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

唐修衡着实害得他不轻。

他心念数转,懊悔不已,面上却是笑笑的,抬手拍了拍梁湛的肩头,“三哥放心,我支持你娶黎郡主!”随即拱一拱手,“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梁湛离开宫廷的时候,只觉处处景致都透着荒凉。这一次,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皇帝如此反感此事,必然与平南王那日进宫有关系,再一个缘由,就是周家。

他自知陷入了辨不清方向的局面,只能等到皇帝降罪周家之后,才能理出头绪。

现在,他已不能介入周家的事,否则,自己都会被迁怒。

其实,已经被迁怒。

先走的梁澈火速回到府中,急着唤人去打听唐修衡在没在都督府,却不想,唐家一名小厮已经等在门房。

他即刻转到外书房,命那小厮来见。

那名小厮很是伶俐,言语清晰简练,将周家、梁湛近日种种是非娓娓道来,末了恭敬行礼,“这是我家侯爷要小的告知王爷的,说您听了就明白。”

梁澈思忖片刻,会过意来。

唐修衡让他去宫里这一趟的意思,是给周家雪上加霜,算计的人不是他,而是梁湛。

除了昨晚,他从不曾与周家来往,而梁湛不是。

等父皇消了气,肯定会怀疑是梁湛让他求娶周清音,且是有理有据地怀疑:

梁湛这么做,算是还了周家一份人情。周益安钟情黎郡主在先,梁湛明知如此,还是执意要娶黎郡主,总得对周家有所弥补。周清音没法子嫁入唐家,若是嫁入皇室,面子上更好看。

在父皇眼里,他只是不糊涂、不蠢笨,头脑城府绝对比不上梁湛,被算计很正常。

最不济,父皇也会怀疑周家要把女儿送给他。怪不得骂他瞎了眼。

这下好了,梁湛总会有想明白原委的一日,会认定他扮猪吃虎使绊子。

兄弟两个,日后只有面和心不合一条路。

从此刻起,他就得防着梁湛报复自己。

梁澈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子,“我明白了。千万记得跟你家侯爷说,我不明不白地惹了祸,他往后可不能不管我。”扬了扬钱袋子,“接着。”

小厮稳稳接住,千恩万谢,又恭声保证道:“小的一定如实转告侯爷。”

唐修衡在平南王府逗留了小半个时辰。

大多数时间,两个人说的都是唐家旧事、周家相关诸事。

唐修衡话少,听的时候多,但是神色认真,说话的时候,大多是回答问题。

黎兆先很喜欢他这样的做派。

不少人,尤其志得意满的年轻才俊,与人坐在一起说话,有意无意间,其实是要人听他高谈阔论。别人说话的时候,只是敷衍地嗯啊应声,很不尊重人。

唐修衡正相反,他像是更愿意听别人高谈阔论,自己没机会说话最好。

谁都希望他仔细说说昔日沙场上的事,黎兆先也一样。但是,唐修衡没有那个意愿,说上一两句,便将话题岔开。

这个年轻人,很有些意思。那些无上的荣耀,那些成为传奇的战事,他被问起的时候,真的是毫无情绪,仿佛事不关己。

为何如此?黎兆先不自觉地生出了好奇心。到底还不熟稔,只盼着日后能有机会问明原由。

唐修衡道辞之后,黎兆先亲自送他出门。

琴书借故来到外院,跟吴槐详细打听了一番,回到内宅转告薇珑。

薇珑听了,满眼笑意。

转过天来,黎兆先得知城里几个铺子的账还没报上来,便亲自出门,去各个铺子看一看,问问原由。横竖无事,就帮女儿解决一些琐事。

这是薇珑没料到的,可转念一想,也没事,都一样。

上午,唐修衡的帖子送至,用的正是之前说好的理由,但是他今日只有午间有些空闲。

吴槐告知薇珑,以为她会让他把王爷请回来,她却给了他意外:

“告诉送帖子的人,我得空。等爹爹回来之后,你跟他说一声。”

吴槐称是,往外走的时候,思前想后,神色复杂起来。

很明显了,郡主与唐修衡,很愿意见到彼此。这样的话,他与王爷说起此事的时候,就要把以前的事也提一提。

不出意外的话,唐家会很快托人说项,甚至于,唐修衡会亲自上门提亲。

他总得让王爷做到心里有数:郡主应该不会反对这桩姻缘。

薇珑见到唐修衡的时候,荷风、琴书悄然退到门外服侍。

她们几个丫鬟之间,会相互告知与郡主相关的事。已经知晓梅花阁的事,隐隐猜到了这两个人情愫暗生。既如此,她们自是不会没眼色地碍眼。

料想两个人就算做梦,都不会做出格的事。又不能时时相见,理应好好儿说说话。

至于王爷会不会责怪,那都不是她们会考虑的。

她们只服侍郡主,只为郡主着想就好。

薇珑与唐修衡坐到临窗的桌案两侧,她问:“是不是等会儿就要走?”

“对。”唐修衡唇畔含笑,“倒不是忙,是不便久留。这一两日,娘请的人会上门说项,我也会来当面提亲。”

“太夫人托的人是哪个?”薇珑很好奇。

唐修衡卖关子,“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也是。知道太多也没好处。”薇珑笑道,“日后就全是你的事了,可千万别把事情办砸。”

“万一办砸了怎么办?”他故意逗她。

“办砸了…”薇珑想了想,“还能怎么办?我就跟爹爹说,是我求着你娶我,他要是不答应,我就一哭二闹三上吊。”

唐修衡忍俊不禁,“就算故意哄我,听着也特别顺耳。”

“就是故意哄你的。”薇珑对他眨一眨眼睛,“只许成,不能出岔子。”

“我当一场硬仗来打。”

这次轮到薇珑轻笑出声,“这般的承诺,足以让我放心。”

说笑了一盏茶的工夫,唐修衡起身,“该走了。”

薇珑走到他近前,握了握他的手指,“等眼前诸事有了着落,我再去梅花阁。”

“我也是这个意思。”唐修衡语声低柔,“想我了就写信。”

“写信…”薇珑诚实地摇头,“不行,根本不知道写什么。”

“不会就学。”唐修衡哄她,“权当是送我的信物。”

薇珑不好再推辞,又开始纠结别的,“被人看到了怎么办?”

唐修衡只好给她出谋划策:“擅长做模型的人,在一些物件儿上做个机关,不难吧?”

薇珑想到了他把吊坠藏在笔管里的事,笑着点头,“知道了。”又问他,“你不会不给我回信吧?”

唐修衡服了她,“自然要回信,就算没得说,也为你抄录一遍千字文。”

薇珑掐了掐他的手,又忍不住笑,“快走吧。再留片刻,不知又要派什么差事给我。”

“嗯。”唐修衡转身走出去几步,忽然想起一事,从袖中取出一个鼓鼓的小牛皮纸袋,“拿着。”

“是什么?”

“零花钱。”唐修衡道,“得闲去街上转转,想要什么就买下来。”

薇珑拿出来一看,睁大了眼睛。是一叠银票,面额小到二十两,大到五千两。“这哪是零花钱啊,足够我建两个园子。”

“三句话不离本行。”唐修衡又一次被她引得笑起来,“随你怎么用,不够就跟我要。”

薇珑笑得微眯了眼睛,特别享受这种感觉,“我先存一阵子,每天数一数。”

“只要你高兴。”唐修衡刮了刮她的鼻尖,“去数钱吧。”语毕大步流星出门。

这日下午,黎兆先回到府中,吴槐把唐修衡屡次登门的事如实禀明。

黎兆先听了,没说话,看不出是何情绪。

之后,徐夫人喜气洋洋地来到平南王府,是来为唐家说项的:

“这边府里只你们父女两个,那边唐家老侯爷走得早。唐太夫人权衡许久,找我帮忙提亲。我本该明日上午过来,但本就是姻亲,便没按章程走。

“有什么话,你只管与我直说。我是看着薇珑长大的,也曾有幸见过唐侯爷,反正依我看,这是一桩少见的好姻缘。”

还没等他说话,她就已经表明了态度。黎兆先失笑。

“再有,你若是觉得有些话跟我说不清楚,无妨,过一两日,我家老爷也会过来说说这件事。”末一句,徐夫人说的很没底气。

黎兆先笑问:“你家里的人,大抵只有你赞成这门亲事吧?”

徐夫人不由叹气,“真让你说着了。那父子两个,心可是大得很,居然觉得唐侯爷配不起薇珑。我一直把薇珑当做自己的女儿,还会害她不成?依我看,你索性不要理会他们,问问薇珑的心思就行。或者,我抽空带薇珑去庙里转转,让她远远地看唐侯爷一眼。”

她以为薇珑没正面见过唐修衡。其实,两个人已经见过好几次。

黎兆先敛目沉思多时,温声道:“我会好生斟酌此事。你不妨让唐侯爷过来一趟,我要品一品他的为人、品行。”

“应当的,应当的。薇珑有你这般开明的父亲,实在是有福气。”徐夫人道,“明日我就去知会唐太夫人。你放心,唐府不曾对外人提及,不然也不会找到我头上。你不要有别的顾虑。唐家是想,你先同意了,侯爷才好请皇上赐婚。”

黎兆先一笑,“明日晚膳后,请唐侯爷过来一趟。”

“好。”这一次,徐夫人都没顾上去看薇珑,便喜滋滋地离去。

黎兆先知道当务之急是问一问女儿的心思,却是一直踌躇着。

这本该是母女之间的话,他这个做父亲的,实在不知道怎么与女儿说起。

再有,就算是吴槐的看法成真,就算徐家三口都赞成,他也不认为这门亲事是上选。

外人都说唐修衡喜怒无常,他高兴的时候,不过是态度温和一些;烦躁的时候,很多事都要人去猜,猜对了算你走运,猜错了就是自找倒霉。他震怒的时候,一帮大男人都受不住,何况弱女子。

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唐修衡如今权势在握,长久地维持现状、保住地位,谈何容易。总会有人妒忌,总会有人想将他取而代之。做唐家的宗妇,不容易。

——这些,薇珑能考虑到么?如果真的中意唐修衡,这些问题,她根本不肯斟酌的话,岂不是很麻烦?

唐修衡对王府有恩,亦是他欣赏的奇才,但若这人做薇珑的夫君、他的女婿,则要另当别论。

这不是黎兆先对唐修衡格外挑剔。

每一个上门提亲的人,他都要这样慎重地考量,以前的,都已婉言回绝。

要问女儿愿不愿意,要摆出轻重,还不能显得啰嗦,更不能失了分寸…

黎兆先久久地在书房来回踱步。

薇珑安心留在内宅,并不知道舅母来过,倒是得到了一些她很关心的消息。

一早,她派安亭、琴书带几名侍卫去了周府,这时候,两个丫头赶回来交差。

周清音是被绑着抬到马车上的,披头散发,很是狼狈。有多不情愿,可想而知。

周家的管事告诉安亭:“我家夫人说了,大小姐一心要削发为尼,周家便随她去,只当没养过这个女儿。”

末了,琴书禀道:“吴大总管已派人打好了招呼,并且留下了一名小丫鬟,在庙里观望几日。”

薇珑颔首,“明日把那两个人送回周府。”

这件事已成定局。再出岔子,不过是周清音想不想守着青灯古佛活下去。

周家的事,今日正式开始:皇帝宣周国公、周益安父子二人进宫。

薇珑无法预料结果。就算有再多的铺垫,如果有举足轻重的人出面讲情,那么,皇帝就会从轻发落周家。

如果是这样,父亲和唐修衡,有后招么?

她不知道。只有耐心等待。

第29章 落定(双更)

晚间,莳玉居。

父女两个用过晚膳,薇珑亲自去沏了两杯热茶。

黎兆先接过茶盏,喝了一口,唇畔逸出舒心的笑容,“坐下说说话。”

吴槐使了个眼色,示意服侍在屋里的人退下,自己也退到门边。

薇珑没想别的,说起了周清音、周家的事,末了问道:“倘若有人出面力保周家,您可有应对之策?”

黎兆先听了,道:“倒是有所准备,与唐侯爷的想法大致相同,不知能否奏效。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薇珑得到这个答案,已能放心。

“说起唐侯爷,”黎兆先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我看他话特别少,心里不免奇怪:他为小佛堂的事找你的时候,是怎么把事情说清楚的?”

薇珑如实道:“事关唐太夫人,不管怎样,该说的都会说清楚。”

黎兆先颔首一笑,“唐家这些年委实不易,今日的安稳富贵,来之不易。我是想,唐侯爷若能克制着一些,说他难相与的人便会少一些。维持家族现状,可不似外人说的那么容易。”

薇珑失笑,“爹爹说的在理。可是,唐家就算事事与人为善,维持现状也是难上加难。”

“哦?”黎兆先眼中闪过喜悦,“仔细与我说说。”

薇珑只当是父亲在考自己,委婉地道出所思所想:“一些高门中的人,八面玲珑或是遇事忍让,也没见他们得着好。

“只要身在富贵门庭,只要手里有让人觊觎的名或利,就要时时提防别人暗算。

“就算是退离官场、远走天涯,也不见得能安稳——万一谁暗中恨了自己好些年,抛下一切的时候,正是别人肆无忌惮打压、羞辱的时候。

“况且,”说到这儿,她迟疑一下,“就说眼前,不管是您还是我,何时开罪过周家?可他们不还是一个一个的算计,甚至谋害我们?”

黎兆先颔首,话却是有所保留,“虽说是这个理,但不是有句话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为人处世,无愧于心就好。落下个淡泊名利的名声,小人会说你故作清高;落下个难相与的名声,小人则会说你不懂人情世故。”薇珑无奈地牵了牵唇,“怎样都会有人诟病,怎样都是各有利弊,还不如恣意些,理会那些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