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都别想。本来还想把这段时间做的东西都写下来给你带回去,没曾想你就是个又吃又拿还不给句好话的,真让人伤心啊!”玉璧捧着酸梅汤,走人,扬起下巴决定再也不给顾弘承做好吃好喝的了,这丫简直就一白眼狼。

这段时间,沿河的铺子全都开了起来,卖这样卖那样的不绝于市,很快城北沿江这条街就成了美食街。每天来寻访美酒佳肴的人络绎不绝。玉璧和萧庆之在这留了一间铺子,倒不是为做什么买卖,而是为了让顾弘承看到这里的变化。

从楼下走出来,正要到隔壁去买点吃的犒劳一下自己,没曾想低头正看自己绣鞋上的污渍时,却撞上个人。那人一句柔和明亮的“小心”。让人听在耳朵里舒服得说不出话来,玉璧一抬头就看到一又明若澈雪般的眼睛:“是那个人…”

“抱歉,姑娘,你可还好?”崔愈看着眼前这个惊疑不定的姑娘,再次确认,她认识他,但他却对她没有任何印象。

玉璧这回倒很快反应过来,在那天的河边,她就已经跟自己的过去,最主要的是跟傅定逢告过别了,所以这时才能迅速回过神来:“没事。”

“萧娘子,推浆米条做出来了,快些来尝。今天加了萧娘子说的炒黄豆粉,萧娘子试试是不是这味儿。”隔壁的店家面前排着不少人,店家却先招呼起了玉璧。

“诶,这就来。”玉璧说完冲崔愈一笑,便越过他到了卖各类点心的店家面前,店家递了个小碟给她,她拿竹签子扎了一块裹上黄豆粉尝了尝,比起只蘸砂糖,加了黄豆粉的糖蘸要更香得多:“嗯,就是这个味道,炒黄豆的时候火还可以再大一点点,炒出来得有一点点焦香气,但可别炒焦了,炒焦了味道就不好了。”

“再尝尝这个,鲜下的果子榨的汁,刚做出来。”店家们最乐意找玉璧尝了,玉璧现在就是那一文钱不花,能从街头吃到街尾的主。顾弘承这段时间没少跟着玉璧混吃混喝,所以玉璧在顾弘承心目中的地位那也是水涨船高。

排着队买东西的食客,也有一小部分对玉璧相熟了,不时有人问玉璧:“萧娘子,最近可有哪家的酒熟了,喝了北城的果酒后,那些又辣又没味道的酒我们可不爱喝了。”

果酒在姑娘们那里果然更具市场:“后边陈家的酒熟了,青梅酒,有点酸,得温了加糖饮。”

“萧娘子,这里什么都好,就是少了可以开宴请贵客的。你说我领了贵客来,总不好请人吃一路点心吧,得来点硬菜。”大家伙儿对玉璧客客气气的,寻常百姓是感念她的情义,有门路的人则明白她的身份,自然都表现得很好。

“那倒也是,不过宴请贵客,西城多少好馆子,也不必到这里来。既然到这里来了,就该是享受大街小巷找市井美食的乐趣,要做得和西城南城一样了,那就没意思了是不是。”玉璧最爱跟人探讨美食了,萧庆之也爱,不过他一大男人,天天跟人大讨吃吃喝喝,加上还在孝期,实在不怎么像话。

崔愈不远不近地看着玉璧在人群里双眼冒着光芒地和众人谈及各式美食,说着北城的变迁,阳光之下,这样的美好,凡俗但真实。似乎之前所看到的,所经历的繁华堂皇,在这样的市井凡俗面前,都被得虚伪不堪起来。

一个小小女子,究竟那身子里拥有何等的力量,她一出现,整条街都温暖灿烂起来,仿若是太阳在人间的化身。

“对了,还有件事要请大家伙儿帮帮忙,北城的医馆,如今少几位医家,大家伙儿要是有相熟的医家,爱美酒佳肴又空闲着的,不妨请来。北城别的没有,好酒美食可不少。”萧庆之倒是给医馆请了几名医官来,只是那些是官府暂借调来的,只能支撑一段时间,医馆多属私营,所以得找有财力的医家来经营。

按玉璧的想法,那房子不收租钱就是了,现在北城百姓也都不缺银钱了,也不至于看不起病。只是北城积贫,有愿施医赠药的医官也支撑不得长久,这也使得大部分医官都不愿意到北城来。

“小事一桩,萧娘子,我家就是经营医馆的,我回去跟老爷子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成。”

“那就先谢过了。”

“玉璧…”萧庆之站在楼角冲在楼上和众人谈论得正欢的丫头喊了一句。

“就来。”

再次从崔愈面前过,崔愈看了看她的背影,又看了眼楼头站着的男子:“玉璧,萧玉璧么?那位,好像在京城见过几次,似是晋城侯萧庆之,若是萧家姑娘,那倒可能真是曾见过。”

“想岔了吧,文宣公一支没有女儿。”郑子期心里另有计较,他倒没想过会玉璧会是萧庆之的正室夫人,是府里得脸的大丫头也说不定不是。主要是玉璧…嗯,太不修边幅了点,怎么看着也不像是曾做过侯夫人的人:“管她做什么,我们也尝尝果酒去,要真是好,说不得咱们也做做这营生。”

“也好。”崔愈笑着摇摇头,也不再多想,匆匆数面之缘,又何必总是挂怀,若再能遇上,便到时候再说吧。

玉璧走上楼,顾弘承又连连求饶了几声,玉璧才把酸梅汤给他,一边叮嘱少喝点,一边又递了些点心给他:“庆之,你叫我做什么。”

萧庆之回转来坐下,说:“殿下要准备一些北城的酒水点心,你看着哪几家可以采办,到时候让殿下带回京中去。”

“噢,行,我去安排。殿下,你们待会儿是去书院吗,那我就不陪了,我去看看准备几样什么果酒。至于点心,先订好,不过只能订那些能久存的,至于这些得现做现吃的,那就没法儿了。”玉璧说完就琢磨着怎么准备。

“殿下,你猜方才我见谁了。”

吃点心吃得不亦乐乎的顾弘承咽下糕点后,抬头问道:“熟人?”

点点头,萧庆之答:“熟人,多年不见。”

搁下点心,一听到熟人,顾弘承就觉得美食当前都不美了。他的熟人还能是在哪里认识的,除了京城不作别的地方想:“谁家的子弟?”

“崔自安和郑希和。”只匆忙间一瞥,萧庆之良好的记忆就发挥了作用,容颜如无暇白玉,仿若浊世仙神的崔自安,放荡不羁,从没个正经言行举止的郑希和。年少时光里,两个匆匆来去的世家高门子弟。

“原来是这两个祸害,有五六年不曾见了,看来他们之间的兄弟情谊也如我与子云一般牢不可破啊!”顾弘承笑着说罢,又向外看了一眼,说道:“怎么不邀他们上来一叙,我倒挺想跟他们说说话的。”

“时事不同,先访一访再见为好。”当初崔郑两家派出这俩人来就是为了跟未来的帝王拉好关系,留个印象,将来好说话做事。这俩人,将来总是要承继崔郑两家的,世家出身,又处高位,哪会简单,当然是谨慎为上。

这二位倒真不是冲谁来的,不过崔愈现在就难说了!

萧…老爷呀,事实证明,你家小玉璧很有市场啊!

第一四八章 惦记萧大老爷的姑娘

萧庆之和顾弘承去书院看最后的进度,这时门脸儿都已经立好,只剩下一些细节在赶进度。玉璧则领着桑儿一块去北城的大街小巷里淘果酒,什么梨酒、青梅酒、杨梅酒、野浆果酒,玉璧尝着酒,想了想觉得这样太麻烦,每种酒她都得试,不如让桑儿去把点心订。

“桑儿,量要订足一些,宁多不少,算足各处的量,别到时候送不匀称。”玉璧叮嘱了桑儿一声。桑儿应声而去,她便又迈步走进了一户民居,石头垒起的院墙里,主人家正在晒着菜干,满院绿油油的颜色。

云州风大太阳大,挂起来晒的蔬菜只要一天就能收起来,收起来放进坛子里,密封储藏,放个半年就能有微酸的口感,用来炒肉末再合适不过。搁现代,最简单版的,还是傅大厨教的,包菜芥菜青菜这三样儿晒到七成干扔油瓶里,两个月就能吃,清酸可口。是江西一带十分有名的家常菜,几乎是家家必备。

南方北方的酸菜各有千秋,每省每市都有自家的做法,甚至有些是不传之密。

“萧娘子来了,可是来尝酒。”主人家姓刘,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正和婆娘在院子里往晒杆上挂芥菜。

“刘大哥,我记得你们家可以出酒了,来尝尝,记得是野浆果酿的,不知道风味怎么样。我有位兄弟从京城,想带些回去馈赠亲朋,这不正到处找酒呢。”玉璧说着蹲下,也帮着晒起菜来。

刘家娘子见了连连说不用。玉璧却连连摆手,让他们赶紧把酒搬出来。刘大郎见状赶紧到屋里搬酒。搬出酒来一揭盖,散发着浓浓的香气,这香气却有一些奇怪。闻着都泛酸:“怎么是酸的,莫不是酒神嫌我家香火不足,才酸了我家的酒。”

哇…按照酒酿坏了就是醋这个原理。这可是当朝第一坛新鲜出炉的果醋,还是天然有机野浆果醋,美到骨子里了:“别倒别倒…我全买了。”

“这怎么是好,这酒没酿好,怎么还能卖。萧娘子,我们都知道你心地好,但这酒酿坏了卖给你。不是亏心嘛。这回没酿好,还盼着萧娘子好好指点指点,这到底是什么个原因。”刘家娘子急得团团转,为什么别家的酒都酿得好,自家的酒却一股子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