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璇而言,他仅是赢了师门指派的一战,对阵的兴奋与武学上的进益是最大的收获。然而这一战事关国体,所受的关注远胜于江湖上的交锋,影响之大是他始料未及,要不是叶庭一手接下,苏璇大概已经拖着肋伤一逃了之。

叶庭赶过来也正是为此,他知道苏璇不爱酬酢,必须有人代为周旋。御前受赏虽然隆重繁琐,好在仅有一日,后续争相邀请的皇亲贵戚才是真正的麻烦,打猎、游园、邀宴等帖子雪片般飞来,送礼的络绎不绝,三元观车马喧腾,围了里外三层,全是想见苏璇的。

叶庭将求见者与礼物一概婉谢,光写回帖就煞费脑筋,这些邀者个个来头不小,必然要字斟句酌,此外还有一堆江湖上的贺信,叶庭叫了五六个人协助,仍忙得焦头烂额,以至于好容易回后院一趟,觉得师弟实在闲得碍眼。

三元观的庭院中有几株杨梅树,正当时令,枝头坠满了熟红的果子。

小胡姬举着一个布兜在树下,苏璇倚着廊柱,旁边搁着一碗瓜子,每一弹指就有饱满的果实坠下,端端正正掉在她怀里。

小胡姬的脸红扑扑,仰着头开心极了,退了两步意外撞到人,她回头一看吓得一抖,险些丢了手里的布兜。

叶庭一手替她提住,暗自叹了口气。这孩子没什么错,只是出身太差,人又胆小怯弱,如何适宜进正阳宫,何况还是拜在蜚声武林的师弟名下。

“阿落,去把果子洗一洗,晚上师父再给你打。”苏璇一言解围,小胡姬慌慌的兜着杨梅跑了。

叶庭打量师弟的气色,“你身上的炎毒如何?”

苏璇将一旁的蒲团推过去,不甚在意,“不运劲就无妨,暂时压在三焦经的天髎与天井之间。”

看来短期之内影响不大,叶庭坐下来思了一会,“近两天问了几名前辈,都道方外谷的鬼神医性情古怪,纵然备了千金,去了也要碰运气,不如先走一趟少室山,或许少林的洗髓经能将之化去。”

苏璇一怔,失笑道,“洗髓经是少林秘学,这情面要得极大,师兄不怕给人打出来?”

这些叶庭早有预想,倒不担心,“就凭你在九华山一役的人情,试一试无妨,不成再另说。不过当下时机确实不巧,少林最近也出了事。”

苏璇奇道,“除了朝暮阁,还有人敢同少林生事?”

小胡姬捧着一个大碗过来,放在两人身前,碗中的杨梅挂着水珠,洗得极干净。苏璇取了几枚给叶庭,将碗还给她,“好了,剩下的阿落自己吃。”

小胡姬不肯走,巴巴的看苏璇,直到他也取了两枚,才抱着碗下去了。

叶庭瞧这对师徒很不顺眼,念及还有更重要的事,暂时捺下,“可不正是朝暮阁,他们偷走了曾被你护下来的无量心经。”

苏璇大为意外,随手弹开果核,“他们竟然能从藏经阁得手?”

叶庭也只听闻了大概,所知不详,“据说澄心大师及时觉察,险些擒住窃贼,不料有朝暮阁和天星门的人在外接应,拼着折损护着那人逃了。”

这一消息非同小可,苏璇坐直了身体,“朝暮阁和天星门何时结了盟?”

朝暮阁的事,近几年苏璇听说了不少。据说行事越来越狠辣,扩张的手法骇人听闻。

无极帮的帮主给朝暮阁剐了皮肉,倒挂于门楣曝尸;海山堂的掌门与三名不肯降的旗主被削成了人彘;煅刀门的门主一家大小被绑在石磨上碾死;福清阁不单给一把烈火烧成了焦土,百余名弟子甚至被活活钉死在木桩上;其后还有千柳门、嵩阳派接连被屠,实力越强,抵抗越烈的往往下场最惨,以至武林中谈之色变,弱小的门派几乎望风而降。

天星门势头也不小,门主卫风以狠辣刚猛著称,但不如朝暮阁统御分明,令行禁止。人们原以为这两派迟早拼个你死我活,不想居然悄没声息的勾连到了一起。

叶庭心神沉沉,口中道,“少林那边证实消息无误,你猜这两派要做什么。”

苏璇想了好一会,“师兄这是考我?朝暮阁付出这么大代价,显然认定心经的秘密是真,哪来的把握?一介江湖帮派,处心积虑图谋前朝宝藏,也不怕引祸上身?师兄担心他们壮大了对正阳宫不利?”

叶庭摇了摇头,说出了隐忧,“正阳宫在朝堂与江湖俱有影响,他们不敢随便招惹,否则九华山一事岂会轻易作罢。只是朝暮阁如此飞速的扩张,倘若有不臣之心,宝藏就等于为虎添翼。”

逆谋最难的一是财资,二是兵丁,王侯与贵胄地位再高也不敢聚募私兵,否则逆谋的帽子落实,随之而来的就是抄家灭族。通过江湖帮派却是极好的遮掩,只要手腕得当,买通地方官,尽可以肆意扩充。

苏璇明白了几分,难免疑惑,“师兄疑心朝暮阁谋反?会不会猜过了?如今天下太平,怎么可能成事。”

叶庭也希望如此,然而师父的嘱咐在前,朝暮阁的野心越来越明显,实难乐观。不过此时多言无益,他暂时搁下,从怀中取出一方帖子,“你与威宁侯怎么会有金兰之义,他还邀你去六王的芙蓉宴。忘了我之前的叮嘱?不要私下结交王公贵族,当心莫名其妙的牵进是非。”

书帖抬头正是苏璇贤弟亲鉴,苏璇也颇为无奈,“我在建州偶然救了他,他以江湖人自居,性情也大方爽快,分别时他非要结义,我不好坚拒,末了才得知真名,哪想到身份如此尊贵。”

叶庭问了大概,猜想薄景焕二十余岁,当不至于城府过深,但总是不妥,再度提醒,“贵友慎交,你还是少与他往来。”

苏璇想了想,将帖子收起来,“师兄的话我记下了,其实他人不错,大战之前还特地备酒助阵,我该去谢一次,待离了金陵,相见也不会太多。”

第28章 芙蓉宴

阮氏兄妹此来金陵,实是受薄景焕之邀,名义上借的是探望叔祖的由头。

这位叔祖年事已高,宽厚仁和,对兄妹二人盛情而待,并不约束行止。阮凤轩在好友与新结识的世家子弟陪伴下四处游玩,格外快意。不过妹妹近日太过安静,连一向不大留意细琐的他也觉出了异样。

阮静妍似乎对一切游赏失了兴致,时时走神,心不在焉,就如此刻虽在品茶,三魂六魄不知飞去了哪重天,连兄长在眼前摇晃手指也未觉。

被无视了半晌的阮凤轩忍无可忍,“奴奴?”

阮静妍抬起睫,清眸漾起讶色。

阮凤轩狐疑的打量,“你最近是怎么了,魂不守舍,连景焕兄都看出来,私下询我是怎么回事。”

阮静妍秀颜一红,自不肯认,“哥哥多心了,我到了异地时常睡不好,精神差了些。”

阮凤轩将信将疑,重又询了一次,“那留园的芙蓉宴,你去不去?”

阮静妍藏着心事,什么宴会都索然无味,“天热不想走动,哥哥自己去吧,我留在宅子里练琴。”

她要是不去,薄景焕必会十分失望,阮凤轩极力鼓动,“练琴有什么意思,你不是爱看花?留园是威宁侯府的产业,芙蓉开得极好,所以今年被六王借去宴客,邀的全是贵客。还有吴王、陈王等,连斗败国师的正阳宫苏道长都请了,金陵的名士淑媛皆有与宴,去了就能结识几个闺中蜜友,来日结伴赏游,岂不是好?”

阮静妍的清眸亮起来,又极力抑住,“哥哥每次都夸大其辞,谁不知道苏道长得胜后闭门谢客,根本不参与邀宴,可见什么王公贵族云集也不可信,只怕压根没几个人。”

阮凤轩险些跳起来,“六王相请,谁敢不赏面,苏道长的帖子是薄世兄亲笔所书,还当我诳你不成,不信随我去看看,留园若无数百宾客,我那方红丝古砚输你。”

阮静妍闪了闪睫,宛如意动,“哥哥说得可是真的?”

一方红丝砚就诱动了妹妹,阮凤轩自觉计得,顿时得意起来。

薄景焕还在孝期,照说不该与宴,好在本朝风气不严,加上芙蓉宴是六王为东道,有些特别。

先帝膝下有六个儿子,除却两人早夭,一人继位,其他的均封了亲王。六皇子封相王,亦被称六王,他有位侧室与威宁侯老夫人沾亲,七拐八弯的扯起来,薄景焕还该叫他一声表姨丈,两家走动不少,相处熟稔。此次六王借了留园,薄景焕自然得协助筹办。

盛宴当日,众多贵客纷纷而来,薄景焕正与一名皇亲叙话,就见阮凤轩进了园子,洋洋自得的对他挤了挤眼,薄景焕不动声色的向他身后望去。

美丽的少女正随着兄长看过来,她浅浅一笑,如芙蓉初发,明秀无双,薄景焕再看不见其他,只觉满园仕女淑媛,无一人能及这份天然颜色。

倾心数年,薄景焕每年必赴琅琊,阮凤轩早看出了端倪,替他探过琅琊王的口风,唯有佳人仍一无所知,待兄妹二人回到琅琊,他就准备请人上门提亲,出了孝正式迎娶。此刻她笑靥如花,盈盈一礼,薄景焕回过神藏住爱恋,方与兄妹二人道了几句,管事报六王相邀,他唯有惋惜的暂离。

留园格局极大,楼阁亭台巍峨富丽,引御沟之水入园,夏日里碧叶连波,千万朵芙蓉翩然而绽,加上风流倜傥的王孙贵族、轻罗绮带的名门贵女,争相炫琴弄茶,斗诗书文,场面可谓极盛。角亭一簇人流觞,水岸一群人踏歌,处处皆是笑语欢声。

阮凤轩来金陵不久已交了一群朋友,自有熟识的聚在一起玩乐,他如鱼得水,兴致格外高涨。

阮静妍被一群淑媛簇拥着说话,偶然有人提起苏道长,她心头一跳,却见在场的女儿家均是羞涩又兴奋,对苏道长的各种消息津津乐道,连他并未入道及娶妻与否都知道得十分详尽。阮静妍既喜又忧,听得七上八下,一半心神在留意园内,历时许久,始终不见萦在心头的人,情绪渐渐变得寂落。

她明白自己想左了,相邀不等于必来,那人或许根本不会出现。

围绕左右的人太多,笑闹嘈扰不绝,阮静妍失望得近乎想立时离去,谴去寻兄长的丫环却久久未归,她实在抑不住,寻借口避开了热闹,独自走入了一条清幽的石径。

石径弯弯绕绕,碧柳烟丝蔓垂,一如她深晦的心事。不知几许折转,前方现出了一座雅亭,一个道衣青年在亭中静憩,身畔一丛金红的凌宵花。

亭檐投下深影,花枝开得绚烈,映着他清正的轮廓,宁熙的侧颜,连冠上的羽饰都格外分明。

阮静妍呼吸停了,失意到极处,猝然化成了无尽的惊喜。

她很想平静下来,端庄的上前行礼搭话,为之前的一切致谢。然而无数情绪如静水深流,让她生生的窒住了。或许他早已忘了她,根本不记得那一次偶然的善举,更不会懂她为何萦挂良久,至今铭记不忘。

阮静妍心头紊乱,眸子渐渐盈满了泪,垂着头忍住轻泣,再也保持不了仪态。

迷朦中眼前突然多了一双足履,他不知何时近前,修长的身形稍倾,清和的声音似有一点无奈,“怎么还是这样爱哭。”

一把亮烈的凌霄花递过来,簇簇如一团火,碧油的叶子展翘。一如数年前的长江之畔,曦柔的晨光中,少年微笑着递过一只野桃。

阮静妍忘了哭泣,心房瞬时沁出了甜,她垂睫接过花,既是委屈又是喜悦,半晌才说得出话。“你还认得我——当年都不肯记我的名儿——”

英姿挺秀的青年怔了一下,微微现出一丝窘色。

“我叫阮静妍,家人都唤我奴奴。”阮静妍含着泪笑了,桃腮上缀着水珠,鼻尖似玉樱轻红,凌宵花在她眼中炫烈绽放,一如欢悦而甜软的轻语,“我知道你叫苏璇,苏子的苏,天璇的璇。”

本朝三位亲王,吴王暴燥易怒,陈王喜挥霍纵宴,六王可算最为省心的一个。

两位亲王暂时未至,六王在一间花轩独坐,他衣饰修雅,脸相圆润,一看就是好脾气。正从轩窗欣赏园子内的情状。

薄景焕与六王极熟,被他唤过来陪伴,少不得说些趣事。

近期的话题,绕来绕去难免落在对战贵霜国师一事,六王正好对苏璇格外感兴趣,问得极详细,听完赞道,“难怪我听说你给苏道长备酒,原来是结义兄弟,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甚好。”

薄景焕原是临时起意结义,事后也觉此举甚智,“当日我就知他不同凡俗,幸好不曾错过,如今金陵多少人争相与他结交,哪还显得出不同。”

六王颇为嘉许,“能不惜身份,折节下交,可比你父亲可洒脱得多,此人如此能耐,未来说不定大有可用。”

一言正中薄景焕所想,少不得谦了两句。

六王摸了摸短须,眯眼一笑,“不过正阳宫的人端方,一些事未必便宜。有个吴王门下的清客,一直不得志,想换个有作为的主子,投到我这里,我看你倒是合适。”

六王身后的一名青年随从踏出,对薄景焕跪倒一叩,“草民何安,见过侯爷。”

朝野皆知吴王性燥,气量又小,门客来去不足为奇,薄景焕打量了两眼,见是个白皙干净的年轻人,温顺的垂着头,宛如教养良好的家犬。

六王在一旁闲闲道,“这人头脑活络,江湖门道极精,手下有几个使唤的人,你不妨试试,不好用就随手打发了。”

薄景焕暂时看不出这人有什么特异,既然六王荐了,少不得要承情,几句话间,何安已经改立在薄景焕身后。

六王压低声音,带笑加了一句,“别让旁人知晓,不然吴王又要同我闹眼。”

正当此时,窗外掀起一阵莺声欢笑,原来是一群美人争泛莲舟,六王颇有兴致的掠了一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日我可是将金陵高门仕女全请来了,你可有中意的?那个鹅黄衣裳的不错,好像是周常侍家,不过再漂亮,家里官职低了也不行,还得有个配得上的身份。”

薄景焕也在逡巡,他原是安排了几位堂妹陪伴佳人,此时发现她们正在围看士子联诗,阮凤轩则在池畔观舟,独有伊人不见芳踪,心底正在疑惑,忽逢六王的调侃,一时有些发窘。

六王老道,见他神情顿时失笑,“看来已是心有所属,是哪一家的?就在这园子里?”

薄景焕未及回答,一位管事来报,称是正阳宫的苏道长等了威宁侯许久,逢道观有事来唤,已先行辞去了。

薄景焕也知道苏璇来了,然而陪着六王,全忘了这一茬。

六王击节而叹,“满城王公大臣相邀,苏道长谢客养伤,未赴一人之宴,难得给面子来了留园,却是为你而来。”

薄景焕心中得意,面上显得平淡,“他的确是在养伤,我派人去三元观也是如此回话,大概伤势好了才出来走动。”

六王一笑,瞧了一眼他身后的何安,“君子不器,善假万物。有些人适合明着用,有些人适合暗着用,不拘一则尽用其长,方为大妙。”

薄景焕听弦知意,随之看了一眼。

何安垂手观鼻,恭顺有加,白净的脸庞不显半分神态。

第29章 紫金山

苏璇是被叶庭叫回来的。

小胡姬很怕叶庭,独自溜在院角,见他进了月门才飞快的奔过来,糯糯的唤了一声师父,小声道,“师伯好像不高兴。”

苏璇心情极好,并未在意,摸出带回来的芙蓉糕递给小徒弟,哄了两句后进了屋子。

叶庭看来确实心事重重,语气还好,“回来了?见着你那位义兄了?”

“去的时机不巧,他在陪伴亲王。”苏璇不觉一笑,飞扬的眉峰变得柔和,“倒是碰上一位故人,聊了好一阵。”

换了平日,叶庭定会发觉师弟的神态有些不同,然而他别有所虑,全未留意,“我收到消息,朝暮阁的长使现身于金陵附近,似乎带了不少人。”

苏璇知师兄一直对朝暮阁深怀警惕,登时专注起来,“他们想做什么?”

叶庭已然反复推敲,近乎可以确定,“能让长使亲出的绝非小事,金陵是天子脚下,辖制颇多,朝暮阁不会轻易妄为,附近也并无帮派可供征掠,所以我怀疑与无量心经有关。前朝覆亡得突然,假如真有黄金,藏不了太远,说不准就在金陵附近。”

苏璇一向信服,也不多问,“师兄想怎么做?”

叶庭深知这批财富非同小可,无论如何不能落于朝暮阁之手,奈何眼下没有确凿的证据,上报朝庭也难以取信。何况朝暮阁背后还有人,身份地位未显,万一打草惊蛇,必会在朝堂拔弄是非,稍有不慎,被动的反而成了正阳宫。

叶庭思来想去难有善策,又不能置之不理,唯有道,“你肋伤和炎毒未愈,留在观中养伤,我潜去探察,看情形相机而动。”

苏璇哪肯让师兄只身涉险,立时道,“肋伤不碍行动,炎毒不运心法则无妨,师兄不必担心,我潜去察探,你在观中等消息,有异常也好策应。”

叶庭虽是忧心忡忡,听得他如此回护也好笑,“好歹我是师兄,哪有遇事让师弟带伤上阵的,你尽可放心,没有足够的把握,我不会轻易与对方交锋。”

苏璇知他不易说服,改了折衷的法子,“那我与师兄同去。”

叶庭自然不肯应。

苏璇一扬眉,神气朗朗,说得理所当然,“要么我去,要么陪师兄一起,千万别让我留在观中应付那堆帖子,我可没师兄的耐性和本事,要实在不许,我自己跟缀过去。”

叶庭给他说得啼笑皆非,戏斥道,“口气不小,当师兄如今管不了你?忘了过去被一根剑鞘抽得满地乱跑?”

苏璇少时也有懒怠的时候,确受过叶庭代师管教,听得失笑,“师兄要打,等我伤好了随意,这一次先记着吧。”

江湖与朝堂千丝万缕,此事牵连极大,天都峰远隔千里,请示师长无论如何来不及,叶庭不得不独力决断。他还是首次面对这样的难题,想得越多压力越重,幸而成长起来的师弟英爽从容,已经有了肩挑风雨的力量,几句对答下来,叶庭的凝郁不知不觉化去,心绪也松了。

紫金山相传为金陵王气所在,山峰玉秀,起伏多变,宛如一条蜿蜒而盘的巨龙。潇潇江水分道而来,宛转流去,可谓上风上水,素有钟山龙蟠,石头虎踞之称。

南麓的梅花山自六朝以来闻名,梅开时香雪如海,花动金陵,盛绝一时。而今正值盛夏,岭上结了漫山的梅子,浑圆玲珑,青翠可爱,亦有一番风情。

紫金山隶属官林,禁砍伐渔猎,每逢金陵暑热浓时,就有王孙公子来山间消夏,守山吏受了命令,自会封山闭路,避免闲杂人等扰了清静。威宁侯府在紫金山亦有别院,薄景焕近日有事,无法相陪,于是邀了一群世家的公子小姐,伴着阮氏兄妹至紫金山治游。

这些年轻人少了拘管,分外快活,男子们在梅林斗酒猜拳、分曹射覆,闹得极响;女儿家多随兄长前来,与闺中友伴在一处亦是欢悦。及至午后,有人提起去攀山,几位无意玩乐的公子主动请缨作陪。世族娇女们平日难得走动,听了均是意动,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

阮静妍是被兄长硬拖来紫金山,她别有牵挂,满心的不情不愿,怎奈纵然意趣全无,她也不可能在当下回返城内,唯有随众一起,与新结识的金陵许家的许小姐搭了伴,携着丫环婆子向山巅行去。

紫金山的石阶修缮得方正齐整,女子行走也毫不费力。不过各人脚力有别,有人行得快,有人行得慢,不知不觉拉开了距离。许小姐身如细柳,格外赢弱,走不了多久已汗急气促,即使丫环相扶也不济,免不了一歇再歇,慢慢落在了最尾。

山气凉爽,人声渐远,山道静谧下来,阮静妍还不觉什么,许小姐的兄长许平阳颇为不满,在一旁不停数落妹妹拖了后腿,说得许小姐头深低下去,许平阳又转来与阮静妍搭话,满口奉承赞美。

阮静妍教养极好,纵然不喜,面上也是微笑,只不多言,偶尔几句也是与许小姐交谈。

对比起许平阳对妹妹的肆意贬责,郑氏一族的公子郑仲文就好得多,他同样倾慕阮静妍,却不似许平阳一般急近,还为许小姐分辩了几句。

许平阳一方面迷醉于佳人的温柔娇丽,一方面又担心落在最后被众人取笑,谴小厮奔到前方寻问吏役。待得了消息回报,他精神大振,喜孜孜道,“前方不远处有条乡民所用的小径,抵达山巅比主径快许多,请郡主和郑兄随我而行。”

阮静妍觉着不妥,踌躇道,“大家都从此道而行,为何要中途更易,慢一些也不妨事。”

郑仲文也不赞同,“许兄所言的小径未必适宜女子行走,再说游山本是赏心,何必紧赶。”

许平阳好容易觅到一条捷径,哪肯放弃,“小厮瞧过同是以石板铺就,行走十分便宜,路程缩减,郡主也可省几分脚力。此山并无杂人,且有丫环和仆役随行,加上我与郑公子护卫,尽可放心。”

许平阳极力坚持,几人都劝不过,等抵了岔路一看,小径确是石板嵌就,阮静妍不好再拒,只好改道而行。

小径别无人迹,山林越来越幽,行到一半成了坑洼不平的土路,间杂着大小不一的碎石。女子绣鞋底薄,许小姐走得足疼难忍,改由健妇背负而行;阮静妍只带了几名丫环,她不忍心唤其背负,勉力前行,忍得额际香汗涔涔。

许平阳好不心疼,将受命打探的小厮踹了几脚,骂得狗血淋头。奈何路已过半,回头更为耗时,一行人只有硬着头皮前行,好容易穿出一片槐林,赫然见前方有十余名蒙着脸的黑衣人,各持镐具,将地面翻挖得稀烂。

两下一望,俱是一怔。

许平阳正一肚子火,不顾对方是何来头就发作起来,高声喝道,“前头什么人?竟敢妄入官林!好大的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