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语堂已经背起药箱,看样子是准备走了,听见麦芽说的话,抬眼望去。都说医者父母心,但医者同样见惯了生死,不是冷漠,却是习以为常,“姑娘,你的病没什么大碍,就是底子弱,容易感染风寒,就是过程长一些,只怕还要再烧上一两日才可能退烧。”

李元青还是放心不下,把药方往怀里一揣,对他拱手道:“秦大夫,既然你是出来寻药的,不如就在我家住下,我等下便去山上采药,您要是愿意的话,可以跟我一块去。”李元青这样讲,也有他的打算。后山药草众多,秦语堂开的药方上,有许多药草,他并未见过,若是能跟他一同去,采药的成功率,自然要大一些。

秦语堂略作了考虑,他的确是下山采药的,每个春季跟冬季,他都会下乡一段时日,反正他开药铺也不是为了赚钱,暂时关了也无妨。之前,他见李元青每回都能带来不少的珍贵药材,也知道他采的药草,来自于这里,所以这回他是特意到榆树村寻药的。

“可以,带我去你家吧,”秦语堂言词简洁,说完便往外走。

李元青心里一喜,简单对麦芽交待几句,替她盖了下被子,便跟着出去了。

外面田氏,李氏还有冬生也等的也十分着急,一见秦语堂出来,急忙围了过去,“秦大夫,我家麦芽怎么样了?”

秦语堂还是冷着一张脸,不过步子却放慢了许多,“她有病根,无法铲除,高烧一时半会也退不了,只能慢慢将养着。”

这话听人心里忽高忽低,冬生急切的问道:“那该用什么药?烦请您告知我们一声,我们也能及时去抓药。”

秦语堂已经抬步往外走了,“你们这儿的后山,遍地都是草药,采比买快。”

李元青追出来,他急着要去招呼秦语堂,顾不得跟冬生细说,

只道:“我跟秦大夫去采药,你们都在家等着。”

“哎,那我也去?”冬生话音未落,他们都已经走到门口了。

李氏摇摇头,“算了,我看那位秦大夫跟元青熟一些,对我们都不太搭理,万一惹着人家不高兴就坏了,让元青去吧!”

田氏有些担心,“后山都是积雪,没有雪的地方,也结了冰,滑的很,就他们两个上山,我真是不放心,要不,冬生也去吧,人多也好有个照应。”

这也是冬生担心的,“那我这就准备一下,就算秦大夫不高兴也没事,我远远的跟着,帮着一把也行。”

冬生转身回屋去准备了,上山不能穿布鞋,只能穿着草鞋去,就算被雪水浸的湿透了,也没办法,要是穿布鞋,那更糟糕。另外,他还带着一捆粗麻绳,墙上的弓箭也背着,匕首更不可少。

等他准备好了,才出大门口,便碰上李元青跟秦语堂要往后山去了。

李元青愣了下,“你去干啥?我一个人去就行了,你赶紧回去!”

秦语堂无视他,只顾走自己的路,很快便从冬生跟前走过去了。

冬生道:“就你俩两个人去,我更不放心,行了,别啰嗦了,赶紧走吧!”

李元青从早上奔到县城,直到这会,也没顾上吃饭。田氏想起这一茬,赶忙从厨房拿了几个还在热乎的馒头,追出来塞给他。

李元青接过馒头,转手递给秦语堂两个。原本他以为秦语堂,不会接,因为他看得出秦语堂这个人,挺高傲的。但没想到的是,秦语堂非常坦然的接过馒头,随后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田冬生跟李元青相视一笑,都想着,这位秦郎中的个性,还真是与众不同。

上山的路本来就不好走,加上此刻又被积雪覆盖,若是不小心脚下,很容易滑倒。好在,后山地势不高,不会出现摔下山的情况。也正是因为此刻天寒地冻,某些在其他三个季节不会长出的药草,才会悄然生长。

秦语堂走山路比冬生他们预期的要好很多,他一直走在三人队伍的前头,一面走,一面四处查看,不用猜也知道,他在沿路寻找药草。有时还会停下来,用自带的小锄头,刨开冰雪,再连着泥土挖掘。

冬生好奇的问道:“这是要带回去栽种的吗?”

秦语堂只顾低头挖自己的药草,对他的问话,置若罔闻。等药草挖出来了,又小心的用随身带着的油纸,这是一种防水纸,仔细的包好,再搁进背篓里。

冬生摸摸鼻子,对他的不理不睬,并不往心里去。当他准备抬脚往前走时,秦语堂莫明其妙开口了,“不带回去种,我挖他做啥!”这不是问句,而是肯定句,说的语气却不一般。

李元青拍拍冬生的肩膀,冲他耸了耸肩膀。秦语堂为人很好,并不是表面上看着是个好人,而是骨子里,有医者的仁慈,可他的性格就是如此,看习惯了就好。

再往山上走,能见着的绿色植物越来越少,不过即使是枯黄的叶子,秦语堂也能从中找出自己想要的草药。

李元青见他神情专注,不免要提醒他,别忘了要给麦芽找的药草。

秦语堂也不讲话,低头挖自己的东西,半响才道:“你不用管了。”

有他这句话,李元青便放下大半的心。

他们走了有一会,才刚走到半山腰,寒风裹着碎雪花,越刮越凶猛,吹的人直打哆嗦,打在脸上也疼的很。李元青先前因为着急,也没觉着有多冷,直到这会才觉着寒风入骨,加上他的鞋早湿透了,一双脚已经冻麻了,要不是一直没停下,这会怕是要冻僵了。

冬生瞧着李元青脸色不对,脚步有些踉跄,上前问道:“元青,你还好吧?要不咱们找个避风的地方歇一会?”

李元青摇头,“我没事,就是腿有点冷,还是早些找齐药材,早些赶回去要紧。”

秦语堂挖完一处的药材,正要再往前走,听见他们的对话,头也不回的道:“我还有几种药材没找完,前面有块大石头,你们到那里升一堆火,我也冷了。”

他说冷,也很正常。

冬生赶忙应了,先往他指的那块石头去了。

冬天在野外升火,还是在满地积雪的地方,实属不易。李元青这一停下来,只觉得这一双腿不是自己的了。他靠在石头上大喘气,想使劲跺几下,看能不能缓解一些,却是越跺越麻。

田冬生瞧他的情况不好,急着四处打干柴。

还好这块大石头够大,下面积累着少量的干草跟枯枝。冬生喜出望外,小心翼翼用火折子点火。现在下大雪,出门带打火石半毛用都没有,火折子虽然贵些,但却很好用。使劲吹几下,火就能慢慢点起来了。

冬生十分小心的把火一点点的烧旺。远处,秦语堂还在专心挖草药,有些不能栽种的草药,也一样连根挖出,但他挖的时候十分小心的不去碰到其他的根系。然后将挖出的草根,抖去泥沙,再用雪把根包住,将根部揉成一个雪团,这样才能放进背包。

冬生看了他一会,确定他周围不会有危险,这才收回视线,专心的拢火堆。

他也算是野外生存高手,拨弄没一会,那火舌便冲了出来,冬生又赶紧小心的在外围添了些柴,火势必够大,即使柴是湿的,也没关系,顶多冒些黑烟而已。

看着差不多了,他便让李元青将草鞋脱下来,可以把厚棉袜放架在火堆上烤干。草鞋是不能烤的,万一引着了,就只剩一堆灰烬了。

李元青脱下棉袜的时候,着实费了不小的劲,那袜子子上结的冰水,都快把脚裹住了,加上腿脚都有些麻木,感觉不到,等冷的冰块似的双脚,靠近火堆时,他才感觉到冷。

冬生帮他把袜子,用树枝架起来。

他们身处的这处山坡,有一大片平缓的土地。春天的时候,这里的景色十分美,遍地开着野花,坡地上长的青草都极矮,就像一层软软的草垫子。他们上山打猎的时候,就爱躺在这片草垫子上,看着头顶上的蔚蓝天空,有时那云朵近的,好像伸手就能够到似的。

“秦大夫,你也过来烤烤火吧,”冬生实在看不下去他的执着,一直就蹲在那挖啊挖,他难道不觉着冻手吗?

秦语堂蹲着的身影,分毫未动,就好像不是在跟他讲话一样。

冬生朝李元青看去,李元青对他摇了摇头。秦语堂性格就是如此,对草药的专注,甚至比自己还重要。

果然,秦语堂蹲在那片草地上挖了足有小半个时辰,才收起锄头,准备站起来,抖抖身上的雪花跟泥土渣。

大概是蹲的太久,脚被冻麻了。这一站,竟没站起来,反而脚一软,直直栽到后面的雪地里。屁股坐出一个大洞。

“秦大夫!”冬生慌忙扔下手里的棍子,跑过去把他拉起来,“秦大夫,你还好吧?”

“没事,腿麻了,站一会就好,”秦语堂就着他的手站起来,在雪地上使劲跺了跺脚。

等到腿麻的感觉好些了,他便放开冬生的手,自己慢慢往火堆那边走去了。

秦语堂坐下之后,把将自己的鞋脱了,他穿的鞋跟李元青他们的不同,有点像蒙古人穿的皮靴,冬天穿可以防水,也防冻脚。但夏天穿着却能捂死人。

不过,秦语堂这鞋子显然是穿的时间太久,脱下来的时候,袜子也都湿透了。

冬生又添了些柴,把火再升旺一些。

“谢谢,”秦语堂半天才蹦出两个字,而且说话的时候,眼睛依旧看着自己的鞋,看着那火堆,就是不看人。

冬生笑了,也不管他会不会搭理自己,就问道:“秦大夫,您还要到哪边去采药?这后山大很,一天的时间根本转不过来。”

第107章 烀咸鹅

更新时间:2014-8-20 1:07:03 本章字数:15487

秦语堂终于肯抬起眼睛看他了,表情也略有松动,不似刚才那般死板,“给你妹妹治病的药草,已经采好了,今天先不去其他地方采药,先回去,如果你们不介意的话,我想多住些日子。”他看这山势,知道这山里定有不少好药材,他来一趟也不容易,可不想空着手回去。

他们当然不介意了,他们巴不得秦语堂永远留在榆树村,永远不走了呢!要知道,他们看一次病不容易,要是秦大夫在这里住下,村里人看病岂不是方便多了?

冬生立马道:“这没问题,我们家屋子多的很,别说你一个人了,就是再来几个人,也住得下。”

他的一腔热情,遭到秦语堂一盆冷水泼灭,“你有妹妹,我不住你家,不方便。”

冬生哑然了,李元青马上接话道:“那住我家吧,我家只有我跟我娘,还有个堂弟,这总不成问题吧?”

秦语堂半响才点点头,“可以!”

田冬生跟李元青相视一笑,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安心二字。

他们的背风的地方,也没待多久,李元青的棉袜烤干了之后,秦语堂也已把自己的皮靴穿好,站起来便朝着下山的路走。

“走,咱们快跟上,”李元青抓起地上的东西,急着追上他。

冬生也赶忙,捧着雪,把火扑灭,又用脚使劲踩了踩,确认不会有火星冒起来之后,才去追他们。

这下山的路,原本就不好走,加上还有积雪结成冰的覆盖,走在上面,真是如履薄冰。即使像秦语堂这样经常上山,走山路走惯了的,也接连滑了几跤,要不是李元青跟冬生两人,及时拉住他,只怕要顺着山路滑下去了。

冬生提议道:“还是捡着有枯草的地方走吧?那样好走些。”

山路的两侧,都是经年累月,积攒下来的落叶层,虽然可以防滑,却并不好走,因为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的,弄不好就会掉进某个野畜挖的地洞里去。

三个走走停停,下山耗费的时间比上山长多了。

中途他们在一处平缓的地方暂作休息。秦语堂一停下,眼睛就四处乱瞄,希望可以碰上稀有的药草。

而李元青却在此刻警觉起来,冬天树林鸟兽很少出没,要说静一点,也并不奇怪。但远处耸立的松柏之间,竟然掠起一群飞鸟,像是被惊吓所至,而且那些飞鸟,还是朝着他们而来。

“不好,怕是有野兽出来觅食,我们快下山,”李元青脸色骤变,不顾秦语堂的反应,拉着他便山下飞奔。

冬生也看出情况不对,二话不说,也从另一边搀扶起秦语堂。山路本就狭窄,两个人并肩走,都显得挤的慌,更何况是三人并排,此中艰难,可想而知。

但此时此刻,谁还顾得上想这些,即使会踩到冰窟里,也无所谓了。

田冬生跟李元青长期在山里活动,虽然不曾见过虎狼这等大型野兽,但没见过,不代表不了解。没吃过猪肉,还没见到过猪跑?

果然,随着他们下山的步伐加快,那股呼啸而来的动静,也随之逼近。

“不好,是野山猪!”李元青眼尖,一眼瞄到在齐人高的草丛间穿行,偶尔露出的一点黑色毛发。

田冬生也为之一震,“别看了,赶紧往山下走,最好能走到平缓的地方!”

秦语堂也听见李元青说的话,还真想停下脚步,想看看,是否真是他口中所说的野猪。这东西他没亲眼见过,却医治过不少被野猪撞伤的猎户,从为医者的角度来说,他很想亲眼看看,能把身手矫健,还带着猎犬经验丰富的猎户撞的肠破肚穿的野猪,究竟生的何种模样。

他想看,可惜时机不对。田李二人哪容得下他站在原地不动,连拖带拽的,就把他往山下拖,有好几次,三人的拉扯,直接导致脚下不稳,踉跄着摔了跟头。

他们三个人,六条腿,却没跑过野山猪的四条腿。

那头受了刺激的山猪,从灌木后面蹭的掠了出来,一头便撞进他们下山必经的小路,可能是惯性太大,加上雪地滑湿,它没收住脚,“昂…”嘶鸣一声,又撞到另一边的白杨树的树干上,再弹回地面上,又向上滚了几滚,才停下。那树怕是有十几年的高龄,加上这种树本身长的就快,树身足有一米多粗。野猪这一下撞的,着实不轻。

李元青三人看呆了,半响之后,冬生忍不住狂笑不止。接着,其他二人也笑了起来。

这算怎么个情况,人家守株待兔,他们却是守株待猪,还是一头发了疯了野猪。

李元青笑了会,便催促道:“此地不宜久留,野猪都是成群活动的,它出现在这,只怕它的亲戚就在附近,成群的野猪,咱们可招惹不起。”

冬生指着地上的撞的脑浆崩开的野猪道:“那这东西怎么办?就扔在这里吗?要不然咱们带回去过年烧野猪肉吃?”

秦语堂立即反对,“这头猪怕是染了病,吃不得,不光这头猪吃不得,以后在山里遇见染了病的牲畜,都不能吃,一旦沾染上疾病,可就得不偿失了。”

听他这样一讲,田冬生哪还有心情真的把野猪扛回家,再说了,这只野猪,恐怕得有上百斤,这个大的个头,就凭他跟李元青二人,哪里抬的下去?不要归不要,他还是得把野猪处理了,“要不…我们把它搬到路边去,要是有铁锹就好了,可以挖个坑把它给埋了。”

李元青看着他,好笑道:“这附近都是冻土,你就是挖到天黑,也挖不出一个能埋它的坑来,况且,这山里还有很多动物都是靠它活着,既然死都死了,不如留给那些动物,它们也要在冬季活下去。”

“你说的也对,行吧,就这样了。”

他俩合力把死沉的野猪搬到路边,接着,便赶在天黑之前,下山去了。

田氏每隔一会就要到门口去张望一下,看看他们回来没有。

李氏坐在堂屋,冲她喊道:“门口那样冷,你老在那儿站着了,也顶不了啥大用,赶紧回来吧!”

田氏把双手拢在袖子里,她一直在门口站着,这会身上已经冰凉入骨,隔着院子,对李氏道:“没事,我再站一会,再等等!”

她再度将视线投向远处的山影之下,入眼的是成片的白色景像,隐隐约约,有几个黑点在慢慢移动。从她的角度看,就是几个黑点,小的跟蚂蚁差不多。

田氏眯起眼睛,往雪地里走了几步,想要看的更清楚一些。

天知道,从他们上山到现在,她这一颗心,就吊在半空。担心这,担心那的。

她也是自小在山脚下长大的人,对山里的情况,再熟悉不过。

也深知在下雪的时候上山,是多么危险的事。

那几个黑影慢慢走近了,田氏看的清楚,这不正是冬生他们几个吗!

“冬生,元青,秦大夫,哎哟,你们总算是回来了,可把我担心死了,”田氏也顾不上棉鞋会不会湿了,踏着雪,就迎了上去。

冬生想笑的,可脸都快冻僵了,想笑也笑不出来。

李元青便对田氏道:“我们在山下耽搁了一会,天太冷了,便点了个火堆,烤了会火。”

田氏忙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我给你们熬了些牛肉汤,赶快回来吃点东西,好暖暖身子。”

“谢谢,”秦语堂低头对田氏道谢。

田氏有些不知所措,也跟着对他点点头,“不谢不谢,快进屋吧!”

李氏从堂屋的小凳子上站起来,关切的问道:“你们采到药了没有啊?没遇上啥危险吧?”

李元青帮着秦语堂把装草药的背篓拿进堂屋,对她微笑着道:“现在山上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哪来的危险,不过就是路难走些,所以去的时候长了,这不,刚一把要用的草药采到,秦大夫便叫我们下山了。”

秦语堂这时已经坐到小凳子上,脱皮靴,“你们把没用冰包上草药,用水洗干净,连着根,一块搁进药罐子里煮开,再用小时焖半个时辰,就能拿给病人喝了。”

“好,我这就去,”李元青连喘气的时间都没有,便准备拿着背篓去厨房了。

田氏走进来,抢过他手里的背篓,命令道:“你们几个都给我好生歇着,不就是煮药嘛,我又不是不会,饭在锅里,牛肉早都烧好了,放在炭炉上热一会就成,行了,你们赶紧的,都去吃饭,其他的事不用你们管了。”

说完,她便拿着背篓去厨房了。

李氏冲李元青招招手,“先吃饭吧,米饭在大锅里蒸着,端出来就能吃了,牛肉锅就在大桌上,先放到炭炉上煨着,秦大夫要喝酒不?要不然你们喝点酒暖暖身子?”

冬生一手拿了一双棉拖鞋,他自己也换了拖鞋,“秦大夫,还是穿这个吧,这是我妹妹做的,穿着可暖和了,还很软乎呢!”

秦语堂接过他递来的棉拖鞋,略微打量了下,与其说,这样式他从未见过。不如,在这个时空根本没有拖鞋这一说。

乡下人顶多穿草鞋,有钱人家只穿绣鞋,还没过有拖鞋这一说。

其实麦芽做的拖鞋,在现代是最常见,有带后拖跟不带后拖的两种。

先前,她没想起来做拖鞋,再说也不会啊!直到入了冬,气温骤降,才想起来要试着做几双棉拖鞋。还好,有李氏的帮忙,做起来就是多费些时间,只要开了头,后面就很容易了。

这不,她给每人都做了一双,根据各人尺码做的。后来,想着家里可能会来客人,也做了几双男鞋备用,要是不来客人,也能给哥哥穿着,正好今儿就派上用场了。

麦芽做的棉鞋,里面垫着棉布,就是脱了袜子再穿上,也是舒服的很。

李元青二话不说接过棉鞋,又跑去打了盆温水,把脚洗干净,再穿上鞋。外衣也温了,便一同脱在大椅背上晾着。

在他们烤火的功夫,炉子上炖着的牛肉也烧开了。冬生拿了碗筷过来,招呼秦语堂吃饭。

秦语堂站起来,到外面舀了水洗干净手,回到堂屋的时候,冬生已经帮他把饭盛好,还倒了杯酒给他。

“我不喝酒,”秦语堂只端饭碗,看也不看酒杯。

田氏炖的牛肉是麦芽之前就烧好的,只要重新入锅烩一下加点佐料就成了,而且她切的牛肉块都较大,炖的又很烂,所以吃着极为过瘾。

他们三人吃饭,田氏就在厨房赶紧熬药。

这熬药不能用大锅,只能弄个小炉,烧点柴禾,慢慢煮。不过田家有炭,这就省了被烟呛的苦恼,只要拿个小扇,把火扇旺就可以了。

等田氏马药草熬好时,天色渐黑。

李和饿着肚子,跑过来看看,有没有饭吃,结果只看见他们三人吃空的锅碗。李氏看他一脸的懊恼,嘴巴都快耷拉到下巴去了,便笑着叫他把碗收一收,她这就去烧晚饭。

李和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从命,谁叫他现在饿呀!

秦语堂之后又去看了下麦芽,见她喝下药之后,脸色并无大碍,便又背了竹篓,准备到李元青家去休息。

李元青也进去看了看,随后便带着秦语堂回家了。

俗话说,良药苦口,可这秦语堂给麦芽开的药,可真不是一般的苦,不光有苦味,还有股说不出的味,让她差点咽不下去。

“别吐,千万别吐,忍着也要喝下去,”田氏一边拍着她的背,一边给她拿了些酥糖,放在嘴里,同时她也纳闷了,“这咋还吐呢,以前喝再苦的药,都能咽下去,这会咋说不能喝就不能喝呢!”

李氏在外面听见里屋的动静,就扶着小板凳,推开门,进来了,道:“这有啥,别说是她,就是我闻着这药味,都想吐,这药比我喝的难闻多了!”她一面又安慰麦芽,“丫头,闭着眼睛,把鼻子捏着,眼一闭,心一横,一口就惯下去了,你越磨蹭,那苦味就越留在你嘴里,赶紧喝下去才成。”

麦芽苦着脸,看着碗里黑乎乎的东西,真心怀念西药。田氏瞧她端着碗不动,便跟李氏一起催她,别等药凉了再喝,那就得坏肚子了。

麦芽使劲咬了咬,捏起鼻子,把药碗移到嘴边,嘴巴张大大的,把那药真的一口惯了下去,结果惯的有些猛,呛的她直咳嗽,险些将药就给吐了出来。

田氏把药碗接过来,“忍着啊,可不能吐了,要是吐了,就得再重新喝了。”

李氏冲她摆手,“别说了,给她一个人睡会,要不等会给她弄点饭吧,这生病就得吃饭,不吃饭可不行。”

麦芽缩进被窝,“等过会我饿了再说,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