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像知道皇帝的难处,元华此时过来伸手和紫玄,纤纤自皇帝的手上接过太子妃,并且轻轻的扶她坐起来:“你去旁边躺一躺,有什么话慢慢和皇上还有太后说,千万要仔细自己的身子,不要让太后和皇上担心。”

皇帝还想说点什么时,那边太后却悲泣起来,直说要不活了追随她的儿子去九泉之下,也免得落个逼迫人的恶名,太后一面落泪一面拉着尚仪的手道:“哀家还是去了吧,一心为人打算也没有指望谁领情,可是落得如此哪里如跟着你们先帝去了省心干净?这祖宗的基业,就由着他们闹腾去吧,哀家也是管不了得。”

这下好了,太子妃刚刚救得醒转了,太后那里就又要不活了;皇帝就感觉自己的头变得有三个那么大,却不得不上前跪倒在地上:“皇祖母,是儿臣的不好,是儿臣的不孝,无情定要保重凤体,如果您当真那么狠心,儿臣岂不是没有人疼了嘛,儿臣自幼失母,现在父皇也撒手西归,皇祖母您怎么忍心?就是为了孙儿您老人家也要保重凤体才是。”

“不然就是孙儿的大不孝,万死也难赎其罪啊。”他说完叩头:“皇祖母,孙儿可只有您可以依靠了。”他这一跪福王也不能不跪了,他一叩头福王也只能跟着叩头。

“皇祖母,您千万要保重凤体。”福王当然不能落于皇帝之后:“父皇刚刚离开,您怎么忍心不管我们?国不能没有您,孙儿们更不能没有您啊。”

太后却落泪水止非要寻死不可:“哀家差一点逼着我们天朝没有了皇后,哀家要去向先帝,先祖们去请罪啊,哀家的确不应该过问宫中之事,哀家就算是好心可是哀家也是失去儿子没有了依靠的人,以后这日子…”她垂泪没有再说下去。

尚仪是连连安抚可是半点也用不管。

红鸾看得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太后的雍容华贵的样子她常见,就算是刚刚太后发作她没有失去皇家应有的气势,可是现在的太后如果上上下下换上村妇的行头,就如同是她村子里孤苦无依,全赖村中人接济的老妇人。

不过那老妇人也没有像太后现在这样悲苦,她一向很乐天知命的。红鸾真的不明白太后这是要做什么,太子妃又没有死,按着皇帝的说法她可是大不孝的。

冷玉看红鸾的样子冷冷一笑,见左右无人,所有人都围在太后和太子妃那里,便用极低的声音道:“怎么说她的名声也不好听,此事传出去百官里御史只怕会有些人有话要说,而且到现在了,皇帝可不曾封…”她挑挑眉头没有再说下去。

红鸾看着太后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怪不得太后能扶她的病儿子做上皇位,怪不得大后能成为太后;太让她开眼界了。

她佩服那种靠自己爬上高位的人,可是更佩服的却是在高位却能放下身段的人,就如老乞丐所说,能放下身段的人才是世上最难对付的人,因为世人好体面,尤其达官贵人更好体面,能放下体面二字的达官贵人,那是绝对不能招惹的人,到时候死你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现在太后有不是,可是大不是却在太子妃身上,因为太子妃的大不孝所以连累到皇帝,太后这是在逼皇帝啊,堂堂太后能用出这样的手段来,真真是让人不齿却更让红鸾佩服,也更让红鸾惊心。

皇帝终于叩头:“是孙儿的不是,皇祖母莫要伤心,自现在起,自宫中到朝中尊称皇祖母为太皇太后!宫中之事还要皇祖母多提点,免得她们处少不更事做错事情。”他到底还是如了太皇太后的心意。

原本他是想在登基之后明告天下时再封诰的,那个时候封诰也不违礼,因为先封诰他在太皇太后面前只会更加的被动,但是谁也没有料到太子妃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但此时不封诰都不成。

太皇太后还是又垂泪了一阵子才抱住皇帝哭道:“哀家就是舍不得你啊。”和皇帝抱头痛哭后她才收了泪,不再提寻死觅活的事儿。

太子妃一直没有开口,其实皇帝向她使了可不是一次眼色,就想让她开口向太皇太后请罪,说不定事情还有转机,可是太子妃却抿着嘴就是不肯开口,她是巴不得太皇太后真得去死呢。只是她却忘了,太皇太后真死了——不用真死,只是真做出寻死的举动来,皇后马上就会换人做。

还有什么不孝是比逼死太后更大的?皇帝到时候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他也无力回天!

可惜,太子妃此时笨得如同平常,根本不懂也没有去想,皇帝无奈之下只能先让了步。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元华身子一晃,尖叫着向后仰倒,而太子妃却正在用力甩开纤纤自己向软榻走去,不要想马虎过去,就算是太皇太后她也要个准话儿,红鸾这两个宫婢休想一步登天。

红鸾也想尖叫,因为元华正在向她倒过来,她伤重躲不开,就是能躲开也不能躲,何况元华在刚刚看过她一眼,虽然不知道元华那一眼是不是另有含意,如此时也只能当她是有含意:就是要以身做垫子接住元华。

可是——,她的眼睛猛的一缩,元华的身子并不是向她倒过来,确切来说会倒在她身边的地上!元华是不是被太子妃所害她不知道,可是她却分明看到元华眼中有寒光闪过:现在元华要算计的人,是自己!不是疑问,红鸾是十成十的肯定。

515章失态

红鸾原也没有想到元华会倒下,殿上没有人想到元华会摔倒,虽然元华是太后的侄孙女,但以她的位份来说摔一下子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就是皇后摔一下子,明摆着是死不得的又能是多么天大的事情吗?

但是元华眼中的寒光,还有摔下来的方向与位置分明都是算计好的:虽然不懂元华想要谋算自己什么,不过她摔在自己身边顶多算是她护主不利,看在她满身是伤的份上也不会有人会真的为难她才对。

再说红鸾在霎间也来不及想那么多,第一个反应就是她定要接住元华,不管元华想谋算她什么只要接住了元华,那就不会有什么害处了;她伤重起不了身,只能向元华摔倒的那个地方滚过去。

可是元华却偏偏偏在叫起来:“红鸾,不要——!”喊完她也摔了下来,却不是摔在红鸾以为她会摔倒的地方,而是滚出去狠狠撞在了一旁的宫柱上。

比元华早一步的尖叫却是纤纤,纤纤被太子妃用力一甩脚下不稳,一脚重重的踩到了紫玄的脚上,而紫玄正在低头不知道想什么被踩之后才大叫想后退,可是脚被纤纤踩住,立时向后倒去。

紫玄想也不想的伸手抓向纤纤的衣裙,纤纤本身就站不稳被紫玄一扯两个人便摔在地上滚作一团,自然是免不了惊叫与痛叫,把宫人们观察家是召过了几个到身边。

红鸾向一边滚只想以身子接住元华,被砸个半死也好过被元华算计个正着,她除了滚那么一滚外——时间那么紧她也只能滚一滚,就算是想多翻动一下身子也来不及得,就连伸出出去接住元华都做不到。

她滚过去想接住元华没有错,错就错在她没有想到元华是不是想让她接住,所以她刚翻过大半个身子,向上的那侧身体就传一一阵巨痛,差点让她滚出眼泪来:是元华。元华好像算准她会滚过来想接住自己,所以倒下来的姿势就是侧着的,先和红鸾身体接触的就是她的一只胳膊。

元华的胳膊是屈起的,手肘狠狠的落在红鸾的肋骨上,撞痛红鸾的同时也使得她自己的身子在稍稍一沾红鸾的身体后,向外滚出去撞在宫柱上。

中计了。

红鸾感到疼痛的霎间就明白过来,可是太晚了。她看向元华一时间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自救,自入宫以来她被人算计了很多次,不是没有被人算个正着过,只是她都想到法子或是有古安平,在人相助而脱险,但是今天她完全没有反击之力。

元华摔倒在地上,并且还撞上了柱子,摔在地上可能八成要怪太子妃,可是撞在柱子上却要怪罪于红鸾的。

她看着元华痛叫抱住自己的肚子,虽然有点怀疑那么一滚一掸的力道不足以伤到元华,可是看元华的样子好像又不似作假,心中很是忐忑:元华伤的越重她的罪过就越大,可是以眼下的情形来说,元华还不到非要除掉她的时候,那元华如此做的用意是什么。

殿上已经大乱,不少宫人拥到元华的身边,却因为元华的痛苦样子不敢立时把她扶起来,还有不少宫人扶起跌倒的紫玄和纤纤,查看她们是不是受了伤。

太皇太后那里已经站起来,身子有着轻微不易觉察的颤抖,看着元华那边却没有立时开口,脸上,眼中全是担忧,极大的担忧——不过就是摔了一下子,就算是比紫玄二人多撞了一下柱子,又能伤到多重?

红鸾很不解太皇太后为什么会那么的担心,就好像元华这一撞会没有命般,不,确切的来说,太皇太后的担心倒像是元华一摔一撞而把她的性命给弄丢了,红鸾再偷看太后太后,心猛得一缩额头几乎是马上就见了汗水。

太子妃根本没有走到软榻那边,被殿上连番的尖叫吓了一跳,吃惊的回头看到元华撞在宫柱上,眼底闪过了几分高兴,更多的却是惋惜,元华怎么就没有撞死呢。

原本围在她身边的宫人几个奔到元华那边,使得她极为不高兴,回头看一眼冰儿再用目光一扫那几个宫人,虽然没有说话可是冰儿却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皇帝的脸色大变,几步就奔到元华身前推开众人伸手把元华抱起:“你怎么样?”语气里掩不住的焦急,少有的失态。

福王也被元华的尖叫和她那声喝斥红鸾的话吓了一跳,看到元华的样子再看看红鸾,他的眉头微微一皱,当目光落在皇帝的身上时他的眉头忽然挑起,然后扶下太后微垂下头掩住了他唇边的那丝笑意。

红鸾听到皇帝的那句话,就知道自己八成是真的闯下了大祸,如果真像她所猜想的那样,那她还真有可能被活活打死,想到此处她转头看向太子妃,却发现太子妃完全没有觉察到什么,居然扶着冰儿的肩膀站在那里很有点幸灾乐祸的样子。

太子妃不地是没有想到是因为她元华才会摔倒的吧?再说了,此时就算再高兴也要忍住,怎么能把幸灾乐祸挂在脸上,让每个看到她脸的人都知道她在想什么呢。

指着太子妃是不成了,红鸾低下头:皇帝那个样子不把自己生吞活录就是好的,而太后更不用指望——元华那里有个三长两短的,她会是第一个想要自己性无孔不入人;现在无人可以指望,只能依靠自己。

红鸾就算是在刚刚也没有如此清晰的认识,在宫中就处划太后和皇帝也会有想她的性命的那一刻,所以就处划太的和皇帝平常并无想害她之心也是不能完全信赖之人,能信赖的只有她自己,最终的生死关心她能领先的唯有自己。

谁有本事,谁有权力,谁的地位尊贵无比都是无用,只有她有本事,她有权力,她的地位尊贵无比才是真正的有用。

自知道父母乡亲是被人所害后,她也第一次想清楚依靠他人报仇,借力报仇是那么的不可靠,而她能报的大仇的机会绝对不多,可是一次失误或是稍稍的信错一人,或是信赖的人不再相助,她就会功亏一篑,她输不起。

就如现在,如果她是太皇太后,那元华敢算计她吗、就算是算计又有何用,自己可以轻而易兴趣的除掉元华,而不是像现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她飞快的转着脑子,可是法子在此时并不那么好想,尤其是和她站在一起的那人是太子妃。

516软榻

太子妃犹不知自己闯了大祸,或者是说她根本不在乎?反正就算是冰儿扯了她的衣袖,给她递了眼色,可是她依然站在那里不言不动,完全没有把殿上的大乱放在眼中:她现在没有去软榻上躺下,就已经很给太皇太后和元华的脸面了。

做戏那么高难度的事情,她不太擅长也懒得应付太皇太后,所以她心安理得的站在那里看热闹,只是在冰儿哀求的目光下换上平静的神色,不再把她心中的幸灾乐祸和不悄挂在脸上。

是的,她极度的不屑,不过就是摔了一下,又撞了一下,真当自己是多么娇贵的人儿嘛,居然就那么叫天叫地的痛呼出声:她刚刚还掸了一下子,头上那么大的包她不也没有像元华似的嘛,不过就是代此得些皇帝的怜爱罢了,狐媚的手段。

红鸾再看看太子妃,心知太子妃不连累她已经不错不可能会和她联合脱险的;她轻轻的一咬牙,事到如今那就只能把太子妃推出去了,反正她害自己不只一次。

事实上红鸾如果不是迫在眉睫真得不会算计到太子妃的身上去,现在她保太子妃还不来及呢:元华这样的人怎么能让她上位?!可是现在她没有其它选择,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江湖习惯,她也只能先过了眼下再说其它。

至于太子妃,应该不会因此就人地位不保,怎么说现在是国丧看在先帝的份儿上,看在皇家的脸面上,太子妃暂时应该不会有事的,就算是她有事,也强过自己有事不是?

红鸾打算认错,不过只认个无心之错,就算是被责罚她也应该会保住性命的,因为她的用心可是好的。

元华却始终没有开口说话,只是倚在皇帝胸前抱着肚子时大时小的痛呼着,不管皇帝多么焦急,多么担心,她却就是不回符号皇帝。

太皇太后重重的握了一下福王的手:“皇帝,元华她怎么样?”她没有问元华而是问皇帝,本身就带着责问的意思;她现在很生气,不然不会说出责备皇帝的话来。

皇帝抬着看向太皇太后,然后看向身边的众人:“御医呢?御医呢?”刚刚就传了御医,可是到现在人还没有到,他当然是极为生气的。

巧的是皇帝刚刚发作御医那里已经进来叩头,原来御医们也在灵棚里给先帝守灵,听到传御医他又赶回去拿东西所以才过来的晚了。

“快,过来给良娣看看她是怎么了?”皇帝没有时间和御医计较,直接吩咐他做事。

御医看看元华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有说就要过去给元华诊脉:而此时的太子妃脸色又变了,这名御医是给她叫来的,却没有想到先给元华诊治,皇帝眼中还有她这个妻子吗?宫中还有尊卑上下的规矩吗?

红鸾看到御医安稳不少,只是元华的伤不重她的过错也就不大,她在心中祈祷老天的保佑,一定要保佑元华什么事情也没有,就是元华没有吃过痛才会如此痛呼不止。

就在此时有个宫人忽然指着元华的裙子用不小的声音道:“血,血,良娣流血了!”这名宫人被吓的不轻,喊完腿一软就会在了地上。

皇帝闻言脸色变的有些发白:“什么?!”他在看向元华:“你…?”发现元华已经晕过去了,他看向御医大叫:“还不过来诊治?救不转良娣,保不住联的龙儿你就等死吧。”

满殿之上只有皇帝咆哮,而红鸾听到皇帝的喊声眼前一黑险些没有提上气来,果然和她猜想的一样:元华有了身孕。

那御医却跪在地上:“皇上,皇上,臣主治外伤,不通妇科之症啊。皇上开恩,皇上开恩啊。”他可没有本事保住龙胎,此时实话实说他还有活命的机会,怎么说他可是奉召前来,要看的只是太子妃的外伤。

皇帝闻言抱起元华:“传御医,所有的御医!”他把人放在软榻上眉头紧锁。

太后太后在听到“有血”时眼前就是一黑,接着听到眼前的御医居然不能救治元华和她的胎儿,她再也站不住双腿发软就要跌倒,幸亏福王和尚仪在身侧,连忙扶住好安置她在软榻上躺下。

太子妃此时左右看看,两张软榻了都有了人,她撞了个半死现在却没有人理会,连个让她躺躺缓口气的地方也没有,再加上那御医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她的伤也无人照料,当即就气个半死,咬牙吩咐冰儿:“本宫头晕支撑不住了,快让人抬美人榻来。”

说完她身子一软就挂到了冰儿的身上,倒把冰儿吓了一跳:“来人,来人,娘娘晕倒了。”于是又是一阵忙乱,只是皇帝并没有过来看她,不过就是多了张榻让她躺躺。

就连御医也没有过来,虽然他是主治外伤的元华流血不止,太皇太后又晕倒昏迷不醒,他忙的是一头大汗,哪里顾得上太子妃?主要是皇帝没有吩咐他,他也就没有想起此事来。

红鸾看着殿上的忙乱心中一叹,真不知道太皇太后醒过来会如何可发作,会不会开口就要了自己的性命?她看一眼太子妃,只要把太皇太后的注意力引到太子妃那边去就好,到时太皇太后也就不会盯着她这个小女官了。

冷玉轻轻一碰她:“也不是没有生机的,依我看太子妃可不会就此算了,要知道太皇太后还没有收回她旨意,而且此时我看太子妃也是气坏了,晕倒不太可能气得心疼倒是真的。”她看一眼元华:“怀了龙胎怎么宫中没有半点消息?”

红鸾也有疑惑,可是话是自皇帝的口中喊出来,看来皇帝是知道且确定的,应该不会有假才对。而且看太皇太后的脸色她应该也是知道的,倒是太子妃是半点也不知道,还有一点可疑,那就是元华根本不显的,再说按她侍寝的日子来说龙胎的日子也不多,一摔一撞孩子就会没有了。?

517章姨甥

红鸾村子里的大肚子婆们天天在家里,在田里摸爬滚打的,上上下下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听大家的话也是要让大肚婆们小心在意,可是有那不小心跌一跤的也没有什么事儿,红鸾真的没有听到村子里谁那么容易把孩子弄没了,当然,双身子这种事情红鸾她个大姑娘也不懂多少,也不过是偶尔听到那么一句半句的。

眼前元华的确是流血了,可能这些富贵中人不能向她村中的那些大肚子婆娘相比吧;她没有再想下去,一会儿反正就有御医来了;就算是想清楚她敢对众人说出来吗?那分明就是找死,那元华的龙胎大家说有她就同样跟着说有了。

红鸾心中还有一事不能对任何人说,那就是元华摔倒时所有的谋算,没有一步算漏了,就那么义无反顾的倒下来;龙胎对于宫妃来说那是等同于性命的,元华是当真狠得这份心,还是说——?

她打了一个冷颤低头,不敢再看向元华那边,要是元华万一清醒过来看到他,元华是个极为聪慧的女子,如果她有点点的异样就会让她猜出什么来。

有很多事情是要烂在肚子里,在宫里才能活得久:并不是什么事情都要看透,很多时候不知道一些事情反而长命些,她不敢再想下去,也不愿再想下去。

红鸾把心思又用到了太子妃和太皇太后的身上,太子妃现在可是她的“救命符”,而太皇太后醒了之后的雷霆之怒关系着她的性命,所以现在元华如何根本不怎么重要;小产的人要多休息,相信她也没有多少再出手的机会了才对。

先醒过来的人当然是太子妃,她原要就不是真的晕倒了,见御医都不过来她也就没有好气的半坐起来看热闹,一双眼睛阴郁的可怕。

太皇太后醒过来后,抬头第一眼看到太子妃极为不满,舍着恼怒的目光,她的气再也忍不住:“现在如了你的心意,你开心了?!”

太子妃看着太皇太后:“哪里如了我的心?我堂堂的太子妃,将来的皇后,这可是您老人家说的吧,可是在这里晕了半天,痛了半天,可曾有人过来问一声?可有御医过来为我诊过脉,敷药?!太皇太后,妾如此在您的心里算是罪有应得是不是?”

她开口就不会善罢甘休,因为她实在是忍得太久了:“我是东宫的太子妃,元华良娣有了身孕——这事儿我可是不知道的,这身孕的事情还真作不得准;”她回头看向身后的冰儿:“取簿子来查查元华良娣的月事时间,我记得好像就在这几日吧?”

好利害!红鸾听得都恨不得鼓掌,怎么太子妃猛然间变聪明了,想到刚刚冰儿和太子妃的交头结耳,她心中也就明了;看来冰儿倒真是冰雪聪明,她原来的主母还真是没有给她取错名字。

太皇太后指着太子妃气得手直颤,可是却硬生生的没有说出一个字来:龙胎没有了当然是大事,可是宫中的规矩就是宫妃有孕要请御医诊断,禀明皇后和皇帝——以后皇后便有了照顾宫妃的责任;如果宫妃的孩子有个差错,皇后当然是要被责问的。

但是皇帝大喊也罢,她太皇太后知道也好,可是元华的身孕并没有记录在案且没有禀明太子妃,按照规矩来说太子妃当然可以不承认元华有过身孕,同时太皇太后想指责太子妃害元华失去龙胎,更是无从说起。

太皇太后没有想到自己会被一个愚笨的人问得哑口无言,但是她很快就盯着太子妃道:“皇帝刚刚的话你没有听到?哀家看你就是心嫉元华有孕,所以才故意推她跌倒的对不对?你好狠毒的心肠,要知道那可是皇帝的骨肉,我们皇家的血脉!”

太子妃被问的有些慌张,倒底不是她自己的头脑想出来的主意,三两下之后便不知道如何应对;听得红鸾想过去掐死太子妃,你只要继续刚刚的话就可以,怎么说你可是皇帝的妻子,元华首先要回明的人不是皇帝而应该是你。

没有回明你你就是不承认她腹中的胎儿,此事也只能不了了之,同时当然也解了红鸾的危;但是太子妃却被太皇太后的话引着走了,红鸾再着急也只能干瞪眼,只盼着太子妃不要开口承认了元华肚子里有孩子就好。

太皇太后盯着太子妃:“怎么不说话了?紫玄,纤纤,你们说,刚刚是不是太了妃推了元华一把。”她的侄女既然失去孩子,那就让太子妃拿后位来补吧。

红鸾正巧也正看向紫玄,发现她并没有注意殿上的任何的混乱,居然在看福王!虽然只是一霎,可是她分明看到紫玄的眼中闪过晶莹的东西,而福王的脸也微微有变:他们如果不是姨甥俩,红鸾真得会想到旁处去的。

听到太皇太后的话,回话的也是纤纤而不是紫玄,因为她明显反应慢了一步被纤纤抢先,纤纤上前行礼:“太皇太后容禀,妾是被太子妃甩开的,当时妾正和元华姐姐扶着太子妃,生怕太子妃再跌倒受伤。”

她没有直说太子妃推倒了元华,可是话中的意思却已经很清楚明白;而太子妃也无话可驳,因为她的确是狠狠的甩力甩开元华和纤纤;只是纤纤没有摔倒,而元华却那么倒霉的跌倒在地上。

如果不是元华跌倒了,她还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会知道元华有了身孕;太子妃咬牙:怪不得皇帝把元华疼到了心坎上,原来是因为怀上了龙胎,也因此元华才有那天大的野心,想取代她成为皇后吧?

太子妃指着纤纤怒道:“你居然说这种话,本宫只是甩开你们的手,不稀罕你们别有用心的伺候,怎么你没有跌倒而她却跌倒了?她就算是有了身孕又如何,本宫根本不知道又哪里会害她。”

红鸾听得把头无力的放在自己手上,伏在地上半晌没有呼吸,实在是被太子妃的笨气得头脑发晕:你说冰儿去取簿子了,你按着刚刚的话说下去多好?到时候至少大家也会对元华生疑,太皇太后和皇帝又如何能责罚于你?

可是太子妃偏就在话中承认元华有孕了,冰儿那么聪明,好用的法子被她用得一塌糊涂,真是枉费那个冰儿冒死救她。

518章共谋

“哀家正要问你,同样是要甩开元华和她们的手,为什么元华会垂直摔倒,而纤纤如果不被紫玄拉扯的话根本不会摔倒?”她喝问到这里忽然看向紫玄:“你说,为什么要把纤纤拉倒在地上?”她还真是多疑。

原来红鸾真的不曾发现太皇太后多疑,听到她喝问紫玄不自禁的看她一眼,猜测她是故意为之还是真的疑心到紫玄身上;不管怎么说太皇太后是不喜欢紫玄和纤纤的,除掉紫玄二人对元华只有好处。

紫玄吓了一跳连跪下:“是纤纤妹妹踩到了妾的脚,妾想后退的时候站立不稳才去扯纤纤妹妹的衣服,请太皇太后恕罪。”她真的没有料到还会发生这些事情,原本在救下太子妃的时候,她还以为今天晚上的事情就会到此为止了。

太皇太后又盯向太子妃:“那你告诉哀家,为什么你甩开两个人却用得力道不同,致使元华跌倒?嗯,没有想到你还记得各人的月事,做事倒真的很认真,是不是就是因此你才发觉了元华有身孕,才会在今天对元华下毒手?”

“先前你就掌了元华,你是不是想元华大闹起来好给你机会,好让你下手害元华小产;却没有想到元华敬重你,被打了也没有多说一个字,你才在元华就要跟哀家走时下毒手的?”太皇太后越说越像有那么一回事儿,听得红鸾不得不佩服。

睁眼说瞎话的人多了去,不过能像太皇太后这样把瞎话说的如此理直气壮大,如同真有此事般相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宫中的才姜才当真是辣啊。

红鸾知道此时正是好时机,为了自己的小命她不能总是趴在地上什么事情也不做,要知道她可是没有看戏的那种份量:“太皇太后容禀,是奴婢的错,奴婢原想接住良娣的,却没有想到反而让良娣受伤更重。”

她开口立时招来两明一暗三道目光的瞪视,明着的两道目光是太皇太后和福王,他们两个人当然是想不到红鸾会自投罗网,这个时候插嘴不是自找死?尤其是福王,他刚刚走神了半晌,回过神来后就又记起红鸾当下的危险,正在想法子助她脱身——上次他利用红鸾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很不开心,现在有机会他当然想能和红鸾扯平。

太皇太后就是恼意居多,她不是忘掉了红鸾只是眼下要先对付太子妃,至于红鸾的那点错也不是有心的,要不要追究自然要看元华的意思,所以她才没有看过红鸾一眼,只是没有想到这个红鸾居然自作聪明想必是打主意借太子妃洗清她的错。

这让太皇太后很不满意,看红鸾的目光就如同两把刀子般,却没有立时开口喝问。

那道暗地的目光却是皇帝的,他是在怪红鸾把事情搅上身,其实只要太皇太后不问罪于红鸾,他看太皇太后应该还有事情用到红鸾,不会当真拿红鸾怎样的;他呢,也就假装忘了元华在地上的滚动和红鸾,就此放过红鸾:不然他要救红鸾就要大费一番周折。

他看向红鸾那一眼很隐秘,就算是在他怀中的元华也没有发现;倒是红鸾因为被他瞪了一眼,倒是有所察觉只是不敢偏头看过去

红鸾被三人瞪得头皮发麻,却不得不继续叩头道:“是奴婢没有护住良娣,愿领任何责罚;只求上天保佑良娣,让奴婢做什么奴婢也元怨无悔。如果不是良娣突然的摔倒,或者是奴婢没有受伤在身…”她说到这里一顿没有再说下去,因为被太子妃冷冷的盯上了:“奴婢愿意领罚。”

她的话分明就是在指责太子妃,至少她是事先根本不知情的,如果没有太子妃的那一推,那元华当然不会倒在她身上后再滚出去了,大错当然是在太子妃的身上。她的意思殿上的众人都听得懂,太子妃也不例外。

而她也不担心会有人怀疑太子妃和她串通一气,因为太子妃恨不得她死全宫里的人都知道,绝非是做假。

太皇太后的脸色稍稍好看一些,可是不等她开口,那边太子妃已经一瘸一拐的向红鸾走去:“你个宫奴,居然敢开口诬本宫?”她没有想到红鸾的胆子如此大,居然想把所有的罪过都扣在她身上。

原本她就很难说的清楚了,再加上红鸾这几句话,她岂不是更加的百口莫辩:“分明就是你想害良娣吧?你对皇帝的那点非份的想法,宫里哪个不知道?而你又掌理着宫奴,想必是探知良娣有身孕,所以今天你才会动手害良娣,并且还想借此除掉本宫吧?!”说的话倒是有几分宫中人的样子,可惜是脑子依然是不够用。

红鸾看着回来的冰儿扶着太子妃走过来,慢慢的道:“奴婢重伤在身,敢问娘娘奴婢如何能让良娣在娘娘的身边摔倒?如果事情当真如此,那只能说娘娘是奴婢的共谋了。”

她说完当然引来了太子妃的大喝:“你胡说,本宫会是你的共谋,你也配?!分明就是你要害良娣。”太子妃只会咬住一句话,根本找不到什么证实她的话是对的。

红鸾一字一句的道:“娘娘说是奴婢所为就是奴婢所为,奴婢也不敢强辩,只是太皇太后和皇帝定会问娘娘,您为什么要听我一个宫婢的话而把良娣推倒在地上呢?如果不是你听到奴婢的话,那良娣根本不会摔倒,奴婢又如何会害到良娣。”

“伶牙利齿的宫奴,该死。”太子妃辩不过红鸾也不辩了。已经走到红鸾的跟前抬腿就踢向红鸾的头;她不能拿太皇太后如何,还无法这个小小的女官嘛。

她抬起腿来的时候却没有注意到红鸾的眼亮了亮,不要说是她了就是殿上任何一人也没有看到红鸾的不同。

太皇太后的怒喝,太子妃是半点也没有听到耳朵里,根本已经充耳不闻;而那些过来拦她的宫人和太监却也不敢真对她对手,所以她行事没有半点顾忌。

现在只有先把红鸾打死或是打晕她才能有救:冰儿到时定会以说辞,让大家相信是红鸾要害元华同她无关,她也是被谋害的那个人。

519章相信我吗

冰儿扯她几次衣裙太子妃都不管不顾,根本不理睬冰儿的暗示,很清楚冰儿是想阻止她,太子妃向来认为冰儿什么都好就是胆子太小,不是这个不行就是那个不好,但当她依着自己的性子行事后,冰儿却总能想到法子为她善后。

所以现在她是没有半点迟疑,弄死红鸾冰儿定会想到法子救她:冰儿不敢不救的,因为如果她要被问过错那冰儿就是死罪;此事她在进宫前母亲已经对她说过了,让她不必对冰儿有任何顾忌而在冰儿这里缩手缩脚没有主子的样儿。

今天她如果不找个替死鬼,就真得迟早会被太皇太后这个老太婆给送进冷宫,三个月以后肯定是不能封后了;就算是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可是眼下这一关她就极难过得去。

现在没有时间去想太多,更没有功夫和冰儿商量什么,谁让这个该死的宫奴偏要开口呢?送上门来的替罪羊不用太可惜,再说此事她也寻不至其他人可以顶罪的人:不是她随便指一个太皇太后那个老不死的都会相信。

最好的法子就是弄死这个可恶的宫奴再让冰儿去想法子善后,到那里定能把罪过都推到红鸾身上的;太子妃打定主意那脚是狠狠的踢向红鸾的太阳鹤,她知道自己一脚要不了红鸾的性命,可是多踢几脚就算是踢不死也应该能踢晕,到时候还不全由着她来说。

红鸾把攒了半天的力气都用了出来,连身上的疼痛都顾不得了,双手准确的抓住太子妃的脚,口里却大喊:“娘娘饶命,娘娘饶命。”她一面说一面扭动着身子好像要躲开太子妃,同时把太了妃的脚扔了回去。

只是扔的很不是地方,那只被扔回去的脚正好打在,根本还没有反过来的太子妃另外一脚的伤口上;原本用伤腿站立就不稳的太子妃这下哪里还能站得住,当即就向红鸾摔了过去。

冰儿要拉住她可是力弱反而被太子妃带倒,主仆二人就摔在红鸾的身上,把红鸾砸得痛呼一声,眼泪什么的马上就涌了出来,却只敢道:“饶命,娘娘饶命。”

太皇太后气得指都会太子妃主仆:“尚仪,给我请她回来!”

福王的眉头又微不可见的动了动,看到红鸾衣裙上又浸上了新鲜的红色,就知道她的伤口又裂开了,他心中就是一痛,却也不敢当着太皇太后的面儿表现出什么来,要知道他还有热孝在身,同时心中的疼痛也让他有些发愣,目光便悄悄的转过去看一眼紫玄。

却没有想正发现紫玄正在看他,两人的目光一触即分,没有人注意到;大家都在看红鸾和太子妃。

皇帝的目光隐晦的扫过红鸾的身上,回头抱着元华的手微微紧了紧:“元华,元华,你不要吓我。”然后又大声怒吼:“御医呢,再不来让他们不必来了,直接去天牢等死吧。”

无人不认为皇帝这是在担心元华,就连元华也也是这样想的,她轻轻的哼了一声“醒转”过来:“皇,皇上…”当真是气弱游丝。

太子妃和冰儿的衣服纠缠在一起,又被红鸾无意压住一角在身下,一时半儿居然没有爬起来。而太子妃和冰儿的头不止一次把红鸾的头撞向地面,痛得红鸾咧嘴吡牙却不敢大声呼痛。

撞人的也痛吧,太子妃再一次不小心掸到红鸾的头后,居然一脸呆愣停下了挣扎,可是她却被冰儿又拉倒压在红鸾的身上,之后她可能是折腾的累了手脚挣扎的慢了许多,也没有再用力的在红鸾身上踢来踹去个不停,当然,还是免不了要踹上几下子的。

只是大家没有注意太子妃在红鸾的身上踹了红几脚,都在当看太子妃和冰儿的挣扎,又拉又扯的马她们主仆弄起来,好不容易在尚仪赶过来之后,把太子妃和冰儿才拉起来,可是太子妃回头看了一眼红鸾:“不要想本宫会放过你。”

尚仪真想封住太子妃的嘴,你不说大家也知道,可是你不要给我们这些人添麻烦好不好?回去好好坐着吧。

太子妃却用力推开尚仪的手:“滚到一边去,本宫自己有脚。”也不再理会跟上来的尚仪,径直向皇帝那边走去。

尚仪连忙过去相拦:“娘娘,太皇太后有旨,让您过去坐下议事。”她不得不陪笑脸了,因为太子妃现在还是太子妃,是一日就是她一日的主子;至少当着众人的面儿她是不会给太子妃半点脸子的。

她很了解太皇太后,应该是宫中最了解太皇太后的人:太皇太后原本的位份可不高,可曾经落魄被宫里的人踩到脚底,所以无论太皇太后怎么收拾人,她是绝不会对宫中的贵人们表现出一分的不屑来——只要还是宫中的贵人就是她名义上的主子。

太皇太后这些年来没有少说她厚道,虽然好像流露出几丝不满,可是尚仪自己心里清楚,太皇太皇其实是极高兴的,不然慈安宫的尚仪早就换旁人来做了。

太子妃却根本不给尚仪半分面子,一把推开她:“让开,莫要挡了本宫的路。”

太皇太后大怒:“给哀家…”

皇帝那里也在大吼:“不要拦她,让她过来看她做的好事,联也要看看她过来还要想做干什么好事儿!”

听到皇帝的话太皇太后没有再说下去,尚仪当然也就闪到一旁,太了妃便直奔皇帝和元华的位置而去;但是行到皇帝身边只是略略一停,看着皇帝的眼睛道:“皇上,不是妾做得妾真是不知道她有身孕,皇上相信不相信妾身的话?”

她原本就没有多少心机,此时更没有用心机,就那样看着皇帝清清楚楚的问道:“你相信不相信我?”

皇帝看着她的眼睛微微失神,真的有霎间失神,张了张居然没有说上话来;他在太子妃的纯粹的目光下真的想点头,因为他知道元华根本就不是太子妃推倒,太子妃也根本不知道元华有身孕。

但是——。

太皇太后此时喝道:“你还有脸问皇帝相信不相信你?!”

520章老母猪上树了

皇帝没有答太子妃的话,只是看着她道:“你还不去向太皇太后请罪,然后去给列祖列宗请罪?”这虽然是责备的话,好像是不相信太子妃的话,但是此时让太子妃去给列祖列宗请罪,其实无疑也是在保她。

一日夫妻百日恩。就算太子妃再笨再蠢,可是她的心思皇帝是知道的,因为太子妃真的没有多少心机,那点子城府落到皇帝的眼中是毫无遮拦。

皇帝不是不恼太子妃的妒,不是不恨太子妃的蠢,可是刚刚那一霎间太子妃的眼中纯净的让他猛得记起,眼前的人是他的妻,忽然间他就生出了愧疚,忽然间他就有莫名的心软,才会说出那句话来,想给她一条明路。

至少,太子妃这次真的是被人冤枉,被人陷害,做为她的夫,她的天,皇帝岂能落井下石?太子妃就算不配做皇后,可是皇帝也并不想让元华为后,否则太子妃也不会是眼前之人了:不管是自哪个想法皇帝总之不想太皇太后现在向太子妃发难。

太子妃闻言却笑了笑,笑得凄凉至极:“皇上不相信妾?好,妾定要让皇上相信,妾在此事绝没有虚言——良娣不是我推倒的。”她看一眼红鸾:“对,妾刚刚笨得让人发笑吧,居然想用这个该死的宫奴来顶罪,皇上,妾现在起绝不对您说半句虚言。”

“良娣的摔倒不是妾所为,就算是妾用力大些也不至于人推倒,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妾真的不知道良娣有身孕;”她说到这里看看冰儿手上的册子:“今天应该就是良娣的月事之日,没有人向妾禀明过,就算良娣有身孕没有妆印玺,三个月内身孕都不算的。”

“妾又何罪之有?”她这次倒把红鸾盼着她说出来的话都说了出来,可是事情至此这几句已经无力回天了:“对,良娣的龙胎也与那个该死的宫奴无关,她原本是想救良娣的吧?奈何。”

太子妃说到这里才才吸了一口气:“妾的清白,妾要让皇上您;”她抬头看向太皇太后:“更要让太皇太后您胆魄,妾绝无害良娣龙胎之意。”

太皇太后冷冷的道:“花言七语无非就是想洗清罪过,想用夫妻之情打动皇帝吗?你的所为众人看得清清楚楚,容不得你抵赖。”听到太子妃的话她也生出疑心来,因为太子妃真的不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如果不是实情就算是有人指点她也绝做不到如此自然逼真。

能把红演得如同真的,可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就算不是太子妃所为又如何?反正她想要的只是皇后之位,如果三个月元华就能一举封后,带来的好处那是不用说得,所以她压下心中的疑惑,一口咬定太子妃就是想害元华。

红鸾伏在地上,用余光看着太子妃的一举一动,其实她只是在看太子妃的脚,听到她说那么多的话,让她的鼻尖上都冒出了汗水来,不过她现在的伤得不轻全身上下痛的都是汗,倒也不会让人注意到脸上的汗水多了一些。

冷玉倒是有所察觉,只是认为红鸾的伤势更重了,可是两人是待罪之身她根本就无法可想。

太子妃不再说话,自皇帝的身边走开,没有回头一直向前走去。

就在太皇太后看到太子妃快要走到窗边几榻上想叫时,就听到外面太监们大喊:“御医院众人奉召前来,救见皇上、太皇太后。”

皇帝猛的抬头:“宣,让他们统统给联滚进来,快,有一个算一个,殿上只要一人不好,就让他们不好,就让他们不必再准备回家了,天牢里已经空出房间来等他们。”

皇帝的话只说到一定太皇太后那里已经叫道:“拦下她!”不过救人要紧,皇帝当然要把话说完才回头。

却看到太子妃已经扑到窗边的几榻上,抓起篮子里的剪刀就以尖端抵在了自己的脖子上:“都给本宫滚开!”她的手指很用力,指节都因此而泛白。

太皇太后喊晚上,因为她也是在看那那个针线浅竹篮才想到的;她也顾不得正在诊脉中的元华,扶着福王的手站起来:“放不,你想做什么?真的想陷哀家和皇上不义,想陷你们族于死地吗?”

没想到太子妃会故伎重施,只是换了个花样罢了。

福王吸了口凉气好像是牙疼抚了抚自己左边的脸,太子妃真笨得可以,寻死的法子用一次就足够了,再用第二次就实在是没有太大的作用,百官们会明白,太子妃三番两次的寻死只是要胁太皇太后和皇帝嘛,这样的皇后他们会想要?

可是他这次料错,精明的福王都没想到太子妃会如此聪明,不,应该说是奸狡的时候,让他把下巴都掉到了地上。

太子妃以剪刀抵着自己的咽喉:“妾万言也难以证实自己的清白,唯有一死才能还自己一个清名,不被人所诬;”她看向太皇太后:“妾死在这里却难以让世人知道,要对不起先帝——万一人用谎言欺骗天下人,那妾就是一死也只是个罪妃。”

“妾死了是不是罪妃倒罢了,可是妾是先帝所选,妾不能让先帝英魂不远就蒙受骂名,所以妾要到先帝面前回明所的一切,让百官们自辩其中的是非曲直!”她一面说一面向外行去,小心的注意着宫人和太监们:“滚开,统统给本宫滚出三十步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