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也罢、不是时候也好,反正福王都已经身在大殿中。他向着太后和皇帝行礼。仿佛没有听到太子妃的话般平声说:“今天晚上礼部尚书说还有最后一道大礼,可是太后和皇帝不在当然不成,百官等了良久,臣弟不得已过来促请。”

他的目光在四周转过:“呃,这里、出了什么事情?”他的目光在红鸾的身上微微停顿,那裙子上的红色让人心惊:不过他并没有特别的神色,好像那些红色并没有出现在他眼中。

太后淡淡的道:“没有什么,只是哀家忧心你们父皇的仙去,还有那个不长眼的人惹哀家着恼,倒是有些失态了。”她把事情搅上了身:“的确是要赶快过去,只是哀家还要问清楚些事情。”

看向太子妃:“你把刚刚的话给哀家说清楚吧。”她说这句话的时候平静的异常,就好像完全不曾和太子妃生过气一般。

元华的目光在太子妃的身上扫过,平平静静的收回来,可是眼角却分明有一丝高兴在。

红鸾没有想到太子能有如此的惊人之举,听到太后的话后她思量着:看来是在劫难逃,她愿意与不愿意这宫妃是做定了:而且还在半个时辰里接连高升,位价虽说依然不高但也算极为不同,很能引人注目了。

她对太子妃很不满,居然如此顶不住开口把她自己害了倒没有什么,只是却没有把她红鸾的行列中拉出来,实在是没有本事至极,做不了皇后的话,红鸾冷冷一晒,于太子妃来说是绝对的好事,至少能保得住性命。

皇帝在国丧之中会和女子鬼混?她真相抚额长叹,就凭皇帝的为人,现在哪怕是天仙下凡他再心动也不会动手动脚的,太子妃的脑子里果然全是豆腐渣。

太子妃也没有想到福王会来,正在愣神的有几分懊恼的时候就听到皇帝冷冰冰的质问,她心中的悔意马上就不翼而飞,只是因为福王在向太后和皇帝行礼而没有开口的机会,却用她的眼睛恨恨瞪了一眼元华。

然后当然没有忘掉冷玉,红鸾和吴宫人;太子妃能不恨嘛,都是这些狐媚子才会让皇帝做出失德之事,且让皇帝和她离了心,不然她哪里会被皇帝如此喝问?再说皇帝赁什么喝问她,是皇帝做错了好不好。

听到太后相询太子妃早就等不及的开口:“妾没有乱说,妾当然是亲眼所见,皇帝就是在刚刚他回来更衣到现在,至少是和两个宫婢作乐!”她被皇帝逼急了,醋海生皮那当然是无所顾忌的很。

508章狐媚

太子妃完全不顾福王在场,在她看来有福王更好,有这次的教训看皇帝以后还敢不敢乱来?从此之后当然会和她安生的守在一起,远离那些狐媚子:在她看来,皇帝已经是皇帝,福王除了能几坏皇帝的名声现在也翻不起浪花来。

太后听得愣住了,而福王也愣住了,只有皇帝气恼的喝道:“今天你给联说个清楚明白,如果元凭无据你就敢乱说,莫要怪联不念夫妻之情。”

太子妃却叫道:“难道后帝对妾还有夫妻之情?!”这话说得实在太过份了些,不止是皇帝的脸完全变青,就是太后和福王的脸色也极为不好看。

太后冷冷的看着她:“说!”她已经懒得和太子妃多话,盯着太子妃的目光就像是鹰在看一只可怜的兔子般。

红鸾看到太后的目光再扫过元华,心知太后想借此事发作太子妃了,想来太子妃这回真的有好果子可吃了。

她不同情太子妃,尤其在太子妃没有能拦住太后的旨意,这让红鸾目的地她就是个废物。

做为废物的太子妃地红鸾来说唯一的用处是,好存在那么元华就不会成为皇后,那红鸾的日子还能好过些;也是为此她很老实的趴在地上,没有去想落井下石的法子。

冷玉看着红鸾伏在地上也不动有些担心她,可是在大殿之上不敢开口唤她,悄悄移近些碰碰红鸾,看到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后松一口气,也学红鸾低下头不言不动,免得再有什么祸事找到自己身上来。

太子妃本就是要说的,被皇帝和太后冰冷的目光一激她更是有气:“皇上,妾原本想私下里劝说于您,可是您的眼中只有那几个狐媚子,逼得妾不得不事情禀于太后;皇上,妾这也是一番苦心,完全是为皇上您好啊。”

她说着说着悲从中来,泪水奔涌而下:“今天皇上回来更衣,不让妾去伺候却在书房里消磨了多半个时辰!妾后来问过,皇上并没有沐浴。后来,皇上好不容易出来了,妾请皇上用膳,后直是怎么答的妾,皇上还记得吗?”

“后直说,你自己用吧皇上无情学有事儿;”太子妃越说越委屈:“国丧之中您还有什么急事?可是不等妾答话,你就匆匆出去说了一句什么,快点不然饭菜都凉了——居然要去陪哪个狐媚子用…”

她的话没有说完,皇帝一脚就把她踢倒在地上,一双虎目几乎喷出火来:“你再敢嘴巴里不干净,朕、朕…”他朕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下文来,这个妻子其实以他父皇的名义定下来的,现在他的父皇尸骨未寒且他身为帝皇要休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太子妃被踢伏在地上哭着大叫:“狐媚了,狐媚子!皇上,您不让妾说妾偏要说,你为哪个狐媚子居然对妾动手脚,自古到今帝王可有你这样的?!”她说完失声痛哭。

太后颤微微的站起来指都会太子妃:“你、你…”然后仰面就向后倒了下去,把皇帝、福王等人都吓坏了,连忙冲过去接住太后。

好在太后只是气得头脑发晕,并没有真的晕死过去:如此一来太子妃也不好再大哭特哭,可是她却依然不服气,满肚子依然是季屈。

皇帝一手搅着太后,一手接过汤水来给太后喂了几勺,才把太后置在软榻了回头盯着满脸是泪的太子妃:“你是不是想知道朕到底去陪谁用晚膳?!”

红鸾也听的很吃惊,差点没有抬起头:原本她听太子妃的话以为她在胡说,皇帝怎么可能去陪人用饭?但是皇帝开口这一问就表明他真的去陪人用饭了,而且能让他如此维护女人当真很惊人。

要知道宠妾可以但不能灭妻啊,就是平常的老百姓家中都不可以做出宠妾灭妻的事情来,那是大罪要流放的:而皇帝如此做当真是极大的失德,难道皇帝不想要命了吗?

太子妃只是恨瞪着皇帝:“妾如何敢问?妾不过是略提提便挨了窝心脚,如果得知那人是谁,皇帝岂不是要杀了妾来灭口?!”

福王皱眉头,给太后捶着后背:“皇嫂,太皇气成这个样子,您少说两句就好。”这个女人不要说是母仪天下,就算让她做个官妃都给皇家丢脸。

不过太子妃所言对他极为有利,而他的目光不期然的扫过了红鸾,好像陪皇帝用膳的那个人就是红鸾般,而皇帝的话让他也看向了皇帝,不明白他这个聪明的骗了他十年左右的皇兄,如何会说出毁掉自己的话来。

皇帝真想再踢太子妃一脚,正想开口的时候太后挣扎着坐起来看着太子妃:“你们皇上今天是来陪哀家用饭,只是饭还没有用多少就被你给搅了,你所的那个狐媚子,就是哀家。”

太子妃完全的愣住了,看着太后连抽泣都忘掉了,皇帝是去陪太后了,那她,她岂不是闯下了大祸?!

“联,是去陪太后用膳的,你听清楚了吗?听清楚了吗?!”皇帝伏下身子在太子妃耳边吼完站直:“现在,你还有什么话要说?说,统统给联说出来。”

福王也极为吃惊,终于明白太后为什么差点晕过去,听他的母妃说过,太后身上有极重的一道伤痕,就是因为当年有位贵妃说她狐媚惑主而责罚她留下的,想来此时太后再次听到有人在她面前大骂她狐媚,都有杀人的冲动吧。

太后盯着太子妃:“你可知错了?”她这次是绝不会手软的,不好好的整治她一番,这后宫还真是要反了天去。

太子妃看着皇帝再看看太后,忽然大叫起来:“那更衣更了多半个时辰怎么说?不是和宫婢鬼…”她后面的话被一只杯子打断了,是太后掷过去的。

太后终于报了那一杯之仇。

太子妃的杯子没有打中太后,可是太后的杯子却打中了太子妃,淋得太子妃满头满脸都是水:“住口!皇帝是天下共主有多少事情要做,做什么事情非要让你知道才成?多半个时辰——皇帝会陪哀家用饭,正是为了商量因为秋雨不绝之地有灾情之事,为了此事皇帝自离开灵棚在书房想出三个法子,然后想问问哀家哪个好,再拿去和六部相商。”

509隨便你

“你的脑子里除了女人还有其它吗?”太后盯着太子妃:“皇帝在伤痛之中还不得不理国事——他的心情你想过吗?按礼守孝的时候不能处置国事,但是让皇帝、让哀家不理会那些灾民的生死,皇帝和哀家做得到吗?你们先帝有灵得知也定会痛骂儿孙,皇帝的难处你想过没有?女人,女人,你天天脑子里除了女人就不能想得有用的?”

太子妃完完全全的愣住了,而福王也愣住了。

秋雨不绝有地方成灾,此事他还不知道而皇帝却已经想出了法子,好厉害的手段!的确是他太过小瞧他的皇兄了;他看看太子妃目光闪了闪,不过有这样一位好皇嫂在,无疑是对自己的极大的臂助。

皇帝当日是不得已、或是无可选择,但今日来看迎娶这样一位妻子实在是皇帝所为最大的错事。

红鸾听到水患两个字身子轻轻一颤,就好像是伤处疼痛牵动的她;耳边响起的是震耳的水声,几乎就要冲口而出“救救那些人”的话来。因为冷玉在她身边以为她的伤很严重,担心的碰触她,才使得她清醒过来压下心底生出的冲动。

看着冷玉担心的目光她微微摇头,再次低下头不想让任何人看到她眼中的伤痛;皇帝是好皇帝,热孝中能不忘灾民以后也定能做个好皇帝的:原来她没有在意过皇帝是好还是坏,现在她却希望皇帝能是一个知道忧民的好皇帝,为此她愿意帮皇帝做任何事情。

只为不要再让人在大水中丧生,只为不要再让人在水中逃得性命后却因冻饿而死;她真得不想再听到亲身经历的惨剧,真得不想。

元华轻轻开口:“妾愿把所有金银之物拿出来,虽然不济什么也是妾为皇上分忧的一点心意;在水患之地的灾民没有安置好之前,妾每天每顿只用两个素菜,同时抄写经文向佛祖祈求水患之地的平安。”

紫玄和纤纤也上前跪倒:“妾意相同,请皇上恩准。”

皇帝闻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朕甚慰。”他看向太子妃虽然没有说话,但是那目光已经表明他的责难。

他上前亲自扶起元华:“你深明大义,很好很好。”轻轻的拍拍她的手:“不要累到自己,多注意身子知道吗?你只是吃素也不可以的,饭菜不可以减。”

相比元华的大义,太子妃的刚刚的胡闹更显得罪大恶极。太子妃看着落井下石的元华三人,她紧紧的咬着嘴唇说不出一句话来;在听到皇帝说他去陪太后用膳时,还想过要大声质问他在书房里更衣那么久是为什么的,现在她只庆幸自己没有问出口。

所有的一切都是她的错,皇帝并没有和谁在鬼混,她却无缘无故把红鸾三人招来毒打;最终大闹至打了元华、骂了太后,这罪过当真是不小了。眼下要怎么收拾她却没有半点想法,刚刚只是酸气堵住她的心,现在她只余下茫然与慌张。

“妾、妾…”她开口却涩涩的根本说不下去,直接开口认错只会让元华更得意罢了,再说要毒打红鸾三人她并不后悔,要说悔也只是没有能在今天除掉这三个眼中钉;当然,现在她最恨的那人不是红鸾而是元华。

太后看着太子妃:“你不是很有理吗,要打得也打了,要骂的也骂了,如今还苦着一张脸难道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她看向红鸾:“哀家刚刚还奇怪,红鸾是个极规矩的怎么可能会做出错事来,引得你如此大发雷霆之威;可是你是将来的皇后,哀家还是要给存体面的,才把红鸾打了。”

“今天,实在是委屈了红鸾这个丫头,让哀家心里真得很不舒服。”她长长叹息:“哀家这些年来不曾冤过一个人,今日却冤了你;红鸾,你可在心中怪哀家不分是非?”

红鸾听得吓得三魂出窍连忙以头触地:“奴婢不敢,奴婢没有;奴婢知道太后是为了奴婢好——让太子妃如此生气,不管如何都是奴婢的错,是应该被罚的。”

太后看着红鸾轻轻摇头:“听听,这样的丫头你居然想下那样的狠手;”她看向皇帝:“哀家想,要好好的补偿红鸾才是;宫中就是要赏罚分明才对,今天的事儿显然是我们做主子的不对。”

皇帝扫向红鸾:“皇祖母做主就是。”

太后看向太子妃:“你现在可会奉旨了?”她现在心里可顺过了气来,当然不会就此放过太子妃;太子妃刚刚敢抗她的旨,现在她就是要太子妃奉旨,如此方能让宫中之人尽皆知谁才是后宫之主。

太子妃叩头:“妾之大错妾不敢推脱,请皇上和太后责罚。”她没有直接答太后的话,可是如此请罪就是又回绝了太后。

红鸾听到太后旧事重提眼皮又是一跳,不过她打定主意随遇而安,并没有想法子摆脱宫妃的命运:反正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足够她在成为宫妃前查到那个仇人是谁了吧?如果查不到再想法子,此时她的命运却不是她能做主的。

真要爬上那个高高在上的位置,才能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吗?她的眉头微一动,眼睛看到的是太后的缎鞋,看得一时间有些痴了。

太后没有想到太子妃如今还敢抗旨,当即大怒冷声道:“那你说让哀家怎么责罚你是好?依你所为你认为你应该得个什么样的责罚?”她瞪着太子妃,如果不是她儿子的丧期,不要说太子妃只是个太子妃,就算是皇后现在也废了。

差点伤到太后又辱及太后是为大不孝,太子妃真可以去冷宫度过她的后半生;只是现在先帝尸骨未寒,皇帝并没有举行登基大典:太子妃不能让她去冷宫,因为她名义上是先帝给皇帝选得妻子。

太子妃也想明白了,不能犯得错都犯了就算是眼下服软太后就会放过她吗?皇帝已经不可靠,成为皇后是她还能自保,不然她也没有什么能怕的了,最终也不过就是那么一回事儿:能让她做皇后,她今天无论向太后低不低头她依然还会做皇后,此事现在并不取决太后的心思——她为什么要怕太后?!

她抬起头来看向太后平静的道:“但凭太后处置。”随便你,只要你高兴怎么着都成;只是,你敢吗?她的话没有说出来可是目光里却全有了,太后当然看得懂。

510暗示

太后再一次被太子妃气得心头翻涌,感觉只要张开嘴巴就会吐出血来;她有什么不敢的?她有什么不敢的?!只是,她不能那样做,为了她唯一的、已经长眠的儿子,她现在不能把太子妃送到冷宫去,那会在朝中形成了轩然大波且对她儿子的名声有碍。

狠狠的盯着太子妃,看着太子妃眼中的无惧与豁出一切的绝然,她咬着牙脸上的神色分不出是笑还是怒来:“嗯,很好,你总算是知错了;谁能没有错呢,尤其是在你们这些年纪轻轻的时候,有些事情想左了是难免的。”

“错了没有什么,只要知错且能改过就好;”她看向身边的皇帝:“是不是?”

皇帝欠身:“皇祖母说得是。”他看一眼太子妃斥道:“接太后的旨意,然后就去歇歇吧,你也累了大半晌。”这是在福王面前给太子妃留面子。

太后点头道:“这就是为什么要长辈在身边了,年纪不大谁都会犯错,就是圣贤也难免啊;可是老人家是过来人,看过听过经历过的事情多,自然就能对你们指点一二,免得走错路。”她长篇大论的说起了道理来,听得福王都有些奇怪。

不过这样的事情,以福王的身份明面上还是少掺和为妙,所以他只是躬身听训并不多话;只是一双眼睛不时的向皇帝看过去,两兄弟的目光微微相撞便分开,谁也没有直视过对方。

红鸾现在很想回去,秋季天凉啊,这地上冰冰的很不舒服;而且事情也就是这么个结局了,因为太后看得出来是意已决,如果她是太子妃现在就乖乖的奉旨:现在和太后斗是斗不过的,成为皇后也要伏低做小一段时间,然后根基稳固了太后也就无法可想。

可是太子妃不是红鸾,她伏在地上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绝不向太后低头;她听着太后的教训也不开口,打定主意反正太后让她下旨册封红鸾和冷玉,那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太后说着说着看向太子妃:“你做得错事情有可原,但是宫中是讲规矩的地方,所以哀家要提点你,让你改正过来才能使得宫中详和,使皇上能安心于国事。”她的眉尖挑动:“你不奉旨就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的认识到错,做为长辈却不能看着你错下去。”

她抬眼看看红鸾等人:“不然你会在宫中失去人心,如何能母仪天下?哀家会让人以你之名下旨的,过些时候你自然就会懂得哀家这样做可都是为了你好,为了皇帝好。”

说了那么多,最后这两句才是太后的目的;太子妃你不奉旨?好,你奉不奉旨无所谓,但是那道册封红鸾等人的旨意,却还是要以你的名义来发。在她说了那么多之后,不会有人觉得太后如此做有什么不妥,就如她所说她可是为了太子妃好。

太子妃猛得抬头:“妾,定会向所有人解释清楚的。”

皇帝斥她:“闭嘴,回去歇着吧。”依然是不用她去灵棚了,依然是要禁她的足。

太后看看她轻声细语的道:“哀家一番苦心你日后自然明白,到时候你只会感激哀家;哀家倒不是为了你们的感激,做为长辈只是希望你们都能好好的,不做错事情,就是哀家最大的高兴了。”

太子妃气苦:“太后,你不能这样做!”可是她要怎么才能阻止?太后是当着皇帝的面儿说出来的,可是皇帝没有要拦下太后的意思。

红鸾几人她是绝不会同意她们入宫为妃的,绝不;尤其更不可能是她的名义册封她们,太后的折辱她是绝不会就此接下来的:太后?要知道她还是皇后呢!宫中之事原本就不应该由太后插手的。

太后扶着皇帝的手站起来:“你听皇帝的话去歇着吧,以后你会明白的;皇帝,我们去吧,不能让你父皇等得太久。”

福王闻言连忙上前扶起太后的另外一只手:“您小心脚下。”他说着话的扫过红鸾,其实他很想添添乱的,只是大丧当中他实在是不好开口。

可是就在太后开口说要让红鸾成为宫妃的时候,他的心猛得一收缩,几乎让他当场失态脱口说出反对的话来;他反对是因为他想让红鸾陪着他;虽然克制住了自己,却还是把他自己吓了一跳。

原本他只是逗红鸾玩的,因为他感觉他的皇兄好像是喜欢这个小宫奴,而他想用红鸾在关键的时候打击他的皇兄:他们祖上就有位皇帝因为女人而了断自己,因为他的那个先祖对女人动了真心真情。

他没有想过皇帝会了断自己,但是能让他心乱就成;心乱就会出错,出错就是他最好的时机!可是这一切在太后说出要让红鸾做宫妃的霎间,变得好像并不是那么重要。

要成大事当然不用指着一个小宫奴有太大的作用,最大的作用还是他的布置,而小宫奴只是个小小的,小小的,小得不能再小的棋子罢了;放弃,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好。

他的心里生出这样的念头来,心里乱成了一锅粥,他有点搞不清自己是怎么了?难不成自己真得喜欢上了那个小宫奴,怎么可能!不过,他向来要强,可能是皇帝看上的东西和人,他都喜欢抢过来吧。

就算是心中乱糟糟的,可是他的头脑还在,因为有太子妃在一直反对把红鸾纳入妃嫔之中,热孝在身的他也就没有开口。但是他却没有料到太子妃如此不堪,居然只会说一句:我不同意——这有个屁用!他原本就对太子妃有极大的不满,现在恨不得给太子妃一脚,不敢相信世上有这样的笨人,入宫这不是纯粹来找死的嘛。

但想要阻止太后却只能靠太子妃,福王只能在心中把太子妃骂了一个狗血淋头出口气,嘴上却对太后道:“人死为大,儿臣认为有什么事回头再说吧;说不定明天皇嫂就想明白了。”他说到人死为大时,看向太子妃正好以身子挡住太后和皇帝的视线,和太子妃的目光撞在一起。

511章能明白吗

太子妃身后的紫玄等人因为刚刚出去请旨为灾民尽点心,得皇帝夸奖后拉到他身边站立,现在她的身后只有一个冰儿在,所以看到福王和太子妃目光相撞的霎间,对着太子妃眨了眨眼睛的,只有冰儿一个人。

冰儿不是有意看到的却同样是吓了一跳,吓得她几乎是魂飞魄散,因为她看懂了,就是因为看懂了,她才几乎要吓死,为了福王的眨眼,也为她居然被扯到这样的事情里。

她能做的就是面无表情还是面无表情,目光没有闪动就连呼吸也不能有改变,说实话,这有点难,可是她想活下去就要做到,做得就仿佛什么也没有看到才成。她如此想就如此做了,希望福王不会注意到她。

怕什么就会来什么这句话一点不假,福王偏偏和对太子妃眨过眼后,抬起眼皮看了她一眼,那一眼好像别有深意,让冰儿的心猛的加快三分,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她的小命可能要完了。

红鸾和冷玉爬到两边让开道路,爬的时候当然要注意四周,而她的胆子向来不小,所以此时她居然看了太子妃一眼,想知道太子妃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太子妃可是折腾掉了她半条小命,她怎么可能不想看看太子妃现在目瞪口呆,无法可想的模样。

事情就这么巧,红鸾看太子妃时正在抬头看向福王,她要看得不是福王,是太后,因为福王身体挡住了太后,所以她就看得人就变成了福王,而红鸾是下意识的看向太子妃所看的人,她都没有来得及细想目光就移了过去,正好看到福王对太子妃眨眼。

她的耳朵向来很好自然也没有漏听福王的话,所以在看到福王眨眼她也被吓了一跳,第一个反应就是低头,但是她低头到半截时又感觉自己这个样子太过心虚,而且现在太后和皇帝是不是也知道了呢?

她悄悄的看向太后和皇帝,太后在看元华而皇帝的目光却和红鸾撞了一个正着,把红鸾吓得目光一缩再次低头,心头小鹿撞得那个欢。

皇帝的目光平平的,可是她偏就在其中看一了一丝丝的愧疚,他愧疚个鬼啊!红鸾不知道为什么就恼了,在心中把皇帝骂了个大的——因为她不敢把自己的恼怒摆在脸上,一丝丝的也不敢,她只能在心里逞逞英雄。

福王的那个暗示,红鸾认为有点狠,不要说太子妃不肯那么对自己,就算是肯依着太子妃的脑袋她能看得懂吗?说实话,恨透了太子妃的红鸾现在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只想把太子妃弄个半死就成,全死是不可以的。

她骂完皇帝忍不住再次抬头看向太子妃:如果太子妃真狠得下心,那她要怎么做?真是让人为难啊,这个该死的福王!她现在又把怒火撇到了福王的头上,当然也只是在心底,脸上可是恭谨的很。

因为她对眼下的事情有非常的不满意,就算她能保得住性命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她一样很恼火。

刚刚还刚回去躺到软软的床上大睡的红鸾,现在却极为担心起来:太子妃,应该也得意不了多久,不管今天的结果如何,她笨的如此让人难以置信。又打了元华,太后和元华岂能让她活得舒服。

相信太子妃是不会放过她的,就像太子妃不会放过元华以及太后一样;无知者无畏,太子妃的胆子之大实在让红鸾叹为观止。太子妃再来寻麻烦定会是想取她的性命,可是真要除掉太子妃的话——先不要说有没有法子除掉太子妃,只要太子妃没有了元华就会上位,那她是不是也就到了鸟尽弓藏的时候?太后和元华可都不是心慈手软的主儿,尤其是元华。

就凭今天的事情连太后也被气的半死,但元华却得了好处;贤良之名定会被百官所称颂,日后太子妃只要有个什么过错,到时候她登上后位在朝中不会有什么阻力的。

让如此心机的元华登上后位,还不如让太子妃去做皇后好呢,至少红鸾勉强能够应付一二。

如果换作是元华,红鸾怕自己就是死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又是死在何人的手上。

事情就刚刚已经很棘手,怎么做都好像不对,让她很苦恼了,在没有想到两全的法子之前,太子妃还真的不能有大事儿,那么她就要想个法子自保才成。如此一想,好像成为宫妃也不是什么太难受的事情了,至少太子妃不能明目张胆的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了。

当然不会因为成为宫妃太子妃就会罢手,她只会更为疯狂,这是让红鸾最为头疼的事情。可是眼下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太子妃只怕真要死在她眼前了:她救还是不救?

救,太后和元华如何看她,会如何对付她?不救,太子妃真死在眼前,三个月后势必是元华登上后位,她能不能活过三个月去呢?而她的大仇却没有太多的头绪!

原本是两难的事情,被福王弄得更加难为人了,原要红鸾还不需要立时做出选择来,可是现在只要太子妃看懂了福王的暗示,真舍得对自己下手,她马上就要做出选择来:可是无论选哪一个,好像都不是活路。

她实在是恨极福王,他是不是和自己八字犯冲,怎么每次在这种要命的时候他都要出来捣乱?他不做怪会死吗——真想大声质问福王。

就如她没有注意到冰儿,吓得半死的冰儿也没有注意到她,谁也不知道对方看到福王对太子妃眨眼了,而太后和皇帝的脚步声响在她们的耳中她们都在用眼角余光注意着太子妃:她应该不会看得懂福王的暗示吧?

太子妃在发呆,看上去愣愣的保持着和福王目光相撞的姿势一动不动,而嘴巴也微微和张开着,是因为她原本要说太后不可以如此的,可是被福王眨了眨眼睛她把那句话给吓得咽了回去。

她也被吓了一跳,虽然不是很聪明但她也知道福王对皇位曾经有过企图,现在虽然大事已定但是福王对皇帝应该不会是忠心耿耿的。

512章难得聪明

连走过太子妃身边有一步过的福王,也怀疑太子妃是没有听懂自己的暗示,他在心中又咒骂了太子妃的愚蠢后,想再给太子妃点暗示:他知道妒可以让女人发狂的,像太子妃这样已经不能再愚蠢来解释的行为,在他的眼中就是发狂了。

因妒成狂的女人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他十分肯定此事;所以他才会给太子妃那样的暗示,看来想达到阻止红鸾为宫妃的话他要再给点暗示,却又不能让太后和皇帝生疑;不然他就会把自己陷进去。

唉,这很难,因为太子妃笨的让人光火,恨不能把她脑袋切开好好的洗一洗,看她能不能清楚点;他的目光不自禁的扫向红鸾,虽然他已经说服自己是因为自己好胜才会不舍得红鸾,但此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想看一眼她。

却正好看到红鸾和皇帝目光相撞的霎间,只是皇帝看上去很奇怪,就好像红鸾是个平常的宫人般,福王的眉头皱皱,再看一眼太后,顺着太后的目光再看到元华,他也就明白了,看来红鸾是太后的人丁点不假,而太后把红鸾打成这个样子那目的当然不言而明。

他心头一跳:如果有人把皇帝看上红鸾的事情证实给太后的话,红鸾定会被太后处死,对皇帝来说当然是严重打击吧?他的目光再次自红鸾的身上扫过,忽然就想到了她那双柔软的红唇。

他抿紧了唇,如此做也同有什么太大的好处,他的皇兄可最能忍人所不能忍的,相信红鸾的死不会让他真正的乱了分寸,想做帝皇的人,做了帝皇的人,有几个会真正的把儿女情长当回事儿?他不会,相信他的皇兄也不会。

至于他的那位先祖,嘿,历朝历代那样的帝皇有几人?那样的皇帝绝不会是他皇兄这样的性了,杀人于无形。

不说其它,只凭为太子时他能借刺客之手杀掉了他母妃安排的不少人,又借刺客之事用父皇的手除去杀掉不少,最后几年近太子身边的人哪里还有他母妃的人?!

可是太子平常的所为却让他及他的母妃,还有宫中所有的人都没有生出过疑心来;这样的人会为儿女私情而不顾那张龙椅吗?他不要太天真了好不好,除了把红鸾的性命弄丢了,他不会由此得到什么有用的好处.

霎间他心如止水,收回和红鸾相撞的目光再提醒太子妃一句:虽然想暗示太子妃不是个容易的事情,但也难不倒他.

红鸾分明在福王的眼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杀机,之后福王看她的目光却又变的有些温柔,这让她心生警兆:这个死福王又在想什么坏点子害我?怎么这些贵人就这么闲,一个两个都没有事情做,非要来寻我的麻烦呢?

她很想狠狠的瞪福王一眼,最终还是恭谨的收回目光,在心中骂了自己一句窝囊;唉,这宫里真不是人混的地方啊,她看着自己的衣初感慨了一番,不过随后她就收起这点子没有心的心思,又偷偷看一眼太子妃.

现在她只盼着太后和皇上走得快些,再快些,只要他们离开东宫那太子妃就算是想明白福王的暗示,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了,到时候她身边有许多的人伺候着,就算是狠得下心也会有人阻止他.

只是这种把希望宠托在他人身上的感觉,让她很难受,让她很难受;因为事情完全不在她的掌控之中,会发生什么变故完全不是她能预想到的.在宫中,有时变故就代表着失败,就代表着死.

红鸾恨恨看一眼太子妃,手猛得一缩既然做了宫妃那就努力往上爬吧,爬到再也无人想取自己性命就可以取自己性命的位子上去,爬到她可以握住所有人性命的位子上去,到那个时候她想报仇也就不难了.

想到做宫妃的好处,尤其是报仇所带来便利,让她心里好过许多,也火热了许多.

太子妃今天所为的最大错处,就是把红鸾逼得认可了宫妃,不再是那么的抗拒开始认命,并且开始想做了宫妃后对她报仇能有什么样好处:如果她不是笨得如猪,聪明一点点换个法子其实她可以得到红鸾相助的,因为她手中的权力可以帮到红鸾.

只是太子妃自己还不清楚,她只是开口叫道:"太后,你不可以那样做,妾,绝不奉旨!"她说完重重的叩下头去,"嘭嘭"有声.

红鸾和冰儿都在心中吐出一口长气,看来笨也不是没有好处的,太子妃果然没有明白福王的暗示.

而福王此时也找到开口的机会:"皇祖母,皇上^^^^^"他用余光看着太子妃,如果这次她再听不懂,回头他定要想个法子好好整治一番太子妃,免得她笨得把人气死.

福王的暗示还没有说出口,那边太子妃已经站了起来喊道:"妾不能让太后改变心意,可妾却绝对不会奉旨."说完低头掩面,对着一根宫柱就狠狠的撞了过去!

红鸾和冰儿吐出的那口气还没有吐出,也就吐到一半儿就被憋住了,两人脸色都是大变;只是红鸾是伏在地上并没有人注意到她,而冰儿反应倒是很快,连忙叫一声:"娘娘!"跟着扑过去拦太子妃.

如此一来冰儿脸上的惊容也就不会有人多想了.

福王没有想到太子妃原来是听懂了,只是不死心还想开口让太后回心转意,真是个蠢人啊,不过他对自己心中涌上来的痛快有点不解,其实他和太子妃并无仇怨,看到太子妃寻死他痛快什么?!

红鸾撑着上身,此时她才发现根本没得让她选,因为重伤的她不想说是救人了,就算是动一动都痛得她几乎要了命啊,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太子妃向柱子上撞去.

太后吃惊的回身,皇帝猛然转身,福王当然也是一脸的震惊;而殿上的宫人太监们更是乱作一团,有叫的也有那入宫年头长的扑上前去救人;太子妃如果真的撞死在宫桩了,他们这些伺候的人没有一个能活命.

该聪明的时候笨的要死,该笨的时候却千年难得一见的聪明起来,真是该死!红鸾也只能看着众人混在心中恨恨的骂了太子妃一声.

513章恶名

太子妃不知道被多少人在心中骂过她的笨,更有不少人对她的蠢笨恨得都有想掐死她的冲动,可是今天她脑子忽然灵光,却依然几乎让所有人恨得牙痒痒,你怎么就不能一直笨下去呢。

福王的神色间没有一丝不同,就连眼神也无异样;暗示太子妃只是第一步,在他身边的太后和皇帝可都不是平常人,只要他有些许的神色让太后或是皇帝生疑,此计不成功不说反而会被人利用。他极为清楚,所以他现在所为就真得当作此事同他无关,吓得愣在了当场。

皇帝的手在袖子里猛得攥紧,他克制着才没有扑过去拦下太子妃;倒不是他凉薄而关系太大了;他身怀武功被人知道,那这几年刺杀要怎么说?被人捉到这么大的把柄,他的皇位不保就是性命不保,他的性命不保就是很多人的性命不保。

为了太子妃一人他不能置身后那么多人的性命不顾,但是眼睁睁让他看着人死在他面前他真的无法做到无动于衷,双眼狠狠的瞪着太子妃,不就是想新进几位低位宫妃,就算没有红鸾两人,一样也有其他人。

不是他好色,而是按礼法来说,也为了皇帝的血脉延续,他就算没有再纳宫妃的念头,太后和百官也会劝劝他再进几位宫妃的;怎么也要有个十几位的才算正常,太子妃以死相逼,难不成以后都不许他再纳其他妃子?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太子妃不想让红鸾和冷玉为宫妃,也不是没有其它法子可想的,倒底现在是国丧还有三个月的时间,真到了要以性命相搏的地步吗?而且太子妃如此做,置太后于何地,又置他这个皇帝于何地呢。

惊,扰怒一齐涌上心头,他都分不出来哪一种情绪更重些,只来得及大叫:“快救人!拦下太子妃。”就处划在这种情形下他依然有着非人的冷静:"护住那根柱子。"

看到宫人和太监都要向太子妃扑过去,有无有近可是太子妃冲的那么急,除了冰儿拉下了她的玉佩来,其他人都还没有摸到太子妃的衣角,而那宫柱却无人理会,皇帝想到的法子就是桩子如果不是硬梆梆的,太子妃也就不会撞死血溅当场。

总算有人明白了皇帝的话,四五个人过去手拉手,背靠背的想挤在柱子前,想以身体为垫子阻住太子妃。

所有的一切都发生的很快,太子妃的寻死,皇帝的大叫几乎就是前后脚,而那几个想做肉垫的宫人太监还没有在柱子前站好,太子妃的头已经到了他们的面前。

太子妃是真的想不如死掉算了,反正皇帝也不喜欢她了,而太后和元华又有那么多的心计,她保苦还要受气?死了倒干净,也让世人看看皇家的太后是如何逼死孙媳的,也让百官们瞧瞧他们的皇帝是如何置妻子于不顾的。

她是存心要以死来报复太后和皇帝,这口气涌上她的脑袋根要就没有细想,反正就是想让太后知道她错的有多厉害,想让皇帝后悔一辈子,死意甚坚的她一头撞开一个宫人,继续向柱子冲过去。

而宫人和太监们都涌了上来,抓衣裙的,抓胳膊的,甚至还有人急得忘了分寸抓住了她的发髻;众人齐力下虽然按住了太子妃,可是太子妃的头已经撞在柱子上。

并没有见血,可是红肿立时就起来,不多的功夫便在额头上生出极大包来,人,也晕倒了。

正是因为皇帝见机快,那当在柱子前的宫人虽然被撞倒,却也卸去了太子妃的不少力道,才使得太子妃撞在柱子上而无性命之忧。

红鸾和冷玉对视一眼,都轻轻的吐出一口气来:没有见血人应该没有事儿。红鸾恨恨的看向福王,看他还是一脸的焦急与担忧,气得在心中啐了一口。

福王并不是想要太子妃的性命,他只是想要太子妃寻死之举罢了,所以太子妃没有事儿他也暗暗松了口气,然后在心中自嘲一句:自己居然还会心软怕害死人?!真是天下奇闻。

如今这个样子其实更好,太后注定要威信扫地了,而太子妃的所为也沾上了大不孝之名,至于三个月后的登基大典嘛,他眯起了眼睛来。

太后终于回过气来:“宣御医,宣御医!”她的脸看不出是什么颜色来,声音却失去了平常的雍容;她喊完看向皇帝:“她,没有事儿吧?”

皇帝轻抚太后的手看向太子妃道:“没有事儿的,这不是有很多人拉住了嘛。”他看向福王:“二弟,你扶太后回慈安宫…”受此惊吓太后显然不宜再去灵棚了,凤体要紧嘛。

太后却摇头:“哀家在这里,哀家哪里也不去。”她说的极为坚决,扶着福王的手又走回椅子那边,只是她的身体有些发软,如果不是福王扶着她只怕要倒在地上。

大风大浪不是没有见过,可是她一世英名差点就葬送到刚刚的霎间,在国丧期间,她的儿子还没有去陵寝她就逼了太子妃,就算她是太后也会被百官诟病的,到时候她就算能保得住太后之位,可是却再也不能插手宫中之事,更不要说是朝政了,且以后的日子真得要与青灯古佛相伴,那种凄凉她不想要。

那样的凄凉原来一直都是她给其他人的,绝不能应了某些贱婢所说的报应,她也要去伴青灯古佛。

对,她现在怒极,比起刚刚太子妃差点用茶盏砸到她,比起刚刚太子妃打了元华,比起刚刚太子妃当众抗旨不从让她下不来台,都更要怒上十成!她从来没有如此怒过,因为太子妃差一点就当真毁了她。

皇帝过去试了试太子妃的鼻息,知道她只是晕过去终于真正的放下心来,用力在她的人中狠狠掐了几下子,使太子妃醒了过来;他先看向太后:“她无事,太后放心。”

太后听到后是安心了,可是心中的火气更盛,就处划气得半死又如何?现在她还敢向太子妃发作吗?如果再发作一句半句的,太子妃再来个寻死觅活;就算是不在她的面前,可是有了这么一交,她也难逃逼死未来皇后的恶名。

514章退让

太子妃如果今天真的死在她面前,她就是百口莫辩,谁让她正巧有侄孙女元华在宫中呢?到时候百官们会如何想?世人会如何说?人言可畏的道理,她很早之前就知道。所以此时就算当真气的半死,这口气她也只能暂时咽下去。

太子妃悠悠醒转看到皇帝的脸就在眼前,泪水就涌了出来,喃喃的开口却倒底没有说出来什么话。

皇帝看着她皱紧眉头:“不孝,大不孝,你要置皇祖母于何地,其居心当诛!”但是他随即又叹了一口气看看太后,又对太子妃道:“朕知道你不是这样的人,只是一时迷了心窍,一会儿御医让他们好好瞧瞧;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有得商量,你还是先顾好自己身子要紧。”

太子妃只听到了皇帝前一段责难的话,当即就是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哪里还能开口说得出话来,她真没有想到皇帝如此绝情,在她死里逃生居然还要大声责怪她,此时应该受到责难的人不是她,是太后才对。

她这一哭让皇帝看着她左右为难起来,抱她起来到软榻了安置吧,那定会让太后心里更难受,可是任她在地上躺着也不是法子,撞得这一下子可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