了,忽然想起沈夫人说的待许碧及笄之后才好圆房的话,担心她会错了意,连忙又补了一句:“这样,你教我东瀛话也方便。”

许碧却是半点都没往那方面去想,欣然点头:“你说得对。这样就不用去小佛堂了,随时都可以对话,确实方便。”

沈云殊看她一无所觉的样子,不由得心里暗叹还是年纪小,看样子似乎根本就是情窦未开,怕真是要到及笄之后才会懂事了。沈夫人这一手也算是高明了,借着冲喜的由头给他娶进这么一个犹未开窍的孩子来,若是运气再略差些,怕是到时候沈云安的子嗣都能生到他前头了。

“那咱们家里,我都要管什么事呢?”许碧自穿过来这些天,觉得除了吃喝拉撒其实别的并没什么正事,比起从前上班时东奔西跑的充实日子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如果不是还有教日语的任务,简直能闲得长出毛来。

沈云殊收回脑子里那点不大好宣之于口的念头,思索了一下,竟发现自己也没什么可说的。

他常年在军营之中,哪知道后宅的女子每日里都要做些什么?想来无非是相夫教子,管家理事。然而他们现在连房都圆不了,自然没子可教;至于管家——沈夫人是断然不会把中馈之权交给许碧的,没见连晨昏定省都放得松松的,生怕许碧见到她平日里理事,想起来学着管家。

如此一来,难道只让许碧做针线?沈云殊想起每次回来看见紫电都抱着针线的模样,不禁摇头:“你还想读书么?”许家,女儿大约该是爱读书的罢?

“读书?”许碧眼睛顿时一亮。

原身的许二姑娘当然是读过书的,然而除了《三》、《百》、《千》,就是《女诫》、《女德》,再就是跟着许家独子许瑾,听过几堂《诗经》和《论语》。要放在这个时代大概也算得上是知书达礼了,无奈大多不是许碧感兴趣的东西。

“有律令和游记之类的书么?”

“律令和游记?”沈云殊有点诧异,“你要读那个?”游记还好说,读着甚有趣味,律例读来做什么?

律令很实用啊。日常法规不要懂一点吗?虽然说她不是律师,更不可能以应讼为生,但穿越过来毕竟不熟悉情况,多读点律令,既可以避免因不清楚情况而犯了什么,还能从律令里再熟悉一下这个时代呢。

至于游记,更多是各地风土人情,读了便是了解民生。律令为上,民生为下,这一上一下都了解了,自然会少出错。

“知道一些,也免得做出犯禁的事来…”许碧含糊说了一句。

沈云殊不由得失笑:“你能做什么犯禁的事——”刚说完,就想起许碧给人割喉的英姿来,下头的话顿时都咽回去了,换了一句:“前头书房里有《大盛律例》,也有些游记之类,回头都叫九炼给你送过来。”

许碧便眉开眼笑:“那就多谢大少爷了。”

沈云殊看她双眼闪亮,若不是脸色苍白,可不就是一副俏皮模样?不由得心里喜欢,正要说话,便听外头知雨唤了一声:“二少爷——”

沈云安怎么过来了?

沈云殊咳嗽一声,脸上的神情蓦然就是一变,一脸忧心模样,又带点儿病弱神气,还拿手掩在唇边,连咳了几声。看得许碧嘴角抽了一下,他才起身,缓缓地道:“我去与二弟说话,你歇着罢。莫怕,日后定然再无此事了。”

许碧对着他的背影再次抽了抽嘴角——戏精!

☆、第33章 庶女

沈云安进了院中, 见沈云殊出来,脚下急匆匆的步子才停了一停,干咳了一声:“大哥也在…”

跟着他的剪秋忙屈膝行礼, 替他解释:“听说有人行刺, 二少爷离得远不曾见着, 这心里总是放不下,必要来看看大少爷和大少奶奶…”

她一边说,一颗心却提得高高的。在西湖边上,他们虽则离得远, 沈云殊与许碧又是先走了,可也听小厮来说歹人并未得手, 大少爷不曾受伤,只大少奶奶受了些惊吓。既是如此,又何用沈云安这般急慌慌地来看呢?

若说他是关切大少爷——连剪秋自己都不能信。这两兄弟素来都只是表面和气, 内里却是自扫门前雪, 便是沈云殊前些日子伤重将死,也不见沈云安这般担忧。与其说他是来探望沈云殊,倒不如说他惦记的另有他人。

剪秋想到这里,心里就更慌得厉害了。

今日出了这么一桩事儿, 他们才坐车到家,就听说各院里都有下人被拿了, 大少爷正在叫人审呢,其中还有今日跟着出门的,弄得她们这些从西北带过来的大丫鬟心里都惴惴不安。

说起来府里这些下人的事儿, 大少爷可是素不插手的。他常年与老爷都在军中,府中之事皆交与夫人,就连他自己院子里的人,也都是夫人安排。可今日这事儿一出,简直是雷厉风行,夫人还没到家呢,自己院子里就已经有人被带走了,听说紫罗到现在都不曾被放回去,似乎是沾了什么嫌疑…

按说紫罗是夫人身边的人,便是有事也该由夫人出面查问,可大少爷此次——莫不是改了脾气?还是如有些婆子们私下说的,如今大少爷娶了妻,就要争这府里的中馈了?

偏这种时候,二少爷还要来探望大少奶奶…

剪秋想起被沈云安珍而重之放着的那个荷包和里头的几枚小银锞子,就不禁有些心惊,强笑着向沈云殊解释:“奴婢原说过来给大少奶奶请安,可二少爷没亲眼见着大少爷,总不放心…”

沈云安有点发热的脑袋在见到沈云殊之后就凉了下来,顺着剪秋的话道:“正是。下人们传得乱糟糟的,究竟也不知大哥大嫂如何了…听说大哥在审府里的下人,连紫罗也拘了,不知她究竟是做了什么,可是跟海匪有勾结?”

沈云殊瞥了他一眼,以为他是替沈夫人来兴师问罪的,不由得轻轻一哂:“紫罗与海匪倒是没什么勾结,可是自迁来杭州,家里兄弟倒收了外府的人不少好处,把府里的事往外传递。幸得如今还没什么要紧的事能让她递出去,可若是等真出了大事,只怕也晚了。”

沈云安却真不是来替沈夫人叫冤的,闻言便道:“竟是这般大胆?既生了这心,她和她兄弟都留不得了!”紫罗或许只能传递些看着不要紧的消息,但谁知道这消息在有心人手中会有什么用处?譬如说府里人透一句主子哪日要出门,那知道的人就可能在途中设伏。譬如今日这海匪行刺,焉知消息不就是从这里来的呢?

沈云殊倒有点儿诧异:“二弟说得不错。府里本有规矩,一概消息不得向外传递。紫罗既生了拿主子的消息去谋私利的想头,确是留不得了。”

其实想谋私利的是紫罗的兄弟,那小子幼时得病,脚有些跛,难娶媳妇。这回来了江浙,见此地富庶,便是来往人家的下人都出手宽松,就生了些心思,想着趁这几年给自己攒点家私,日后好娶妻。

紫罗虽没这个心思,可随口就将府里的大事小情说给弟弟听,也是个爱卖弄口舌的,不堪大用。只是她是沈夫人身边的大丫鬟,虽不如红罗青罗得用,也是沈夫人的脸面,沈云殊直接便叫人将她关了,还当沈云安要来生事,却不想他竟很是通情达理的模样,倒让他有些奇怪了——难不成还真是来关切他是否受伤的?

剪秋忙拉了拉沈云安的衣袖:“大少爷没事,二少爷也该放心了。大少奶奶受了惊,该好生歇着,二少爷还是别在这里说话,免得倒打扰了大少奶奶…”

沈云安瞥了一眼房门,知道自己不可能见着许碧了,心里就如被人泼了一碗凉水似的,却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嫂嫂可还好?”

沈云殊随口道:“她还好,只是受了惊吓要养几日。多谢二弟关切。”

剪秋心里有鬼,便总听着沈云殊话里有话,连忙扯着沈云安告辞。出了院子,沈云安只觉心中忽忽若失,剪秋看他这样子更是担心,忙找出事来打岔他的心思:“少爷不去看看夫人和二姑娘?虽说没在眼前,只怕也吓着了。”

沈云安心不在焉地道:“母亲和云娇都无事。”刚才是一路回来的,他明明看见沈夫人和沈云娇虽有些惊吓,却并没什么的。

剪秋只怕他得了闲再胡思乱想什么,苦劝道:“如今家里这也兵荒马乱的,夫人那边还被拿了人,少爷总该去看看。”

沈云安想想也有道理,便举步往沈夫人的正院去。果然一进去就见沿墙跪了一排的粗使丫鬟和婆子,屋里沈夫人正在训斥翠罗:“你们一屋子住着,平日里又一起当差,你竟什么都不知道?”

翠罗跪在地上,浑身发抖。她和紫罗是一起挑上来的,虽然都说是大丫鬟,可前头还有红罗青罗是沈夫人真正得用的,她们两个与其说是大丫鬟,不如说只是为了显示沈夫人身份拿来充数的。

为这,紫罗平日里没少跟翠罗抱怨,翠罗偶尔也应和过几句。她知晓紫罗爱说话,嘴巴不严,但也没觉得是什么大事,谁知道竟…如今紫罗已经被大少爷叫人来捆走了,那她会不会也被…

“奴婢,奴婢真不知晓紫罗在外头…”平日她还羡慕紫罗有个兄弟,这会儿却是庆幸自己是一个人被卖到沈府的了,“素日里奴婢与她也不过就是说些家常,不该说的话,奴婢,奴婢是万不敢说的…”

沈夫人冷着脸摆了摆手:“先叫她打扫院子去。”

打扫院子是粗使小丫鬟做的活儿,但好歹并没有被发卖出去,也还在沈夫人院里当差,翠罗便一阵庆幸,连忙磕了头下去了。

沈云娇在旁边,就抱了沈夫人的手臂道:“母亲快别生气了。那紫罗也就是跟她兄弟说了些不关紧要的话…”

沈夫人刚拿了茶盏在手,闻言又放下了,教导女儿:“这话就说错了。虽瞧着是不关紧要的话,可今儿能传些没紧要的,明日说得惯了,那紧要的事只怕也就说出去了。何况你瞧着不过是几时出门,去哪里上香游玩的小事,落在有心人耳朵里,怕就有机可乘了。”

她说着,见沈云娇脸色有些发白,便知是想起了今日之事,连忙拍了拍女儿道:“这也是极偶然之事,只是防微杜渐,断不可在这上头纵了下人。”

沈云娇靠在母亲身上点了点头,又忍不住小声道:“可紫罗毕竟是母亲院里的人,大哥就是要拿,也该跟母亲说一声才是…”哪有这样大喇喇就把人绑走了,还来索身契的?

沈夫人叹了口气,叫红罗把装身契的匣子拿出来,将沈云殊要的那些都清点出来送过去,半晌才冷笑了一声:“他这是借机折我的面子呢。”

她握紧了手,只觉得脸上有些火辣辣的:“这事儿是海匪干的,与家里这些下人能有多少干系?谁还能是海匪的探子不成?他这分明是借着机会,要狠狠折我的面子,叫你父亲看看,我管家出了多少纰漏…”

沈云娇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她是不满沈云殊连个招呼也不打就将紫罗捆走了,却没想到这么多:“可是娘一直管着家,大哥他从前也不曾…”从前沈云殊跟沈大将军一样,一年倒有三百多天在军营里,素来是不管后宅之事的。何况他是个男人,就算沈大将军对沈夫人不满,难不成还能让儿子来管后宅?

沈夫人嗤笑道:“可不就是你这话了。他是管不了,可如今有了能替他管的人啊。”

沈云娇啊了一声:“娘是说大嫂?”

“那是嫡长媳。”沈夫人面带讥讽之色,“按说她进了门,我这个继室都要倒退一步才是。”

“她刚进门,哪里轮得着她?”沈云娇立刻恼怒起来,她是最听不得继室二字的,“便娘不是她的亲婆婆,她也该跟着娘先习学中馈之事才是!”谁家不是这样?就说袁大少奶奶,听说嫁进袁家都两年了,如今还是袁夫人掌中馈呢。

沈夫人嗤地笑了一声:“只怕有人等不得了呢。”沈云殊这般,分明是在替许氏制造机会,更是借机立威呢。

沈云娇呼地就要站起来:“想让她掌家,大哥何不就去与父亲说,折腾这一通算什么!”

沈夫人讥讽之色更浓:“掌家?你父亲不会让她掌家的。”

“为什么?”沈云娇有些疑惑。

沈夫人轻笑道:“因为你父亲当初在许家定下的儿媳根本不是许氏。”

“啊?”不单沈云娇睁大了眼睛,连门外的沈云安都不禁加快几步跨进门来:“母亲,这是何故?”

沈夫人一直对此事颇为自得,这会儿终是忍不住要讲出来,却把自己那些用心隐了去,只说许家背信弃义不肯嫁女:“…这冲喜的事儿拖不得,娘怕耽搁了日子,只得就答应了。天幸是娶了亲你们大哥倒好了,不然我怕还要担上干系…”

“许家居然拿个庶女顶替过来!”沈云娇气得满脸发红,“还说什么因是生在父亲建功那年才跟咱家结了亲——父亲可知道?”

“自然是知道的。”沈夫人悠悠地道,“你父亲从前还当许翰林是个义士,如今也是气恼得很。若不是因为急等冲喜,必定会退婚。”

“难怪她连点嫁妆都没带,敬茶的时候就给那样的礼——”沈云娇哈了一声,“几个银锞子就当成好东西,原来是个姨娘生的,许家这是拿她顶缸呢!”

沈云安怔在那里,心里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半晌才道:“大哥可知道?”

沈夫人嗤道:“他自然知道。”若不是知道许氏就是那扶不上墙的烂泥,又何必借着今日之事大闹一番,不就是想给许氏掌家铺路吗?

“那怎么行!”沈云娇立刻反对,“她一个庶女,在家时可学过管家理事?”

那自然是没有学过的,否则又怎么能娶进来呢?沈夫人眼帘微垂,叹了口气:“听说她一直是养在许家姨娘身边的。”

“那父亲怎么就答应了!”沈云娇急道,“娶这么个人进门,不是丢咱们沈家的脸吗?”难道她要叫一个姨娘养的做大嫂?将来若是被人知道了,她还要不要出门?若是外头人一语不合拿此事来讥讽,可叫她如何反驳?

自来了江浙,沈云娇便觉得过得不甚如意。

从前在西北,人人都捧着她。且西北的女儿家们性子都爽朗些,并不以琴棋书画为要,平日聚在一处略说说自己读的闲书,再比比针线也就过去了。

可江浙这边风气迥异,姑娘们凡聚会便要题诗作画,还有人斗茶合香,都是沈云娇根本不曾学过的东西。固然也还有人趋奉于她,可比起从前在西北却有天壤之别。尤其有些本地世族家的女孩儿,看她的眼神便颇有几分不屑。若再教人知道她有这般一个嫂子,岂不是更添了些羞惭?

本地世族自然也有庶出的女儿,但讲究一些的人家皆是养在嫡母身边,一般指导教训;若不是这般教养的,便是嫡庶分明,尤其婚嫁之时,颇为讲究。似许家这般,将一个姨娘养大的庶女嫁给人家嫡长子,这简直是,简直是…

“简直是个害人精!”沈云娇一跺脚,“若叫别人知道了,还不笑死人!”

沈云安不由自主地道:“这也怪不得大嫂。婚姻大事自是父母之命,她便不愿也是不成。”

沈云娇冷笑道:“我瞧着她情愿得很呢!”在西湖边上不就是吗?紧贴着沈云殊去游什么湖,若不然也不会正遇上行刺,被吓得病倒了。

沈夫人摆摆手,止住女儿后头的话,略有些严厉地看了她一眼:“女孩儿家的,什么贴不贴的,这不是你该说的话。”

沈云娇自知有些失言,抱了她的手臂:“女儿也是一时气愤…”

沈夫人只得一子一女,平素里宝爱异常,哪里真舍得斥责呢?闻言便软了声音,摸着女儿的头发道:“江浙这边与西北不同,本来规矩大些,切记要谨言慎行,不可再如小时候那般任性了。”

温言软语说了几句,便叫沈云娇去休息:“今日也累了,快去歇着罢。若觉得心里慌,叫宝镜给你点上安神香。”

打发走了女儿,才又看向儿子:“你也去歇着罢。这几日家里怕也要乱些,索性叫人先去书院告几天假,你就在家里读书,等这些海匪的事儿查清了再去上学。”她真不敢想,若是今日那些海匪行刺的不是沈云殊而是沈云安,那可如何是好?沈云殊还有一身武艺,沈云安却没有自保的本事。

这么一想,她就不由得更担忧起来:“还是该请个先生来家里教你念书才好,偏老爷一定要你去书院…”那书院又有些偏僻,若是海匪摸到书院去呢?

沈云安不得不安慰她:“哪里就能去了书院。今日也不过是极偶然之事,娘也不必太过担忧了。何况江浙这边好先生都在书院里教书,也请不回来。”

沈夫人叹道:“便是去书院,也该去个好的,那青松书院连名气都没有…”她原是想让儿子去文华书院的,既离得近些,名气又大。可那书院只招本地籍贯的生员,她向沈大将军提过两次,沈大将军都说办不成。

倒是董夫人甚喜沈云安,曾说过只要沈云安考取了秀才,便可替他请托——文华书院副山长乃是她父亲同科进士,虽说书院规矩严,但若是一个有功名的秀才,父亲又是守边有功的大将,书院应还是愿意通融的,院里的生员也不会太过反感。

一想到这个,沈夫人就有了精神:“安儿,在西北的时候先生便说你必中的,若不是忽然来了江浙,去年说不准就已中了呢。今年你便下场,考出个秀才来,娘也好去请托董夫人。”

她一边说一边盘算:“西北千里迢迢的,不如就在杭州借籍考罢。”秀才是要回原籍考的。沈家原籍大同,在西北的时候自然方便,可如今到了杭州,再要回去考试,路上怕不要走小半个月?幸好以沈文的身份,应该还是可在杭州借籍,就在杭州下场便是。

沈云安却犹豫道:“我,我还是回大同考罢…”

在西北时,先生确是对他多有夸赞,他也自觉是同窗之中的佼佼者。然而来了杭州才发现,江南文风之盛绝胜西北,就是青松书院那等普通书院,同窗之中也有小半都是过了县考府考的,他一个童生,在其中绝算不得秀出同侪。

本朝规定,借籍亦可,却是借籍何处,便要与何处的考生一并录取。青松书院已然如此,可见江浙一带学子之能。如此多的童生,一府之中也只取百人,沈云安实不敢说自己定能取中,倒不如回大同去更有把握。

沈夫人却是舍不得儿子劳累,当下叫沈云安回去看书,自己却打定主意,准备叫家人送封信给沈大将军,让他催一催借籍之事。早些办好,也省了沈云安这千里奔波。

☆、第34章 正位

沈云殊上巳遇刺之事, 在杭州府很是起了一番波浪。杭州府下辖诸县乃至沿海驻军都忙活了一通,倒是又抓出了几个通匪之人,却也没留得什么活口, 更没得到口供, 最终只能将一排脑袋高悬城门之上泄愤, 又在海岸边严加防范,日夜巡逻,一时间海上倒是安宁了许多。

沈府之内,却是未能完全安宁下来。

先是大少爷沈云殊借此机会雷厉风行地将府中下人清理了一遍, 眼瞧着人就少了四分之一,就连夫人身边的紫罗都被发卖了出去, 一时间颇有些人人自危之感。

不过别的院子倒也罢了,横竖这一次风波总算是过去了,剩下的若不是从西北带来的老人, 就是嘴巴严实不爱嚼舌头的, 日后只要守着自己的本分,想来也不会再招祸。唯独大少爷那个院子,不但是清理了人,还要重立规矩哩。

“青霜姐姐要做什么?”知晴坐在正房外屋做针线, 见青霜提了个食盒进来,便放下针线笑嘻嘻地站起来, “这还没到用饭的时候呢,难道厨房就做好了?”

青霜忍着气道:“我做了些点心来给少爷和少奶奶用。”说着就要往屋里走。

知晴横跨一步拦着她,笑道:“少爷和少奶奶在屋里头说话, 并没叫点心。姐姐不如先把食盒搁在这儿,若是一会儿少爷和少奶奶要用点心,我替姐姐送进去?”

青霜这口气顿时就要忍不住了。

那日上巳出游,她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沈云殊甩开,自觉没了脸面;加上后来沈云殊回府就清理下人,那两日脸冷得能刮下一层霜来,她便不曾往前凑。谁知等这几日过去,她待要再上前伺候之时,这院子里竟是变了天——大少奶奶迁入正房,屋子里竟是被许家陪嫁来的两个丫鬟给牢牢把住了。

“知晴姑娘这是什么意思?”青霜不是个能受气的人,两道细细的眉毛立时就想竖起来,“我是伺候大少爷的,难不成姑娘连这也不许?我倒不知道,如今我也要听姑娘指派了!”这知晴算个什么东西,这几日她一忍再忍,知晴倒一拦再拦的没个完了?

知晴双手往腰里一叉,就待要跟青霜吵起来。手刚叉到腰间,忽然想起许碧的吩咐,硬生生又放了下去,顺势掸了掸衣襟,慢声道:“姐姐这话可折死我了。我怎么敢指派姐姐?姐姐爱做针线还是爱做点心,哪怕回自己屋里躲懒什么都不做呢,我也管不到。只是少爷和少奶奶在屋里说话,吩咐不叫人打扰,我不晓得别的,只知道听主子的话,不叫别人进去扰了!”

她开头还说得慢,到后头就渐渐有点露出本色,话也快了音也高了,两道眉毛也跟青霜一般就要竖起来,只是想到许碧说过不许吵闹起来,只得悻悻又压平了下去。

饶是如此,青霜脸上也不好看了。似她们这般的大丫鬟,那粗使活计是不用做的,只管贴身伺候。平日里沈云殊不在,这院子里的活计其实十分清闲,紫电还做做针线,她不爱这些,因此倒是闲着的时候多。

往常也有底下的粗使婆子们暗地里议论,说她爱躲懒,她只当没听见——她是沈夫人挑来伺候沈云殊的,别的事自然可以不做,谁不服气,只管去与沈夫人说便是——可如今被知晴这么说出来,便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

而且知晴又算什么?从上巳那日回来,她也说是受了惊吓病倒了,这几日还不是什么都没做?什么受惊,那日遇刺知晴也没跟在大少奶奶身边伺候,能受什么惊?还不一样是躲懒?

“我倒不知道知晴姑娘是这样勤快的人——”青霜脸上阵青阵红,冷笑了一声,“可少爷和少奶奶在屋里说了半日话了,总该换换茶水吧?我也不敢打扰,只是带了少爷爱喝的毛峰来,容我给少爷沏壶茶总行吧?”

知晴仍旧拦着不肯让她往里屋走:“姐姐放心,要换茶有我呢。”

青霜忍不住就要勃然大怒:“你想做什么!我是夫人挑过来伺候大少爷的,你不让我近大少爷的身,回头夫人问起来,你自去与夫人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