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十六娘眯了眯眼,轻笑着道:“陈翩羽本是西川陈家嫡系嫡出之女,名正言顺的大家闺秀,就算不提这一重身份,以她的美貌,在西川求娶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可偏巧,刘巡见着了她。”

“陈家居然会同意?”秋锦娃不由咂舌,陈翩羽的美貌,她是见识过的,更不必提她嫡出嫡女的身份,这样的女郎哪怕是一介歌妓的身份,送到长安来献给贵人,就是入宫为宠妃也不奇怪,陈家已经有个女儿做了刘巡的正妻,送给旁支庶出的好颜色庶女过去做妾,也许有可能,将如此有价值的女儿嫁给刘巡为妾…除非陈家上下都昏了头——刘巡在西川就算能够一手遮天,究竟不比河北三镇彼此守望,能够脱得了长安的控制。

秋十六娘淡淡道:“连你都看得清楚的买卖,陈家怎么可能同意?但陈家上下没昏了头,刘巡的妻子…那一位陈夫人却当真是昏了头!”

“莫非她要替刘巡纳了羽娘?”秋锦娃瞪大了眼睛。

却听秋十六娘哼了一声:“什么?纳妾?你当咱们梦唐的女郎,都是汉时班婕妤般的贤淑之人呢?就是班婕妤,还不照样被赵氏姊妹排挤得无立足之地?若不是王太后庇护,早便没有好下场了!”她说到贤淑之人四个字时面现讥诮,顿了一顿才道,“陈夫人察觉到刘巡对陈翩羽有不轨之心,其实这也没什么好惊讶的,以陈翩羽的容貌,这天下的男人若是不动心,除非是瞎子!论起来,她还是那位陈夫人的嫡亲侄女儿,但那位陈夫人下起手来可是一点都不含糊…依我说,这陈氏实在蠢到了极点!”

秋锦娃听她说得不详,不由上前拉住了她袖子缠道:“师父与我说一说经过罢,我一直觉得羽娘气度不俗,原来竟是望族出身!可她最后却流落到了咱们阁里,难道她终究还是被刘巡得手了吗?”

“得手倒没有。”秋十六娘森然一笑,“说起来刘巡也算是冤枉得很了,他大约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事败的!”摇了摇头,秋十六娘却不想多说,只是问道,“王家这几日是个什么样子?”

“最近宫里传出消息,道是帝后和谐,王家自然是高兴的。”秋锦娃就势依在她膝上道,“说起来我这两回去拜访司徒,李夫人都是极客气的,赵郡李氏究竟不凡。”

秋十六娘淡淡的道:“世人所求各不相同,如五姓七望这样的人家,无论男女,其子弟所求的第一件事多半都是家族的利益,李夫人虽然生了三女却也有一子,其中一女还做了如今的皇后殿下,哪怕王司徒贪慕你好颜色,替你赎了身,叫你做了他的妾,你出身乐籍也做不得良妾,进了王家也不过是受李夫人管制,她又何必与你计较什么?”

“那也未必呢,前朝鱼玄机可不就是叫其夫的正室赶出去无处容身,才不得不在咸宜观出家的?”秋锦娃眨了眨眼,笑嘻嘻的说道,“那位韦夫人虽然不是五姓七望中人,却是城南韦杜之女啊!”

“怎么,你想从良?”秋十六娘听着,似笑非笑,望住了她,秋锦娃闻言,却轻啐一口,“师父说的什么话?当初你可是说过,只要我夺到魁首之位,这迷神阁将来可是要交给了我的!”

秋十六娘悠然说道:“你别瞧你与与娘、何谦还有孟大他们这会子都是要听我的,说到底也不过是个鸨母罢了,遇见了合适的人能替你赎身出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秋锦娃拿袖子掩着嘴笑道:“师父又来了,既然这样是好的,师父当年做什么还要接手阁子?那一回陪贵主来的尚仪,身为女子,都对师父你恭敬有加,可别告诉我当初没有肯为师父赎身之人!”

“我又不曾卖给迷神阁,赎哪门子的身?”秋十六娘微哂,“教坊乐籍倒确实有人为我消除,但也是因我那手琵琶的缘故…我不脱身不过是因为不甘心,你与我不同,你若要走,我不会拦你。”

“走了才是傻子呢。”秋锦娃嘁道,“放着北里数一数二的阁子不要,却去陪个老儿还要瞧人家正室并嫡出诸子女的脸色,一伺他蹬了腿,虽说如今不许拿妾殉葬了,最好的结果也无非是被转卖出去,我这会儿青春年少的,又得师父你帮衬着得了魁首之称,何必那样想不开?”

秋十六娘笑着道:“这话说的,倒仿佛是我赶你一样。”

秋锦娃嗔道:“赶我我也不走——师父只我一个亲传弟子,还不许我留你身边尽孝吗?”

“好啦,知道你孝顺,且出去罢,孟尹这件事,我好得好好想一想。”秋十六娘和蔼的拍了拍她的头,秋锦娃这才起了身,笑着道:“我去亲手做份羹汤来。”

出了秋十六娘的院子,秋锦娃才惊觉夏衫下一身中衣皆湿,她抿了抿嘴,捏紧了袖缘,向庖下走去。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零一章 奏章底稿

[更新时间] 2012-05-26 22:44:57 [字数] 3410

“十二郎!”一见杜拂日进入正厅,客座的裴灼与张献同时站了起来,后者神色颇有不豫,“我姑父遇刺之事,你可听说?”

杜拂日面上微露讶色:“什么?”

“庄予兄,你先等一下!”裴灼性情虽然冲动,但也不是没有细心的时候,他发现杜拂日此刻脸色明显不佳,甚至连他的问话都显得有些中气不足,不由狐疑道,“十二郎,你可是病了?”

被裴灼提醒,张献仔细一打量,也吃了一惊:“可有请医生看过?”

“我无妨。”杜拂日摇了摇头,看向张献,“孟尹遇刺了?”

“刺客未曾得手。”裴灼见他行动如常,只是脸色苍白,略放了点心,但也怕多打扰他,干脆直接把话挑明,“甚至还中了孟尹下在奏章上的毒,孟尹背后中剑,如今得耿太医亲自在旁照拂,已无性命之忧,今日我与庄予兄同来,却是想询问一下当初十二郎传信庇护的那个迷神阁中外管事,与十二郎究竟有什么关系?”

杜拂日嗯了一声,反问道:“那人叫做孟破野,莫非他与孟尹被刺之事有关?”

裴灼与张献对望一眼,后者点了点头:“十二郎你素来才思敏捷,我们既然登门造访,也不瞒你——就在前夜,有一名刺客潜入京兆后府,当时我姑父正独自在书房内整理案卷,原本昨日上朝时,姑父已经打算将任秋案的结论禀告上去,结果刺客恰在此刻出现,自始自终,姑父不曾见到对方面目,只听声音应是一个年轻男子,对方的目的正是为了姑父欲上给圣人的密折,但最后取走了姑父准备在旁的奏章,却未伤姑父性命。”

“为何会涉及到孟破野?”

“这是因为昨日我与庄予兄同去京兆府探望孟尹,张司业叮嘱庄予兄留在府中帮手,我便一同留了下来,结果…”说到这里,裴灼面现尴尬之色,看了眼张献,张献也有点不自然:“我们无意中听到了姑父与前去探望的韦相交谈,提到了孟破野其人!”

“孟破野似乎与坊间相传的探丸郎有极深的关系,当年金城县令余达身死事,疑与其有关!”张献皱起眉,看住了杜拂日,“十二郎,我等对你自是相信的,当初禁止京兆府中人对孟破野私下用刑,为免给玢国公添麻烦,我并未提及你,甚至没有直接去寻姑父,所以此刻他们并不知道你曾关照过孟破野…只是如今我姑父因任秋案遇刺,固然无性命之忧,但…”

杜拂日微微颔首,他那日当着元秀公主之面写信让张献出面斡旋孟破野被动刑一事,何尝不知元秀找他,除了是不想被自己兄姐记恨外,也是打着把杜青棠拖下水的主意,只是张献的做法却在他意料之中,因此元秀盼望借任秋一案早早将杜青棠牵累进去,却因张献的隐瞒让她这一步变作了废棋。

“孟破野确实与探丸郎有关,不过我当初传书庄予兄你对他加以照拂,倒不是为了这个缘故。”杜拂日平静道,“不过我并不认为孟尹遇见的刺客,是探丸郎中人!”

张献急道:“为何?”

“原因很简单,孟尹所居之处,乃是京兆后府,京兆府领京畿廿三县,长安秩序平常时候皆靠他们维持,加上孟尹在此位上待了七年,素有清名能吏之称,有道是强将手下无弱兵,能够在不惊动众人潜入书房,挟持孟尹,这样的身手,即使探丸郎中,也仅有一人!”杜拂日道,“而那人在那夜,行踪恰好为我所知,绝非刺客!”

“十二郎如何知道刺客武功高明?”张献皱起眉,“我们似乎没有提过刺客潜入书房时不曾惊动他人!”

杜拂日微哂:“孟尹自始自终不曾看到刺客,只听到了刺客声音,可见刺客一直站在孟尹身后,而且四周无人,而我记得孟尹的书房恰在京兆府正中偏南处,若非四周之人一无所觉有人潜入,又怎会连刺客身形都不清楚?”

张献仔细一想,才住了声,裴灼干咳道:“那十二郎可知道此人是什么来路?”

“也不太像是齐王一系。”

这回张献瞪大了眼睛,裴灼也惊讶道:“为何不是?”

“齐王一系若有这等高手,头一个用的应该是找到任秋,使身形长相相近者掉包。”杜拂日解释道,“毕竟当初杨太妃使人私下对孟破野用刑,逼迫孟破野代迷神阁认罪,也是为了让任秋可以因此脱罪。齐王一系的目的是要保任秋,迷神阁他们或者不放在眼里,然孟尹在坊间素有民望,又是南阳张氏之婿,为了一个私生之子,谋害朝廷命官,今上是绝对不会容忍的!”

“但是姑父原本昨日上朝便将当庭向今上禀告此案始末,实际上,上个月嘉城公主生辰,宫中家宴,今上趁齐王觑中了一名献舞的教坊女子——就是观澜楼上还请过的那位金腰娘子,开口将那女郎赏了齐王。”张献皱眉道,“此事一出,差不多表明了今上的态度,若齐王父子情深,不顾一切的铤而走险…”

齐王进长安时任秋一案已经闹得满城风雨,虽然皇室始终没有承认任秋的血脉,但私下里不说皇室,贵胄之间如何不知真相?在这种情况下,丰淳非但没有责怪齐王私德不修,以至于使皇室名誉受损,反而赏赐他佳人,这显然是在表示——他已经决定舍弃任秋,保住皇室的名誉,那名擅舞的女郎,是提前的补偿。

杜拂日摇头:“齐王性情优柔,如此大事,以他的胆量,未必敢行,更何况这次回长安,有齐王妃同行,就算任氏能够说动他,有长孙王妃在,也必定不能成!”

“齐王妃长孙氏啊…”长孙明镜是长安人氏,裴灼和张献虽然比她小了近十岁,但对这位王妃的性情还是颇为了解的,长孙明镜性格泼辣果断,有男子之风,她自己生有如今的齐王世子李钊,便不容任秋认祖归宗,任秋虽然即使改回了李姓也因出身不正,无法威胁李钊的地位,但若是因此被处死,她绝对是乐见其成。

只是长孙明镜再怎么果敢厉害,究竟是女郎,如今在位的也不是武周,因此她与李钊的身家富贵都在齐王身上,又岂会坐视齐王为了外室之子,惹怒丰淳,牵累到自己母子身上?

张献皱眉道:“那么十二郎以为刺客究竟是谁派来的?”

“此人与其说是刺客倒不如说是窃贼。”杜拂日似想到了什么,“庄予兄先不要生气,且听我说——从此人潜入京兆后府书房不惊动一人可知,此人武功极高,孟尹却在他手下保得性命,这里面固然有孟尹急智的缘故,但与此人原本就无杀心也有关系,这也是我判断他不是探丸郎中人的依据之一,须知探丸郎乃是收钱办事,若在背后出手,那是决计不会发出声音的。从他起初逼问孟尹密折,后又带走下了毒的奏章可知,他的目的,是为了任秋之案,但首先以齐王的能耐未必能够搜罗到这样的高手,其次,他的目的也不该是为了任秋、迷神阁、齐王…此案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一方,否则不会专门挑了孟尹次日就要上朝公告此事时出手!”

裴灼顿时一惊:“你是说…今上他…”

杜拂日摇头,张献瞪了裴灼一眼:“余光兄,你被十二郎绕糊涂了么?我姑父的密折本就是呈给今上的,那刺客不谙规矩,难道你也不知道了?”公布于众的奏章次日当朝递上,但密折却必定早早就到了丰淳手里,方便后者在朝堂上的表态——这一点在野之人或许不明,如他们这样的官宦子弟却是不陌生的。

换句话说,向孟光仪索取密折的人最不可能的就是今上,因为他早就拿到了。

“那名所谓刺客的目的,应该是想知道任秋一案的真相。”杜拂日缓缓道,“但他对此案涉及的各方都不关心,否则不会一直到此案将被公布前才动手,这个时候固然可以得到最详尽的消息,但对于被此案牵累的各方来说,想要斡旋却已经回天无力!”

张献思忖片刻:“十二郎的意思,是说任秋之案的真相,与刺客有关?”

“既然有关,却又不关心被卷入的各方,这是什么关系?”裴灼一头雾水。

杜拂日平静道:“任秋一案我并不清楚,却不知道了。”

张献闻言,犹豫片刻,道:“密折中说了什么我当然不知道,不过那份奏章的底稿…我昨日却见到了!”

“咦,你是在何处见到的?”一旁裴灼惊奇的问。

“你代姑母在门前送客时,我恰好因事去书房取物,在案下发现了它。”张献说着,从袖中轻轻抽出一张宣纸,“虽然是底稿,但我也不敢擅自取出,所以昨晚寻机悄悄凭记忆默了一份,与原文差距并不很大,十二郎不妨看一看,以我姑父的为人,素不喜说谎,虽然此案另有密折上呈,但想来事实出入不大,无非是将行文略做修改,为皇室保全名声罢了。”

杜拂日双手接过,笑着道:“庄予兄有过目不忘之能,所谓差距并不很大,应改成一字不差才对。”

“那刺客武功如此高明,虽然此刻今上另派了禁军保护,但不尽早将其寻出,我究竟不放心。”张献被他夸赞,却面无喜色,而是一脸阴郁道,“若不是怕连累玢国公,我真想请十二郎前去京兆府相助。”

他说话时,杜拂日已经一目十行,将这份奏章底稿看毕,目中光芒闪烁,但面上却依旧平静无波,他闭目片刻,睁眼时张献忙问:“十二郎?”

“庄予兄。”杜拂日思忖片刻,道,“你方才说担心刺客,想让我去京兆府?”

张献一愣,随即点头道:“只怕连累了你们杜氏。”

杜拂日将底稿塞入袖中,淡然一笑:“若我改装前去呢?长安城中,认识杜家十二郎的人可不算多吧?”

两人怔住,随即异口同声问:“你可是发现了什么?”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零二章 邀请

[更新时间] 2012-05-26 23:51:50 [字数] 2124

杏子黄绸衫上绣着朵朵盛开的翠菊,腰上以玄赤二色结着喜象升平图案的绦子下系了两寸来长的红丝线,下边坠着一个和合二仙玉雕香囊,末端是一缕流苏。

香囊坠在浅碧色罗裙上,初看是一色的浅浅绿色,细看下来却发现上面另以略浅一色的丝线绣满了团花暗纹。

李十娘容貌是偏艳丽一类的,今儿穿着虽然显得清淡而不失俏丽,元秀却觉得,她还是更适合石榴红那样的艳色。

瞥一眼她发间一支赤金嵌珠簪,那支簪子款式很简单,赤金打成了莲托,上边嵌的一颗鸽子血,色泽鲜艳夺目,哪怕竹楼里另添了冰盆,在鲛绡下显得很是清凉,多看几眼也不禁感到炽热。

注意到了她的目光,正愁没有话题拉近关心的李七娘使了个眼色,李十娘会意,摸了摸那枚宝石,笑着道:“这是及笄时皇后殿下所赐,贵主可是在宫里就看到过?”

元秀笑着摇了摇头,今儿李家姊妹携了厚礼登门,是来道谢的,她与李十娘虽然有过口角,但那时候李十娘不知她身份,如今又放低了姿态来拜访,她自然也要显得格外平易近人,转了转手里宫扇,道:“本宫只是觉得十娘子与这样的艳色很是相配。”

“臣女最喜欢的就是石榴红!”李十娘闻言眼睛一亮,道,“只是这会入了伏,七姐总嚷着说看见臣女一身火红就眼晕。”

李七娘在旁有些尴尬的道:“你若实在喜欢穿,我可有阻止过你?不过是一句话罢了。”

“那我今儿回去就换回来。”李十娘抿嘴一笑,对元秀道,“这可是多谢阿家了。”

元秀笑道:“本宫瞧七娘本就是舍不得委屈你的。”

两边因此找到了话题,从石榴红又说到了石榴上面,李十娘道:“绿园里是栽了许多石榴树的,这些都是绿园里种着的。”她指的正是元秀几前一盘石榴,大而饱满,皮色光泽柔和,正是李家姊妹这一回带过来的东西之一。

元秀看了眼采绿,后者从旁取过银刀来剖开,但见里面果实犹如玛瑙般晶莹,一股清香之气随之传出,采绿又剖了几个,见银刀毫无异常,又分呈到了李家姊妹面前,元秀以银匙取了一小口,微微眯眼,咽下才笑道:“这石榴种得极好。”

“石榴是咱们中土常见之物了,要说罕见还是贵主这儿的梨竹,从前别说见过,听也不曾听说过呢。”李七娘见元秀说话,忙放下了石榴,笑着恭维。

元秀淡然一笑:“可是卢家女郎先去绿园探望过十娘子了?”

听不出她话中喜怒,李七娘心下有些紧张,但面上还是笑着道:“回贵主,卢家姊妹这会正在长辈跟前尽孝,哪儿会去绿园呢?是妾身去东来庭探病,偶然听卢家二十五娘提到的。”

李十娘拿帕子擦了擦嘴角,补充道:“卢二十六娘是七姐夫家姑母。”

李七娘在长安贵女之中声名不显,元秀这几日诸事缠身,又挂心着自己小腿上的烫伤,倒没怎么留意她,这会便问道:“七娘子的夫家是…?”

“是荥阳郑家的郑纲。”李十娘道,“卢二十六娘的母亲是臣女姊夫的亲姑姑,臣女这位姊夫幼年丧母,是这位姑姑带大的,如今她病了,七姐住到绿绿园来,也是为了就近照拂她。”

元秀唔了一声,见她不表态,李十娘眨了眨眼睛,试探道:“听说卢家二十六娘前不久冒犯了贵主…”

“十娘!”李七娘见她直言不讳,不由一皱眉,那一回卢家二十五娘虽然最终还是带走了卢二十六娘,但此事究竟是惹了元秀发怒,李十娘自己还曾与元秀有过过节呢,这会倒是就想着替别人求情了,李七娘今日过来提起这事,也不过是帮卢家带个口信罢了。

元秀慢条斯理的丢了银匙,笑着道:“是有这么回事,那日本宫恰好下山狩猎,回来时太过疲惫,连晚膳也没用就睡下了,卢家二十六娘悄悄的溜了进来赴约,别院里的人又不认识她,便留她过了一夜,第二日卢二十五娘忽然来求见,本宫还一头雾水,待她说了才晓得是怎么回事。”

李十娘见李七娘瞪着自己,不敢再说什么,只得岔开了话题道:“贵主也喜欢狩猎吗?臣女还以为贵主到别院来只是为了避暑呢!”

“终日待在这里有什么意思?”元秀道,“虽然为了避暑,但我梦唐女儿可不是前朝那些贞静柔弱的闺阁们。”她叹了口气,“何况九月秋狩,本宫不敢奢求折桂,好歹也不能丢了皇室的脸,是不是?”

李十娘性.子直,她的姊姊还没阻拦,已经把话说了出来:“贵主若是怕到时候失了颜面可以不下场,往年不都是…”说到此处见元秀身旁之人都露出不善之色,才尴尬的住了口,道,“贵主,臣女…”

元秀皱了皱眉,到底没发作,只道:“闻说十娘子于此道却是极擅长的?”

“臣女自幼随兄长练习,在长安女郎里还算可以。”李十娘小心的说道,她自幼喜武,针线女红一无所知,顶着赵郡李氏之女的身份,连带琴棋书画都不擅长,惟独武艺在长安女郎里算是出色的了,但元秀当面询问,却也不能把话说太满——论骑术,宗室里的升平县主比她也不差,论箭法,郑家方及笄的女郎郑缈只比她差一线,当然综合起来,李十娘的骑射武艺等在长安女郎里可以拔头筹了,因此她话是说还可以,面上却不免带出了一丝自信。

元秀也知道她确实有几分本事,略点了点头,道:“原本,本宫的骑射是由乳母薛氏教导的,只是薛尚仪惧夏,待出了夏,就是秋狩了,如今十娘子恰好住得也近,不知是否可以指导本宫一二?”

她这个邀请突如其来,李家姊妹都是一怔,李七娘忙道:“贵主看得中舍妹那是舍妹的福分,万不敢当贵主指导二字!”

“箭技好说,只是紫阁峰上怎么练骑术呢?”李十娘闻言也是得意一笑,但随即想到了一重难处。

“这个不要紧。”元秀想了想,道,“就去峰下好了,山道虽然不及原上开阔,但本宫在宫里时也练过一些的。”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田夫人

[更新时间] 2012-05-27 21:36:26 [字数] 4164

楚沾大步跨进门中,将手里的马鞭随手抛给身后的小厮,正要向自己住处走去,迎面却有人迎了上来:“三郎回来了?夫人正等着你呢!”

“母亲寻我有什么事?”楚沾脚步一顿,立刻转了个方向,跟上了母亲田夫人派来的下仆,边走边问道,他早上出门前才按着规矩去上房请过安,当时田夫人什么都没说,多半是自己出门这段时间发生了什么事。

“夫人听说近日许多人远道而来为节帅贺寿,一时兴起,想寻三郎问一问详细。”下仆恭敬的回道。

楚沾皱起眉:“这些事情随便去前面召个人来问一问不就成了?何必还要叫我跑一趟?”

下仆嗫喏道:“夫人许是还有别的事问三郎?”

楚沾是淄青节度使楚殷兴正室田夫人所出的次子,也是田夫人最小的孩子,自幼备受田氏疼爱,只是这几日为着他娶妻之事与田夫人争执不下,母子之间便淡淡的,这会听了下仆的回答,自忖又要免不了一番训斥,心下先腻烦了三分,但他究竟还是踏进了田氏的院子。

这院子里种了一圈的玉兰花,两名彩衣少女正拿花锄轻轻的铲着草,见到楚沾进来忙躬身行礼,楚沾也不理会,径自穿庭入廊,厅前正守了两个一般高矮的使女,见到他忙边屈膝行礼边推开了门,半开的门中可以看到雕花嵌云母屏风后人影幢幢,未及那两个使女问话,下仆已经扬声禀告:“夫人,三郎来了!”

“快近来罢!”里面田氏曼声道。

楚沾闭了闭目,才不情愿的走了进去,田氏年近五旬,但养尊处优,这会还显得肌肤白腻、姿容秀美,她单绾了螺髻,斜簪一朵紫玉兰花,偏插着三支赤金珠钗,因是见自己儿子,脸上便只施了淡淡的妆容,描着桂叶眉,唇上微紫,见楚沾进来时身穿胡服,面色被烈阳晒得赤红未褪,立刻露出了心疼之色,道:“今儿又出城去迎谁了?怎么晒成了这个样子,也不知道乘马车!”

“母亲唤孩儿前来不知所为何事?”楚沾不冷不热的问道。

田氏皱起了眉:“为娘的叫自己儿子来瞧一瞧问一问难道还非要有事情不成?”

“母亲若是没什么吩咐那孩儿先走了。”楚沾哼了一声,转身就要离开,田氏被气得脸色发青,用力拍了一下身边的几案,叱道:“你给我站住!”

楚沾虽是站住了,却执扭得不肯转过来,见状田氏身边的人连忙圆场道:“三郎才被节帅派出城外迎客,这会子才回来就过来见夫人,夫人有什么话好歹也等三郎缓一口气、喝些儿凉饮再说不迟。”

又有人迎上去按了楚沾在下首坐了,使小使女端上掺了碎冰的酪饮来:“三郎自己摸一摸这脸上——便如女郎上了酒晕妆也似!也怨不得夫人瞧见了就心疼!”

坐定后,田氏放缓了语气问:“你今儿出城去迎的是谁?”

“是河北高家的人。”楚沾漫不经心的说道,“母亲问这个做什么?”

“听说河北贺家的六郎这一回也来了?”田氏仿佛不经意的问。

楚沾手一顿,心思转了转,不由嗤笑起来:“贺六大约明日可到——母亲你想做什么?他可是与幽州李家十七娘一起来的。”

“那李十七娘有什么用?听说她在大半年前就得了贺之方解佩许婚,结果贺六往长安城里去了一回,就嚷着要贺之方退婚,这一回定然也是硬缠着贺六来的罢。”田氏轻哼了一声,不以为然道。

楚沾厌恶道:“母亲既然知道贺六心系贵主,这会提他做什么?”

“还不是你表妹——”田氏话说到一半,楚沾已经变了脸色:“母亲就算不想把薇娘许给我,也不必这样害了她一辈子吧?”

田氏顿时沉下了脸,叱道:“你说的什么话!”

“母亲不要我娶薇娘大可以把话说清楚,她好歹也是官家女儿,幼丧父母已是不幸,难道母亲要把她当做了歌妓舞姬之流随意赠送给那贺六吗?”楚沾怒道,“当年姨母临终前,母亲是怎么答允了她照拂薇娘的?”

“你们都先下去。”田氏忍住了气,吩咐身边人,待房里只剩她与楚沾,方抄起桌上一柄檀木如意砸了过去,叱道,“我打死你个没良心的东西!我几时说要把她送给贺六了?”

楚沾暗松了口气,但依旧不信道:“那母亲做什么要提起贺六?”

田氏冷笑着道:“我是打算,把她嫁给贺六!”

“母亲!”楚沾气得发笑,“那贺六,可是一心想尚主的!李家十七娘子传闻美貌如花又性情爽朗,上得马挽得弓做得一手精细女红,这等女郎他都瞧不上眼,我虽然爱慕薇娘却也知道她论容貌在常人眼里只属中等,何况河北三镇彼此守望,历来都是互通婚姻,更别说薇娘父母已丧,以贺六的身份,岂会娶她为正室?难不成你要叫自己唯一的外甥女去做妾不成?”

“李十七娘也无非是李衡之女罢了。”田氏却不这么想,“我淄青素来强盛,便是长安也不得不惧我等三分,只可惜你的妹妹们都已许了人,若不然贺之方又岂会解佩赠与那李家小娘子?薇娘虽然不是你的堂妹,但究竟与咱们家也有关系,李十七娘这一回来的最好,我自有办法彻底拆了她与贺六,叫薇娘能够如愿!”

楚沾气得站起了身:“薇娘如愿?她见都未见过贺六,母亲难道就知道她的心愿是嫁给贺六吗?”

“她已经与我说了,想要嫁到河北去,我思来想去,河北三镇的年轻儿郎里面最合宜的就是这贺六,你既然是她表哥,也该尽一尽力才是!”田氏像是压根就没看到他的怒火一样不紧不慢的说道。

“胡说八道!”楚沾怒道,“薇娘早与我互许终身,又怎么会想嫁到河北去?!”

田氏淡淡一笑:“你若是不相信何不自己去问她一问?”

见她气定神闲,楚沾盯着她看了片刻,将盛着酪饮的白瓷碗往地上狠狠一摞,也不管酪饮飞溅中染脏了下袍,拂袖而去!

被挥退的使女等他出了院子才敢进来收拾,见着地上狼狈,都分外小心,田氏哼了一声,就着贴身使女的手扶了慢慢进了内室,待她坐下,心腹不免低声劝道:“夫人要叫三郎死心多得是法子,为何今日要直接提出来?”

“这傻小子若是能够有那几个孽种一半的心眼我也不必这样烦心了。”田氏坐直了身子,冷笑着道,“我就他这么一个儿子,节帅如今都及半百了,那几个孽种虽然是庶出,个个争先恐后的在节帅面前邀宠献媚,惟独我生的这冤家,整日里净会围着薇娘转!我辛辛苦苦生下了他来又费尽心机养这么大,可不是为了叫他专门来气我的!”

“大郎四郎他们确实心大,但三郎是节帅唯一的嫡子…”田娘子是田氏陪嫁,比其他人在田氏面前都更有一分体面,说话便要随意许多。

田氏哼了一声:“那又怎么样?远的不说,河北魏博贺家的例子放在那里,贺之方嫡长两不靠,可如今魏博诸州谁又敢说他不正统?就是长安也不能不承认了他所持的旌节!”

她叹了口气,“这些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呢?一个是我亲生子,一个是我唯一的外甥女,若不是没有办法我做什么要当这个恶人来拆散了他们?你看一看三郎的样子,若不是我还活着,楚池楚沐早就要了他的命了!他还想惦记着薇娘?真是可笑!他也不想一想,从小到大,别说他是我的亲生儿子,就是薇娘,但凡我能有,什么会不给他们?”

田娘子也陪着叹息:“夫人这番苦心总要告诉了三郎才知道,不然好端端的母子离了心,岂不是叫外人得意了去?”

“薇娘是个懂事的,我也已经把话与她说清楚了,她要嫁给三郎也不是不可以,但我那苦命的妹妹与妹夫都已经离了世,她们古家在淄青虽然也是大户人家了,可没了亲生父母,三郎娶了她,又能够靠到古家几分势?更别说楚沐定下的还是她的堂姐!到那时候,节帅活着,我也活着,他们倒是还能过几天好日子,节帅若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嘿嘿!”田氏摇着头,“青梅竹马再怎么要好,和命比起来究竟哪个更重要?”

“那夫人为何要扯上贺六?”田娘子不解道,“长安那边不是早有消息传了过来,说贺六对元秀公主一见钟情,正闹着要贺之方退了幽州李家娘子的婚事,若不是这一回节帅的堂弟归来,贺六指不定还要继续留在长安纠缠那位贵主呢!”

田氏不以为然:“贺之方但凡活着一日总不会叫他去娶了那位贵主的,这天底下除了极少数,做父母的心都是一样的,有道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少年人血气方刚,又是尊贵身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里长大的,稍稍被逆了些意思就觉得委屈极了!却不想一想自小到大惯出这样性情来都是靠了谁?贺六在魏博的身份尊贵在于他没有旁的兄弟,只四个姊姊,还不全是同母,所谓的长兄贺大又是贺之方为了他平安长大才收养的,他将来的前程不用争也是他的——可反过来想一想,他没有兄弟也就意味着他没有旁的帮手,那贺大虽然不是贺之方的血脉,却比贺六长了十几岁,虽然高夫人为了儿子,特特替他娶了自己侄女为妻,不仅如此,那小高氏连一子半女都没有…这贺六外出是为了什么缘故咱们也都清楚,贺之方年纪比咱们节帅还长呢,子嗣又单薄,你等着瞧罢,这边贺寿一结束,贺之方定然会使人哪怕强押着贺六也要押了他回魏州,断然不可能再叫他去长安的!”

田娘子沉吟道:“虽然说三镇互通婚姻是这些年来惯常的事情,只是哪怕没有这回事,河北三镇只要还没糊涂,自然晓得在对长安时须得携手共进退,方能长久,贺六尚主固然会让已经接了贺之方佩玉的李家不满,但害处似乎也并不太大,毕竟贺之方担心幽州对贺家生罅,李家也不能真的同贺家翻了脸——高夫人还在,成德那边到底还是会偏向些贺家的。”

“你只看到了这一重却不想一想贺之方!”田氏摇头,“贺之方多大年纪了?若他还年轻,或者贺六这会已经将魏博大权抓到了手里,他就这么一个儿子,那元秀公主身份尊贵,他又怎会真的为了李家的女郎委屈自己亲生子?贺六本就是老来子了,贺之方如今年过花甲,一门心思就盼着两件事,一件是他早日掌控魏博,另一件则是他尽早为贺家开枝散叶,两件之中前一件若做不好,后一件不提也罢!”

田氏淡淡的道,“正因为这前一件,贺之方才不赞成贺六尚主,毕竟他已经先为贺六聘了李家十七娘,若是为了贵主反悔,李家颜面无存,就算不至于不顾大局的与魏州之间起兵戈…可若暗中支持贺大呢?另外你以为贺之方只打算给贺六一个正妻么?少不得还要从高家聘庶出或者旁支之女来给他为妾,可贺六若是尚了主,便只能有贵主人一人——贺六今年才多大?不靠婚姻关系替他巩固地位,贺之方再怎么想把魏博交给他,他能压得住那五州骄兵悍将?旁的不说,单是这会还在陪他出游的河北第一高手夏侯浮白这一介武夫,他想彻底收服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叹了口气,田氏疲惫道:“魏博与淄青相邻,淄青强于幽州,若贺六娶了薇娘,也不必惧怕李衡,最紧要的是,薇娘由我一手带大,她嫁了魏博未来的主人,那贺六还是楚殷武的弟子,对于三郎继承淄青也是大有帮助的,咱们田家势力不足,三郎要压住那些孽种,有许多借助于魏博的地方,这一点贺之方想来也很清楚,李十七娘再怎么好,李衡总不可能把幽州给她做嫁妆,李衡膝下子嗣众多,单是嫡出的就有四子,幽州下一任节度使没有贺家说话的地方,淄青却不然…当然,最紧要的还是,两镇最近!”

说到末了一句,她眼底划过一抹寒光!

元秀公主

正文 第二百零四章 郭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