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桂着意说了说太太问过表姑娘日常起居,玉絮笑得一声:“到底是亲姑母,总念着我们姑娘。”

叶文心听了这话露出点笑意来,此刻进退维谷,姑母也不知能不能护得住她,可除了她也无人能依靠了。

“姑姑既然喜欢,下回我亲自送去,只怕扰了姑姑午歇呢。”叶文心这话一说,几个丫头赶紧劝她:“姑娘万不能这么想,到底是亲姑母,姑娘却得多了,两边亲近岂不更好。”

叶文心听了点头:“你说得很是,除了姑母,老太太待我也是极好的,也该多走动,那一套首饰可拿出来了?衣裳裁了没有?”

她原来的性子倒跟叶氏有几分像的,这会儿既有意同各方走动,便拿出在家母亲教导的那些来:“我记着匣子里头有块烧蓝宝石的,拿出来我给老太太做个抹额。”

除了老太太的,还有余容跟泽芝的,这两个倒不知道喜欢什么,叶文心沉吟得会儿,还是素尘笑起来:“姑娘走动得多了,自然知道两位表姑娘喜欢什么。”

石桂心思还在棉衣棉裤上头,到哪儿去讨棉花剪尺头,是绒的好,还是葛布的好,要不要捎些钱回去,这些在心里过了一回,才听见叶文心说的,笑道:“我原来在厨房时往二姑娘三姑娘房里去过几回,二姑娘房里挂了山水画,三姑娘房里摆了些香花。”

宋老太太既说了要余容泽芝两个同她亲近亲近,叫她们学一学南边时兴个甚样玩物,都是要订亲的女儿家,出了门不会交际可不成。

可叶文心跟这两个拿尺子量着教出来的姑娘半句话都说不上,问她们平素做些甚,除了针黹就是抄经,琴棋一道不说这两个倒是学了,也曾坐着打谱,可这心思分明不在这上头,不敢得罪了叶文心,可跟这两个下棋,她还不如自家打谱。

“替我寻本画册出来,就要过年了,我总要送份年礼的。”她整个人忽然积极起来,连玉絮琼瑛都诧异起来,可这总归是好事儿,要是懒洋洋四处不走动,那才是失了礼数了。

“上回不是还说要临摹仙域志?家里不得闲,在这儿倒正好了。”玉絮给叶文心添了茶,琼瑛翻出了画册来,几个丫头俱都松出一口气来,她闷闷的时候一屋子都没个活气,这会儿她又有兴头,纵跟着忙也是好的,使了个眼色给六出素尘两个,这两个赶紧倒水洗笔铺纸。

“那一幅八面屏都得了五面了,这会儿画起来,到雪天里正好摆出来。”叶文心原是觉得着余容泽芝两个无趣得很,寻常只在绣楼里头做女工,读了几年书看的却是心经太上,除了抄经念佛就是绣花,连园子都不逛,可出去了一回,叶文心倒觉得这对姐妹是很值得交往的。

瑞兽炉里燃了松叶香,山水长案上铺开灰毛毡,一排铺开二三十支笔,有大有小,又有十来样的颜色,调在小碟子里头。

旁得也还罢了,单看着画,石桂就留意多看了一会儿,帮着六出把小大蟹爪柳条排开来,伸头看着毛毡上头铺开画了半幅的山水图。

仙域志的绢画就用来糊了隔扇,铺开的纸卷上却是工笔,画得满山松涛,只差染色,叶文心取了一支小染笔,调了石青,一笔笔细细填上去。

几个丫头见她有事可作,各各叹出一口气来,一画起来总有半天不必人陪,又去做手上的杂事,把预备送往各处的年礼理出来,年后就要送选的,也得理些东西带进去。

石桂却守着长案桌,看得入了迷,屋里开了南边几扇窗,架起小茶炉子,用来烤粗磁碟儿,好让颜色更均匀。

叶文心画上几笔,又觉得倦怠,搁了笔叹一声:“问问冯妈妈,让她往外头收些颜大家的画来,这几幅我眼儿闭着都能从笔尖流出来了。”

几个丫头漫声应她,她抬头见石桂看痴了,倒觉得小丫头子有趣儿,逗了她道:“怎的,你也想画?”

石桂立时警醒,赶紧摇头:“只觉得红红绿绿画得好看。”

叶文心指了画面:“那你说,哪儿好看。”她不过胡乱问一声,总归无事做,在斗室之间打转,身边的又都是熟识的人,寻了个眼生的,逗逗乐子。

石桂看那画上有松有石有山有月,露出破庙门的一角,里头还有些火星子,仿佛能想见旅人疲倦生火和衣而卧。

石桂照实说了:“这人攀山登梯,山里有松鸡呢,也不知道逮不逮得着,炖了汤吃。”她已经在学字了,画画一道倒能放一放,贪多嚼不烂,何况如今就已经惹人眼了。

叶文心咦得一声,原过随口一问,这画上是该有山鸡毛的,她还未填色,这一笔便未画,却叫石桂说了出来,忽的抚掌:“你想不想,学画画?”说着又道:“诗书都教给你了,这画你也学一样。”

作者有话要说:石桂点亮画画技能

怀总已经开始大吃大喝模式

妹子们晚上一定要做一节操啊

对了,明天就大年三十吃年夜饭了

你们准备好了吗?

考试考得不错,工作找好了,男朋友回家过年了,还没打算要二胎,鸡这个属相跟我犯冲,过了鸡年才能怀…(以上,贡献给大家作参考)

明天的年夜饭,怀总要面对一个一胎还没生下来就已经在想二胎的大肚皮,以及一大票催生的亲戚,赶紧生啊不生年纪就大了啊,你现在生一个,过一年又能二胎了呀,我们这胎儿子呀,最好第二胎还是儿子呀,你赶紧也生一个,大家一起玩啊。

求给我力量让我安然度过老公家的年夜饭…

第78章 棉衣

石桂托了淡竹往外头扯了布买了棉花来,有了这么一桩事在,连画画都先放到脑后,别苑的人要来了,问能问一问秋日里收成好不好,那一地儿要是收成好,兰溪村里也不会差。

她这手上的功夫,几个丫头都不曾见过,见她铺开布,拿□□条子画出样子来剪裁,倒都称奇,这个年纪就能裁衣,怎么也是难得的。

叶文心知道她这是要做给爹娘弟弟的,干脆放了她几日假:“你也学得这些时候的字了,取我的笔墨给家里写封信去,也不枉拜我为师了。”

石桂知道她这是有意这样说的,应得格外清脆,心里有许许多多想说的话,想让秋娘别这么辛苦,想问问石头爹跑船艰辛不艰辛,最要紧的就是弟弟读没读书。

不论是这个时代还再往后百来年,穷山村里头的人要出头第,能走的唯一一条路就是读书,不论往后能不能当官,身份不同了,阶层就不一样了。

这个道理石桂说了百多遍,可她原来再怎么说得多也还是父母身边受照顾的小姑娘,如今却不相同,说她是在宋家涨了见识知道的多了,胡编也要编一个中举的故事,让喜子能读书,一家子从根上脱贫。

人物都是现成的,就拿宋勉做例子,石桂光想都觉得浑身充满了干劲,给石头爹做一身衣裳,再加绑腿护腰,跑船也是个苦营生,家里得着她留下那一注钱,说不得就置了田地,按着爹娘的性子,想让她们进城,是再不能够了。

秋娘的是一身红衣裙,喜子的也是一样红衣黑裤,他快六岁了,该有件齐整衣裳,只这鞋子却是难做,石桂离开家的时候,身边带了两条绳子,是按着秋娘跟石头的脚剪下来的,这两段麻绳搁在包袱底下,山长水远的带出来,得闲就做上一段。

秋娘那双冬鞋的云头绣了牡丹团花,喜子的小背包上绣的是岁寒三友,连石头爹的护腰上都绣了太平如意。

小屋里头摆了两个棉花包,石桂没做过棉衣,这会儿又没有孙婆子在,打了一角酒,请门上的婆子吃喝一回,婆子替她把棉花分了,又告诉棉衣得一个袖子一个袖子的塞,塞得满了,套在身上试一试。

石桂花了一天功夫才把两只袖子做出来,那婆子笑道:“一件棉衣也不值几个钱,何必非自家做,拿了料子往后巷子一送,破费几个工钱罢了。”

也不是人人都能进府里当差的,挑不上来就在后巷子里,往外头接些贴花儿糊盒子的手工活计帮补家用,有活计好的,里头的大小丫头都肯让她们做,只不过多费些料子,再付几个工钱。

石桂一来想自家做的心思不同,二来不想让郑婆子知道,摇一摇头:“这是给我爹娘的,自然要亲手做了送过去,也不知道哪个年月还能再见呢。”

那婆子便笑得讪讪的,这话可不好接口,石桂剪裁,她帮着分棉花,这是新棉花,又软又暖,石桂家里穷的时候也没穿过芦花衣,秋娘把她裹在旧棉衣里放在床头上,小屋子里头也还是冻得人骨头打颤。

一面做一面又想起在兰溪村的日子来,年年到了这会儿都是上山猎兔子的好时候,石头爹人不多话,干活却是一把好手,会设套捕兔子,皮剥下来拿出去卖,肉便留下来自家吃。秋娘做的冬笋

烧兔肉,想起来都叫人流口水。

等下回叶文心再问乡野如何,石桂就把这个告诉了她:“越是肥的越是香,烤的焖的都香,要是捉着母兔子,必要放回去,等着来年再生小兔,这会儿兔子毛色少有好的,若是灰黑多的,就给我祖母做个花毛领子,给她御寒用。”

于婆子无有不要的,有了花领子,还想要毛鞋子,若是动道好,这会儿能套上三五只,要是运气不好,就全归了于婆子,秋娘万不会在这头跟她相争。

琼瑛知道叶文心爱听这个,笑着凑趣道:“光听你说都馋起来了,要么今儿姑娘作主,赏咱们吃烧兔肉?”

叶文心少吃荤食,却点头应了,琼瑛拿了两吊钱去打发厨房,夜里拢了火盆,吃起烤肉来,只这院里旁人都不爱荤腥,想送也没地儿送去,统共五只兔子,全在幽篁里分食了。

肉是先拿料腌过入味的,因着听石桂说不曾吃得那么细,整个儿半边烤,到底也不雅相,便把那肉切成长条,拿长短铁叉子来烤过,腿儿烤焦香扑鼻,撒上香粉香叶,每人都分得半只。

叶文心竟没嫌着味儿难闻,别个都在吃肉,偏她起了诗兴,也不要旁人管,随了她们吃酒,自家铺开纸笔,说要作一篇赋。

连叶文澜都闻着香来了,叶文心却把那纸儿揉了,推了他吃烧肉去,九月吃得满嘴是油,石桂去厨房取了烘薄饼,把兔肉撕下来夹着吃,肥的瘦的夹在一处卷在饼子里吃,六出直嚷着肚里撑得慌。

冯嬷嬷是乐见叶文心玩闹的,还送了一瓶山楂枣泥丸子来给她们消食,化水吃了解一解油腻,一个个饱足了,开了窗子散味儿,点起香饼子来熏得满屋又肉香又是花香。

石桂夜里还在赶工,庄头上人不定哪一天就到了,来了报上出息送上年货,立时就要走的,春燕能帮她捎带东西已经很好,也不能叫别个等着她。

九月看她做得辛苦,跟着过来一起帮手:“你这得做到哪个年月去,有甚个我能帮的?”别的不会,按着样子把布剪出来总是会的,学着石桂的样子把剪好的布分成堆。

到底还是请了婆子来帮手,于婆子的那一身石桂便不亲手做了,急急赶制出来,光是衣裳拿潮兰布包了就有两大包。

做好的衣裳还得晒,石桂就把衣裳挂在院子时里头,手上还在做活计,太阳晒得一面发烫了就去翻个面,叶文心临窗抱着手炉子,看得怔住了。

琼瑛往外一张望笑起来:“越发没个规矩了,姑娘还要看景呢,她倒在竹子上头晒起衣裳来。”说着就要走出去让石桂把东西收起来。

叶文心叫住了她:“由得她去吧。”话音才落,冯嬷嬷就带了人送箱笼过来,叶家送了节礼来,一字排开五只楠木大箱子,摆了满满当当的东西。

钥匙在冯嬷嬷手里除了衣裳料子,还有珠子宝石,连香粉都有一匣子,冯嬷嬷笑道:“这是给姑娘分送的。”

叶文心急问一声:“母亲可有信来?”

冯嬷嬷脸上还是那样的笑:“太太病着,虽好些了,却也不能劳动精神,老爷写了信来,姑娘仔细看看。”

叶文心面上变色,冯嬷嬷却当是没接着沈氏的信,她心里难过的缘故,把信取出来递给她,琼瑛取了拆信银刀来,她本不欲现拆的,只得拆开了,背对着人把信看过。

草草扫一回,也不过是让她多跟宋家人亲近,说是通家之好,老太爷老太太都会极疼爱她的,给她送来的这些东西,让她挑些个当年礼,再有便是叫她好好督促叶文澜读书。最末一句是让她只作平常样,不必迎合别人,宫里走一遭再了来就是,又让她写书信来宽慰母心,免她病中分神。

叶文心若是没拆开过那封信,许就信了父亲是真心替她打算,这会儿却冷眉冷目,看过了便把信叠起来,塞进妆匣里。

冯嬷嬷见她没立时就铺纸写信,还笑一声:“姑娘若有话要捎带,不如写了信,我好叫人赶紧送回去。”

这便是催着她写信了,叶文心这一封家书,怎么也提不起笔来,有千言万语要跟沈氏说,却没一字能落笔:“匆匆说不尽,来的人怎么也得等上几日,叫他们等着罢。”

倒先开了箱子,把里头的衣裳料子取出来,珍珠冠儿金刚石花钿,除了这些打好的首饰,还有原石,这个便是预备着给她送人的,便是出嫁的姑娘也没有一气儿备下这许多的。

叶文心屋里头摆得满满当当,毛料子出去了做大衣裳,光彩锦缎五色宝石,铺开来扎人的眼,一匣珠子一匣宝石,叶文心看过一回,随手指了两匹缎子:“这个赏给你们做衣裳穿。”

玫瑰紫的给了大丫头,海棠红的就给几个小丫头,当作是年节里头的新衣,一人总有五尺,做一身袄子都够了,冯嬷嬷却道:“这个给你们做比甲穿,到年里还有新衣发。”

石桂手上有活计,做一件比甲又不费力气,先把料子收了起来,还给秋娘几个做冬衣,两个大包裹打得紧紧的,又取了信纸来,磨了墨给家里写信。

提笔的时候是想着要说一说早日赎她回家的事儿,可到落了笔,却成了她在主家过得很好,待她宽厚不曾打骂,吃得饱穿得暖,还跟着姑娘识了字,又问家里人身体如何,石头爹的腰病好透了没有,上回寄存在孙婆子那儿东西,家里得着了没有。

光是这些话就写满了三张纸,姚夫子没了,村里头也不知道有没有新教谕,有没有人替家里读这一封信。

石桂把两大包衣裳送去给春燕的时候,春燕看着怔得一怔,再没想到不过三五的功夫,她竟做了这许多出来,看了便笑:“你这是熬了几个晚上?眼儿都红了。”

主着收下这包衣裳,吩咐了婆子把东西递出去:“要送了去倒不容易,还寄在别苑里,你爹娘问信的时候就能拿着了。”

本来也是碰运气的事,可看着石桂做了这许多,倒有些不落忍了,石桂却点头笑道:“我跟我娘都约定好了,她必会去取的。”

作者有话要说:过新年穿新衣

大家的新衣服都穿起来木有哇?

一早起来去拜菩萨

既然没睡够,低妆就得厚

过新年发红包,不限量哒,来的妹子们(汉子)都有的哈,说到红包分享一下,我姑姑不肯给我红包因为我已经大学毕业啦,然而伸手问我妈要红包的理由是她儿子还没结婚呢,还是小孩子呢。。。

等我忙完一天或者看春晚的时候发!

第79章

这么一大包衣裳送了出去,石桂便又往照常当差,跟了叶文心学识字,还学起画画来,这些她原来就会,上了手越发学得伶俐,何处该添何处该减,以初学者来说,便算是极有天赋的了。

若是教了个笨的,当师傅的也不会高兴,叶文心见她学得快,还翻了一套自家不用的笔来,算是给她练手用的。

叶文心的东西,她说是用旧了不要的,也还有八成新,笔头不说,笔管却是好东西,便是这一套笔也得值上几钱银子,琼瑛看着便笑:“姑娘赏你的呢,可别不识货,把好东西白糟蹋了,这笔头上可是玳瑁。”

石桂安心学画,九月见了催她:“赶紧把你那件比甲也做起来,我都托了我娘,赶明儿就能穿上了。”叶文心发了赏,给石桂九月一匹海棠红料子,叫她们一人做一件比甲一件袄子穿。

石桂连棉衣都做了,比甲更不在话下,有多余下来的毛料子,她还用来包了个边儿,看着领口有一圈儿毛边。

海棠红的比甲上了身,底下配的就是弹墨绿的裤子裙子,石桂跟九月两个没有,拿石青的穿了,玉絮看了就笑:“这可不好,姑娘还得说。”干脆作主剪了一丈弹墨绿的暗花绸子出来,一人得着五尺,分给她们一人做一条裤子。

两人就这点身量,五尺绸紧着做都能做一身了,石桂的裤子量身锁边没两日就好了,这么一配果真精神,如今叶文心的屋里头可不再是原来的模样,富贵之气扑面而来,连丫头也越加打扮起来。

九月的那一件却拿回去叫她娘做,她家里虽过得贫苦,可上头总有三个姐姐,她的活计几个姐姐帮着扎上两针,没一会儿就好了,到如今针线还作得磕磕绊绊的。

她看着石桂量身裁布,裤脚上绣了两枝金桂花,剪下来的那两块还拼了个绿绸的荷包儿,买了一盒子粗珠儿进来,拿这个串在上头当扣带。

九月心里羡慕得紧,把料子拿回家去,让她娘裁剪,央着也替她做一个,余下来的料子,给几个姐姐一人做一个大荷包。

话说得好好的,拿回去的时候九月娘也确是满心欢喜,觉着女儿得了一桩美差,还给她做了红糖蛋,红糖放得足足的,甜得粘牙。

哪知道等她回去拿裤子时,就见亲娘身上穿了一件新袄子,就是弹墨绿暗花纹的,底下还拼了花滚了边儿,一巷子都说她这件衣裳好看。

九月娘嘴上叫得响:“可不是,这是我女儿得着的,回来孝敬了我。”九月当场就要哭,叫她姐姐一把掐了胳膊。

原说要条裤子的,最后只得了个荷包,还是个掌心大的荷包袋,放什么都嫌太小了,九月娘还拿出来给女儿:“专给你打了结子,你看看,可是如意的?”

姐姐们身上一人一只,俱都欢喜,九月拿着荷包就要掉泪,叫她娘一巴掌拍在身上:“养活你这些年,不过五尺布,你就哭天抹泪给谁睢?还没飞上枝头,这就嫌弃家里了?”

九月抽抽着不敢哭,一回来就钻进屋里,好容易她得些东西,她娘非得这么苛扣她,这是拿了来配袄子穿的,要是没有叫人问起来可不没脸。

人坐在床沿,委屈的直掉泪,石桂看她哭得一抽抽的,年岁又比自个儿还小些,倒劝了她一句:“你娘也是心里高兴,也没几日就要得新衣裳了。”叶文心这里发的料子绝计不会差,按着叶氏的行事,说不得还得再加一身的。

九月听了还真好受一些,家里四个女儿,越是小越是不受宠爱,也就是她年纪对得上,要不然也不会花这许多钱把她送进院里头来。

她这算是捡了个巧宗,原是看冷落院子的,没成想会安排住进叶文心来,叶家富贵的还当是跟财神连着亲,算是半个姓赵的,叶文心就是财神娘娘,自打她来了,零零碎碎赏了许多东西,旁的不好瞒下,这三尺绸可不就没了她的份。

九月揪着帕子掉眼泪,看石桂已经穿到身上,倒羡慕起她来:“你就好了,光身一个,谁也不会来扣你的东西。”

石桂束起腰带,扫了她一眼:“要是我娘能在身边,五尺布算什么。”知道她是怕上头几个姐姐问起来无法交差,一家子的生计大半指着她,可九月家里确是不会办事,这样的在兰溪村见得多了:“你也别哭了,我这儿还有二尺五,先给了你,下回得着你再还给我就是。”

从兰溪村到甜水镇再到金陵城,石桂就没废过东西,是她的针头线脑都攒着,零碎布头攒得多了,七拼八凑缝出个荷包来,样子倒也巧,挂在腰上连玉兰都赞过一声,说她倒有这巧心思,别个穿水田衣,她倒用水田样的荷包来。

这回发的绸缎她也裁下二尺半,正好给九月再做一件,九月破涕,嚅嚅着不说话,咬了唇儿:“等再得着,我定补给你的。”

两个人穿着一样的衣裳,玉絮这才赞一声:“这才是个伶俐模样。”

叶文心这里旁的不说,东西给的不比叶氏屋里头薄,她自个儿爱素色的,寻常不沾艳色衣裳,这个跟余容泽芝相同,可亲娘不许她一个小姑娘这样素,怕她移了性情,特意把她身边几个丫头都打扮了起来,红的紫的玫瑰的,绿的蓝的石青的,都能上身,何况如今连她身上也少见月白天青了。

既在幽篁里当差,又还是宋家人,宋家领一份,叶家又再补上一份,两份月例加起来,倒有八百钱,拿的跟二等丫头一般,季季还多发两套衣裳,还有头油香胰,汗巾鞋面,香粉珠子,俱都多出一份来。

九月话都说出了口,石桂也不是白给了她的,下回领布便还了她二尺秋香色小联珠纹样的葛布,拿葛布抵绸差得太远了些,可九月也实在是窘迫,她发下来的这点子东西,她娘心里头都有一本帐,她瞒不住,把东西全交了上去,想着这布总不打紧,就是她娘问起来,也好有个说头。

那条弹墨绿的绸裤子是她央了石桂替她做的,领水捎饭算作抵了工钱,瞒着她娘,不敢让她知道,回去时便把那些绸的换下来,家里没人知道她补上了那条裤子,就怕一露相,就叫苛扣的更狠。

偏偏是这二尺秋香色的葛布惹了事出来,九月娘把那布一抖落开来,平白少了二尺,问了九月,九月偏不敢说,吱吱唔唔扯了谎:“是,是石桂少了条裤子,我借给她的。”

九月娘一听蒲扇似的巴掌落到她身上:“你是发了横财了?她少条裤子穿,同你有甚个相干的?少你这二尺布,她还光屁股不成?”

说着撸了袖子就要进院子去寻石桂,九月苦苦拉住:“娘给我留个脸面,少这二尺,她立时就还回来了。”

九月娘一口啐在女儿脸上,料不到女儿敢骗她,想一回当是石桂把自个得着的布给了郑婆子,反来问九月要布裁裤子穿,到底不敢往叶文心那儿去闹,却去寻了郑婆子,一进门就看见她炕上摆了两块布,一块秋香色的,一块是蜜合色的,俱是小丫头子穿的。

一块是葡萄给的,一块是石桂给的,郑婆子收了这两个干女儿,一个在表姑娘那儿,一个在钱姨娘那儿,都是好差事,东西怎么会少。

再有几日就是水官节,她捡了空儿在家里磨新糯米做小团子,一种裹了豆泥,一种裹上菜馅儿,亲生女儿分一半,石桂葡萄一人再分另一半儿。

正磨粉呢,九月娘气冲冲进来,一拍炕桌:“你干女儿要裤子穿,竟来打我女儿的主意,贪了我这二尺布,我叫她不好过!”

郑婆子怎么会把九月一家看在眼里,她寡妇人家都挣到内院的小厨房,九月一家子就只有这么个萝卜头闺女儿进了院子,若不是叫她捡了福气,一辈子就守着清冷院落洒扫罢了。

她自知石桂的性情,处了大半年,这个丫头轻易就没有讨要东西的,葡萄三不五时到跟前来,干娘长干娘短,讨了月钱要吃要穿要买,石桂一文没要过不说,进院的时候给她一只银手镯,她也补了一对儿银灯笼的耳坠子来,说孝敬她,让她元宵节上看灯戴。

连跟她跟葡萄都不开口要东西了,怎么会问同屋的小丫头子要,郑婆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眼,哧得一声冷笑出来:“这话倒稀奇,莫不是你女儿把东西送了相好的,随意就污赖了人?”

郑婆子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寡妇养活女儿怎么容易,手上甚样香的都能造出来,嘴里是什么臭的都能往外说,九月娘一下子涨红了脸上,恨声啐得一口,俱都是一条巷子里住着的,谁不知道些旧事,指了郑婆子就要骂。

九月眼见得事情闹得大了,唬得什么似的,拉了她姐姐:“姐姐赶紧拉了娘回来,那一个可不好惹。”

她姐姐也正指着这点儿布做衣裳,一手拍了她:“你倒穷大方,家里叮当响,也不想着给大姐姐留着好歹当嫁妆。”

九月想哭又不敢哭,万一两个打起来,把谎扯破了,她可不得挨她娘的打,一院子里住着几家,都来拉扯,劝道:“一道进的院子,往后不如就认个干姐妹罢了,饶了二尺布值个甚。”

郑婆子却知定无此事,嚎得一条巷子都能听得见,就这么叫人上门辱了,怎么也咽不下这口气,上手就要扯九月娘的头发。

葡萄知道今儿有糯米团子吃,偷空回来,一见打起来了,一人一嘴把事情听了个分明,作势拉架,暗里狠狠掐了九月娘一把,郑婆子见有人助阵,指了葡萄:“你去把你妹妹叫回来,我倒要看看,哪个还敢再泼脏水。”

葡萄飞快跑回院里,在幽篁里门边探了头,石桂正在廊下做活计,见着葡萄看她急得很,放下绣箩儿走到门边,葡萄一看她身上果然穿着秋香色的裤子:“你一个屋的九月说你贪了她二尺布,可有这回事?”

石桂立时皱了眉头:“那是她先问我借了,又还给我的。”

葡萄鼻子里头出了口气:“烂嘴巴的小蹄子,你且赶紧回去罢,后头都闹起来了,九月的娘正跟干娘打架呢!”

石桂一听也猜测得出七八分来,这个贪便宜的罪名可不能担,看着她可怜,竟反过来诬了她,告诉了玉絮一声,说干娘找她回家,玉絮一抬手放过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昨天的年饭吃的怎么样啊?

有没有被催婚催生催男友呀?

怀总被催生了,一胎没有,催的是二胎,直接让我生个好,好你妹!

春晚简直难看出了新高度

好了,大家已经成功的挺过了年夜饭