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继续敲打顺王妃:“不管今日之事如何收场,顺王妃都有过失。七出之一是犯口舌,切记。”

顺王妃面色发白。

不等她认错,皇后已经起身,不安地道:“是臣妾管教不严之过。”

“罢了。这种事若是细说,没人能免于罪责。”皇帝端起酒杯,向在场男子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朕也如此。琐事而已,不需为此坏了兴致。”

皇后则笑微微地端杯向在场女子。

柔嘉与薇珑回到先前的位置落座。

宴席继续。

柔嘉认真看了陆开林两眼,悄声询问薇珑:“陆指挥使是你家侯爷的发小,应该也是能文能武的人吧?”

“应该是。”薇珑如实道,“听太夫人说起过,侯爷与陆指挥使小时候,常聚在一起习文练武。陆指挥使精通书画,棋艺很好,年少时曾醉心于诗词歌赋,寻常诗词集,他都倒背如流。”

“是真的吗?”柔嘉睁大了眼睛,忍不住再次对陆开林凝眸,“我先前以为,你家侯爷是真的能文能武,他则只会给父皇做些乱七八糟的事。”

薇珑失笑,“公主殿下,您这样说陆指挥使,我实在是要为他鸣不平了。”

柔嘉继续端详陆开林那张俊朗之至的脸,“那你倒是与我说说,他到底是怎样的人?”

薇珑思忖片刻,“就是一个真性情的人,能文能武,公务尽心尽责,平日是劳逸结合,喜欢□□美的菜肴糕点、喝味美的佳酿好茶——我见到他的时候极少,都是太夫人与我闲谈时说起的。太夫人对陆指挥使很好,陆指挥使是把她老人家当做长辈来孝敬的。”

柔嘉不由笑起来,“瞧瞧你,把他说得比你家侯爷还要好——起码,我是这么觉得。”唐修衡给她的感觉,只有敬重和没来由的畏惧,听到的陆开林其人,则是一个面面俱到的鲜活的人。

“…这是真的啊,侯爷如今除了下棋,都没什么喜好。”唐修衡是一阵一阵的,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都比他更鲜活、有趣致。薇珑是他的同类,缘分是注定的,仅此而已。换个女子,说不定现在已经让他三起三落的态度磨疯了。

“你说的每句话,我都相信——除了这些。”柔嘉忽闪着大大的丹凤眼,调皮地笑起来,“等会儿我要跟陆指挥使较量一下诗词…我安排一下,试试他的功底。”

“这不好吧?”薇珑并不担心陆开林是绣花枕头,担心的只是他会为此不耐烦——要是那样,她的几句话岂不就成了惹他不快的源头?可是,她又能怎么说?总不能把特别出色的一个人贬低得一无是处吧?——跟柔嘉也只是说了听来的、感觉到的一小部分而已——没什么啊,哪儿就算得上出色了?要是全说了,柔嘉岂不是要惊为天人或是因为不信而嗤之以鼻?

唉,不做文官就是这点儿不好,没人愿意相信他们也是才华横溢之辈。

薇珑为自己夫君之类的人鸣不平起来。

“放心。”柔嘉笑着握住薇珑的手,挠了挠她的手心,“今日是我设宴,总得安排些让人觉得没白来的事儿吧?谁都知道我贪玩儿。陆指挥使要是不赏脸,我绝不勉强。”说着,又瞥了陆开林一眼,“他应该不会扫兴的,毕竟,有父皇给我撑腰呢。”这一点,柔嘉从来比谁都明白,正因为明白,该利用的任何机会都不会放过。

此刻的陆开林一头雾水,还有点儿不高兴——那小公主总看他做什么?一眼又一眼的,期间还与黎郡主嘀嘀咕咕,莫不是在向郡主说他的坏话?

他不会无意间得罪过她吧?应该是不可能。

这公主可千万别捉弄他,真起了调皮的心思,黎郡主大抵拦不住。

他得早点儿走。宴席结束后就走。

他打定了主意,却没想到,柔嘉行事很是爽利:

柔嘉分别与皇帝皇后耳语几句,父母都颔首同意之后,便吩咐下去。

宴席将尽尾声的时候,柔嘉站起身来,面含微笑地道:“方才我已征得父皇、母后的首肯,宴席撤下之后,行一个诗词令——父皇说出一个字,我与各家子弟、闺秀写下所知的包含这个字的每一句诗词,不拘朝代,不拘哪种书法,一刻钟为限,分出胜负之后,前三名有彩头。若是第一局前三甲有人不分输赢,加试,直到分出输赢。”

语毕,她拍拍素手,便有宫女、太监循序而入,撤下宴席,换上果馔,末了捧着笔墨纸砚候在一旁。

皇帝望向陆开林,“开林,难得你今日无事,便与他们比试一番,免得有些人误以为你不喜诗书。”

陆开林心里苦笑,面上则笑答:“微臣遵命。”

薇珑心里也在笑:皇帝与柔嘉,正如寻常父女,女儿想办的事,都不需自己亲自说出,父亲就帮忙办妥了。

如此,众人的座次做了调整——已经娶妻嫁人的男女转到东面落座,北面是男子坐席,南面是女子坐席,年轻的公子、千金则到了西面,按家中门第为次序、再分男女就座。

柔嘉自然为首列,没人能与她同席,但她找了一个人作伴,“陆指挥使,请来我对面就座。毕竟,你有官职在身,与诸位公子不同。”

陆开林微不可见地扬了扬眉,心说你这小丫头事儿可真多。换个人,他早甩手道辞了,偏生说话的是娇滴滴的小公主,只能遵命。

皇帝与皇后相视一笑,随即前者道:“朕有言在先:诸位书写的时候,字句不可出错——就算是草书,也有个书写的章程,今日朕与程阁老都在,不难看出错处。此外,一刻钟的时间不短,我们不会只等着你们,接下来,该赏歌舞赏歌舞,该说笑就说笑,若有什么事,也与你们无关。你们若是不能凝神,便是自己定力不足。近前服侍的人,会留心有无人作弊,一旦发现,即刻禀明。”

众人齐声称是。

宫女、太监磨好墨之后,比赛就可以开始了。皇帝思忖片刻,道:“朕每日惦记着的,不外乎是江山社稷,这第一个字,便以江字为题。”

公子、小姐快速书写的同时,助兴的歌舞登场。

皇帝命人备下棋具,与程阁老对弈。

皇后则将薇珑唤到跟前,闲闲地说起话来,期间两人一直有意无意地望向柔嘉、陆开林那边。

柔嘉的性情,是什么都不能学精,但是有急智——平日里不曾记在心里的,关键时候却会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寻常来讲,这种比试就算不能赢,也不会输得难看。此刻却是不同——站在她对面的,是走笔行云流水、看起来几乎只用书写不用思考的陆开林,任谁都会有压力,受不住压力的话,便会怯场,发挥失常。

皇后和薇珑都不希望柔嘉为这等事情沮丧。

幸好,柔嘉写诗词的速度也很快,神色分外专注,偶尔看一眼陆开林那边,并不会受影响。

皇后与薇珑放下心来,会心一笑。

有一名小宫女走到若馨跟前,悄声说了几句话。

若馨听了,踌躇片刻,到了皇后近前,附耳低语。

皇后秀眉微扬,随后一笑,“那就让她来吧。”

若馨称是而去。

皇后拍拍薇珑的手,身形微倾,低声道:“周家二小姐来了,说有一件关乎皇室子嗣与她自己清白的事情,要当面禀明皇上和本宫。”

“竟有这种事?”薇珑恰到好处地做出意外的神情。

如今的薇珑,已经是重臣家眷,在皇后心里的分量很重——以前皇帝再怎么偏疼,薇珑也只是没有实权的王爷之女,做了唐夫人之后,又有与柔嘉的交情摆着,来日总有能帮得上她和一双儿女的时候。是因此,在一些事情上,她都愿意第一时间告诉薇珑。她语声更低:“端王。”

薇珑这次是真的意外了,前一刻还在怀疑,有没有可能是梁湛哄得周素音鬼迷心窍,此刻看来,倒是不妨乐观地认为梁湛是惹火烧身。

皇后笑意更浓,“今日的热闹倒是不少。”

“的确。”薇珑回以一笑。

过了一阵子,若馨引着周素音走进来。

周素音清减了许多,衣饰中规中矩,但是脸上不施粉黛,便更显消瘦、苍白。

薇珑视线扫过梁潇、顺王妃和梁湛。

那夫妻两个先前还在为皇帝的言辞惴惴不安,看到周素音的时候,神色有一瞬间现出放松、喜悦。

梁湛看到周素音,却是目光微凝,神色在几息间闪过一丝怒意。

薇珑心里大致有数了,拿不准的只有周素音的目的。

周素音随着若馨到了皇后跟前,径自跪倒在地,磕头之后,咬了咬唇,语声轻而坚定:“请皇后娘娘恕罪,臣女自知人微言轻,思量再三,还是觉得只有皇后娘娘能为臣女主持公道。有一件事,臣女想弄个清楚明白,不然真是不知如何自处。”

皇后笑容温和,“起来慢慢说,本宫总要先弄清楚是什么事。”

周素音恭声称是,起身前,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请若馨转呈皇后:“这是臣女的绝笔,也算是一纸状书,请皇后娘娘过目。”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劳动节,晋江有更新活动,条件是一号到五号连续万更五天,我试试。

另外节日循例发红包,今天起连发五天,记得留言哦~

节日快乐!(づ ̄ 3 ̄)づ

第74章 更新(万更)

74

皇后敛目看完,下意识地望向梁湛。

梁湛则正望着周素音, 显得很是无奈、焦虑的样子。

皇后收回视线, 转头对薇珑一笑,“又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 不是本宫能够做主的。”说着站起身来, 到了皇帝跟前,和声讲述原委之后,扬了扬手里的纸张, 问道, “皇上要不要过目?”

皇帝摆手命歌舞停了, 并没急着回答皇后,而是对程阁老一笑, “你知道这局棋的来处?”

“臣并不知晓。”程阁老牵了牵唇,“已有数年不曾下棋。”

皇帝笑道, “这是棋谱上的一局和棋。前几日朕与唐意航反复对弈三局,都无从改变。奇得很。今日朕照着原本的局面落子,你这一步一步分明出于无意, 却是按照棋局走的。还是奇得很。”

程阁老笑道:“皇上与临江侯都不能破解的局面,落到臣这儿, 怕是迟早要走成让皇上扫兴的局面。”

“不至于。”皇帝笑容愉悦, “功底还在。”

“横竖都是和棋, 臣棋艺又已生疏,定是走不出新意。”程阁老适时起身告退,转到柔嘉和陆开林那边, 观望两人的书法和较量的现状。

皇帝这才接过信件,一目十行地看完之后,点手唤周素音到近前回话,“你字里行间的意思,到底是错付了痴情,还是心怀怨恨,朕实在是看不大明白。已经闹到了人前,也不需藏着掖着,把事情经过讲述一遍。”

周素音恭声称是,压下畏惧、羞赧和不自在,娓娓道来:“臣女以往曾有幸见过端王爷几次,对王爷心生爱慕,王爷后来告诉臣女他真正的身份,更说过上门提亲的事。由此,臣女不免以为是苍天眷顾,得到了一段良缘。

“后来,怎么也没料到,事情莫名搁置下来,到近日,双亲更要将臣女许配他人。臣女万般无奈之下,找到端王府,求见王爷,王爷却是见都不肯见臣女一面,只命人传话于我,说他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说过的话只能作罢。

“臣女并不是死缠烂打、不知廉耻的人,如今不能确定的是,当初结识的那个人是不是端王爷。若是有人冒名顶替于他,便是臣女在私心里冤枉了他;若是他当真有着不得已的苦衷,臣女也不会有半句怨言,或是了却残生,或是到寺里落发修行,都可以。

“这绝笔书信,是在钻牛角尖想寻短见时写下的,言辞未免偏激,唯求皇上恕罪。”

梁湛一直留意聆听着周素音的言语,听完之后,心宽不少。

周素音并没把话说绝,给他留了余地——例如她找到端王府那件事,他是亲自见过她的,而她说的却是他命人传话给他。

这就好。

女子贪心一点,要得多一点,在这时候帮了他的忙。

他敛目看着手里的酒盅,只等着皇帝传唤。

薇珑当然也一字不落地听完了周素音一席话。

周素音并没在言语上把梁湛一竿子打倒,留了不少余地。这意味的自然是不甘心,还抱有幻想。

她在等,等着梁湛逼着她把话说绝。

可梁湛怎么可能那么傻?

结果不难想见,周素音不能被梁潇全然利用。

想找的是棋子,找到的却是一棵墙头草。

薇珑瞥一眼梁潇,有些好笑。

兄弟两个在本质上是一丘之貉,谁也别说谁。

皇帝询问周素音:“在场的人不少,你找一找,看看有没有你所识得的端王。”

周素音称是谢恩,回眸望向在场众人。

她自进门之后就看到了梁湛,此刻不过是做样子。

梁湛如何想不到这一点,面上挂着怅惘、怜惜的浅笑,缓缓站起身来。

周素音与他视线相撞,瞬间红了眼眶,片刻后转身向皇帝回话:“禀皇上,他在场。”

“可是他?”皇帝指着梁湛询问。

“是。”

梁湛上前来,跪倒在周素音身侧,恭声道:“父皇,儿臣与周二小姐相识的日子已经不短。方才隐约听了几句,心里甚是惭愧。只是,儿臣从没想过辜负她,更没想过食言。”

皇帝只询问周素音另一件事:“你与端王是何时相识?”

“是…”周素音侧头看了梁湛一眼,他眼神温柔,对她微不可见地点一点头,像是在示意她只管实话实说,“是王爷今年去山西之前。”

皇帝微微挑眉,继而笑了笑。这女孩在撒谎,他看得出。但是,这种谎言,是他此刻愿意听到的。“相识、经过,朕都已知晓。”他问梁湛,“你呢?你是怎么回事?好端端的,险些让她以为你是始乱终弃的人。”

梁湛语声苦涩:“儿臣自去年冬日起便屡有过失,不论是在父皇面前,还是在皇兄面前,都没少行差踏错。之所以要将求娶周二小姐一事搁置,是因担心父皇认为我朝秦暮楚,近来二皇兄又身在护国寺清修,委实觉得不是请父皇赐婚的时机。再者,便是不想耽误了周二小姐的前程。”

朝秦暮楚那一句的意思,皇帝再清楚不过。他忍着没转头去看薇珑,只是不看也知道,这周家二小姐的姿容,委实比不得薇珑。他委婉地道:“朕就算是疑心你三心二意,也是情理之中。你对这女子,的确出自真心?”

“的确出自真心。”梁湛语气轻而坚定,“儿臣与她相识的时候,心绪十分沮丧,自觉一无是处,后来心绪得以开解,是她无意间的宽慰、体恤。”

不明白父子两个这些话的,是周素音。

顺王妃到了此刻,实在是按捺不住了,起身上前道:“父皇,这件事不大妥当吧?程阁老的次女已是周家媳,且不说周家,阁老就不能赞同这桩姻缘吧?”

周素音闻言心弦一紧。这门亲事,真是横三竖四都受限制。

皇帝却不理顺王妃,命人唤周夫人上前,问道:“周二小姐与端王情投意合,你怎么看?”

周夫人行礼后道:“回禀皇上,如今周小姐的婚事,已非荣国公府可以置喙——前段日子,长房与二房已经分家各过,日后是福是祸,互不相干,在分家时说定了的。这是国公、世子一致的意思,臣妾一介女流,唯有听命行事。”

“对,朕想起来了。”皇帝意味深长地一笑,“前些日子是听谁说起过这档子事,一时间就忘了。荣国公近来如何?”

周夫人恭声道:“近来略有缓解,已不需每日服用汤药。”周国公只剩等死一条路了,周府连诊金、汤药钱都不需再为他浪费。

皇帝又唤程阁老,“周家要是不分家,你与朕也就拐着弯儿地成了亲戚。可就算是周家两个房头分家各过,成了陌路,这事情也关乎皇子,你怎么看?”

程阁老悠然一笑,“若是情投意合,臣自然乐得看到两人成为眷属。归根结底,还要看皇上的意思,再就是八字合不合。”

“说得对。”皇帝满意地一笑,命人去唤钦天监的人,又吩咐程阁老,“你也是通读易经、奇门遁甲的人,这就给他们两个算算八字,看看与钦天监的结果是否相同。”

程阁老谦辞道:“真正通读易经、奇门遁甲的人,是临江侯、陆指挥使,而且他们能学以致用,臣却只是略知一二。”

“你啊,如今总是恨不得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皇帝笑容愈发愉悦,“唐意航不在,那就这样,你和陆指挥使给端王、周家女合一合八字。”

周素音垂眸,手紧紧的攥成了拳。周夫人刻意称她为周小姐也罢了,那本来就是冷心冷肺的人,可皇帝现在也是周小姐、周家女的唤着,用意不过是当众帮程阁老和周家与她的门第撇清关系。

那么,落在别人眼里,她不是高攀又是什么?今日涉险行事,得到的却是个高攀的下场,即便是真的如愿嫁给梁湛,那么日后也是任他搓圆揉扁的情形。

柔嘉顾不上别的人与事,这会儿忙里偷闲地抱怨道:“父皇,陆指挥使还在与儿臣比试诗词呢,您是不是忘了啊?”

皇帝哈哈地笑起来,“放心,他能兼顾。”

“这岂不就是料定他能赢我么?”柔嘉小声嘀咕着,不服气地看住陆开林。

陆开林对她一扬眉,心说你到底是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打量我从小就只会给你爹跑腿、盯梢、舞刀弄枪不成?这到底是看不起我呢,还是看不起奇才唐意航?——我可是奇才的知己,没两把刷子说得过去么?

柔嘉对上他锐利的透着些许不满的视线,只觉得他眼睛太过明亮,亮得让她不能长久直视,片刻间就败下阵来,气恼地鼓起了小腮帮。

这就不高兴了?真是娇滴滴的公主脾气。凭你是谁,我也不需陪着小心侍候你。——陆开林在心里数落着。

梁湛与周素音分别写下自己的八字,程阁老亲自拿给陆开林看,在他近前落座。

陆开林停下手里的笔,拿起来仔细看了一遍,把笺纸放在跟前,斟酌着。

柔嘉也放下了笔,好奇地询问程阁老:“这个是读易经、奇门遁甲就能算出来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