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司俨才猛然一惊。试想,如果连他为儿子择妻都不会挑选司秀文这样的女子,那谁家又会喜欢司秀文呢?

“你说得对。”司俨再次开口,“我的病只是水土不服,很快就会痊愈。过几日你和你母亲就带着秀文回去,等回到家中——让你母亲好生教导她,女工、厨事,都该学起来,无事就要不出门了。”

司敬文低头应是,又道:“那沈家这次——”

司俨叹道:“还好我早几日就先得了消息,即使今日沈家知晓此事,应该也来不及做手脚了。”

司敬文发愁道:“只怕沈家预先就…”图谋在先,先做完手脚再上报战功,那样岂不是更妥当?

司俨冷笑一声:“我已查过历年档案,杜氏匪帮不过三四百人,此次沈家报来的人头却是五百四十六颗,中间至少也有近百人的差额,从何处才能一下子神不知鬼不觉地弄来百来颗人头?”人头这东西可不像粮食,今天攒一天明天攒一点,陈粮新粮都能混在一起吃的。

司敬文沉吟片刻,脸色突然一变:“以海匪屠村为名,浑水摸鱼!”往年海匪若摸上岸,岸上的百姓多有最后连尸首都找不到的,届时再把这些百姓的头颅以海匪名义报功。只消将一整个村子都屠灭,没了认得的人,岂不就死无对证?

“我已叫人去通知了袁大将军,请他遣人巡视沿海一带。若真有屠杀之事,我必上奏陛下,不治沈家之罪,誓不罢休!”

司敬文忧心忡忡地叹了口气,望向窗外。天色已晚,而若是扮做海匪屠村,自然是晚上动手最好。钦差队伍虽有三五十人,看着阵仗不小,可大都是些文官,到了这个时候才发现,若是官军真要扮成海匪行凶,钦差根本无能为力。

如果沈家真是如此丧心病狂…司敬文只盼望袁大将军那里能及时调兵前往,否则即使拿到了实证,百姓也必是死伤惨重,到时就算砍了沈家全家,那些死去的百姓也活不转来了。

但愿沈家不致如此狠毒,但愿——还来得及…

司敬文若是此刻身在桂池村,就会立刻知道他的愿望究竟能不能实现了。

桂池村就在海边,村民世代以捕鱼及经商为生,总有一百余户人家,六七百人,也算得沿海一带比较大的村子了。

此刻夜幕低垂,百姓们为节约灯油,天一黑便上床睡觉,只有那比较富裕的人家,这会儿窗中会有如豆般的灯火透出来,一小团一小团淡黄色的光,仿似稀疏的星星。

沈云殊蹲在村子后头的矮崖上,听着海风吹送来阵阵涛声,十分惬意地舒了口气,转头对背后的人笑了一下:“怎么样,这涛声悦耳吧?”

他背后的人被五花大绑,嘴里还塞了个布团,正用一双眼睛怒瞪着他,看起来恨不得扑上来咬他一口似的,并没有欣赏海浪声的意思。

“别急,再等等。”沈云殊丝毫不以为忤,“这个时候下手还太早了些,还是后半夜好。”

被他绑着的年轻官吏一脸绝望。他被司俨派出来,到沿海村庄查问杜老七匪帮之事,谁知还没进桂池村,就被此人给绑了起来,三更半夜地拖到了村子后头来。

这会儿,他觉得他已经猜到沈云殊要做什么了。他这是要屠村,好从里头赚百来颗人头出来啊!

杜老七匪帮在本地官府档案之中也有记载,不过三四百人,而沈家却上报斩首五百余颗,这多出来的人头从哪里来?只怕是要着落在下头这村子里了。

别看只是百来颗人头,可俱都要青壮,如此一来,这桂池村必定要被屠个干净,才能凑齐呢。

等村子被屠完,就该轮到他了。这年轻官吏用眼角余光扫了一下蹲在后头的一排排军士,绝望地在心里诅咒——这些人助纣为虐残杀百姓,以后统统都会刀兵加身不得好死!尤其是沈家父子,定要下十八层地狱,刀山油锅走上千百趟!

他正在心里不停地诅咒,忽然有个军士悄没声地从矮崖下头翻上来,小声道:“少将军,来了!”

来了?什么来了?年轻官吏心里升起一丝疑惑。难道这沈云殊不是要杀这些百姓,还在等着杀别的什么人?

他还没想完呢,桂池村东边就先腾起了火光。沈云殊噌地跳起来,把手一摆,一队队的军士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从矮崖上迅速溜了下去。

只剩下一个年轻军士还蹲在那里,显是在看管人犯。年轻官吏把脑袋伸到他面前,又摇又晃,嘴里唔唔作响,示意自己有话要说。军士看了他一会儿,没好气地把布团扯了出来:“别大喊大叫的,否则我还给你塞回去。”

年轻官吏连忙把声音压低:“来的是什么人?”这一路上他看得清清楚楚,沈云殊带来的人都在这儿,只有几个哨探在外头游荡,可他听着那火光腾起之处,至少也有两三百人呢。

年轻军士哼了一声:“一会儿你去瞧瞧那些人的衣裳就知道了。”

“海匪?”年轻官吏只能猜到这个,“你们知道海匪今夜要来偷袭?那何必捆着我!”

年轻军士又哼了一声:“告诉你,你会信吗?吆喝起来打草惊蛇,算谁的?”

年轻官吏结巴了一下,干咳一声,有些尴尬地道:“是我误会了。我,我给小兄弟赔罪…”

“那倒不必。”年轻军士懒懒地道,“一会儿你好生看看那些‘海匪’,然后如实向钦差大人回报也就是了。”

这年轻官吏不过是个八品,是上一榜才中的同进士,官卑职小,却是个机灵的,不然也不会被司俨带出来。他听这军士将“海匪”二字咬得重重的,便觉不对——难道这海匪还有什么不对?

此刻,沈云殊却正冲着被包围的一名“海匪”笑:“哟,这不是丁守备吗?穿成这样,大半夜的,难道是来探亲不成?”

丁守备未穿军服。

不但他未穿军服,连他带来的二百余名手下,都是只着单褂,下头裤腿只到膝盖,俨然是一副海上“讨生活”的打扮,唯有手中制式统一的单刀,显出了他们行伍的身份。

火光之下,丁守备那古铜色的脸竟然有些发白。不过他声音还算镇定:“沈守备?你又来这里做什么?”

沈家军中都管沈云殊叫少将军。这并非实衔,但听起来似乎就是仅在沈大将军之下,全是爱戴之意。然而来了江浙,袁氏军中却都只管他叫沈守备,此刻丁守备分明就是在提醒他——二人军阶相同,根本没什么资格如此居高临下地审他,更不必说捉拿他了。

“我嘛,自然是奉袁大将军之命,在练兵啊。”沈云殊一脸的理所当然。

丁守备听见练兵二字,面皮就是一抽。是啊,练兵,沈云殊好会练兵啊!

叫他在海上练兵,结果一练就练到了七星礁上去。没办法,袁大将军只能以他受伤为由,叫他只在陆地上操练一下,免得“海上风硬水咸,伤处着了风可是不好”。结果他这又把兵给练到桂池村来了!

能堵到桂池村来,自然绝不是巧合。丁守备晓得此刻绝不能承认什么,咬着牙道:“我乃是听闻桂池村藏匿了漏网的海匪,故而前来清剿。”

“清剿海匪啊——”沈云殊拖着长腔,摸了摸下巴,“那为何这般打扮呢?”

丁守备睁着眼睛说瞎话:“唯恐惊动海匪,故而做这般打扮。”脑中灵机一动,又补了一句,“这法子,在下还是向沈守备学来的呢。”

沈云殊笑了一声,摆摆手,背后便有军士上前一步,大声道:“大人,村东头起火两处,属下等已查过:其中一家只有老夫妇带着寡媳一名、三岁孙儿一名,如今老翁被烧伤;另一家夫妻二人并三个孩子,丈夫被砍伤右肩。”若不是他们去得快,恐怕脑袋都要没了。

“丁守备,这两家哪家是海匪呢?”沈云殊敛去了笑容,淡淡地道,“未进村子就开始放火,连烧了几家房子,还是丁守备道此村中人皆是海匪,准备全部屠了?”

这个屠字用得一针见血,但丁守备知道此刻不宜纠缠,硬着头皮道:“如此,大约是我得的消息有误,我回去自会向大将军请罪。”

沈云殊眼神阴沉地看着他。也不知是海风太凉还是怎么,丁守备后背一阵发寒,竟然硬生生打了个冷战。不过好在沈云殊最后也没做什么,只淡淡道:“那这些被烧的民房和受伤的百姓呢?丁守备就打算一走了之?”

丁守备咬着牙摆了摆手,便有亲兵捧了些银子和一把金叶子上来,还有两张银票:“这些权做赔偿。”这有五百两银子,拿出一半来也够给这村子里所有的人盖新房了,“多的给兄弟们喝酒。”这钱不是小数,若不是为了有沈云殊在此,他才不肯拿出来。

沈云殊见了银子,忽然笑得跟朵花似的:“丁大人有心赔偿,可见真是无心之失了。来人,将这些银钱收了,放开道路,让丁大人率兵回去向袁将军请罪。”

丁守备脚下险些一个踉跄,掉头就走。沈云殊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才回头向不知什么时候被带过来隐藏在人丛里的年轻官吏道:“都看清楚了?”丁守备的狡辩在袁翦那里作数,可在司俨那里呢?

☆、第72章 中秋

沈云殊是八月十五那天早晨才进了杭州城的。眼看快要到沈府正门所在, 他忽然把马头一圈:“走,从花园翻墙进去,看看你们少奶奶在做些什么。”

五炼跟着他, 闻言目瞪口呆。都到了家门口了, 做什么还要翻墙?少奶奶在家还能做什么?难不成会偷人吗?

他赶紧把这大不敬的想法按下去:“那马…”

“先拴在这儿, 一会儿你再出来牵。”反正沈府周围这块地方,没有小偷强盗敢出没。更不用说他的马训练有素,没有他的话,外人连碰都别想碰。

五炼僵着一张脸, 跟着他做贼一样从花园进去了。

沈云殊那院子与花园一墙之隔,墙也不高, 园子里一棵梧桐树便有半边枝叶自墙头而过,伸进了院子里,正搭在那架紫藤上头。

这样的墙, 对沈云殊来说根本毫无难度。五炼就眼看着自家少爷鬼头鬼脑的爬上了树, 骑在一条树枝上,借着枝叶遮挡往里偷窥。他正不知该不该跟着爬上去,就听树叶一阵乱响,沈云殊猛地往后一仰, 只用两条腿勾着树枝倒垂下身来,一只手里正握着一根羽箭。

沈云殊也没料到, 他才想来个墙头马上,人家却给了他当面一箭。

“呀,表嫂是不是射中了什么东西?”院子里传来连玉翘细细的声音, “是鸟吗?”

知晴道:“奴婢瞧着怕是野猫吧,鸟该没有那么大的动静。”

还有青螺自告奋勇的声音:“奴婢去瞧瞧。”

沈云殊木着脸,腰上用力,一荡又翻回了原处,正好看见九炼一脸尴尬地摸着脑袋:“那,那好像是少爷…”

一院子的女眷都抬头往上看,知雨嘴里还在道:“胡说!少爷有门不走,怎么会爬到树上——”后边就没声了。

沈云殊坐在树枝上,默默与下头的人对视。

院子里靠墙的地方立了个草靶,当然并不是立在这桂花树的枝叶伸进来的那一片墙下,而是再横移十步左右。而许碧穿着一身大红骑装,手里握了一把六等弓,正站在离草靶三十步的地方,仰头看他。

一院子颇为诡异的安静。

半晌,许碧以手抵唇,干咳了一声:“真是大少爷回来了…”

这一句话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连玉翘首先往许碧背后缩了缩,蚊子似地唤了一声:“表哥——”然后就慌乱地解释,“我,我先回去了…”

知晴接道:“奴婢去沏茶…”

九炼干笑:“小的去捡箭…”

许碧无语。瞎子都看得见那支箭握在沈云殊手里呢。

只有知雨勇敢地还挡在许碧身前:“少奶奶不是有心…只是,只是射得不准…”再说了,谁会知道大少爷回来不走门,偏要从墙头爬呢?

许碧叹了口气,拍拍她:“去打热水来。”仰头又对沈云殊招招手,“大少爷还不下来?”

沈云殊从树枝上看下去,一院子的人泰半作鸟兽散,只剩下许碧还站在院子里。骑装收身,显得她似乎又高了一点儿,手握弓箭,腰挂箭囊,尤其那条宽宽的革带,显得细腰如握。如果忽略那弓是六等的,而箭射得能歪上天去,好像还是很——很有那么一股子英气的。

她穿大红色特别好看。羊脂玉般的肌肤,被鲜艳的大红色一衬,仿佛一朵将要盛放的花,正一点点地把酝酿的芳香放出来。

沈云殊深吸口气,真的觉得空气里仿佛有股子甜香。他在树枝上一荡,轻巧地落下地来,冲许碧一笑:“会射箭了?”进步挺快啊,这还不到一个月吧,居然还能射三十步的靶子了?

许碧下意识地把弓往身后藏了藏:“其实,今天是第一次立靶子…”主要是她这些天拉着连玉翘一起学箭,单是拉弓对连玉翘来说又辛苦又单调,恐怕不好坚持,所以才叫九炼立了个靶子,从近到远,总要能看到进步,人才有干劲不是?

就是谁也没料到,她这第一箭就偏出老远,还险些射到沈云殊脸上去!当然,这个绝对不是她的错啦!

“早都盼着你回来,你倒好,连个信儿都不往回送,还以为你中秋节回不来了。回来又不进门,偏往墙头上爬——”许碧本是打算恶人先告状的,话说到一半就忘记了初衷,仔细去看沈云殊的脸,“没伤到吧?多危险啊,万一伤到眼睛怎么办!”

“无妨。”就许碧用的那等软弓,射出的箭到了他面前已经是虚弱无力,要不是他万万没想到才上墙头就会有迎面一箭,根本无须躲避,只要双指一挟就够了。

“那别处的伤呢?”许碧记得九炼说沈云殊肋下中了一刀,忍不住埋怨,“身上还有伤,居然还爬树,要是扯到伤口了怎么办?”

“伤早就好得差不多了。”沈云殊站在那儿由着她拉扯,笑着把手臂抬起来,“其实就是皮肉伤,并不碍事,你看——”

还没说完就被许碧一巴掌把手给打下来了:“皮肉伤也是伤!这才几天呢,怎么可能就全好了?你不要看着小伤就不在意,若是不好生休养,屡次扯裂伤口,日后成了旧病,有你受罪的时候!我听九炼说,你身上有好些伤,从来也不在意。这怎么行呢?现在年轻不觉得有什么,日后就要吃苦了。而且我听九炼说,你受了伤不爱吃药?”

“九炼连这个也说了?”沈云殊面上的微笑都僵了僵。

五炼站在墙外头,看九炼像猴儿似的轻快地蹿过来,埋怨道:“你们怎么才回来?少奶奶都念叨好些天了。不回来也不知道送个消息——”少奶奶天天问,他这里一点消息都没有,答话都答不上来。

五炼不答,只指了指墙里头。九炼侧耳一听,顿时小声哀嚎:“少奶奶明明答应过我,不跟少爷说是我说的…”这怎么一转头就把他卖了呢?

无奈院子里头许碧还在毫不犹豫地出卖他:“说了。他说军中的郎中给你开些补血养气的药,你从来不肯喝。这怎么能行?郎中既是开了,自然有开药的道理。这次回来,得请个郎中来给你诊诊脉,该调养就要调养…”

九炼听得龇牙咧嘴:“完了完了完了,少爷回头非收拾我不可!”少爷最恨喝药,这回少奶奶揪着他喝上多少天的药,只怕回头他就要倒霉多少天了。

五炼倒是难得地笑了笑:“总算你这回做得还不错。”

九炼嘿嘿一笑:“那是…我聪明着呢…”打从上回干爹跟他说,少奶奶是关心少爷的身子,他就在琢磨了——少爷不肯喝药,他和五炼说话不管用,那少奶奶说话管用不管用呢?

在院子门外,连玉翘带着青螺已经走出去好几步,又忍不住回头去看。从这里她还能看见,许碧正在给沈云殊整理身上的衣裳,一边整理,一边好像还在说着什么。沈云殊一脸无奈,却只能频频点头。

“表哥和表嫂真好…”连玉翘恍然间觉得好像又看见了父亲和嫡母一般。父亲平日不甚修边幅,若在书房里写字画画,出来身上必沾几点墨汁或颜料,嫡母就是这般絮絮地埋怨他。而父亲每次都点头保证下次一定注意,然而下回还是会弄脏衣裳…

“表姑娘——”有声音从后头传来,连玉翘一回头,却是红罗从小径上走来,满脸笑容地道,“表姑娘怎么站在院子外头不进去?”

“我——”连玉翘的脸顿时红了,慌乱地摆摆手,“我正要回去。”她真不是有意要偷窥表哥和表嫂的,只是忽然觉得这种情景十分温馨,忍不住有点出神。这会儿却被红罗当场撞破,很有些尴尬。

红罗也往院子里看了一眼,猛然看见了沈云殊,不禁吃了一惊:“大少爷回来了?”怎么都没人报到夫人那里呢?

连玉翘当然不知道沈云殊进自己家门都是翻墙的,老老实实答道:“表哥刚刚回来。”

红罗眼珠子一转,轻笑道:“连夫人都不知晓呢,原来大少爷一回来就急着来看少奶奶了。想是去了营里这些日子,生怕少奶奶担忧。”

连玉翘也觉得是这个道理,点头道:“是呢。表嫂说表哥受了伤,一直都十分担心。”

红罗轻叹道:“大少爷对少奶奶是极体贴的。不是奴婢说句托大的话,我们大少爷年纪轻轻就有了五品官职在身,一表人材,又细心又体贴,谁嫁了我们大少爷,那可真是几辈子修来的福份。”

连玉翘完全同意她的说法:“表嫂是极有福气的。”

红罗笑吟吟地道:“何止是少奶奶呢。奴婢说句不该说的话,就是给我们大少爷做妾,那也是有福的。”

连玉翘虽未出嫁,但家里兄长却也有个通房丫鬟。连玉笙还只不过是个童生罢了,沈云殊却是正经的五品武官。连玉翘把两人略做比较,又想起兄长曾经想把她送去做妾的那一家,便不由得不赞同红罗的话:“姐姐说的是。”

红罗便笑道:“这话奴婢也是有些僭越了,表姑娘可别笑话奴婢。奴婢跟着夫人在外头也见过几家人家,这做妾名头上是差些,可也要看跟了什么人。有那主母宽厚温和,家里富贵的,照样过的是舒心日子。倒是有些姑娘命苦些,家里婆母不喜,时时刁难,夫君又没甚出息,说是正室,也不过是苦熬日子罢了。”

她絮絮地说着,连玉翘听见“命苦”二字,想到自己的克夫命,头就渐渐地低了下去。青螺便有些不喜,岔开话题道:“红罗姐姐可是有什么事?”

红罗也就顺着笑道:“也没什么,夫人叫我问问少奶奶中秋宴的事儿,这会儿既然大少爷在,想来我进去也不妥,这就回去向夫人回话。”

三人在小径尽头分开,红罗三步两步回了沈夫人房里,恰好沈云娇不在,便向沈夫人说了沈云殊回来之事。沈夫人脸色便有些不好:“门房上是怎么当的值!”沈云殊回来,竟没人往她这边报一声儿?莫非是沈云殊在府里养了这几个月的病,府里下人就只认得他,都不知还有主母了?

红罗陪笑道:“一会儿奴婢就叫人去查问。不过奴婢去的时候,正好看见表姑娘在那院门口…” 将连玉翘在院门口立着出神的事儿说了一遍,“奴婢瞧着,表姑娘对大少爷——只怕早就有意了呢。”

沈夫人便嗤笑了一声:“说来说去,都是一样的。” 说是不肯做妾才来投奔姑父,不过是不肯给一个半老头子做妾罢了。如今见了年轻英俊又有前程的,便是什么都肯了。

说到前程,沈夫人心里便有些不自在。沈云安去西北应考,虽说她觉得儿子考个秀才是手拿把攥的事儿,但说到底,也不过才是秀才罢了,后头还要中了举人再中进士,才能步入仕途。

而沈云殊呢?前头就不必说,近日又因剿灭海匪立功,如此下去,这五品守备再往上升也是指日可待,真不知要把沈云安给甩到哪里去了。

仕途得意不说,就是这后宅,沈云殊显见得也是夫妻相得。当初原以为是给他娶了个上不得台面的庶女,谁知竟是个有旺夫运的,娘家姐姐还选入了宫,如此一来,岂不是更给沈云殊添了助力?

想到这个,沈夫人就觉得有些喘不上气来。她自认处处胜过前头的连氏,怎么偏在子女之事上,却被连氏的儿子牢牢压着呢?

一念及此,她就不由得想起连玉翘那“克夫”的传言来。若这丫头当真是…那倒…

红罗服侍她久了,也猜得到她心里在想什么,但自不会说破,只道:“这事也该早些解决了才好。”

沈夫人叹道:“偏老爷中秋又不回来…” 沈家父子这也是规矩了,除非确是军中无事,否则父子二人至少要有一个留在营中。既然中秋是沈云殊回来,那沈大将军必定是不回来了。

而且,她心里也还有些担忧。沈大将军之前说的是给连玉翘找一门亲事,看来还是想让她嫁人做正房的。她若提出来让连玉翘给沈云殊做妾,只怕不合沈大将军的意思,到时候惹得丈夫恼怒。

“待到过年老爷回来,再议这事儿罢。”沈夫人惦记着远在西北的儿子,倒没心思再多想连玉翘了。此事能成固然好,可不成也没什么坏处,她何必为了一件无关紧要的事,再触怒了沈大将军呢?

红罗晓得她的脾气,便点头应是。沈夫人做事总有些瞻前顾后,倒不如她悄悄把这事儿做成了,到时候沈夫人一高兴,她求的事定然就能成了。

沈夫人所顾虑的不过是沈大将军不高兴,可若是连玉翘自己提出想给表哥做妾,那就无论如何怪不到沈夫人头上了。这位表姑娘也不是个聪明伶俐的,只要心里怀了那等心思,并不比青霜难撩拨。且她好就好在还是个亲戚,可不会像青霜一样,事发之后被随便配个人就了事…

说起来,青霜当初干脆利落就被打发回了西北,还真吓了红罗一跳。不过她很快就想明白了,青霜没能成事,只怕跟她是沈夫人挑过去的大有关系。没见那素来老实的紫电,不也一样被冷落着,至今连进屋里去伺候都不行了?这分明是要防着沈夫人呢。

可连玉翘并不是沈夫人的人,生得又不错,尤其是那股子娇怯怯的劲儿,好些男子爱的就是这个呢。自己送上门来的,落得受用,沈云殊也是个男人,难道还会例外?

再说,当日青霜究竟有没有成事,也还不好说呢。反正人是抬回来的,听说是少奶奶把人逼得上了吊,这若是没成事,少奶奶何至于这么大的醋意呢?

红罗抬头向沈云殊院子的方向看了看,轻轻撇了撇嘴,男人,不过都是那么回事罢了…

“不过是那么回事”的沈云殊,此刻正靠在罗汉床上,给许碧讲他捆着钦差大人派出来的人,去桂池村蹲守的“壮举”:“我们就蹲在村后的矮崖上,直等了大半夜…果然不出所料,真有人去了…”

“这丧心病狂的东西!”许碧忍不住骂道,“他们真做得出来!”

沈云殊冷笑:“这些年他们养寇,单是海老鲨一帮人杀的也不止这个数了。不过这次的事,我看大半是袁胜玄的主意。这小子年纪虽轻,却最是心狠手辣,且极是果断,一看拦不住司俨的人去七星礁,就想出这个法子来。袁翦虽恶,却没这份儿机变。依着袁翦,大概也就捏着鼻子认了我这份功劳,可袁胜玄却是不甘心,无论如何都要咬我一口才好…”

“幸好你早料到了,否则那一村的百姓岂不是都要冤死了!”许碧捏着拳头,简直恨不得袁胜玄现在就在眼前,好上去狠狠揍他几拳。

沈云殊伸手将她的小拳头握在自己手里,笑了笑道:“不过这次他这一下倒是有些画蛇添足了。”袁胜玄若不做手脚痛快认了他这份功劳,司俨怕还会觉得袁家有公心,可如此一来,司俨的人亲眼看见丁守备前来,纵然他再解释说是消息有误,可司俨岂是个傻子?

“司俨是必要起疑心的。”沈云殊胸有成竹,“只要他疑心了袁家,很多事袁家就根本瞒不住了。”比如说倭寇之患。

“袁家这个中秋,应该是过不好了。”沈云殊摸摸下巴,嘿嘿一笑,“我从营里启程的时候,袁胜青也回杭州城来了,估摸着是回来骂袁胜玄的。”

他猜得不全对,因为袁胜青回了袁府,第一件事是先把他大骂了一番,之后才顾得上责问袁胜玄。

“这沈云殊实在奸刁!”袁胜青恨恨一拍桌面,拍得桌上的茶杯都跳了一跳,“只是二弟你也太大意了,既要做这事,怎不做得周密些?也幸好丁守备动作慢些,若是杀到一半才被他赶上,便是说消息有误,也休想搪塞得过去,连父亲也要被连累!”

袁胜玄脸色阴沉,半晌才缓缓地道:“他当真是才赶上的么?”

“什么意思?”袁胜青当时听了此事只觉得侥幸,此刻听袁胜玄似乎另有它意,心里不觉咯噔一跳,“难道你是说,他是刻意等在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