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修负手而立,面色渐冷,身后严平出声:

“我们是京城来的,途径扬州府,不知所犯何罪?竟被无辜缉拿,说是朝廷钦犯,不知府衙大人可有通缉手令?”

周奉天一愣,没想到自己还没找他们算账,他们倒先跟自己要起了通缉手令。

“抓你们几个外乡人,要什么手令。府衙大人的话就是手令!识相的赶紧跪下认罪,别等我大刑伺候。”

叶瑾修冷哼:“我倒想问问,你们想怎样大刑伺候?”

叶瑾修的声音很冷,毕竟是在沙场上历练多年的,不开口的时候,身上还有点文弱气质,如今一开口,别说文弱气质了,就是那一点点的书卷气都所剩无几了。

周奉天突然感觉到一股压力油然而生,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股压力从何而来,明明他才是坐在堂上的老爷,明明这些人是被押送来的阶下囚。

“大,大胆!”周奉天心虚的时候总会这般大喝一声,既可以壮胆,又可以吓唬堂下人。

“姐夫,别跟他们废话了,直接用刑吧。”

比起周奉天的胆小,胡田的胆子明显要大很多,从令签盒子里直接取了一根抛在地上,让周奉天想阻拦都没来得及,胡田的意思是,别跟这些人废话了,问不出个所以然不说,还浪费时间,直接动手不是能更快解决嘛。

令签落地,官差们敲响刑板,只等周奉天下令就立刻动手。

就在这时,外头跑进来一个人,跪在堂前对周奉天禀告:

“大人,禹王殿下驾到,已经到门口了。”

周奉天一听,吓得猛然站起,说话都结巴了。

“禹,禹王殿下?哎哟,快快快,快去迎接。”

周奉天的心被一句‘禹王殿下’吓得顿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慌慌张张跑到门口,果真看见禹王殿下冷着一张脸,带着一行护卫从大门走入。

“参,参见禹王殿下,殿下驾到,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周奉天磕磕巴巴的把禹王萧承启迎进了门,萧承启进门之后,第一眼就看见了站在大堂上的叶瑾修一行人,还收到席宝珠悄悄给他递来的一记眼色。

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禹王殿下不动声色指着问道:

“干什么的?”

虽然这句话没有主语,但周奉天立刻就明白殿下这是在问自己的话,赶忙上前恭恭敬敬的回禀:

“回殿下,一帮惹事的外乡人,给抓了回来,正审问着呢。”

萧承启疑惑着坐到周奉天的位置上,头上明镜高悬四个字看起来尤其讽刺。

“外乡人…”萧承启勾唇一笑,好整以暇的又问周奉天:“周知府,我记得我几天前就跟你吩咐过,让你去码头盯着点,宣平候就在这几天要到了,你人迎到了没有?”

周奉天听完萧承启的话,立刻就明白了禹王殿下突然驾临的意思,原来是问宣平候的,对此周奉天早就想好了一套说辞:

“王爷请放心,下官早已派人在各个码头守候,只要侯爷的船一出现,下官必然第一时间回禀殿下。”

萧承启挑了挑眉,胡田从官差手里接过茶杯,亲自送到萧承启面前,谄媚道:“王爷请喝茶。”

萧承启不置可否,端起茶杯,好整以暇的往堂下瞥去,漫不经心的问:

“周知府,你的人到底认识不认识宣平候的样貌,别回头接错了人,那本王可不会轻饶的。”

周奉天一拍胸脯:

“王爷尽管放心,侯爷的样子下官多年前见过,早已命画师将侯爷的画像画出来,分发给各个码头守候的人,绝对不会接错人的。”

萧承启似笑非笑,放下杯子:

“有画像就好办了。拿一张来我瞧瞧。”

周奉天心里纳闷王爷怎么突然对宣平候的画像感兴趣,可毕竟是王爷吩咐的,他怎么敢多问,赶忙挥手叫人下去把他亲口叙述,画师画出来的宣平候画像取了过来。

第60章 第 60 章

第六十章

周奉天命人取来的画像, 将之恭恭敬敬的送到了萧承启的案前, 萧承启凑上前去看了两眼,只见那画像中的叶瑾修身穿盔甲, 腰佩长剑,手拿缨枪,威武不凡,画师的笔力还不错,把叶瑾修穿战甲时的神态描绘的有几分神似。

只不过这脸…怎么看怎么像门神,眼如铜铃般瞪大, 面如恶煞, 将这张脸与堂下那张俊脸对比, 萧承启紧抿双唇才忍住没当场笑出来,对叶瑾修身后的席宝珠招招手, 席宝珠捧着肚子赶紧小跑过来, 从知府周奉天身边经过, 刚要出声质问, 却见那女子直接走到禹王殿下身旁,从殿下手中接过了那张宣平候的画像。

周奉天瞧那女子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心上一紧,疑惑想着,这女子怎么好像跟禹王殿下认识似的?心中这般疑惑,口中便问了出来:

“殿下, 这位…”

可还没等他把话问完, 就见看到画像的女子忽的捧着肚子大笑起来, 她这一笑,让萧承启也终于憋不住了,两人不合时宜的拍案大笑起来,完全把我们的周知府给笑懵了。

萧承启将那画像对周奉天扬了扬,让他近前说话:“你每天就让人拿着这画像在码头等宣平候啊?”

周奉天低头看着画像,并不觉得哪里有什么问题,他不是吹嘘,他多年前真的见过一回宣平候,那时宣平候还年轻,打了第一场胜仗回来,坐在马背上,就是穿着战甲,拿着缨枪,少年将军,威武不凡,他远远瞧了好几眼,就是这样的。

“是,是啊。下官见过宣平候的,他…”

“他什么他?你是不是觉得宣平候脑子有问题,来你扬州府是身穿盔甲,手持缨枪来吗?”萧承启简直要被这个知府给笑死了。

先前在驿站,叶瑾修的人来了,却不见他,一问之下才知道叶瑾修带媳妇儿逛街去了,可还没怎么想呢,又听人回来禀报说叶瑾修和他媳妇儿都给抓了。

萧承启马不停蹄的过来看怎么回事,想知道那扬州知府到底是有多蠢,现在看见了,果然不是一般的蠢。

周奉天恍然大悟,一拍脑壳:

“哦哦哦,殿下您说的是这个。是是是,侯爷绝不会穿盔甲来,这样这样这样,下官这就命人给侯爷换身装扮,让他…”

萧承启实在看不下去了,指了指他身后不远处仍旧负手而立,面无表情的叶瑾修,稍加提点:

“你呀,就找人照着你身后那位先生画就可以了。”

周奉天愣了愣,回头看了一眼叶瑾修,还是没反应过来,说道:“殿下您开玩笑,那是钦犯,怎么能按照他画…”

说着说着,周奉天就说不下去了,被泥浆堵住的脑袋终于开窍了些,僵硬着回头又仔细看了一眼叶瑾修,只见他眉眼俱厉,说不出的渗人。

咽了下无处安放的口水,周奉天只觉得汗如雨下,止都止不住。

因为凭着他多年前刻入记忆中的那个画面,他突然觉得眼前这文弱书生打扮的男子,跟他印象中那个宣平候有那么几分相似,不是打扮,而是眼神,这人的眼神,比几年前刚打胜仗回来的宣平候似乎还要厉害些…

双膝一软,周奉天赶忙扶住他的知府桌案一角,将今日发生的一切全都给串联起来。

这帮外乡人武功高强,谁都不怕,明知道是知府的船,衙门的官兵他们都敢出手打,这些武功高强的外乡人完全不反抗被胡田那个蠢货带回来,带回来没多久,禹王殿下就来了,来了之后啥也不问,就要宣平候的画像,看了画像之后,还笑成那样,还有站在禹王殿下旁边的那个大肚子漂亮女子…他终于记起来了,京里发下来的公文上面写的就是宣平候携家眷来扬州府,带的就是宣平候夫人,还让扬州府好生招待,因为宣平侯夫人怀孕了。

这一瞬间,周奉天感觉到一种叫做天雷滚滚,只觉得那天上的雷一道道的不往别的地方劈,却专门往他头顶上劈,噼里啪啦,血粼粼的啊。

尤其是最厉害的一道——他似乎还下过命令,让人把船上的美貌小娘子叫过来陪使臣大人们喝酒…

陪喝酒…

喝酒…

终于,知府的案桌也撑不住周知府的崩溃,双膝一软,顺着桌角就滑了下来,舅子胡田不明所以,见姐夫摔倒了,赶紧过来搀扶,还低声问道:

“姐夫,咱真要按照那孙子的脸画画像吗?”

周奉天被这小舅子气的简直喉咙口都是甜腥甜腥的,简直像一口老血喷在他脸上,看能不能把这他给喷死。

“你给我跪下!王爷和侯爷在此,岂容你这猢狲放肆!”

当初就不该听他老婆的,把胡家这败家子儿弄到衙门里来,这小子他不害别人,专门害他啊!

胡田开始没听清姐夫吼的什么话,反正姐夫吼他的时候多呢,可等等,王爷和侯爷…王爷在姐夫的位置上坐着,胡田是知道的,可这侯爷…

脑袋往堂下看去,只见先前跟着禹王殿下一起进来的两个亲随,正给那个站在堂下的人搬来了一张椅子,躬身请那孙子…呃不是,请那人入座。

胡田就是再蠢,这时候也明白了。顺着没扶起来的姐夫也跪了下来。

萧承启见这两个蠢货终于明白,这才重新端起茶杯对一旁的席宝珠问道:

“我说表妹啊,你们怎么回事,刚来扬州府,就跟周大人起了冲突,俗话说的好,强龙还不压地头蛇,你们不应该啊。”

萧承启真是蔫儿坏蔫儿坏的,席宝珠忍着笑干咳一声,往跪在那里不住摇手的周奉天看了一眼,然后从案桌旁走下,边走边说:

“唉,表哥你话说的不错,可这不是没办法嘛。我在京城的时候吧,也没人觉得我生的多好看,可一来这扬州府,就被知府大人瞧中了我这尚可的相貌,要让我去陪他们喝酒呢,可你也瞧见了,我挺着个肚子,多有不便,也没法喝酒,我家相公也是心疼我,才跟知府大人的人起了些冲突。”

席宝珠的这番话说的周知府抖如筛豆,终于又想起来一件要命的事情,宣平候夫人正是禹王殿下的亲表妹啊。

天要绝他!别说仕途了,就是小命也不知能不能保住。

萧承启眉心一簇,看向周知府的目光更加严厉了些:“还有此事。”

若说抓了宣平候到衙门,他们还有可能推说自己不知者不罪,可是调戏宣平候夫人,这无论怎么样可都是说不过去的。

周知府连连擦汗,声音发抖:“误会,都是误会。下官奉命招待滇国使臣,这件事殿下也是知道的,可酒过三巡,那些使臣就说旁边船上的一个小娘子好看,非要下官下令去请,下官原也不想同意,可想着万一因为这事儿损了两国邦交,那下官就是罪过,这,这才…殿下饶命,侯爷饶命,夫人饶命啊。”

把一切都推到滇国使臣身上,希望能捡回自己一条命。

叶瑾修懒得听这些废话了,再次开声:“既然使臣们来了,那贡品都收下了吗?”

周知府还在想着怎么解释这件事情,却没想到那边宣平候开口了,并不是质问这件事,赶忙点头:

“贡品来了一半,还有一船约莫在两日到。”

叶瑾修不解:“即是贡品,为何分批送?”

滇国位处偏僻,与陈国交好,借助陈国帮他们稳定政权,及在外敌侵犯时帮他们抵御外敌,每年以进贡的方式获得陈国帮助,这种邦交行为已经维持了近十年。

“回侯爷,因为还有一些贡品是随滇国的商队运送而来的,往年都是这般。”周奉天现在只要侯爷不问他抓错人的事情,其他的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贡品随商队而来?那那些商队难不成还带东西来中原贩卖?”叶瑾修和萧承启对视一眼,萧承启也露出疑惑的目光。

周知府疑惑片刻后,点了点他那肥胖的脑袋:“啊。每年他们都顺道带些东西来贩卖的。”这事儿已经这么操作很多年了,周奉天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验收贡品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礼部和户部进行,他们是第一回经手,但就算从前没干过这个,也没听说谁家贡品是随商队来的。

如果这商队还顺道带了东西来中原贩卖,那可真是滑稽了。

贡品之所以是贡品,就是为了彰显大国无上的权威,有能力的人保护你们国家,你们国家送礼买安全,却还在送礼的时候,再顺便拿点东西来让你买,这礼送了跟没送有什么两样?

哦对了,还是有分别的。

贡品是滇国拿来敬献给陈国的,这些东西是要入国库的,而他们顺带过来贩卖的东西,可就是私下交易了,这里面牵扯了多少利益,牵扯了多少人,可就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的清楚,也是不会放到台面上来入账入库的。

叶瑾修冷声又问:

“早上你带着游船的,除了滇国使臣,还有谁?”

周知府刚刚擦干的汗立刻又流了出来,他刚才只顾着撇清关系,把一切都推到滇国使臣身上,却没想到叶瑾修回突然问这个,船上除了滇国使臣之外,确实还有其他人,可是这些人,周奉天不敢说啊。

第61章 第 61 章

第六十一章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又不容他不说, 听宣平候的话中意思, 他似乎已经知道船上还有其他人在,所以现在周奉天如果说不知道, 或者没有的话,就明显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

自己有大错在前,如果现在还不识相的话,那等待他的将会市什么,难以想象。

干脆把心一横, 交代了出来:

“还有户部侍郎张大人和孙管事。”

叶瑾修与萧承启对了一眼,萧承启问:“孙管事是谁?”

“是…安王府的管家。每年滇国进贡的时候, 安王殿下都会派张大人和孙管事来,一方面是迎贡品, 另一方面就是跟滇国商队做生意。”

周奉天觉得真是头大,看这样子也知道安王和禹王殿下肯定是不和的,往年都是安王派人来做事情,今年不知道怎么回事,换上居然派了禹王和宣平候亲自过来, 两边神仙打架,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夹在中间的, 也是倒霉透了,谁会想到在街上随随便便欺负个人, 就是宣平候呢!随随便便调戏个姑娘, 就是宣平侯夫人呢。

“做什么生意?都是怎么做的?”萧承启继续追问。

可周奉天却支支吾吾起来:“这个…下官不知。”不是不知道, 而是不能说, 不敢说。

萧承启见他这般,一拍案台:“在你扬州地界做的事情,你身为知府却说不知道?那还留着你的乌纱帽做什么?来人,将周知府官帽摘了,押进大牢,待本王回京时,一并押送去大理寺,让大理寺来调查吧。”

周奉天脸色一变:“大,大理寺?”

大理寺的刑讯可不是一般人能经受的,别说他只是个知府,就是更大的官儿到了大理寺也都只有等着被剥皮抽经的,一边是安王殿下,一边是禹王殿下,周奉天觉得自己到哪头都是个死,可禹王这边的死好像更近一些,只要官帽丢了,被押送进了大牢,可就一切全都完了。

“我,我说,我说。”

周奉天本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在威逼之下,根本不可能保守一个可能会让自己丢掉性命的秘密,于是乎屏退了官差,将这些年安王和滇国使臣在扬州府做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原来这些年安王仗着来迎贡品的机会,暗地里跟滇国人做起了生意,他迎回滇国贡品的同时,也同时开放了滇国商队在扬州港口做生意,以朝廷的名义把滇国人的货物高价收下,然后再以个人的名义把茶叶,陶瓷灯滇国没有的货品大量卖给滇国商队,这么一来二去,滇国的东西是朝廷买的,自然从国库出钱,但是滇国买东西的钱却直接流向安王府的钱袋子,这样的生意,据周奉天说,已经维持了四五年之久,安王府可以说是借此敛财无数。

而最嚣张的是,今年皇上让禹王和叶瑾修来扬州府迎贡品回京,安王府那边却还不知道收敛,继续派人来暗中操作。

周奉天交代了一切之后,就被人押下去看守起来,萧承启和叶瑾修,席宝珠一起回了驿站,带上苏绵,四人到书房里去商量事情了。

房门关上之后,叶瑾修扶着席宝珠坐在,问她今日累不累,萧承启让苏绵拿来一封信,递给叶瑾修看,叶瑾修在席宝珠身边坐下,打开信封看了看信里的内容。

“这是我们离京之前,父皇交给我的。你怎么看?”

萧承启问叶瑾修的意思,席宝珠坐在叶瑾修旁边,自然也看到信里的内容,不得不说,信里内容还是让她相当惊讶的,一直以来他们都觉得皇帝对安王那是无条件的宠爱和信任,没想到其实不然,也许是这些年安王委实做的太过分了,连皇帝对他都起了戒心,这一回让禹王和叶瑾修来扬州府,原本他们都以为是皇帝想给皇后一个面子,让禹王象征性的过来一趟,没想到背后还有皇帝自己的考量。

“皇上既然已经有所怀疑,那肯定也是掌握一些证据了,让殿下来扬州府,便是想让殿下出面将这件事情落实,只要落实证据,皇上自然会处理。”

席宝珠有点疑惑:“皇上真的会处理安王殿下吗?换句话说,安王他做这些事情,难道就一点防范都没有?”

安王在京城有多嚣张,席宝珠是切身领教过的,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嚣张,应该不会只是因为性格如此,他定是有嚣张的底气吧。

而皇帝既然对安王有所怀疑,却还迟迟没有动手,想来其中也有一些忌惮安王的意思,如果禹王和叶瑾修真的把安王的证据找回去,就能保证皇帝一定会处理安王?最怕就是皇帝用禹王来打击安王,然后他们转化为利益共同体,到那时候,最尴尬的就是禹王了。

“皇上如果不处理安王殿下的话,那这事儿该怎么解决?”席宝珠把自己心里的担忧直接说了出来。

苏绵似乎也有同感,补充道:

“最怕就是一种结果…给你们打个比方,一对小夫妻闹了点别扭,身边有的朋友就劝和离,然后过了一天小夫妻和好了,然后一起恨起了那个劝和离的人。”

萧承启本来还听得挺认真,苏绵把皇帝和安王的关系比作‘小夫妻’以后,他就不淡定了:“什么破比喻。”

苏绵无奈一耸肩,表示他不懂就算了,席宝珠拍拍苏绵的手,两人交换了个‘我懂你’的眼神,不打算跟这两个土著男做多余解释了。

“反正意思就是,两边都得注意着。”

萧承启问叶瑾修:“道理我懂,你怎么看?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

“我倒是觉得可以不必把事情想得太复杂,皇上既然派殿下来扬州府,定然是想解决此事的,至于怎么解决,咱们现在都说不好。我并不担心皇上这边会对咱们有什么不利之处,我只担心我们若是将一切牵扯出来,安王那边会不会投鼠忌器。”

叶瑾修不喜权谋,但有些事情不是不喜欢就可以不去想的。

“你的意思是…”

叶瑾修说出自己心中担忧以后,萧承启似乎很快就明白过来,表情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在书房中踱步片刻后,萧承启便像是想到了什么,走到门边传亲随过来说话了。

席宝珠和苏绵见他们有正事要做,便不在这里碍事,两人直接回房去说话了。

苏绵问席宝珠:

“刚才侯爷说的是什么意思?怕安王投鼠忌器…可他投鼠忌器又能做什么呢?”

席宝珠捧着肚子,将京中人物关系重新梳理了一遍:“难道是怕安王谋反吗?可照理说也不会啊,安王手里又没有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