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众人都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得瑟的永昌侯夫人:“拿来大家分享。”或是说:“小安大夫的字真正写得不错,给我观摩观摩。”

永昌侯夫人笑得蔫坏:“我晓得小安大夫的字好,不用你们多说。即便是圣上也是御口赞了好的,道是她若潜心钻研,过不得几年定成书法大家,流芳百世。至于这册子么,可舍不得给你们瞧,想要的,自己设宴请客,兴许小安不好意思,就挨着个儿地给你们写秘方做礼物了。”

这是变相地点明要想得到好处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瞧不起人家,就连请人上门做客都不乐意,却又想要人家的好东西,凭什么呢?就凭你生得比别人好啊?对不起,美人多了去,人家小安大夫就是个美人。

在座众人都是永昌侯府的通家之好,关系非同寻常,听了永昌侯夫人这差不多是明目张胆的话,忍不住都笑了。永昌侯夫人不早不晚的,特意挑这么个时候让安怡在她们面前亮相,可不是有几分求同盟,请她们帮忙的意思么?这是太后的意思,必须要做到的。给脸不要脸的,那是蠢蛋。江夏侯老夫人第一个向安怡示了好:“好孩子,过我这边来,过些日子我要办个赏花宴,你跟着一起去玩可好?”

江夏侯府是数得着的世袭罔替的老牌侯府,第一代江夏侯乃是跟着太祖起兵的开国功勋,声望极高。因此,江夏侯老夫人的示好安怡必然得接着,安怡当下就笑眯眯地应了:“只要老夫人不嫌我烦,我一准儿到的。”又开了个小小的玩笑:“不知老夫人是偏重养生呢?还是想要养颜?”

江夏侯老夫人大笑起来:“我这把年纪了还要养颜?那是老妖精咯。”想起宫中年老却还身姿妖娆,娇滴滴的太后,顿时改了口,顾左右而言他。

有了江夏侯老夫人做铺垫,夫人们和安怡交往起来的全无压力,这个说:“小安大夫,我这些日子精神有些困倦,总是心烦易怒,您可有什么好法子?”

那个说:“小安大夫,听说你有美容秘方,可否弄几个好方子来大家分享?”

安怡不卑不亢地一一含笑答来,人生来就分三六九等,就算是太后在她脸上贴了无数的金,也改变不了她只是个小县令之女的事实,这些贵夫人与她相交,对外可说是“折节相交”,而她却要被说成是“趋炎附势”。可是那又有什么呢,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她只需记得一件事,她凭本事吃饭她要这些人在遇到重大疾病的时候第一个想起她,她要他们不得不承认,她值得尊敬。至于不该得到的东西,她不痴心妄想,也不贪心。清高的人,喝风去吧!

说说笑笑间,又有不少人家陆续到齐,见了安怡这个生面孔都十分好奇,等到暗里打探清楚这人是谁了,不由更加好奇,谁能想得到这太后跟前的红人,放着好好的官家小姐不做,偏要抛头露面,和男人一样的四处给人瞧病的小安大夫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人呢?

安怡陪坐在江夏侯老夫人身边,帮她看着牌,忽然觉得有目光久久地投注在自己身上,少不得回头去瞧,只见两个衣着华贵的少妇相携立在花厅门前看着她,满脸都是好奇。

正文 第155章 安侯府的小姐们

两个少妇都是细高个儿的身材,白皮肤大眼睛,眉眼间颇有几分相似。原来是故人。穿藕荷色衫裙配紫晶石首饰、年幼些的少妇是安十小姐,二伯家里最小的女儿,这位堂妹一直深恨自己夺走了原本应属于她的家中最年幼女孩子的疼宠殊荣,为此经常骂她是祖父跟前的马屁精;另一个年长些、穿银红大袖衫配红宝石首饰的少妇则是大伯家里的小女儿,排行为七的安七小姐,这位堂姐虽然没跟着其他姐妹一起捉弄过她,却也不喜欢她,自来待她都是淡淡的,多一句话也不肯和她说。

安十不喜欢自己还可以找出原因,安七却是全然没有任何原因的排斥。既然你们不喜欢我,我当然也不喜欢你们。所以安怡对这两个人都没什么好感,只朝这二人淡淡一笑,就又转过头继续帮江夏侯老夫人看牌。

那两个窥探者见安怡回眸一笑便淡淡地撇过了脸,不由都有些微尴尬。安十想要借着抱怨来掩盖自己的尴尬,小声道:“都说是像大姐姐,我倒是看不出来哪里像。不过是偏支,要我说,家风就不正,不然好好的人家怎会放女儿出去抛头露面地行医?就这样也敢拿来和我们姐妹比?没得贬低了我们安家的女儿!”

没看见安怡坐在哪里、陪的人是谁吗?那是贵客才能享受的待遇!这样的抱怨,是说这满屋子的客人都没安家女儿高贵?是说请安怡做了贵客的永昌侯府是傻蛋?安七生怕安十不懂事再说出得罪人的话来,忙小声道:“少说两句,走,过那边去说。”

安十见堂姐脸色难看,只好闭了嘴跟着堂姐走,走不多远,却又忍不住驻足回头去瞧安怡,抛去偏见不说,其实她觉得坐在花厅里的美丽女子更像一个人。一个她此生最恨最不平,也是最嫉妒的人,安九,三伯家的独女安九,那个受尽祖父的宠爱,才名美名远扬,最终却无声无息地消失得干干净净的安九。

不是说容貌五官有多么的相似,而是那种神态气韵,深入骨髓的神态气韵,举手投足间,一颦一笑都相似。要说有什么不同的,就是安九更沉静温婉些,而这个偏支所出的安怡则是顾盼神飞,更有精气神,看上去也好像不太好惹。

安七见安十还在那里盯着安怡瞧,气得猛力去拉安十:“还看什么呢?”

安十碎步跟上她的脚步,小声道:“七姐,你有没有看出来?虽然不太像大姐姐,却和那个短命鬼很像呢。”

安七大怒,将她的手挥开,板了脸低声道:“谁是短命鬼?短命鬼是谁?和你说过多少次了,那是你的堂姐!你在外头不分场合地这样乱说,是要让人嘲笑安侯府后继无人,一代不如一代,就连规矩修养都忘了吗?”

安十被骂得面红耳赤,小声道:“什么啊,她本来就是……嘛,当初不听祖母的安排,非得嫁给田家那个负心薄幸的狗东西,贪心不足,带了那么多的嫁妆去,不过白白便宜别人,还险些连累得我们跟着她身败名裂……”

安七转身就走。

安十见她被自己气走了,方才吓得有些慌了,三步并作两步跟上去死死拽住安七的袖子,连声道:“我不说了,我不说了。”

安七这才站住脚,严厉地训斥她道:“早就告诉过你,不管她做了什么,一大家子人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你说她不好,难道身为她的姐妹们就又好了?你再口无遮挡的,别怪我回去禀告了祖母她老人家,好生收拾你一顿!”

安九人都不知死在哪里了,还在作祟拖累人,安十心中十分不服,却不敢当着外人的面和安七生气,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应了她正当嫁龄时正是安侯府最困难的时候,所以就嫁得不太好,才嫁了个五品官的嫡长子。夫家不得力,她却不乐意就此退出公侯小姐的风光,便只能寻机跟着嫁得好的堂姐们出来混个脸熟。但其他的堂姐并不太喜欢她,唯有七姐虽然淡淡的,却也从不曾拒绝过她,如果得罪了七姐,那可是得不偿失。

安七端庄地带着不懂事的娇蛮堂妹往前走,不时与相熟的夫人小姐们打个招呼,待得无人注意处,也忍不住回头看了眼远处的安怡。十妹虽然不靠谱,却也说得没错,这位小安大夫的确是和不知所踪的九妹气韵举止言笑间颇为相似。

家里的长辈们虽然口里不认,其实暗里却都很认同田家的话,认为九妹就是跟着旁人私奔了,理由是从前的三婶就不是个好人,九妹是三婶的根种,有其母就有其女,当然也不是什么好人。所以自小她们姐妹就被禁止和九妹多接触,可是她却不太相信浅浅淡淡,温和婉雅,从不肯主动与人为敌的九妹会做下这样的事。

毕竟当年,九妹坚决拒绝祖母安排的婚事,非得嫁给已经没落的田家独子田均时,并不只是单纯为了逃避那桩年龄样貌都极不般配的婚事,而是真心有几分喜欢田均其人的风雅才名的。婚后二人也是琴瑟和鸣,没传出什么不合的话来。

但不管真相如何,田家已另娶了张欣,安、田两家也已达成协议,九妹就是暴病亡故了,这样对大家都好,不然安家的女儿就要被拖累得嫁不出去。

固然有疑点,譬如张欣从前就是九妹的好友,怎会在九妹才亡故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与张欣结成了夫妻?这中间究竟有没有见不得人的丑事?可是就连三叔父这个亲爹都不吭气,谁又肯出头去追查?

安七无声地叹了口气,转头朝着另一边含着笑向她走来的大堂姐走过去:“大姐姐来了?”

“是,我家婆母身体欠安,我要伺奉她老人家,所以来得迟了些,稍后也要早走的。”现任的新昌伯世子夫人,从前的安大小姐是在安侯府全盛时期嫁出去的,嫁得极不错,新昌伯府可是世袭罔替的开国功勋,全不存在减等承爵的压力,所以安大小姐对着底下的小妹妹们从来都很高姿态:“听说有个人长得像我,我特意来瞧瞧,你们都瞧过了?”

(猜一猜,女猪的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文 第156章 安大小姐

不等安七回答,没脑子的安十已经心直口快地拉着安大小姐的手讨好地道:“大姐姐,别听她们胡说。那是看在太后的面子上特意往那丫头的脸上贴金呢,她哪里及得大姐姐的一根头发丝儿?我瞧着倒是和那个拖累人的死鬼十分像。”

安大小姐对堂妹赤*裸*裸的讨好没什么反应,十分淡然地道:“我看十妹是该紧一紧规矩了,太后娘娘的是非轮得到你来说?再有,她是我安氏的女儿,她面上有光,安氏面上也有光。你这样的不懂事,难怪嫁了这好几年也没点长进,事事都还要靠着娘家和姐姐们才能成。你马上回去,别留在这里闹笑话,白白得罪人了。”

安十碰了一鼻子的灰,气得内伤,她惹不起堂姐,错过了好不容易才求来的露脸机会,便将已经死去的安九和坐在花厅里的安怡来回恨了又恨。为什么要恨这两人?就是因为这两人才拖累得她被堂姐骂的啊,她才不会认为是自己不会说话,行事不妥呢。

见安十气呼呼地离去,安大小姐丝毫不放在心上,只转头看向自己的亲妹妹安七:“真的么?”

安七点头道:“是更要像九妹些。外人说是像大姐姐,兴许是觉得她在顾盼之时更像大姐姐的气度风华吧,看着是个果断能干的性子。”

安大小姐淡淡道:“你们与她打过招呼了?”

安七叹道:“机会不对,不好亲近。她在帮着江夏侯老夫人看牌呢,身边坐的都是永昌侯府的故交夫人们,我年纪太轻,身份不够,无人引荐不好贸然上去。”

安大小姐皱了眉:“怎么?她也没主动上来与你们相见?”按她想,安侯府才是整个安氏的领头羊,有了安侯府才会有整个安氏的风光,她们是正统所出,安怡一个偏支所出的小小县令之女,又是这样的身份,不是应该主动上来与安侯府的人交好吗?这样的端着真是自不量力!

安七把刚才的情形描述给安大小姐听:“我们站在那里看她,她就那么淡淡地看了我们一眼,笑得颇为生疏浅淡,大概是并不乐意与我们相交的吧。”

安大小姐微怒:“果然是偏支所出,不懂得规矩礼仪。前些日子我回家去,听得祖母说起在宫中之时与她相谈甚欢,还以为她是个懂礼的,谁知也是个狂妄自大,不知轻重的。”

安七蹙着眉道:“姐姐近来太忙很久不曾归家,不知家里过年时曾派了朱知福上门去请他家老太太过府赴宴,听说给骂出来了。”

安大小姐冷笑一声:“不识抬举!”

安七继续道:“后来爹爹使人去查,才晓得这其中的根由,原来这位族叔乃是续弦所出,幼年丧父时与长兄分家,曾被人弄鬼,很是吃了些苦头,却把这事儿算在了咱家头上。后来他做了官后又被祖父牵连,被贬斥至昌黎任了多年县丞,日子过得极为困苦,近年来才有所改善。问明了这个因由,家里便商量着让三婶写了帖子去请她们祖孙过府一叙,也是有个认亲戚,解误会的意思。谁知她们也不说不去,也不说要去,就那么吊着,反倒去了与我们自来不合的平族叔家和洪家做客,一来二去就误了期,真叫人觉得颜面无光。”

“看来都是打听清楚了才使人去请的。洪家老伯爵爷一旦亡故,这家人就完了,不足为惧。倒是平族叔的心不小……”这平族叔乃是安氏族长的热门人选,上次自家父亲就差点败在他手里,他朝安怡出手,绝对不安好心。就算是自己不能沾着光,也绝不能让对手沾光。安大小姐立即调整了政策:“走,我带你去见见咱们的这位族妹,我倒是要看看,我这样的待她,她拉不拉得下脸来拒绝我?”

安七直觉安怡对自己并无好感,便道:“姐姐去吧,我觉着她不喜欢我。”

安大小姐训斥道:“她不喜欢你有什么要紧?只有娘家风光,我们在婆家才风光!你不和我一起去先把她收拾妥当,是要留到稍后祖母和母亲她们来了,好让她们难堪吗?”

安七只好勉为其难地跟着安大小姐折回去。此时江夏侯老夫人已经喊累退下了,寿星永昌侯夫人被人簇拥着上前去替了江夏侯老夫人的位子,照旧亲昵地拉着安怡在一旁帮她看牌:“这孩子手气好,我看她方才可是帮着老夫人赢了好几把。我也得沾沾她的好运气。”

根据经验,这些夫人说你好的时候其实并不喜欢你就真的摆出一副我很好的模样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安怡笑道:“分明是夫人们福气好,连带着我也沾了几分福气。”

“罢罢罢,难怪太后娘娘喜欢,这小嘴儿甜得我们也爱。”信国公夫人笑着作势去捏安怡,眼角瞟着含笑朝自己走过来的安氏姐妹,便停了笑闹,问安大小姐:“怎么不见你婆母?”

信国公夫人算是安大小姐婆母的表姐,安大小姐当下稳稳蹲了个福礼,笑道:“给表姨母请安,我婆婆她身上有些不安,特为让我来替她来拜寿。”言罢对着永昌侯夫人又是一个利落的福礼:“夫人万福,愿夫人松鹤长春,春秋不老,古稀重新,欢乐远长。”

永昌侯夫人对安怡一家子与安侯府的恩怨门儿清,更是当初在宫中太后刁难安侯老夫人的见证人之一,少不得将人扶起来,笑道:“适才还在说呢,你们安家尽出美人儿,看看你们这个族妹,都说与你们有些相似,这样一看,果然是有几分相像的。”

这也是永昌侯夫人的老道之处,有她在中间这么一介绍转圜,两边人正好体体面面的就着梯子往下走,倒免了彼此的尴尬。永昌侯夫人的面子必须要给,安怡也就含着笑,端端正正地给安大小姐姐妹俩行了个礼:“安怡见过两位姐姐。”

“自家人不客气。”安大小姐口里说着不客气,却坦然受了安怡的礼,并不还礼,安七本来想还礼,却因姐姐不还礼,弄得她也不上不下的,只得尴尬地站在那里。

(故人们一一出场)

正文 第157章 继母田氏

这样小儿科的下马威么?永昌侯夫人已经给了面子,这位堂姐却不要,这是要打永昌侯夫人的脸?安怡微笑着,诚恳地看着安大小姐:“早就听说了姐姐的贤名,今日终于得见。”这个堂姐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已经嫁了出去,大了她十余岁,正是安侯老夫人的最爱,全家人嘴里的楷模,却也不过如此。

安大小姐当然明白安怡话里所指,但她也不是省油的灯,含着笑亲亲热热地握着安怡的手将人仔仔细细地打量了一番,十分诚恳地赞道:“不怪得诸位夫人们夸赞,妹妹果然是神仙般的人物,就这样将我们生生给比下去了。”言罢对着安怡端方一礼:“妹妹好,今日见过面后咱们可就是亲亲的一家子人了,日后在外见着不许假装认不得我们。”

安七也跟着福了下去,暗暗给大姐姐点了个赞。瞧这一番作为,不但拿捏住了架子,还不至于失礼。

呵呵,堂姐们的心眼还是照常的多,自己当年被她们明里暗里整治得有苦说不出,那可不是没原因的。不就是比谁更懂礼吗?安怡再还对方一礼,谦虚得不得了:“其实我更怕姐姐们假装认不得我。”

信国公夫人一手拉住安大小姐,一手拉着安怡,笑道:“散了席再自家关着门姐妹相亲去,别耽搁我们打牌。”

安大小姐感激地看了眼信国公夫人,貌似非常感激对方替她解围、化解尴尬的模样。

让你作,让你作,你继续作,安怡含着笑,平静地看着安大小姐姐妹俩表演。是人都有眼睛,都有自己的判断力,何况在座的都是老人精,谁好谁孬,谁在作怪,谁不清楚?争是不争,不争是争。

就算是再想表现,再想拉着对方跳坑,那也要对方肯接招才是,安怡不接招,就那么落落大方,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人,倒叫安大小姐有些头疼,哪怕对方就是表现出一丝不满不屑不服呢,她也有机会下手,好彻底收乖了这安怡。这样倒是要叫她怎么办?

正为难时,安侯老夫人已经和几个儿媳妇一起进来了,安侯老夫人最先看到的是亭亭玉立于人群中的安怡,安怡眼里却只有那低头含笑,亦步亦趋地走在最后的安府三夫人、她的继母、田均的亲姑母田氏。

田氏还和她记忆中的一般模样,花容月貌,身段袅娜,未曾开口先含笑,这几年的光阴似乎并未带走她的青春美貌,倒比从前更多了几分从容气度。当年田氏本是田府嫡女,容貌出众,却作为续弦嫁入安侯府,正是因为田府已经没落破败,不得不以这样一场婚姻来换取家族的利益。由于这些原因,田氏和两个嫂子比起来就多了几分瑟缩,现在这种瑟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愉悦从容。

安怡猜着,田氏的底气应该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她的嫁妆极大地充实了田氏的私库;二是田氏的长子,她的异母弟安怀,以年少之龄便中了进士并成为庶吉士,前途远大;三是田氏的娘家,在田均与张欣凑成一对之后,终于借着张家的权势起死回生,有了些进益。所以田氏的腰杆硬了。

一旁的安侯老夫人见安怡没有抢先上来与她打招呼见礼,本就已经不悦,再想起安怡几次拒绝自家的邀请就更恨,和安大小姐一碰目光,弄明白了其中关键所在。便忍着气,暗自冷笑,见了族中长辈不行礼,不问安,这是没有家教,不守宗法礼教的狂悖之人啊,她倒要看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子要怎么收场?

孙女儿们骂不得,收服不得,她这个德高望重的前族长遗孀、现任族长的母亲,超一品的侯爵夫人却是理所当然管得骂得的,而且骂了还能让在座的各位没人挑得出理来。正沉了脸要出言训斥安怡,却见安怡已经巧笑嫣然地迎上前来福了一福,诚恳有礼地道:“许久不曾见着老夫人了,老夫人安好?”

安侯老夫人虽没想到她如此奸猾不肯吃亏,却不肯轻易放过她,当即拿捏着架子问左右人道:“这是谁啊?”

安怡站直身子,笑叹道:“老夫人果然是忘记我了。”

永昌侯夫人才不和这不识数的过气老货客气,当即笑道:“安老夫人真是贵人多忘事,你忘了谁也不该忘了小安大夫。今年正旦时在太后娘娘跟前,就是她好心替你在太后娘娘面前说好话……”

安侯老夫人哪里容得她当众揭自己的短?当即老脸红一阵白一阵的,匆忙打断永昌侯夫人的话:“是安怡啊,今日这一装扮变了个人似的,倒叫我一时认不出来。人老糊涂啦。”

安怡含笑道:“老夫人年纪大了,也是正常的,我不会往心里去。”言下之意是你果然糊涂了。

安侯老夫人气得发颤,皮笑肉不笑地道:“我就知道你是个大度的孩子。从宫里回来,我就一直念叨着你这个好孩子,几次三番让人去请你来家做客,怎地你总不来?或者是这几个媳妇都欺负我年纪大了,实际没有去请人?”小样儿,我看你怎么拿乔?

安怡不慌不忙地道:“我都听家中祖母说了,第一次,我尚在宫中,听说府里派了个管事去我们家,让我家祖母去陪老夫人吃饭,我家祖母年迈不敢单行,所以婉拒了。第二次,却是收着了三夫人的帖子,那时因我正要入宫给太后娘娘请平安脉,匆忙去不得,是故也让人上门请罪谢过。早知道老夫人其实不知,我该亲自上门赔罪的。”每次都是有正当理由的啊,倒是你们家的媳妇是怎么回事?居然不把真相禀告给婆母知道。

颠倒黑白!颠倒黑白!这回轮到田氏气愤了,这丫头什么时候给过回话了?她着人去请了几次,问了几次话,每次都是含含糊糊的,最后得到的消息是安怡祖孙俩往安侯府的对头家去做了客。现在倒说是曾让人上门请罪谢过?田氏忍不住仔细打量安怡,却见安怡看着她,勾起唇角,温柔恬淡地一笑,瞬间,笑得她心如擂鼓,三魂失了两魂,差点暴跳而起,夺门而逃。

(传闻中的恶毒后妈出现鸟)

正文 第158章 是个福薄的

“她,她,她……”田氏颤巍巍地抬手指着安怡,一个名字险些脱口而出,好容易才忍住了,却是全身冷汗涔涔。

“她怎么了?”安侯府二夫人李氏见田氏神色不妙,生怕她出丑,一边按住她的手,一边趁机嘲笑道:“看看咱们三夫人,一贯以为自己最美,这下子可好,见着了这位侄女儿,可被比下去了吧?”

李氏自来看不惯田氏这种小里小气的作派,二人明争暗斗已久。若是往日,田氏当然忍不得这口气,怎么都要还回去的,今日田氏偏没心情与她计较,而是愣愣地看着安怡,顺着她的话头道:“是啊,这位侄女儿真是天仙一样的。”

“几位伯母谬赞,叫侄女儿怎么当得起?”安怡哂然一笑,将脸转开。田氏,吓着你了?这还只是个开始,好戏且在后头呢。我要叫你把多吃多占的全部吐出来,叫你认得什么叫做善恶有报!

“这边坐,这边坐。”永昌侯夫人的小儿媳妇生怕客人闹起来伤了体面,忙上前来引众人入座上茶,又极有眼色地说了几句好听话。安侯老夫人正想叫安怡来跟前听一听来自于长辈的“提点教训”,却见永昌侯夫人身旁最得脸的邹嬷嬷笑眯眯地过来道:“小安姑娘,我们夫人还要请您过去帮着看牌呢。您这一走啊,她可就输了牌!”

安怡正不想与安家这群散发着腐朽气味的女人坐在一处,便告了声罪,施施然与邹嬷嬷一同去了。

安大小姐十分不是滋味:“永昌侯夫人倒真给她脸面。”

“这也是各人的缘分。她若能青云直上,对咱们也未必没有好处,虽然有些误会,解开了就还都是安家人。”安大小姐的母亲大夫人唐氏平平淡淡地开解了女儿两句,话锋一转,去问田氏:“三弟妹,方才你是怎么回事?如何会如此失态?难道是因为那丫头当众颠倒黑白,气煞你了?”

“哪儿能呢?这么点子事情还不至于。”田氏咬了咬牙,小声道:“我是看着,那丫头这般装扮,再笑起来时活生生像极了一个人!不提防间,把我吓了一跳!”

大夫人唐氏皱眉道:“像谁?三弟妹说话还请爽快些,自家人还要猜什么谜语?”

这两个嫂子从来看自己不顺眼,不就是眼红自己有福气养了个好儿子么?田氏暗骂了唐氏两句,还是把话说了出来:“像九丫头。”忍不住转头去瞧远处正与众人说笑的安怡,越发觉得更像了几分。

安大小姐这才道:“适才我与七妹、十妹都认为是有几分相似。容貌倒也罢了,难得风韵举止似个六七分。”

众人皆一阵默然,都转头去瞧安怡,安老太奇怪道:“你们不说,我还真没觉着,早前在宫里见着她时,她似是不太像这个模样的,莫非是衣着装扮变了的缘故?”

你从来就不把她放在眼里心里,恨不得从始至终都不要见着她才好,认不得两人有些相像也是正常的。田氏腹诽了两句,装模作样地叹息道:“那孩子是个福薄的,真叫人惋惜。”

“的确福薄。都说她固然幼年丧母,却得了其母留下的丰厚嫁妆,又得了老太爷全心爱护,长得才貌双全的,还得到你这个继母把她托付给了自家才名远扬的侄儿,成就了一段佳话。谁知她竟无福消受,生死不知。”二夫人李氏不放过任何可以给田氏上眼药的机会,轻轻碰碰田氏的肩头,探究地道:“方才我瞧着三弟妹竟然是脸色都吓得变了,险些就要举止失措,你这个继母,当得可真是……”拖长了声音不把后头的话说出来,只顾嘲讽地看着田氏笑,整一副我知道你做了亏心事的模样。

田氏见她如此,气得脸都白了,怒气冲冲地道:“二嫂说话说完整些,不要说一半藏一半的,就和大嫂方才说的一般,难不成自家人还要猜迷藏?”

“我是说,你这继母当得和亲娘差不多了,见着个人像死去的继女,就给吓得魂不守舍的。”李氏将扇子掩了口,笑得歪倒在大夫人身上:“瞧瞧,三弟妹,这样一句话也值得你生这样大的气?都是我的不是,嫂子和你赔礼了。”

田氏气得两泡眼泪汪在眼里,将帕子恶狠狠地揪了又扯,可怜兮兮地向安侯老夫人求救:“婆婆,您瞧二嫂又欺负我。”

安侯老夫人当下沉了脸骂李氏:“庄重些!这是在外头做客呢!”却也瞧不惯田氏这一惊一乍的模样,连带着骂道:“不过是见着个有些相似的而已,就值得你这样?要是那丫头回来了,你还不得吓死了?”

田氏暗自冷笑,那丫头还想回来?白骨都化成灰了吧?这样一想,便又觉得自己刚才真是小题大做,反应过激了。安家女儿的眉眼都有几分相似,不过安怡与安安长得更相像几分而已,怎么就值得自己这样失态了?于是把一颗心按回肚子里去,踏踏实实地享受起来。

忽见有人走过来道:“姑母,您倒来得早。”却是她娘家侄儿田均的续弦张欣,张欣手里还挽着个穿胭脂红衫裙,戴八宝缨络项圈的宝县主。

这个侄儿媳妇可不简单,才嫁进门没几年,自己的兄长和侄儿就都沾了她娘家的光升了职,说不得将来自己的儿子也要沾了她的光,是得罪不起的。田氏忙打点起精神,含笑起身迎上前去,亲切地握住张欣的手道:“有些日子没见着你了,都还好?”又正模正样地给宝县主行礼:“县主万福,今日可是随了王妃一起来的?”

宝县主道:“不是,随了我嫂子来的。”

因着自己那个很有出息、才貌双全的庶吉士长子,田氏对这郡王府的宝县主颇有几分想头,少不得趁机与她拉拉关系:“听说县主喜欢牡丹花,我们府里……”

宝县主本就是看在张欣的面子上才给田氏脸面的,见她不识趣,便不耐烦地打断她的话,嚷嚷道:“我没空!不是说安怡也来了的?她在哪里?”

(两大恶毒女配一起出现)

正文 第159章 她不如我

田氏脸都绿了,张欣忙给她使了个眼色,暗示她不要急,连声哄着宝县主道:“县主不要急,人就在这府里,飞不了。咱们这就让人去问。”

宝县主不高兴:“我本不想来的,是听人说她要来,我才来的。”单只是一次偶遇,还不至于让她这样想见安怡,她想见的其实是那个听说经常与安怡一起研究医药之道的了然和尚。

张欣眼里闪过一丝郁色,面上却笑得更加温柔体贴:“不要紧,即便今日见不着她,我改日也特地设宴邀请她去我那里做客,届时你想和她说多久就说多久,如何?”

“好啊,好啊。我就知道张姐姐最好了。”宝县主眼睛一亮,指着前方道:“瞧,那不就是她吗?”不等张欣反应过来,便提着裙子奔了过去:“安怡,安怡!是我!”

张欣心里有一百二十个不爽,却只得含着笑怜爱地看着宝县主跑远,温柔地叮嘱宝县主的侍女:“快些跟上去,别让县主出了差池!”

眼看宝县主蛮横地从永昌侯夫人身边把安怡“抢”了去,田氏撇撇嘴,道:“我就不明白了,这样的野丫头怎么就尽入贵人的眼了?听说她身上那衣料也是御赐的。”

张欣更是不明白,论出身,安怡不过是个被贬斥到边城的小县令之女;论样貌,她自问不比安怡差半分,甚至于她自认为个人的气质修养远超安怡许多;论才情,她自幼便有才名贤名,当初唯有安九能略与她齐平,但最后安九也成了她的手下败将,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实在差她太多。安怡这样一个长于小门小户,读过几天书,侥幸写了笔好字的半文盲哪里又比得她文采风流?不过是比她多了一手精湛的医术,可是那算得什么?贱业而已!可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女子,偏就入了贵人们的眼,说来说去,不过是机遇好,运气好。

田氏继续唠叨:“你瞧见没有,长得真是像啊,第一眼瞧着,把我给吓了一大跳……”

“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安家的姑娘们多少都有几分相像。”岂能容许这样一个远不如自己的人唱独角?张欣含着笑,无视一旁的小声念叨的田氏,昂首挺胸地朝着安怡和宝县主所在的方向而去。她的夫君田均位卑官小没关系,她的公爹不过是个五品小官也没关系,只要她的父亲还是正二品的刑部尚书,在座这些人就不会轻易给她脸色瞧。

宝县主握住安怡的手,叽叽咕咕说个不休:“那日见着了你,可算是一见如故。邀请你去参加我们的诗会,你却又不肯去,可是瞧不起我?”

“县主说笑了,我是怕扰了县主的清净才不敢贸然上门的。”安怡眼角瞟着昂首挺胸、一步步朝着这里走过来的张欣,笑得越发开心灿烂。根据她对张欣这个蛇蝎女人的了解,张欣越是摆出高姿态,越是昂首挺胸,越是淡定高贵的时候就说明张欣越是在意。所以这算是嫉妒她和宝县主混在一起,嫉妒宝县主主动来找她玩?

宝县主没注意到张欣,继续道:“既然你不是瞧不起我们,那你就记得了,下次我们开诗会,你一准得来!”

安怡垂了眼,温和笑道:“我对诗词方面有些欠缺,不好意思去丢丑。”

宝县主不高兴起来:“你这个人怎么回事?真心请你去玩,你却推三阻四的,一点都不爽快!”想了想,自认十分体贴周到地道:“我知道了,你是怕那些人瞧不起你,欺负你是不是?你放心,只要我在,谁也不敢对你说半句不敬的话!不然就是对我不敬!”

安怡装模作样地对着宝县主行了个礼:“多谢县主如此体贴,我若是再推却,那真是辜负了县主一片好心了。”

“这就对了么。”宝县主看看左右,压低了声音小心翼翼地道:“了然大师于诗词一途上很有造诣,你尽可去寻他指点一二。届时,可请他去给我们做评判,大家伙的诗词造诣都能更上一层楼。”言罢笑眯眯地看着安怡,满脸的期待。

她就知道,这世上从没有无缘无故的好,这小丫头原来真是冲着了然和尚来的,可是这也太那啥了吧,她和了然和尚真没什么私交啊。何况一个尊贵的县主看上了一个伪高僧,这算是件惊世骇俗的事吧,若是这二人勾搭成奸,不,互相看对眼了,约了去私奔,这绝对不是什么佳话,而是有一大票人要跟着倒大霉的!安怡正想拒绝,转眼看到已经走近,假装淡然清高,实则竖起耳朵偷听的张欣,便挑衅地朝张欣一笑,脆声道:“我记住了,就不知大师是否有空?”

张欣,接招吧。我等着你来破坏掉这件好事,然后,宝县主就再也不会是你的“好朋友”了,然后,我又成功解救出一名被你荼毒残害的单蠢少女。

张欣目光微闪,驻足不前,微笑着喊了声:“县主,有人寻小安大夫呢。”

宝县主哪里管得旁人的事?当下不耐烦地道:“什么急事,非得我找她有事的时候来寻人?”

张欣温柔笑道:“县主忘了我和你说过的话啦?小安大夫可不比你,有人寻她就一定是急事。是吧,小安大夫?”

当然咯,她不过是个小人物,在座众人身份地位都比她高,旁人看来不过是件小事,于她就是大事,盖因她谁都惹不起。经过这几年,张欣讽刺敲打人的功力更胜一筹,这算是家传吧,不怪得张春能轻轻松松从大理寺卿做到刑部尚书。安怡一笑,并不与张欣争锋,对着宝县主从容一礼,笑道:“这位夫人说得对极,县主的话我记在心里了,这却是要告辞了。”

宝县主目的达到,也就不再痴缠安怡,再三叮嘱道:“那你可一定记得啊,回去就记得抓紧了办。”

安怡含笑离开,却并不犯傻去追问究竟是谁寻她有事,她又不是傻子,张欣明摆着就是借着假话把她从宝县主身边支开,不许她接近宝县主的么。还是这样的狡计多端,独占欲强,但张欣忘了,宝县主是人,不是东西,一时被蒙蔽正常,难不成还会永远都被她蒙蔽着?

(在恶毒女配的眼里,一般来说女猪总是不如自己许多滴)

正文 第160章 凭什么呢?

张欣含着笑,冷冰冰地目视着安怡的背影,那种烦乱抗拒警惕之感远比二人第一次相见时更加强烈。不怪得田氏会失态,盛装的安怡和安九的确很像,就连她也心跳加速了谁都可以不关注,就是她不可以忽视,当年的安九,每逢出席重要宴会时,必定要穿白老三亲自缝制的精致衣裙,必然要请武婆子来梳最时兴的发髻,头上的簪钗首饰也必是精贵雅致的。

明明只是一个父母不爱,家人不疼,空有样貌财富却无自知之明,更不懂得自保权衡之术的蠢笨女人,凭什么就可以过着这样精致惬意的生活?而她自幼拥有父母兄长的疼宠,才貌双全,凭什么年纪轻轻的就要守望门寡,做一辈子的木头人?何况那位与她才貌家世相当的未婚夫还是因为安归德这个老贼的缘故才英年早逝的。所以当她在狮子山上见着与田均吹笛泼墨,笑得如同花痴一样的安九时,便暗自下定了决心,绝不如安归德的愿,绝不让安九安然一生,她要让安九零落如她脚底的残花。

想起前事,张欣扬眉吐气地吐出一口浊气,转头笑看着宝县主柔声问道:“县主方才和小安大夫说了些什么?”

宝县主笑得没心没肺的:“没什么,就是些闲话。”始终不肯把自己让安怡帮忙请了然参加诗会一事说给张欣听。

张欣严重不爽,却也忍了不提,三言两语将宝县主高高兴兴地哄走,她自己迈着优雅的步伐,不紧不慢地朝着安怡走去,先当着安怡的面亲热得体地和众位夫人一一打过了招呼,开过了玩笑,才漫不经心地走到安怡面前,笑道:“小安大夫,我有一事相托,烦劳您了。”

安怡笑笑,并不立即答应,只管去看永昌侯夫人,永昌侯夫人忙着吃信国公夫人的牌,眉眼不动地道:“既然田大奶奶有事求你,你就去吧。”言罢指派了一旁伺候的大丫头腊梅:“你跟去伺候两位贵客,不许怠慢了。”

永昌侯夫人话虽说得好听,却任谁都知道她此举其实是为了护着安怡。安怡达到目的,便从善如流地带着兰嫂并腊梅跟了张欣离开。

张欣显然对永昌侯府比较熟悉,三拐两拐的引着安怡去了一处偏僻的花墙下,先打发了自己的丫头,再有些挑衅地看着安怡道:“小安大夫,我这事儿有些私密,还请你屏退下人。”

安怡有些歉意地看向腊梅,腊梅一福身,带着兰嫂退避到一处虽不能听见二人说话,却能将二人举动看得清清楚楚的所在。

“田大奶奶请讲。”安怡微笑着看向拿捏姿势的张欣,差不多已经把张欣想要说的话都给她脑补出来了。

果然如她所料,张欣严肃认真地看着她道:“小安大夫,还请你把方才与县主所说的话说与我听。”

凭什么呢?就凭你是张欣吗?安怡淡笑:“真是对不住了,请恕我不能将县主的话告诉你。我虽生长于蓬门荜户,却也知道君子无信不立,多嘴长舌更是要不得。你是有名的贤德之人,想来定然能体谅我,不会与我计较。对不对?”

什么都给她说尽了!这丫头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就是个野心勃勃想要攀附贵人往上爬的恶心货!张欣鄙夷地看着安怡道:“我当然能体谅你,也不会与你计较。但我要告诉你的是,这世间有大义与小义之分,这么说吧,你对县主信守承诺,不肯将她的话说给我听,不过是小义;但将她的话说给我听,便是大义。和多嘴长舌没有任何关系。”

好大的口气!也不怕风闪了你的舌头!安怡笑得毫不掩饰的讽刺:“愿闻其详。”

张欣昂首挺胸地道:“县主天真纯善,很容易被坏人蛊惑引诱,郡王与郡王妃将她托付与我,让我时时看顾着她,引导她走正途。那便是要我替她把关,让她亲贤人,远小人的意思了。你把她所托之事说与我听,让我来判断这事儿行得行不得,不叫她走歪了,算不算是大义呢?”又意味深长的道:“你兴许以为我这话托大了些,但你想想,我本就比你们年长,幼时也是饱读诗书,知晓圣训,虽不能当得你们的半师,却也可以指点一二。”

安怡险些笑出声来,她从前怎么就不知道张欣是如此狂妄,如此不知轻重的一个人呢?自己被暗讽为坏人也就罢了,就凭着宝县主这样的身份,也能给她做了衬托她光辉形象的垫脚石,在她口里全然成了个什么都不懂,连父母亲人都不看好的傻大妞,可想而知,当年的安安又是何等悲催的存在!想必直接是个疯子白痴吧!不怪得从前她出门,身边多少还能有一二彼此看得顺眼的,自从与张欣相交之后,就再没人肯搭理她了。全都是因为身边藏了这么一条舌灿莲花、踩死你没商量的毒蛇啊。

安怡万分钦佩地给张欣行了个礼,由衷道:“你说得对,实在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就没见过你这样饱读诗书,知晓圣训,当仁不让的大义之人!”

张欣再自傲也听得出她是在嘲讽自己,却丝毫不放在心上,直接过渡到了威胁:“该说的道理我已经和你说过了,你实在听不进去,日后倒了大霉,家破人亡,身败名裂之时,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你当然是好心。不然怎么不见别个与我说这些?”安怡好笑地看着张欣反问道:“我其实有一事不明,要请田大奶奶指点迷津,还望你不吝赐教。”

“你说。”张欣高傲地颔首,凭着她的经验,像安怡这种小角色,是不禁吓的,接下来就可以直接把人从宝县主的身边一脚踢开了。

安怡一字一顿地大声道:“敢问田大奶奶,你凭什么认为,宝县主不能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做出正确的事呢?凭什么认为,我和宝县主相交,就一定会倒大霉,家破人亡,身败名裂呢?”

(女配一般都是两面三刀滴)

正文 第161章 总算下手了

张欣吓了一大跳,她怎么也没想到安怡会这样大声地把这些话说出来,再看远处的腊梅正抬着头朝这里张望,似是听见了的模样。当即一拂袖,怒道:“小安大夫不愿就算了,何必恶言相向,颠倒黑白呢?”言罢转身就走,她才不怕这事儿传出去呢,话语权在她手里,试问,有几个人会信安怡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反而不信她这个声名远扬,惯会做人的贤良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